如何從道德角度看待杜甫詩中「老翁逾牆走」?

全詩很悲哀,但一直對老翁存有偏見,就那麼逃了,讓老婆給抓了。


跑個題,石壕吏的主題遠不只是控訴抓壯丁殘忍那麼簡單。
老翁逃走是因為抓丁是去當兵的,常理推斷軍隊不會連老婦也要。但事實是老嫗自己提出了這個主意,石壕吏竟真的採納了。
老翁的行為其實不難理解,別忘了還有住在屋裡的敘述者本人呢。自始至終冷眼旁觀這場悲劇的發生,他是什麼立場?
詩中沒有一句評判,只是靜靜地給了一個「獨與老翁別」的結尾。
因為詩人說不清自己的態度。
三吏三別的背景是安史之亂。戰爭正在進行,唐王朝危急存亡,兵力亟缺之際。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戰爭給所有人帶來的都是一場災難,裹挾在這場災難里,每個人都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老翁一家如是,杜甫如是,甚至那個以反面形象出現的石壕吏也如是。
三吏三別六首詩,每首詩里其實都有兩種不同的聲音:戰爭太殘酷,普通百姓十室九空生離死別太慘;可是戰爭還要打下去,總得撐下去才有個終結吧。
老翁逃走值得同情,老嫗從軍令人可憐,抓丁制度的確殘忍,但也是無奈,總得有人走向戰場。站在每個人的立場,他們各自的行為都能理解,這件事從任何角度都能解讀,因為在現實生活里,所謂對錯從來沒有統一的答案。
詩人心裡其實也沒有。他同情每一個普通人,但也盼著大唐軍隊的勝利,因為那時候才有和平。
這幾首詩,最可貴之處就在於沒有迴避內心的矛盾,沒有迴避問題的不同層面,並且沒有急於給個統一的結論,而只是把這些原原本本的記錄了下來。
想想這些詩如果只是控訴統治者的殘暴,或者高調歌頌人民的犧牲,也許杜甫的詩歌也不會得到「詩史」的讚譽。


首先杜甫那時候,官吏不由分說拉人去壯丁的現象是很常見的,特別是男性同胞,而且肯定是上戰場的。所以憑這點就可愈看出來,老翁如果被抓,肯定得去打仗。

這身板這年齡,行軍過程中就累死了吧。


所以,老翁不逃,必有一死。於是他跑了,讓老婦出門探查敵情。後來老婦說什麼家裡沒有男人啦,唯有乳下孫啦balabalabala 都是要官吏相信家裡只有女的,存在僥倖心理想著能躲過一劫吧。

後來實在沒辦法了,要是他們進門搜查,那得死一鍋,所以老婦說我跟你去吧,我還能做飯。

後勤部隊總不會這麼容易掛吧。


同意@知月的看法。「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這句話說明她並不是被抓走的。一個老者,家裡已經如此的慘了,為什麼還要主動要求跟這個吏走?而且「猶得備晨炊」,說明老婦並不是十分不情願!理由只有一個,掃平安史之亂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作為一個老婦人,能從這個宏觀的角度去認識戰爭不容易。看看中華民族的好母親吧,真實的故事: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760206/14680092.html
我想到了一個催人淚下的短文:
一個母親,丈夫在戰爭中喪命了,她的手裡還攥著二兒子發來的信,告訴他大兒子已經戰死了。她把小兒子送到前線的時候,被告知二兒子也犧牲了。她哭了,小兒子是她最後一個骨肉了。連長安慰她,她說,我哭不是因為兒子的死,而是如果小兒子再死了,我就沒有兒子可以送去殺敵了。


道德!道德!啥事都得以道德為標準嗎?


老翁逃走,棄家人於不顧,乍看是不道德,但仔細一想,「老翁逾牆走」或許不存在道德問題,吏來捉人,捉的是男子,正常的心理就是沒有男子便無人可捉,誰承想世道混亂,官吏不分皂白,竟然答應了老婦將其捉走。不論是老翁,老婦還是官吏,這件事的結局是誰都無法預料的。
在亂世,道德早已分崩離析了。所以,這件事情,不存在道德與否。


就是因為一般不抓女的,所以老翁走了。萬萬沒想到。。。


善良的人都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求生了,更加突出徵兵制的殘忍。


廢話,拉壯丁,拉壯丁,誰要老婆子


推薦閱讀:

為什麼魯迅的作品中出現那麼多「奇怪」的字句?是他的語文不好嗎?
有沒有哪一句(首)宋詞突然打動你?

TAG:文化 | 道德 | 社會 | 杜甫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