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中的「無」字應如何理解?

如何看待現代漢語中的極性疑問詞「嗎」是由正負結構問句的疑問詞「無」演變而來的觀點?古漢語中是否在「無」的同時期有其他極性疑問詞存在?謝謝!
PS:本來使用的是disjunctive - negative structure這個術語,因為我提問的時候不確定其對應的漢語語言學術語是「正反問」、「是非問」還是其他,抑或[能VDP無能…]/[能VDP無V…],所以只好放了原本的術語方便交流,後來查了一會還是沒搞清楚,但覺得用英語術語有裝逼之嫌就強行直譯成了「正負結構問句」,但我知道這個翻譯肯定是有問題的。


首先。我們先說說正負結構問句disjunctive-negative structure到底是個什麼鬼(題主好像已經在問題里給大家翻譯成中文了呢。可是好像大家還是會一頭霧水的樣子。所以且容我細說。)

其實這個正負結構問句是歪果仁在研究世界語言的結構規律的時候把polar question(其實就是能用Yes/No 肯定/否定回答的疑問句)分成了六種,分別是聲調錶現類型、疑問小詞類型、疑問式標籤類型、正負結構類型、詞序變換類型、動詞變形類型。每一個語言中的polar question可以出現一個到多個類型。

資料出處在這裡:

這六種類型我各舉一點例子,裡面重點說一下題目中提到的正負結構類型disjunctive-negative structure。

1. 聲調錶現類型
比如義大利語中可以一切沿用陳述句,只是最後提升語調來表達疑問。

2. 疑問小詞類型
比如日語中在陳述句的最後加上 ka來完成疑問。

3. 疑問式標籤類型
標籤類型和前面的小詞類型最大的區別就是標籤類型會有比較嚴重的傾向性。也就是通過對陳述句加上疑問標籤來形成反問。問問題的人心裡對於答案有一個認定了的的期待。比如德語中這個例子。英語里也常見。

4. 正負結構類型
這個聽起來很玄乎的正負結構疑問句disjunctive-negative structure,其實就是「是或不是」這種問句。比如 「大家給我點贊好不好?」這句。這時,大家可能會想 「 這太常見了吧,起這麼個裝逼名字,切。。。」 其實不然,這種中文中常見的用陳述句直接加上A不A來進行選擇性疑問的正負結構問句在世界語言中非常罕見。在其他語言中可用肯否來回答的polar question裡面幾乎看不到。
大家可能會問,那你怎麼解釋英語裡面「 Do you like it or not?」 這句?它之所以不屬於正負結構類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不是陳述句直接加上「like it ot not」。 Do you like it or not這句更符合第五種語序變換類型。咱么接著往下說。

5. 語序變換類型
包括英語在內的大部分印歐語系語言都有這種通過調整句子語序來完成疑問。
比如英語中:
陳述句:She is cute.
疑問句:Is she cute (or not)?
陳述句:She can swim.
疑問句:Can she swim (or not)?
陳述句:You like it.
疑問句:Do you like it (or not)?
再比如瑞典語中:

6. 動詞變形類型
比如西格陵蘭語中,通過不改變語序而直接動詞變形來形成疑問句。

好啦~現在題主的問題就變成了到底是什麼時候「無」這個字從這種「是不是」這種選擇性的疑問詞變成了「嗎」這種不去強調二選一的疑問詞呢?

無的語用變化說來也是有長長的歷史。

書面上,最開始「無」只是相對於「有」存在的實意詞。後來範圍擴展,意義泛化。


南北朝時期,「無」開始進入「有X無」 結構作為正負結構疑問詞,比如 《賢愚經》中「世間羸瘦,有劇我者無?」 回答用 「有」或者「無有」。


隨後,出現了「無」 單用做 「嗎」 講還有 「無」 「 否」 連用,發展到中唐時期已經變成了常見表達。
除了「能飲一杯無」還有很多例子,比如李白的「秦川得及此間無」 ,杜甫的「肯訪浣花老翁無」, 白居易的 「老去還能痛飲無,春來曾作閒遊否」 這些。


中唐之後,出現了「莫X無」 。比如 曹松的「山僧未肯言根本,莫是銀河漏泄無」。於是慢慢的「莫無」簡化變成了磨、摩、嘛、末、么各種寫法說法。這時候根據語境既可以是選擇性問句也可以是反問句也可以是單純的是非問句。

最後,「無」基本定型成了「嗎」。而如今我們使用「嗎」是其實也會根據語境,帶有不同的疑問語氣色彩。比如 「寫得這麼認真,不給點贊嗎?」 就是一個反問~

其實我們再從頭梳理,把「VP(Verb Phrase)無」 也就是「 動詞以及動詞表達 +無 」這個句式的疑問句按疑問的目的性分類,可以分為以下A、B、C、D四種(A是不帶傾向性疑問;B是帶少量傾向性疑問;C較大傾向性疑問;D傾向性很強的疑問也就是反問詰問)。VP無結構疑問的的目的性承現了一個不斷泛化不斷豐富的態勢。

詳情見下:

另外,感謝 @王奕樺 的補充~

補充一點:無字構擬上古音是ma,漢朝「南無」對譯梵語nama?;么字構擬中古音是ma,隋唐「魔羅」對譯梵語māra。所以「無」「么」「嗎」很可能都是不同時期對ma這個口語音的不同寫法,只是後來文字記錄固化下來,我們今天不得不按照文字本身歷經數百年演變後的讀音讀了。

看來以後 「酒干倘賣wu」 可能要讀作 「酒干倘賣mah」 啦~全文完~~~~~~

更詳盡的關於「嗎」地演化請參考:楊永龍 《句尾語氣詞"嗎"的語法化過程》。

有關其他語氣詞的發展演化可參考:孫錫信的《近代漢語語氣詞》。

關於世界語言的研究,以及polar question的六分類請詳見:
K?nig, Ekkehard Peter Siemund (2007)
Speech act distinctions in grammar. In: Timothy Shopen(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最後安利一下最前面英文節選的出處,是專門研究中文發展的書~有了和世界其他語言的對比以後感覺中文更加有趣了呢~

最後~我想說~這種夾了英文的中文的題我好喜歡~請大家多邀請我答這種跨語言的問題~~~謝謝~~~


謝 @譚樊馬克先生邀請。

「無」的用法,查詢了《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認爲就是第二個條目的引申用法。相當於現在的「不/嗎/麼」。

這種用法在今天的方言中也可找到憑證,福建的閩南語以及在下的母語莆仙話,把「無」作爲疑問助詞的用法,幾乎每天都掛在口頭。
卜食無?(要吃嗎?)
帕裏有錢無?(口袋裏有錢嗎?)
今旦出日無?(今天有太陽嗎?)
其它地方或許還有,有此用法的知友不妨作答一下。
-----------------------------------------------------------
至於「嗎」是否是從「無」來的。在此列舉各位大家的「無」的中古擬音。有大神已經在題目評論中分析了,諸位可以去看看。

關於「嗎」用作疑問助詞的例子,能找到最早的是清代的《老殘遊記》。

「嗎」本爲「罵」的異體字。


謝謝邀請,我第一反應「酒干倘賣無」也是這個用法,我不會閩南語,多虧 @煎粿 先生提供了材料: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無」條目的解釋:
句末疑問助詞,用來詢問是或否、有或無等,多讀為輕聲。例:你捌伊無?Lí bat i--b??(你認識他嗎?);有影無?ū-iánn--b??(真的嗎?) 

據此我們認為,這裡的「無」是選擇問句的標記。「能飲一杯無」也就是今天說的「能飲一杯不」,換句話說「能飲一杯不飲?」。如果要更明確告訴你,那就是「你要問我支持不?」=「你要問我支持不支持?」
如今的「嗎」字句,在功能上和選擇問句是等價的。「你吃飯嗎?」=「你吃飯不吃飯?」我覺得,這個「嗎」(以及「么」)來自「無」的可能性挺大的。


很多語言的否定和疑問是相通的,英語雖然沒有明確的指示句末詞,但是比如already用在肯定,yet用在否定和疑問,這就把否定和疑問歸類在一起了。

西南官話里不也用「不」來表示「嗎」的嗎?

吳語太湖片句末疑問語氣詞「伐」就是根據「弗」演變來的,而「弗」正是「不」的意思(浙江官話杭州話用「不」,其餘太湖片用「弗」)


or not
能飲一杯or not?

行還是不行啊?


能飲一杯不?


約無?


舉個現代歌名的例子:酒干倘賣無?
這是一句閩南語,意思是「有酒瓶子要賣么?
閩南話;酒干=空酒瓶 倘賣=要賣
按照閩南語的意思,無應當是疑問字,解釋為「么」要更為準確一些。
然後大家再試一下拼音「mo」,會拼出「無」,這是因為古代的讀音,在現代並沒有消失,而且現在某些地區的方言,也要比普通話更接近古代的音韻,比如客家話、閩南語等。

另外舉一個例子,比如「打起黃鶯兒,不教枝上啼」中的兒,其實是讀ni。


能飲一杯不


would you like some drink or not?


咩~


能飲一杯無 這句跟現在閩南語用法完全一致。


無 否 不


酒干倘賣無


尚能飯否?


吃了沒


廣東湛江、化州等地都有這樣的表達:吃無(吃嗎/吃不)要無(要嗎/要不)…


能飲一杯咩?


畫眉深淺入時無。


客家話 飲杯無(mo)?的意思,一般可以用嗎代替!


推薦閱讀:

只用同一聲母的字可以造出哪些句子?
是誰把「京劇」翻譯成「Peking Opera」的?這麼翻譯靠譜嗎?
電影的符號學到底是什麼?
怎麼模仿古文翻譯腔?

TAG:語言 | 古漢語 | 漢語 | 文言文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