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蠻夷為恥的秦國文化不如中原,天天我蠻夷也的楚國文化可以與中原分庭抗禮?

為什麼以蠻夷為恥的國家文化不如不以蠻夷為恥的國家?為什麼楚國可以發展出楚辭秦國就沒有自己的文化?


為什麼以蠻夷為恥的秦國文化不如中原天天我蠻夷也的楚國文化可以與中原分庭抗禮?

為什麼回答問題還要從斷句開始?

------------------------吐槽完畢 正文開始-------------------------------------------
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1)秦國以蠻夷為恥,但不能與中原文化分庭抗禮 (2)楚國「我蠻夷也」,可以和中原文化分庭抗禮。
我比較偏食。
樓上已經說到,楚國自稱「我蠻夷也」是鬥氣說的話,我基本是贊成的(而且是挑釁性的話)。接下來補充一下這句話的細節。
第一次: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乃立其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
第二次: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隨人為之周,請尊楚,王室不聽,還報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以上俱引自《楚世家》)

我們詳細的分析:
文獻中楚人第一次說出「我蠻夷也」這句話,是熊渠當政時。熊楚先祖被分封為子,然後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跋涉。據我個人比較信服的說法,楚人自立國以來,從丹淅之會到漢水中游,一直依山而居、依水而居,狀況不太理想。熊渠之時,時代已經變了: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而此時的楚人卻理想滿滿,發動了對漢水中游沿岸的征服,上至鄖陽、房縣,下至襄陽這一片小區域開始為熊楚所控。在這種彼微我盛的背景下,楚人自信心膨脹,又帶著一種延續性的怨氣,開始第一次僭越,熊渠將自己的兒子沿漢水中游分封為王,號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後來周王室又雄起了,熊楚馬上就低下了頭。
一個細節:我之所以說「熊楚」,是為了和江漢地區的楚蠻土著相區別。熊楚只是一個外來政權,在漢水中游的征服是一步步推進的。熊渠自稱「我蠻夷也」,一方面彰顯了自身本非蠻夷的族群來源,一方面又反映出熊楚已有與楚蠻合流的特徵。

文獻中楚人第二次說出「我蠻夷也」,是楚武王當政時。《楚居》雲「酓達自宵徙居大,焉始【稱王,祭祀致】福。」這是熊楚的第二次僭越。上引《楚世家》中,楚人伐隨(即曾),目的在於讓他當中間人向周王室表達自己想要提高爵位的想法,但是遭到了周王室的無視。熊通/酓達說,我家先祖鬻熊和熊繹都曾侍奉周室,憑什麼就封了一個子?既然天子不加位於我,那我就自己來吧!我又不是華夏,我就不用按照你那一套來!我自己稱王又如何?楚人的自我膨脹再一次表現出來。但是,細細琢磨熊通的話,熊通自稱武王是在試圖請求周王室尊號和意欲插手中原事務被拒之後做出的反應,可見熊通原本自認為華夏體系的一員,在遭受挫折後才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衝動。那種延續性的華夏別支自豪感與先祖不被尊重的怨恨,再一次以「我蠻夷也」的話語爆發出來。「我就是流氓咋了?」這句話不代表他就一定認為自己是流氓。這樣一種延續性的華夏別支的自豪感,延續到了楚莊王時,時代真的變了,出現了「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的豪言壯語。但是庄王的話中反映出的複雜情感,與熊渠、熊通,幾乎無異。

以上扯了好多,似乎偏題扯了「我蠻夷也」背後的複雜感情,真的偏題了。

不過我還是說了一點和題目相關的內容:那種延續性的華夏別支自豪感,換言之,楚人本身就源於中原華夏體系,相當於一支流落於民間的貴族,在江漢之間的草莽境地中開闢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楚人自身的文化本身與江漢平原的蠻族不是一種文化體系,而是楚文化在遷入江漢地區之後與本土文化合一的進程。現在一般認為楚文化是湖北的代表,但楚國席捲江漢之前,這片土地上就已經有了曾國、鄂國(據隨州葉家山曾侯器,鄂國是同樣處於隨州區域內的重要方國),楚文化的發展只能是與原有文化相融合的產物。曾國、鄂國又來自於何地呢?中原。。。
我最喜歡楚國的藝術創新:

安徽出土的楚式升鼎,典型特徵是不同於中原地區的「收腹、張耳、平底「,造型非常的優美啊!一點也不像那些肥胖症的鼎們。
不過,升鼎本身也是對中原鼎改進的產物呀!
楚人雖然是說自己的「楚言」,但是也說「夏言」,也學習詩書文獻,一點也不忘記向中原文化靠攏。

在不忘初心的同時,楚人也在「在地化」的道路上走得非常瀟洒。據文學家們說,道家瀟洒的風格和《楚辭》都產生於楚人的生活環境中。我不了解文學與,姑且從之。

楚人輝煌的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應該是文化融合的結果,是楚人作為外來者在江漢地區征服、開拓和交融的產物。到了戰國時代,區域交往更加頻繁,大家都已經習慣性的無視周王室了,曾經僭越的熊楚不再孤單,他終於和那些新興的王們,有了同等的心理地位,至少不會在文化上互相鄙視。那種延續很多年的華夏自豪感和怨恨,也終於被時間所沖淡了吧!

我很偏食,不知秦風,就不多說了。


地理環境決定 和 以不以蠻夷為恥 為榮無關。
楚國那個我蠻夷也,結合歷史環境分析下,很明顯就是鬥氣說的氣話,要真的當自己是蠻夷,那怎麼還寫出那些多古漢語的文化作品

雖然兩者都是面臨蠻夷威脅, 但是秦國面對的是群體性和激動性較高的游牧民族,稍不注意就要國破家亡,哪有那麼多心情吟詩作賦。 而楚國表面上看面對的蠻夷更多,但是因為山林隔絕,不容易形成大的攻擊,反而對付起來容易

另一方面,蠻夷是從當時華夏角度來看,如果從現代角度來看,秦國面對的都是停留在游牧狀態的群體,而楚國的百蠻其中好些已經是進入農耕化的文明群體,對於文明發展有一定的促進意義。


1.秦文化其實在考古領域獨特性還是比較明顯的。從物質證據來說,春戰之際禮崩樂壞,山東諸國都發生了低級貴族僭越使用周禮高級貴族禮儀的現象,但是這種情況在秦國則並不如山東六國一樣明顯和普遍。換句話說,戰國中期之前秦文化反而是比較「忠實於」周文化的。目前從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遺址墓葬群這一在時間上位於秦人初遷到西北時期的考古材料看,秦物質文化在精緻程度上比山東地區並無太大的落差。

2.如果我們把秦文化看成是一種過程的話,會發現這一過程本身就反映了秦人的某些特質。秦人起于山東,從山東曲阜一代西遷至關隴,逐漸興起為霸主,最終一統六國,面對不斷變更的外部環境,秦文化也在不斷吸收臨近文化的一些要素,譬如戰國中期從山東吸收了矮足鼎、從巴蜀吸收了釜,從戎狄吸收了洞室墓,一方面說明了戰國中期以後秦國的擴張,一方面證明此前「忠實於」周文化的秦文化在經歷過變法這一制度革新之後,並非是一味思想江化,而展示了較為強大的交融能力。這種能力,也是秦國能最終統一的基礎之一。

3.關於楚文化的情況,我看了 靈均 的回答,感覺從歷程而不是面貌上看,秦楚文化還是有挺多相似之處的。


文化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是無法量化的。而楚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別樹一格,給人一種能與中原華夏文化分庭抗禮的感覺,不是因為楚文化的影響力如何(尼瑪畢竟楚文化依然還是華夏文化啊),而且正因為跟中原有一定區別,才被大夥重視。
比如說楚國有楚辭,而秦國有什麼呢?
然而咱說個例子: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這首詩就是出自《詩經·秦風》。
跟別的地兒一毛一樣,沒有楚文化那樣的「不一樣風景」的印象,所以也導致人們很容易忽略唄。


秦國王室和趙國王室同祖,都是商朝貴族飛廉的後裔,飛廉生惡來和季勝,惡來這支後裔就是秦王室,季勝後裔就是趙國王室,說秦沒文化是沒有道理的,秦國王室更像商朝王室,比如愛搞殉葬,秦穆公搞了殉葬,《左傳》里大肆譴責,分明是秦穆公的做法不符合周禮,許多人認為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搞殉葬很正常,但西周東周用活人殉葬是極為罕見的事情,周朝實際上不大興這個,秦始皇陵墓那麼奢華,出土那麼多兵馬俑,這也不是周朝人作風,這是商朝人作風。


秦國有文化,再說一遍,秦國有文化,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集大成者的書籍就出自秦國,一部《呂氏春秋》,幾乎包含了曾經所有的一切,由此之後,天下也再無人敢笑秦國是蠻夷了,至於說楚國,這個楚辭也是在中原文化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楚國先祖與秦國先祖都是正宗的華夏貴胄,只是迫於各種歷史原因才遠走他鄉的,雖然說這兩個國家一度非常強盛,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們就比中原文化要好了,記住了,兒子再優秀,那也是他父親的兒子,你可以誇他兒子,但不能因為誇他兒子就否定他老子,否則,沒有他老子,哪來他兒子,他們都是一體的,一脈相承,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無論是秦文化還是楚文化或者是中原文化,他們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一脈相承的!都是一脈相承的!
誰如果非要說哪個高,哪個低,那麼請問,為何楚莊王要問鼎,為何秦武王要舉鼎,鼎是什麼?別告訴我這是秦文化或者楚文化創造的,鼎,九鼎,代表的是一種文化傳承,一種對於天下一體的認可,誰要是再肆意搞文化分裂,那誰就是民族罪人,對,就是民族罪人!!!!!!


傳說楚人是火神祝融的後裔,地地道道的中原人。

商朝時,因為楚人祖先不屬於商王朝的血脈家族,於是受到多次驅逐。楚人離開中原遷至荊山一帶,也是被迫。

楚人雖生活在荒蠻之地,但本身是帶著中原高勢能的文明的,心裡是認同中原文化,並且渴望回到中原的。蠻族的帽子,是硬扣的。

但是,為了適應南方的生活,楚人也必須要不斷吸收南方的文化,去改造,發展。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可能是與中原文化一模一樣的。


商王朝的力量讓楚人不得不俯首。

楚人把被認作蠻夷當成最大的恥辱。

他們想要重返中原。


姬昌召集各路人馬伐紂,給了楚人一個回歸中原的機會。楚人為此貢獻了一切,希望能借周的力量在中原的文明世界取得一席之地。

可周文王在分封時,沒有楚。

直到周成王時,楚才終於被想了起來,「號為子男五十里」,此日是楚國的建國之日。

封楚首領為子爵——最低的爵位;二十平方公里的地方——沒現在一個村兒大。

但楚人還是很高興,因為他們終於得到了中原王朝的承認了,終於被中原文明接納了。


周成王召見諸侯,楚國窮的連像樣的貢品都拿不出手。

楚國國君熊繹,坐著一輛柴車,穿越原始森林和崎嶇的道路,趕到了鎬京。他帶的貢品是驅鬼的桃木弓和敬神的茅草。

岐陽之盟大會,熊繹被攔在了殿外,和鮮卑之君在殿外看守火堆。

因為他們是蠻族之君。

或者說,他根本不是什麼一國之君。

他乾的都是侍從的活兒。


楚國地處偏僻,力量弱小。

熊繹沒有資格反抗,沒有資格談條件。他選擇逆來順受。

周成王很滿意。從此,成王每次召見諸侯,熊繹都扮演著火師的角色。

他是火神祝融的後代。

他的爺爺鬻熊,在周文王伐紂時,就是軍隊里的火師,因過勞而殉職。

楚人的內心一定受到很大的刺激,但熊繹對周依然恭敬謙卑。


周成王死後,康王繼位,賞賜功勞卓著的諸侯。

又沒有楚國。

在這個血緣決定一切的周朝,熊繹意識到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


熊繹去世後,楚人不再那麼在意中原王朝是否承認自己了,也不再積極進貢了。

周大怒。

蠢爾蠻荊,大邦為仇。

周昭王親率六師攻打楚國,被楚國兩萬游擊隊不斷騷擾,被迫北撤。戰爭持續了八年。

第二次戰爭,周朝軍隊在漢江邊幾乎全軍覆沒。

第三次戰爭,昭王落水而死。

楚由於戰爭又遷到了更南的長江北岸。

楚人覺得他們厲害起來連自己都害怕啊,但也徹底寒心了。

他們意識到,對中原王朝的恭順並不能夠保護自己,只有國家的強大才可以。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幾代人不斷發展,積蓄力量。

終於等到了西周末年周王室衰微,這樣一個機會。

楚人要讓天下見識一下他們的力量了。

你說我是蠻族,我就讓你看看「蠻族」的厲害。


以上雖然奶的有點過頭的了,但是還是想為楚道個不平。

就在楚國被中原王朝各種瞧不起的情況下,以及春秋時期諸侯征伐的背景下,熊渠說了句「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謚號」,鬥鬥氣挑釁一下也在情理之中吧。

至於攻打隨,為了控制銅綠山。說「我蠻夷也」,也不過是耍個流氓說句氣話吧。


題主可能被腐儒誤導了。

文化的核心是人和典籍,周室衰敗之後,圖書館散落分散為兩支,一支隨老子去秦國,另一支隨王子朝奔楚。這是最核心的治國之道。
上古官學,恰恰是秦楚的繼承性好。

又,孔子終生沒有去秦國,而儒家的另外一支荀子則去過秦國,後世恰恰是放棄了荀子推崇孔子,有意思嗎?


我大秦是商人後裔,大楚是夏人後裔,正統的炎黃後裔。你周才是蠻族,外來的犬戎之國……;我蜀人在三星堆燒銅器的時候,你周人還在樹上摘桃子吧……居然自據文明?

開個玩笑……
實際上楚國早期和秦國一樣被中原周文化圈所排擠,封了個子爵,操翻天了要和周人干,感覺深受其辱。歷史上周也多次討伐楚國,周襄王六軍盡沒於漢水,楚是不服之地。所以想讓楚國認同周所建立的政治秩序是很難的。
楚國立國之初西部庸國,巴國都是大國,漢水姬姓封國虎視端端,相比秦國的政治軍事環境,楚國的處境要險惡的多,完全是靠自己開疆破土,統一荊蠻。無論是從封地的傳承還是種族融合都和中原不同。

我是蠻族我驕傲,除了楚不認同周所建立的文化秩序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團結號召長江流域的荊蠻,淮夷等;
題主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楚國的官制,無論是體制還是官員的名稱都和中原不同,有上古之風,楚的文化和周為代表的中原文明是不同的源頭,怎麼可能是蠻族呢。
楚文化能與中原抗衡,套用現在的一句流行語,叫做制度自信,文化本身也很發達。


樓主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不成立。

首先,春秋時代的華夷之辨並不是文化之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政治和權力秩序。蠻夷之所以為蠻夷,是因為它們未能進入周王室為中心的政治結構的內層。其實很多被周人稱為蠻夷的人群,是比周人很早的中原舊族,其文化未必比周人低。

其次,看史料,楚人並沒有天天「我蠻夷也」。任何話語都應當看其語境,史料中楚王兩次自稱蠻夷,都是面對中原諸侯,其目的應當是為了擺脫以周人為核心的舊有秩序,因而強調自己是可以不遵守這種秩序的外人。這種態度可以對比漢初的南越武帝趙佗,趙佗面對漢朝時,也是刻意強調自己是蠻夷。

但是面對其它「蠻夷」,楚人又是另外一種態度了。

「 越王勾踐使廉稽獻民於荊王,荊王使者曰:「越、夷狄之國也,臣請欺其使者。」荊王曰:「越王、賢人也,其使者亦賢,子其慎之!」使者出,見廉稽曰:「冠、則得以俗見,不冠、不得見。」 (《韓詩外傳》)。這裡楚王使者因為越是夷狄而刻意欺辱。(當然最後目的沒達成)。

」 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無厭,若鄰於君,疆場之患也 「(《左傳》定四)。這裡楚人申包胥以楚為上國,稱吳國為」夷「,並且認為」夷德「都是無厭的。

」 魯陽文君語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國者橋,其國之長子生,則鮮而食之,謂之宜弟。美,則以遺其君,君喜則賞其父。豈不惡俗哉?」子墨子曰:「雖中國之俗,亦猶是也。殺其父而賞其子,何以異食其子而賞其父者哉?苟不用仁義,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墨子》)這裡楚貴族魯陽文君指責夷人風俗還被墨子批評了。

從以上諸條看,楚人同樣認為」蠻夷「標籤是不好的,是負面的。

另外史料還有立場問題,春秋楚人的蠻夷身份之所以顯眼,很大原因是因為後世的春秋史料都是北方諸國特別是魯國的。如果看楚人自己的史料很可能又是另一種印象了。近代楚地出土了不少文獻,從這些文獻中沒看到楚人天天以」蠻夷「自居的。《清華簡 系年》中有這麼一條:

」 晉文公立四年,楚成王率諸侯以圍宋伐齊,戍谷,居鉏(緡?)。晉文公思齊及宋之德,乃及秦師圍曹及五鹿,伐衛以脫齊之戍及宋之圍。楚王舍圍歸,居方城。令尹子玉遂率鄭、衛、陳、蔡及群蠻夷之師以交(邀/徼)文公,文公率秦、齊、宋及群戎之師以敗楚師於城濮,遂朝周襄王于衡雍,獻楚俘馘,盟諸侯於踐土。 「從這條看,楚人似乎是不會把楚以及鄭衛陳蔡和」群蠻夷「混為一談的。(當然也不把晉秦宋齊和」群戎「混為一談)。

我感覺也不宜把楚文化拔得太高,楚文化的高峰是在戰國中晚期(《楚辭》就形成於這時期),而這之前,史料中楚王不止一次地自稱楚國是」僻陋之國「(這當然有自謙的成分)。所以春秋到戰國,楚文化必有一個發展的過程,不宜認為楚文化一開始就這麼高。而北方的一些文化精英想必也對楚文化的發展有過重大作用,最典型的就是王子朝帶著周王室的典籍奔楚。

還有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楚文化很特別?其實我感覺東周列國至少雅文化層面同質性是很強的,左傳楚人的價值取向和北方君子的價值取向並沒有矛盾,《楚辭》中用的典故也是堯舜禹湯周文周武那些,也都是北方文人熟悉的典故。不論從出土文獻還是傳世文獻看,楚國和北方各國都應當是同一個文化圈的。

最後,談一談秦國的問題。其實春秋時秦國文化並不低(畢竟秦占的可是宗周舊土,秦人不少是」周余民「),詩經中還有《秦風》呢(反倒沒有楚風),季扎觀樂對《秦風》大加讚賞。秦穆公和晉文公互相賦詩。甚至春秋經中都沒有稱秦為夷,春秋經中秦一直是稱」秦伯「的,而不是像吳楚越一樣稱」子「。(當然這一點和名分問題關係更大)。

其實東周到秦漢,不少人認為秦國是後來特別是商鞅變法後才野蠻化的。

」 商君違禮義,棄倫理,並心於進取,行之二歲,秦俗日敗。「(《新書》)

賈誼認為商鞅變法後,秦國風俗是一天不如一天。

《穀梁傳》作者認為」 秦之為狄,自餚殳之戰始也 「,秦國是餚殳之戰以後夷狄化的。

戰國時,不少東方人稱秦國是」虎狼之國「,」與夷狄同俗「,但是春秋時這種言論反而很少。與此相反的是,春秋經傳中楚國是板上釘釘的蠻夷,到了戰國稱楚為蠻夷的言論就很少了。


秦風 蒹葭


楚能分庭抗禮,而秦不能?


秦人只是被中原排擠,文化並不比中原差多少,看看甘肅境內出土的秦文物

有車鄰鄰,有馬白顛。
車馬坑

既見君子,並坐鼓瑟。
青銅編鐘

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木板地圖,上面已經有了等高線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奢華的馬車
四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鋈以觼軜。


誰和你說的秦楚是蠻夷來的?
你要搞明白楚人和楚蠻的區別。
楚國歷史留名的人都是那些貴族們,楚貴族以及華夏人是楚人,另外那些才是楚蠻
楚地是個多民族混合區域。看歷史不要太片面,楚蠻和楚人是不同的。
不過楚地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人來看確實是蠻夷之地,也因為這個被其他華夏國嘲諷。


如果知道漢朝的本質是楚國的話,你會發現很多事情是另外的一回事兒


也許是有關民族問題。蠻(楚)和夷(齊,燕,吳)有很近的血緣關係,不少男人的yDNA起源於湖南(文化符號是伏羲(就是太昊,少昊),玄鳥,鳳凰),江蘇安徽的夷己經是和中原的族群混合了。其實看現代中國人的長相,從湖南到江蘇再到山東,我們都能從外形上感受到這種聯繫(己經各種混了,而且遷移時,母系也不一樣)。蠻夷應該並不會落後多少,他們可是中華文明最古老的起源,8000多年前在湘西發明了水稻栽培技術(世界最早),讓中國進入農業時代。7000年左右,在湖南常德建設了中國第一座古城,中原的文化反到是繼承學習他們而來。而中原人是來自河套和遼河(存疑)以及中原周邊地區的混合人群。另外浙江人又是另一類人群,現在用商人稱呼生意人,就是因為商朝的核心商族人善於經商,而商族人的DNA就屬於浙江人這一支(基因的力量就是強大,這孔子測出來就是)。所以同樣偏處一隅,但很少稱越國為蠻夷。
我感覺這些地區本來就不應該落後多少,可能就不是一個文化圈子(比如古楚語讀起來就那麼奇怪)。一個有意思的事是今天的發達地區反到都是蠻夷之地,真是風水輪流轉呀。


「我蠻夷也」是斷章取義,看了原文就知道,楚人還是很在意中原的禮儀秩序的


這沒什麼好辯的,史書上記得明明白白,僅舉一例:
史記秦本紀
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戰士,明功賞。

不要以今天的概念套到歷史上。在當時就是夏商舊地為中國核心區,關中就是西戎地。記得吧,周文王時就被稱為西伯。
當然後來這個戎狄的範圍再西移北移了,這是後話,不是當時人的認為。


商人善於文化,孔子即是商人之後。另外什麼莊子、墨子等也是宋國人(商遺老)。
楚國貴族來自商朝地域,文化發達屬於合理。
有人認為蒼頡真實就是商契(諧音),商人之祖。商人因此也具有了文化基因。試想一下,魯國那麼多人,為什麼偏偏只有商代遺民孔子才成為大家,難道不是基因問題嗎?

後來秦始皇將楚國地區貴族世家全都遷走,優秀的基因所剩無幾,楚地此後二千年便一蹶不振,人才匱乏。
當初楚王的一句"我蠻夷也"也一語成讖,楚地也真的變成蠻夷之地。
秦國對楚國的滅亡也算是徹底,連人種都給弄改變了。


王子朝盜取周王室典籍奔楚,左傳


楚國是春秋時的超級大國,硬實力決定了軟實力的力量。


春秋初期楚國就稱王了,就是王國(主君楚x王)!!!和周國一樣的王國!!!

但因為他們不認周天子,自然是蠻夷。

整個春秋時期除了楚以外其他都是諸侯國(主君xx公)!!!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

戰國時期諸侯稱王,其他諸侯才和楚一樣是王國!!!

怎麼能一樣。


推薦閱讀:

齊桓公伐楚,管仲為什麼只指責楚國「包茅不入」和「昭王南巡不返」,而不指責楚國僭越稱王?

TAG:歷史 | 周朝秦國 | 春秋戰國東周 | 周朝楚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