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各國版圖的形狀在歷史上能不能算是比較特殊的存在?

對於歷史地圖集比較感興趣,喜歡看地圖,我總覺得國家版圖的形成應該是有一些規律和原則可循的(個人看法),但是戰國時期的各國形狀總讓我覺得太過奇葩,特別是韓趙魏這三個國家,總是攪在一起的,如圖: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張圖缺乏一種作為地圖的「美感」,我不知道這種「美感」是不是有依據的(還是說只是看慣了……)——
——我明白各國在不同時期領土會有變化,但是有些問題還是想不通,比如:韓國應該在三晉之中算南邊的,為什麼會曾擁有上黨郡;魏國為什麼要建都大梁(不在腹地,偏在一角,很容易被打被圍的感覺)
希望有人能通過具體的事件和不同時期的地圖來解答我的疑惑,謝謝。


當然特殊了。戰國時代各個勢力在地圖上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讓人覺得缺乏「美感」。照習慣的標準,只有內部封閉、外緣拱衛腹地的地圖,才算是美的。也只有在春秋戰國,你才能看到么多奇葩的O型包圍、深入敵腹的飛地——其實,我覺得恰好這個時代,才是華夏族群在幾千間最燦爛、最富活力的時代。

話說回來,為啥戰國地圖這麼亂?

(比較不重要的)文化方面:春秋戰國殺伐不休,但道義上大家還是共奉周室,這給不同勢力在狹小空間內並存提供了緩衝。而且較之於後世,這個時代的中國人其實更天真更溫情,好歹有個「存亡繼絕」的念頭。悲劇如晉被三分,人家還是要給他宗室留塊地方,一直保存了很多年才被弄死。再看魯國,地圖上幾乎被齊國四面圍起來了,僅靠一圈魯山提供庇護,仍然堅挺不倒,這裡面固然有大國相互牽制的現實因素,但要是放在類似的時代如漢末三國,這種勢力是很難不被兼并的。所以說,這個時代,各個政治勢力之間,對於犬牙交錯相互共存的「文化容忍度」比較高。

(比較重要的)力量博弈方面:三家分晉,韓趙魏各有各的勢力範圍,但這個勢力範圍並非完全是通過軍事兼并整合而來的(如果是相互軍事兼并的結果,那麼分界線可能會更符合地緣形勢,交錯感不會那麼強);而是受到既有的封建劃分影響。

圖是以前在歷史地圖吧刨的,抱歉找不到原鏈接了。晉國就是這麼個狀況,我們在戰國地圖上看到的韓趙魏劃分,即使已經吞併了智氏、中行氏之類的地盤,也還是被大大簡化了。事實上,當時的所謂國家,其實是各個家族所封建的城邑之集合,七零八落的情況很正常,相互之間也很難畫出上圖那麼明確的「各種色塊之間的分界線」。刨一段以前摘的說明:

三晉歷經六卿分祁氏、羊舌氏,四卿分范氏、中行氏、三卿分知氏,分晉,又大舉攻掠別國,故其疆域多犬交錯。趙有山西中北、河北西南部,尚較連貫。而韓有山西東南、河南中西部,魏有山西西南、河南東北部,之間便扭作「X」形。

那麼,BC361是個什麼狀況呢?題主給的圖太模糊,我找了個清晰版的,然後拿它跟另一張BC361對比。

圖1:

圖2:(百度戰國吧刨的,長城長製圖)

差別挺大,其實很難考證誰對誰錯,因為一個是資料有限,再一個是大家的控制區域本來就相互滲透,這種大面積色塊的方式只能起個示意作用。(說起來圖1明顯粗糙很多,人家圖2至少海岸線是弄對了)

就看圖2也很奇怪,我們大魏國竟然被韓國攔腰截斷。就當時的天下形勢來說,三晉大地東邊的華北、華中平原是大家心嚮往之的花花中原,韓趙魏都有朝這個方向擴張的戰略傾向。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看:

問題1:韓國應該在三晉之中算南邊的,為什麼會曾擁有上黨郡?

韓國比較雞賊(當然也有既有封邑分布的因素),分贓之初就佔了圖2野陽(大致是今天沁陽)一帶地盤。河水(圖2有),以及南太行山(位置請自行谷歌),將這一地區分割成了交通要道。魏國要想溝通東西兩片領地,最好的辦法只能是從韓國找路子。這在當時很正常,我們知道有個成語叫假途滅虢,儘管是個反面教材,但它還是說明先秦人民對借道、換地這些事習以為常,沒什麼主權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的概念。

後來的結果是,「韓魏易地」,韓得上黨(具體是高都、獲澤這倆城邑),魏得南陽(這個南陽,並非那個溝通關中、華北、江漢平原的河南南陽,而是上文提到的野陽一帶。「南」者,三晉之南;「陽」者,&<太行&>山之南、&<黃河&>水之北是也)。

至於說有什麼好處,上黨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從它的名字就可見一斑:上黨者,以天為黨——何其高大上的存在。並且,太行八陘中的太行、孟門、滏口陘都要經過這片地方,韓國無力向東(東邊是魏國大哥)、向南(南面是楚國大爺)方向擴張,只好抓牢老晉國這片遺產要地,坐等左右逢源。

而魏國為啥捨得把上黨之地換給韓國呢?我想可能是需要跟北面的大趙國有個戰略緩衝,因為趙國在上黨地區也有勢力和擴張慾望,並且後來跟韓國還是在這一片爭了很多年(一直爭到秦國人打過來,韓國人發現守不住上黨了,媽蛋,送給趙國讓你們來守。然後長平一戰,坑死趙國四十萬)。有了這個緩衝,魏國就安心遷都到大梁,開始在雄霸中原的作死之路上狂奔。由此帶來:

問題2:魏國為什麼要建都大梁(不在腹地,偏在一角,很容易被打被圍的感覺)

BC361,我們大魏國還是很虎的啊。都城選址,和平態勢下偏重經濟民生,戰爭態勢下偏重攻守地位,魏國這遷都大梁,那是滿滿的意氣風發正能量啊。古代的交通運輸制約極其嚴重,都城一般是各種資源集結的地方,如果一個國家處於擴張態勢,那麼最好的策略多半是把都城放在靠近擴張前線的地方。說到這裡,不得不說魏國在技術上正確,但是大戰略錯得令人嘆息。當年有一位超級大牛人出仕魏國,名叫吳起,這位老師建議說,魏國的戰略應當是向東結好兩晉齊楚,向西推平當時還算邊疆落後地區(雖然戰鬥力不弱)的秦國。何其高明的戰略預見,直逼隆中對啊,金角銀邊鐵肚皮,秦國那偏僻角落才是成就王霸之業的寶地啊。結果後來呢,魏文侯死了,吳起跑了,人亡政息,魏國遷都大梁,跟齊國掐,跟楚國掐,跟趙國掐,甚至逗比到找趙國借道,千里迢迢跑去跟中山國的戎狄掐。於是後來魏國越混越慘,等到雄秦東擴,首當其衝就被收拾了。

當然嘍,身在局中誰也看不到那麼多,我們在這裡評論也只是事後聰明,說不定過上幾百年,後人看今天的我們,也會評一句逗比作死呵呵呵。

--------------------------------------------------------------
補充:
@stark lino 說的沒錯,近代民族國家形成前的歐洲,在某方面跟戰國挺像。一大堆相互競爭的小國同時共存,雖然無法比擬大一統帝國的絕對力量,但人的智謀、力量和勇氣,恰恰是在這種時代得以最大化;一個個族群的生命活力,也恰恰是在這種時代能得以最大化。

@艾魏 把遷都大梁看作是魏敗於秦的直接後果。我覺得,魏敗於秦固然是事實,但在那個時代,大家打仗互有輸贏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簡直跟吃飯喝水一樣正常。在361BC這個時間點,「虎狼之秦」的威懾力還沒像後來那樣令人戰慄,而當時魏國的國力仍然如日中天,不至於僅僅因為這場敗仗就動土遷都。歸根結底,我覺得還是因為那個時代的封建諸侯,更渴望獲得中央之地的成功,這種渴望把煊赫一時的魏國拖進了四戰之地的泥潭,也葬送了一個原本有極大可能的魏之第一帝國。


城邦國家(不是希臘式的)控制力在國內而不在野。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世紀歐洲也是如此,控制力在鎮,城市,城堡,所以用民族國家的畫地圖標註法容易引起誤會。古代國家領土概念和現在不同。所以和談時以城作為結算單位,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很正常的,這些政府統治區域是這些城市再以交通線串聯起來的形態


參考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勢力範圍圖,只不過是把盤子從中原地區擴大到了全國範圍。


在中國歷史上算,在世界歷史上不算特殊,參見近代民族國家形成前的歐洲。


三家分晉是先分范。中行。再分智。再分晉。上黨肥沃易守。算是對韓的補償同時和趙接壤。魏遷都是為了遠離秦。並且大梁商業人口發達.


魏國稱霸的都城在安邑,後來秦變法崛起,打敗了魏。安邑太危險了於是遷到了大梁


以前我也覺得詭異,直到玩了信長之野望


和歐洲的情況相似。土地人民都是財產,可以通過聯姻繼承相互轉讓


你所謂的美感是指中心地理論嗎?


除了考慮自然國界,還要想想有戰爭割地啊,話說趙國貪圖韓國上黨之地,不遠千里去接手,結果被秦國打了落花流水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經典的扮豬吃老虎的事件?
《曹劌論戰》中的齊軍為何不一鼓作氣直接攻向魯國軍隊,非要等魯國軍隊擊鼓出戰?
楚堵敖為什麼要殺他的弟弟?
為什麼楚王好細腰?有什麼深奧層次含義?

TAG:歷史 | 戰國時期 | 歷史地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