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川義元桶狹間是輸在信長的突襲還是輸在寄親寄子戰鬥力不如野武士上?

題主的問題應該想問的是:潛台詞「即便今川本隊五六千人對上織田的兩三千人,也是占成倍優勢的」,卻輸了,「輸在信長的突襲還是輸在寄親寄子戰鬥力不如野武士上?」。更針對的是這一場戰鬥本身,問的是戰鬥操作層面的問題,而非戰略操作層面的問題。


謝邀~以上答案都匆匆瀏覽了一下,不少答案採用的是小說家之言。其實關於桶狹間之戰的歷史在史學界還存在大量謎團。比如今川義元到底是想上洛還是吞併尾張?還有桶狹間到底是有目的的奇襲還是信長運氣好,遭遇了義元的本陣?在下才疏學淺,但希望能依靠相對權威的史料出發,重新梳理一下桶狹間之戰。


桶狹間之戰背景

首先,個人想簡單介紹下桶狹間合戰前織田信長的情況。在很多小說作品中,桶狹間之戰被戲劇化為海道一弓取和尾張大傻瓜的宿命對決。也讓不少人認為當時的信長還被許多人視為大傻瓜。然而事實上1559年織田信長初步統一尾張,2月2日以100騎上洛參見13代將軍足利義輝(這才是信長的第一次上洛!)。足利義輝改修尾張守護?斯波家(武衛家)的宅邸供信長居住,也意味著實質上承認織田家取代斯波家成為室町幕府新一代尾張守護。此時的信長已經成功出仕。不過,當時信長並沒有控制尾張全境。特別是尾張西南面伊勢灣附近,以及與三河國接壤的領地有大量是從屬於今川家的。而織田家在三河也有一些領地,像西三河的刈谷,安祥等。雙方領地犬牙交錯。

桶狹間前的今川家正值巔峰期。自1554年甲相駿三國同盟達成;1555年成功調停第二次川中島合戰;同年在駿河?遠江?三河進行檢地(可能是戰國末年第一次大規模的檢地);1558年成功讓三河有力大名松平氏從屬。至此,今川義元影響力達到三國以上(今川家在尾張,伊豆都有領地),人稱海道一の弓取り。同年,義元隱居,不過仍然是今川氏的實際掌控者。1560年,今川義元開始「西向作戰」,許多人會認為是義元的目的是上洛,然而最新說法指出上義元開戰的目的很可能只是試圖確立確立今川對西三河的支配權和擴大今川氏在尾張伊勢灣的影響 - 今川氏と三河?尾張両國の國境地帯の支配を巡って爭うようにな (橋場日月《新説桶狹間合戦 知られざる織田?今川七〇年戦爭の実相》學研新書、2008年。服部徹《信長四七〇日の闘い 伊勢灣と織田?今川の戦略》風媒社、2008年)。

關於什麼是「上洛」大家可以看一下以下鏈接里唐先智老師的回答。
織田信長、今川義元他們為什麼要上洛(上京)?利益何在? - 歷史

今川義元表示:弓取真的只是武士的意思啊!

總的來說,桶狹間之戰前織田和今川兩方實力對比懸殊,今川家西向作戰總兵力(包括三河眾和駿河水軍)約在20000-40000間,有諸說,其中義元本陣人數目前推定在5000-6000人(因此個人建議不宜過高估記今川軍總數)。而織田家總戰力絕對不止3000人(雖然動員力不高,且織田信長並未掌有尾張全境)。這是因為織田方最後直接與今川本陣作戰的人數就在2000人以上。而且織田方在重要據點丸根砦、鷲津砦還有善照寺砦都留有500+的軍力守備。丸根砦、鷲津砦的作用是為了切斷今川方大高城和鳴海城的聯絡。而整場戰役其實最先也是從松平元康領導的三河眾對這兩座砦的攻擊展開。


合戰經過

1560年6月5日,今川義元從駿府出陣,6月10日,進入離尾張今川諸城最近的三河沓掛城。6月11日夜,松平元康(17歲,未來的德川家康)攜帶兵糧進入位於尾張的今川家控制的大高城。而此時織田方正就是在清州籠城還是出擊進行軍議(爭吵)。12日凌晨3時,松平元康開始進攻丸根砦、鷲津砦。同時間,信長在跳舞「敦盛」(《信長公記》)。跳完舞,帶著5個小姓往熱田神宮趕。早上8點到達熱田,軍隊陸續趕來。參拜熱田大明神。10點左右,信長開始整備軍勢,共有2000-3000眾。與此同時,丸根砦、鷲津砦方面情況已經相當危急。丸根砦守備大將佐久間盛重及數百人被討死,鷲津砦被包圍,飯尾定宗、織田秀敏被討死、飯尾尚清敗走,今川方已經成功壓制大高城周邊,勝局基本已定。注意!義元本陣於此時離開沓掛城,先向南,後向西,往大高城方向移動

回到織田方,織田信長在善照寺砦留下了佐久間信盛以及500+以上守備後,準備帶領2000+出擊(個人認為此時信長應該還不知道義元方位)。而後,信長不知如何獲知了鳴海東南方向桶狹間有敵軍存在的情報!於是信長決定朝東南方向進軍(有異說信長是從中嶋砦出陣的,不過普遍被否定)。獲知信長出陣的消息後,留守在中嶋砦的織田方武士佐々政次、千秋四郎主動攻擊今川義元本陣(前衛隊),全部犧牲(個人認為,記載信長從中嶋砦出陣的人很有可能是混淆了信長本隊的攻擊和佐佐政次等人的攻擊)。下午一點起,天降豪雨,視線受到妨礙。《信長公記》記載「石水混じり」,因此後世認為很可能當時下起了六月常見的冰雹。在風雨掩護下,織田信長帶領2000人攻擊今川義元的本陣,今川方完全沒有防備,匆忙抵抗,即便是大將們,也只能和徒士一樣,拿著刀槍在人群中混戰。根據太田牛一《信長公記》記載,義元被襲擊後,立刻放棄了乘坐的輿,率領數百騎親衛騎馬退卻。但因為當時雙方完全是混戰,親衛隊都散失了,今川義元本人被信長的馬廻(騎馬武者)追上,與織田方武士服部一忠和毛利良勝戰鬥,最終首級被兩人討取。由於總大將被討取,今川方崩潰。織田信長獲得勝利。而根據《改正三河後風土記》記載,義元的最後時刻抵抗相當激烈,甚至砍傷了服部的膝蓋,咬掉了毛利的手指。桶狹間合戰是否是信長針對義元的奇襲(狙擊)目前並不能完全確定,也有一些說法稱信長當時只是迂迴作戰,而桶狹間之戰其實是一場不期的遭遇戰

戰後影響

1560年6月12日的桶狹間之戰應該是一場烈度極高的混戰。信長方的傷亡我們不得而知,而義元方,根據《信長公記》的記載,光是被討死的今川武士就有3000+。而《改正三河後風土記》則記載義元方被討死者達到3907人。混戰中義元方的有力武將松井宗信、久野元宗、井伊直盛、由比正信、一宮宗是、蒲原氏徳都在亂軍中被討死。而之前率領今川駿河水軍的尾張國人服部友貞在戰後嘗試燒掉熱田,結果被當地町人(百姓)擊退。之前形勢一片大好的,正在大高城的松平元康(德川家康),此時反而陷入了織田方的包圍。逸話里據說當時的松平元康絕望準備切腹,不過被凈土宗的僧人說服,爾後也誕生了未來名震天下的旗印厭離穢土 欣求浄土(前途を悲観した元康は祖先の墓前で切腹し果てようとした。その時當寺13代住職登譽天室が「厭離穢土 欣求浄土」を説き)。而在三河和尾張境內的今川方諸城在桶狹間戰後並沒有投降,而是繼續抵抗織田方的侵攻,然而情勢急轉直下。6月21日,織田軍奪下沓掛城,今川方近藤景春戰死;隨後,尾張鳴海城的今川守將岡部元信以義元首級為條件開城,歸途中和織田方刈谷城主水野信元發生戰鬥,討取了信元的弟弟信近(此處之前寫反了,多謝@不懂戰國指正。岡部元信一直活到1581年)。戰後,尾張和西三河的今川勢力被一掃而空。由於今川方的有力武將(駿河,遠江眾)在這次戰鬥基本損失殆盡。而原本從屬於今川氏的西三河勢力岡崎城主松平氏,也重新抬頭。兩年後,織田信長和松平元康簽訂了著名的「織德同盟」,該同盟一直維持到1584年小牧、長久手之戰。

至於寄親?寄子,這只是一種強力大名利用虛擬同族血緣關係與從屬的勢力所構成的形同契約的主?從,或保護?被保護的關係。通常,多以有力武將為寄親,以在地土豪為寄子。這個制度被大量的戰國強力大名給採用,例如今川,北條,武田,毛利,六角等等。此外,伊達,結城,佐竹等也採用類似的指南?被指南制度。至於寄親?寄子更多只是被大大名利用來確立對家臣,還有有力國人的控制。和軍隊的戰鬥力應該沒有直接的聯繫。


卻說這一日,駿府城內,治部大輔今川義元聽到了齋藤道三去世的消息,大喜過望,此際他已神功大成,自己與武田信玄、北條氏康的相甲駿三國同盟已達成,信長唯一的外援岳父也已經身亡,再無後顧之憂,正是起兵上洛的大好時機。
於是義元點起帳下三萬兵馬,以三河的松平元康(就是日後的德川家康)為先鋒,揮師上洛,第一站便是進攻尾張!大軍勢如劈竹,一日間先鋒連下二城,預計三日內抵達清州城下。
其實義元計算失誤了,濃尾聯盟自義龍殺父之日起才算正式成立,信長與義龍傻叉相惜,早已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前雙方聯手還擺平了信行的第二次叛亂。義龍神機妙算,早已安排下無人機對今川軍的所有行動進行嚴密監視,並且派人在清州城信長的卧室內安裝了大屏幕,供信長參考。

但尾張眾臣都不知情,他們以為亡國之禍近在眼前,「三國無雙」林秀貞建議跪降今川,「自殺達人」丹羽長秀建議跪舔今川家,「豬頭武士」柴田勝家、「火影忍者」瀧川一益、「鐵炮能手」佐佐成政建議守城死戰,只有「槍之右左」前田利家和「猴子」木下藤吉郎建議主動迎戰、迂迴出擊,爆今川義元的菊花。信長則高瞻遠矚,認為時機未到,招呼歸蝶鋪床睡覺。

信長在榻上呼呼大睡,歸蝶盯著大屏幕里今川軍的一舉一動。夜半時分,屏幕上顯示今川軍行進至桶狹間,終於安營紮寨。信長起床穿衣洗臉刷牙,召集群臣,歸蝶奏樂,信長起舞,會議室響起《敦盛style》的旋律:
「人間五十年,與天地相比
不過渺小一物
看世事,夢幻似水
任人生一度,入滅隨即當前
此即為菩提之種,懊惱之情,滿懷於心胸
汝此刻即上京都,若見敦盛卿之首級
放眼天下,海天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
邊唱邊跳,眾臣為之氣奪,都嚇尿了。歌歇舞罷,信長道:「諸位,天下皆以孤為尾張傻逼,唯義龍兄以孤為英雄,今日權且當一次真正的英雄,孤要單人獨騎殺入今川義元大營,取他項上人頭!」說完他提刀上馬,賓士而去。
信長的小廝「猴子」木下藤吉郎在後面大喊:「主公,你的草鞋!」信長回頭道:「是你的草鞋!」

無奈信長騎術不精,騎得太慢,在熱田神宮被家臣們帶來的四千人馬趕上了。於是信長在熱田神宮祭拜神明,順便發表誓師演說。前田利家的老婆阿松躲在神廟後面,在信長講話時放了一隻鴿子。信長指著鴿子大喊:「鴿子是和平的象徵!殺了今川義元,從此天下太平!」於是士氣大振,大軍殺奔桶狹間。

今川義元認為信長被連破兩城,已然不敢出戰,所以未曾安排值班守夜之人。今川大軍在營寨內舉辦篝火晚會,誰知天降大雨,澆滅了篝火,大家只能回房睡覺。
大雨卻幫了信長一個大忙,雨聲掩蓋了織田軍行進的聲音,四千織田軍對熟睡中的三萬今川軍展開了屠殺。今川義元看著自己的畢生心血凝聚起的軍隊慘遭屠戮,不禁萬念俱灰,對身邊的松平元康道:「今日死矣,吾尚有幼子氏真,不懂政事,只愛蹴鞠。君才十倍於信長,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駿府之主。」
松平元康十分感動,然後在背後一刀砍死了今川義元,逃回三河去也。亂軍之中,織田家的武士們展開了激烈的「搶奪今川義元首級大賽」,最終由服部小平太和毛利新助闖入義元帳內,一起割下了義元的首級,拿回邀功。今川軍見主公連吸星大法都未來得及施展就一命嗚呼,紛紛放棄抵抗,跪倒乞降。

桶狹間一戰,信長以四千足輕大破今川三萬機械化裝甲大軍,陣斬東海道第一強弓,名震四方,消除了南方的威脅,奠定了霸業的基石。這正是:
以弱勝強古來稀,桶間一戰最堪提。
信長起舞破連營,義龍帷幄定神機。
戰國風雲亂漸消,王圖霸業從此起。
可憐東海第一弓,化作青史一聲泣。


戰者,勢也。歷史上發生過的大部分以少數兵力騎著數倍於已敵人按地摩擦的,大多都是這個原因。記得看過一個資料,說的是某一方傷亡率一旦超過10%,正面就潰敗了。最終戰敗方的傷亡數字,只有一小部分是真刀真槍打掉的,絕大部分是勝利方追擊殘敵收割取得的。所以可以近似認為,無論雙方有多少人,真正決定戰役成敗的只是雙方直接接觸的少數人而已。哪邊正面接觸打贏了,拿到了「勢」,就進入了收割環節。打輸了的一方,沒有了「勢」,人再多也是潰敗了。當然,數量也是非常有用的--它會對雙方士兵的戰意產生強烈暗示,並能大大提高主帥指揮的多樣性和容錯率--但並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


縱觀桶狹間之戰,織田方因為各種原因,一直得「勢」。首先是戰意。今川方用3萬大軍騎臉,士兵戰意自然很高。織田方雖然人少,但是追隨信長的4000人都是百戰精英,後世大家耳熟能詳的將領大多都參加了這次戰鬥,這些人的戰鬥意志不輸於今川軍(比如前田利家,佐久間一門等)。開戰之初,除了兵員數量,可以認為這是一場對等的戰鬥。

其次就是大家討論得最多的「強運」了。不管是大雨還是冰雹,還是信長的主場作戰,總之織田方得到了所有有利因素。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天氣,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幫織田軍做了2件事:第一,掩蓋了行蹤,讓偷襲變得可能。第二,破壞了今川軍陣型,讓偷襲今川本隊變得可能。

這場雨導致的結果就是,織田2000人得到了與今川6000人本陣交戰的機會。雖然紙面上兵力依然懸殊,但現在交戰的「少部分人」是織田家數百精英和今川自己的300旗本。所謂的6000人由於混亂(失去指揮,各自為戰)而並未有效接戰。所以真正以寡敵眾的是今川方而不是織田方。於是勝負就此註定了。客觀地說,今川軍的戰鬥力很強,在被偷襲的情況下,今川依然用300旗本隊打退了信長精英隊的5次衝鋒。300人戰到最後50人才分出勝負。如果今川軍的6000人都能像這300人一樣接受有效指揮,信長是無論如何也打不贏的。


這個問題到底是問什麼,是問歷史還是問宮下英樹的《戰國外傳 桶狹間戰記》這部漫畫?我是感到題主明顯都談的是漫畫,那我們先談談漫畫。

漫畫里對織田勝今川的解釋是什麼?是不知道,是時代選中了織田。這個結果連作者自己都解釋不了,我們就不要妄加推斷了。戰國系列和火鳳燎原都有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大家都是神人天才,一個外交強的人武力也強軍略也強什麼都強,大家互相都看破了對方的計策,這樣的話也許是好看,但是絕對不是歷史。他的所描寫的故事完全無法解釋最後的結果,為什麼明明今川看破了織田計策,決定在山上建立防禦工事,本鎮5000人,前後各有援軍數千人的情況下,被織田軍在人和,地利,天時全部處於下風的情況下兵力也遠遠少於敵軍的情況下贏了,所以連作者最後自己也說不知道為什麼。

至於寄親寄子制度,根本不是今川發明的,這是源平合戰之前就開始形成的武家動員制度,可以說這個制度就是幕府制度的根本。武田,上杉,北條,德川,再往前的足利,斯波,山名,畠山,再往前的源氏,平氏都是這樣的制度,在往後的話,現在的山口組,稻川會,住吉會也是這樣的制度。這樣的制度戰鬥力倒是談不上高或者不高的,特別是打得順的時候,擴張起來是很給力的。但是如果打的不順,或者主家不給力的情況下,這些半獨立的寄子們很容易就有二心從而分崩離析,室町幕府,今川,武田,北條最後都是這樣滅亡的。正好今年的大河劇《真田丸》就在講這個,想看的可以去了解下。

今川義元,稱得上是一代英主,在領土內建設,外交上很有能力。以三萬兵力上洛,這等動員力,當時可以說是傲視群雄,不論是大意也罷,軍略不足也罷,是因為織田的強運也罷,他就是在桶狹間被偷襲而死,今川家也分崩離析了。說他們家臣不堪大用,後人沒有能力也大可不必,織田家滅亡的方式不也跟今川家一模一樣嗎?今川內部的問題,織田也有。

奇襲這種策略本來就是下策,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戰國史里的奇襲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大多數都失敗了,少數成功了,更加極少數改變了天下的大勢。因為這一戰,織田家崛起了,如果敗了織田家就滅亡了,歷史本來就是這樣,總是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織田面臨的三次大危機,第一次今川義元被襲而死,第二三次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都是病死,只能說就是信長運氣好。很多事情就是沒有那麼多為什麼的。


李衛公陰山一戰而滅東突厥。
請問突厥騎兵戰鬥力比唐軍弱否?


肯定是前者,畢竟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信長不要命的突襲下幹掉的。而且跟後面好像關係不大,寄子寄親的作戰方式被很多大名採用就說明它沒有那麼多缺陷,而且在正兒八經的接觸戰中,織田軍卻是敵不過今川。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謝謝!

當然不是.
桶狹間一戰雖然雙方兵力懸殊.可是它是一場奇襲戰役.

且聽我道來.

1560年.
尾張一統的信長正準備北上美濃為岳父報仇.正在這個織田家上下都在準備攻略美濃的時候.今川義元帶領他的軍隊向尾張襲來.
那麼我們來分析一下雙方兵力.

首先是信長這邊.
信長在經歷了他爸爸和他爺爺兩代人奮鬥以後自己努力一下終於統一了尾張.而尾張地方不大,這話時候能湊出來5000人的軍隊已經是奢望了.
況且還是個下克上的大名.既沒身份又沒軍隊.

而今川家呢?
今川家是守護大名,身份高貴,今川義元手握三郡,此時他還和武田北條結盟.可以放心攻打尾張.完成西進.兵力2-3萬這個樣子.

那麼今川家是為了上洛嗎?
不,絕不可能.
補給線太長了.

主要是鳴海城那邊有人背叛信長.
尾張被撕開了一個小口子.在慢慢的出血.
今川義元行動了.

1560年五月一日.
今川義元帶著2萬多人殺過來了.
信長急忙調集兵力,但是無奈,只有3000人.

一個是精兵強將,天下聞名,身份高貴的今川義元.
一個是人稱尾張大傻瓜,剛剛統一尾張腳步還沒有站穩的織田信長.

18日今川家已經到了鳴海城.
第二天一早,今川分兵,自己帶領主力部隊進軍清州城.

那個晚上,信長跳起了敦盛.
幾乎是抱著必死的決心!
(敦盛這邊有個故事.想聽的私信)

信長此時的人只有2000左右,如果再沒有有利的戰機,那就可能要被消滅.

但是這個時候信長得知了一個消息.
今川義元在桶狹間!(兩座山之間,當時並不叫桶狹間)

是一片谷地.

今川義元犯了兵家大忌!

信長在晚上悄悄地移動到了桶狹間,準備偷襲.

再加之今川義元輕敵,放鬆心態.這註定了他最後的結局.

信長運氣尤為的好.
下了場雨.今川家是逆風位置.
眼睛真心睜不開啊.

一閉一睜,織田信長帶著2000多人出現了.

猝不及防的今川家在狹窄的道路上無法發揮人數優勢.一陣混亂!

而本陣也是一片狼藉!
信長手底下服部小平太在混戰中刺中今川義元肚子!
今川義元拔起宗三左文字砍的服部重傷!
毛利新介上去幫忙!砍倒義元!
義元咬了他一根手指.
毛利忍痛!
割下頭顱!
大將陣亡.
今川大軍退去.

織田信長!
一戰成名!

風雨桶狹間!


輸在自己作啊。太自信,腳邊泥都沒甩乾淨,看那麼遠幹什麼。


推薦閱讀:

你如何評價織田秀信?
淺井長政為什麼要背叛信長?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殺德川信康?明智光秀又為何要叛亂殺信長?
上杉謙信到底憑什麼不輸於武田信玄?
在關原會戰中,為什麼島津義弘先是按兵不動,等三成敗退之後又全力突圍?

TAG:日本戰國 | 織田信長 | 今川義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