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評是不是喜歡貶低國產電影?為什麼?

舉個例子
夏洛特煩惱一出來,一堆人說主角不務正業遊手好閒是一個挫男渣男,並且上升到質疑影片對人民價值觀的顛覆。
然後小黃人搏擊俱樂部俱樂部海盜(不是說他們不好)就撿電影裡面的核心優點說。很多劇情如果按照對夏洛特煩惱的那種要求來看估計要被罵死。
不能明白,對中國電影有一種神經質的要求,怎麼這麼崇洋媚外?


就拿今年的國產電影來說
以下是豆瓣評分
烈日灼心 7.9
山河故人 7.9
尋龍訣 7.9
解救吾先生8.0
一個勺子 8.0
十二公民 8.2
師父 8.2
老炮兒 8.4
大聖歸來 8.4
心迷宮 8.6


觀眾對好電影不會吝嗇掌聲,對爛片也不會手下留情。


首先給出一個明確的回答:不是!
弄清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拿豆瓣上的中國電影與國外電影的評分進行比較就行了。

1、豆瓣電影各國電影的平均分如下所示,中國電影的均分達到了6.859分,下圖顏色越深代表著平均評分越高,我們會發現其實國產電影在豆瓣的的分均分並不是很低,排在了中上等的水平。

2、也許你會說平均評分不能代表什麼,沒關係我們來看看中位數,電影評分的中等水準是怎樣的?難道也是國產的電影評分偏低嗎?很顯然,就評分的中位數分布來看,國產電影在豆瓣評分的中位數也是在世界各國中排中上等水平的。

3、那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題主所認為的情況呢?
如果我們把低於5.5分的電影稱為豆瓣評分低分電影,選擇美國與中國進行對比(黃色表中國,藍色表美國),我們會發現中國低分段電影比美國多得多。

而在高分段,美國的高分段電影數量比中國電影數量多得多。

所以這就是問題,因為低分段的電影數量比較多導致大家認為豆瓣評分對國產片不友好,實際上並不是那樣。

而另一點原因是: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為什麼豆瓣上國外的電影評分普遍較高,另一點原因是只有優秀的電影知名的外國電影才會被引入豆瓣,而一些質量很差的電影,抱歉,根本無法傳入到國內。

好的,評論區有同學指出我第一部分與世界各國比較而第二部分只與美國比較不合理,我的理由是:大部分正常人(非電影人)在作比較時候都是與英美兩國的電影做比較的,所以這裡拿出了電影數量較多的美國電影做對比,而把其他電影被收錄比較少的國家拿出來對比才是毫無意義的。

也有人指出想看各國的爛片比例,那麼這裡我們看一下幾個電影收錄數量比較多的國家的爛片比例(爛片比例為評分低於5.5分的電影數量占該國總的電影數量比例),中國以22.9%領先其他國家。(下圖中藍色方框代表的是評分大於5.5分的電影比例,下面的藍色圓圈代表低於5.5分的比例)

關於我:路人甲 - 知乎
更多數據分析文章:知乎專欄


《夏洛特煩惱》7.4分並不低
你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喜歡一部電影,更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都與你意見相同,豆瓣沒有獨裁者,大家可以自由發表對電影的意見,豆瓣是阿北的,更是每一個熱愛電影的影迷的。

為什麼豆瓣影評喜歡貶低國產電影?
不問是不是就問為什麼???
公認十大佳片豆瓣也有差評,有說《肖恩克的救贖》不配排名第一,也有說《公民凱恩》裝逼無聊的....任何電影評論都不可能完美,人和人的視點不同,所想所看自然不同。
題主說的普遍給國產影片差評這個是錯誤的,因為豆瓣給所有爛片都差評,國內國外一視同仁的。舉個幾個例子

集齊了塞隆、錘哥等大牌明星的《冬日之戰》口碑分數都撲街。豆瓣有因為是國外的另眼相看嘛?並沒有!

獨立日續作,特效也做的不錯,但豆瓣依舊沒給任何面子,口碑分數撲街。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傑森.斯坦利也不能倖免不及格。

而對於國產片呢?
爛片我們從不留情的批判

優秀的電影、電視我們從不吝嗇讚美!

豆瓣影評沒什麼惡意,我們有惡意的只有爛片,以及因為利益而不顧中國電影發展去破壞電影市場的人,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

最近剛好出了2016年度的觀影報告,從分數上看是存在一點差距,但從電影質量上呢?真的只有一點差距嘛?


這個問題已經有段時間了,不過一點也不過時,剛剛在手機上看到個好玩的,放出來大家看看:

……

人家大過年的看個電影樂呵一下就行了,你豆瓣偏偏掃興。

不管怎樣,總覺得現在豆瓣很危險啊……

下面是原答案:

我在以往的回答中寫到過,再拿來說一下,影響豆瓣評分的因素很多,不過最理想狀態下應該是
1.電影本身的質量

2.電影能在多大程度上取悅觀眾,又能取悅多大比例的觀眾。

即便是獲得普遍認可的高分片,比如《教父

教父 The Godfather (1972)

可以看到,這部廣受好評的影片在豆瓣上依然有0.2%的人打了一星,0,5%的人打了兩星,也就是說打了4分以下的有0.7%的比例。如果把打了6分的6.1%算上,那麼這個比例會上升到6.8%。

即便是最初對黑幫題材影片無感的我,在數次放棄觀影又完整看完後,雖然不覺得這部作品有多偉大,但起碼四星是有的。

那麼這部分人為什麼打低分呢?這顯然不是因為影片質量問題,而是第二點——無法取悅他們。

這裡所說的取悅簡單說來是能否讓觀眾在個人的主觀感受上收穫滿足,一般說來指引發強烈共鳴之類的情感,很顯然《教父》讓絕大部分觀眾相當滿意了,而那6.8%的觀眾則不買賬,因為他們壓根不喜歡這個類型的片子

看看《夏洛特煩惱》:

豆瓣 7.4

時光 7.7

IMDB 6.7

我知道會有人說這部片子太本土化,所以IMDB就不說了

單說豆瓣:相較於國產片扎堆的4分、5分、6分,7分以上已經算是一種驚喜了,畢竟:有星爺鐵粉支持,有情懷和輿論造勢,票房三十幾個億的《美人魚》也才6.9分而已。
考慮到這是一部喜劇愛情片,這種討喜的題材顯然算不上晦澀和沉悶,然而仍有48.4%的人是打了低分的,這說明有近半的觀眾不夠滿意,或者是認為本片配不上8分這樣的優秀標準。

我不知道題主對這個片子想打幾分,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你想要把《搏擊俱樂部》這樣的片子拿過來來比,只能說太不自量力了,兩者壓根不在一個數量級:

豆瓣 9.0:

時光 8.9

IMDB 8.8:

算了吧,我們再舉舉國產電影的例子:

不好意思,我們不歧視國產電影,看到了嗎?

即便是本應該「水土不服」的老外也給了7.2分,這個分數已經非常不俗了,考慮到不久前大熱的《釜山行》也才7.6分,再加上《驢得水》本土氣息濃厚,遠無法像喪屍片那麼「國際化」,這個分數已經極為不俗了。


對比IMDB評分你會發現:


驢得水>夏洛特煩惱>美人魚


不好意思,豆瓣評分也是這個順序,這說明豆瓣並沒有對夏洛特煩惱更苛刻。


剛剛看了一部國產電影,鋼的琴。我一甩手,給了5星。

其實我覺得,這部片子7.5以上沒問題,但撐死了也就值8.5分。

面對一個不要讀書的娃兒,他寫篇文章,值20分我就給20分。對於一個努力學習的娃兒,他寫篇文章,值70分,我會給80分。

爛片就是爛片,不管你票房多少,我也沒任何提高評價的理由。
好片,就是好片,即使沒有票房,幾星就是幾星。


1.因為真的不怎麼樣
2.並不是所有內地片口碑都差,也並不是所有外國片子口碑都好
3.評分什麼的 ,認真你就輸了。評分只是大多數人的觀點,你若是真喜歡某個電影,也就不用在意別人的觀點


我覺得不算崇洋媚外,國內電影的總體發展水平確實不如國外,題材和深度都與國外有一些差距。就拿愛情片說,匆匆那年左耳那些和國外愛情片差了很多。
我最近看過比較好的外國情感片有,愛在黎明破曉前,如晴天似雨天,本人感覺拍得很有深度能打動觀眾。


估計豆瓣上的人多半都是看過很多電影或者比較學霸的,因為我一個學霸朋友對電影的評分和豆瓣都差不多,我個人覺得豆瓣評分還是比較客觀的,,也有很多歐美片評分很低啊,比如獲得好萊塢提名的美國騙局只有6.7分。。當然這電影確實不好看。。。。


好看的華語片多但爛片是好幾倍的更多!沒辦法中國粉絲甚至中國人都十分寬容。我覺得有些片真的換在別的國家根本不會有票房的但在國內是幾億的票房。還有圈錢的綜藝電影。如果我女兒喜歡看,我會去花錢為她買票,但作為顧客不好看我肯定不會說好話。


不光是豆瓣吧,幾乎所有影評網站都有這種現象。
原因大抵是,中國的電影產業的確是不景氣,好作品是曇花一現,鳳毛麟角。影評網站是集所有電影的,評論者的視角自然會比較高。經眾多歐美電影所培養出來的影迷自然都是口味刁鑽的主。若是真有好的國產電影還有一些罵的就是不同的現象了,肖申克和教父也有人罵啊。
你也可以說這是一種「傲慢與偏見」,但不得不承認我們在電影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有些國產電影確實爛
小四代,港囧,枰然星動,梔子花開,這些打一星都嫌多。
2,由於國產片量多質量差(今年例外)很多人對國產片早已失去了興趣或者信心,先入為主的思想去看電影當然感觸不大。
3,愛之深,責之切。雖然這樣說,其實我在看到解救吾先生,烈日灼心,老炮兒等優質電影的時候還是想多打一星。


題主看問題真是一針見血啊,領先人民日報將近一年,讓人不禁拍手稱快!
--------------------------------------------------------------------------------------------------------------------------------------------
好吧,我又抖機靈了,很對不起各位。我真的很想好好談一下這個問題,但當我看到題主把小黃人和搏擊俱樂部以及加勒比(是這個jlb吧)海盜這三部電影放在一起討論的時候,應該就沒有什麼好好談的必要了吧。
--------------------------------------------------------------------------------------------------------------------------------------------
另外說一句,上一次看到有人對搏擊俱樂部提出批評還要數羅傑伊伯特在《偉大的電影》的序里幾句小評論,題主將它和《夏洛特煩惱》比較的話,私以為是大衛芬奇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我也很疑惑,老師要給白卷打0分,這是不是故意貶低交白卷的我呢?

-----------------------------------------

題主是典型的倒因為果,先有爛,才有低分。
豆瓣很多相近評分的中外影片里,往往中國影片更差一點,原因就是其實網友還給了鼓勵分和情懷分。

資本們別不知足,至少豆瓣er 還去看片了,給票錢了,怕就怕無聲的忘卻中國竟然還有電影,從此非引進的不看……


雖然高票有舉例子的,有數據分析的,想表達豆瓣沒有厲外拉同

但是不得不說,在院線電影上,豆瓣是喜歡貶低國產電影的

——————————————————————————————

以IMDB和豆瓣評分差做參照物,選取在imdb和豆瓣評分都超過1W的電影做統計

最後將數量超過10的國家提出來

可以看到,豆瓣所有電影評分都比imdb高,除了中國大陸的電影


別的電影低不低不知道,反正當我打開豆瓣看到投名狀只有6.8分的時候,整個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中國電影在豆瓣的評分會比IMDB高一些。


個人認為豆瓣的國產片超過6.0分就能看了
但是外國電影6.0的根本不能看

並不認為豆瓣刻意貶低國產電影
我覺得這裡有個文化認同感的問題吧
就像小說,你願意看二流的中文小說,但是很多一流的外國小說你不一定覺得有趣
從這個角度而言豆瓣還算客觀
只不過由於你是中國人,所以很容易認同國產電影罷了


為什麼中國人總是嫌中國人的屁臭,而覺得外國的香水香?


當然不是啦,豆瓣喜歡貶低的是主旋律電影。


爛片就是爛片,你敢拍爛片,我們就敢不給臉面。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央媒點名批評豆瓣惡意評價後豆瓣三部國產片一夜之間下降近0.8分?
如何看待國產視頻《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因其在豆瓣上創紀錄的低分而在微博上向豆瓣發出交涉函?
電影院為什麼只送可樂和爆米花?
大家經常在豆瓣上買電影票嗎?豆瓣的電影票現在賣的怎樣呢?
為什麼豆瓣上《小時代3》的評分不斷上漲而《後會無期》的評分不斷下跌?

TAG:豆瓣電影 | 豆瓣 | 中國電影 | 豆瓣評分 | 歐美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