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看了三遍都看不懂的電影,是導演的問題,還是觀眾的問題?

揣摩原提問者的想法為:

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最初很難懂,最終還是能夠看懂的電影。一種是從始至終都讓人看不懂的電影。後一種應該不做考慮。同時,不考慮指向性明確的特種電影(比如紀實片),不考慮由於專業性過高而導致難以理解的特種電影。

可以將問題理解為:

如果是因為給出的線索過少,或者劇情講述的程度過淺顯,出於信息量的不足和需要推敲的內容過多,導致只有很少數分析能力極強的人能夠看懂,這樣的電影劇情設置的合理嗎?

另:假設觀看該作品的觀眾都為該作品適合年齡的觀眾,暫不考慮個人成長帶來的審美變化。
(註:本問題下較多答案,最初回答問題時,並沒有此條問題補充。)


看不懂還能看三遍,這導演何止沒問題,簡直牛逼哄哄嘛!


...可能是字幕的問題


謝邀。

我講一個故事吧。

大約在10年前,我是一個欣欣向榮唯我獨尊的大學生,不思進取不求上進,自以為看了很多書,走了很多路,見識了很多事兒,思考了很多問題。

我看余華聊他的魔幻現實主義,侃他的宿命論,感嘆人生的渺小;看馬爾克斯聊他的象徵意義,思考他的生命輪迴;看卡夫卡體會他的憂鬱,歸納他文字里的荒誕。我認為我看懂了文學,參透了人生。我跟朋友說拉丁美洲是文學的魔法沼澤,中國卻喪失了文學應有的尊嚴,阿彌陀佛哈利路亞,悲天憫人。

我開始看電影,蹲坐在椅子上摳著腳丫抽著煙,觀影量蹭蹭往上漲,我有找到了看書那種淋漓盡致的感覺,於是,我又覺得,我看懂了電影。我和朋友聊《再見列寧》的意識形態,聊《肖申克救贖》的自由,聊《豚鼠》的實驗性,聊《七宗罪》的哲學。滿嘴全是電影,放屁都是情懷。

後來我畢業,依然保持每天看書不間斷看電影的習慣,於是我更加牛逼閃閃。

我看《牛津西方哲學史》,《羅馬帝國衰亡史》,我翻出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重讀渡邊淳一的《失樂園》。

我開始研究電影敘事,學會了自己拉片,我對著原版劇本反覆觀看《唐人街》,我把畫面定格為了研究《教父》的場面調度,我在淘寶找黑白電影,無聲無息度過一個周末下午。

但是,我發現樂趣好像喪失了很多,無論是看書還是觀影,以前我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現在卻總是卡殼。之前一次愉快的看書,觀影經歷就像是造愛,過後回味綿綿,心滿意足,現在卻像是擼管,一發過後只剩下迷茫和空虛。

我思考,使勁兒思考,走路想,睡覺夢,連拉屎都要研究《夢的解析》妄圖參透,為什麼我不懂了,為什麼我開始空虛了。我是塵世中一個迷途的小書童。

思考了那麼多,想得那麼複雜,我依然在看書,看電影,終於有一天,抽完一支煙,從被窩裡爬出來,站在陽台窗帘後面,我任督二脈打開,大徹大悟:要什麼懂不懂,有些事情,其實只要享受就行。

當你過於糾結於所謂「看懂」,就會陷入不可自拔,你給了觀影太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整個過程大概就很難快樂。其實對於電影的理解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你看的越多,就會理解更多的電影語言,也更能獲得電影傳遞的信息。當然,跟所有知識一樣,你也可能走進一個看的越多反而越覺得自己無知階段,反而更不感輕言自己「看得懂」一部電影,因為一部電影包括敘事、表演、場面、鏡頭、調度、燈光、音響等各個方面,每一個專業都需要多年的浸淫才可能達到融會貫通的局面,在此背景下,我也不敢說看不懂一部電影是導演的責任。

電影,是大眾娛樂項目,也是所謂的「第七藝術」,對於一種藝術,不要妄言去「懂」,更多的是去理解,用一種尊重的心態去欣賞電影,在我看來才是對的。

我也曾經不可一世,也有迷惘,讓我想明白的,恰恰也是知乎。當我第一次在知乎看到我尊重的影評人 @張小北 的時候,我發現他的簽名不是什麼「知名影評人」,而是「電影愛好者」,這給了我相當的觸動,直接導致我腦殘到將自己的簽名也寫作「電影愛好者」。連張小北老師都自稱電影愛好者,這更讓我對電影這門藝術有了敬畏之心,也更願意去接觸電影,理解電影。

另外,就像題主問的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

我自認為看了很多電影,對光影藝術略通一二,但我至今都看不懂《天線寶寶》,我一直覺得看一堆畸形大腦袋毫無理由動來動去很恐怖。你說是《天線寶寶》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所以,不要糾結於看懂,如果有興趣,就多看幾遍,既然一部電影讓你願意花很多時間反覆地看,相信它一定會帶給你一些東西。

祝好!


我所理解的「看不懂」是指看完後覺得莫名其妙,沒爽到,而不是某些情節看不明白。

看電影是享受而不是折磨,所以遇到這種「看不懂」的電影,就當是導演的問題好了,不用折騰自己。


用影像的形式,講述故事或者是某個道理,是導演的基本功。當大多數人看不懂的情況發生時,那一定是創作者出了問題。導演是服務者,觀眾,是一群最應該自負的人。

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硬性規定,自負這個詞也可以用自滿、自大等量替代。只是,在電影的權利疆域內,自負這種東西歸電影製作方所獨享。紅地毯、黑西裝、晚禮服、香檳、講座和各式花色的理論名詞,把自負這個詞裝修得富麗堂皇。作為觀眾,我們首先需要認可這種仰望的姿勢,才可以實現觀看這一行為。從某種意義上,看電影就變成了不平等條約。似乎電影天然就具有作為一種話語權的威嚴感,我們對爛片的指責,總是或多或少地帶了點不安,像是正在密謀階段的反動行為,隨時隨地都可能被電影人更為盛大的理論所絞殺。

所以,偉大的電影人一邊呼喊著「為觀眾服務的」口號,一邊發出了「我的電影是拍給下個世紀的人看的」「觀眾的審美有待提高」這樣的指責。這樣以奇葩為主要成分的奇觀,主要出現在最近二三十年,電影人把一部電影壞的最終決定權,推給了觀眾,他們只負擔好的那一部分。拍攝電影的人越來越擅於在電影之外,抖「聰明人該抖的機靈」,扯「補綴著結構主義和精神分析殘渣」的淡。精巧的混賬話說多了,難免就付諸於行動,他們把功夫下到了電影所能帶來的東西上,而不是電影上。

在當代電影的概念體系中,不就出現了藝術片和商業片的分野嗎。似乎也只有這樣,電影人才可以繼續保留對自負的解釋權。因為藝術片就應該捍衛電影藝術工作者的節操,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往死里擰巴,不說人話,不做人事,以玄妙去打扮枯燥,用偏激去強暴常識,比如[左耳]這套號的。如果說藝術片是電影人的自負的話,那麼商業片就是電影人在假裝不自負。在大多數情況下,商業片並沒有實現他們與民同樂的初衷,電影人彎下腰,試圖去提點觀眾,怎麼享受電影的時候,驚恐地發現,他們也失去了拍攝一部所謂低級電影的能力。

在以人為中心的電影文明裡,電影生態系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失序的?從什麼時候開始,電影人把屬於觀眾的自負,搶奪到了自己手中?這或許得從電影在窮凶極惡地玩弄形式感的時候談起。

底氣不足,形式永遠會在第一時間變得可愛起來。

夏丏尊曾說,「鑒賞也是一種創作」。這句話可也以換算成,沒有人比觀眾更懂得電影,包括拍電影的人。觀眾對一部電影的創作,發生於觀看之後。不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而是通過電影的表現逆溯電影。淺薄的人拍不出好電影,同時淺薄的人也無法欣賞到好的電影。「創作與鑒賞,在某種意義上,是一致的事情」。現在中國電影出現的正常的奇觀就是,電影人毫不羞恥地帶著觀眾一路向下。2002年,我們大罵[英雄],2005年,我們大罵[無極],等[江山美人]、[蘇乞兒]等一大批動作片上來後,我們發現[英雄]和[無極]竟然非常不錯。2013年,我們覺得被[小時代]羞辱,但[被偷走的那五年]則令我們知道,[小時代]已經是他媽的業界良心了。

這場漫長的高潮的製造者,是電影人的自負。唯一能阻止這場最終會精盡人亡的瘋狂的,是觀眾的自負。這個常識往往在瘋狂的投機啟動之後,才能顯示其威嚴。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大家才會發現,人民群眾是電影歷史的創造者,而不是少數幾個電影人。也只有觀眾的自負,才能引導電影是向上走。


看不懂還看三遍,必須是觀眾的問題。


這種籠統的問題就不應該出現在知乎

我小學時候學校組織買兒童文學讀物,買過一本《草房子》,那時候根本讀不下去,看了1/3就不想看了。

後來初中有一天突然看到這本書,就開始翻,硬是一口氣讀完了,還意猶未盡

現在偶爾還會翻一翻

你說這是誰的問題?

當然,這個只是一個很簡單的,關於「年齡」的問題。而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之類的,你不同的年齡,職業,民族,生活經歷,宗教,教育水平,性取向等等都會影響對於電影的理解。

你讓一個北歐小國十幾歲的白人騷年看《鬼子來了》,他能看懂個P,但是你給他放個《龍紋身的女孩》,肯定能看懂啊。

這樣問問題的方式都是耍流氓

人和人是不一樣


一個導演用摩爾斯碼寫了一個故事,只有郵局的電報員聽懂了。

又一個導演用德語講了一個故事,德國人聽懂了。
還有一個導演用普通話講了一個故事,國人懂了。
我不懂德語,所以不看德語電影。但我和那個導演都沒有問題。


如果把電影替換成「書」或者「音樂」或者「畫」,應該就釋然很多吧。
作者和讀者也講究個門當戶對,適合的時間遇到適合的人,除非要考試,否則看不懂就不要勉強自己,去看懂的就行。藝術這東西一理性分析反而失了樂趣,情感觸動才是最真實的答案,就跟著自己心裡觸動來。
或許有一天再看就豁然開朗,或者不過爾爾。
但反正,沒必要浪費現在的時間霸王硬上弓,誤解了他還好,萬一把自己搞得審美畸形,挺不划算的。


高考考了三次還沒考上,是考生的問題還是考卷的問題?


看三遍看不懂是觀眾的問題,一遍沒看完就看不下去了才是導演的問題


小時候看《喜劇之王》完全不明白在講什麼,感覺沒周的其他電影搞笑,很失落。
現在是我最喜歡的周的電影。


一幅畫,一首詩,看不懂,大家都會說自己理解能力不夠。
憑什麼電影就一定要滿足普羅大眾的理解力了?憑什麼電影就是用來消遣的?

更何況不懂和懂也不是非黑即白的狀態,有些電影你可以了解個劇情就算完了,但還有人逐幀去分析作者的意圖。

回答答主的問題。不論觀眾還是導演都沒有義務去迎合對方的口味。別人看來難以理解的電影自有她的受眾


我看電影基本都是看一遍就全懂了!

為什麼?因為我逼格高?因為我知識淵博?因為我智商無敵?

不,因為10分鐘我還看不懂的,我根本就不會再看下去了!


就隨便給兩部周圍覺得看不懂的(很多朋友都表示看不懂)
《絕美之城》
《2046》
2046不用說了~絕美之城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
就醬紫~
體會一下~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經歷、心境甚至年齡等都會成為對作品理解不同的因素之一,那麼又何來「看不懂」之說。

用另一種說法就是看不懂的不一定是壞作品,看得懂的也不一定是好作品。

當下中國盛產的爛片不可謂不多(不點名,大家心裡都有數),堂而皇之的登上各大影院的排片量前幾真是再正常不過了,你掏出銀子抱著期望走進去,然後再出來……看懂了嗎?自然是看懂了,導演真是貼心小棉襖啊,生怕對觀眾們超低的智商產生負擔,劇情乏味無聊到傷自尊的境地。

好作品有,也不少。譬如至今為大家津津樂道的《大話西遊》,而二十年前的情景又是什麼呢?當時感覺是「滿屏荒唐言」,如今是「一把辛酸淚」了吧。當然,這和當時的社會環境、個人的成長經歷都有很大的關係。

再比如,沒人能否認姜大叔的《讓子彈飛》是部難得的好作品吧,但因為大家的抬愛,它又被過度解讀,有了過譽之嫌。至於他的得意之作《一步之遙》就兩極分化了,有人愛不釋手,有人則直接把他整個人和他之前的好作品都否定了。網上太多的人說看不懂,我說不可能,你絕對不可能看不懂!整部電影的主故事線非常簡單,花國總理大選,馬走日助力完顏英——完顏英愛上馬走日,馬走日婉拒——完顏意外死,馬被冤出逃——各方勢力利益驅使,馬被捕——馬成人民公敵,武六涉法解救——武愛上馬,攜馬出逃——馬不負武,選擇自殺。當然,還包含一些隱喻的社會、人性等問題,我想大叔想說並不只這些,但孰我所知有限,再深層次的東西我也沒讀出來。但即便這樣,也不能是看不懂,只能說是不好看。觀眾覺得不好看有很多原因,自我感覺故事節奏是一大因素。(抱歉說著說著快成影評了,我注意)

我的觀影量不多,像被世界人民所推崇好評如潮的昆汀《低俗小說》,我看了兩遍也沒看懂,所以大家說好我也自然不明白好在哪裡,但我並不能否認這是部壞作品,或許我過幾年再增長一些閱歷時會讀出不一樣的意義也未可知。

另提一句科幻先驅作品《2001太空漫遊》,由於現在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太空的更多了解,現在看來可能真心沒什麼,或許還忍不住吐槽特效是個渣,但它在當時來看真是簡直了(呃~雖然我不可能在當時看,但完全能理解)。在當時很多看來完全精神病的幻想,到現在卻變成了現實,這點大家應該都有所感吧,所以……要善待每一個「神經病」!
(啊啊啊~又跑遠了,題主的問題是什麼來著?)


《黑客帝國》有的人看了不下三遍都沒看懂,依然叫好,為啥,它是科幻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次後的相當一段時間,這部電影中的很多橋段都在後來者中不斷被模仿,它的每一個劇情的細節都能讓人不斷的挖掘,揣摩。


看電影看懂分三個意識形態吧,

一是理解電影劇情,了解電影的整體脈絡,領會的了劇中人物所說,通篇電影看下來知道劇情人物做了什麼,導致了什麼,了解時間地點起因經過結果,這是一種看懂。

還有一種看懂應該是發散思維的,總的來說就是讀得懂導演的意思,電影的精華之處是在於此,每個電影隱喻,諷刺,影片的內涵,想表述的思想,宣揚的意識形態,這些吃透了,又是一種看懂。

最後一種看懂應該是技術層面的,掌握鏡頭語言,理得明白分鏡,或者是能評價一個長鏡頭用的好不好,此處的蒙太奇是用平行的好還是連續的好,這個閃回是不是應該出現在下一個剪輯裡面,這個運鏡可不可以用對接的方式替代。這是技術層面的一種看懂。

如果只是單純的考慮把劇情梳理明白就是看懂的話,觀眾看三遍連第一種看懂都不能理解的話,那導演可以背鍋了。(編劇也可以背)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歸類為我列的第二種看懂,
那麼,問題來了,看三遍不能吃透一部電影,那是不是導演的鍋呢?

首先,在電影圈中有一個外部因素,你要知道,每個國家的文化和傳統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不同國家不同種族的導演所拍出來的東西如果你沒有一定的對這方面文化的知識儲備,很難感同身受,甚至很難理解。

例如一些宗教題材的電影,晦澀難懂的不一定都是導演的炫技手法,(佛在恥辱中倒塌)
例如一些種族歧視電影,那種多年以來壓抑著的東西,難以言表。(撞車)
例如每個國家不同時間段所經歷的事情,美國的越戰(全金屬外殼),經濟大蕭條(老無所依),冷戰(守望者),不了解這種大背景的情況下去看一些在此背景下拍攝的電影,看懂會很吃力。

所以看懂的前提是對電影的背景以及設定有一定的了解,不然看不懂甩鍋給導演就有點不合適。

但是,刨除這些外部因素看一部電影看三遍還不能做到第二種理解,那麼,

導演背90%的鍋,


剩下那10%只能給例如,2001太空漫遊,天地玄黃,穆赫蘭道,幽靈馬車之類的電影,
這類的電影你看了很多遍看不懂不是導演的錯,也不是你的錯,至於是誰的錯。

大概是世界吧。


有些導演就是喜歡搞一些有的沒的,讓大家去想像,大家越是看不懂評分越高

看看馮小剛以前的喜劇作品,也許只是單純的想搞笑,反而引起那麼多人的思考和好評,但當他真的想去寫點有內涵的有反諷意味的東西,像《私人訂製》,稀爛如狗差評如潮,你能想出來的觀眾都看的出來

再像《後會無期》,韓寒可能只是想講一個故事,一大堆精緻分析資深影評像神經病一樣,然後就高分了……

所以你沒必要想太多,你怎麼理解就怎麼理解,不用去管導演怎麼想的。


去年有哥斯拉2,變形金剛四,情節看不懂


推薦閱讀:

暴雪將至中有兩個地方沒看懂哪位大神能解惑?
怎樣理解電影《絕美之城》最後結尾的獨白?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電影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