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用廉頗為將趙國有沒有戰勝的可能?如果戰勝戰國形式會有什麼變化?
感謝 @Thutmose指出的三點問題,我來一一回應一下。
首先是若戰役失敗,導致的情況。原答案中我只依靠一些史料記載即得出結論認為「秦國會被削弱,而秦國耕戰制度講究的是以戰養戰,連續不斷的進攻,得到大量土地和人民,再歸納到耕戰體制之下,進一步養出大量精良的戰鬥力」是不太可靠的,但無論如何,長平之戰若趙勝秦敗,戰國局勢將出現大的變化毋庸置疑,至少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樣子。私以為這一點和本問題的主旨相比無關痛癢。
另關於長平之戰的時間問題,上黨降趙-廉頗駐軍長平-王齕進攻長平,是一條完整的邏輯鏈條,沒有任何問題,而最初的上黨降趙事件以《史記趙世家》為準,發生在趙孝成王四年,也即公元前262年,亦沒有問題。《呂氏春秋》所載,「秦雖戰勝於長平,三年而後決,士民倦,糧食X」若把邯鄲保衛戰算進去,則會出現嚴重的邏輯問題。因為邯鄲保衛戰發生在公元前259年,如果真正的戰鬥只發生在公元前260年,則不會出現「三年然後決」,只能是「二年然後決」,如果從公元前262年開始,則前後持續了四年之久。而若強行認為「三年然後決」囊括了邯鄲保衛戰,則戰役從前261年才開始,和現行的所有觀點都出現了嚴重分歧。因此,個人認為《呂氏春秋》只是針對長平之戰而言。邯鄲保衛戰前後不過數月,秦國也只是潰敗性質的損傷,戰略意義上的損失大於實際傷亡,一場攻城戰的失敗很難說是會導致「決」這種字眼。
因此,戰役當是在公元前262年已經實際開始,這中間雖然史無明載,但廉頗確實屯駐大軍在此,且接連駐下三道防線(空倉嶺防線被攻破後退守至丹水防線而非百里石長城一線),若前無敵人,空駐軍在此,難不成是屯田?而依《秦本紀》記載,秦國在前262年至前260年之間無任何軍事行動,自然是主力部隊在儘力進攻上黨,和廉頗對峙,而對峙地點只能是空倉嶺防線一帶,既不可能向西,也不可能向東。
關於爭論的焦點在於趙國在對峙階段是否缺糧,秦國在對峙階段是否缺糧。
我在答案中提到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趙國在對峙階段已經缺糧」私以為是比較完備的,因為如果趙國缺糧,必定會是較大程度的饑荒,而不可能不引起重視,怎麼會沒有留下任何紙張文字?唯一留下的和趙國缺糧有關的文字記載是在《戰國策》中所載趙國向齊國求救糧食,這段文字按照《戰國策》的記錄,是在前259年,也即長平之戰結束之後邯鄲保衛戰的當年,但一般都認為此事是史家誤退了一年,當是發生在前260年。而即使是發生在前260年,也已經是長平之戰的決戰階段,趙括的軍隊已經被分割包圍,真正斷糧的是趙括在被白起包圍之後,而且缺糧的僅僅是趙括在韓王山一帶的本部,南方的部分軍隊坐擁糧草輜重,被分割包圍在大糧山一帶,也正是廉頗在任時囤積糧草所在。由於弦氏至故關一帶已經被白起牢牢鎖定,北方趙括所帶領的部隊和南方的輜重部隊無法取得聯繫,只能依靠邯鄲方面運輸糧草,正是如此,才有了秦昭王「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這裡的「遮絕趙救及糧食」自然是指的邯鄲方面對韓王山一帶趙括本部的糧食運輸。
而關於趙孝成王讓趙括代替廉頗的原因,很簡單,即趙孝成王見廉頗和王齕對峙兩年沒有任何進展,而隨後又丟失了空倉嶺防線,再加上王齕在空倉嶺設置空倉迷惑趙國軍隊,讓不諳軍事的趙孝成王誤以為廉頗不主動出擊僵持是錯誤的辦法,甚至可能是廉頗通敵賣國,才有了讓趙括上陣之舉。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使廉頗將攻秦,秦數敗趙軍,趙軍固壁不戰。秦數挑戰,廉頗不肯。趙王信秦之間。秦之間言曰:「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為將耳。」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
其中並沒有提到趙國缺糧。
《史記 趙世家》:
七月,廉頗免而趙括代將。秦人圍趙括,趙括以軍降,卒四十餘萬皆阬之。
一樣沒有提到趙國缺糧食。
而《史記 趙世家》是《史記》中篇幅最長的一篇,裡面記錄可以說相對《史記》中先秦部分的篇幅,已經相當詳細了。對於缺糧這種事情,《趙世家》是相當重視的,諸如:
二十二年,大疫。置公子丹為太子。
五年,代地大動,自樂徐以西,「北至平陰,台屋牆垣太半壞,地坼東西百三十步。六年,大飢,民訛言曰:「趙為號,秦為笑。以為不信,視地之生毛。」
而長平之戰這麼大的一場戰役,在對峙階段《趙世家》全然不見有關任何糧草匱缺的記載,不光《趙世家》,其他有關長平之戰的篇目,在對峙階段也全無關於趙國缺糧的記載。唯一的記載前面已經提到,是在《戰國策》中的記載:
秦攻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強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
結合《田敬仲完世家》,當知,此事發生在齊王建六年,已經是公元前259年,也即邯鄲之戰一年。邯鄲保衛戰時正是趙國四下合縱抵抗秦國的時期,再加上由於長平之戰大糧山一帶的糧草軍隊盡數被消滅,缺糧是理固宜然的事情,和數年前的廉頗-王齕對峙階段八竿子打不著。即使當是史家誤退一年,把趙國向齊國求糧草的事情放在長平之戰當年,也是在趙括為主帥的決戰階段,所救的部隊是韓王山一帶空有軍隊沒有糧草的趙括軍隊本部。
T同學更新所說的,「邯鄲保衛戰時期缺糧向齊求救,說明如果廉頗和王齕僵持到前259年,則趙國會照樣缺糧食」。這種說法恐怕有待商榷。因為長平之戰決戰階段被分割包圍的大糧山一帶的趙國軍隊當是仍有輜重的,在長平之戰之後很可能易位到了秦國軍隊手中。而長平之戰後,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都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休整,生產力明顯超過趙國的秦國在幾個月時間內恢復部分糧食並支持下一次戰役並不是太困難的事情。但就事論事,若主力軍隊拖在前線,無力從事生產,則情況另當別論。趙國同樣也在修整,這也是為何齊國沒有給糧食,最後邯鄲保衛戰趙國仍舊勝利的原因。
綜上所述,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趙國在對峙階段缺糧。趙國缺糧事發在趙括被圍困後,主力軍隊與輜重部隊被分割包圍,導致趙括本部所在的主力軍隊缺糧。而至於有人說「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趙國不缺糧」,我只能以趙國缺糧之事無根無據為結論。誰提質疑,誰舉證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既然你提出了趙國缺糧的質疑,那麼我舉證說明「沒有任何證據說明趙軍在對峙階段缺糧」沒有任何邏輯問題,相反倒是既提出質疑又要求對方舉證才是無理取鬧。
關於秦國缺糧的記載,除《呂氏春秋》所載「秦雖戰勝於長平,三年而後決,士民倦,糧食X」,也有《白起王翦列傳》所載「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亦有明代《空倉嶺建城記》及清朝雍正年間《山西通志》所載王齕在空倉嶺設置空倉迷惑趙軍,都無疑明確秦國已經確確實實在對峙階段缺少糧食了。根據T同學所說,那即使上述證實秦缺糧的史料大部分為不可信之史料,但《呂氏春秋》所言恐怕非虛,而關於趙國在對峙階段缺糧的記載,仍舊沒有。T同學說的,「《趙世家》沒有記載趙國缺糧,《秦本紀》亦沒有記載秦國缺糧,不能以《趙世家》為證據證明趙國有糧」(抱歉我只轉述了大概意思 @Thutmose ),當然沒有問題,但也正如我說的,趙國有糧無糧是沒有證據說明的,而我的觀點則是,在這種無證的情況下,也有條件認為趙國仍有了糧食支援前線:
《白起王翦列傳》:
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趙軍逐勝,追造秦壁。壁堅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萬五千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而秦出輕兵擊之。趙戰不利,因築壁堅守,以待救至。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其中頻繁提到了趙國的糧道,因此可知,趙括軍隊缺糧,不是因為趙國糧食不充足,而是因為糧道被秦國佔領了。既然還有「糧道」、「食道」一說,怎麼能說趙國沒有糧食了?難道當時在長平古戰場專門有一條道路叫「糧道」?反過來,私以為這足以說明,趙國不缺糧食。
而秦國方面,《秦紀》的尿性即經常掩蓋一些對秦國不利的史料記載,因此秦國缺糧的記載只能在《呂氏春秋》中找到了。
至於其他答主所說的諸如長平戰場距離秦國所佔領土不遠,此固為事實,但必須明確,上黨之民是心向趙國的,尤其是趙孝成王也是給上黨之民賜民爵位,可以說上黨已經是趙國本土,長平之戰的對峙階段即趙國在本土和遠道而來的秦國軍隊爭鬥的場所,上黨本地即可提供大量糧草,而邯鄲方向的糧草只需通過滏口陘和故關兩道關卡即可到達長平前線,沿途全為趙國領土。而秦國的糧草固然可以就近從河內、河東等地生產運輸,但巴蜀和關中本土始終是秦國的產量大本營,更何況是數十萬秦國軍隊,怎麼簡簡單單依靠舊韓魏故地的生產即可維持幾十萬軍隊的生計?而一旦從關中開始運量,則消耗量即大大增加。
另有以DOTA比喻這場中國古代的大戰役,則讓人摸不到頭腦。且不說長平戰場並不存在一個隱蔽的糧草場所(Roshan),戰爭更不像DOTA一樣是錢越大越多,錢越來越多只能靠生產,殺兵是不給錢的,推塔更是沒有經濟來源。王齕佔領空倉嶺防線是廉頗預料之內的,否則如果廉頗一心一意固守空倉嶺,為何後方還有駐建堅固的百里石長城,還有丹水沿岸的一些列駐防陣地?接連三道防線都表明,秦國是遠道而來的疲憊之師,失道寡助,不得人心,對峙對趙國有利而對秦國無利,兩方的強弱對比隨著對峙拖下去,越來越向著有利於趙而不利於秦的方向進展。
以下是原答案:
先下結論,長平之戰如果趙國堅持用廉頗為將,最差的結果是秦軍安然撤退,趙國坐收上黨;最好的結果是全殲數十萬秦國軍隊;最可能的結果是秦國軍隊潰敗,趙國得到上黨,外帶殲滅幾萬至十幾萬秦國軍隊。
無論發生哪種情況,戰國局勢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秦國會被削弱,而秦國耕戰制度講究的是以戰養戰,連續不斷的進攻,得到大量土地和人民,再歸納到耕戰體制之下,進一步養出大量精良的戰鬥力。而這種良性循環一著不慎,則會引發惡劣的後果,輕則統一進程拖慢數年乃至數十年,重則會導致秦國國力的極大虧損,甚至有可能被滅亡。這不是危言聳聽。邯鄲保衛戰秦國也是失敗,而且只是潰敗,只有少量部隊成建制的被殲滅或者投降。即使如此,再等到秦國攻滅邯鄲也已經是三十多年之後了。斜體字待商榷。
公元前262年,也即趙孝成王繼位第四年,經過宮廷辯論,趙國決定全盤接收韓國馮亭奉上的上黨十七縣,並派遣廉頗帶領大軍駐紮長平。發兵路線根據靳生禾先生的考察,當是從邯鄲出發,先向西北方向行進,再由太行八陘的第四陘滏口陘,西進經過壺口關,駛入上黨腹地。最後抵達長平一代駐紮軍隊。
廉頗在長平一代,部下了三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空倉嶺防線」,以空倉嶺為中心,北到今長子縣附近,南至高平、沁水一帶。空倉嶺也被叫做老馬嶺,即是因為其艱險難攀。嶺中央有一巨大阱口,也就是熟知的「高平關」。廉頗即在此處設下了南北約40千米的防線。除此之外,廉頗還築二障城,在空倉嶺之後,和空倉嶺形成掎角之勢。這裡廉頗和王齕進行三年對峙。具體原因後面會講到。
《白起王翦列傳》:
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
此處的「二鄣」指的即使二障城。
第二道防線即為丹水防線,也即王齕和廉頗第二次對峙的地點。《水經·沁水注》:
長平城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
第三道防線是趙軍的大後方,也即百里石長城一線,也即後來白起為圍困趙括,派遣25000鐵騎為先頭,包抄後路的位置。但這道防線除了最後被白起包抄後路,始終沒有涉及到。
戰役初期,王齕和廉頗即陷入對峙。
戰役的重點即在這對峙的過程中。楊寬先生在上個世紀有多篇論文,專門論述長平之戰的時長,尤其對王齕-廉頗對峙時間分析極為透徹。以下一段無耐心者可以跳過,直接到結論。
楊寬老師分析的大體意思為,遵從《呂氏春秋》中的說法:「秦雖戰勝於長平,三年而後決,士民倦,糧食X」,認為長平之戰前後持續了三年。《秦本紀》中所載:「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中,「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是一段追述性的話語,在《史記》中並不少見,司馬遷為了敘事方便,便與長平之戰決戰階段放在一起記錄,而兩方相距則是一句追述性的話語。實際上這條史料並不能反駁《呂氏春秋》關於秦趙對峙三年的記載。
而在《史記 趙世家》中,明確記載趙孝成王接收上黨土地是在趙孝成王四年,也即公元前262年,並提到「趙遂發兵取上黨,廉頗將軍軍長平」,可知,趙國佔領上黨之後,隨即廉頗即帶兵屯駐長平,隨即秦國就展開進攻,這一系列事件是連貫進行的。其他記載中,《春申君列傳》、《秦本紀》、《白起王翦列傳》也都提到,秦國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卒是在「秦昭王四十八年」,而秦日曆一般以十月為歲首,即公元前260年9月還是「秦昭王四十七年」,而至10月已經是「秦昭王四十八年」了,這既合情又合理。依據《白起王翦列傳》所載,前260年4月,戰鬥開始激烈,到7月,趙國中秦國反間計,換下廉頗改用趙括,隨後即被圍困,9月至10月則為趙軍陸續被秦國圍困坑殺。
最終的結論即,前262年,趙國接收上黨,廉頗率兵屯駐上黨,秦國進攻長平,兩方在空倉嶺防線對峙,直到前260年4月,戰役白熱化,秦國卯足最後一口力氣,攻破空倉嶺防線,又被趙國軍隊限制在丹水一帶。直到7月,廉頗被換下,趙括接任,變化布陣,才被秦國圍困,並最終於9月殲滅。
在靳生禾的《長平之戰》中,對這一時間明顯模糊過去了,不得不說是靳生禾老師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其實,在《長平之戰》一書中,靳生禾老師對廉頗的空倉嶺防線一帶已經分析的很透徹了,空倉嶺防線是廉頗防守的很完備的一條防線,又有雄關險阻,不太可能在戰役初期即失守。到公元前260年,戰役開始白熱化,
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
這一段即秦國攻佔趙國第一道防線,也即空倉嶺防線的全部過程。大體來看,在雙方對峙兩年之後,秦國終於強攻下趙國空倉嶺一帶,包括高平關關前關後和二障城。之後,有「趙軍築壘壁而守之」,應當是趙國士兵在高平關被攻陷後,加固空倉嶺兩翼的行為。一直到秦國「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才完全「奪西壘壁」,至此趙國第一道防線空倉嶺防線完全失守。
而之後,廉頗迅速收縮趙國軍隊,退至丹水河東岸,王齕則抵達丹水河西岸,和廉頗再次對峙。
分析當時的局勢,秦軍一直以來都靠著勇猛果敢而稱雄。戰爭初期即被廉頗的第一道防線阻擋住,有兩年之久,這無疑是廉頗值得稱道的地方。當時的秦、趙兩國國力對比,秦國是要強於趙國的,強秦攻打弱趙,卻陷入了不利於秦而有利於趙的僵持局面,是廉頗的指揮藝術遠勝於王齕的體現。在空倉嶺一線的對耗過程,對秦國來說是很吃虧的。上黨的居民已經都亡走趙國,可見秦國是不得人心的,在上黨和趙國對峙是「失道寡助」,而糧食則需要源源不斷地從關中、巴蜀、河西河東等地千里迢迢地運來,運糧過程中又有損耗,運糧的農夫也要吃糧,不能從事生產。而對於趙國來說,背後不遠處就是邯鄲大本營,又有在趙國本土作戰,正是一種優勢的體現。
而秦國的國力在這種消耗中已經完全吃不消了,到戰爭後期,為了全殲趙國士兵,秦昭王不惜動用賞賜所有民眾一爵的做法,來動用士氣。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爵位是需要靠耕戰得來的,更高的爵位意味著更高的土地待遇和更低的賦稅,甚至可以免遭一些刑法,用爵位來贖買。秦昭王的這種做法明顯是迫不得已,也能說明秦國已經再也沒有士兵可以動用了,到了不得已只能動用居民的程度。
秦國前線的糧食情況也不容樂觀,按照明代《空倉嶺建城記》中記載了王齕在攻佔空倉嶺之後,不得不使用障眼法,設置空的糧倉來迷惑廉頗,這也是「空倉嶺」的得名之處。雍正時期的《山西通志》也有同樣的記載。足以見到,秦國再拖下去,即將崩潰,而攻破空倉嶺防線,很可能是秦國最後的也即唯一的進展。之後王齕又被廉頗限制在丹水防線,秦國軍隊已經到了被廉頗接連擺布的地步。
戰局照這樣下去,無非有兩種情況,一是秦國逐漸拖垮,趙國勝利。二是雙方高層出現錯誤決策,導致戰局逆轉。實際情況是出現了第二種情況。
在空倉嶺防線被攻破之後,一方面久久得不到勝利消息的趙孝成王卻接到了陣地失守的消息,另一方面秦國也利用唯一的勝利散步謠言,說廉頗即將投降。不了解前線情況的趙孝成王要求廉頗出兵,而廉頗則知道,戰局只要繼續往下拖,則秦國一定會潰敗,而此時進攻無疑是讓趙國軍隊衝撞接近於死囚境地的秦國軍隊,是吃虧的行為,固守丹水防線繼續和秦國消耗是正確的做法。不諳軍事且不知己彼的趙孝成王疑心過於重,便換上了趙括,於是給秦國帶來了轉機。
對秦國來說,沒有在戰局陷入僵局之後派遣白起上陣,而是等到趙括上任之後才讓白起為將軍指揮戰役,是因為秦國恐怕已經做好了撤退的打算,而因此就沒有必要讓白起上陣了。秦國也不會把希望寄託於趙國高層出現決策問題導致戰局逆轉。但實際情況則是趙國高層決策真的出現了問題,趙孝成王讓趙括上陣。因此,秦昭王才決定讓白起上陣,試圖挽回局面。
趙括到陣後基本上是一片大好形勢,只需要在丹水步防慢慢拖垮對方即可。但他卻急於求成,進犯秦國軍隊。而白起很擅長玩心理戰,便示弱佯敗。因為此前秦國軍隊已經有被拖垮的跡象,趙括便沒有多想,全軍出擊,正中白起圈套,最終導致被全面圍剿。白起作為戰國後期最優秀的將領,能挽回即將崩潰的局面,利用對方的弱點,將劣勢轉化為優勢,最終轉化為勝勢,正是他的厲害之處。從趙軍被圍困後,秦昭王臨時徵兵企圖全殲趙軍的行為來看,秦昭王本人恐怕也料不到,白起可以有這樣的戰果,而秦昭王最初的打算很可能是放棄上黨,撤回軍隊。
一般有論點認為,趙國是缺糧食的。必須承認,趙國作為一個沒有經歷過全面改革的國家,戰爭動員力和後備是不如秦國,但也正是如此,長平之戰才在家門口爆發。在空倉嶺對峙的過程中,秦國始終都要從關中河西河東等地運糧,途中還會經過韓魏的故地,又與趙國領土接近。而趙國軍隊則只需從太行山背後的邯鄲附近運糧,甚至上黨本地都可以為趙軍提供大量糧食。在趙括被圍困階段,趙括本人帶領大部分軍隊被圍困在北側,而小部分軍隊則擁有大量淄重糧草被圍困在南側,而兩撥軍隊中間則被白起用五千鐵騎作為先頭部隊,又有河內的大量秦國援軍,被徹底分割,導致北方軍隊無輜重,南方軍隊無指揮。
《戰國策》中所載的趙國向齊國求糧正是這個背景下的,北方被包圍的趙國軍隊只能依賴邯鄲方面的援軍和糧草運輸,邯鄲方面應該做過一些努力給趙括提供淄重,包括本地糧食不夠向齊國借糧。但這種努力很快就被秦國的河內援軍阻止了。但無論怎麼說,都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在對峙階段趙國已經缺糧。而不管是對當時的情景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或者結合明代碑文和清代的地方志,都能輕易得出秦國缺糧的結論,這點毋庸置疑。
總之,整個戰役縱向來看,廉頗在空倉嶺的部防已經幾乎成功拖垮了秦國軍隊,近乎死囚狀態的秦國軍隊在和趙國軍隊僵持兩年後終於攻陷了空倉嶺,又被廉頗限制在丹水放線。秦國利用奪取空倉嶺勝利的消息在趙國內部散播謠言,趙孝成王急於求勝,又害怕廉頗投降,便讓趙括代替廉頗。本欲撤退的秦國便派遣了白起上陣,做試圖挽回殘局的努力,白起利用經驗和戰術上的優勢成功分割包圍了趙國軍隊,並得到秦昭王的援軍,最終全殲趙國軍隊。
而這個問題的結論也很明確。如果廉頗始終在任,秦國很快就不能繼續拖下去,退兵則有可能被廉頗打擊,造成潰敗甚至有可能全殲。退一萬步,即使秦國最終突破了丹水防線,趙國還有第三道防線,即百里石長城防線,強弩之末的秦國軍隊仍會潰敗。
另外說一下, @Thutmose的確是水平很高的同學,我的學校只配給他的學校作隔壁,校址都要假借TOP2的名號。TOP2文科實驗班的同學接受了專業學習,自然水平要高我幾個檔次,而我恐怕連他的答案下面的評論中所說的「民科」也達不到。因此我覺得,如果有人抱著「不換廉頗對戰役結果影響不大」這樣的想法,給我點了反對之後,別忘了給Thutmose點個贊,然後別給「山風為嵐」的答案點贊了,那回答是啥啊。且不說戰國之河內和漢朝的河內是不是一個河內(《左傳》中有提到「河外列城五」,指的是山西、河南、陝西交界處的黃河地區西邊和南邊的五座城池,相對那裡的「河內」就是魏國舊都安邑附近,離著長平戰場仍有一段距離,和太行山脈就八竿子打不著了),就是真的是漢朝的那個河內,秦國拿下那裡也當是在前262年左右,即《秦本紀》所述的攻下的韓國諸城,和長平之戰爆發差不多同時,距離決戰階段還有兩年。即便秦國對上黨高地三面夾擊,仍無法突破廉頗的三道防線,還被牽制了兩年多,隨後才在空倉嶺有一定的進展。這不是貶低了王齕的指揮水平?
對於這一問題,我自認為是了解比較充足的,也自信關於長平之戰的史料掌握程度也比較充裕了,時代背景也有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到目前為止,我的結論仍不會變。如果廉頗始終在任,秦國很快就不能繼續拖下去,退兵則有可能被廉頗打擊,造成潰敗甚至有可能全殲。由於原答主更新了他的答案,專門說了他對兩國是否缺糧問題的看法,那我也就專門說說我的看法。原答主「因為如果趙國缺糧,必定會是較大程度的饑荒,而不可能不引起重視,怎麼會沒有留下任何紙張文字?」太令人費解,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饑荒」和「缺糧」是有著根本性差異的兩個概念,趙國是否缺糧和趙國此年是否饑荒是毫無干係的兩件事。戰國到秦漢軍隊糧草供應依靠的都是普遍設置的糧倉,秦國有太倉,敖倉等大糧倉,在每個重要城池都設有專門的倉儲,趙國也應如此。趙軍乏食,自然是因為倉儲糧草已經用盡,這和民間因災異帶來的饑荒斷無關係。而《趙世家》所載「六年,大飢」的原因是前一年的大地震。地震導致田地莊稼死亡,引發饑荒。當然兵亂也可以帶來饑荒,但只會影響到戰區人民。此時秦趙的交戰局限於長平一地,又怎會影響趙國本土?趙國人民的糧食來源是交完賦稅的餘糧,斷無饑荒的可能。如果沒有饑荒,僅僅是軍隊乏食,那不被史官所書也很正常。更何況趙國史料本來就少的可憐,脫漏軍隊斷糧之事又有何奇怪?
根據原答案的邏輯,趙國不缺糧的判斷依據是於史無據,秦國缺糧的依據是有《呂氏春秋》和明清地方志證實的,那麼我們來看看具體是怎樣的。首先考察趙國史料,無非舉出《趙世家》的記載,我們知道原答案的一個邏輯是《趙世家》未載缺糧一事,那麼根據對等原則,也應該看看《秦本紀》怎麼說的。四十七年,秦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擊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擊,大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盡殺之。更是對缺糧之事隻字未提。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也是不正常的現象?答案是否定的。要之太史公作本紀,世家的目的是記述各家政權的歷年大事,本質上是編年表格的形式,對於某場戰爭的細節採取忽略簡直是不能再正常的事了,拿《趙世家》恐怕得不出什麼有益的結論。再看看」證明秦國缺糧「的史料。第一條就是武安君白起的話,所謂」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這句話中的「國內空」只是形容秦國在長平之戰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損耗,就算按照字面意思來解讀指的也是人力,根本和糧食沒有關係。另外,明清地方志的記載更成問題,因為首先隔了兩千年的地方志的材料可信度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須知地方志成書都很晚,記述早期歷史靠的無非是當地口口相傳的傳說,長平地區關於長平之戰的民間傳說多如牛毛,其中很多甚至都類似兒戲,比如高平有「三甲」的地名,據傳說來源是廉頗被趙括換下後回邯鄲經過此處,將頭盔,鎧甲和戰鞋脫下扔在此。再如當地有「王何」地名,據說是趙軍突圍失利後互相驚慌的詢問「王師何如」的地方,當地地名「換馬」也傳說是廉頗回邯鄲時換下自己寶馬之處。以上這些傳說多可笑無稽,牽強附會,而多被地方志所載,這樣的材料又怎能輕易相信?總而言之,唯一可信的材料只有《呂氏春秋》的記載,而趙國在世家列傳中不見缺糧記載這一事實也可套用在秦國身上,秦國缺糧之所以有證,還是因為秦的史料較為充分,有《呂氏春秋》等書的記載。在這裡趙國史料之不足時無論如何不能成為立論的依據的。更何況趙國乏食也並非不見於史料,除了原答主自己提到的《戰國策》記載,還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王建立六年,秦攻趙,齊楚救之。秦計曰:「齊楚救趙,親則退兵,不親遂攻之。」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周子曰:「不如聽之以退秦兵,不聽則秦兵不卻,是秦之計中而齊楚之計過也。且趙之於齊楚,扞蔽也,猶齒之有脣也,脣亡則齒寒。今日亡趙,明日患及齊楚。且救趙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焦釜也。夫救趙,高義也;卻秦兵,顯名也。義救亡國,威卻強秦之兵,不務為此而務愛粟,為國計者過矣。」齊王弗聽。秦破趙於長平四十餘萬,遂圍邯鄲。
此處記載頗為分明,明確了長平之戰期間趙國缺糧,又怎麼能說沒有記載呢?(再補:寫完後又看了一下 @趙簡子 的解釋,發覺時間點上似乎確實是我定錯了。之前沒有注意到「齊王建六年」這一記載,這一史料的實際發生時間當在長平之役次年。但是這亦不合於原答主的結論,因為原答主論述中提到缺糧時間,主要為了論證如果以廉頗的方法繼續死守,趙國會佔優勢。可是我們發現到了第二年趙軍即使固守邯鄲依然出現了缺糧的問題,而邯鄲相對長平後勤壓力又要小得多,這證明如果長平之事持續到前259年,即使此前趙軍真的沒有缺糧,到此時也會乏食,那麼趙軍又有何優勢可言呢?)「
至於糧道問題,趙簡子答主又提到了存在一條由趙國本土向長平戰場輸送糧草的糧道,依據是《白起王翦列傳》中」趙軍分為二,糧道絕「以及」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的記載。趙軍當時仍有運糧的通道固然不存在任何問題,可是這並不能說明此時的趙國不缺糧食。因為根據所有提到秦國缺糧的史料,也看不出前線秦軍已經斷糧。我認為,真正處於斷糧境地的軍隊只有被白起圍困於長平谷地的趙括軍,史記明確地說:至九月,趙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內陰相殺食。 可見一支軍隊在斷糧的情況下是撐不了兩個月的。根據此前雙方對峙的情況看,秦趙的前線部隊都不存在乏食的情況。但是這不代表秦趙兩國都不缺糧,正如趙簡子提到的,《呂氏春秋》說秦國內糧食殆盡,這必然指的是秦國官方儲存的糧食出現了難以為繼的情況,但這情況絕對沒有嚴重到直接影響前線將士的吃飯,否則秦軍也會在倆月之內潰敗。也就是說,我們討論的缺糧,應該指的是國家總體的倉儲情況,而非前線軍人短期的使用情況,所以趙軍糧道的存在亦不能證明本國不存在缺糧的危機。
再就歷史研究的原則提醒一下,所謂「誰主張誰舉證」在歷史研究的語境下是說不通的。誰主張誰舉證只適用於法庭審判,目的是保護被告的合法權益,從根本目的上就和史料研究走的不一樣。在此問題的探究中,趙國是否缺糧是一個畫問號的句子,它並不尊從法庭原則,而是尊從邏輯原則,也就是說歷史學家不應該僅僅因為史料原文未載就輕易認定趙國不缺糧食,這和法官根據證據不足宣判被告無罪是兩個完全無關的邏輯指向。當然,反過來輕率的得出相反的結論也一樣是無理取鬧,這就是為什麼歷史學家在很多問題上只能採用模稜兩可或猜測式的敘述而非一棒子打死的判斷。
以下是原答案:
反對一下 @趙簡子 的答案。該答案用到了不少史料和近人研究著作,卻無一條能夠證明自己的立論,更何況在引史料過程中還犯了不少混淆視聽的錯誤,不得不指出。
照例就事論事,只批判不準確的答案,不牽扯人身。關於題目的最終結論先不給出,只就具體史料的使用和理解問題提出看法。
該答案的一段:
秦國會被削弱,而秦國耕戰制度講究的是以戰養戰,連續不斷的進攻,得到大量土地和人民,再歸納到耕戰體制之下,進一步養出大量精良的戰鬥力。而這種良性循環一著不慎,則會引發惡劣的後果,輕則統一進程拖慢數年乃至數十年,重則會導致秦國國力的極大虧損,甚至有可能被滅亡。這不是危言聳聽。邯鄲保衛戰秦國也是失敗,而且只是潰敗,只有少量部隊成建制的被殲滅或者投降。即使如此,再等到秦國攻滅邯鄲也已經是三十多年之後了。
這段論述本身缺乏統一的邏輯。說秦國的耕戰制度,一定要對秦國的官社經濟體制有概念吧,所謂「耕戰」,無非是在政府統一授田的大體制下,以軍功爵為標準確定土地分配的數量,這一制度張金光先生在《秦制研究》中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根據考古資料可知這一制度直到西漢初年仍在實施,張家山漢墓竹簡中的《二年律令》記載了惠帝二年呂后主政時期的軍功土地分配製度,其制度與秦制如出一轍。更何況秦代軍功爵位授予標準嚴格,開始賜爵的最低標準是「五甲首而隸五家」,授爵嚴格程度遠高於漢文帝之後的漢代,在秦國軍功爵仍然是稀罕物,這和文帝之後漢代賜爵益濫的現象是完全不同的。按照秦制的標準,無爵位的庶民皆賜田百畝,數量依爵位增加。一旦受田者死亡,國家就回收該土地進行重新分配。因此,秦制的「耕戰」雖然是對外擴張的驅動力,但本質上不存在依賴擴張的問題,所謂「以戰養戰,不斷進攻」實在是無根據之辭。更何況邯鄲之戰秦軍敗績後阻礙秦國在短時間內統一的是長期作戰消耗掉的資源和聯軍緊隨而來的打擊,這和秦國體制內在可以說毫無關聯。
該答案對於秦趙長平之戰的過程敘述基本是正確的。楊寬先生在《再談長平之戰的時間》一文中對長平之戰諸事的時間解釋是:
重點在於白起王翦列傳中分寫的發生在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和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的兩次秦攻長平實際上是同一件事,這件事開始於昭王45年秦攻韓,秦趙兩軍相距,在47年四月之後戰況激烈化,這都是沒問題的,但是原答案中「秦軍一直以來都靠著勇猛果敢而稱雄。戰爭初期即被廉頗的第一道防線阻擋住,有兩年之久,這無疑是廉頗值得稱道的地方。」的論述倒是值得商榷。由於史料的缺乏,這兩年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是難下定論的,史記記雙方交戰也只從秦昭王四十七年四月開始,之前雙方是如何相持則隻字未提。這兩年間王齕軍是否一直試圖突破空倉嶺防線,亦或是秦軍的進攻只是從四十七年四月開始,都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只是從四月開始,秦軍突然全面瓦解了趙軍的空倉嶺防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如是說:
四月,齕因攻趙。趙使廉頗將。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廉頗堅壁以待秦,秦數挑戰,趙兵不出。
從四月到七月的三個月間,秦軍斬殺了趙裨將茄,攻陷了廉頗設置的東西二鄣城,前後又消滅了趙軍六個校尉,將整個空倉嶺防線也即「西壁壘」攻克。之後廉頗軍渡過漳水,守東壁壘的百里石長城,雙方陷入僵持。
在這個過程中秦國糧草出現了不足,但也不要忽視趙國也走到了危險的邊緣。儘管戰場位置距邯鄲較近,但秦趙兩國國力差距是明顯的,尤其是農業方面,秦國佔有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下秦的後勤都已不支,更何況趙國。秦國在長平一役戰勝後,又能在次年發兵圍攻邯鄲,證明國力猶在,《呂氏春秋》的說法多半是指秦長平與邯鄲兩役的後果。相比之下趙國的情況恐怕更不容樂觀,否則怎會輕易換將?原答案中說得不出趙國缺糧的結論,可是自己在前面已經提到趙國向齊國借糧,這豈不是自相矛盾?
原答案還說:
到戰爭後期,為了全殲趙國士兵,秦昭王不惜動用賞賜所有民眾一爵的做法,來動用士氣。在秦國商鞅變法之後,爵位是需要靠耕戰得來的,更高的爵位意味著更高的土地待遇和更低的賦稅,甚至可以免遭一些刑法,用爵位來贖買。秦昭王的這種做法明顯是迫不得已,也能說明秦國已經再也沒有士兵可以動用了,到了不得已只能動用居民的程度。
我想這更是對史事的極大麴解,所謂「賞賜所有民爵一級」本來就是誤解,史記原文: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說得很清楚,秦王賜爵的對象僅僅是河內地區的民眾,這僅僅說明長平戰場急需兵員,而河內地區是最近的選擇。秦國當然不可能無兵可用,不過從遙遠的內史,巴蜀,隴西甚至南陽調兵都是不划算的,因此昭襄王選擇徵發河內地區的適齡男子服役,而普遍賜爵的手段也並非獨此一例,根據《里耶秦簡》,統一後秦在部分新佔領地區也實施了普遍賜爵政策,目的是維護新站區的穩定。漢代爵位泛濫的原因之一就是普遍賜爵,而學者多認為普遍賜爵的爵位帶有象徵性,待遇方面並不能等同於原爵位。王樹新在《長平之戰新考》中更認為秦王徵發的河內民眾不過是為了替換原先的後勤人員。關於秦漢時期為什麼常有徵發普通民眾參軍之舉,可以參考王彥輝的《論秦漢時期正卒與材官騎士》一文,或者看看我專欄里對秦漢材官騎士制度的描述http://zhuanlan.zhihu.com/meatmeatchen/20417650 。概括來說,就是秦漢制度中有常備的地方守軍材官騎士,還有預備役,徵發時稱作」奔命「,遇到大戰事會徵調普通成年男子」正卒「負責後勤運輸。
總而言之對於廉頗指揮時期趙軍情況的估計樂觀到站不住腳,趙軍明明丟掉了西部壁壘,卻說趙軍相對秦軍處於優勢,這不是很令人費解么?原答主恐怕在答案里加入了太多個人感情傾向吧,可是歷史是就事論事,論斷當有史實和邏輯可循,個人以為如此輕率的結論有失公正。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假設趙國真的可以戰勝,戰國形式真的會發生多麼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我倒是認為長平一戰根本不足以動搖秦國國本,秦國國力之強,從長平到邯鄲均可以看出,就算長平失利,秦軍不過退守原界,吐出到口的上黨郡,但是憑藉著早已形成的優勢國力,仍可以捲土重來。而趙國就算得了上黨,靠的也是馮忌所說的「趙守而不可拔者,以攻難而守易也」,其國力與秦國相差懸殊,最終還是要面臨與秦國的下一場決戰。所以長平之戰結果改變,大概不過讓歷史的腳步變慢二十年罷了吧。
加一張糙圖,自己畫的隨便看看吧,雖然丑了點精確度也難談很高,但大概還是能展示當時的地理情況。
(即便秦國當時掌控的是河內的下半截,換做你我是趙孝成王只怕也會如坐針氈吧。)更可怕的是:秦國當時拿下的,很有可能是河內全境。長平戰後趙國韓國都約定賠償了一些土地,雖然最後未能到帳,但能查到的大都毗鄰畫的那個河內圈圈的周遭。
ps:白色是秦國。紅色是趙國。咳,實在太丑了,抱歉。
這圖我做了五版。純熟了手機作圖倒是有趣。咳,雖然水平還是很爛。
反駁的答主回復更新了。必須承認比專業引經據典我這業餘水準實在比不過。不過你自己都說無法證偽,那就容我繼續胡謅吧?
1:您自己也說了,長平脈絡為:上黨攻防~長平對峙~丹水圍殲
其中上黨攻防接近一年左右。長平對峙為真正核心點其實不過半年,圍殲戰前後三到四個月。那試問除了長平對峙,在山西仍有軍事行動有錯嗎?
2:您說:趙國可利用上黨本地糧草。但上黨在戰役過程里已歸秦國所有,不知又如何利用呢?
3:您說:廉頗對峙兩年,但前後順序難道不應該是趙勝發兵6萬,前往上黨。秦軍動,廉頗領軍前去互為犄角。後王齕攻陷上黨。才輪到廉頗作為戰爭核心對峙半年被撤換。然後趙括增兵決戰嗎?
4:您說河內沒還給魏國。那史料記載了嗎?魏國傻了嗎?沒贖回土地還主動送了舊都與秦?
5:好,假設魏國真犯傻。那河內就是一塊飛地了。要知道秦國在後面幾年對韓國,魏國的戰爭所獲得的野王,邢丘皆是河內西側。這個您怎麼解釋?
6:照您的所說,河內早在司馬錯時已經攻陷,秦王在長平決戰時刻,偏偏去了一個已經陷取20年的河內,賜爵安撫人心,這未免也有些太怪異了?各國封民爵往往都是給剛剛打下的土地,秦王怎麼就那麼大方呢?您自己倒是也知道秦王這舉動不合理,不過順手被您引向所謂秦國狗急跳牆。您真不覺得勉強嗎?您可是把趙孝成王賜上黨民爵定義為新降之地的化民做法。
7:河南攻勢即便不算河內,在長平初期,秦國還在韓國的家門口打了一場敲山震虎的戰鬥。地點就在野王南邊的洛陽區域。
8:您說趙國糧道無憂,扯了一堆長平初期。但秦國在長平結束時,已經攻陷了臨屢邑,這是隨上黨一起送給趙國的,更是長平趙軍糧道的重要保障之一。上黨陷落,臨屢邑也陷落,僅說對於長平之戰,那代表什麼呢?
9:您說,長平秦國若敗,戰國肯定有巨大的變化。但您怎麼無視邯鄲之戰,秦國簡直輸的褲襠都沒了。
【齕率殘部逃回汾城(今山西省侯馬市北),秦將鄭安平所部2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只好降趙,邯鄲之圍遂解。 魏楚聯軍乘勝進至河東(今山西省西南地區),秦軍復敗,退回河西(今山西、陝西間黃河南段)。此時韓國也加入合縱攻秦,趙、魏、楚、韓先後收復魏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之上黨郡以及汝南。】
說秦國30年對三晉用兵成果毀為一夕不過分吧?
但不過十年,上黨,太原,河東,河內,汝南,南陽,洛陽就重新被秦國一一收復?
從邯鄲跑到河西,可比從長平跑到河西遠多了吧?
我看歷史不背書,不引用,因為我就是業餘的。但我知道幾本史冊給人發揮腦洞的空間太多了。即便我所敬仰的那些大師,教授們被打臉的次數都不少。
您這樣一本正經學術專業的發聲,最後以一句反正也沒法證明,或者秦國給自己貼金怎會不寫,或者戰國策不靠譜就想推翻也想的太簡單了吧?你自己也是學歷史的,史記也好,呂氏春秋亦然,戰國策也罷,今人考古,向來以其充為骨幹,但涉及血肉,呵,還真無法靠這些充起來。
要知道您自己的整個過程里,存在的腦洞大開後得到所謂論據,然後推測結果,甚至枉顧基本邏輯的,也是咳,可觀的。
專業度我這外行人不懂,雙重標準倒是純熟。如果不是看到您的答案各種亂開腦洞,我才不拿自己的半吊子水準來勉強作答。
我這種的業餘的半吊子就喜歡向您這樣的專業級別學習。
~~~~~~~~~~~~~以下為原答案
高贊答案有點太樂觀了吧?
趙國當時不缺糧食的根據在哪?戰國策可不是這麼寫的。
原本換帥的核心點就是因為趙國撐不下去了。
為了打長平,趙國連青年都動員了,一個國家的極限已經挖掘了出來。
反觀秦國,長平對峙同時還在河南山西等地發起攻勢。
【到長平最後勝負手時做極限動員貌似動員的底限年齡比趙國還大上幾歲。
我想提幾點在討論長平容易被忽略的事實。
1:長平不是幾個月的戰爭 是長達兩年的戰爭。
2:趙國所謂的運輸線較短其實根本不存在。拿地圖尺量量長平和秦國的邊隘大城有多遠?
3:在長平發動時,秦國在河南山西還在攻掠,到長平之戰決戰時刻,秦朝已經在地理上佔據絕對優勢。 後期拿下河內對長平已成鉗制之勢。
4:在前期秦國是無法切斷趙國長平向邯鄲的糧道,但拿下河內就具備這個條件了。
5:注意時間點。拿下河內先於廉頗被換。個人一直覺得長平核心點在拿下河內。即便廉頗還在,拿下河內的秦國也完全有能力切斷糧道。
因為愛好,所以真的曾經量過,長平在今高平,和趙國和秦國在地圖尺的距離差不多都是50~70公里。(這是考慮到地形地貌繞路的距離)
長平西邊,也就是今臨汾就有秦國的邊隘大城。
秦國在同時期打下的就包含今天的焦作濟源新鄉晉城一帶。
請自己看看長平的3d地圖。長平到邯鄲的補給線,在河內拿下後處於什麼境地。
~~~~~~~~~~~
長平之戰趙國想贏,個人淺見需要的分別是一人和一事。
一事指的是外交:
韓魏楚三國玩命防守河內地區保護長平側翼,齊國出糧。
不過即便如此其實也很難保證勝利。
原因有二。
1:秦國,或者說白起確實太厲害了。白起被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確實至名歸,是貨真價實的猛人。
2:五國當時其實都已經被打破膽了。
長平之前都發生了什麼?
齊國:樂毅伐齊,占其全境。後來田單復齊。此事發生在公元前279年,齊國自此就陷入沉淪。註:樂毅和田單在長平很巧都在趙國。
燕國:不提戰國開端一開始就被滅國,國王都死了。其後戰略也逗比無比,內政混亂。咳,人家當時的策略是聯秦滅趙呢,長平後還想著趁火打劫趙國呢。
韓國魏國:伊闕之戰被白起陣斬24萬,地利盡失,心氣也是自河西被奪後一路下滑直入谷底。此事發生在公元前293年。公元前274白起又在華陽擊敗趙魏聯軍,陣斬13萬。其後十年內又接連擊敗趙魏韓,陣斬超過10萬。
楚國:國都郢被白起攻破於公元前278年。遷都避禍。ps:屈子也是那年走的。
一人說的是趙括他爹趙奢。
趙國當時不缺牛人,廉頗之外還有樂毅,田單都在趙國。
但到了決定國運的時刻,這幾個人恐怕都難得國君信任。
趙奢不同,他雖然不是王族,但卻是平原君趙勝的人。所以他是可以得到國君的絕對信任。
甚至有可能說服趙國不去爭奪上黨,可惜長平開打他已經死去數年。
其實即便長平贏了,其實也就是為六國續命罷了。秦國前面一百年賺的優勢太大。而且從地利來看趙國也打不了損傷秦國元氣的殲滅戰。
100年的優勢,需要100年來敗。就像天朝1840年開始吃了100年虧,再英明神武也需要100年才能賺回來類同。
~~~~~~~~~~
長平秦國雖然贏了,但秦國的後續作為卻也把擴大戰果的機會放棄了。
對於秦國而言,長平最好的做法莫過於放棄滅亡趙國之戰,鞏固新獲取的土地。
繼續按照15~20年一大戰的節奏邊打邊穩固,繼續分離六國,遠交近攻,逐步蠶食。
但昭襄王畢竟年紀大了,滅國甚至統一六國的想法戰勝了理智。
他當時也六十多歲了,有此想法並不算怪異。
結果滅亡趙國的舉動逼得其它幾國與他搏命,喪失不少前期賺到的土地,這些都是有著絕對地利的土地。
如果昭襄王能夠避免這個錯誤,他足以去和始皇帝競聘秦國最強君王。咳,畢竟他是能夠把強如羋月都整倒的男人。
不能,不管誰來幫助趙國,恐怕都難以扭轉戰果的大勢。
戰國要比很多人映像中更短,也更加精彩。如果說春秋時期國家從有序不斷走向無序,那戰果從一開始大趨勢就是在從分裂逐漸走向兼并和統一。最初從魏文侯、商鞅、吳起變法開始,秦國開始強大,魏國成了戰國第一個強國。隨後孫臏在馬陵道打敗龐涓,稷下學派興起,齊國秦國成了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秦王齊王並稱東西二帝。隨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蘇秦合縱,樂毅滅齊,張儀欺騙楚懷王,齊國雖然經過田單復國,從此一蹶不振,楚國也走到了戰國開始後最衰落的時期,趙國成了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大國。然而秦國從戰國已開始就不斷發展變強,其他國家興衰更替,此時秦國已經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這樣的背景下,長平之戰決定的不只是秦趙兩國的命運,而是整個天下的命運。長平之戰時趙國是有機會的,但機會不在於誰來指揮,而在於五國聯合。秦國經過百年發展,實力已經遠遠超出其他國家,長平之戰打了兩年多,在持久戰中單一國家已經不可能戰勝秦國了。秦國在這一戰中最厲害的地方私以為不在於用離間計換掉廉頗,而在於不斷告訴其他國家不要出手幫助趙國。長平之戰開始時,趙國投入20萬兵力在邊界大了兩年,而趙王發現國力已經無法再支持持久戰時,讓趙括又帶著20萬兵力投入戰場,而親王則親自到河內,封給百姓爵位各一級,徵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全部集中到長平戰場。長平之戰是戰國時最後的決戰,賭上的是天下的命運。秦國也希望快速尋求決戰的機會,如果戰爭持續下去,秦國無疑會取得勝利,但漫長戰爭消耗巨大的國力,不敢說秦國和六國的局勢是否會發生逆轉,一旦六國聯合,秦國積攢百年的優勢可能會化為泡影。
最後的決戰,趙軍四十萬全軍覆沒,秦國雖然獲勝,但也只能算是慘省,參戰60萬人損失過半,乃至在長平之戰後沒有能力一鼓作氣滅掉趙國。
長平之戰中五國旁觀,最終敲響六國喪鐘,讓延續百年的戰國最終走向統一。百年混戰走向一統本來就是大趨勢,不是某一兩個人能改變的,或許真的有人能改變,也應當是蘇秦張儀這樣的縱橫家,趙括或廉頗都已經無法改變戰局了。
後世多從國力分析,但不知,天才名將所以為名將的原因,多是以弱勝強。如後期李牧兩次大破秦軍,均是在國力軍力絕對劣勢下取得的,第三次,若李牧不被昏庸趙王換下殺害,秦極大可能仍無法滅趙。固然,戰爭,比的是國力,卻也比的是統帥的戰術,對戰機的把握能力。韓信以新募之兵,破齊滅趙,逼死項羽;劉裕北伐,消滅諸胡,大破北魏鐵騎,就是明證。所以,單純以國力推論是不準確的。
拿dota做個比喻,趙國20分鐘外塔全掉,秦國人頭優勢,經濟優勢,塔一個不掉。
廉頗的戰術就是大家來打高地麻將,反正我不出門,等秦國拿了肉山盾上門,要麼我被一波打死,要麼我0換5反攻一波,你覺得可能勝利嗎?
趙括的戰術就是我們開霧抓人,掙扎一下,結果被秦國的線上眼看到了,五換三團滅。
比較贊同高票者的答案。
我個人也認為,如果一直堅持使用廉頗防守,最後的結果應該是秦國撤兵,至於是否會發生廉頗趁機出擊擊潰秦軍的情況,我估計可能性不大。
首先說,長平之戰是戰國末期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之一吧,因為後來還有更大的),起碼比之前發生的各種戰爭都要大的多,稱之為兩國「舉國之力」是不為過的,當然,秦國的持續力應該在趙國之上(前面有人說秦國當時還在河南發動攻勢,但是那場戰爭與長平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秦國也同樣受制於物資運輸的問題,並且,秦國主攻,趙國主守,從士兵的角度來說,防守家園的意義要遠比攻打對方的意義大的多了,三年不回家,趙國士兵可以沒有怨言(因為後面就是自己的家了),但是秦國士兵能不能一直保持高昂的士氣就不好說了。
第二,廉頗的軍事能力在當時的各國軍旅將領中也足以算得上是頂尖的吧,他制定的戰術就是守,沒有絕對的把握不出戰,秦軍哪怕是老虎也沒地方下口。秦軍無論是王齕還是白起對於這種打法其實都沒有什麼辦法(白起能夠獲勝一方面是因為趙括確實有點菜,更重要的是戰術成功了),所以,到最後秦軍只能撤軍。
至於說廉頗能不能在秦軍撤退的時候出擊,擊潰對方甚至殲滅對方,我估計是不可能的,因為廉頗的戰略目的是保證不輸,敵人既然撤退了,那就見好就收吧,頂多派出小股部隊騷擾一下,肯定不會大舉出擊的,畢竟,一旦對方是以退為進呢??
1 有戰勝的可能。
長平戰線一直守著,反攻不可能,堅守也不可能,只是且戰且退。
等到意識到再不扭轉局面就徹底藥丸的時候,加強外交,讓信陵君他們早點搞出大新聞,然後破釜沉舟放棄北方領地,讓李牧大軍救援或者乾脆千里奔襲咸陽,當然回援是最好的
這樣,秦軍會退兵,上黨可能就維持一條對趙軍有利的戰線,甚至秦軍退回函谷關再等六國內亂。
2 歷史的進程會慢一些,但是不會改變
因為趙軍再強,是守勢。六國再合力,齊國是個大炸彈。燕齊分分鐘爆趙國菊花,魏楚齊在淮海的爭鬥無法調和。
如果非要有什麼會改變歷史的,就是統一拖到秦始皇死後,秦國宮廷內亂
秦王政無法統一,死了內亂會怎樣?那個時候,既然還沒有統一,大概率事件是中原差不多了,楚齊燕還在。
秦王政死,謚秦威武王。胡亥即位,然而民力並沒有因為長城建設、咸陽擴建、南嶺攻略等而透支;反而,秦國的體制會造成只要不統一,就會征戰,就會保證削弱敵國大於削弱自己。雖然政治混亂會導致軍頭叛亂等大新聞,然而不過是大將投降敵國、敵國復國之類的問題,陳勝吳廣和全國土叛亂則估計是小概率事件。蒙家的軍隊不會那麼疲憊,王家的軍隊也會保存,秦國的基層力量尤其是軍事動員力量不會像統一後那樣兔化,東方的能人還會源源不斷地跑來秦國討生活而不會去楚齊燕代碰運氣。這種情況下,秦國該平推東方還是要平推。
趙國用何人為將,都擺脫不了慘敗的結局。畢竟趙國的綜合國力擺在那,廟堂決策、將士用命、後勤保障等等沒有一項能強過秦國。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廉頗為將,白起必將付出更大代價取勝。
1.趙王沒有想過自己會大敗,會被全殲。想著就算敗了也能退回來,大不了上黨不要了。自己太樂觀了。
2.在1的基礎上,覺得這樣耗下去有巨大風險,難保後面沒有來撿漏,而且自己這麼大投入還是在守,對戰果不滿。所以趙國內不一定就是完全撐不下去了,被迫換帥。換帥的意圖是想快速結束戰爭,就算打敗,只是丟了上黨和部分兵力。
3.趙括理解趙王的意圖和心理,出擊被圍,全盤落敗。這麼大的戰果秦國也是檢到的。
無論換不換帥,趙王最終都是要求展開決戰,這個決戰誰打都是輸。就看輸多少了。
就算用廉頗為將,趙國也不可能大勝,即打所謂的殲滅戰。
趙國換將之時,秦趙對峙已經有兩年,兩年中發生了什麼,史書中沒說,但是從廉頗退守西壘上看,秦國正在對趙軍步步緊逼。幾十萬人的對峙,再加上修建防禦工事等工程,這樣一來,肯定是有著關中平原和漢中平原,只有東方有敵國,國力更強盛的
秦國更有優勢,而趙國則是強國環繞,隨時都等著趁機佔便宜。況且,秦國對峙時沒有用名聲最盛,最擅長打殲滅戰的白起為將,肯定是算準了兩國實力差距,想慢慢蠶食鯨吞,把趙國的勢力擠出上黨。這種局面下,縱使趙國再對峙個一年,可能會有小勝,但是想要打垮秦軍,消滅秦軍主力,這是不可能的,最終依舊得放棄上黨。
所以這個時候破局之法只能是,尋找秦軍主力,戰而勝之,但是論進攻,秦軍優於趙(趙軍數敗於秦軍),論將才,廉頗不及白起。廉頗為主將進攻,結局依舊可能是白起斬首X萬,趙軍推出上黨,或者是廉頗稍卻秦軍,回營加固防守,卻不可能是,廉頗全殲白起軍,斬首幾十萬這個結局。
廉頗小勝,但是不足以改變歷史大勢,秦國終究會獲得上黨郡,換不換將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一個中央軍校剛畢業的學生,沒有任何經驗,就被派到戰場上 當軍事指揮官,而且面對的還是殺神白起。唉。
有,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趙國北部地區人口已經是民風大改,騎馬射箭之風盛行,長平之戰時趙國大約有近十萬騎兵,精銳騎兵大概有三五萬,如果當時趙國有頭腦靈活的人主政,那麼不必與秦國死扛,不說遠了,就以長平之戰開始為起點,用四萬普通騎兵配合主力步兵二十萬與秦國60萬大軍對峙,死守陣地不與之硬拼,守住不成問題,另外兩萬騎兵配合十萬步兵駐守糧道一線,保證糧道,這樣能分散供給面積,減輕糧食損耗,而且沿途能養馬放牧,擴大糧食種類,還能隨時支援長平或不測時拱衛京師,另外四萬精銳騎兵從草原或奔襲長平秦軍後方或直達秦國腹地,能攻城則攻城,不能就襲擊秦國鄉村和糧道,威脅秦國都城,這樣秦國必敗,趙國缺乏全局思維者,不能跳出秦國的邏輯,變被動於主動,其實趙王嘉換掉穩重的廉頗而用趙括,確實是不得已之舉,而且能對峙三年也說明了趙王嘉不是平庸之輩,可惜沒有白起和霍去病的大局觀和靈活性,一開始就只會按著秦國的邏輯去對抗,其實長平之戰結局對中國後世的影響是絕對性的深遠的,如果是趙國勝,那麼胡服騎射之風必會隨趙國統一中國而影響至整個中國北方,必然會有數百萬上千萬華夏族人習騎射,時不時的騎馬去草原深處馳騁一番,一旦騎射之風深入,騎射之心也會隨之而來,加上後方農耕經濟的支持,三十萬華夏騎兵足以蕩平北方所有民族,不管以後中國是否統一,但前提是日後危害華夏的游牧民族必將早早地消失,而或許整個亞歐大陸都會是華夏族的天下,即便分裂成數百個國家也依然是同一個民族,整個漢文明的歷史也就會完全不一樣,長平之戰是中國的歷史之戰,影響中國人的生生世世,其實人類文明並沒有什麼農耕與游牧文明或海洋文明的絕對分界線,文明是能融合的,就如女真人和俄羅斯人一樣,一個是農耕漁獵畜牧文明,一個是農耕與畜牧文明,或許女真並不重視海洋文化,但大陸文明的俄羅斯海洋意識也並不差,而且並非游牧民族的滿族依然可以控制游牧民族,所以長平之戰的結果使後代包括今天很多歷史學家都給造成了致命的創傷,認為中國只能是農耕文明,農耕文明機動思維不如游牧和海洋文明一樣,很可怕的把文明的解說者都給思想定固了,從而影響了中國高層的戰略思維
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用歷史沒有如果來回答。
首先,長平之戰,如果不換廉頗,那就一直耗著。常理來說趙國耗的越晚,敗的越慘,最後無非戰場上人吃人,國內也是人吃人。誰都懂得就不解釋了。耗下去還有可能就是,天災,瘟疫什麼的,可能會改變戰局,但是正常領導的邏輯肯定不會是指望這些。再有就是趙就死耗著,人吃人了還死耗著,在諸侯國面前唱悲歌,你們看!秦有必亡我之心,我趙國沒了,你們也別想活。這個時候即便諸侯國不敢招惹秦國,也會送些後勤物品過來,也就是糧!趙國就還能挺著。再在百里石後面接著耗,我們假設趙王無條件支持廉頗,也聽他爹給他留下的重臣的話。就拼了,就讓老將軍死守,我挺你,我特么把我自己東西都賣了換糧。我覺得結果會發生變化啊。
首先秦國不出大的意外,比如秦王掛了什麼的,肯定是不會撤軍的。這局下的賭注太大,即便心裡虛了,也不能棄牌了。
發現前述答案都有個重大誤區,就是認為秦軍傷亡都是趙括上任後進攻與突圍造成的。而忽略了秦軍攻擊廉頗的防線時,需要付出的代價。
實際上民夫與輔兵只能用於守城寨,秦軍攻擊廉頗的城寨防線必須出動戰兵,而趙軍雖然失守了幾座城寨,戰兵的損失卻可能不大。秦軍在地勢險要的地方,攻擊名將所主持的城寨,實際上極度不智,戰兵損失不可能不巨大。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白起所稱「秦卒」,應指戰兵,而戰兵大量死亡最可能發生在這個階段,所有答案都認同「秦卒」不超過10萬,我也認同。
而趙括被分割包圍以後,秦國大量動員,憑藉長城和奪得的關隘防守,秦卒變為輔兵和民夫之後的機動兵力。「起雖勝,然折兵50萬」,此時秦國輔兵和民夫大量死傷,計入「兵」的折損,但不計入「秦卒」折損。
所以,實際情況是:
1.長平之戰前期中期,廉頗以堅固防線和輔助兵大量殺傷秦國戰兵;後期趙括上任後,白起偷襲取得趙軍防線,秦國轉而用大量輔兵依託防線殺傷和困死了趙軍。
2.趙括是洗不白的。
3.廉頗戰術得當,戰勝的可能性很大,但能否打成殲滅戰另論。
沒這個可能性,廉頗正在被排斥之中。這場戰爭,趙國在戰略布局之前的內政政議上就輸了。
廉頗已經被干趴下了
優酷裡面《老沈一說》 最近再從經濟政治軍事分析這 可以結合樓上的答案看看
謝謝評論區指正:廉頗被換走了之後,秦國才任命白起的。
感覺有幾個答案有點…
趙括是中了白起誘敵之計,四十萬人被圍困了,沒有糧食,沒有補給,最後才集結部隊干一波啊,才不是什麼理解趙王意圖啊好吧!!!!!廉頗洞悉了白起想打殲滅戰的意圖,以守為攻,使白起的部隊使不上勁。而趙括出擊,白起都他媽要樂的上天了好嗎!?!??
人家就盼著跟你剛正面啊!!!!!
廉頗以守為攻,是最好的戰術啊!!!!
堅持下去秦國只能退兵啊,到時候秦軍進退兩難,沒準還能反殺啊!!!趙國只要不打,就是勝利啊!!!!
搞不懂你們的思維。可能是我想的太簡單了吧。歡迎討論~@~@~
勝利可能性不大,能完整撤退就不錯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