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關於李世民的想法求教?
朋友圈有人發:從雷陽案到今天的山東省辱母案,我相信,高層完全不知。至於,某些地方當局,無非就是,你無法叫醒裝睡的人唄。今天買貞觀之治,講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國的談話記錄。我覺得,很難有皇帝超越他吧。他可以被批評,也驚人的推斷出子孫可能亡國,他看的很清楚。他對朝鮮的政策,就是完全不理,讓他們自己鬧,讓他們內耗,在政治上,他們就是唐朝的一個省,他們的王只是省長,廳級幹部,唐太宗反正不會出兵。李世民沒有強調長城,把絲綢之路作為獲取西方的情報來源,以及,他討厭階級固化,所以用科舉制度從平民里選拔人才,在管理這個國家的人才里,他打破世襲制度,他培養職業軍官,他尊重宗教。貞觀,何等厲害!老毛說,唐宗宋祖,略輸文采,老毛和唐太宗差遠了。首先,老毛是農民出身,貪婪於權力,但是,李世民是貴族,主動限制自己的權力。這就是差距。很有可能,李世民是最偉大的皇帝。雖然,奪取皇帝位置,非常殘酷血腥。
我在後回復:錯誤百出。等…
然後被拉群聊,然後一個人就開始罵我說我啥都不懂。請大家幫我分析下。我就是個歷史愛好者,但我知道科舉不是李開創的,高麗也不是沒征過。另外裡面帶個人想法的說什麼他要怎麼樣,他討厭什麼,我覺得完全是小學生的說法呀。,而且是看了電視劇的。
這小子還糾纏不休要與我辯,就請大神來幫忙說說啊
唐太宗李世民是被封建文人吹捧了一千多年的帝王偶像,糾其原因無非是他當初得國不正做賊心虛、為了包裝其邪惡行徑篡改國史不遺餘力地自我抬高粉飾的結果,而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又以兩朝實錄為藍本進一步加工造神,給後世造成深遠惡劣的影響。但現如今很多有良知的歷史學家已逐漸揭開歷史的面紗,糾正以往人們對歷史的曲解,也對李世民有了更為切合實際的評價。
李世民在位期間,開頭幾年鑒於皇位還沒有坐穩有所忌憚,所以表現得還算比較克制。後來位子坐穩了,就逐漸暴露出其本來面目,不僅作風上喜歡作秀走過場,常常聽諫不納諫,還為了滿足個人享受不顧民生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華麗的宮殿以及自己的大型陵墓。軍事上由於貞觀初突厥汗國亡於天災內亂,唐朝周邊已經沒有太強的對手,李世民為了顯示霸氣就四處尋釁窮兵黷武,不停地勞師遠征搞得國內很多地方田地荒蕪城邑蕭條十室九空多年都難以恢復。
很多人誤以為貞觀是盛世,其實當時天下剛剛經歷過隋末戰爭的浩劫,人口只剩下區區二百多萬戶,每戶常常只有一個男丁,所以唐初的狀況是財困民窮,百姓十分地可憐。在這種情況下貞觀百姓還要承受大型土木工程和戰爭的雙重重壓。有些人實在承受不了,就故意折斷自己的手腳避免被征役,這一招在隋煬帝統治時期很多走投無路的人用過,但是在英明偉大的貞觀皇帝面前就可悲地失效了。貞觀十六年李世民特意下了一道詔書,命令官府懲罰這些刁民,就算變成殘疾人也得繼續服勞役。因為在他眼裡,百姓不過是不找點事給他們做就會惹事的賤骨頭罷了。魏徵稱李世民「聽言則遠超上聖,論事則未逾中主」,事實上他是一邊說著愛國愛民的漂亮話,一邊干著禍國殃民的邪惡事。
王夫之有曰:「故唐自貞觀以後,突厥之禍漸息矣,而吐蕃之害方興,繼之以契丹,皆突厥兩部之域也。」對外政策上李世民更是昏招迭出,他為了一頂天可汗的高帽變態地優待胡族,每見一個酋長他就大肆封賞,導致朝廷里五品以上高官一半都成了胡人,這種壓榨中原百姓的血汗供養強盜胡虜的行為當時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李世民還大批內遷突厥,契丹等胡族,安置在幽州并州河北等地。並委任他們掌管兵權,讓他們做大唐的僱傭軍,盼望著他們生生世世忠心大唐,大唐功業必定能夠光照萬方。李世民自詡各方面都超越古人,對漢武帝培養中原軍事人才的做法嗤之以鼻,他認為守護大唐千秋基業直接任用胡人軍隊就可以了,他還公開鄙視歷代皇帝「重華夏輕夷狄」的「狹隘」思想。結果隨著胡人人口劇增,河北幽州并州出現了人口胡化的現象。到了武則天時期,契丹人李金忠孫萬榮發動叛亂,席捲河北,幽州并州胡人群起響應。到了安史之亂,胡人安祿山史思明屠戮中原,百姓十不存一,中國北方從此殘破,國運一千年不能恢復。當初魏徵等人就曾以五胡亂華的前車之鑒告誡過李世民,內遷大批胡族相當於引狼入室,等他們將來繁衍壯大必成華夏民族的災難。但是口口聲聲「以史為鑒」的唐太宗醉心於天下共主的美譽,對魏徵的警告置若罔聞。
在他統治的後期,民間竟然出現了「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的讖語。我們知道,讖語往往出現在王朝即將滅亡之時,在古代它是社會矛盾尖銳後民意的一種體現。通俗地講就是,天下人討厭這個王朝,才會咒它滅亡。唐高祖才剛開創大唐基業不久,李世民不過是第二任皇帝就現出末世之像,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黃永年先生在《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中就曾以很多史料論證李世民襄奪父兄的軍功改史造假,並指出:「舊時史書包括新舊《唐書》,《通鑒》對唐太宗和所謂的「貞觀之治」無不極盡誇飾只能事,即近時的通史,隋唐史仍多如此。其實這是受了唐人所修《太宗實錄》和國史等的蒙蔽。」而塗緒謀先生更是在《唐太宗貞觀之失述評》中一針見血地揭露:「貞觀之所以稱"治", 一方面由於唐高祖廣用賢能、直言納諫、安靜養民的治國方略在貞觀前期存在功效延伸, 與隋末戰亂形成了對比;另一方面則是唐太宗與唐高宗授意史官在貞觀歷史記錄中大肆隱惡飾美的結果。
……唐太宗就在史官們" 窮微索隱"中得到符合儒家聖明君主理想標準的潤色,美政不夠就用美言來湊,在《實錄》基礎上寫成的有關史書自然就有了唐太宗語錄連篇的特徵。……
經過兩代帝王的精心刪改與美化,"貞觀之治"的光輝形象便正式樹立起來。待印刷術和文史之學繁盛之後,人們由皇室定調潤飾過的基本史料去研究唐史,對唐太宗的光輝語錄佩服得五體投地,對誇飾過的貞觀之治產生美好印象,自然容易構想出一個太平盛世的太宗時代, 傳訛出教訓後世的典範。然而細讀史書,還是能發現唐太宗說得比唱得好聽,貞觀之治做的比寫的難看。」
並不是他討厭階級固話而用科舉制。是因為舊的門閥貴族被滅了,九品中正制實行不下去了。在這個背景下實行的科舉。並且隋文帝就已經初創科舉。
世襲制度么,世襲制度說實在的在秦漢時期就打破了。只不過是後來皇族一家世襲,官員都是通過各種方法或查舉或考試上任的。
毛說唐宗宋祖么,,,其實作為文人,從文人的角度看,不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句詩寫的多霸氣啊。毛主席可能也不是非要跟唐宗宋祖比,只是寫詩寫到了。
沒強調長城是因為北方已經大體平定了啊,天可汗是白叫的啊。說起來他從絲綢之路了解西方卻還是被大食打敗。是大食好像。。。沒記住懶得查。。。。
貞觀之治與隋留下的龐大遺產也脫不了干係。
李世民很偉大,奪權也不算殘酷。畢竟爭皇位弒兄弒父古今中外多的很。
以上是我的看法啦,也跟題主的基本差不多。
說實話,根據提問者你現在貼出來的內容。除了有關高句麗和新羅百濟的部分還有打破世襲的說法有點問題(李世民確實有讓他們自己內鬥的行為和政策,只不過也有直接的軍事征討,還有李世民主觀上其實是又打破舊世襲又想創建新世襲。當然,客觀上是屬於消滅世襲的)。至於古今比較的部分不做評價外,其實沒什麼問題。說錯誤百出確實有點過。
=================================================================
實名反對上面某位常年吹李建成,貶低李世民的人,竟然還有贊的,也是服了,不得不說我乎史學板塊真不比貼吧強。史料掌握到這種黑白顛倒的程度也是佩服。更可怕的是,這種似是而非的帖子,這些人一概喜歡複製粘貼,到處傳播,基本不耗費功夫,結果如同病毒一樣,流毒無窮。不得不說謠言動動嘴,闢謠跑斷腿。
「唐太宗李世民是被封建文人吹捧了一千多年的帝王偶像,糾其原因無非是他當初得國不正做賊心虛、為了包裝其邪惡行徑篡改國史不遺餘力地自我抬高粉飾的結果,而兩唐書和《資治通鑒》又以兩朝實錄為藍本進一步加工造神,給後世造成深遠惡劣的影響。但現如今很多有良知的歷史學家已逐漸揭開歷史的面紗,糾正以往人們對歷史的曲解,也對李世民有了更為切合實際的評價。」
最可怕的就是這種半真半假的謊話。李世民改史不假,但是修改的是武德年間有關與太子爭位的部分,而並非貞觀年間的事情,史學界根本沒什麼人質疑貞觀之治。因為從貞觀四年開始,李世民已經擊敗東突厥,經濟也已經初步扭轉,李世民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完全不用擔心後世的歷史評價問題。從實際來說,貞觀時期的實錄是分成兩個部分修成,各二十卷,前半部分是貞觀十三年修成,後面一半要到永徽五年,李世民就算有通天本事,也沒辦法修改死後完成的部分。更何況,後世修二十四正史,依靠的除了官方的起居注、實錄和國史,還有民間的野史、筆記、小說、地誌、縣誌、墓志銘、碑文等等。李世民就算有本事按著自己的想法修改官方資料,為什麼到了宋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的野史筆記小說等沒有所謂揭露貞觀實際情況的出現以至於讓宋朝的歐陽、司馬等人好好批判一番?這是古代,沒有屏蔽,不可能有404 not found。
「李世民在位期間,開頭幾年鑒於皇位還沒有坐穩有所忌憚,所以表現得還算比較克制。後來位子坐穩了,就逐漸暴露出其本來面目,不僅作風上喜歡作秀走過場,常常聽諫不納諫,還為了滿足個人享受不顧民生大興土木,修建了許多華麗的宮殿以及自己的大型陵墓。軍事上由於貞觀初突厥汗國亡於天災內亂,唐朝周邊已經沒有太強的對手,李世民為了顯示霸氣就四處尋釁窮兵黷武,不停地勞師遠征搞得國內很多地方田地荒蕪城邑蕭條十室九空多年都難以恢復。」
常常不聽勸諫!?這個鍋李世民背著也是冤枉。歷史上,所有的討論,都不止一種結果。比如貞觀路線的討論封德彝和魏徵針鋒相對,是否要討伐東突厥、吐谷渾、高昌、高句麗也有不同的聲音。從來都不可能大臣匯總上來一個意見然後皇帝只負責點頭同意。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李世民一直都是不聽勸諫的,因為採取任何一方的措施都等於沒有聽另一方的意見。關鍵點在於,李世民的選擇到底結果如何?沒人能否認,李世民的選擇絕大多數是正確的。既然選擇正確,是不是聽勸諫就根本不是問題。李世民的偉大之處在於給了下屬發揮餘地的機會,同時又憑藉自己的能力常常選擇正確或者最正確的答案,帶領國家前進。
李世民修建很多華麗宮殿!?這些諸如翠微宮等,就算是劍橋史著重批評李世民奢侈,也只說耗費工時兩百萬左右。計算一下,一個人一天最少十個工時,一個月如果按三十天計算。那麼李世民號稱最奢侈的翠微宮只需要七百人干十個月就能幹完。比起歷史上出名節儉的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三年的仁壽宮,光死的人就萬餘,李世民的所謂奢侈,真是不夠看的。
至於李世民的昭陵問題,昭陵是因山為陵,因此雖然大,但是開鑿實際耗費的人工並不大,更何況昭陵不是只修到李世民貞觀二十三年,甚至玄宗時期還在修昭陵。昭陵最後的大和壯麗,要說是李世民的責任,也真是可笑。
還有,東突厥滅國問題。黑李世民的總喜歡片面強調天氣因素。不得不說,天氣因素確實是李唐消滅東突厥的重要原因不假。但是片面強調天氣的影響也是醉人。首先,貞觀元年到三年,李唐也旱災蝗災不斷,貞觀四年是貞觀年間第一次豐收。似乎網文作者不考慮李唐面臨的災害問題。而且,之前突厥又不是沒有遭受過災害。比如,武德五年李唐也基本統一,突厥也遭受嚴重天氣問題,怎麼反倒是李唐被突厥一年刷了兩次?第二,嚴重忽略李靖、李世民在李唐軍事建設的重要意義,他們的軍事貢獻,有興趣的可以百度中國軍事史編寫組編寫,由大陸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歷代軍事家。他們對於軍制、戰陣、戰法的貢獻十分巨大。
「很多人誤以為貞觀是盛世,其實當時天下剛剛經歷過隋末戰爭的浩劫,人口只剩下區區二百多萬戶,每戶常常只有一個男丁,所以唐初的狀況是財困民窮,百姓十分地可憐。在這種情況下貞觀百姓還要承受大型土木工程和戰爭的雙重重壓。有些人實在承受不了,就故意折斷自己的手腳避免被征役,這一招在隋煬帝統治時期很多走投無路的人用過,但是在英明偉大的貞觀皇帝面前就可悲地失效了。貞觀十六年李世民特意下了一道詔書,命令官府懲罰這些刁民,就算變成殘疾人也得繼續服勞役。因為在他眼裡,百姓不過是不找點事給他們做就會惹事的賤骨頭罷了。魏徵稱李世民「聽言則遠超上聖,論事則未逾中主」,事實上他是一邊說著愛國愛民的漂亮話,一邊干著禍國殃民的邪惡事。」
李世民貞觀時期賬面人口,從武德年間的兩百多萬戶,增長到貞觀十三年三百萬戶出頭,到永徽三年(李世民死後三年)三百八十萬戶,人口年增長率達到1.8%左右。實際人口在二十三年間基本增長達到百分之八十。這如果算是民生凋敝,開心就好。歷史上的老百姓,只怕更喜歡這種民生凋敝。
至於土木工程和戰爭的雙重重壓,真不知道從何而來。李世民時期修建的工程,比如觀音坡,大多是灌溉的水利工程,當時就能有收益。這些水利工程,有些甚至現在還用,這也算重壓?至於戰爭的重壓又從何說起?貞觀時期,外戰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唐軍基本上速戰速決且兵團數量並不多。征討東突厥,隋朝是從開皇初年陸陸續續打到仁壽年間,二十年。而李唐滅東突厥可遠遠迅速。就算是貞觀十九年的征討高句麗,也就是步騎六萬,水軍四萬,算上突厥軍隊才十餘萬。比起來隋文帝一征高句麗高熲帶領的三十萬軍隊,隋煬帝一征一百一十三萬八千,輜重倍之的規模,再考慮隋朝和唐初的人口基數,李世民出征的實際人口負擔,比隋朝要低的得多。
「王夫之有曰:「故唐自貞觀以後,突厥之禍漸息矣,而吐蕃之害方興,繼之以契丹,皆突厥兩部之域也。」對外政策上李世民更是昏招迭出,他為了一頂天可汗的高帽變態地優待胡族,每見一個酋長他就大肆封賞,導致朝廷里五品以上高官一半都成了胡人,這種壓榨中原百姓的血汗供養強盜胡虜的行為當時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李世民還大批內遷突厥,契丹等胡族,安置在幽州并州河北等地。並委任他們掌管兵權,讓他們做大唐的僱傭軍,盼望著他們生生世世忠心大唐,大唐功業必定能夠光照萬方。李世民自詡各方面都超越古人,對漢武帝培養中原軍事人才的做法嗤之以鼻,他認為守護大唐千秋基業直接任用胡人軍隊就可以了,他還公開鄙視歷代皇帝「重華夏輕夷狄」的「狹隘」思想。結果隨著胡人人口劇增,河北幽州并州出現了人口胡化的現象。到了武則天時期,契丹人李金忠孫萬榮發動叛亂,席捲河北,幽州并州胡人群起響應。到了安史之亂,胡人安祿山史思明屠戮中原,百姓十不存一,中國北方從此殘破,國運一千年不能恢復。當初魏徵等人就曾以五胡亂華的前車之鑒告誡過李世民,內遷大批胡族相當於引狼入室,等他們將來繁衍壯大必成華夏民族的災難。但是口口聲聲「以史為鑒」的唐太宗醉心於天下共主的美譽,對魏徵的警告置若罔聞。」
這種神論,估計讓有些抱著極端思想的人要跳著腳罵李世民,但是,很可惜是根本站不住腳的謬論。第一,就算不算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胡(到了隋朝唐初,他們漢化程度已經極高,甚至自己的民族認識都已經是漢人無疑),胡人大量加入朝廷成為高官,根本不是從李世民時期開始的。隨便舉例子,隋朝四大名將之一史萬歲是昭武九姓胡。守衛隋朝首都大興,阻擋李淵入主關中直到最後的骨儀是印度人。
是否是胡人,與是否造反一點關係沒有,有野心的哪個民族都有,而所謂造反的胡人占所有知名胡人的比例更是不大。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杜爾、契苾何力等突厥人是太宗高宗時期的名將,黑齒常之是與蘇定方、薛仁貴齊名的高宗朝三大名將之一,是三韓出身。高宗武后時期的李楷固是契丹人。就說安史之亂,高仙芝、李光弼、哥舒翰,哪個是漢人?阿拉伯人、印度人,昭武九姓胡、突厥人、三韓人甚至日本人,在唐朝為官為將,才是真正國際化帝國應有的風貌。至於朝廷中一半以上都是胡人?是如何統計的?
至於讓突厥內遷就是養虎為患!?隋朝長孫晟就給啟民可汗在朔方修過大利城,怎麼不說隋文帝養虎為患?聽到李世民說愛之如一就真以為李世民對待突厥和漢人一樣?你這麼信政治家的話是不是每天都相信新聞聯播233對於李世民這種君王,要看他們怎麼做,而不是怎麼說。隋煬帝都知道是堯舜而非桀紂,皇帝的話聽聽就行。就說突厥,貞觀四年滅了東突厥之後,李世民從來就沒打算讓他們復國,等到貞觀中期薛延陀在草原崛起後,李世民毫不客氣的推了他們出來,支持他們復國,讓他們跟薛延陀交手,結果被革新了古匈奴騎兵戰法的薛延陀打的連復國都不願意了。不論是打吐谷渾、高昌、還是高句麗,突厥從來都是聯軍,是不是炮灰不好說,至少阿史那思摩這個頭頭都為大唐中過箭流過血。再說說貞觀十九年征討高句麗, 三千多靺鞨人被李世民全部坑殺。
至於說李世民對培養中原軍事人才的做法嗤之以鼻這個可笑的想法是如何得出來的?從實際說,貞觀時期名將,李道宗、侯君集等都是李靖的徒弟,這個不算培養?征討高句麗,發現年輕一代的薛仁貴,並繼續培養他,成為高宗朝三大名將之一,這個不算培養?從實際戰力來說,貞觀時期對外征戰,主力永遠都是唐軍本身,而非突厥聯軍。
「在他統治的後期,民間竟然出現了「唐三代後女主武王」的讖語。我們知道,讖語往往出現在王朝即將滅亡之時,在古代它是社會矛盾尖銳後民意的一種體現。通俗地講就是,天下人討厭這個王朝,才會咒它滅亡。唐高祖才剛開創大唐基業不久,李世民不過是第二任皇帝就現出末世之像,能不令人扼腕嘆息。」
讖語這種,大多數是假的。歷史上比較確鑿的就是李氏當為天子和劉秀為天子這兩條很可能為真,因為都有其他確鑿無疑的事件佐證。但是女主武王這句擺明了就是武則天後來造神運動創造出來的讖語,也就是不學無術的才信當時真有。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貞觀時期,真有這種讖語流傳,甚至李世民都知道。為什麼長孫無忌等反對武則天成為皇后的時候不用這個理由!?長孫無忌、褚遂良、來濟等大臣集體失憶?用一個假的論據來認為李世民時期水深火熱,也是醉人。
至於後面那些斷章取義的話,連反駁的必要都沒有。送給上面那位一個新唐書記載的故事,李世民抓了竇建德之後,曾經問過竇建德的筆杆子孔德紹 「爾以檄謗我云何?」,孔德紹回答「犬吠非其主」。正所謂「跖之犬吠堯,非貴跖而賤堯也,犬固吠非其人也」。
====================================================
某人是招攬了多少李建成貼吧「兄弟」在這裡頂自己兼踩我?可惜謊言說的再多,也不過是自嗨。
推薦閱讀:
※如果三國的人穿越到 Minecraft 世界裡,會發生什麼?
※伏地魔帶著一群食死徒到現實世界搗亂會是怎樣的體驗?
※如果劉備在某個時刻甘拜下風,向曹操稱臣,能混到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