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是否是古代文人的流行病?舉幾個仕途比較順暢文學造詣還很高的人的例子?(朝代不限 但不要太生僻)
12-12
注意我說的是流行病而非通病 是具有「傳染性的」 我們所見的詩歌有三成是嘆自己報國無門際遇糟糕 一個人說自己懷才不遇是真的英雄無用武之地還是追隨某種當時的流行趨勢?打個比方 現在的某些憤青(絕對無偏見) 是真的熱血沸騰還是以此作為自己所為「成熟」「有見識」的借口?
【話題有一眾文人沒有別的意思 只是找不到「貶謫文化」這個話題】
張華、劉琨、江淹、沈約、范雲、徐陵、庾信、虞世南、上官儀、張九齡、張說、蘇珽、李嶠、高適、白居易、蔡松年、宇文虛中、劉秉忠、楊士奇:以上全是公侯伯。
山濤、劉義慶、謝庄、任昉、王褒、江總、蘇味道、陸贄、元稹、韋莊、歐陽炯、和凝、馮延巳、晏殊、司馬光、王安石、蘇轍、洪适、耶律楚材、楊榮、楊溥、李東陽、阮大鋮:以上都任過相位。
神馬?有不認識的?那跟他談什麼文人~
同時代的大牛就算位及人臣也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你好意思不跟著不遇一下?
至於李煜宋徽宗就沒有懷才不遇的借口了,只剩下人生挫折的借口。
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才是,老殘遊記里對這種酸文人的技倆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 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 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雲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鬱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歐陽修《梅聖俞詩集序》)
晏殊,范仲淹,蘇轍,王安石,司馬光,張九齡,王維,韋莊,元稹。這些人都是任過相,或者副相。
1.從官吏選拔的機制上,科舉考試雖然考策論,但也看出身,最重要是看臉!長的不好不行,比如皮日休,比如偉大的杜工部。長的畏畏縮縮,自然就不被賞識。
然後更重要的,考試的時候其實相當大的一部分成績其實是看「名聲」
文人的名聲從何而來?無非是,忠孝仁義為人稱頌,或者詩詞歌賦廣為流傳。這就導致了相當一部分官吏的文學水平和執政能力嚴重的不對等。官場大浪淘沙,這些人自然會被淘汰。那麼這些人自然就會自覺自己才華蓋世卻沒人賞識。
2.中國古代的文人們大多都有三教「佛」」「儒「」道「三家的思想,儒家入世,佛道出世。所以讀書人一方面考科舉試圖光宗耀祖,彪炳史冊。另一方面呢,卻打骨子裡羨慕仙人和隱士。所以讀書人清高,總覺得自己絕世孤高,不和於俗。所以文人多牢騷,就算再怎麼得志,都有隱士的情懷,比如亦官亦隱的王維。
上宋朝找啊,晏殊歐陽修都是好例子。
懷才不遇不是流行病是流行心態,實際上吧,寫詩寫文的才華和為官的才華還真是兩碼事
誤入歧途的制皂工程師 毛 澤 東
王粲馮延巳韋莊王維賀知章晏殊張先歐陽修宋祁
懷才不遇的人很多,付之於言論併流傳千古的多半是文人。
古詩是文人裝逼的一大法寶,作文學欣賞就好,不用盡信其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