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莫言能夠獲得諾獎,而余華沒有?


因為莫言比余華寫得好多了!

多說幾句:瑞典皇家文學院的老頭子們對於文筆的口味是很挑剔的,總地來說是偏傳統的那一路,拿吃來打個比方,他們品的是官府菜,路邊攤再美味也入不了他們老幾位的法眼。以我不多的看諾獎得主作品的經驗來看,除非集體大腦抽筋,不然他們是不會把獎項頒給文筆不講究的作家的,這也是我去年不看好第一大熱門科馬克·麥卡錫的原因,那哥們的文筆太過直接。余華,也是同理。


人家看的是翻譯版本的!翻譯的人很重要。。


1.在我看來余華和莫言其實是在伯仲之間,而且感覺早期的余華要比莫言好得多,尤其是《在細雨呼喊》和《許三觀賣血記》,可惜近年來漸走下坡,之前的《兄弟》也很令人失望,而莫言一直以來都屬於「高產」的作家,而且作品的水準沒有太大波動。
2.其實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文學作品的看法實在存在較大的主觀性,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博彩公司只開諾貝爾文學獎與和平獎的盤的緣故。而且作為一群外國老頭,好的翻譯、成熟的風格都是影響他們的重要因素。


余華的書才氣橫溢,我主要是指中前期那些作品,例如細雨,例如活著,例如許三觀.但是印象深的也就這三本,三本三個方向.但是後期作品明顯差點什麼.
莫言的書給我的感覺都和紅高粱差不多的,黃土高坡 青紗帳 紅高粱,畫面感極強,大多都是雄壯的自然下面一個或者一群頂天立地的普通人拋頭顱灑熱血,大有沙場殺伐的感覺,而且他的穩定的越來越升級,所以在我感覺裡面,莫言還是比余華高上那麼一點的.


不要相信別人所說「莫言水準遠在余華之上」,諾獎水準不代表最高水準,莫言也不代表中國當代作家的最高水準。(但你非要按產量算的話,我也沒辦法)

不要相信別人所說「《兄弟》遠不如《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等,自己親身去讀,去想,你會發現他們說的竟是扯淡。(補充:《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和《細雨中呼喊》剛出時評價也不是甚高,現在………)


第一,莫言的作品論質論量都有保證。莫言幾個長篇,余華幾個長篇?而且莫言顯然寫的更深更紮實。
第二,莫言的風格比較一致。當然不是說風格多樣就不好,但是莫言算是把自己的體系建立起來了。
第三,莫言的語言中西結合做的很好。余華的語言本身,說實話,擱在一線作家群里還真差點火候。


這事兒得一個一個來,急不得


在莫言和余華的書中,幾乎有一段社會變遷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也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成長史,而且寫得不分伯仲,但細看,莫言對人性的刻畫要比余華深一層次


如果他按照《活著》的感覺繼續寫下去還是很有可能的,可惜後面的《兄弟》上下兩部總感覺不如之前了………


看過莫言早期作品,《球狀閃電》《司令的女人》,話劇《霸王別姬》

看過余華的許三觀,和活著

導致現在我覺得余華比莫言厲害多了

可能是我欣賞不了莫言的風格
或者我該去讀莫言的蛙和檀香刑么


我的看法是現代作家,余華,莫言,王小波最好,王小波英年早逝,退出了競爭,相對於西方評論家,也許他比莫言更討他們喜歡,如果再擴大範圍,劉震雲,賈平凹也可以。他們任何人拿獎都不會太讓人驚訝,那麼相比較,莫言的創作數量確實相當不錯,老實說,余華這幾年,從兄弟下開始,寫的越來越差了,莫言也寫過紅樹林這樣糟糕的作品,但是生死疲勞,檀香刑,四十一炮的水準還是很高,這幾個都有機會吧,就看那些評委的口味了


譯者的水平很重要啊....不是說莫言合作的那個翻譯水平很高來著...


因為莫言的意思是不說話 而 余 是 我 的意思 華 大概是某個人 這相當於一上來就被別人談笑風生了 我們又知道 什麼東西是好的 如何致富最有效 而且 莫言的小說《蛙》 也很贊 所以說一個人的成果 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新東方時期的老羅對余華有過評價,活著的境界確實非常高,但後來狀態就下滑了!順帶評價了另外幾位作家:魯迅雜文一流,大部頭著作欠缺;沈從文文字藝術登峰造極;老舍雖深受群眾愛戴,境界不夠;錢鍾書頂級天賦,卻遺憾浪費!山藥蛋派那幫就是土鱉!供參考。 好像沒談過莫言,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莫言作品無不充滿著悲天憐人的人文關懷!


我感覺莫言比余華厲害多了吧…………

余華比較出名的《活著》,和《豐乳肥臀》比起來差多了,,人物,敘事密度,,人物的性格,,隱義,,後者高太多。。其他的更不用說了。。


誰幫助西方誘導中國大眾恨自己的道路恨自己的制度恨自己的文化恨自己的月亮沒有外國圓,誰就得了西方的打賞。


推薦閱讀:

現在中國知名的作家都用的什麼工具創作的?
莫言的小說適合青年閱讀嗎?

TAG:文學 | 諾貝爾獎 | 余華作家 | 莫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