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講講歸義軍的故事?


知乎上關於敦煌歸義軍的問題太少了...為什麼我感興趣的話題在這裡都這麼冷呢...

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講一小段「叫爸爸」的故事,前幾天刷書發現的,覺得很有意思。

第一篇長答案~連引文全手動輸入。

本篇又名「歸義軍中後期,張掖人和敦煌人之間有點兒孩子氣的一段關係史」。

=更新=

寫完一夜間得到了仰慕已久的眾位大神的謬讚,實在受寵若驚。以後會繼續努力的~

-引子-

開于闐,錦綾家家總滿。奉獻生龍及玉椀,將來百姓看。
尚書坐宮殿,四塞休罷戰。但阿郎千秋歲,甘州他自離亂

《謁金門 開于闐》 S.4359V

(尚書是時任歸義軍節度的檢校官位。阿郎也是指節度大人本尊。)

好了,我知道這個是敦煌(沙州)打通了和于闐國的商路以後,敦煌人寫的頌歌(919年)。

南路通了商,賺到錢,得了寶,官民同樂,邊境和平,我都理解,可你們為什麼最後要扯上一句甘州呢?

「……你們甘州(張掖)人自己倒霉去吧」。

哎,你這是幹什麼啊?

這個故事要從朝廷倒台之前講起。

圖片來自網路。請原諒水印……

大家知道張議潮當年奉十一州圖籍歸唐,「六郡山河宛然而舊」。

然而這十一州裡面有不少水分,有些州畫在獻給京師的圖上,可明明還在吐蕃軍頭手裡,只是個未來願景。後來有些確實奪到了,也難以駐戍,得而復失。

就拿張家確實控制的甘州城(張掖)來說,按照榮新江先生的分析,十幾年以後,回鶻殘部就慢慢南下,游牧甘州左右。再加上在甘州附近游牧的蕃部。

最後終於,把守甘州的龍家因為斷糧,帶著兩百來號人在884年冬天退回了酒泉。歸義軍張家實際控制很快就只剩沙、瓜兩州了。

回鶻佔領了甘州,有了自己的城池,才導致了日後甘、沙二州相愛相殺互相叫爸爸的故事。

我們快進一代人的時間。

907年朱溫篡唐以後,大江南北各節度終於如釋重負,不用背著大義名分,於是陸續掀起了自造龍椅坐坐的新高潮。

歸義軍對唐帝忠心耿耿。大概是甘州回鶻阻斷吧,得到消息晚了幾年,還沿用著唐天復年號。後來知道洛陽發生的事情以後,歸義軍節度使張承奉也決定自己建國了。這就是西漢金山國。

國號金山白衣帝,應須早築拜天壇。
日月雙旌耀虎旗,御樓寶砌建丹墀。
出警從茲排法駕,每行青道要先和。

《龍泉神劍歌》選段 P.3633 V(1)

張承奉本人的野望不僅僅是當個金山白帝。他打算收復丟掉的歸義軍土地,稱霸河西。於是他發動了大規模兩線戰爭,先是在樓蘭贏得了大捷,打出了敦煌人民的志氣:

樓蘭獻捷千人喜,敕賜紅袍與上功。

《白雀歌》選段 P.2864

看起來優勢很大的樣子!

然後張先森又開始了針對甘州回鶻的戰略防禦作戰:

……
今年回鶻數侵疆,直到便橋列戰場。
當鋒直入陰仁貴,不使矛鋌解用槍。
堪賞給,早商量,
寵拜金吾超上將,急要名聲貫帝鄉。
……
蕃漢精兵一萬強,打卻甘州坐五涼。
東取黃河第三曲,南取雄威及朔方。
通同一個金山國,子孫分付坐敦煌。

《龍泉神劍歌》選段。

好厲害!(手動星星眼)

然後張先森就,

了……

……伏望天可汗信敬神佛,更得延年,具足百歲,莫煞無辜百姓……兩地既為子父,更莫信讒。今且將百姓情實,更無虛議,乞天可汗速與回報……辛未年七月日,沙州百姓一萬人狀上。

《辛未年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鶻天可汗狀》 P.3633
(就寫在龍泉神劍歌的背面,好諷刺……)

事實是,從911年初開始歸義軍就擋不住甘州回鶻,一敗再敗,退到敦煌城下。

為了保全歸義軍地位,張承奉簽了個城下之盟,可汗是父,白帝是子。

(我讀到這裡摔書了:你這麼快認爹,真是對不起《龍泉神劍歌》和《白雀歌》的吹啊...)

大概也是覺得沒面子,還要向中原稱臣搬救兵,張先森把帝號也去了,而且最後,張家也沒連任成功。繼任的曹議金也不得不念了詩,繼任了「兒子」這一頭銜。

……

……前載得可汗旨教,始差朝貢專人。不蒙僕射恩澤,中路被?末所劫……

《涼州書》P.2945

到了貞明二年(916),歸義軍想去中原朝貢,也得經過爸爸可汗同意。至於在涼州被劫了,爸爸可汗表示不是我的鍋。

有道是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現在有甘州回鶻卡斷了去中原的商路,又逼著曹議金叫爸爸,曹議金滋味一定很不好受。

到了920年甘州回鶻內亂,曹議金(檢校太保)表示自己做兒子做夠了,點兵東征甘州,

……太保神威發憤,遂便點輯兵衣。略點精兵十萬,各各盡擐鐵衣。直至甘州城下,回鶻藏舉無知。走入樓上乞命,逆者入火焚屍……四方總皆跪伏,只是不絕漢儀。太保深信三寶,壽命彭祖同時……

《兒郎偉其五》P.3270

我們前面說了唐人寫文吹水嚴重,不能全信,十萬鐵衣之類的就當是特效吧。然而曹議金打了輝煌的大勝仗,火燒了甘州城,應該是真的。

為什麼呢?

因為之後的文書里,甘州回鶻可汗改叫曹議金爸爸了

……
四面蕃人來跪伏,獻駝納馬沒停時。
甘州可汗親降使,情願與作阿耶兒
漢路當日無停滯,這回來往亦無虞。

《歌謠》 P.3500V

」爸爸可汗「這位新兒子還是很聽話的。曹議金把女兒嫁給了這位可汗,於是曹先森就經此一役搖身一變,從可汗的兒子成了可汗的爸爸兼岳父大人,也如願以償地打通了去中原的商路。可謂春風得意。

……

故事還沒完。

過了幾年,到天成三年(928),甘州回鶻換可汗了。這個新的可汗上京朝貢,按榮新江先生的推測,「似乎頗有實力」。

這次朝貢,可汗兒子可是背著曹爸爸自己去的。似乎可汗又掌握了控制商路的主動權,要壟斷對中原貿易了。

於是曹議金在長興元年(930)親自對甘州進行友好訪問,和新可汗大人達成了廣泛共識,爸爸就不做了,當哥哥吧。

然後兄弟倆一點也不覺得尷尬,開開心心地組織了聯合上洛團,得了後唐皇帝的賞賜。

這之後的基調就是:兩家關係好的時候,甘州沙州一起去中原見【天子】,不管天子誰家。

關係不好了,我甘州自己進京做生意,你歸義軍乾瞪眼。

還出過下一任節度使 曹元深 花錢遊說甘州回鶻各位宰相,請求甘州放朝廷的冊封使來敦煌的事情(天福八年,943),這位小曹先生自己在文書里又降了一檔,管自己叫弟弟,可汗是哥哥了。

所以嘛,日後兩家關係總體還是比較好的……有求於人嘛。

你說敦煌討厭不討厭甘州回鶻?當然討厭。

這才有了文章開頭《謁金門》這種「我賺大錢了也不忘畫個圈圈偷偷詛咒你」的心態啊。

但阿郎千秋歲,甘州他自離亂。

阿郎沒有千歲,甘州城卻猶在。

【伽羅:還是很喜歡歸義軍這個政權的,能創造出偉大藝術瑰寶的時代,絕對值得讚頌。歸義軍的史料由於藏經洞的文獻而有著類似歐洲史料的豐厚和生動,在國史里實在罕見。

但大家也不能太吹了啊~畢竟孤懸龍沙,左右周旋,得勢果斷是爹,失勢果斷認慫,才是真實嗯。

如果還有一點感想的話,就是戰爭時期的文宣千萬不能信……

還有……寫完好累……求贊】


@朱耶伽羅

咱家偶然撞過來,就看到這位先生的回答。

這個回答很好,幾個大的要點都點到位了。

咱家沒什麼好補充的,就敲敲邊鼓吧。

因為某些原因,咱家就不詳細說了,給題主推薦幾本書吧。

上世紀九十年代曾出過一批書,主要是蘭州大學為主,搞了一些歸義軍方面的專題。

如果題主想看歸義軍總體的歷史呢,看這本:

榮新江,1960年生於天津,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著有《中古中國與外來文明》、《中古中國與粟特文明》、《歸義軍史研究》、《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等。

他的這本《歸義軍史研究》是歸義軍史中比較全面完整的分析研究了歸義軍的歷任節度使的世系稱號,歸義軍這股勢力的創立、發展、內訌、獨立建國、最後的掙扎等不同階段各種問題。

讀了這一本,大致上對歸義軍的總體面貌,部分細節都有一定的了解了。

這本書便於沒有接觸過這個領域的讀者快速的了解和入門。

除這本以外,還有這本:

楊秀清,1963年出生,男,甘肅省皋蘭縣人,《敦煌研究》編輯部副主任,研究員。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理事長。主要從事隋唐史、敦煌文學研究。

這本書講的是唐末五代時期,歸義軍政權的領導人,張義潮之孫張承奉獨立建國(西漢金山國)之後,這個在西域的漢人政權的政治制度、文化、與少數民族之關係、改朝換代(曹氏代張)等一系列歷史事件。

這本書也便於一般讀者,尤其是從上一本榮新江先生的書看過來的讀者繼續深入了解歸義軍政權的歷史。

基本上,讀完這兩本書的話,你對歸義軍的了解已經超過網路世界乃至現實世界的絕大多數人了日常吹逼足夠了

還有什麼歸義軍史事考論啊~歸義軍經濟史研究啊~歸義軍管理的選任和遷轉啊等等這些,包括一系列的論文或者論文集,這個就不一一推薦,咱家自己都棄坑了。。。。。。

這個領域太偏了~


請看圖片資料


手機碼字,憑印象寫的,有錯誤請指正

會昌二年吐蕃贊普朗達瑪被佛教徒刺殺,吐蕃內亂,陷入分裂 。

趁此機會,沙州豪族張議潮於大中二年起兵,收復沙州,之後又收復瓜,伊,肅,甘四州。

張議潮,收復瓜,沙,伊,肅,甘五州之後,在大中五年其兄張議潭入朝為質並獻上河西十一州地圖,同年十一月張議潮被封為歸義軍節度使,但是張議潮一直自稱河西節度使。

咸通四年收復涼州(河西節度使治所),歸義軍勢力達到極盛(所謂的獻十一州地圖並不是收復十一州而是玄宗年間的地圖,表明張議潮收復河西的決心,但歸義軍勢力最盛時只有六個州)。但唐朝對藩鎮的防範,在歸義軍收復涼州之後設置涼州節度使,奪取了涼州的控制權。

咸通八年張議潮之兄在長安為質的張義譚去世,張議潮入朝,將歸義軍交給了張義譚的兒子張淮深。但張議潮仍然搖領歸義軍節度使。

張淮深在執掌歸義軍後遲遲沒有得到唐朝的冊封,哪怕張議潮去世以後。但張淮深多次擊敗了對歸義軍造成挑戰的外族勢力(瓜州,涼州,伊州一度失陷,但除伊州被張淮深收復。)被稱為「乾符之政」結果唐朝置朔方節度使,張淮深的只保留了張淮深對瓜沙二州的統治權。而張淮深最後得到的封號也只是「沙州節度使」。

龍紀二年(此時應該是大順元年,但歸義軍路途遙遠,不知道改元的事扔用龍紀年號)張淮深被殺。張議潮之子張淮鼎執掌歸義軍。

兩年後張淮鼎死,託孤張議潮女婿索勛,但索勛發動政變竊取歸義軍。再過兩年,張議潮第十四女發動政變,殺死索勛,立張淮鼎之子張承奉為歸義軍節度使。

唐亡後張承奉建立西漢金山國稱帝。力圖恢復六州,但被甘州回鶻擊敗訂立條約「可汗是父,天子是子」。張承奉去帝號改國號敦煌國自稱天王。此後一蹶不振。死後曹議金成為節度使恢復了像中原王朝的朝貢。張氏歸義軍滅亡。


北大歷史系教授,敦煌學專家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季羨林先生作序。
講得非常詳細,應該是目前歸義軍研究比較專業的書籍了,去年從敦煌回來買的,一直在書架上吃灰。


進奏院狀


推薦閱讀:

截至 2017 年,大陸對台灣的軍事優勢已經大到可笑級別了嗎?
有大量廣角鏡頭的海戰電影嗎?
如果你是美軍指揮官,《血戰鋼鋸嶺》這個峭壁的地形該怎麼打?
如何評價畢蘇斯基?

TAG:歷史 | 軍事 | 唐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