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照和單反拍照的差別在哪裡?

平時用手機拍照時,總是想,要是手裡有個單反或許能拍到更好的效果。但有時候手機確實也能拍出很好的照片。
在這些問題上,希望能給出專業的解讀。
哪些照片效果,用手機拍不出。
手機拍照的劣勢。
同樣場景,手機和單反拍出來的照片的差別。
什麼場景,用手機或單反都拍照都可以等等。


先講點理論的,身邊沒電腦,所以只能回去了再補實拍圖。

手機與相機(特指感光元件大於1寸的相機)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感光元件尺寸

目前主打拍照功能的旗艦機型們大概都在1/3"到1/2.3"的水平,比如Xperia z2是1/2.3" ,lumia920是1/3",iPhone 5s是1/2.6"。(諾基亞808再次開掛為1/1.2")

以全幅相機作參考,因為手機的感光元件尺寸比「35mm全畫幅」小很多,所以鏡頭的實際焦距也比等效焦距短。

(iPhone 4S鏡頭的實際焦距為4.28mm,等效焦距為35mm)

可以這麼理解,手機拍照相當於是相機用5mm超級無敵廣角鏡頭拍了之後裁剪出中間很小很小一塊的畫面。

所以(終於講到重點了)手機拍照很難出現背景虛化的效果,手機沒有超廣角那麼強烈的透視畸變,手機在弱光條件下畫質一塌糊塗。

想拍出人臉清晰而前景背景一片模糊的效果?請用大光圈長焦鏡頭。
想拍出長腿小臉和無比寬廣的風景?請用廣角鏡頭。
想把月亮拍得和房子一樣大?請用長焦鏡頭。
想在晚上藉助路燈和光污染拍建築拍人像?請用更大畫幅的相機和大光圈鏡頭。

以上就是手機辦不到而相機(在有相應鏡頭的情況下)能辦到的場景。
而手機的這些特性在一些情況下不僅不算是缺點,更可以被看作是優點。

得益於小尺寸的感光元件帶來的大景深,手機在大概2m以上的地方就算是超焦距了,也就是說,對著2m以外的任意物體對焦,從2m到無限遠的物體都能被清晰地拍下來。
這樣一來,對焦精度大大提高,當你需要抓拍的時候,不會因為對焦而花費太多時間,拍出來的絕大部分照片也都是清晰的。
而手機的等效35mm或者28mm視角的適用範圍也非常廣泛,學習一點攝影基礎後也能拍出好的照片。

聯動:怎麼學習手機拍照技巧? 這裡面會有一些技巧和實拍圖,希望能有幫助。


首先,要確定下好照片的定義——有深度或有視覺衝擊或獨一無二。好了如果在這些基礎上加上高解析度,色彩漂亮,這樣的話就更完美了。可是,在有時候,解析度什麼的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所以說,有時候,手機也能拍出好照片。
當然,單反相機比手機更容易捕捉這些照片罷了。
比如說在拍運動會,手機容易出現拖影,單反快門速度高了就不會。
最後說單反和手機拍出來有什麼差別
色彩更豐富、明暗表現更好(因為相機寬容度更好)、照片更清晰(解析度高,感光原件好)、還有好多……媽的,晚上拿手機打字,手機都砸臉上了


我第一次喜歡用單反是因為按快門速度快。看到什麼拍下來就是什麼。
手機拍照 會有延遲(現在手機好多了,不像以前延遲那麼長)
單反可以很快抓拍。看到的就是拍到的。不像手機有時候好的表情一瞬間就沒了。
畫質。這個好理解。其實如果不是很認真。手機像素也夠用了。

還有2點就是 景深 和 焦距 了。
景深簡單解釋就是 可以把人拍的很清楚 背景拍的很模糊。 突出主題。
焦距 暫時不用了解。


本來還想再更下單反的照片,咋一看帶了很對反對的樣子,搞得沒心情更了。。。
-----

我正好拍過幾張5s和微單的對比照片,所有照片用的是自動模式。供大家看看。

最大的差距,就是畫質。

用來日常生活記錄一些片段和場景,尤其是只在社交網路上看小圖的時候,這種巨大的差距就被縮小了,甚至抹平了。

請看第一組,是光線比較充分的室內:

哪個是5s,哪個是微單?(當然別看exif。。。)

再看一組日常可能應用也很多的場景:陰天時的遠景。

這張應該能看出來了吧?
既然是找茬,我們就放大一下,見證一下他們的差距(點開看大圖吧,5s已經不能入眼了,iso才200啊,我去我去!)。

這就很明顯了吧。

再來一組比較極端的場景,也就是手機和相機差距巨大的場景。

可以看到,高下立判,歡迎看大圖。
上面5s的樣張曝光有些不足(相對於人眼觀看而不是實際場景的光照,實際場景比照片中看到的暗的多),微單的曝光就強了不少。畫質來說,也差了不止一點半點。這是沒辦法的,5s的iso達到了2500,太高了。
對了,這款微單是最最入門的一款微單。
畫質差距顯而易見。

但是這樣的極端場景我們又能遇到多少呢?
想想我們的應用場景吧。
日常生活中,我們拍照需要的是抓怕,手機比相機有絕對優勢,說優勢都不夠,應該是手機的專有能力吧。
而旅行的話,極端場景也很少,我們遊玩的時候能有多少機會去到黑不隆咚的地方呢?

所以,就光線較好的一般場景需要而言,我們也可以看到,5s的畫質,尤其在社交網路上傳播的小圖而言,觀感上與微單的差距不能算大。
反倒是白平衡,拍照成功率(快門速度)等等對照片的觀感影響比較大。而這正是iPhone一直以來做的極其出色的方面。
而細節和解析力,像素所承載的方面,對觀感影響又很小。動輒1600萬,2000萬的像素,也就是挺起來好聽罷了。實際且不說高像素對成像有無負面影響,最起碼對於大多數的我們來說,照片觀感沒什麼提升。
抓住場景需求,是iPhone成功的關鍵。當然,人家圖像處理的功力你也不得不稱讚一下。。。

當然你要說,你致力於攝影藝術,而不是日常抓拍,那麼小小手機就可以滾蛋了。
先上手《紐約攝影學院教程》吧。。。

PS:這裡我沒有比較變焦拍攝,因為我覺得不用比了,手機根本不能戰一個回合。所以,旅行中還是買個相機吧。。。除非你真的拍照從來不變焦。


剛剛回答了一個問題叫做:手機旗艦機相機成像比單反差多少?
覺得可以直接引用。原文如下:
首先題目和下面的問題是完全不同的問題,題目問:旗艦手機的成像和單反差別有多少?
1.這個問題太寬泛,因為「成像」首先是收多方面影響:感光器大小,感光器材料(CCD OR CMOS), 鏡頭(結構,鍍膜等等),以及操作水平。這些方面都會影響廣義上的成像。從硬體的技術分析來講,入門級單反在廣義的成像上是絕對高於手機的。因為感光器大小簡直不在一個級別上。
2. 成像這個詞在每個人的眼裡定義也是不一樣的。小白眼中的成像可能是直觀的照片看起來好看不好看。初級愛好者可能眼中的成像就包括了:不同ISO下的噪點,鏡頭解析度等等方面。再往上的愛好者,以及專業攝影師可能還會考慮例如紫邊,暗角,畸變,色彩等等問題。這些都是成像的一部分,同樣算在硬體里。當然結論是入門單反大部分肯定比手機好。
3. 成像的好壞和在什麼條件下觀看也有關係。如果在手機上觀看,可能一些照片很難區分出是什麼水平的器材拍出的。如果在解析度高一些的屏幕上看可能能看出區別,如果沖印出100寸的大相片,估計器材的好壞就能完全展現了。但是大部分情況我們還是通過電腦屏幕來欣賞照片的,因此,其實廣義上的成像,手機和單反可能差距並沒有想像中的大。

回答下面的問題:為什麼用單反的基本都鄙視用手機拍照的人?手機相機真的有那麼不堪?跟單反差距到底有多大?
1. 國內大部分攝影愛好者還是器材黨居多。在國內各大攝影論壇上,聊得最多的一定是器材。看到別人好的照片很多先問什麼頭?這其實是一個不好的風氣。小弟認為,很多人熱衷於器材的原因無非兩點。一,對攝影的理解不夠深入,覺得好的器材可以讓自己的照片有大幅度的提升。二,一種自我安慰的心態,看到別人拍的好照片以後,安慰自己因為別人的器材好,所以才比自己拍的好。
2. 手機真的那麼不堪嗎?並不是,手機在很多題材上可以出很好的照片,這也是為什麼國外很多手機攝影大師的原因。
3. 跟單反差距到底多大?我更願意解釋一下單反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從我覺得最重要的開始說起。
首先,單反的可操作性強。光圈,快門,iso三個參數來決定曝光。這就意味著,可以有不同的組合,來完成一張正常的曝光。可以大光圈,小光圈,長快門,短快門。總之確定了一個參數後,協調後兩個參數就可以完成正常的曝光。
第二,單反的可玩兒性強。單反可以換鏡頭!這是可玩兒性的基礎。可以通過更換不一樣的鏡頭完成不一樣的題材的攝影。甚至,可以找到一些大好幾十歲的老的德頭啊,俄頭啊轉接上來玩兒玩兒,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攝影很大程度上是在玩兒,用單反能更有的玩兒。
第三,單反參數範圍大。比如,一部入門級的單反,在沒有快門線的情況下,快門時間可以從1/8000s增長到30s。這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在捕捉移動速度快的東西時候,告訴快門可以讓時間定格。在光線太暗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長時間快門來增加進光量。但是長快門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增加進光量這麼簡單,還可以製造出一些眼睛看不到的效果。這個在下一點接著說。
第四,因為參數範圍廣,造成的很多題材單反可以拍攝,但是手機不能。比如曝光30min甚至到一整晚的星軌。曝光30s的銀河,曝光5s的水流。鏡頭的參數範圍也一樣影響著照片。手機大多是定焦(沒有太了解過,但是貌似愛瘋的鏡頭相當於24mm還是28mm的定焦來著)手機的變焦是數碼變焦,不是光學變焦,也就是說變焦的時候不過是放大的圖片而已。但是單反通過換鏡頭可以使用從個位數到四位數的焦段。
第五,單反更容易加各種濾鏡,不細說了。手機也可以,但是選擇餘地肯定沒有單反多。
第六,對於大多數業餘愛好者來說,我覺得到了第六才應該提到畫質問題。因為現在手機的畫質提高明顯,和前面幾點比,畫質的差別真的就不打了。
第七,單反更容易裝逼把妹。當然了,如果不會玩兒單反的話,最後被把的妹也不懂攝影為好,不然挺丟人的。

最後說一點兒自己的感想。
小弟一直認為硬體並不是決定攝影的主要因素,可以說根本不是重要因素。最近兩年習慣於看一些國外的攝影網站,發現很多很好的作品都是一些國內普通業餘愛好者都看不上的器材所拍攝。我對於器材的看法一直是,首先要清楚你手中的器材在什麼地方是優勢,什麼地方是劣勢。發揮優勢。和不同的焦段一樣,某一種題材,類型,或者情況,你手中的器材無法拍攝,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拍。做到只拍自己器材可以拍攝的題材,類型或者情況。另外,要將自己手中的器材發揮到極致,才到了應該換器材的時候。


首先從最基本原理上,兩個沒有區別。但是手機的拍照功能定位是不影響設備便攜性的同時能夠獲得清晰的影響。而相機則更注重影響還原能力,包括解析度、銳度、寬容度、控噪、色彩還原等等,相對應的便攜性差了很多。
手機的圖像感測器面積非常小,而主流的手機像素都在800W(1020那個41MP太黑科技)於是像素密度就非常高,畫質肯定會差很多。而單反相機的感測器尺寸就很大了。主流的高端單反135畫幅感測器尺寸為36mm*24mm(手機大約是食指指甲那麼大)感測器尺寸決定了同等焦段鏡頭能得到的視角大小。或者換句話說如果視角相同那麼大尺寸感測器需要更長的鏡頭。例如iPhone4S的鏡頭焦距為4.3mm,光圈2.4。獲得的照片視角差不多和135畫幅相機35mm左右一樣。這就是為什麼手機無法獲得單反那種虛化的效果。因為虛化其實就是淺景深,景深由鏡頭焦段,光圈和對焦距離決定。鏡頭焦段越長,光圈越大,對焦距離越近,景深越淺。4.3mm和35mm在焦段上差的太多自然沒什麼景深可談。
然而既然都是一樣能記錄圖像,其實手機攝影也有它自己的地位。關鍵是首先要能認識到手機能拍什麼不能拍什麼。手機無法進行全手動的操作、沒有辦法拍攝長時間曝光照片(雖然網上有不少用app拍的長曝光但是考慮到手機感測器對於噪點的控制。。)無法獲得淺景深的背景虛化、面對大光比時沒有足夠的寬容度記錄全部細節(HDR是一個很嚴謹的操作過程不是說打開那個劃塊就完事了)
避開以上短板其實日常生活里用手機拍照足夠應對大部分社交生活需求。以我半個月前去浙江嵊泗的旅拍為例。

以上是在拍攝過程中使用iPhone6拍攝的在Instagram裡面做了一點後期。因為是日出日落前後的gold hour所以光線感覺很好同時光比很大。為了保證細節我開了HDR把手機架在相機包上用耳機遙控拍的(這是HDR合成拍攝最基本的要求,不能有移動)。

是不是覺得手機好像已經很厲害?

這是目前整理出來的4張作品。使用Nikon D800+NIKKOR AF-S 14-24mm 1:2.8G配合一系列濾鏡拍攝的照片。超廣角(14mm)的視場和手機比起來要宏大很多。


就以下問題分別回答
1?哪些照片效果,用手機拍不出。
2?手機拍照的劣勢。
3?同樣場景,手機和單反拍出來的照片的差別。
4?什麼場景,用手機或單反都拍照都可以。


1?微距。這和鏡頭有關,手機想要拍微距不是不可以,只需要加個微距鏡頭,但是手機微距鏡頭拍出來的效果和單反還是不能比的。手機沒有微距鏡頭時近距離拍攝對焦往往困難甚至無法對焦。下面兩張圖是分別是單反和手機拍的

可以看出單反拍的更細膩,細節更飽滿。
人像。這和為什麼拍妹子要用定焦,要用大光圈一樣可以解釋,手機自帶鏡頭光圈是遠比不上單反鏡頭的。
2?手機拍照的劣勢主要是像素低,寬容度低。(自己感受下就知道了)當然手機的優勢個人認為比單反多很多。輕便,修圖APP一抓一大把,隨拍隨分享等等。
3?同樣的場景,由於兩者的焦距,光圈,ISO,快門等硬體上的不同,肯定會有廣與不廣,明與暗,噪點多與少以及清楚與模糊的差別,這是無法避免的。故同樣的場景,手機拍一張,單反拍一張,兩者的差別自然就明了了。大多數情況下單反比手機拍的好(僅限於會用單反的,知道參數怎麼調,如何構圖等等,不會用單反的就老老實實用手機拍吧)。當然也有手機比單反拍的好的,比如那些手機攝影師(能用手機拍好的都是有攝影基礎的。基礎哪裡來?多拍多學多交流多折騰)。
4?這個問題我覺得沒有必要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愛用什麼拍用什麼拍,哪個拍的好用哪個拍,就是這麼簡單。拍照是開心隨意的事情,過於教條按著規矩來就沒意思了。如有不足,歡迎批評指正。


如果只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者nice或者喜瓜或者in或者潮流等等爪機上,手機拍攝絕對夠用了

前提是你要有一台iphone

如下都是手機拍攝的


題主的問題框架好大。
我簡單的說幾句吧。
前提:本人有單反也有手機。單反嘛是已經停產了的尼康D90;手機嘛也是停產了的蘋果4S。
突然覺得自己的設備都是停產款……囧。
補充一句:我的D90是套頭,也就是說我的單反裝備為:D90加18-105。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哪些照片效果,用手機拍不出。
就我的兩個設備而言,D90有二次曝光功能,4S沒有。所以,類似於「相機本身自有的功能,手機就沒有」的照片,手機拍不出。
還有就是一些技巧性的照片。比如眩光(手機也不是完全拍不出,只是相機的難度稍小一些)、星芒(需要調節光圈和速度的配比)、還有光繪(長時間曝光)的照片等等。
裝手機軟體的功能不算,我說的是硬體。
附圖(照片全部為本人拍攝,轉載請註明出處)——

以上為小圖,大家看個大概就行。
這些全部都是用D90加18-105拍出來的。
下面發兩張大圖,略加一些文字說明——

上面這張,是我拍的,同時我也是畫中人。
我支著架子數著秒走進畫面里的,所以我的人影是虛的。
30秒,手機沒有這麼長時間的曝光。

這張眩光是我拍的,不是後期做的。原片它就是這樣。技巧么就是讓模特站著別動,然後你挪自己找找角度。
還有一張類似的,證明我拍眩光不是偶然的,是真的有憑技巧。

沒有顯擺的意思。

以上都是手機拍不出來的——至少我的4S是拍不出來的。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
手機拍照的劣勢。
手機拍照的劣勢有很多啊,比如不能調光圈啊(我的4S是恆定的F2.4啊),快門反應慢啊(抓拍很困難啊),景深不夠啊,受鏡頭的限制啊(只能加淘寶上買的小零件,不能像單反那樣更換)……太多太多了。
其實就是一句話:錢沒花到位。
不過我還想補一句:手機拍照也有優勢啊!
個人感覺,4S拍花草比D90的18-105要微。當然不能和微距鏡頭相比。
貼圖(4S拍的)

第二圖這張有手套和花朵的,原圖在電腦上放大後,我的指紋清晰可見。
D90加18-105拍不了這麼微。
因為鏡頭不允許。
這也就等於是回答了第三個問題的一部分——
同樣場景,手機和單反拍出來的照片的差別。

還有就是景深的差別。
同樣設定為2.4的光圈,手機嘛,肯定是虛化不夠的嘛。

綜上所述——
所以您看,用手機拍照片也不是一無是處嘛,關鍵是看您拍什麼嘛~~
而且手機因為機身比較小巧,對於有些比較狹窄的機位,單反是塞不進去滴~~
再說手機拍照還有及時性——不是每個攝影愛好者,都能做到和單反寸步不離~~

最後補充一句:我買4S的初衷,一是看中了蘋果的系統——不卡殼;二就是看中了它的拍照功能——蘋果手機嘛,拍出來是啥樣,在電腦上顯示就是啥樣。手機屏和電腦屏的顯示上沒啥太大差別。像三星啊HTC啊這些安卓手機就差一些。

發張圖證明自己不是蘋果家的槍手。
剛拿4S拍的。


簡單來說,最大的差別在於拍攝者的心態。
用手機的拍照,你能控制的地方很少。手機不會鼓勵你思考各項參數,很多人甚至掏出手機都不知道點一下屏幕對焦就直接摁快門了。
如果你使用單反,摁下快門之前你會考慮很多東西,該用多少的快門速度,光圈該大該小,iso是不是該調高一點兒以避免手抖。。。。。。
我以為這就是「拍照」跟「攝影」的差別


這是我用手機自拍P的
(當年這劇正火的時候惡搞的,發朋友圈大家看後都罵我不要臉~( ╯▽╰)~)

這是我用單反自拍P的
(三腳架+遙控器2秒自拍+自P)


瀉藥
哎呀,寫了一大段又被我刪了。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啊。
不是專業,僅僅結合自己的經驗來說說吧。
本人主要出片機器,佳能60d,索尼rx100,小米1。

1 哪些照片效果,用手機拍不出?
答:演唱會歌手特寫手機不行。因為,手機感光元件小,光線不好的情況下噪點多,甚至拍不上。然後就是手機不可換鏡頭(長焦),演唱會你根本夠不到足夠遠,即使手機可以變焦,可是你要清楚什麼是數碼變焦什麼是光學變焦。
上圖你看看這是60d拍的演唱會,鏡頭是佳能胖白70-300。

手機就直接拍不上了,或者是不能看,我就不上了。
然後呢,微距,廣角,這些手機都拍不了,長曝光,延時攝影,也不行。這些我都不一一上圖了。請自行搜索。

2 手機拍照的劣勢?
答:很多手機你無法控制它的快門速度,(當然,你可以調整iso值來稍微控制快門,所以這就是劣勢。) 手機拍照相對而言,對焦慢對焦不很精確。 連拍有時候也不盡人意。
這張是小米1拍的,為了突出煙特別多,現實老闆的手在動,只能放慢快門,可是在手機上光圈值固定,我只能調低iso值以達到慢點的快門。然後嘗試很多張,特別麻煩。(如果這時候有單反,分分鐘搞定啊。)

3 場景與器材。
單純的生活記錄,隨手拍拍,現在手機足以勝任。
比如這張小米1拍攝的照片,我就打算記錄下兩個朋友在一起的場景,一個騎車一個為他拍照。陽光很充足,不需要長焦壓縮空間,不要大光圈虛化。手機足矣,單反更可以。

所以,看你需要。現就這些吧。要出門了。有需要,我再補充。


大二寒假麻麻鼓勵我買單反 我和2同學買了同款尼康D7000 並在一年之後無盡追悔為什麼不買微單。

個人認為單反和手機主要區別如下

畫質和拍攝形式
我對於單反的評價是:它能拍出你想要的任何畫面(實在不行就靠後期哈哈哈 任何沒有後期的圖都是因為懶!)畫質和光效完爆iPhone 還有雙重曝光延時攝影高速快門這些方面 手機軟體可以做到一部分 但還是單反比較專業全面

如上圖 右圖開了閃光 也可以直接調高iso和曝光補償 手機在這種情況下拍出來的基本不是背景過曝就是人物過暗 很難達到平衡

重量和攜帶性
手機拿手裡或掛脖子上拍照輕盈矯健無壓力,而單反掛一會兒我就快要窒息了(D7000機身和鏡頭各600多克),所以我一般選擇勒在肩上 推薦此背法。對於我一個學生黨,不會裝逼到天天背著單反上課,所以手機的使用頻率更高一些。在這裡就要推薦業餘愛好者使用微單了,在我看了同學體型小巧色彩絢麗的微單之後還後悔了一陣子。不過現在練就一身本領 已經可以單手拿單反無壓力自拍了?(???‵‵)?


如果你看完了我毫無邏輯的話 以下則是我毫無邏輯的圖


手機作品

(↑上次拿著單反去超市拍竟然被說不能照相 為什麼一個超市不能照相!!而手機則隱蔽性極佳 也算是優點之一咯)

↑拍照最快樂的部分在於記錄

↑還有一個嚴肅的問題 太冷了手機會被凍關機 所以嚴寒的地方只能放單反上

單反作品(然而並沒有什麼質的飛躍 然並飛)

↑雙重曝光 裝逼必備 圖為錯誤示範:不要在沒有三腳架的情況下使用

↑除非你想要這種效果 大冷天慢跑的歪果仁

↑光繪 各種玩法

↑單反拍人像完爆手機

那麼風景↓

↑看著我的眼睛回答我 我美嗎

好了我回去修鍊p圖技術了


手機比單反就等於是小奶貓比成年大獅子 你可以把貓塞口袋裡當寵物玩幾乎不要門檻他還會和你抓抓小老鼠小鳥 要玩好獅子是要技巧的但它會獵殺牛馬 但是任何和手機洗地的言論要麼就是賣手機的要麼就是炫耀濾鏡用得好的要麼就是窮屌絲嘴硬 這樣可就懂了?


單反擁有更好的寬容度,後期空間,畫質更好,更換鏡頭後更極限。 所以你有攝影的心手機也是很好的工具。硬要說手機拍不到的話。。你在船上拍暗處試試。


正好有蘋果6與佳能5D3拍攝同樣的場景的照片,可供題主對比,體會手機與單反拍照的區別:


真的難,手機的感測器尺寸實在太小,一般主流手機只有1/3英寸左右,根據換算,手機上iso100的噪點數量換算到全畫幅機身上差不多是iso3200的水平,而且不支持raw文件,後期增加的噪點也是很誇張的數量,為什麼大部分手機的高感只支持到iso800,因為到了iso800,畫面噪點幾乎到無法忍受的程度,你可以自己試試,實際上手機低感最低都是全畫幅上iso3200,已經大部分人無法接受了,但是平時拍拍是無所謂的,但是稍微認真一點,都無法接受,而且手機大部分設定都是死的,手機的iso100還很少使用,在室內,手機自動就直接飈到800了,更重要在於,很少幾部手機可以選擇曝光時間,也不能調整光圈,而且不能手動對焦,更別說光學變焦了,手機對於稍微認真點的攝影師來說,出片率都相當於零,什麼都別說,光是iso3200的噪點就完全無法接受了


廠商打的廣告詞說「xx手機堪比單反」或是「xx手機是手機中的單反」都是扯淡,而且容易引發消費者的誤解——畢竟,不管是如何「黑科技」的手機,其拍照操控感受、成像效果等各方面與單反/單電相機都毫無可比性,甚至不可能比得過那些定位稍高的卡片(以SONY黑卡、富士X、松下LX為代表)。

先說硬體部分吧,從鏡頭開始。

焦距?光圈?不要迷信它們

雖然大小懸殊,但無論是單反上的巨型鏡頭還是手機上的鏡頭組,其「基本結構」都是一樣的:靠著多片透鏡的前後組合,實現對鏡頭外光線的捕捉,並且經過多次折射,確保其垂直射入到快門/感測器表面。其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CCD或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就是鏡頭的焦距,它同時也決定了鏡頭能清晰捕捉的景物距離以及鏡頭的視角寬度——焦距越小,對遠景的成像清晰度越差,但同時視角越廣。

焦距與視角、對焦距離的關係(圖片來自網路)


另一個鏡頭的重要光學參數就是光圈——準確來說,應該叫做光圈係數,光圈係數= 鏡頭焦距/光圈孔徑,它指的是鏡頭通光量的大小,同時也決定了單位時間上底片/感測器所受到的光照強度,照度與光圈係數的平方成反比,換句話說,光圈係數越小,進光量就越大,而光圈係數每一級之間,實際的進光量就有一倍的差異!

明白了這兩個關鍵參數,我們就可以對手機和相機的鏡頭進行一定程度的對比了。首先我們來看看公認的幾個手機拍照強機的鏡頭參數,為了更直觀地體現與相機的差異,筆者選取了三款同樣是公認優秀的便攜不可換鏡頭相機一同參與對比(不用單反鏡頭是不想太欺負人)。

可以看到,我們所列出的幾款手機無一例外地使用了定焦(即不可變焦距)的大光圈、廣角鏡頭——定焦自然是為了簡化設計,而手機上的大光圈和廣角除了和相機上一樣獲得遠景虛化以及足夠大的視角之外,其實還有一層重要的意義在於彌補手機鏡頭那可憐的面積所造成的低進光量……當然,乍看之下,似乎手機鏡頭除了不能變焦之外,相對於相機鏡頭並不落後?

富士X100s,別樣風格的數碼小旁軸


讓我們再看一眼上圖的表格——如果只看光圈和焦距兩個參數,那麼最「差」的似乎應該是相機陣營里的富士X100s了,但有趣的是,富士X100s的成像效果公認是要勝過這張表格里所有其他設備的!儘管它的鏡頭光圈既不大,焦距也不夠廣。這是因為對於鏡頭/感測器面積足夠大的相機來說,光圈並不是越大越好,焦距和成像畫質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繫——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暈?如果說鏡頭的光圈、焦距參數都不能直接影響成像畫質,那麼對於專業卡片相機、乃至於更高端的無反、單反鏡頭來說,鏡頭部分的什麼因素才會直接影響到畫質?

低成本的鏡片模組才是拍照差的罪魁禍首

答案是鏡頭的結構(或者你可以直接理解為鏡頭的「用料」)!我們再看一張表格,這次只列出上文中三款相機的鏡頭結構:

嗯……有沒有被嚇到?或者說,還沒反應過來?那麼簡單地總結一下就是,幾乎所有的高級卡片機或者單反單電鏡頭,都具備著複雜的光學結構、超多片的玻璃光學鏡片、價格不菲的特殊材質鏡片(比如ED鏡、螢石鏡)以及成本高昂的鍍膜。這些「重料」保證了光線在鏡頭內部反覆折射時,最大程度地減小損失,並防止出現不必要的光斑或者內部眩光——這才是鏡頭真正對畫質有「貢獻」的地方。

尼康AF-S Nikkor 24-70mm f/2.8G ED鏡頭,包含三片非球面鏡片和三片ED鏡片,鏡片總數11組15片


那麼為什麼我剛剛不提手機「鏡頭」的用料呢?很簡單,因為沒有什麼好提的——有的人也許還記得,有些手機廠商在宣傳時會說自己的手機攝像頭使用了「5P鏡片、6P鏡片」,這個「P」就是指的鏡片數量。且不論這樣的鏡片數量相比高級卡片相機都顯得如此可憐,難以實現高質量的光路傳遞。況且,脫離鏡片材質和鏡片形狀,空談鏡片數量毫無意義——要是我告訴你們,現階段手機所使用的「鏡頭」很多都是以塑料而非玻璃來製造鏡片,整個鏡頭模組成本差不多就是60元人民幣,你們會作何感想?

沒有高級鏡片材質、沒有精密的多片非球面鏡片、沒有優質的光學鍍膜,甚至就連一向被認為「優質優價」的iPhone也可以被曝出鏡頭外層的藍寶石玻璃含有雜質而導致強度下降——推而廣之,其他廠商難道會在手機鏡頭上用心么?

當然,出現這種狀況也不能全怪手機廠商,畢竟手機業界和相機業界的「自給自足」形態很不一樣,廠商們實際上是嚴重依賴於零部件供應商的——供應商做不出「好貨」,再加上成本限制的因素,「鏡頭」簡配也就見怪不怪了。

拼完像素拼CMOS,手機鏡頭技術或將迎來大躍進

不過,消費者們也不必因此過分悲觀——事實上,即使在過去那個非智能機的年代,也誕生過如諾基亞N系列(蔡司鏡頭)、LG KG系列(施耐德鏡頭)這樣重視手機鏡頭素質的產品。換句話說,只要廠商願意做好鏡頭,至少在技術上並不存在困難。

在如今的智能機陣營中,也有華為和Leica合作改善手機鏡頭模組、Moto聯合哈蘇研發相機模塊、甚至於華碩直接和華碩與日本著名的鏡片品牌---HOYA光學合作,將10枚包含非球面、低色散等「補品」元件的精密HOYA鏡片裝備於手機,實現3倍光學變焦和12倍總變焦,並具備4級ois光學防抖的「鷹眼」(Zenfone Zoom)手機這樣的佳話。

華碩Zenfone Zoom證明了只要廠商願意,手機也能用上好鏡頭


可以說,隨著這兩年來廠商們從當初單純地比拼畫質轉向追求感測器的對焦、成像性能(這部分我們後面也會專門去說),作為手機成像效果「第一道關」的鏡頭模組,未來或許也將迎來一波「再爆發」——到那時,我們手中的手機說不定才會迎來真正的「單反(級)畫質」。


一句話手機能拍的單反通過鏡頭組合大部分都能拍出來,而單反可以拍出來的手機很多拍不出來
1、單反感光元件大,高感好,簡單點說,晚上拍東西燥點小,手機燥點多畫面臟
2、手機可以等效為廣角鏡頭,可拍的畫面很廣啦,單反就必須買很貴的廣角鏡頭
3、單反通過長焦和光圈可以組合出深淺景,手機比較難實現
4、手機鏡頭總的說素質沒有不如單反,比如解析度,各種光學效果,透光率等
5、單反變焦鏡頭是光學變焦,畫質不會損失太多,手機無法實現
6、單反畫質跟像素關係不大,高像素只是放大了看細節多一點,我的佳能兩千萬像素我一般都只開到800萬
7、大光圈人像可以突出主題虛化背景這個手機比較難實現
8、單反可控因素很多,快門光圈感光度可控,可以搭配各種鏡頭個種濾鏡各種鏡頭閃光燈三腳架可玩性很高,沒事玩玩延遲攝影高速連拍塞車還可以搭配長焦拍月亮等等
9、單反拍照比較累!久了會覺得比較沉,特別是女生會覺得累
10、單反可以輸出無損畫質後期可處理程度高,手機只聽說過諾基亞以及極少數手機可以吧目前
我想說的簡要一點會比較容易讓手機用戶看的懂吧,說一堆專業術語可能很多人還是不懂


一個是美圖秀秀,一個是ps


推薦閱讀:

食物攝影在打光上有哪些技巧與限制?
拍照風格一直變來變去定不下來,怎麼找到自己特有的風格?
後期小白如何學習上手lightroom?

TAG:攝影 | 攝影技巧 | 攝影技術 | 手機攝影 | 手機照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