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陽光燦爛的日子》風格的照片是怎麼處理出來的?

拍照新手,想學著做處這種風格的照片。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告訴一下嗎?


謝邀。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它的畫面風格很有味道,其中有些場景我第一次看到之後就再也沒有從腦海抹去。

題主這裡列舉了五張照片,實際上是三種風格,我就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場景風格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這個場景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一是畫面柔和的色調,二是場景朦朧的氛圍,三是寧靜精湛的表演。與之相對應的還有一個場景,也是類似風格:

我們以第一張為例,分析一下畫面的曝光和色彩構成:

從上面這個直方圖,我們可以發現三個特徵:

一、RGB直方圖的最左端沒有凸起

二、RGB直方圖的最右端沒有凸起(雖然最右端有很少一點凸起,但一般都忽略不計,因為所佔比例太小)。

三、通道直方圖呈現出階梯狀分布

根據第一個特徵,我們可以知道畫面中沒有純黑的像素,因此畫面會呈現出一種空氣感

根據第二個特徵,我們可以知道畫面中幾乎沒有純白的像素,因此畫面會看起來比較安靜

根據第三個特徵,我們可以知道紅色在所有像素中發出了較強的光線,因此畫面會偏向於紅色

因此,我們的操作步驟如下:

一、我們打開一張圖片:

二、首先我們利用紅色通道曲線為畫面加入紅色:

大家可以看到這裡我建立了兩個錨點,這是為了更加精確的控制畫面陰影與高光部分的紅色數量。

三、然後我們利用柔光混合模式渲染一下畫面的色彩,新建一個圖層,填充顏色RGB(180,143,117),混合模式改為柔光:

經常有人會問我這個RGB值是如何確定下來的,我給大家說兩個技巧幫助大家確定:

1、大家觀察原圖的通道直方圖,紅色通道直方圖最靠右,綠色通道直方圖在中間,藍色通道直方圖在最左邊,因此,最後我們的RGB取值一般都是R>G>B的(至於為什麼是這樣,這就涉及到直方圖的繪製原理了,可以翻一翻我以前的文章)。

2、在把握上面這個基本大小比例之後,我們再用吸管工具到原圖中取色即可,如果我們的取色結果是R>B>G,那你就要考慮一下對主色調的抓取是否出現了錯誤。

四、然後我們再複製剛才的這個色彩層,把混合模式改為正片疊底,不透明度40%:

為什麼我們要這麼操作呢?因為原圖直方圖的最右端幾乎沒有凸起,且呈現出階梯狀的形態。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我新書《從後期到後期》里的解釋:

經過上面的調整,我們的調色就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一個關鍵的步驟:如何營造畫面的光線感?

我們直接複製原圖層,然後對它應用高斯模糊:

然後把這個圖層的混合模式改為濾色,不透明度40%:

因為高斯模糊會讓像素擴散,而濾色混合模式會讓畫面變亮,因此畫面會有一種朦朧感和光線感。

最後我們再進行一些微調,例如調整一下畫面的飽和度和亮度:

我們對比一下畫面效果的變化:

對比一下原圖直方圖的變化:

通過這個直方圖的變化,你發現了什麼?

——————————

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叫《從後期到後期》,專門講解如何通過觀察一張圖片的畫面特徵,實現對這種後期風格的模擬。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從後期到後期》(葉明)【摘要 書評 試讀】- 京東圖書

——————————

歡迎體驗我們團隊的全新app:霹靂相冊

自動選圖+自動修圖的智能相冊

幫你優雅的發朋友圈


這部電影是35毫米膠片拍攝,後期膠轉磁後在電視播放。你看到的色彩並不是現在的數碼照片ps的,而是膠片沖印時根據導演意圖偏向暖色基調的調整。


推薦閱讀:

怎樣處理夕陽照片才能使逆光部分和天空都有細節但是不顯得像HDR那樣假?
如何看待新手發照求評?
從你的角度看,這些照片是什麼樣的水準?
一張出色的風光大片有哪些要素?

TAG:攝影 | 攝影后期技術 | 人像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