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爭初期,是否國軍在東北各省勢如破竹,迫使林彪遠避蘇聯?
有這回事嗎?為什麼?有證據嗎?林後來是怎麼回來的?
說到東北解放戰爭的事,那得從頭講起。
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根據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和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的命令,各根據地部隊相繼向日寇發起了全面反攻,積極收復失地。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此期間,中共中央已決定搶佔東北,奪得中國革命的戰略先機。8月29日,中共中央給晉察冀、山東分局下達了關於進軍東北的指示,要求立即進行準備。不久毛澤東、周恩來去重慶與蔣介石舉行和平談判,劉少奇受命在延安主持中共中央工作。9月14日,劉少奇主持了中央政治局臨時會議,聽取了最先挺進東北的冀熱遼軍分區將領曾克林關於東北情況的彙報。根據曾克林介紹,東北遍地是武器和物資,蘇聯紅軍只佔領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廣大鄉村都沒有人管,只要不公開打著中共的旗號,蘇聯紅軍也有意配合中共勢力發展。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彭真、陳雲、高崗等在延安的中共領導人大喜,經過熱烈討論,堅定了派大部隊去東北的決心。會議最後決定:立即成立中共東北局,以彭真為書記,陳雲、程子華、林楓、伍修權為委員,馬上隨蘇軍飛機去瀋陽,全權代表中央指導東北一切黨的組織及黨員活動;從華中、華北派遣100個團的幹部去東北。9月17日,彭真、陳雲等人便離開延安飛赴瀋陽開展工作。同日,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髮長電向在重慶的毛澤東彙報了東北的新情況,並提出了「向北推進,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建議新四軍在江南的主力立即轉移到江北,同時從山東、華中抽調10萬部隊北上。
在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的毛澤東也密切關注著東北局勢。收到劉少奇等人的電報後,毛澤東與周恩來當日即複電延安,完全同意組建東北局及力爭東北的決策,並附上了一些具體指示。9月19日,毛澤東再電延安,完全同意「同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並對山東、華中、冀熱遼的人事安排做了重要調整。當日,劉少奇就代表中共中央起草了《關於目前任務和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和部署的指示》,向全黨發出了進軍東北的動員令。其中指示成立冀熱遼中央局,並擴大冀熱遼軍區,作為連接關內和東北的跳板。原定去山東的林彪改赴冀熱遼任軍區司令員,羅榮桓到東北工作,將中共山東分局與華中分局合併組建中共華東局,陳毅、饒漱石到山東工作。劉少奇還不放心,於9月20日又致電山東分局羅榮桓、黎玉並轉林彪,一再強調進軍東北要越快越好,「羅榮桓與蕭華望能很快到東北,林彪能很快到冀東。」
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立即著手進行準備。他抱病接待了北上到達臨沂準備接掌山東的陳毅,向他詳細介紹了山東的形勢、敵情和黨、軍隊的情況。看到羅榮桓的病況後,陳毅和黎玉等人致電中共中央,認為羅榮桓的病很難再支持工作,建議速將其送往蘇聯治療。劉少奇等中央領導很快回電,表示羅榮桓可先去東北就醫,根據情況再定是否去蘇聯。如此,羅榮桓與陳毅迅速分工,由陳毅到津浦路前線指揮部隊阻擊北上的國民黨軍,羅榮桓則集中全力組織山東部隊挺進東北。從10月起,山東赴東北的部隊分別走陸、海路出發,至12月陸續到達東北。這些部隊計有萬毅部濱海支隊約3500人,蕭華率山東軍區部分機關人員及部隊約1000人,吳克華、彭嘉慶率膠東第6師和第5師2個團共8000人,楊國夫、劉其人、黃榮海率渤海軍區部隊1.2萬人,濱海軍區梁興初部第1師約7500人、羅華生部第2師約7500人,膠東軍區海軍支隊約1000人,羅舜初率魯中軍區第3師及警備第3旅約9000人,山東軍區機關和直屬部隊約4000人,以上共約6萬餘人。
9月22日,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蘇北軍區司令員兼政委黃克誠指揮部隊勝利結束了兩淮戰役。次日,他就接到了中央和華中局命令,要其率新四軍第3師主力進軍東北。黃克誠見自己的建議被中央所接受,非常興奮,立即著手進行部署。當時中央曾轉發了先期進入東北人員的報告,認為東北的武器物資很多,隨便可以拿到。華中北進部隊可以將武器留下交給地方,空手去東北後再行就地補充。然而黃克誠覺得不妥,萬一到時情況有變怎麼辦?他從一慣的謹慎多慮風格出發下達了命令,要求第3師挺進東北的部隊全部披掛武裝上路,不得隨便留下武器裝備。同時考慮到進入東北時已是秋冬,萬一補充不到棉衣就將陷入窘境。因此又令部隊抓緊籌集棉衣,一人一套,背著上路。由於第3師在蘇北經營了數年,經濟狀況比較好。黃克誠還命令將部分經費換成黃金,帶著一起去東北,以備軍費不足時使用。對於黃克誠的這幾個命令,當時有不少人不理解,還刮出了一些閑言碎語。但黃克誠不為所動,要求部隊遵令執行。9月28日,黃克誠便與副師長劉震、副師長兼參謀長洪學智、政治部主任吳法憲等領導,率第3師主力離開華中,分作兩個梯隊開赴東北。其時部隊共轄4個旅(7、8、10、獨立旅)、3個特務團共3.5萬餘人。主要幹部有7旅旅長彭明治、政委郭成柱,8旅旅長張天雲、政委李雪三,10旅旅長鍾偉、政委王鳳梧,獨立旅旅長兼政委吳信泉等人,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東北野戰軍中的沙場悍將。
中共的動作快,然而蔣介石的動作也不慢,從西南調集大批部隊北上,並在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的幫助下緊急向東北海運部隊。
新四軍第3師向東北進軍時,由於途中連逢病疫區和陰雨天,道路難行,非戰鬥減員甚多。到了11月上旬,第3師剛走到冀東的玉田境內,已經疲憊不堪,減員達3000餘人。這時,國民黨軍已經在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輸送下從秦皇島登陸,並繼續向山海關進逼。奉中央軍委命令,黃克誠即率領部隊向山海關進發,準備協同冀熱遼李運昌部和先期趕到的山東第7師楊國夫部保衛山海關。當時第3師是與杜聿明指揮的國民黨軍平行東進,國民黨軍走大路,有汽車,第3師只能鑽山溝,繞遠路。結果國民黨軍於11月16日搶先佔領了山海關,接著又殺向綏中、興城、錦州。因為進入東北的大道被堵住,黃克誠經電請軍委後,帶領部隊穿越長城冷口出關,於11月25日到達錦西附近的江家屯。由於第3師疲勞減員嚴重,加上東北天氣寒冷,部隊隨身攜帶的華中棉衣有些單薄,黃克誠便想休整幾天,補充槍支彈藥和棉衣棉褲。然而,一調查周圍的情況,黃克誠等人立時震驚了。附近根本沒有地方政府和地方部隊,東北老百姓理都不理他們,什麼「遍地是武器物資」的事情連影兒都沒有,第3師要吃沒吃,要穿沒穿,要人沒人,給晾在這兒了!
這一下令黃克誠非常氣憤:來東北前的上級通報是怎麼回事?北上動員時說得那麼好聽,現在怎麼向幹部戰士們解釋?萬幸的是,黃克誠先見一步,令所部帶著全副武裝和棉衣、黃金來到東北,總算是保持了基本戰鬥力,為下一步開拓局面奠定了基礎。否則,3萬多人的部隊,立陷飢疲交困,後果真是不堪設想!黃克誠二話沒說,於11月26日即電告中央,一股腦地訴說著滿腹憂慮:「部隊五十多天行軍,極疲勞,因自華中,沿途動員均說從坐火車汽車及到東北裝備等樂觀心理出發,現遇到極為困難之情況,無黨、無群眾、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等,部隊士氣受到極大影響,錦州、山海關以西北地區土匪極多,少數人不能通行,戰場極壞,而敵人已佔錦州,將直到瀋陽、長春。
在上述情況下,我提議:我軍應暫不作戰,進行短期休整,恢復疲勞,再進行作戰,並以一部主力去佔領中小城市,建立鄉村根據地,作長期鬥爭之準備。」
「無黨、無群眾、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這就是東北解放戰爭史上著名的「七無」電報。黃克誠剛到東北,便以一慣的敢講真話的風格上書中央,痛陳利害。在延安的毛澤東接到電報後,感到情況嚴重,但此時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他立即複電黃克誠,要其直接向東北局請示和提出建議。稍後,又以中央軍委名義電告黃克誠,要他速與已到東北的林彪「坦白商談」,並共同向中央提出意見解決。
林彪自從1938年初在山西隰縣被晉軍哨兵誤傷之後,便離開了戰場,先後在延安休養,去蘇聯治傷,回國後又參與同國民黨的談判,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奉中央命令重新回到部隊。林彪本來是要率蕭勁光、鄧華、江華、李天佑等人去山東根據地,由林彪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走到半路上,卻被延安一封「萬萬火急」的電報追上,改令其一行不去山東,而是轉赴冀熱遼實施軍事指揮。當林彪等人掉頭北上到了冀中後,又接到中央命令,要他們急赴瀋陽,協助東北局彭真等人指揮作戰,阻止國民黨軍向東北挺進。不久,林彪被任命為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有了軍事指揮全權。林彪帶著人緊趕慢趕,於10月底到達瀋陽,抓緊時間熟悉情況。11月19日,他又受命匆匆趕赴錦州前線指揮作戰。然而,林彪一行沒有攜帶大功率電台,發不出電報,既無法聯繫部隊,也無法與延安聯繫,一時陷入了窘境。當時中共派往東北的部隊來自多個系統,到達時間不一,加上戰局緊張,情況非常混亂。林彪雖然掛了一個總司令的牌子,但手邊卻沒有多少可用的部隊,連隨行警衛的也只有一個連和一個警衛排,是干著急使不上力氣。林彪自己都打比方說:「比指揮聯合國還難!」就在這時,黃克誠率部到了。
黃克誠接到中央指示後,試著與東北局聯繫,但一時未能接通。由於軍情緊急,便決定按軍委原來給他們的作戰命令執行,準備切斷北寧路交通,阻擊國民黨軍隊長驅直入瀋陽。就在黃克誠帶領各旅幹部巡視戰場的時候,卻遇到了林彪派來尋找就近部隊的李天佑,這才得知林彪已被中央任命為東北部隊的總司令,其駐地就在錦西城東8里地的虹螺山附近,離黃克誠他們只有20里。黃克誠大喜,立即與李天佑前往林彪司令部,終於同林彪見面。二人立即就當前的局勢交換了意見,均認為部隊遠道而來,又無根據地,在目前情況下不宜與敵人硬拼。現在最重要的是建立後方,站穩腳跟,發展壯大力量,準備將來與國民黨決戰。黃克誠鄭重地表示,將第3師交給林彪指揮,完全接受林彪的領導。在中共進軍東北的10萬部隊中,黃克誠率領的新四軍第3師3萬餘人是最大的一股軍事力量,相當於國民黨軍的一個整編師(軍)。林彪此時在黨內僅是個中央委員,地位及不上赴東北的眾多中央政治局委員,也還沒有後來一元化領導東北黨政軍全局的大權。加上其多年遠離戰場,軍事威望需要重塑,而東北又是個全新的環境,正是很困難的時候。黃克誠剛到東北就將這樣大一支軍事力量完全交給光桿司令林彪指揮,顯示出了一名共產黨員嚴守黨性、顧全大局的無私情懷。用他的話說就是:林彪來了就好了,有林彪在東北就是我們黨的了,東北就能打勝仗。
對於黃克誠的舉動,向來沉默寡言的林彪當時並沒有特別表示什麼,但想必內心也是很激動的。經過形勢判斷後,他們決定放棄在錦州作戰的計劃,將部隊轉移到義縣、阜新一帶待機。新四軍第3師3萬餘人,就此成為了林彪指揮的東北人民自治軍(後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的基幹部隊。日後,第3師到東北的部隊改編成了東北野戰軍第2縱隊(39軍)、第6縱隊(43軍)和第7縱隊(44軍)的骨幹力量,均是東野部隊中的勇悍之師。用後來的東野6縱16師47團團長兼政委、開國少將宋維拭的話說:「是黃克誠的第三師造就了東野。」
在此期間,東北局勢已發生了較大變化。由於蘇聯方面出於在華利益的考慮,支持國民黨政府對東北進行「接收」,因而駐東北的蘇聯紅軍突然對中共態度強硬起來,強令東北局退出瀋陽,並宣布中長鐵路沿線城市都要交給國民黨政府接收,有蘇軍處不許中共軍隊與國軍作戰,中共軍隊需要退出鐵路沿線附近,以便國軍接收。這時毛澤東剛從重慶談判回來不久,因疲勞過度發病住進了醫院。劉少奇便代表中央致電東北局,指示「彼方(指蘇方)既如此決定,我們只有服從」,並強調「大城市讓出後,應力求控制次要城市,站穩腳跟,準備和蔣軍鬥爭。」11月22日,劉少奇又致電留在重慶談判的周恩來、王若飛等人,闡述了中央對東北戰略方針的轉變,指出「我們已去電要求他們(指東北局)服從彼方決定,速從城市及鐵路沿線退出,讓開大路,佔領兩廂。」此後,著名的「讓開大路,佔領兩廂」八字方針,成為了東北解放戰爭初期的總的戰略方針。
按照中央指示,11月25日,彭真等便帶領東北局機關撤出瀋陽,前往本溪暫住。面對國民黨大軍逼近,中共初入東北時收編或留用的偽滿人員、軍人、土匪紛紛倒戈叛亂,各地新組建的部隊、保安隊整連、整團的攜帶武器嘩變,幾十萬新收編武裝幾乎一鬨而散,剛剛建立起來的中共省委、縣委和地方政府機構遭到了嚴重破壞,不少幹部被叛亂分子殺害。國民黨潛藏人員則公開打出了旗號,招兵買馬,控制地方政權,氣焰十分囂張。東北的老百姓也對共產黨態度冷漠,一心「想中央,盼中央」,就等著國民黨政府前來接收。
由於東北局勢嚴重,毫無起色,黃克誠心急如焚,於12月17日又給中央軍委連發兩份電報,坦誠直言了所遇到的困難。黃克誠在電報中尖銳地指出:
「部隊武器僅補充步槍一千二百支,輕重機槍四十四挺,山炮十門,野炮四門,尚不能補足,沿途留下之武器,且多破缺不全,為新部隊丟下不用者。楊師、梁師稍多一點,幹部戰士對新部隊裝備完善,老部隊破破爛爛極不滿意。」
「三師及楊、梁等師,幹部均感沒有根據地,非肅清土匪無法解決目前困難,亦不可能生存發展,但迄今仍未劃固定地區,向林總商討,林孤掌難鳴,向東北局建議,則從不回電,對目前既不確定持久方針,又無救急辦法,使情勢無論上下均感惶惑,且有人提及有遭遇西路軍危險之可能。」
「老兵老槍,新兵新槍」、「有遭遇西路軍危險之可能」,這樣的話分量很重,直接就把初到東北新老部隊中的矛盾給揭開了。中央領導人對黃克誠的電報很不滿意,認為這樣只會激化矛盾,亂上加亂。因此,由劉少奇出面複電黃克誠,將他批評了一頓。同時,中央又要求東北局想辦法給部隊供應武器。然而東北局初到東北後掌握的相當數量的武器裝備,由於組織混亂,被叛亂部隊裹挾、土匪偷盜和搶劫一空,已是無槍可調,只能讓各部隊自己想辦法。加上組織調整尚未就緒,令出多門,黨組織與部隊內部亦矛盾重重。在這種情況下,在與國民黨爭奪東北的較量中,中共一方已處於了極為不利的境地。
12月29日,黃克誠再電中央,指出:「已進入及將進入東北之主力及新組成之部隊,數目特別巨,但若無黨政民之支持,無糧食經費的充分供給,無兵員的源源補充,將大減弱強大力量。目前東北大城市為頑軍佔領,鄉村則被土匪所佔據(大多與頑聯繫),我們則處於既無工人又無農民之中小城市。這樣下去,不僅影響作戰,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險。因此,運用冬季不能進行大規模作戰之五個月期間,發動群眾,肅清土匪,建立各級黨和政權,應成為當前之急務。」
在此前一天,毛澤東根據兩個月來東北局和部隊關於東北情況的報告,判斷最初想「獨霸東北」的意圖已不可能實現,東北鬥爭需作長期打算,首先要建立穩固的根據地。在經過深思熟慮及與中央其他領導人交換意見後,毛澤東起草了代表中共中央的給東北局的指示,這就是東北解放戰爭史上著名的《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要求在東滿、北滿和西滿放手發動群眾,分散部隊剿匪,建立地方政權,組織游擊隊、民兵和自衛軍,爭取群眾擁護,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配合野戰軍粉碎國民黨軍隊的進攻。這個指示正確而及時,成為了中共最終在東北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指南。
為開創西滿根據地,根據東北局指示,於12月初成立了中共西滿分局和西滿軍區,由李富春任西滿分局書記,呂正操任西滿軍區司令員。12月20日,改由林彪兼任西滿軍區司令員,李富春任西滿分局書記兼軍區政治委員,呂正操、李運昌任軍區副司令員,黃克誠任西滿分局副書記兼軍區副政治委員。
12月底,國民黨軍繼續向義縣、阜新進攻。黃克誠經與林彪商定,將第3師部隊分開由二人分別指揮,繼續後退,執行防禦、剿匪和開闢新區的任務。之後,黃克誠帶著8旅和兩個特務團向北退往通遼地區。由此,國民黨軍控制了熱河與瀋陽間的鐵路線,切斷了關內解放區與東北的聯繫。1946年1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停戰協定》,並頒發了停戰令,規定於1月13日24時起雙方軍隊停止交火。趁停戰令生效前的幾天里,國民黨軍繼續推進,相繼佔領朝陽、凌源、平泉等地,並一度進佔營口,後被中共軍隊收復。1月12日,根據林彪的命令,黃克誠指揮部隊乘蘇軍退出西滿重鎮通遼之機,一舉攻佔通遼城,殲滅盤踞在此的土匪1000餘人,繳獲部分武器彈藥和較多糧食物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部隊的裝備和衣食條件。1月14日,根據中央軍委指示,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為東北民主聯軍(東北民主聯軍之名仿自東北抗日聯軍,主要意圖一在對外打掩護,二在爭取東北群眾),林彪任總司令,彭真任第一政治委員,羅榮桓任第二政治委員。西滿軍區司令員由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呂正操兼任,李富春任西滿軍區政治委員,黃克誠在擔任西滿軍區副政治委員的同時仍任新四軍第3師師長兼政治委員。
1月13日的停戰令生效後,國民黨方面根據中蘇條約規定和國共雙方停火之便,一面在美國海軍幫助下繼續向東北大舉增兵,一面打著「接收主權」的旗號加速搶佔地盤,相繼佔領了瀋陽以西至遼東半島的大片地區。而中共方面既受停戰令約束,又受蘇軍的壓力制約,只好敵進我退,陷入了十分被動的境地。對此局勢黃克誠非常憤怒,於1月25日致電東北局和中共中央,表示第3師所部後方機關和傷病員都在通遼,已無地方可退。如任何軍隊前來接收,必將堅決抵抗到底。即使蘇軍來也不例外,將「全部戰死在所不顧」。對於黃克誠的決心中央很是擔心,由劉少奇代表中央電告黃克誠,要求如蘇軍只送少數國民黨人員來接收通遼,應「很好招待」,「允他接收,向他提出要求,和他合作」,「暫不要生硬趕走,免引起外交糾紛」。「但如國民黨大兵來接收並向你們開火,你們應在自衛條件下堅決打敗頑軍」。同日,中央又發電報給東北局和林彪、黃克誠,指示目前對東北的方針是力求和平解決,力求國民黨承認中共在東北一定合法地位的條件下,與國民黨合作實行民主改革,和平建設東北。同時指出,實現這一方針需要進行艱苦的鬥爭。要「在軍事上力求鞏固自己,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打下長期堅持的基礎,在完全自衛的條件下力求打一、二個大勝仗。」
為貫徹中央關於《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指示,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提出了「分散安家」的口號,將工作重心轉向距離國民黨佔據的大中城市較遠的城鎮和鄉村,以師(旅)為單位開始有重點地分散到東北各地,放手發動群眾,清剿殘餘偽軍和土匪,建立根據地和地方武裝。在此期間,對部隊初步進行了整編,對原有的12個附屬軍區進行了調整,合併建立了東滿、西滿、南滿、北滿四個二級軍區,重新調整了各省軍區和軍分區,實行新老部隊合編,以主力大部劃歸各軍區指揮,並抽調少數主力部隊充實地方武裝。根據東北局的指示精神,黃克誠協助李富春、呂正操開展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項工作,並指揮第3師部隊進行剿匪反霸,建立地方政權,大刀闊斧地開闢西滿根據地。
經過艱苦努力,東北民主聯軍在兩個多月間殲滅土匪7萬餘人,初步穩定了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形勢。在此期間,國民黨軍隊繼續向東北腹地挺進「掃蕩」。不得已之下,林彪指揮部隊接連打了秀水河子和沙嶺兩仗,雖然有勝有敗,但迫使國民黨軍隊暫時停止了攻勢,雙方形成了對峙狀態。3月,黃克誠接替呂正操被任命為西滿軍區司令員,成為了建立西滿根據地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1946年3月初,蘇軍開始從東北撤軍回國。國民黨方面由於有「接收」重任,走到哪都是大包小裹,邁不開步子。眼看著蘇軍撤退速度很快,而國軍接收速度則比較慢,那是瞪眼乾著急。中共方面則出現了轉機。原來受蘇軍制約的因素已不再存在,加上蘇方態度也出現了變化,由先前遵守中蘇條約刻意限制中共進佔大中城市,變成提前通報撤軍日期,好讓中國共軍隊能夠搶先佔領城市。當然,變來變去,不過是斯大林為了蘇聯的利益而在國共雙方間站邊罷了,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不管怎麼說,東北局抓住了機會,命令各路部隊迅速搶佔大中城市,在國民黨軍推進到之前造成既成事實,以達到與國民黨各霸東北一方的戰略目的。
根據東北局命令,黃克誠率第3師部隊迅速北上,在蘇軍撤出之後一舉攻佔了重鎮四平,殲敵保安隊3000餘人,繳獲武器一批,打通了(四)平齊(齊哈爾)、(四)平梅(河口)兩條鐵路線,橫斷東北,控制了中長鐵路的整個樞紐地帶。與此同時,從瀋陽出發的國民黨軍也兵分四路發起全面進攻,相繼佔領了遼陽、撫順、鞍山、海城、營口、鐵嶺、開原、法庫等地。雙方爭奪的焦點逐漸彙集到了東南西北滿的交通樞紐四平。
對於四平的得失,毛澤東非常重視。他判斷,只要能堅守住四平,並予國民黨軍以重創,不僅能贏得談判桌上的有利地位,而且還可在四平一線將國民黨軍的攻勢徹底遏止。這樣,就能夠達到國民黨佔領瀋陽以南,中共佔領長春、哈爾濱以北的平分東北之目的。雖然當初想「獨霸東北」已無可能實現,現在能爭取到一半東北也是勝利。因此,毛澤東接連向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發出指示,要求集中主力在四平地區殲滅敵人,「必須準備數萬人傷亡」,「要有決心付出此項代價,才能打得出新局面」。4月初,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長官杜聿明指揮孫立人新1軍、陳明仁第71軍等部向四平推進。與此同時,林彪也調集了黃克誠、萬毅、梁興初、羅華生、楊國夫、鄧華等部主力近8萬人云集四平,擺開防禦陣勢。4月7日,四平保衛戰的外圍戰鬥打響了。
這一仗打得驚天動地,成為了國共雙方軍隊在東北的第一次主力會戰。兩軍在四平周圍反覆交戰,來回爭奪,均損失慘重,一時形成對峙狀態。後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廖耀湘新6軍等部進攻本溪得手,解除了攻擊四平部隊的後顧之憂。在蔣介石命令下,廖耀湘率新6軍北上加入攻擊四平,形勢頓時急轉直下,東北民主聯軍的防線接連遭到突破,守城部隊有遭敵合圍的危險。在此之前,黃克誠就已感到不對。當時他指揮的第3師負責四平左翼的防禦,黃克誠本人和西滿分局則駐在白城子。在雙方形成對峙時,黃克誠就認為這樣死守下去不是辦法,應適可而止。本溪失守後,敵軍已加調兵力殺向四平,形勢更加嚴重。黃克誠先後給林彪發了幾次電報,認為敵人一開始進攻的時候,打他一下子,以挫敵銳氣,是完全必要的。現在敵人傾巢出動,要與我決戰,而我軍暫時尚不具備進行決戰的一切條件。因此,他建議不要與敵人硬拼,應儘快撤出四平,把這個包袱甩給敵人去背。部隊轉入中小城市和廣大鄉村去建設根據地,積蓄力量,以待時機轉變。
然而,林彪是既不回電,也不撤兵,令黃克誠頗為納悶。他哪裡知道,林彪也不贊成死守四平,並已將日益困難的形勢報告給了毛澤東。但是毛澤東從政治全局出發,堅持要求守住四平,甚至提出了「化四平街為馬德里」的口號,要林彪向四平增調兵力,像二戰前的西班牙內戰時期共和國政府保衛首都馬德里那樣保衛四平。林彪既知毛澤東意圖,便不好強行違拗,所以雖然心裡贊同黃克誠的主張,但只能既不給他回電,也不從四平撤兵。黃克誠則按捺不住,於5月12日直接致電中央,認為堅守四平有「極大困難」,如長期打下去「主力亦將消耗到精疲力竭,不能繼續戰鬥」。因此建議放棄四平,甚至建議連佔領不久的長春也應放棄。此時正值國共雙方談判進入激烈階段,討價還價你來我往,焦點就在於東北問題。毛澤東判斷四平關係全局,是重要的談判籌碼,不能輕易放棄,必須堅持。因此,他沒有給黃克誠回電,而是向各中央局發出指示,強調「東北方面是一方面堅決作戰,四平街保衛戰支持的時間愈長愈有利,另方面是我對外談判人員應強調停戰與爭取停戰。」這樣一來,林彪就只好在四平繼續打下去。
到了5月18日,四平東北側的要點塔子山失守,整個防禦已經動搖,四平前線形勢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此前一直不言「撤」字的林彪卻早已有了盤算,他不待中央回電即令守軍全線撤出四平。隨後,林彪才致電中央,報告形勢已「無法挽回」,「現正進行退出戰鬥」。19日,毛澤東終於承認了既成事實,回電同意放棄四平,並將此後採取何種方針授權「由林根據情況決定之」。整整打了一個多月的四平保衛戰到此結束,東北民主聯軍付出傷亡8000人以上的代價,仍沒有守住四平,打了一個慘烈的敗仗。黃克誠所部參戰的第3師3個旅傷亡達4、5千人,連排以上幹部大部換了好幾次,亦嚴重損傷了元氣。
從四平撤出後,毛澤東電令林彪、彭真,要求他們守住公主嶺和長春一線。由於部隊打得過於疲勞,戰鬥力大減,且長春一線幅員廣大,地勢平坦,民主聯軍兵力不足,又無預備隊,勉強固守勢難所強。林彪、彭真很快複電毛澤東,闡述了目前所面臨的困難,並報告彭、林、羅等人決定撤出長春,東北局已轉抵哈爾濱。正如黃克誠先前所料,因為雙方實力對比的大勢所趁,一旦棄守四平,長春便也只能放棄。再觀國民黨方面,根據美方代表馬歇爾上將的建議,蔣介石判斷打下四平後在國共談判上就佔據了主動,可不必再向長春推進。他派參謀總長白崇禧到東北前線督戰,並傳達蔣介石的意圖。然而杜聿明認為奪取四平後如不乘勝前進,必將前功盡棄。因為中共軍隊在組織上有天然優勢,得到喘息之機便會迅速壯大。而國軍轉運東北的成本太高,難以盡量補充,雙方相持下去必然會導致攻守逆轉。杜聿明說服了白崇禧,仍按自己的原計劃打。此後白飛回南京彙報,杜聿明趕到前線主持繼續進攻。
說來也巧,此時東北民主聯軍總部一名紅小鬼出身的作戰科長王繼芳叛變,跑過來投降了國軍。王繼芳參加過長征,上過抗大,跟隨林彪多年,深受林的信任,掌握了林彪指揮部的大量機密。由於他在駐地和一個有國民黨背景的女人墜入愛河,革命意志消退,加上四平戰敗,覺得共產黨是大勢已去,遂攜帶了大量機密文件叛變投敵。杜聿明由此了解到四平一戰後民主聯軍已傷亡慘重,許多部隊減員過半而失去了戰鬥力,目前正向松花江北撤退。杜聿明立即更改部署,一反先前謹慎推進的方針,命令部隊大膽實施機械化追擊,分兵冒進,窮追猛打。結果林彪正指揮部隊撤退,國民黨軍就以多路平行縱隊追擊上來,在空軍支援下對民主聯軍實施迂迴包抄。這次國軍的表現非常大膽,不像以往那樣密集靠攏,而是一個團一個營就敢深入追擊,大打出手。民主聯軍勉力招架,但根本抵擋不住敵人空地一體化的攻擊,許多部隊被打散和割斷在敵後,與上級失去聯繫,呈現出混亂狀態。林彪只得命令部隊不分日夜加速撤退,一定不能被敵人追上纏住。就這樣,民主聯軍一路敗退,不得休息,疲憊不堪,立腳不住,一直被敵人趕到了松花江北岸。國民黨軍則連續佔領公主嶺、范家屯、長春、海龍、德惠、農安、小豐滿等地,兵臨松花江南岸,趾高氣揚,非常囂張。
撤出四平後,林彪就病了。然而國民黨軍來勢洶洶,他也只能撐著病體繼續指揮部隊撤退。對於敵人的異常舉動,林彪也感到很是納悶,國民黨軍什麼時候膽子這麼大了,像是算準了一樣追著民主聯軍打?直到後來才知道,原來是作戰科長王繼芳叛變了。這件事當時鬧得很大,成為了四野戰史上的一個嚴重教訓。直到1949年,已當上軍統少將的王繼芳在重慶被二野部隊捕獲,專程將他送到四野司令部駐地武漢,經過公審後槍決,才算消了當年的四平戰敗後之恨。
四平大敗,令黃克誠耿耿於懷。對於當時曾流傳的四平保衛戰是東北「最後一戰」的說法,黃克誠斥之為「左傾胡鬧主義」。5月24日,他再次致長電給中央,從五個方面彙報了當前部隊、地方的情況和對今後的作戰意見。黃克誠坦誠建議,今後的作戰方針不能死守城市,應以消滅敵人為主,應避免被動的守城戰,爭取主動的殲敵。目前應爭取一個時期來整理部隊,恢復戰鬥力,提高士氣,肅清土匪,發動鄉村群眾最為有利。等到敵人分散後,再伺機作戰,即使失掉一些城市也值得。在電報的末尾,他特意加上一句話:「我這個人往往報憂不報喜,好從壞處考慮問題,所看到的現象亦是壞的方面較多,故或許有片面之處,但都是事實。」對於黃克誠在電報中所述說的當前形勢,毛澤東已從與東北局往來的其他電報中知悉。但黃克誠這種不加文過飾非的直言進諫,仍是令人感到不太愉快。據說毛澤東一接到黃克誠的電報便感嘆:「又是這個黃老!」是褒是貶,只有他自己清楚。5月27日,毛澤東複電東北局,指示目前的軍事方針應以一部擾亂敵人,主力脫離與敵接觸,不怕喪失地方,遠離敵人,爭取時間補充休整。並強調四平之戰「為一時的特殊條件所致,不能成為我一般的作戰方針」。可以看出,中央軍委已吸取了四平保衛戰的教訓,今後不再主張打這種消耗戰了。
取得大勝之後,杜聿明的本意是乘勝進攻,打過松花江佔領哈爾濱,把中共軍隊攆進黑龍江。按當時的雙方實力來衡量,這種危險性是存在的。然而,蔣介石於此時飛到了東北視察,高級將領們紛紛前來覲見,不得不停止了軍事行動。不久,蕭華、吳克華等指揮的民主聯軍南滿部隊發動了鞍(山)海(城)戰役,殲敵一部,迫使杜聿明不得不從北滿抽調部隊南下支援。在此期間,在馬歇爾的力主告誡下,蔣介石宣布停戰15天,國共雙方繼續討價還價,杜聿明也只好暫時偃旗息鼓。由於判斷松花江防線難以守住,東北局當時已準備放棄哈爾濱,到農村去打游擊,讓各部隊化整為零獨立開創局面。緊急關頭,毛澤東獲悉蔣介石準備停戰,遂急電東北局,令他們堅守哈爾濱10天,並強調這是「至要至要」!從國共談判的進程看,毛澤東判斷蔣介石是要打的,和平希望渺茫,其短期停戰不過是為了要休整部隊,調整兵力,準備發動新一輪的進攻。然而此時東北的中共軍隊則更需要休整,應「竭力爭取和平,哪怕短時期也好」。為配合東北形勢,中央軍委命令關內部隊實行積極的自衛反擊,打擊敵人,調動敵人。6月7日,陳毅指揮山東軍區部隊毅然開打,連續解放了膠縣、張店、周村、泰安、棗莊、德州、即墨、高密等城鎮,殲滅國民黨軍收編的偽軍3萬多人,嚴重威脅了國民黨控制的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安全。不得已之下,蔣介石只好命令將原準備調往東北的兩個軍抽回來應付山東戰事。這樣,東北國民黨軍也一時無生力軍補充,因佔領了大量城市而不得不分兵駐防,戰線扯散,需要休整,只能暫時終止了攻勢。民主聯軍面臨的軍事壓力得以大大減輕,東北最危險的局面過去了。
隨著雙方談判逐漸破裂,國民黨方面鐵了心要打,毛澤東在經過反覆思考後下了決心,一面爭取最後的和平希望,一面打破幻想,不怕兩個破裂(與美、蔣破裂),立足於打,全國大打,不限於東北,只有經過半年至一年打勝了,和平才有希望。為此,他向各中央局下達了自力更生,立足於打的指示。與此同時,李富春和黃克誠代表西滿分局給中央發送了一份報告,建議現在應採取保存力量,等待時機的方針。認為目前戰和已到最後關頭,如果拖延不下去,要麼讓步以求和平,要麼堅決打下去,堅持下去以待國內外局勢的根本變化。對於這份報告,毛澤東認為其中的一些觀點是合乎實際的。但對局勢的估計過於悲觀,對敵人的困難和弱點估計不足。目前只有堅決鬥爭一途,戰和均為鬥爭下的條件,喪失了鬥爭精神,「結果將極壞」。也就是說,毛澤東已不再期望中共繼續讓步以換取國民黨方面恩賜的「和平」,而是要採取堅決鬥爭的方針,以打促和,以打逼和。重慶談判後黨內一度曾出現的「和平民主新階段」的幻想必須丟掉,打是目前唯一的出路。
歷史證明,毛澤東透視種種不利的條件,以其過人的戰略膽魄為中共規划了一條擺脫困境、走向勝利的道路。到了堅決鬥爭的重要關頭,當時的中國上下無人能有毛澤東所具備的戰略天才和面對極端困難的膽色,蔣介石之所不及,美國誤判對象,斯大林錯估友黨。就這樣,中國歷史在20世紀40年代中後期走向了其時無人能料的巨大轉折。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撕毀了國共雙方於1月間達成的《停戰協定》,調集重兵向中原解放區發起大規模進攻,全面內戰終於爆發。有意思的是,關內開始大打後,東北卻出現了幾個月時間的沉寂。由於國民黨政府全面展開了對東北佔領區的接收,軍隊也相應地散開守衛各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攤子越鋪越大,加上關內吃緊,兵力緊張,一時無力像四平之戰時那樣集中優勢兵力向中共軍隊發起進攻。雙方在北滿松花江、南滿長白山兩個方向形成對峙狀態,一直持續到了當年10月。利用這幾個月的寶貴時間,東北民主聯軍得到了充分休整和補充,東北局也指導各地區展開了大規模根據地建設,終於站穩了腳跟,恢復了元氣。等到國共雙方在東北再次開戰時,形勢就大不一樣了。幾年後,國民黨軍隊在遼瀋戰役中大敗虧輸,丟掉了整個東北。蔣介石這才如夢方醒,認識到1946年6月初宣布東北停火是個極大的錯誤,失去了一舉消滅中共在東北勢力的天賜良機。惱羞成怒之下,蔣介石將板子打到了當初力主不要追擊共產黨的馬歇爾身上,大罵其「冥頑不靈」。可是,有什麼用呢!歷史,已經無法改變。
為了加強東北局的集中統一領導,擺脫東北工作目前面臨的困境,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經過慎重考慮,於1946年6月16日向東北局下達指示,決定以林彪為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兼政治委員,彭真、羅榮桓、高崗、陳云為東北局副書記兼民主聯軍副政治委員,並以上述五人組織東北局常務委員會。如此,賦予了林彪一元化領導東北黨政軍全局工作的權力,之前由於他常和彭真意見相左導致形不成堅強領導的局面得以改變。林彪能以中央委員身份領導一群中央政治局委員,顯示了毛澤東的魄力及對林彪的巨大信任。歷史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加快了東北解放戰爭勝利的進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如果杜聿明繼續北進,中共的確有退往蘇聯的計劃。但最後國共暫時停戰了,第一是有馬歇爾的調停,老蔣顧忌國際政治環境,第二是國軍兵力不足,佔了東北大部分城市,兵力已經分散了,繼續進攻不會有好果子吃。
蘇聯的援助對中共在東北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不過蘇聯對中共的態度是有反覆的。
最開始國軍沒進到東北時,蘇軍還是給中共軍隊物資的,甚至協同作戰打鬼子。(我認為這時候蘇軍願意提供物資是蘇軍部隊的私下行為,畢竟都是布爾什維克嘛,並不是蘇聯政府的官方態度。)
後來國軍進入東北開始接受日軍投降,因為國民政府是中國的合法政府,並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和簽訂了互助條約,那麼蘇聯再明著幫中共就相當於扇自己耳光,政治聲譽也不好,所以停止援助中共,甚至出現把共軍部隊繳械,阻止共軍進城等事情。
而後來隨著有美國資助的國民政府逐漸控制東北大部分地區,蘇聯就認為不能任由美國勢力佔據東北,於是又開始幫助中共。提供軍援,派遣專家,建立工廠等等。目的就是維護自己在遠東的利益,扶植共產黨對抗美國勢力。
說白了,老毛子的做法就是哪個對自己有利就幫哪個
-------------------
8月14日
1. 東北不像華東華北那樣有牢固的根據地,老百姓剛從日本鬼子的壓迫下解放出來,對共軍沒有印象也並無好感,在他們眼裡,共軍和東北鬍子沒什麼區別。所以東北人民沒有支持共軍而是更傾向於裝備精良的國民政府的正規軍。因此,共軍在東北舉目無親,沒有糧食衣服,沒有醫藥救護,沒有住所,沒有嚮導情報等等。以至於有些士兵罵東北老百姓是賣國奴,白眼狼。(所以,中共在東北站穩腳跟後開始了大規模的幹部下鄉,建設根據地)
2. 中共部隊進軍東北時沒有攜帶武器裝備和給養,只有黃克誠部帶了輕武器。原因是中共認為日本投降後一定可以拿到大量補給,加之蘇軍的幫助,裝備部隊是很容易的。但實際情況是有些去的早的部隊拿到了裝備,而後去的基本都被蘇軍拒之門外。在蘇軍撤軍時國軍還沒完全進入東北,於是出現了短暫的真空,讓共軍佔據了一些城市,應該也拿到了一些補給。
3.進軍東北對於那些本土本鄉的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事情,儘管中共有強大的政治宣(xi)傳(nao),但在進軍途中和作戰過程中,還是有不少的逃兵和叛降。共軍在進入東北之後吸收和改編了大量的偽軍和土匪,但這些新的士兵遠不如土八路,舊社會的習氣很重,沒有很強的軍事和政治素養,所以戰鬥力很低,士氣也不高。
4.國軍的實力顯然要比土八路強得多,去東北的主力是遠征軍,有美式裝備,也有豐富的戰鬥經驗,讓土八路大開眼界(特別是炮兵,對共軍的刺激巨大)。而那時候的共軍的戰鬥力和三年後的東北四野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別。一幫打游擊戰麻雀戰出身的土八路完全不是經過美式訓練的國軍的對手,無論是防禦戰還是攻堅戰。
5. 按當時的情況,共軍沒有力量能夠阻擋國軍的進攻,但由於政治需要(重慶談判需要籌碼啊),共軍不得不和國軍正面對抗,所以才有了血戰四平的失敗。如果不是這個主要原因,那些在抗日戰爭中活下來的共軍戰鬥精英完全可以參與後來的根據地建設和部隊的整訓,可能東北戰役的爆發會提早一點。
---------------
關於東北戰場的書,推薦看《雪白血紅》。
要求北進佔領哈爾濱的是大名鼎鼎的孫立人部,但當時國軍戰線的確過長,後方佔領城市負擔不小,並且國際上也有壓力(國軍美式裝備太依賴進口和援助),同時保不齊杜聿明或其他高級將領眼紅孫部戰功的因素,反正就是沒有繼續北進。
反觀tg方面,由於蘇聯人的態度跟戀愛中的女孩一般忽冷忽熱,所以自己的物資供應也很不穩定,保守方案一是全部退守黑龍江北部定都哈爾濱建國(民主聯軍的名義),方案二可能就是北入蘇聯境內。國軍的停頓的確為tg贏來寶貴時間,清掃了哈爾濱及黑龍江北部的親國軍地方武裝,整編流落的偽滿武裝,同時加大階級仇恨教育(這個特給農民兵打雞血,反觀國軍完全不可能做到這點),另外太祖也在關內頻頻出擊牽制國府注意力。。。大概一年多時間後東北雙方的實力就此消彼長了
參見三下江南四保臨江戰役
百度百科在此
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本人曾擔任陳雲紀念館的展覽設計,兼職講解員,因此對這一部分還是有點初步了解。
還可以參考這裡:
陳雲在東北:發起「四保臨江」戰役――中紅網
以下摘抄於百度臨江吧:四保臨江期間陳雲和肖勁光
1946年10月,國民黨軍按「先南後北、南攻北守」的戰略方針,調集8個師10萬兵力向我南滿根據地發動了猖狂進攻。南滿形勢岌岌可危。
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的陳雲,是中央領導集體中的重要成員,在黨內資歷深,威信高。肖勁光是我黨最早涉足軍事領域的領導人,在1945年黨的「七大」上被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46年10月26日,陳雲、肖勁光在哈爾濱參加了由林彪主持的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聯席會議。會上,陳雲、肖勁光臨危請纓到南滿地區工作。東北局當即批准,並電告中央,請求由陳雲兼任中共南滿分局書記、遼東軍區政治委員,肖勁光兼任遼東軍區司令員。10月27日清晨,陳雲、肖勁光等30餘人乘專列從哈爾濱出發,11月27日到達臨江,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南滿對敵鬥爭,成為扭轉南滿戰局的關鍵。
11月30日,陳雲在遼東軍區司令部主持召開了第一次南滿地區軍隊和地方主要負責幹部會議宣布南滿分局統一領導南滿地區的黨、政、軍、群工作。陳雲宣布對遼東軍區領導機關進行調整,肖勁光為司令員,陳云為政治委員,肖華改任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
在國民黨軍隊重兵壓境,頻頻進攻,我軍是打是撤,是堅持還是放棄的關健時刻,1946年12月11日,遼東軍區在原通明碳礦的辦公室里召開師以上幹部會議,史稱「七道江會議」。肖勁光在會上作了《關於堅持南滿和今後軍事行動方針問題》的報告,詳細分析了南滿乃至東北的敵情、我情、軍情、民情,對堅持南滿的意義,我軍的行動方向和行動方針作了明確的闡述。會議進行了兩天,與會人員各抒己見,留、去兩種意見爭論不休,相持不下。12月13日上午,敵軍4個師集結待命,準備向臨江地區發動進攻,而我軍的行動方針仍無法確定。肖勁光決定請陳雲到會拍板定奪。12月,陳雲參加「七道江會議」,並對兩種不同意見進行了反覆比較,全面權衡,他把東北的敵人比做一頭牛,牛頭、牛身子沖著北滿,南滿留了一條牛尾巴,把牛尾巴抓住了,牛就走不了,敵人就進退兩難。因此,抓牛尾巴是關健。陳雲說「你們讓我來拍板,拍板就是堅持南滿。」「我們不走了,一個人也不走,都留下來打。」「如果這個決心下錯了,責任遠見卓識我來負,不怨大家。」
陳雲的臨危請纓和「七道江會議」拍板定奪,充分展示了他的戰略眼光和領袖風範;肖勁光的臨危請纓和他在「七道江會議」上的報告,表現出一個軍事家的膽略和氣魄。他們在「四保臨江」戰役中導演的一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流芳百世的話劇,永遠載入我黨、我軍的史冊。
基本和講解內容差不多。
可以看看《血紅雪白》這本書,大體說45年後的東北局勢戰爭,還沒看完不好評論:-)
國軍也就剛剛過了松花江,就敢吹把林彪攆到了蘇聯??
百度一下陳明仁將軍,你會有個新的認識。
百度一下四平的位置,看看離蘇聯多遠。
問題是他沒有遠走蘇聯。原因在於國軍指揮官是白崇禧,不是中央軍派系的軍官。所以校長讓白崇禧停止追擊。其實校長真是共黨卧底!
如果真如題主所說,那麼中間的幾個月究竟發生了,可以讓東野全殲關外國軍?莫非是快速調動了高達部隊?
建議百度 楊奎松。他的立論比較客觀。(私人覺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走向共和》中李鴻章說的「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網上經常有人諷刺蔣介石「地圖開疆,日記強國」,是否合理?
※鴉片戰爭的發生真的是必然嗎?
※李鴻章有哪些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