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與李治之間是真愛么?
如果你是武則天,我是李治。我不顧你是父皇遺孀,只因那露水姻緣,不顧國法家規,遑論寺院戒律,把你從一介寡婦變成帝妃。你殘害我妻妾,我立你為皇后,我的弘骨大臣,親舅舅都因你而廢。我不愛你又是為何?
如果這都不算愛……
歷史上從沒有一個皇帝,像李治對武則天一樣,這不是庸君對奸妃居高臨下的寵幸,這是一種聖愛
有人說李治立武則天為後是為了對付長孫黨,不錯,有這個目的,但天下女人何其多,他偏選擇最難的這個,他父親的女人武則天,而且如果他只為了政治目的,那斗垮長孫後,就不會如此信任武則天,但他沒有,他繼續信任,繼續重用,他給了他能給武則天的一切,要知道,武媚娘入主中宮後,李治就幾乎沒別的女人了,而且李治越來越過分,給了專寵他還要給武則天權力,甚至讓她一起封禪,甚至抬升她為天后,甚至允許他和自己並稱二聖共同掌管天下,甚至臨死前,還把軍國大權徹底交給了她,這簡直是瑪麗蘇都寫不出的情節吧?給你所有的愛,給你所有的榮耀,給你所有的尊貴,給你所有的權力,最後幾乎把天下都送給你,這,還不是愛?!!!歷史上帝王之愛能到這個地步的,只有宋真宗和劉娥吧(所以劉娥也差點做女皇)
毫不客氣的說,武則天最後動了帝王心思,70%是她老公寵出來的
至於武則天對李治,應該沒有李治對她那麼愛,不過也是愛的,那首「望朱成碧思紛紛」,沒有真情實感是寫不出來的,而且她與李治攜手共進幾十年,為他生兒育女,為他分憂解惑,這份糅合愛情,親情,感恩,知己的情感,同樣十分感人,所以她在生命的最後,也選擇摘下自己的皇冠,以他的妻子身份,合葬乾陵
這才是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愛情,什麼楊貴妃李隆基簡直弱爆了1,唐高宗的最後幾個孩子都是武則天生的
2,唐高宗為了讓武則天當皇后,把長孫無忌、褚遂良他們都趕出去了
3,武則天,14歲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23歲太宗病重,李治入侍,與李治發展私情,26歲在感業寺出家為尼,28歲回宮,29歲生長子李弘,31歲封昭儀,32歲封皇后,41歲殺上官儀、垂簾聽政,42歲跟唐高宗泰山封禪(中國歷史中女性從未有資格封禪),唐高宗駕崩,留給唐中宗的遺詔說「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83歲駕崩,與唐高宗合葬乾陵,眾臣反對,唐中宗執意遵從母親的遺願。
綜上,你覺得他們是不是真愛。
混亂不是深淵。
混亂是階梯。
很多人想往上爬 卻失敗了
且永無機會再試。
他們墜落而亡。
有人本有機會攀爬,
但他們拒絕了。
他們守著王國不放
守著諸神
守著愛情
盡皆幻想。
唯有階梯真是存在。
攀爬才是生活的全部。
作為武后腦殘粉一枚,來知乎第一答。
我認為他們還是真愛的,至少是真愛過。雖說武媚娘從感業寺輾轉回宮主要是王皇后從中出力安排的,但要是李治不那麼喜歡她,估計她也就只是個宮女了,畢竟武媚娘身份實在是有點尷尬,怎麼解釋都很麻煩。而且王皇后為什麼覺得武后就能和蕭淑妃抗衡呢,還是因為覺得李治心裡有她。而且自武媚娘回宮後一直深得李治寵愛,共有六個孩子,四男二女,其中長女夭折(我個人覺得不是武后殺的,也應該不是皇后殺的,在這先不跑題了)。除了韓魏兩位夫人,也沒有哪個嬪妃能分寵於武后,更別說孩子了。後期又允許武后參政議政甚至臨朝,這絕對是VVVIP才能有的待遇。細考的話我覺得有很多細節都會很有意思的,但是就這幾點來說,李治真的是已經非常喜歡武后了。不管後期怎樣,至少曾經非常喜歡過。
至於武后是不是真的愛李治呢,我覺得也是愛的,至少是真愛過。首先客觀的,在那麼一個男尊女卑的男權加皇權社會中,李治是皇帝,是唯一能保護或者說是唯一能賦予武后權利的人,於情於理,都不可能一點感情沒有。而且後來也是與高宗合葬(雖然這點沒什麼說服力,畢竟是高宗的皇后)。另外我主觀相信,武后畢竟是個女人,相夫教子的傳統思想還是在她早期佔主導的,至於後來臨朝稱帝神馬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真正沾滿了天時地利人和。一方面是高宗培養的好,第二是武后資質頗高,天生的政治家,第三是已經干政了,權利的遊戲還真不是你說不玩就能不玩的,不爬到頂絕對就是被人宰的下場,鑒於高宗後期那身體狀況,武后哪怕只是出於自保的心態,也是不想干政估計都不行了。最後就是她的兒子們確實包子,主要也是不包子的兒子都死得太早了,龍椅都沒坐上(關於這點我還是想說,我個人不覺得武后殺了自己的兒子)。
有人說武媚娘有後來權傾朝野之日全是因為自己的心狠手辣聰明才智,但實際上這與李治的寵愛與縱容不無關係。李治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窩囊的皇帝、他在位前期兢兢業業也創造了一番繁榮景象,他後期風眩病日益嚴重,不僅讓武媚娘與他二聖臨朝,甚至還要武媚娘攝政,但是被大臣反駁回去,直到死前命中宗繼位時還說重大事情可叫武媚娘抉擇。而且李治自從與武媚娘在一起之後共養育六個孩子,四個男孩全部當過太子,也沒再與會其他女人生過孩子,期間只跟韓國夫人與魏國夫人有一腿。作為一個皇帝來說,李治的確挺愛武媚娘了。當然武媚娘也愛李治,從她死後與李治同葬,並叫後人稱她位為皇后而不是皇帝中不難看出。
愛呀,當然愛啊,可那又怎麼樣,不妨礙他們互相算計啊。其實是兩隻渣攻互相渣的故事,然後其中一個先走一步,剩下的那個最終得到了天下,臨死前想起那個人的好處,最後又葬在一起了。
李治應該真的很愛武媚娘啊。
畢竟是自己小媽。愣是通過各種手段弄到自己手裡。不是真愛會費這麼大勁?
倒是武對李的感情有多少就可堪琢磨了。
李治若不愛武后,怎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將她從感業寺裡接出來?(儘管有要打壓長孫無忌等關隴世族的成分→這可以寫出另一篇文章,在此不扯開話題。)
況且如果沒有足夠愛她,大可以在拉下王皇后、蕭淑妃之後,找一個沒有什麼爭議、出身也不高的女子做皇后,讓武后做寵妃就好了。也不會引起那麼多的紛爭,朝局還能相對穩定,可以日後再籌謀拔除世族力量的大計。
李治若不愛武后,怎會與她生下四子二女呢?雖然後來曾想過廢后(武后掌握的權力超出了高宗的料想,我覺得他只是想要打壓武后,並未真的想要廢后。),但武后的柔情攻勢還是讓他放棄了想法,他本可廢棄老去的她,另尋新歡。
雖然有韓魏二夫人的威脅,但是我並不認為此二人真正威脅到了武后在高宗心中的位置。況且二人的死因頗有爭議,高宗也可以尋找藉口來對付武后啊。
武后若不愛李治,怎會寫下《如意娘》呢?或許你道這是偽作,亦或許你道這是虛情假意。
你可曾想過,在淒涼的感業寺裡,夜來風雨(雖然未必下雨喔),孤燈之下,一個遭封建禮教束縛的女子寫下如此感人肺腑之句——「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這怎可能不愛呢?或許她後來的作法實在過於殘忍,但是詩中蘊含的真情實感是無法欺騙的。貪慕權位也好,心狠手辣也好,無論後世如何評論,此時此刻,她深情之姿展現了出來。
而且晚年還經常書寫此詩,誰無聊會經常回味呢?
我私下裡認為他們的關係更像是合作夥伴,互惠互利,但也同時擁有深厚感情。(個人覺得有點像西班牙天主教雙王)
在當時男尊女卑、等級嚴明的封建社會裡,一個男人能夠給予女人那麼多世俗權力,本就不易;而一個女人敢於打破舊例,甚至參加泰山封禪這樣象徵皇權的神聖儀式,主持亞獻,這樣獨特而又張揚的行為肯定有丈夫鼎力支持和自身的自信。
雖然晚年武后殘殺宗室,甚至逼迫自己的親生兒子自殺,扶持自己家族勢力上位(不否認)。這些和權力之爭有關,但不能因此片面地認為她就是個無情無義的人。
權謀與利益本就是陰暗的,在這上面講感情基本都會斷送自己的性命。而且個人認為,權謀和感情並非不共戴天,只是有的感情只能夠藏在心底裡,不能夠彰顯出來。
若為感情所制約,武后怎麼可能登上帝位?別說帝位,老早就被幹掉了。
李旦幼年時的稚嫩言語,不願離開母親之意就連看者都為之動容,何況作為父母的李治與武后?
不要因為權力之爭而忘卻當初的感情。
答案明了,何須多言?
謝謝。我認為李治應該是真愛,因為作為一個帝王,頂著那個時代不孝子的規條把武氏從尼姑庵迎回宮裡,就是這個懦弱的皇帝的勇氣。
但我認為武氏是否真的有愛過高宗就難說。因為當時太宗駕崩,所有沒有孩子的妃子都是要去尼姑庵的,如果不想這麼年輕就在那裡過一輩子,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認識有可能保得住自己的人,所以現在認為武氏接近高宗李治是有計劃地靠近的。
是。愛過。臨終前也要合葬。
看朱成碧絲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武則天最著名的一句詩,感業寺所寫,若非真愛怕也寫不出這樣的詩。
作為一個正在對武后路轉黑的路人來答一記,李治對武后很顯然是真愛,從利益的角度上講他利用后妃勢力剷除長孫無忌為首的功臣集團有很大的選擇餘地,不需要選擇武后這樣一位作為小媽,家世又很是一般的女性作為合作夥伴,並把她扶上後位,武后雖然有能力,但若不是李治把她接回宮武后很難發揮自己的潛力。
對於武后我看不太懂她,但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她對自己和李治的子孫還是太狠了,實在不像有真愛的樣子,倒像李家人殺了她全家似的……扶武氏宗族上位也讓人更加感覺她無比強的權力欲,也許她愛李治,但我認為比起她本人的權力欲來這在她心中應該是不值一提的,權力面前少有真情啊。
是真愛吧,武曌最終還是以高宗的皇后身份與李治合葬,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反而李治廢王立武,藉此打擊舅舅長孫無忌、褚遂良集體背後的貓膩才大了
他把尼姑武才人接回宮純粹是因為他喜歡好這一口,沒想到後果玩脫了
感覺肯定是真愛,李治沒有當上太子前,他爹多次提起說他性格儒弱,但是他卻能頂著朝野所有的勢力和反對把已經身為尼姑的武媚娘接回來(尤其當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大權在握),要不是真愛哪來的勇氣,再說武媚娘當上皇后之後,手段殘忍了些,但是李治卻也一直縱容著她,雖然說武皇后那時候手裡有很大的權利,可是我覺得皇帝如果真的要懲治她甚至秘密賜死的話,也並非是辦不到。古代的皇帝最講究權衡之術,若不是真愛,李治也不會那麼放心的要武媚娘日漸坐大。
再說武媚娘死的時候,留下遺詔要求和李治合葬,雖然群臣反對,但是她兒子還是照做了。有人說她是為了享受太廟供奉,難道她不與李治合葬就不能受到太廟供奉嗎?古代正二品以上的夫人(沒有大過錯的)都是可以被供奉的,更何況武媚娘還曾是皇后,甚至皇帝。
我覺得李治對武則天是真愛。李治是個御姐控,就喜歡姐姐類的。
相反武則天對李治的愛就沒有那麼單純了,畢竟在李世民當皇帝期間她沒有得寵,看透了皇宮裡的爾虞我詐,所以看到李治當上了太子,她認為自己翻身的機會來了,當然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武則天對於王位也算使出洪荒之力了。
有真愛 但是在那時候 感覺還是利用的成分大一些 以後就漸漸愛上了李治
李治八成是真愛武則天的,武則天對李治九成九隻是利用而已。愛情方面,大多男人總比女人傻一些,即便是皇帝
都說兩人合葬就是真愛,那是武則天要跟李治合葬,增加自己的法統。有唐一朝就不能把她挖出來。
李治可沒說要跟她合葬。
再有就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生倆孩子就真愛了?
真逗。
高宗曾經深愛武則天是肯定的,可是武則天是否愛高宗就不一定,但是對高宗是有感情的,畢竟幾十年的夫妻。武晚年養了那幾個男寵,我一開始覺得挺不可思議,可是後來看了高宗的畫像覺得武則天也許真沒有愛過他,只是有依賴之情,畢竟是皇帝嘛。死後武就膽大妄為了。況且武長得很漂亮,也是看到畫像,本人覺得,一般長得漂亮的都還是會希望自己的男人也長得不錯。可是李治只是一個很值得依賴的人而已,就像現在很多漂亮女生會嫁給富豪一樣的道理。富豪是喜歡漂亮女生的,可是女生就不一定是喜歡你才和你在一起。
武則天是利用李治,因為她愛李世民,李世民(李世民兄弟四人,老大腿殘,老三很醜,老四早亡,唯李世民集英俊,瀟洒,睿智等於一身,所以其他兄弟對他又羨慕,又嫉妒,又恨。傳說,老三生下來,被母親拋棄,傭人救了他,他長大後,責怪傭人不該救他,殺了那個傭人,這或許也是後來兄弟相殺的源頭)是鮮卑族帥哥,天子,武則天對他的愛很瘋狂(宋慶齡對孫中山的愛或許可以一比,又或許有戀父情結吧,畢竟武則天12歲的時候父親死了),李世民不愛她,只是喜歡她(或許因為唐朝等級制度的森嚴,武則天畢竟出身太低,李世民都無法提升她的等級,也就李治時代,武則天才能從最低等的身份成為皇后)。年老的時候她還回憶最幸福的時光:是自己少女時代,為了取悅,引起李世民的注意,積极參加李世民的馴馬。她成功了,李世民注意她了,她成了李世民的女人。她因為愛,一直很努力的向李世民學習政治治國,學習更多的李世民在意的東西,為取悅李世民,讓自己羽翼更加豐滿以至於愛到最後,她自己的政治思路,抱負越來越像李世民。她雖努力,但歷史使命卻要打擊她,磨鍊她。於是後來,更優秀的女人接踵而來,她還是被冷落了。李世民對李元吉妻子的事情上,讓她這個學生,終於成長並開始超越老師了。她想清楚了,這麼痛苦的愛,救不了現實中的自己,如果不改變,她的處境會越來越糟糕。畢竟李世民年紀大了,她又沒有子女,前人的教訓,母親的遭遇,使她清醒了。為了自己和母親,她必須放棄愛情,選擇出路,救出自己。她再沒有愛過,只有利用了,她是李世民的繼承者,她繼承和發揚了李世民的政治抱負。李治對她算真愛吧(很勉強,因為李治似乎愛過很多女人,因為政治權利之爭,殺或廢掉了她們。至於武則天能在他身邊那麼久,就是因為她沒有權勢,沒有背景,不屬於任何集團,並且一直在幫他,還替他背黑鍋。其他女人母親家族的權勢包圍了李治,李治很反感,感覺李治一直想像父親一樣擁有威嚴和真正的權利,但大臣們派別之爭,讓他對他們很反感,自己想做的事總不能隨心所欲。所以殺人的時候,李治很過癮,但殺了後,又後悔。做出一些虛情假意的事,讓外人以為都是武則天在搗鬼,不是他李治的本意,殺李恪的時候,他就很決絕,當機立斷,可能因為李世民曾想把他的太子之位換掉的事,他很忌憚,怕大臣真把他換了),但更多的是依賴,政治依賴,因為對父親的敬仰,李治很欣賞與自己父親有一樣政治思維的武則天,而且在武則天身邊他有一種歸屬感,李治母親早逝,父親留他在身邊,10歲就認識武則天,他又是李世民的愛子,武則天深愛李世民,從小一直把他當最愛人的兒子看待,讓他感覺很溫暖和母愛吧(戀母情結)。李世民征遼,成了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武則天依然盡職照顧李治,但李治已成年,在父親的女人堆里待著,都不是自己的女人,倆人的耳鬢廝磨,青春期的李治終於按耐不住自己,發生了繼子繼母之間很正常的行為(自古父親的小妾與兒子通姦這類事也算正常,如「滿城盡帶黃金甲」,年輕的皇后因為得不到皇上的真愛,年幼的太子缺失了母愛,父親又忙於朝政,兩顆迷失的心互相關愛,生出了畸形的母子戀),終於把武則天抱在了懷裡,武則天或許不願意,可是李治是太子,皇上不在,她反抗無用,她只能認命。她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李治是太子,最多被責罰思過,很快也就沒事了,可是她不同,她會被賜死的,被自己心愛的男人賜死,這是她最不喜歡的事。剛強的她哭了,第一次在李治面前運用了「哭」,這個工具,她哭訴了自己就要被處死了,李治可能被廢,涉世不深的李治,嚇著了,於是她說她有辦法,讓李治聽她的,李治答應了。於是出現了史書記載的,李世民出征回來,李治第一個衝出去,攙扶李世民的孝舉。其實是讓李治看住李世民,不讓其他人靠近,進讒言。李治嘗到了甜頭。而李世民也很快發現了,武則天對李治的幫助,於是避人耳目在旁邊建了太子殿,堂而皇之的把武則天賜給李治,武則天畢竟還是愛著李世民,她不願意這樣。但自己畢竟是弱女子,無力抗爭。她當著李世民的面哭了,這次她真的很痛苦,她努力到最後,被自己心愛的男人拋棄了。李世民這樣利用武則天照顧李治,考慮到倆人年輕,於是李世民為了不讓武則天懷孕,在食物上做了手腳,如果被發現,理由是父子雙睡,怕生出的孩子無法區分。其實那時李世民已不能生育,後來又病了。所以武則天和李治雖然在太子殿夫妻4年多,但武則天一直未懷孕。(又或許武則天生過孩子,畢竟李世民的皇子中也有母親的記載是宮人的,可見生了皇子也還是宮人(才人),並未母憑子貴,晉陞為皇妃之類的,兒子被抱走了,自己還要做宮女(才人),據說現在日本也還沿用了唐朝的等級制度,身份的懸殊,讓人窒息。而女兒的記載似乎也有不完全的,就如所謂李恪的母親只記載楊氏,後人說是隋朝公主,但隋朝似乎沒有冊封過她,應該是母親身份等級太低的緣故。還有李世民,李治和武則天都有機會刪改歷史記錄,李世民不就曾要求看他的「皇帝起居錄」,史官只好刪減記錄,讓他過目嗎?也就是說,唐史其實改過了,有不真實的地方。再就有的皇子或許被送人了,就如楊玉環的那個倒霉的前夫,不就是生下來送給伯父收養了嗎?因為母親被李隆基寵愛,才得以皇子的身份娶了楊玉環,隨著母親死去,也就丟了老婆,丟了……再就秦始皇就刪掉了嫪毐謀逆事件中幫他鎮壓的重要角色(可能是後來的昌平君),以至於他的皇后(皇帝初婚怎會沒有皇后,大概是昌平君的女兒?姊妹?)是誰,歷史上都沒有記錄)武則天原本就與世無爭,因為無爭,才可以保全自己,默默無聞,才可以不被傷害。但她最大的優點就是忍耐。對於李世民的所作所為,她都忍了,畢竟她愛他。她願意為他粉身碎骨,她盡職盡責於他的命令。李世民死後,她心灰意冷,願意去寺院,徐惠妃的死,讓她感動,她無法像她那樣愛的轟轟烈烈。她寫下了「望朱成碧思紛紛」的詩句。而此時,李治正與蕭淑妃愛的死去活來,王皇后(很可憐的女人,嫁給李治,李治就被留在太子殿,朝夕與武則天相伴,她怎麼能有孩子)據說是個木訥,美麗,高傲的女人,正為得不到李治的寵幸與蕭淑妃爭寵。王皇后看到了詩,記起了這個女人,於是利用自己的權利,安排了武則天與李治的會面。促成了武則天回宮。無心插柳,命運使然,武則天回來了,後來生了李弘,她才升為昭容(其實若沒有後面的事,武則天到頭了,上官婉兒最後不也就是個昭容嗎?宮女出身,在等級森嚴的大唐,地位怎麼上的來)。(又或許,武則天的父親是商人出身,她繼承了商人的算計。已經成長為精於算記得武則天很快就明白了。她痛定思痛,她在李世民身邊看到那些李世民寵愛的女人是如何令李世民不能自拔的。她終於放下一切,仿效她們,抓住了李治缺少母愛的一面。她陪李治玩樂,順著李治,李治更喜歡她了。她是個勤快的人,於是她盡心在生活上照顧李治,李治的生活中處處有武則天的影子,以至於武則天不在身邊的時候,李治還是覺得武則天伺候的好。李世民問話時,又在一旁幫著遮掩,打暗語。因此李治成功的取悅了李世民,李世民滿意的離開了人世。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武則天會和其他低等沒有子女的妃子一樣,被送去寺院。外人又不知道他們父子共用一妻的事。其實真正的掌控者武則天是笑著離開皇宮的。她等李治等的有點久,她也聽到了蕭淑妃的事,徐惠妃的死,觸動了她,她有感而發,寫下了詩句,但故意傳與李治。李治於是按著武則天的安排回來找她了。王皇后又聰明反被聰明誤,被李治利用了。李治還煞有其事的說:先帝常賜武氏與朕。身邊人就沒人吱聲了。這個李治真是個好孩子,對父親真是言聽計從啊,父親賜的,就一定要守護好。如果我是他身邊的人,我心裡一定會罵他:個彪孩子,你爹醉翁之意不在給你個女人讓你睡,而是讓你跟她學習的,你倒好,白瞎拉到,目的純粹就是個睡。這樣的傻孩子,估計李世民要聽到了也就給氣死了(又或許這是李治騙人的話)。這也是歷史的安排吧。若不是這樣的李治,還有後來的武則天嗎?武則天回了宮,本來她想生了孩子做個母親就行了,這是女人的本性,她真的只是過日子了,她想享受命運給她的一次做母親的機會。雖然這個男人不是她喜歡的,但卻是對她最好的,雖然孩子不是她和喜歡男人的孩子,但畢竟是她的骨肉。她一門心思做女人,正當她沉浸在幸福中。命運又一次打擊了她,李治好色的本性出來了,後宮的爭寵,皇后對她的利用,長孫無忌等大臣的咄咄逼人,逼到最後,她的地位岌岌可危,她為了捍衛自己和孩子的利益,她不得不決定自己要當後宮的主宰。這次,精於算記得她又成功了(感覺是李治戀母情結作祟,因為看到很多有戀母情結的男人的故事,都會不顧一切的保護這個女人,連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更何況其他女人,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女人前世是怎樣修來今世的這樣的福氣啊)。這次開始,她決定以後不準其他妃嬪再為李治生子女,不要再為未來的皇位爭來爭去,她不想與人爭,那就讓她們沒有爭的機會。她開始用李世民曾用在她身上的方法,在妃嬪們的食物中放上不能懷孕得葯。她的日子舒服了,她又想起了自己的娘家親人,父親與前妻所生的兩個哥哥對母親的傷害,讓她決定把姐姐的兒子作為父親的後人,傳承父親一脈。可是這個外甥太不爭氣,強姦了未來的太子妃,畢竟是自己的外甥,年輕人難免血氣方剛,太子妃可以另選,她沒太在意(或許身體里流著楊氏血脈的緣故,隋煬帝的外甥在隋煬帝宮裡與隋煬帝的宮女嬪妃私通,隋煬帝知道後,一笑置之沒理會)。可是這個外甥太不省心,強姦太平公主未遂。她怒了,強姦自己的妹妹,這還了得。她把他流放了,後來死了。她不得不把武家人接進了皇城。於是親戚們從鄉下來了,跟她享福了,也作業了,她對他們包庇,縱容。李治對武則天的容忍終於到頭了。他下旨廢掉武則天的皇后之位。武則天一直幫助李治打理朝政,李治身邊的人早就對她死心塌地了。於是乎,武則天在廢后詔墨跡未乾之時,就來到了李治面前,李治在武則天的威逼利誘下,撕掉了那份廢后詔。後面的日子,李治歌舞昇平,不再打理朝政,只是等死了。武則天的姐夫死了,想到外甥的死與自己有關,姐妹親情,武則天把姐姐接到宮裡照顧,可是她萬萬沒想到,姐姐會和李治睡在一起。她雖不愛李治,但畢竟夫妻多年,親情是有的,別人她可以忍,但姐姐,她不能忍也得忍。武則天一心撲在朝政上。李治死時的詔書,也是武則天草擬的,壓根只是以李治的名義發的。武則天的兒媳婦出身名門,而武則天的出身很卑微,所以婆媳之間也就不和諧。兒子聽媳婦的,武則天很生氣,怕自己有一天被兒子媳婦騎在頭上,所以自己稱帝,自己掌管天下,也為了武家能躋身貴族,把女兒嫁給了自己的侄子(當初太平公主初嫁,武則天對太平公主的妯娌是何等的挑剔,甚至為了配上她女兒,要殺人家,從她的所作所為看來,她的出身一直是她的軟肋)。她其實是個很可憐的女人,誰不喜歡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逍遙日子。可是她沒有這個命,她的使命不允許她這樣做。她已經不能算個女人了,七情六慾已經離她越來越遠,她只是個工作的機器,她全力爭取、維護的只是她的權利和拼勁心力躋身貴族的身份。至於張易之等,武則天年紀已大,特殊的身份,身邊不允許有親人,身邊又沒有可以信任的人,這些人無關政治,就如同她圈養的寵物,陪她說說話,玩樂打發日子罷了。打狗還得看主人,對她的狗有敵意的,她自然要維護,但手下人做事沒數,有時過頭了,錯失了人命,特別是她孫子孫女的命,她也是很後悔很痛苦的,她畢竟是母親,是奶奶。她打江山坐江山,不就是為了他們嗎?所以武則天最後還是退下戎裝,回歸了自己,做李家的兒媳。無字碑,卻是女人無奈的血淚碑。似乎武則天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最後勝利了。但其實又何嘗不是李世民的勝利。他利用武則天完成了自己無法完成的政治抱負,利用武則天保住了他的大唐基業,延續了大唐。但有趣的是,武則天的血液里流淌著隋楊氏血脈。隋唐一直被後人並稱。可不可以說,隋楊氏藉助武則天,延續了隋朝的江山,隋煬帝因為急於改革,觸動了宇文家族的利益,被殺死了。李世民傳承了隋煬帝的政治理想,武則天傳承了李世民的政治抱負。最後的勝利者到底是誰呢?(題外話,如果真有前世今生,李隆基會不會是李世民轉世,楊玉環會不會是武則天轉世。父子,子父,唐朝李氏父子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張飛?
※發生在唐朝的《西遊記》之後,中國的神界又發生了哪些大事?
※誰來科普下宣太后羋八子的正史記載?
※《史記》中所記載的哪件事發生得最晚?
※李世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該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