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畫廊?

本土的,國際化的都可以

適合投資客,收藏家去的那種


張頌仁的漢雅軒。

對中國藝術界有點了解的人應該都聽過張頌仁的名字了,漢雅軒也是中國最早按照西方標準和模式開辦的畫廊,培養和推送了一批國內的藝術家。

以前去香港專門去了一趟漢雅軒,但是位置特別難找。按著網上找到的信息找到,結果被告知搬遷了。查到新的地址後,找到的地方卻是一家大型服裝店,問了熨衣服的店員,他告知就在旁邊。但我依舊沒找到,返回去問了兩次,終於找到了。可是那天是復活節,漢雅軒的店員告訴我要關門了,我試圖問問能不能進去幾分鐘,結果被委婉的拒絕了。

如果你要去漢雅軒請準備好充足的時間找路。

其實在香港問路,很多港人都是很友好的。

除了漢雅軒,在蘭桂坊附近也有很多畫廊和古董店,可惜那時我們在深夜經過,所有店面都關門了。

另外在大型商業中心也會時不時有幾家畫廊,香港的畫廊普遍比內地的高,碰得到就可以看看。


香港中環畫廊攻略:擁擠的Art Fair之外,小眾展覽在哪裡?

By 美樂迪李小姐

香港的三月,眾多藝術節讓人應接不暇。其實,香港的藝術氣息並不只流動在藝術節紮根的三月。如果你想尋找安靜、人少、且高質量展覽,港島上還有更多有趣的畫廊選擇,展覽有趣,且完全免費。

其實我也很喜歡各種Art Fairs,如果可以觀看Pre-view,有酒又有足夠的觀賞空間,真的是了解應景HOT藝術家和作品的好時光。而香港大多數藝術節對公眾開放的時間一般已在VIP預覽的兩天之後,許多畫廊會更換Preview中熱門緊俏的作品,眾多作品難免充斥著Cliche。

在香港如果想要避開洶湧人潮且質量層次不齊吵鬧作品,可以去哪些畫廊為眼睛乘涼呢?在港島,最方便的藝術聚集地是中環,眾所知之的金融中心,也是頂級畫廊的聚集地。因為高昂的租金,眾多畫廊以各個大樓為單位,散落在不同的樓層之中。最方便的觀賞方式,便是以大樓為單位,省時有效進行Gallery Hopping。P.S. 以下介紹的畫廊均可免費觀展。

我以中環的數個大廈為據點,簡單介紹一些出色的畫廊,並整理了一些我去過的有趣展覽。這些展覽有些已接近尾聲,想去要抓緊。

娛樂行 Entertainment Building

1. PACE Gallery 佩斯畫廊

當前展覽: Chewing gum II

地址:15F

時間:10 January – 11 March 2017

佩斯畫廊是世界第一梯隊的畫廊之一,創立於美國紐約,代理了一系列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界藝術大師的作品。佩斯畫廊主要立足於美國,在紐約有三個空間,最近剛剛破土開工建造旗艦畫廊,聽說將有數層的展覽空間和一個公共圖書館,發展速度還挺驚人的;近年來擴張到加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門羅公園的PACE Art and Technology,teamlab在這一分部展出了許多創意作品,佩斯對科技藝術這一新領域的探索超越了幾乎所有的畫廊。

香港佩斯的展覽空間大概兩年前正式開放,我大一暑假曾在佩斯北京實習,當時那還是佩斯畫廊在亞洲的唯一據點。一轉眼佩斯香港已站穩腳跟,佩斯首爾的初展剛剛亮相,亞洲的藝術市場進一步被美國經理人勢力所滲透。

對佩斯畫廊的小結:展覽質量絕對有保障。佩斯香港作為一個通道式的展覽空間,基本彙集了佩斯代理藝術家中的東西方精華。我可以回憶到的展覽,都屬於小而精類型。上一個尹秀珍的「容器」,細膩柔和;再之前的李禹煥(UFAN Lee)在香港的首展也是新作舊作混合的小結式展覽。

當前的展覽是一個群展,名叫Chewing Gum II,翻譯成中文是嚼口香糖,更正式點是「咀嚼」,挺好玩兒的名字。這是兩年前的一個同名群展的延續,參展藝術家有大名鼎鼎的Chuck Close和奈良美智(佩斯代理的中藝術巨頭之中的兩位吧),以及深受波普風格影響的George Condo, 以色列藝術家Michal Rovner和Tara Donovan。

此次群展主題和香港的大環境十分貼切,「咀嚼」,在文化大熔爐的香港,藝術也需要被「咀嚼」,從不同的文化或地域背景為出發點,被大眾消化,或漸漸融合。展覽正中間,奈良美智的雕塑作品,那個反叛的孩子,直勾勾地和Chuck Close的自畫像(織毯作品)對視。以色列藝術家Michal Rovner的錄像作品,在和Chuck Close相對的牆上,搖曳的樹影下人的身影不停穿梭,不知前往何處。

2. Axel Vervoordt Gallery 阿塞爾維伍德畫廊

當前展覽:Jaromír Novotny Look Again

地址:15F

時間:12 January – 10 March 2017

我對這間畫廊其實並不了解。由於它就在佩斯隔壁,每次我去佩斯看展都會順便看一下這裡的展覽,斷斷續續也大概看過它的三四次展覽了吧。Axel Vervoordt是比利時著名的室內設計師,同時也經營畫廊,代理的藝術家都比較小眾,好幾個展覽看下來,每次展出的藝術家我都不認識,但作品本身都可推敲,值得一看且趁機學習。這裡藝術家的作品普遍偏抽象,通過畫廊簡介,了解到這間畫廊以收藏GUTAI(具體派)藝術家見長,偏愛收斂抽象的作品風格也很make sense。

從畫廊簡介中,有一句形容其當下重點的句子我很喜歡:the gallery』s vision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contemporary art with a special interest in the concept of the void, the process of the creation and in the question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space and time.

當前正在展出的是捷克當代藝術家Jaromir Novotny在香港的首次個展,名為Look Again(回望)。所有作品都是白色,藝術家拋棄了帆布,轉而在透明硬紗上作畫,是作品顯得極度輕薄,帶有漂浮感。畫框十分原始,幾乎是裸露的,創作的痕迹一覽無餘,「極簡」的風格充滿了整個空間,卻又比「極簡」多一點對創作工序的歌頌。

這個小展覽是個名副其實的白盒子,白盒子之中Jaromir的畫作導演了一場對話:白與空間的對話。由於硬紗的透光特性,白色顏料在其中展現出塗層的效果,畫作在純白的展覽空間,與光影產生了有趣的互動。在門口靜靜站一會兒,不得不感嘆白與光真是有趣的組合。

畢打行 Pedder Building

Pedder Building是中環的一個古董樓,裡面大概有四五家畫廊。香港旅遊局有推薦一個Pedder Building Art Tour;我打算找個有新展開幕的空閑周末去試試。

1. Gagosian Gallery 高古軒畫廊

當前展覽: Howard Hodgkin 「In the Pink」 霍華德·霍奇金 「粉紅世界」

樓層:7F

時間:18 January – 11 March 2017

高古軒是全球最富盛名的畫廊,在香港的分布是其世界版圖的亞洲支點,在中環的畢打行佔據了很充裕的展覽空間。高古軒旗下的藝術家大多已經成熟,策展及其用心,每一個展覽幾乎可達到美術館水準。當下的展覽是Howard Hodgkin在亞洲的首次個展,名為粉紅世界,非常值得一看。今日一早在Instagram上看到Howard去世的消息,不禁難過起來,打算今明天有時間再趕最後一天去看看他的那些作品,願感性的色彩永存吧。

In the Pink 粉紅世界。乍一眼看上去,多麼少女心的名字啊。一個八十五歲藝術家老頭眼中的粉紅世界是什麼樣呢。走進位於中環Pedder Street的高古軒畫廊(Gagosian Gallery),我走進了Howard Hodgkin的粉紅世界。

媒介為木板與油彩,乍一看畫面充滿抽象的張力,認真觀察也許可以找到進入Hodgkin描繪的具象世界的開關。明暗,光影,色澤,時間從空間光線的轉換中跳過,一幅畫只捕捉一個點滴,儘力用最具體的形式留下一片拼圖,在二維的木板平面上記錄多維度的感官體驗。

James Lawrence形容Hodgkin的創作技巧為「解讀與誤解的獨特組合」。也有評論家提出「情緒化瞬間的具象表現」這一理論。Hodgkin的繪畫拼圖對於現實本質進行超細膩展示,是極度的具象。然而,除了在Hodgkin本人的眼中,他記錄的真實場景永遠不會出現在第二個觀者眼中。每一幅畫是一個拼圖,每一個觀者所看到是瞬間都是極個人的瞬間。

這是多麼神奇的連結,通過你的情緒化瞬間,我回到了自己的記憶場景。通過你的愛人的具象碎片,我看到了記憶中屬於我的愛人的那張臉。

彷彿觀賞愛人的臉,正常距離下的具象面孔,靠近到0.01厘米時,睫毛摩擦肌膚,抽象的魔法出現了。好吧,讓我們走進粉紅世界。這魔法轉瞬即逝,也許油彩可以為其留下印記。

他說:

「我是一位具象派畫家,不是描繪外表的畫家。」

「我不喜歡談論繪畫是因為這會耗盡我的能量。繪畫是可怖的,緊張的。藝術收藏的妙處在於,這一切已成為過去式。」

2. Pearl Lam Gallery 藝術門

當前展覽: 戴爾·弗蘭克(DALE FRANK)個展

樓層:6F

時間:18 January – 9 March 2017

Pear Lam Gallery,中文名為藝術門,是一個根基位於亞洲的畫廊,在香港、上海、新加坡擁有共四個展覽空間。藝術門推動當代藝術在亞洲的發展以達二十多年。畢打行的空間不小,建築風格有趣,有點曲徑通幽的意思,不同於一般畫廊的正方空曠大盒子風格,藝術門香港的空間是條狀的。觀眾順著空間路徑向前走,雖有些狹窄,但一轉身又是一個隔斷的新空間。拍照的畫面感和光影感不同於空曠空間,我很推薦喜歡拍畫廊空間的朋友前來試試。

我去觀看了澳洲藝術家Dale Frank在藝術門的個展。他對平面藝術媒介的探索讓人驚嘆,各種不同的材料在畫框中猖獗,讓觀者體會無限的可能性。Frank作品材質中具有代表性的光油,玻璃和樹脂與全新媒介材料如阻燃泡沫、壓縮泡沫和人類毛髮互相激發出奇妙的化學效應。看著這些作品,讓人不禁發問,平面繪畫作品和雕塑的界限在哪裡?也許我在觀看畫框中的雕塑,也許我在觀看光油質地所引發的光影多媒體作品,也許通過作品反射到地面上的光線也是整個裝置的一部分。

最挑戰我的藝術認知的作品,是用人類毛髮製作的平面雕塑作品,人類毛髮如滾燙的水沸騰划過整個平面,蔓延,幾乎要躍出作品。材料和表達同時衝擊觀看者的感官,帶有挑釁的意味,使人不適。

他說:「創作伊始,我就已假設作品能獨於我而存在。繪畫應更專註於傳遞如何超越人類意志,並突破人為賦予繪畫特徵的悖論而出現、行動、甚至生活。」

3. Lehmann Maupin Gallery 立木畫廊

當前展覽: Liza Lou ingxube

樓層:4F

時間:19 January – 11 March 2017

立木畫廊來自紐約,旗下擁有許多知名的藝術家,但其突出的特點是,除了成熟的藝術家,立木畫廊也會推出初露鋒芒的新星。在立木畫廊看展,經常會有意外收穫。立木畫廊十分支持挑戰權威、探索個人表達並具有突破性的藝術家們;這些作品的衝擊力不僅來自新穎材質或媒體所激發的視覺效果,還來自更深層次的社會性及哲學性的探索。旗下藝術家的創作議題廣泛,包括性別、種族、階級、宗教、歷史、政治和全球化影響等。

立木畫廊的上一個展覽我個人非常喜歡。紐約藝術家Mickalene Thomas的作品無一不試圖衝破所謂「他人的意願」。色彩強烈跳躍,材質自由混搭,每一幅作品都透露著反叛。這一些顯示著反叛的符號,個個帶有藝術家背景與文化的烙印:即其作為女人和作為黑人的身份。

目前立木畫廊正在展出Liza Lou的作品,個展名為ingxube,可理解為「混合」。來自洛杉磯的女藝術家Liza Lou,在加州和南非來回穿梭,進行藝術創作。這次展覽中的六幅作品,均以編織串珠製作而成,色彩斑斕,而灰色的餘韻帶有節制之感,使得表達更加細密。串珠的編製技藝使人想起印象派的色點畫法影響,觀者從不同角度,可體會不同色彩層次帶來的視覺效果。

Liza Lou通過編織串珠這一媒介,給繪畫帶來了新鮮的想像,並是對手工藝和其悠長的製作過程的凝思。每一幅畫都工程龐大,南非的祖魯工匠手工將一顆一顆彩珠連起,Liza再將一條一條的串珠創作成多層次的畫作。跨文化的女性勞動力支撐了漫長的創作過程,也正是Liza這些畫作所歌頌的議題。

中國農業銀行大廈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Tower

1. White Cube Hong Kong 白立方

當前展覽:Michael Armitage, Strange Fruit

樓層:1F

時間:18 January – 11 March 2017

白立方在中環的展覽區域可謂是中環之最:最大最敞亮,且有自己的大氣門臉。要知道在一樓有自己門面的畫廊在中環幾乎沒有,Soho雖然很多,但已是另一個世界。來自英國的白立方,擁有獨立無二的敞亮門臉和特色的英國藝術家們,已成為在香港的必去畫廊之一。這個空間剛開幕一年多,去年Art Basel Hong Kong造成轟動的Tracey Emin的作品便是由白立方代理,Basel之後Tracey Emin的個展成為這個空間的經典展覽。

Michael Armitage來到香港白立方(White Cube),推出個展「奇異的果實」(Strange Fruit)。

作品本身充滿野性,借用了許多隱喻,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的情況下,站在畫前也可以看很久。藝術家強烈的情緒十分直接地挑釁觀者。

Armitage擅長使用意象,畫作中隱喻不斷。他以構圖向高更致意,以狅力線條描繪的儀式向歷史中的世界致意,而真實的立意基於當下他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同性戀在非洲的34個國家被定為違法行為,而強姦行為、暴力及謀殺是司空見慣的社會現實。在一些國家,如Uganda和Nigeria,同性戀對應的刑罰是死刑。Armitage從那個世界來到倫敦,帶著自身對種族、性別、自由的困惑,試圖用畫作展開對話,談一談這個世界產出的奇異的果實。

Armitage試圖描繪一個世界,那世界曾經屬於他的文化與歷史,對我們來說是遙遠的現實,雖然遙遠,依然是現實。而我,一個觀者,帶著對當下現實的一點點了解,再看這些畫,似乎離他筆下的世界更近了一些。

2. Galerie Perrotin 貝浩登畫廊

當前展覽:JENS F?NGE 「SISTER FEELINGS」

樓層:17F

時間:JANUARY 19 - MARCH 10, 2017

Galerie Perrotin 貝浩登畫廊始於巴黎,在全球已有14處展覽空間,也是國際畫廊第一梯隊的成員之一。Galerie Perrotin在香港的空間是我最喜歡的畫廊空間之一,主要原因是她擁有無敵的維港海景和沿著落地窗的、人性化的閱讀區域。

Galerie Perrotin在香港帶來瑞典藝術家JENS F?NGE名為「SISTER FEELINGS」的展覽。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JENS F?NGE的作品,一走進畫廊就被吸引,策展人對空間的設計很用心,作品風格通過牆壁色塊的表現方式,使藝術家的個人風格充斥在整個畫廊氛圍之中。

每一幅作品都是跳躍的,其中彷彿有許多不同的故事線索,既具象又抽象,塑造了一種超現實的情境。每一幅作品我都盯著看了好久,從深層看彷彿有太多角度可以揣測,從淺層看也存在許多乾坤,從配色、結構到多媒介的運用。靜物與空間特寫也可以很有趣。看著看著,彷彿有一個小小的我潛入了畫作中的空間中 - 粉色的樓梯、綠色的牆壁、大紅的桌子、穿拖鞋的小女孩兒以及牆壁上的引入另一個空間的畫作,都是當下場景的延伸。這種「重疊」的感官效果來自於不同色調的運用,也來自於多媒介的遊戲。卡紙、布料與鉛筆油彩混搭在一起,各個材質都富含了通往不同空間的通道。在整個觀賞過程中,我也不停地移動著,不停轉換視覺角度,像是一個體會舞台布景的演員,試圖尋找故事的不同切入點。

F?NGE說,他希望觀者「幻想」此次展覽的同系列作品所描繪的都是同一場景,但分別來自不同人的記憶,不同時間點的記憶,但最終展現的則是不同的觀點,儘管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新浪微博:美樂迪李小姐;Zine:https://zine.la/article/02c7910e05f311e7b65052540d79d783/


白立方和卓納也在香港開設分部了喔~


樓上說的漢雅軒的確很不錯。 漢雅軒在Pedder Building裡面(畢打街12號,中環地鐵站d出口),這一棟樓裡面一共有四家畫廊,每一家都是國際上有分量的畫廊,分別是漢雅軒、高古軒Gagosian Gallery、藝術門pearl lam galleries, Ben Brown。 Pedder Building對面的娛樂行裡面有佩斯pace gallery,不過香港的pace真的是太小了,不看也罷,除非當時有厲害的展。
中環附近可以一起去的,還是中環站A出口附近的貝浩登和white cube,這兩家畫廊在一棟樓裡面,不僅國際知名,而且在香港算是空間比較大的畫廊了。
除此之外,中環荷里活道上太多的gallery,隨便走走進去幾家就好。
中環的畫廊大多是國際畫廊。
local的藝術空間,在鰂魚涌的parasite算是發展的數一數二的香港本土藝術空間了,值得一去。
土瓜灣的牛棚藝術村,很多藝術家的studio在那邊,也可以一去。
香港島南邊有一片gallery聚集區,大多是本土港發展的小畫廊,但交通太不方便。
蘇富比拍賣行、佳士得、保利拍賣行在香港都有設有畫廊,經常有很不錯的展覽
其實香港還有很多挺好的的藝術空間,不定期的蹦出來好的展覽,具體去哪一家要看當時有沒有什麼吸引你的展覽了。可以去香港畫廊協會的官網查,Hong Kong Art Gallery Association 。


以下在中環 -

1. 仁 Yan Gallery 方力申開辦的,也是中環地區比較老牌的畫廊了,主要是引入內地近當代畫家作品。

2. Parkview芳草地,沒錯,和北京的芳草地是同一個集團下的。他們不限流派不限國家不限形式,面積算是中環較大的,能給每幅畫一定的空間呼吸,很喜歡這裡。

3. 10 Chancery Lane 善贊里。這裡有東南亞藝術、香港本地藝術家也有部分內地畫家。畫作、攝影、裝置藝術都有。

4. Whitestone Gallery 日本財力雄厚的一個畫廊,收藏了很多日本頂尖藝術家的頂尖作品,有些出售、有些只是收藏不賣。奈良美智、草間彌生等都可以看到。目前有兩間,分別在中環和黃竹坑。

5. La Galerie. 是一對法國藝術家夫婦開辦的第一家攝影畫廊。


現在開通了地鐵,在黃竹坑,也就是南島有很多好玩的畫廊,可以來看看。

另外,我們每周末回開團(英文團上午、中文團下午),帶大家一起去畫廊看畫,也會講解。如果要買畫,也可以通過我們來買一些畫收藏或者投資都可以。可以提前聯繫我們。


推薦閱讀:

中國塗鴉當前發展狀況如何?塗鴉手是否能養活自己?
為什麼歌劇比二人轉高雅?高雅在哪裡?
你是因為哪個唱段開始喜歡京劇的?

TAG:藝術 | 香港 | 生活 | 旅行 | 畫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