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紀錄片邀請明星來配音,對於這種現象你怎麼看?

前段時間很熱門的一部紀錄片,是由陸川導演的名字叫做《我們誕生在中國》,片中的解說請來了女星周迅為他們配音。 大家對請周迅來配音這件事也有很多種討論,當然不否認周迅女士是一個優秀的女演員,但是她並不是一個專業的配音員,配音中也會有一些字音的問題,可卻並不缺乏有人喜歡她的配音和解說。不止是《我們誕生在中國》,像最近的一部環保紀錄片《地球四季》也是請演員黃曉明來配音。不知道大家對紀錄片配音如今發展到這個方面,就是用明星來配音怎麼看?有利於紀錄片配音的發展,還是會阻礙發展?用明星配音好的點在哪?不好又在哪?想聽一下大家的想法。


個人覺得是好事,我們之前《第三極》就曾經邀請明星配音,因為某種原因放棄了。今年推出的新片《極地》也有這個考慮。一方面,肯定是藉助明星的號召力提高關注度,是必須的,片子被觀眾關注到看到很重要;另一方面,很多明星或者說演員聲音表現力好的話,與好的配音演員並無二致。當然,合適非常重要。比如你們喜歡的張譯老師配音就很好。 。向@張譯 老師學習,滿頭大汗回答了第一個問題,阿特以示紀念:)


Sadly, this is not a new problem for voice actors. Hollywood started using "celebrity voices" since the mid-1990s (most notably in Disney"s Aladdin) and ever since then... we "regular" voice actors have been losing great roles to famous on-screen actors, even if they weren"t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job!

Here are 3 other points:

1) Admittedly, I can"t argue with the studio"s logic. Celebrities bring thousands of loyal fans to theaters, while voice actors do not. Most people probably can"t even name one famous voice actor... but it"s easy for anybody to name at least 10 famous on-screen actors.

2) Even though a celebrity on-screen actor is much more expensive than a professional voice actor,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elebrity name brand recognition is hard to compete with. For example, film-related merchandise sales.

3) For on-screen actors, voice roles are SUPER easy! No need for makeup, hair styling, wardrobe, memorizing lines, traveling to sets for shooting, etc... you know what I mean? They just go to the studio and record their voices.

I hope this answer doesn"t surprise anybody... but to be honest, if I were a celebrity on-screen actor, I would also try to take as many voice roles as possible. However, I"m just a humble voice actor. I must work harder... to get more work... for less money.

(╯°□°)-- - - - ?━╤デ╦︻


唉,先告訴我,目前的格局之下,哪一種明星的行為是觀眾不買賬的?
如果在可選擇之下,我們現在的觀眾面對好演員和」明星「會選擇誰呢?
這麼說好像有點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了,好吧,
如果」明星「的定義是好演員的話,應該來講就是台詞不錯的,那就應對紀錄片的解說問題不大;
如果「明星」的定義並不是好演員的話(說實話有些連台詞都說不順溜),呵呵,請問願意買單還覺得說的挺好的,是誰的問題呢?
影片投資方並不一定就是了解影視製作規律的,他們的選擇由他們來承擔風險,選誰都ok
那麼觀眾呢,以什麼來衡量呢?


其實我感覺是為了票房。畢竟讓一個看起來高大上的明星來錄音,總比在圈子名聲大噪但外行不懂的配音大師要有用得多,這也是一種悲哀。


1、請誰來配,片方有絕對決定權。
2、明星有很多種,有些影視明星語言功力非凡,甚至超過很多配音演員,並帶有顯著個人色彩,沒那麼多「匠氣」,這一點上我覺得沒什麼好質疑的。
3、片方投資,就要追求利潤,藝術只是包裝。賣的是產品。請姚明配音動畫片,只不過看中他的眾多粉絲。願打願挨,有人嘗甜頭,就有人吃苦頭,並不會請他配「電視劇」真人。可見片方還是清醒的,比吃瓜群眾都清醒的多!
4、有對比才有優劣,觀眾的耳朵欺騙不得。各取所需,各安天命,該追明星的去追明星,愛聽聲音的繼續聲控。百花齊放,挺好。


如果找黃渤 張涵予 我就不奇怪了
這兩位影帝之前都是配音專業的。
屌到不行!


私以為真正的好聲音並非聲音多好聽,共鳴有多強,或者吐字歸音多標準。而是在以上三者都不差的情況下,聲音的辨識度高。使用嗓音合適的明星作為配音演員有時可以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比如說王寶強在士兵突擊中的旁白。但明星最大的優勢並不在這裡,而是在於明星自身的品牌價值,相比使用一些較為普通的配音演員,這些作品往往能收到更多的關注和點擊。劣勢的話主要是在經濟成本上,實在也想不出什麼別的劣勢。科班出身的演員們普通話一般是都在一級乙等以上,會經過專業(相比播音主持藝術專業可能還是差一點)的發音,氣息,共鳴,對象感,情景再現等言語表達技巧的訓練,不會和專業的配音演員有太大的差距。加之演員都會從話劇以及小品開始進行表演學習,因此可能在氣氛的渲染上比一般的配音演員表現的更好。但是配音演員在字音的準確度上會佔有優勢,這也是為什麼省級以上電台,電視台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普通話水平要求會達到一級甲等。


明星不代表他(她)配音不好,講真作為一個正在學配音大三狗來說,課上老師放了不少題主所說的明星配音的紀錄片,票房上什麼的基本上中國紀錄片是不上映的,極少數除外。紀錄片拍出來要麼是奔獎去的,要麼就是記錄片頻道的製作,在紀錄片頻道播。所以說請明星配音為了票房是沒啥大可能了。總的來說,播音主持的配音方向開展沒幾年,而之前配音員是說配音演員,很多明星,尤其是科班出身的明星在台詞的功力上尤其是理解人物感情上很強,包括海底總動員和煙花三月等這些由張國立,鄧超在內的明星配的音都是我們課上的範例。配音業內很多很棒的CV本專業都是非播音出身,因為往往播音出身的有時候都容易被之前練新聞練朗誦的所謂專業束縛。不容易體驗到角色內心感情,不貼合人物。總得來說明星北上中中等院校畢業的專業都是非常 。


影視本來就是一種尋找共鳴的承載體。導演多數情況下是有所表達的,建立在導演的理解和表現主體的存在基礎上。任意的影視手段配音或者演員都是工具。紀錄片的商業化和大眾化體現在各個方面。 在影片裡面紀錄片代表一種真實,所以有很多作品的風格叫微紀實。


配音這個東西,功底固然重要,但是特色也一樣不能被忽視。


說明記錄片的製作越來越精良,投資越來越大,收益也不錯。因為請明星配音是要花錢的,片子賣不出去誰來花這筆冤枉錢。


題主所說都沒看過,但林志玲版的《了不起的匠人》看過。
從紀錄片角度說,依靠明星收穫眼球,期待更大範圍的傳播。從明星角度說,依靠紀錄片這種嚴肅的載體,擺脫娛樂圈膚淺的標籤。
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我看,好,很好,非常好!


有次,用小李子作關鍵詞搜電影,搜到一部好像叫什麼哈勃望遠鏡的電影。本來我就是個太空迷,於是下載了。


結果,竟然是紀錄片…主演小李子那??仔細一聽,原來是配音。

所以,我感覺應該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些紀錄片


謝邀。
我們先來搞清楚,什麼是紀錄片的配音。
通俗的說,紀錄片配音是以真實生活為素材,表現真人真事,再對其進行適當的藝術加工,目的是增強藝術性的同時還原真實

首先,不否認一些優秀演員的台詞功底,這些演員對人物的領悟和塑造能力已經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他們是可以很好的完成紀錄片配音任務的。
其次,現在市場上我們常見的影視作品(包括但不限於紀錄片)已經開始大範圍的採用明星來配音,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作品,比如…………我個人很喜歡葛優和張涵予的配音,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利益相關:葛優粉)。
再次,明星來配音這件事本身是沒什麼爭議的,觀眾喜歡,能力足夠,當然是有利於紀錄片推廣的,藝人增加厚度,紀錄片也可以就著藝人的名氣(???)獲得一定的關注度,畢竟相比於其他的影視作品,紀錄片在我國實屬冷門了。
最後,來談一談這種現象的利弊吧。
a先說有利的部分,不可否認明星的加入讓很多紀錄片走進了原本不關注他們的那群人的事業當中,對紀錄片的推廣是起到了相當大的積極作用的,德藝雙馨的明星也足以用自己的專業素質為紀錄片增色。
b弊端也非常明顯,俗話說:術業有專攻。明星之所以成為明星,肯定是在某些領域有著過人之處,有可能是台前,也有可能是幕後,或工於心計(???)吧……而紀錄片配音這份工作本身是相對專業的、嚴肅的,需要對生活有著十分深刻、準確的把握和理解,每一次停連的位置、重音的選擇、語氣的轉換、節奏的把握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很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明星藝人並沒有廣泛的擁有這種能力,有的時候會讓人有強烈的跳戲感。舉個例子來說,我在看《一代宗師》的時候看到了趙本山老師,演技沒問題,台詞也正經,但是我看到他,就忍不住跳戲,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而且有些時候,製作方為了宣傳推廣,請了一些不適合作品風格的明星藝人來進行配音,出來的作品難免差強人意,這是很讓人遺憾的事情。

不論怎樣,還是希望我國的市場能夠越來越規範,同時也希望有更多優秀的作品和藝人湧現出來。
以上。


這有問題么?就像老炮兒找三小孩露個臉一樣,他們只是希望吸引更多層次的觀眾來看自己的作品罷了,就好比我家的小孩我當然希望他能得到更多人的欣賞,好的作品如果不能傳播開了恐怕更是悲哀吧


看我們誕生在中國時候,配音一響起,我就聽出,這不是周迅么。。。
結果玩遊戲的老公來了句:這配音真難聽。。。。

視頻是孩子點開看的,事先我們都不知道誰配的音。。。

事實上,本身,我們都很喜歡周迅這個演員的。。。
可聽她配音,我分分鐘齣戲,看著那猴子,想像的是周迅說這話時候的表情。。。


我是一個紀錄片愛好者,央視紀錄片頻道的大部門紀錄片我都掃過,配音對一部紀錄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絕不是配音夠專業就能讓你聽的舒服。音準,語調抑揚頓挫,音質很吸引人,這些都是專業性的因素,但有些配音足夠專業之後,又產生了一些技巧過度的問題,比如說結尾有「鳳凰涅槃」四個點題的字,我更喜歡很自然的讀出來「鳳凰涅槃」,而很不喜歡專業的配音演員故意拉長聲調,變成「鳳凰。。。。。。。。涅。。。槃」,一種很假很矯情的感覺撲面而來。
《我們誕生在中國》,《我從新疆來》都是明星配音,對於我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紀錄片愛好者來說,配音的專業性和自然真實,我更傾向於自然真實的配音,專業與否我其實很難聽的出來,但是一個舒服自然的聲音對我享受這場紀錄盛宴是很重要的,所以只要配音夠自然舒服,感情真實不造作,哪怕有些音失准了,我仍然覺得很舒服。
對周迅的音色從最初的《射鵰》中沙啞和中性的「靖哥哥,靖哥哥」,到《紅高粱》中沉穩和柔美的「余占鰲你個天殺的畜生」,再到《我們誕生在中國》裡面對每個小主角的心裡獨白,我不但沒有跳戲,而且很享受。
明星配音紀錄片,在保持自然真實的感情流露的前提下,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畢竟當前我國紀錄片的觀影人群少,紀錄片不賺錢,導致優質紀錄片越來越少,明星參與配音,紀錄片就會得到更多的關注。

希望我們的紀錄片得到更多的關注,出現一批又一批的優質紀錄片。


凡事各有利弊,看利多弊多。總的來說是利多。

第一眼看上去題目後,腦海里沒經過思考我覺得是好事。

前面大部分的朋友都從明星與紀錄片是否匹配的問題上來回答的問題。
我從商業角度來分析下。
畢竟做產品(任何項目皆可看成產品化,明星是產品,紀錄片更是產品,所以需要運營)心中要有成本!

在互聯網時代下,明星代表IP,代表著流量入口,代表著一定的基數和市場份額。有了IP,首先流量訪問不是問題,基礎的種子用戶有了,從產品運營的角度看,至少不需要完成0-1的艱難推廣,不需要像之前傳統的方式買媒體廣告位,買黃金時間段位,買一星頻道的資源。而當下時代的做法,更需要我們完成的是[價值創造],即需要互相疊加各自的存量市場達到一個增量市場,以此來完成互聯網時代下的營銷策略。
例如:高德地圖採用了林志玲聲音的做法,用林志玲的存量市場與高德的存量市場創造出一個增量市場。同樣的代言方式,過去傳統老闆只會高薪挖一個更有影響力的明星,來喚醒增量市場,而[價值創造]是用相同的資源帶來了增量。

弊端在於,紀錄片後續發展選擇的這個ip需要下些功夫,選取的ip和喜愛紀錄片本身的用戶群體是否對標,ip和紀錄片傳播的內容與用戶群體是否對標,這個ip能喚醒哪部分,哪種類型的增量用戶群體,也是紀錄片製作組需要考慮的問題

至於配音是否專業,我覺得可以放在第二位考慮,畢竟人家是專業的,台詞是基本功,念台詞更是基本技能,這是他的職業。這些是通過訓練就可以改善結果的。


應邀

1、明星效應:吸引更多票房
2、公益大使的工作一部分:周迅為例,作為環保公益大使,樂得完成一件事;
3、利益交換:導演,演員,今天我請你幫忙,明天你請我演戲;

無論從成本控制,還是長遠利益,都是不錯的選擇。


對於紀錄片來說,用「解說」比「配音」這個詞更準確。

是好是壞,需要根據每一部作品的最終呈現來判斷,而無法整體評價這個現象,一竿子打一船。

明星對於影片來說,具備很好推廣傳播能力。而且,有些明星的表現力,比專職的紀錄片解說還要好。很多專職的紀錄片解說員,其實是專題片解說,念慣了華而不實的虛詞,表現力很弱。

再有就是製片人用不用心,他是僅僅為了影片容易發行,還是用心地去協調了,最終效果會大不一樣。

所以,是好是壞,取決於這部影片的製片人,和選擇的明星人選。如果,紀錄片的製作團隊踏踏實實、去用心的話,請明星來做解說,更多是件好事。

更可喜的是,明星已經不單單以解說的形式參與到紀錄片製作中。陳坤今年成立了「山下紀錄片」工作室,與FIRST青年電影展合作,每年出資50萬與年輕導演一起做紀錄片。很大程度上,這50萬是不計成本的。(其實大家看慣了央視的電視紀錄片會有誤會。紀錄片也是電影的一種形式,電影分為劇情片和紀錄片)

好在,我們看到了,不少紀錄片製作團隊是用心的。這個現象是好是壞,這個行業發展是好是壞,更多的在於,從業人員是為了眼前利益,還是真的在做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安德魯斯科特的表演側重?
2017年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的三試考什麼呢?
张子枫和金赛纶谁演技好?
假唱是否需要被視為不同於真唱的另一種表演形式,加以正名並推廣?
中戲,上戲,電影學院的那些沒紅的演員最後都去了哪?

TAG:電影 | 紀錄片 | 配音 | 播音 | 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