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怎麼落魄下來的?如何再次振興?

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水平,包括城市的可欣賞水平,建築風格,都日漸式微。安徽有一個好基礎,但正在繞彎路。安徽能發展得起來么?

現在的狀況是,外地人不願意留在安徽,本地很多學子呢,都寧願在科大或工大學習,畢業待在合肥。安徽很多人高中畢業甚至初中畢業就開始上班。22歲以前不應該就業,獨立的大學生活可以讓人學到很多東西。希望政府能在教育上加大投資。如果安徽能發展教育,把更多的安徽人送出去開拓眼界,然後回來建設安徽,情況可以有很大改觀。

作者認為,一個城市,能讓城市發展起來的是先進的思想。


Ps:我呆在合肥的學校,覺得普遍的安徽人學習都很努力很刻苦。但是走出校外,打工者呈現低齡化。步行街經常可以遇到「非主流」裝扮。作為一個省會城市,合肥給人的印象就代表了安徽。
留在安徽的本地人只是為了圖個安逸圖個穩定,談何建設?我希望留在安徽的人能出去走走,走出去的安徽人可以回來,共同建設安徽。


題主你的「安徽以前很有錢啊,現在怎麼落魄了。」中的「以前」具體什麼時候呢?難不成您指的是安慶府徽州府?還是應該追溯到江南省呢?

教育已經有人說了,我來說一下經濟方面的三點。(學渣,歡迎指正)
一.產業轉型中

三次產業結構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特別注意第三產業轉型滯後。
作為農業大省,這樣的過程也是必經之路。

二.勞動力大量輸出
我想大家一定明白我在說什麼。

去年暑假參加了某個經濟類的調查項目,當時去了皖北的亳州和皖西的六安兩個地方。在農村做家庭情況調查的時候,對於」留守兒童+老人「的結構的家庭數量太過驚嘆。青壯年都去支援沿海城市了,很多土地都是老人在種,老人不種就荒著。

勞動力流向肯定是跟著資本流向走,越窮越勞動力流失,勞動力越流失越窮。這真的不是」出去看看,回來建設家鄉「和」我愛我家鄉「就能解決的問題。

三.
政策傾斜嚴重,地區發展不平衡

人均GDP前五圖裡加黑標註了。

政策上簡直槽點太多。比如:
2010 年 1 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關於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的通知,皖江城市帶包括了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個城市。涉及到原材料產業、輕紡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以及現代農業等多個產業。

蕪湖的工業水平大家也都曉得。

------------------------------------------------------吐槽分割線------------------------------------------------------------------
//不習慣吐槽向的請略過。

「安徽以前很有錢啊,現在怎麼落魄了。」
題主您怎麼定義落魄嘛。

「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特別是整個城市的欣賞水平,房子不好看,那些男男女女明明長得還不錯,非要打扮得很非主流。」
房子不好看?合肥的房子跟全國省會城市的房子長得哪裡有區別?一個模子好吧。

「給我的感覺就是,安徽的基因還不錯,非要往一條不歸路上走,往火坑跳。」
火坑?安徽怎麼了?農民起義了?

「安徽能發展得起來么?」
能。但如果你所謂的發展是趕上北上廣只能呵呵了。

「我感覺,安徽真的是東部最窮的地方。」
對。

「我希望安徽能把教育抓起來,把更多的安徽人送出去開拓眼界,然後回來建設安徽。」
對。但送出去是誰送?

「現在的狀況是,外地人不願意留在安徽,本地很多學子呢,都寧願在科大或工大學習,畢業待在合肥。安徽不讀書的太多了,很多人高中畢業或者初中畢業就開始上班。我希望政府能多拿點錢出來,即使是二本三本,或者免學費。我認為22歲以前還是不能就業,獨立的大學生活真的可以讓你學到很多東西。「
謝謝題主作為一個非安徽人這麼替安徽著想。

」一個城市,並不是說經濟帶動科技或者說科技帶動經濟,能讓城市發展起來的是先進的思想。「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


利益相關:安徽人。


過去把富裕的皖南的錢拿走去建設皖北,皖南與周邊的江浙就出現了落差。後來市場經濟了,皖北條件差,引不來資而市場意識又不如蕪湖這樣的皖南城市,又落魄了。而皖南的基礎在多年的掠奪下也不行,所以全省都呈現和周邊出現巨大落差的局面。

》》》》》》》》》》》》》》》》》》》》》
再繼續說一點,安徽目前和周邊省份,不談江浙滬鄂魯,連河南、江西,安徽的人均水平都比不上,這樣看安徽的確是中東部最窮的一個省。安徽最富裕的蕪馬銅還算湊合,放在長三角勉強可以處於中等的水平。不過和身邊的蘇南相比實在有些差距。這樣一種情況下,有多少安徽人願意留在安徽?
我同意 @順利的說法:

題主毫不留情的直批安徽人不讀書 不注重教育,實在是不敢苟同。以題主的想法 大搞教育 豐富知識 年輕人出去開闊眼界 然後回來建設大安徽!這個思路根本就沒有一丟丟成功的可能。因為人類一直被資源有限這個命題困擾並且發明了經濟學來配置資源,

安徽教育最發達的地方,看看幾個名片高中所在地:合肥、蕪湖、馬鞍山、安慶、蚌埠。還有皖北、皖西一些縣城高中苦逼的讀書風氣,我實在不敢苟同安徽人不重視教育。這些地方的確能貢獻出非常牛逼的人才,但是他們中的佼佼者絕大多數都離開了安徽省,去了南京、上海、北京。因為名校都在這幾個地方嘛。他們走了,有多少人願意回安徽?再看看中科大,全國名校,按理說身在安徽應該照顧本省,可是中科大更像是一個中央的飛地,基本上和安徽沒太大關係。在中科大畢業的學生,大多數是去深造,要麼離開合肥去北上廣找工作。因為合肥這個城市的體量完全配不上中科大,中科大研究的玩意兒對於合肥發展來說完全超前。人才在安徽無用武之地,如何抱怨他們要走?連安徽的農民工朋友都覺得安徽找不到好工作,遠走北上廣還有江浙的小縣城。這裡拿的工資在安徽是不敢想的。媒體總是報道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因為數量太少太新鮮了,所以能上新聞。

人才走了,他們創造的價值都給了江浙滬,完了安徽的一些土豪們覺得在安徽花錢不過癮,嘚嘚瑟瑟地跑到澳門豪賭、上海南京買房,錢又跑了。有多少東西能留給安徽?安徽這麼多年窮慣了,市場意識也跟不上,ZF作風比不上沿海,每日看報喝茶,不懂經濟騰飛之前需要多投資去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不懂先苦後甜。後來江浙的資本家發現安徽人工資低、土地便宜,一心尋思著在安徽建幾個工廠,建好了發現安徽路修的太差,當地ZF和老百姓也都以為這修廠就是修廠,還要修路?出去考察一圈,發現的確要修路,修路一摸口袋,卧槽,沒錢。沒錢咋辦,還是要說服江浙資本家在安徽投錢,怎麼說服?跑去中央申請了一個「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第一次把原來東莞那三來一補的生產模式高大上起來了。大伙兒一看這皖江和東莞不一樣,這是中央批的,讓咱去投資,這裡風氣也不錯,不像東莞,去那裡閑了想放鬆一下指不定還要被查。於是乎就有很多人就跑來看看了。可是安徽這基礎差就是基礎差。觀望的還是太多,而且中國產能過剩太嚴重,在安徽投資建廠意義有多大呢?就算安徽勞動力便宜,土地便宜,這河南、四川、山東好像也不差,而且交通也方便。不像安徽,江南條件還好,人口太少;江北人多,但是高速公路整的和國道差不多,車多路差,而且當地能幹的勞動力都跑去了江浙滬。富士康都在河南、四川投資,山西是郭老闆的老家,都沒想過來安徽看看。其他的公司開始投了幾家,也就沒了下文。國家級的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基本也成了雞肋。這樣看,安徽這要發達,還得靠自己。不過,難!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在沒有大規模的干預下,會一直維持著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格局,是為「馬太效應」。大規模干預?想太多了。

好像河北也說要承接京津的產業轉移?促進京津冀一體化?

》》》》》》》》》》》》》》》》》》》》》》》》》》》》》
我也說說安徽的妹子
關於非主流這個詞:我記得城裡人總說農村人非主流,中國城鎮化率很長時間都不到50%,誰是主流?

安徽以前兩個地方出美女,安慶和蕪湖,後來合肥成了省會,又建了不少大學,美女們也往合肥跑了,然後在合肥又生了好多小美女小帥哥,小帥哥小美女們長大了又生了小美女小帥哥,合肥的美女也多起來了。現在合肥、安慶、蕪湖三足鼎立。不過安慶的地位正在被其他城市挑戰。
安徽還是一個比較保守的省份,民風比較傳統,女孩子對於家庭的觀念很重,很多人大學時談戀愛絕對不是寂寞了無聊了去玩玩,一般都會考慮長遠的事情。


安徽人 皖北小縣城出生 合肥讀高中 馬鞍山讀大學。「背景結束就忍不住插一句 哪裡有打扮的很非主流!!!」

題主毫不留情的直批安徽人不讀書, 不注重教育,實在是不敢苟同。以題主的想法 大搞教育 、豐富知識、 年輕人出去開闊眼界, 然後回來建設大安徽!這個思路根本就沒有一丟丟成功的可能。因為人類一直被資源有限這個命題困擾並且發明了經濟學來配置資源。說一個例子,江蘇鹽城 一個把教育搞得非常非常好的城市,每年高考把本地的假設10000名學生送到南京讀各種好大學,把5000名學生送到上海讀各種好大學。會出現什麼結果? 鹽城越來越窮 !3年如此10還是如此。 一個大學生再南京讀書4年,就相當於一個鹽城的家庭(無論在哪裡獲得收入)必然在南京消費4年!他們在學校談個女朋友 ,就是一個鹽城家庭對一個鹽城人和一個南京人的消費支付和。 這些人畢業會有10%的人回鹽城嗎? 事實不會超過這個比率。 反而是不好的學校, 不好的學生 ,不在寧滬的學生更容易回鹽城。那麼剩下的90%面臨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南京的就業和住房。 一個學生的住房問題解決在南京,背後則是鹽城一個家庭積累的一輩子所有儲蓄消費。分期付款就是一個鹽城家庭為南京打十幾二十年的工。鹽城會變的更好嗎?你鹽城每輸送一個大學生出去 就是新添一筆很大很大的債務!教育搞得好 不等於教育事業的收益高,更不等於地區發展的效益高。事事恰恰相反。

安徽就是一個大鹽城,東南有更好的南京 西南有更好的武漢 皖北啥都沒有 於是就死奔合肥去!就教育而言 馬鞍山 滁州 蕪湖宣城好的學生都去了南京 。意思也就是連帶他們的家庭都為南京做貢獻去了。安慶 銅陵都往武漢 。皖北的一看四周啥都沒有 就都往合肥 。你看看那個長途汽車站 一到節假日 淮北 宿州 亳州 阜陽的車子排隊情況。。。皖北是合肥近年發展中一個重要的奉獻者, 奉獻了自己的血肉 回頭自己就剩幾根瘦骨頭了!安徽六安 毛坦廠中學 一個神一樣存在的的變態高考工廠 ,每年高考70台大巴車出動 會有幾個人畢業之後再回到那個地方搞建設?教育如此 ,資本、 技術、 人才都是這樣的流動模式。說到底還是一個資源不夠!你再市場一配置都流向更高收益的地方去了,能好到哪去? 題主設想的搞搞教育 再都去合肥 建設富強安徽,沒有一點點實現的條件嘛,

我老家皖北的同學, 都在家裡積極的支援下在合肥購房置業 。當然你也知道他們的專業 能力 素養水平了。合肥 馬鞍山的朋友都在家裡的積極支援下往上海 南京 購房置業。 他們的素質算是省內較好的了吧,這是親身感受 不帶虛的。就我家而言,我從皖北到馬鞍山讀書 ,我弟弟從皖北到武漢讀大學, 從武漢到上海讀研 。我家的錢就沒怎麼消費在安徽 安徽咋富強? 在一個資源 、權利流動性很高的時代, 資本的趨利 人的逐利都是顯而易見的 社會和人都在忙著換掉自己身上的標籤 而不是把標籤本身消滅掉 。當然在這樣一個過程中 貧窮 混亂的標籤也會越來越減少 但是客觀的規律 仍然會使得不同地域經濟社會水平分化越來越大 不同城市形成不同的產業和聚集氣質 不同的人演變成很牛逼的人和很非主流的人。分化衰落消亡是在也正常不過的了。 當你看到那些打扮非主流的人 他們本身就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
……………………………………

這條線下說安徽的小姑娘 。 憑我多年遊走於安徽各個地方 接觸不同城市的小姑娘。我誠心要給 蕪湖 馬鞍山兩個地方的小姑娘貼上美女的標籤。 在學校一眼我都能看出小姑娘是蕪湖的 還是利辛 阜陽的。 不能說北邊沒有好看的小姑娘 但是實在是太少 氣候因素 環境因素 城市水平 等 使得北邊的小姑娘不水靈 不洋氣。 多戾 、糙 、直接。 她們會直接問你 「這樣以後能在一起嗎能幸福嗎」 南邊的小姑娘才不是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非主流很少吧 不能忍這個說法!!】


寢室里有幾個安徽來的同學,實驗室也有安徽來的同學,基本感覺是學霸級的。
問就業方向,只有一個有回安徽的想法,其他的要麼想去上海,要麼留本地。
-----------------------------------------------------------以下正式答題-------------------------------------------------------

記得有一句話是這麼描述安徽的發展:共和國第一個醒來的長子,將其他兄弟叫醒之後,自己又睡了下來。

為什麼說過去幾十年的發展,安徽相對兄弟省份來看比較落魄,從地緣角度來看,安徽是長三角的後花園,所有的資源都傾向於流向長三角區域,人才資源同樣如此。


所以處於安徽的人才們是很尷尬的,旁邊就是中國發展最快的長三角核心區域,有遠超本地的就業機會和發展機遇,我覺得這是造成過去幾十年安徽發展緩慢的根源。

然而,事情已經發生改變,同樣因為地緣,長三角區域的經濟發展到了一個瓶頸,產業轉移已經勢在必行,安徽,作為距離長三角核心區域最近的省份,是產業轉移的最直接受益者。
如果有興趣了解安徽的發展,你會發現,最近幾年的安徽發展速度在中國是最快的幾個省份之一,合肥的GDP增幅更是居全國最快的幾個省會。
中國31省市區一季度GDP增長僅安徽達標


總的來說,安徽在可預見未來,將是中國增長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你對安徽的老觀念將會在未來幾年間迅速被改變。


補張圖說明安徽的快速發展,不然有人說俺是嘴炮:

貌似現在很流行利益相關的說法,俺也補一個吧:四川土著一枚。


本人也算半個安徽人,隨便講講。
安徽的生活水平低下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地理原因,一個是行政區域劃分(政治傾斜)的原因。從中國全國來看,幾乎所有的富庶省份,或者經濟欠發達的省份,都是由這兩個原因導致的。
先說第一個問題,地理問題。
古語有云,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現代社會富庶的一個必要條件。中國最有錢的地方是哪裡?北上廣,為什麼北上廣有錢。北有政治的原因先不提。上海和廣州有明顯的地理優勢。中國東南沿海的大片富庶地區,優勢因為海洋交通優勢才富裕起來的。
再看安徽,首先,它是個內陸省份沒有海港,就算在長江沿岸的幾個港口,也因為南京大橋的原因,走不了五千噸以上的船。皖南山區,交通極其不方便。皖北雖然是平原,但是鐵路樞紐竟然在蚌埠遠離省會合肥,導致省政府無法把資源有效的整合利用起來。我初到合肥,就發現,合肥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差,太差了。
古代在合肥建城,是因為合肥是肥水的樞紐。而現在肥水,走走漁船還行,作為交通要道,就遠遠不夠了。
其次說第二個問題,行政劃分,也就是政治傾斜
自從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開始,中國中原地區的行政劃分變得各種奇怪,比如內鬥的江蘇省,富庶的魯東,貧瘠的魯西。一半山區,一半平原的河南。每個行政區域都被人為的規劃的支離破碎。當初這種制度是為了防止軍事割據。而現在的大環境下,這種行政制度十分影響省份的發展。最好的例子就是安徽
安徽省被劃入了大量貧困的區域。卻沒有一個富庶的城市作為省份的核心城市進行帶動。在元代之前,就唐朝來說,安徽的北部屬於河南道,治所汴梁,中部屬於淮南道,治所揚州,南部屬於江南西道,治所洪都(南昌)。可見安徽的每一個部分,都被一個當時的大型城市帶動著。
而現在中國區域核心城市分別為瀋陽,南京,武漢,深圳,成都,西安安徽顯然應該屬於南京帶動
但是實際上,在蘇南富庶區環繞下的南京自身難保,他哪裡有資源反哺安徽呢,就算有,他也要先給自己的江蘇城市呀。
所以,綜上所述,安徽的相對落後,是地理和行政因素導致的。如果國家不進行改革,單單依靠省政府,是沒有辦法扭轉這種局面的。
當然從另外的角度說,安徽這種無壓力的地方,養老確實蠻不錯的。
以上。


安慶人來從某個隱秘的獨闢蹊徑的角度來答一發,政治正確或者不正確自己判斷。

tg集團成立後的早期(40年代之前)領導人中,安徽人比例很高; 民國時安徽出文化人和革命人士的比例很高, 在集團內也一樣,曾經很多安徽出來的人是核心,一直踩在某個心比天高、暫時不得志、隱忍但又高調的集團早期創業元老上面;

我d老祖,集團創始人兼第一任董事長兼ceo,我的安慶老鄉陳獨秀,領袖的第一任頂頭上司,後來背黑鍋之後混的有多慘大家百度;

王稼祥,涇縣人,曾經的大股東,在董事會群龍無首的日子裡能說一不二的人,領袖上位成了他的鐵杆,領袖思想的提出者,30年代集團的領導核心之一,但這麼老的資歷後來一直默默無聞沒升常委,奇怪;

王明,金寨縣人,30年代集團ceo,控股方蘇聯指定的一把手,領袖仕途大轉折逆襲過程中的boss,頂頭上司,30年代前期另領袖數次欲上位執掌話語權而不可得的人,踩在王總的身上才成就了領袖對集團的領導力與思想控制。

其他早期集團內部的安徽系大小股東就不一一列舉了。

很巧合的,在偉大領袖的上升仕途中總是有那麼幾個安徽出來的boss擋住他的陞官路,讓他等啊等很多年,一個參加了集團第一次代表大會的13位元老之一的人,近20年之後才執掌董事會,中間進過兩次候補董事會又被人踢下來過,能不憋屈?

怎麼這麼巧擋住我升級的幾個大野怪boss(陳獨秀王明的經驗值閃閃發光)都是安徽人?

後來安徽人鮮有集體在集團體制內攀登到頂峰的了,直到90年代。 這正好是安徽衰落的幾十年。

民國時期安徽總體狀況還是不錯的, 可謂成也政治,敗也政治。


2016年安徽會不會成為泄洪區? - 安徽 - 知乎
蘇北皖北河南部分地區的經濟文化各方面落後,和當年的『黃泛區』有多大的關係? - 中國近代史 - 知乎


作為一個南有山北有海,山裡有黃金、花崗岩、石灰石,海邊有煤炭、天然氣,並且還有傳統港口、多種特色水果品種的小縣城來的人,覺得興盛沒落這事兒有的時候人不能跟天較量,要知道我們這裡以前很窮,因為土地不肥農耕不行,現在比較好了有人勤勞聰慧的一方面,但是自然條件和政策環境真的很重要,這也是城市的氣數。
安徽以前朝里有一群淮軍大佬,鄉里有一批實力派商人家族,所以比較興盛,現在嘛……既不是第一批開放的沿海省份,又不是石油天然氣產區,除了煤炭好像也沒有什麼貴重金屬礦藏,好歹現在朝里還有不少安徽人能給點傾斜政策。
人才肯定是哪裡都有的,不過現在人尖子都去北上廣或者出國了,哪裡基層都缺……


霸都合肥不是白叫的。


保守、腐敗、官僚,這是安徽長久以來的官場風氣。試問在這種環境下,有不落魄的可能么?
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本能和權力,尤其是在交通便捷的時代,安徽人從未像今天這樣走得瀟洒和決絕。於是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人才流失導致經濟發展不起來,經濟的不景氣進一步導致人才的流失。
在以合肥為代表的安徽城市,外來人口基本源於經濟更加欠發達的省內其它小城市,外省人口則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做傳銷的。如今,合肥已經被譽為傳銷者的天堂。
合肥市政府一直以"房價抑製得好"沾沾自喜。殊不知,這不是抑制的功勞,而是因為經濟實在太差,老百姓可支配收入水平低造成的。
有媒體稱合肥是一座"有潛力"的城市。只不過"潛力"這個標籤一直被貼了十幾年。就好比上學時,對於成績太差又不好直接說的學生,班主任寫評語的時候就只能寫上:大有潛力可挖。
合肥確實一直都在挖,挖得長江路跟便秘一樣從來就沒有通暢過。


請參照,為啥英法崛起後,西班牙就再也沒牛逼過?安徽鄰居太強大,不過完全沒必要著急,等機會吧。急了就全完了。


只說一點,歸屬感不強。皖北,皖中,皖南,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風土人情差別太大。


安徽的落魄其實和國家的大環境有關係,當然到底有多大的關係,我也不能隨便說。正如很多人說的,安徽的地理位置過於尷尬,東不東,南不南,中不中,改革開放初期更多的資源歸了沿海省份,這也是必然的。現在的中部振興計劃也不會競爭過河南。
再說安徽省內,雖然出了幾個大領導,比如胡書記和李總理,但實際對安徽發展的促進效果並不明顯,大多數時候只是滿足我們的自豪感而已。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是安徽蚌埠的,但是安徽的教育資源又有多大改善呢?高中時老師總跟我們說,現在教育部長是我們的老鄉,我們去找他很方便的,要點資源很容易,其他省份的大學也會看在袁部長的面子上對安徽擴招等等。實際上呢,根本沒有太大作用。
我再說說省會,一般來說省會對於一個省的經濟和對外形象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合肥卻沒有很好的發揮。在我看來省會選在合肥完全是不正確的。新中國成立以後確立安徽省時,本想在蚌埠和安慶選擇一個作為省會,後來兩地爭執不休,中央索性各打一棒,把省會放下你倆的中間,合肥就漁翁得利了。不管這兩個地方現在怎麼樣,至少在幾十年前蚌埠是鐵路和航運樞紐,地理位置也很重要,要不然也不會有「徐蚌會戰」了。當時的蚌埠經濟在安徽還是很厲害的。再說安慶,天塹長江之畔,航運發達,也是重要的軍事重鎮,經濟在當時也是不錯的。反觀合肥(我沒有什麼地域歧視的意思,只是再說一個事實,合肥的老鄉不要介意),看起來處於安徽的中心,這可能也是最大的優勢了,但是其優勢並不明顯,交通,資源,地理位置,沒有一個優勢,包括現在,弄個高鐵還要從蚌埠修一個延長線,產業轉移也比不上蕪湖馬鞍山。真的不知道如果不是省會合肥現在是什麼樣。
用了這麼大篇幅去說省會的作用,實際上只是從一個側面窺見安徽經濟發展落後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合肥的尷尬難道不是安徽的尷尬嗎?大家類比一下,我就不多贅述。
至於教育,我感覺完全沒必要提,中國大多數省份都是這樣,經濟發展不均衡,大部分人都想出去,蘇北,河南,江西包括山東都會存在。而且安徽的孩子學習真的很努力,確實在皖北農村家庭存在不重視教育的現象,但縣城裡就會好很多,皖南不論是農村還是城裡都是重視教育的(不是絕對的),這大家都知道。人才流失是必然的,如何在這種現狀下改變安徽的經濟發展模式,才是我們作為安徽人值得關心的。
啰啰嗦嗦這麼多,也不知道說的對不對,如果不對純屬我個人水平有問題,我對家鄉的情義是不變的,還請各位老鄉包涵。(下面的話有點矯情,但是作為一個遊子的肺腑之言)另,我畢業後是打算回安徽的,沒有想過去其他地方,我想用我的微薄力量為安徽的發展添上一塊磚,同時我也希望各位安徽的老鄉,不管身在何方,如果有些成就的話也不要忘了我們安徽,為安徽的發展出一份力,我是一個鄉土情節很重的人,希望你們也是。
就這樣,有什麼不對的還望指正!


安徽人來回答吧…雖然從小生在安徽,長在安徽。但一直也有在江蘇,河南生活經驗。
相比較而言,安徽的教育,安徽的人才,在東部幾省全是還可以。但是,人才留不住。
比如,中科大每年在安徽招生上百人,不管教育水平,還是人才之間都應該是全國一流的,但這些人中,大部分大三出國,然後就算回來也不會再回安徽了。其他的,合工大這樣的學校,很多同學在這個學校,也是畢業拚命往一線城市鑽。即使是我這樣,在安徽都算是三流學校的學生,也是把目標定在南京。一句話就是,安徽不缺人才,但留不住人才。
我在皖北,離江蘇徐州最近。最近兩年在安徽合肥,蕪湖兩座安徽排名前二的城市生活。真心覺得差距很大。合肥在2011年以全世界所有城市裡最快的GDP增長速度追上了江蘇排不上名次的徐州。
蕪湖雖然靠近長江,又有奇瑞,美的等企業。但整座城市文化還是排外的。即使同是安徽人,除了合肥以外,其他,尤其是皖北城市在這裡還是很受歧視的。
大概就是對比自己好的,基本是諂媚,比自己差的就是鄙視。
我覺得南京就已經是比較傳統的城市了。但是外來人融入還是沒有那麼難的。而蕪湖則不一樣,南京蕪湖方言幾本一樣?外來人在和蕪湖人相處的時候必須要學會聽懂蕪湖話。這真不是一時半會能聽懂的…
合肥,蕪湖人的自尊也是很難讓外地人融入的關鍵。
比如,前一陣子舌尖二熱播,蕪湖本地論壇整天討論蕪湖美食,並表示蕪湖某某某美食沒有入選表示不服,其實北京一條簋街就能秒了大部分地方的所謂的美食街。但蕪湖人民依然不服。

其實,安徽並不缺少聰明人,也不缺人才。缺的是自信,缺的是對自己的認同。個人覺得從曾國藩李鴻章時代,湖南和安徽就一直是中國政治,文化人才的重要輸出地。但安徽少了湖南人的驕傲和自信。

科技方面以兩彈一星代表人物,現在活著的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為代表。政治方面有以胡書記為代表的。文化傳媒以鳳凰前台長,現在最火的自媒體領導者為代表…

我愛安徽,但更為安徽惋惜,


- -安徽人 從皖北來到合肥上大學 昨天剛好遇到一個歷史系的研究安徽歷史的老教授 聊了一會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安徽以前很有錢」 是多久以前....我作為一個理科生 不知道歷史 在我的心目中 安徽有錢的時期是明清的徽商發達的時候 但是那個時候的「徽州」和現在的安徽真心是有差別.....
- -我能說安徽本省估計都有不少人認為我們皖北和河南一樣 民風剽悍..素質低下....(不是在黑大河南....)
=====================================================
經濟與科技說好也不好 但是絕對不能算不好 因為現在感覺就像是犧牲其他的城市去發展合肥了...(話說合肥都修地鐵了!!也不捨得把皖北的破省道國道修一下!!!) 怎麼說合肥也是所謂的科教中心吧....
至於城市的欣賞水平...房子不好看??我勒個去的..雖然我只是一個窮逼大學狗 但也去過不少地方了 沒感覺安徽的房子有什麼不好看的 評論是不是太主觀的貶低了??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合肥

至於安徽人的打扮 你確定你去的是正常的地級市??不是大別山哪個山窩窩裡???
我在安徽19年從來沒見到過一個非主流or殺馬特 不知道你是在哪裡看到的
安徽妹子確實是要分地域 一般皖南妹子好看的比較多 但是我們皖北妹子也非常好看好吧!!我們系花就是皖北的!!!- -美女一般都出在安慶啊蕪湖啊這些皖南地方 例如 謝楠 李小璐
(- -我就知道這倆...)
===============================================================
至於安徽的教育問題 安徽是高考大省 安徽卷是出了名的難(同級別地域相比 PS:順便同情緬懷一下去年高考的兄弟姐妹) 的卻是有很多人都不上學 的卻是有很多人年紀輕輕都去打工 但是不知道題主是否知道 安徽每年出去多少大學生去了南京蘇州武漢等臨近的更好的城市

題主在合肥待了兩年半 不長也不短 合肥這個地方說是在華東 但是呢 說南不南說北不北既不東也不西 不管國家什麼政策 從來都沒有安徽和河南的事 東部開發西部崛起 但是從來沒有看到對中部有什麼實質性的開發 再加上皖南皖北互相看不上 皖北侉子..皖南蠻子...各種互黑就不多說了....
先打這麼多吧 什麼時候想起來再說吧


首先題主這個問題提的個人覺得就很帶有挑釁的感覺。
安徽經濟雖不算最好,但在全國來說不是最差,而且今年來經濟一直增長很快,潛力股這回事誰知道呢?主要還是需要國家政策的扶植(深圳原本不也是一個小漁村么)
科技,中國科大就在合肥好嗎,就算外省的人再怎麼不讓認可,中國科大也在安徽,就是在安徽,所以科技發達不發達了也不一定要體現在運用在本省的經濟上,(那喬布斯比爾蓋茨的科技還全世界運用了呢,當初剛開發出來的時候又有幾個人知道能這麼賺錢呢)
城市欣賞水平是什麼東西?您是指安徽人民都窮的只能過過茹毛飲血原始生活嗎?
什麼樣的房子叫好看?徽派建築您見過嗎?當代城市建築都大同小異。
好了,說下男男女女的打扮問題,我只能說,中國處處有鄉非。
安徽的教育還是抓的很緊的,但是為什麼考上清華北大的還不是很多呢?原因太普通,粥少僧多,我們安徽人口多,高考考個六七百分才能上,但是我個人感覺安徽人還是很勤奮的,說實在話,由於地理位置還有國家政策,可能安徽人的眼界不是很開闊,但是跟安徽人拼勤奮還是有的一拼的。
安徽人不讀書的多為什們還會有毛坦廠中學這種監獄式高考工廠出現?(其實本人真心很不贊成這種教育模式)
暫時想到就這麼多,說了這些就是希望題主不要斷章取義,眼光放長遠一點,國家政策這回事我們安徽一直都在等。不是安徽不想雄起,只是我們一直在等待時機。

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我給你分析一下哈。14年人均gdp和收入,如果皖南六市是省的話,可以排在全國第11。什麼概念?就是除東部沿海10個省外(河北沒進前十,內蒙不上了),皖南可以吊打內陸任何省。皖南人均gdp是55000多。前一名是山東60000多一點。後一位是誰我忘了,只有40000多一點啊。
而皖北呢?出去皖南。不管啥都在全國幾乎倒數,還有些墊底了。。。
皖南只有1000多萬人啊,可是創造了全省一半多gdp。而皖北皖西一共有5000萬人啊。
所以你懂的。一平均下來,安徽就。。。。
安徽落後的重點在於皖北沒發展起來,皖南也沒發展好。
說實話,長三角江南這塊自古就是富庶之地。看看杭州,看看蘇州。但你再看看徽州。。。別提了。安徽不把重點放在皖南,那麼安徽永遠發展不起來。
皖北,蘇北,河南南部這些地方都是發展不好經濟的。只能靠帶動,蘇南發展的那麼好,蘇北雖然不比蘇南,但在帶動下,在全國也不算差啊。
所以重點發展皖南,經濟帶動皖北啊!靠合肥,一輩子沒肉吃。合肥自己發展起來還需要至少20多年。


跟沿海城市比,安徽的確挺窮的。也的確存在著皖南人瞧不起皖北人,皖北人看不上皖南人的情況。皖北人覺得皖南人是老山裡的,皖南人覺得皖北人窮的整天吃饅頭。大家都覺得自己城市最好。至於說安徽怎麼落魄下來的,只能說安徽從來就沒有富過。鳳陽小崗村的大包干帶領了別的省市區走上富裕,自己卻停滯不前。
以前說徽商能和晉商相比,那也只是徽州一帶,並不是指安徽,總是有許多人把徽州和安徽弄混。
題主說非主流的情況,安徽的農村人口很多,大部分非主流都是存在於鄉村。但也不能以偏概全,你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合肥這個城市在安徽人的口碑中真的不大好,至少在黃山人眼裡,合肥就是髒亂差。所以我的很多同學都不願意去合肥工作,寧願留在黃山。但是黃山真的是太安逸了,並不適合年輕人打拚。交通上與上海杭州南京的便利,最終使得很多人選擇去了這三個地方。
有的時候我們總會開玩笑說,以前國家政策改革開放時長三角經濟開發區,輪不到安徽。後來西部大開發更輪不到安徽,再來個中部崛起終於有安徽了,也沒啥大作用。
至於說教育,題主真的錯了。窮地方的孩子才知道只能靠讀書才能走出去。你到安徽那些高中去看看,哪個不是一周6天半的課,早上7點開始上課,晚上十點才下課。很多從安徽走出去的學生,到了大學都是學霸級別的人物。
題主不是安徽人,但是在合肥待了兩年就有這種看法。只能說這是安徽發展的悲哀。相比沿海的發達城市,安徽只是發展中的城市,並將長期處於這種發展狀態。一人之力難以改變,跟國家一樣,中國現在還是發展中國家,什麼時候成了發達國家,安徽或許也能發展上去了吧。


嗟我皖省,國之智囊。襟江帶淮,望岳巢揚。守土有塞,固若金湯。南北潮沖,屢被兵殤。朱明肇起,高祖身藏。長毛作亂,殘害忠良。湖湘兵過,破戶毀倉。迄今百年,難平此創。
----------------
黃河無情,沒我穀場。淮河無泄,破堤毀牆。為顧大局,掀我河塘。黃鐘毀棄,瓦缶雷鳴。國有分教,多難興邦。惟難此受,乍興彼邦。
----------------
上有天厭,下有人茫。國有千足,融於一方。教化多年,始有互相。官威甚大,不謀谷粱。曾公希聖,兆民命償。世有能吏,調予他方。唯諾逢迎,安居我邦。
----------------
茲省多俊,不亞蘇杭。風雲際會,堪比湖湘。武有上將軍,文有經國相。淳樸豁達,小肚雞腸。勤勉機敏,稍遜行裝。世人皆言故土好,吾寧盼子早離鄉。離鄉諸君多豪傑,功成只堪拜祠堂。
----------------
下面是主觀認識,輕噴。

其實上面的戰爭、天災、人禍和地方性格都不是最關鍵,我國地方經濟與主導政策密切相關。簡單說就是國家覺得你是刀刃就會把錢花在你身上,有了足夠的國家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地方經濟才能真正騰飛。廣東如此,上海如此,蘇南如此,浙江如此,天津亦如此。作為華東的供糧區,供能區,勞動輸出區,沒必要投入過大,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行了。就像二傳手,自己很難得分,但絕對不可或缺。角色定位也是由於地緣形式決定的,資金有限時,出口導向,誰做決策安徽都是靠邊的。
金融危機以後,內需擴大,中央財政充裕,皖省固投漸多,經濟才算有點起色。這五六年合肥(地級市,安徽無副省市)也逼近或超過部分副省城市和以前的經濟明星,比如哈爾濱、鄂爾多斯等。安徽的思路以前是多建市,要投資,結果啥也沒做成。現在是一大多小,合肥堅持做大,逐漸照顧各地。河南是多點開花,有機會就上。湖北是一切都是武漢的。總的來看,安徽的前景很樂觀。
-----------
作者祖籍江蘇句容,生於安徽蚌埠,長於定遠和合肥,現居哈爾濱。


從省會遷到合肥開始。合肥本一小縣城,又沒什麼基礎底子,成為省會之後只有舉全省之力發展,資源全傾向合肥,安徽其他地方能有什麼發展,和四川差不多,不過成都好歹是四川人的驕傲。


推薦閱讀:

我國還存在僱員時薪 1 美元、每天工作 12.5+ 小時的企業嗎?如果有,意味著什麼?
如何學會心胸曠達?
有哪些關於經濟或金融的紀錄片?

TAG:中國歷史 | 經濟 | 安徽 | 社會 | 城市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