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

好好做個諸侯國不好嗎?


謝邀。之前我覺得現在本質性的問題越來越多非常煩,後來我體會到本質性的問題才是好問題。

我大秦也是冤。

春秋滅國無數,兇手名單上楚國晉國佔了三分之二,秦國第二梯隊中游,引進百里奚搞了個改革開放,然而還是弱雞,被晉國吊打,看著我同姓的大江國被楚國滅,打掉牙齒和血吞,這個時候題主跳出來問為什麼秦國要統一,我弱秦瑟瑟發抖。

春秋末年,國際法——洛克時代解體(大國會盟剝削小國到了極限),四大國一片狼藉,我大秦第一個崩盤,四五代君主划水,安理會五常輪值主席國吳國和越國一個個望之不似人君,滿口粵語吳語(現在分子人類學證明了,越王勾踐偽稱大禹之後,其實是百越),我秦大庶長說廢誰就廢誰,君主毫無人權,也是慘。兵,儒,墨,法,道神棍四面忽悠,鼓吹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此時題主問秦國為什麼要統一,我秦表示懵逼。

好不容易熬過春秋末年的大混亂,順便幫助楚國復國刷了一把存在感,此時一直偽裝成天下第一大國的我晉終於分成六國開始撕,我秦剛要喘口氣,結果,五大神棍組織終於忽悠出一個西河學派,法家、墨家正式和儒家決裂,登上歷史舞台(吳起反曾參,子夏開西河),決定建設軍事社會主義新魏國,我秦此時還在繼續崩盤中,被魏國的一個郡守吳起(真的就只是郡守而已)吊著打,五十萬人被五萬人吊著打,吳起的治理地區在哪裡呢?嗯,黃河西岸,關中和陝北之間的平原區,然後題主問秦國為什麼不統一天下,我秦終於顫巍巍回答你一句,其實,是魏國想統一我。

這之後楚國也續上了,本著一貫的貪婪,屠滅越國,不斷北上(後期還屠滅了魯國),齊國也續上了,吊打了曾經吊打過我弱秦的魏國主力(後期鼎盛階段還屠滅了宋國,尼瑪我宋可是殷商國家,居然就被田齊這種篡位分子給屠滅了),這個時候秦國要反問你一句,這種情況下,你還敢談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圖樣。你要談這個,如果國無強宗,晉國和姜齊的公族就是你的下場,國有強宗,魯國越國宋國就是你的下場嘛。

所以說,不是說我大秦不想暢談和平與發展,形式允許嗎?國際上流行這個嗎?真覺得魏國楚國不會把你當白痴看嗎?

思考了這些,你就理解了秦獻公暗搓搓地從魏國回來之後為啥秦國就變了,能不變嗎?五十萬人被五萬人吊打,這是怎樣的慘!舉國之力打不過魏國一個郡守,這是怎樣的衰!再多想幾步,這個郡守背後的魏國,得多麼恐怖?再多想幾步,這個魏國,還只是當年打的秦國出不了門的晉國的三分之一,那如果趙魏韓聯合起來,或者魏國統一了趙魏韓,還怎麼混?

怕了么,小樣。

怕了就老老實實重新改革開放,學習秦穆公引進百里奚,從魏國引進高端政治人才吧。

商鞅同志,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中華帝國總程序員商鞅上線。

變法改變秦國軟體,中華帝國內測版秦國1.0開始運營。

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楚國北上,一度打到了秦國藍田,齊國合縱,打進了函谷關,燕國崛起,吊打天下霸主齊國,趙國接著崛起,收拾燕國,匈奴不說,還滅掉了秦國的東征軍,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歷史事實。

所以這個時候題主肯定已經問不出秦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這種本質性問題了,畢竟你不統一中國,還有楚國,趙國,齊國,燕國排著隊呢。。。

秦國統一中國的模式,是春秋國際關係格局徹底毀滅後的唯一解,新的國際秩序就是華夏世界政府,國家壟斷一切暴力活動。

然後,讓我們來探討一下百越,匈奴,西域,漠北,嶺東,山南,雲貴,南海,朝鮮,日本等一系列問題吧。


回答前先放個在本題下的神答案。

圖 泰國是什麼鬼。

言歸正傳——

我們看歷史會發現,絕大多數對外侵略的強權,往往不是一個老牌帝國,其實正好相反,都是某剛剛解決內部紛爭的新興政體,才能給世界帶來血雨腥風。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他爺爺完顏烏古乃還是個著力統一女真各部的大酋長,到了阿骨打就把大帝國遼給滅了,沒過10年他弟弟就把北宋給幹掉了。

成吉思汗從一個流浪少年好不容易統一幾個敵對的部落「塔塔爾、篾兒乞」等,結果沒多久就發動了對金和花剌子模這兩個世界頭號帝國的進攻並且基本滅亡。

就不說剛平定藩閥就發動甲午戰爭的日本、普魯士剛統一德意志諸邦國就發動一戰這些事情了。

  • 有人說你說這個和秦國有啥關係,秦國統一中國的時候人家都存在多久了。

我們回到春秋戰國,很多人會把這兩個時代一概而論,其實從歷史來講,這兩個時代有著根本不同的性質。我們總說春秋五霸,發現戰國咋還多出倆,實則不然,春秋其實是一個多國林立的時代,所謂春秋五霸,無非是存在了五個想當老大的強權而已,所以最起碼在春秋時代,是不存在能「統一中國」的國家的。

而春秋時代更為核心的,其實是所謂「尊王攘夷」的運動,這個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種什麼雖遠必誅,而是在那個時代所謂「華夏」人的城邦周邊,是存在著不少的外族的,生產方式也比較落後,而春秋諸國也恰恰是為了獲得土地資源,不停的驅逐外族以達到強大自己,這也就造成了那些自認為高貴的中原國家迅速衰落,反倒是邊緣國家齊、晉、秦甚至楚、吳、越等國成為「五霸」。

五霸前前後後的維持著這個時代的平衡,誰也沒法打破,只不過晉國相對來講是所有霸里混的最好的,而就在強大的晉國逐漸打破這個穩態的時候,晉國當年自己分權給大夫留下的制度性惡果,導致了韓、趙、魏三家分晉,而在南方,失去了老對手晉國的楚國也滅掉了勾踐死後的越國,這就造成了秦楚燕韓趙魏齊的「戰國七雄」了。

晉國的崩塌,是給了這些老牌強國一些思考和教訓的,諸侯終於知道自己看不上周天子的權利,大夫也可以看不上自己的權利。於是三晉之一的魏國就掀起了李悝以及吳起變法,其實就是後來商鞅那一套,加強集權、注重刑法、重視軍功等等,而這樣的一個內部集權國家,自然會因為軍功的激勵而注重對外獲取利益,尤其是魏國處在黃河沿岸並不安定,所以他們就仗著兵強馬壯總欺負有著河西肥沃土地的秦國,這地方雖然易守難攻,但秦國一時之間也是非常可憐的。

所以這這才有了後來的故事,繼任的魏惠王,也就是五十步笑百步那哥們更適合當一個物流公司的老總,他看不上李悝、吳起的粉絲商鞅,搞得只能投奔急需人才的弱秦,秦國身處戎族之地不遠,也是個剛剛統一了很多蠻族的國家,內部的各種勢力本來就不安定,商鞅帶著那一套嚴刑峻法加上所謂「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的精神極大的刺激了秦國。

從此之後秦國這個國家和其他國有了根本上的轉變,那就是對於軍功比誰都重視,對於刑罰也比誰的嚴明苛刻,這樣高壓狀態下的國家,就是為了成為一個戰爭機器而存在的,而矛頭也一定是壓制秦國半個世紀的魏國。

而促使秦國徹底打破平衡的,有一個必然事件就是佔領了南邊的巴蜀,這個神秘的地區第一次成為了華夏政權的地盤,而碰巧這地方土地又這麼肥沃,秦國本來就佔有三面山一面河,充滿戰略優勢的關中,又有了一個大後方糧倉,別說秦王,就是你當秦王你都會有統一中原的想法。

  • 而一個偶然原因是楚國這個外強中乾的大傢伙,內部實在是不和諧,貴族爭鬥此起彼伏,楚國一開始解決這個頑疾的方式也是對外侵略,不過侵略到了山東一帶他也打不過齊國,北邊打不過魏國,所以老毛病就又犯了。而碰巧這個時候的楚懷王比較天真,被秦國的張儀忽悠的丟了土地又和齊國鬧掰,那秦國就已經打破了平衡了。

當秦國在楚國佔了便宜,又吊打了魏國的時候,全國上下都忽略了嚴刑峻法帶給自己的壓迫,而是全都在奮勇殺敵的軍功中嘗到了甜頭,舊貴族秩序受到的新興狂戰士們的衝擊,秦國用對內集權對外侵略的方式穩定了自己,和各種搞聯盟又心懷鬼胎的六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麼秦國用一個嶄新的秩序如多米諾骨牌一樣接連滅掉一個又一個國家,幾乎就是一個必然的存在了。

  • 所以我們回到開頭你會發現,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後,幾乎是和女真、蒙古等蠻族乾的是一樣的事情,秦朝迅速的發動了對外侵略戰爭,利用制度優勢,在南嶺修建了大型運河靈渠,把長江和珠江聯繫到了一起,一個曾經完全不屬於中華文化圈的廣東廣西,至此成為帝國領土。甚至秦國修建長城,讓蒙恬「卻匈奴七百餘里」,都是統一六國的後續。

然而當秦國統一的無法再統一的時候,他的這個制度就和六國固有的制度產生了巨大的水土不服,陳勝吳廣起義,一夫作難七廟隳。

所以在很多書本上黑劉邦開歷史倒車,強行搞分封的時候,確實沒有想過,一個時代的變革,一個真正的帝國的形成,是需要消化時間的。蒙古帝國因為文化落後而曇花一現不假,但是更深層次的是這個靠著戰爭迅速統一,靠著戰爭來化解內部部落矛盾的政權,必然在無仗可打的時候,走向崩潰,就算他差點統一了世界。

而漢朝之後的路,則是韜光養晦,靠著推恩令逐漸消磨掉搞事的貴族,絲綢之路的開啟,打開了秦國從沒有打開的一扇新的大門,漢朝的世界變得更大了,一個個亞歐大陸穿行的駝隊,讓漢徹底成為了這個民族的名字。而話說回來,如果沒有飽受詬病的漢武帝遠征,陳湯猶遠必誅,帝國的大地主們,就會像後來的東漢後期一樣,徹底摧毀這片土地。

  • 而且,秦國統一的一個核心原因,是那時候一直都有「周」這麼一個正統的存在,中國這個農耕民族骨子裡是需要這種認同的。而歐洲自然也有個「羅馬」作為精神法統,只不過兩大部族日耳曼和拉丁人的根本矛盾無法調和不說,沒有一個強大集權王朝能夠去破壞這個平衡,外加一個強大的島國作為攪屎棍,「羅馬」也就終究只能停留在精神里了。

叢林法則一直存在,征服弱者是人類的天性。大分裂充滿血雨腥風,卻在優勝劣汰中往往能迸發出智慧的光芒。大一統穩定壯麗,但是卻在長久的積壓中出現分化和僵化,直到大廈崩塌。中國選擇的後者多一些,這一點帶來了榮光,也帶來了「分裂」的歐洲打破老大帝國的國門。我們無法評論哪個一定更好,每個人心中也有自己的解釋。

也說的差不多了,總結一下就是,秦國所奠定的制度,是為維持一個東亞帝國量身定做的,是在內部壓力和外部充滿肥肉的前提下,徹底推行到這片土地的。而這套制度也就必然存在這戰爭結束就容易走向崩盤的狀況,不過也多虧了後來的漢唐,在逐漸消化這一制度並推行千年的情況下,打通亞歐大陸,讓外部資源變得源源不斷,才讓我們這個民族,至今有著不可磨滅的傲骨,哪怕是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我倒是面對目前,還是充滿著「三個自信」的。

下面有人說為啥沒「文化自信」,我是總覺得,這個還需要討論。

以上啦。


當我們談論一個古代政權的目的性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或者說,這個所謂的「目的」、「動機」究竟是誰的?或者說,這個「秦國」究竟是指什麼?秦國的君主?秦國的貴族?秦國的軍隊?秦國的官僚?然而,真正考究起來,就會發現,除了站在秦制巔峰與一統進程末端的秦始皇、李斯以外,再沒有一個人的目的可以相當明確的歸結為一統天下。換言之,這種「一統天下」的視角,本來就是後來人為了敘述方便,而採用的,並不意味著歷史人物本身就有這種可能超越其所處局勢的覺悟。

或者說,本來就不應當把「秦國」放到問句的主語部分,去追究所謂「秦國」的目的性。因為「秦國」作為一個由秦制組織起來的政治體,根本就沒有多麼明確的主體性,更談不上多少目的性。那麼,把「秦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換做「秦國在什麼因素促動下去統一中國」,是不是更值得討論一些呢?這樣就又可以嘮嘮秦制的制度慣性、戰國變法的總趨勢、民心士心對於和平的盼望,甚至可以嘮嘮從分封到郡縣的周秦之變了。然而,這些個因素真的能在含義上與具有濃烈「馬後炮」色彩的「一統中國」劃等號么?

那麼,我們再把「一統中國」這種明顯具有秦代以後色彩的語詞,更換一下:把在先秦語境中表示中原地區的「中國」換做「天下」,把在先秦語境中略顯前衛的「一統」換做「兼并」,把「一統中國」,換做「兼并天下」是不是更符合當時的歷史語境呢?

到最後,即便把問題換做「秦國是在什麼因素促動下去兼并天下的呢?」,也並不比「中國是在什麼因素促動下去改革開放呢?」更容易回答,所以古人對於這類相當「疏大的歷史進程級別的問題」往往選擇用一個「疏大」的短語來回答,那就是「大勢所趨」,或者說「時來天地皆同力」

如果你硬要一個解釋的話,概括起來說很簡單,就是前面提及的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是硬要舉一個最為樞紐的因素,秦國變法以後所形成的制度慣性無疑是秦國兼并天下最為中堅的原因,畢竟秦軍戰力、秦軍裝備、水利耕田等事關秦國基本國策「耕戰強國」的具體措施,全靠這套最為徹底的制度來獎懲推動。換言之,是制度將秦國君臣吏民的一個個單個慾望凝合了起來,導致了秦國在戰國混戰中具有更高的蠶食效率,把六國一步步蠶食兼并掉了。所以,制度所凝合的各種因素僅僅是秦並天下的促動力,而絕非具有目的性的意志與動機。

至於有的答主提到的野心與慾望,其實恰恰是進了把政治體擬人化的思維誤區,也即本答提到的「目的性」問題。而僅僅用人性來看歷史,反而容易遮蔽那些能夠調動人性的制度因素與形勢因素,看不到這些能夠決定千萬人的因素,遠離歷史學視角,陷入小說家言的窠臼。

再往深了說,「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所概括出來的「形勢觀」,是反英雄主義的,這是我國傳統史觀中樸素的基本精神,是我國史學的底色。而「小說家言」,實質上是一種以人性為底色、以英雄為主線的文學手法,讀來爽爽就行了,並不適合用來思考歷史。

跑個題:到了現代,我們擁有了歷史科學視角,對於政治史的認知,已然更進一步到了「制度史」的層面,甚至「制度史」視角已然成熟到不再是學術前沿。所以,對於包括秦並天下在內的很多歷史事件的認知,我們大可用「制度」視角來思考與解釋。當然,文化史、思想史、古代語言視角也能提供很棒的背景因素來幫助我們理解「歷史語境」,進而輔翼我們的政治史認知。而政治史的前沿:「歷史書寫方式」,又是一個相當有趣的新穎視角,可供一觀。有這麼豐富的前沿視角,可供玩味,幹嘛還要停留在文學演義視角的淺灘止步不前呢?

安利本書:

張金光:秦制研究

謝 @後樂其樂 邀請


BC359,秦孝公三年,商鞅入秦,開啟商鞅變法的強國之路。當時,李悝變法後的魏國正處於國力鼎盛期,此前一直壓制秦國。
BC358,秦功韓,戰於西山—————————————————————秦勝
BC355,秦攻韓,圍焦城——————————————————————平局
BC354,秦攻魏,戰於元里城,取少梁城———————————————秦勝,斬首七千
BC352,秦攻魏,取安邑城—————————————————————秦勝
BC351,秦攻魏,取固陽城、圍趙藺城————————————————秦勝
BC342,秦攻魏,魏割秦河西數城——————————————————秦勝
BC338,秦攻魏,戰於岸門城,圍郃陽————————————————秦勝
BC337,秦惠文王繼位。齊威王改革後的齊國處於國力鼎盛期,魏國被齊國削弱。同年,令國力曇花一現的韓國申不害變法結束。
BC335,秦攻韓,取宜陽城—————————————————————秦勝
BC330,秦攻魏,取雕陰城,焦城、曲沃城,魏割河西—————————秦勝,斬首八萬
BC329,秦攻魏,取汾陰城、皮氏城—————————————————秦勝
BC328,秦攻魏,取蒲陽城,魏割上郡十五城,秦還曲沃城、焦城————秦勝
BC328,趙攻秦,戰於河西,取趙藺城、離石城————————————秦勝
BC325,秦攻魏,取陝城——————————————————————秦勝
BC320,秦攻魏,取曲沃城、平周城—————————————————秦勝
BC319,秦攻韓,奪焉城——————————————————————秦勝
BC318,魏、韓、趙、楚、燕,聯合義渠攻秦—————————————秦勝
BC317,秦攻三晉聯軍,戰於修魚城—————————————————秦勝,斬首八萬二千
BC316,秦滅蜀——————————————————————————秦勝
BC316,秦攻趙,取中都城、西陽城—————————————————秦勝
BC315,秦攻趙——————————————————————————秦勝
BC314,秦攻魏,拔曲沃城—————————————————————秦勝
BC314,秦攻韓,戰於岸門城————————————————————秦勝,斬首一萬
BC314,秦攻義渠,取二十五城———————————————————秦勝
BC313,秦攻趙,拔藺陽城—————————————————————秦勝
BC312,楚攻秦,戰于丹陽—————————————————————秦勝,斬首八萬
BC312,秦攻楚,奪漢中六百里地——————————————————秦勝
BC312,楚攻秦,戰於藍田城————————————————————秦勝
BC311,秦攻楚,取召陵城—————————————————————秦勝
BC310,秦攻義渠、丹犁——————————————————————秦勝
BC310,秦武王繼位。宣威圖強後的楚國處於國力鼎盛期,齊國被楚國削弱。
BC307,秦攻韓,取宜陽城—————————————————————秦勝,斬首六萬
BC306,秦昭襄王繼位,由宣太后執政。趙武靈王改革中的趙國,和燕昭王改革中的燕國開始崛起。改革最不徹底,最為封建制掣肘的楚國國勢漸衰。
BC305,秦攻魏,攻皮氏城—————————————————————秦勝
BC303,秦攻魏,取蒲阪城、晉陽城、封陵城—————————————秦勝
BC303,秦攻韓,取武遂城—————————————————————秦勝
BC303,齊、韓、魏攻楚,秦救楚——————————————————秦勝
BC301,秦攻韓,取穰城——————————————————————秦勝
BC300,秦攻楚,取襄城——————————————————————秦勝,斬首二萬
BC299,秦攻楚,取八城——————————————————————秦勝
BC298,秦攻楚,取十六城—————————————————————秦勝,斬首五萬
BC298,齊、韓、魏攻秦,破函谷關,至鹽氏城————————————秦敗
BC295,秦攻魏,戰於襄城—————————————————————秦勝
BC294,秦攻韓,取武始城,攻新城—————————————————秦勝
BC293,秦與韓、魏戰於伊闕城,拔五城———————————————秦勝,斬首二十四萬
BC292,秦攻魏,取六十一城————————————————————秦勝
BC291,秦攻韓,取宛城——————————————————————秦勝
BC290,秦攻魏,取垣城、軹關———————————————————秦勝
BC289,秦攻魏,取蒲阪城—————————————————————秦勝
BC288,秦攻趙,取桂陽城—————————————————————秦勝
BC287,五國攻秦,至成皋—————————————————————秦勝
BC287,秦攻魏,拔新垣城、曲陽城—————————————————秦勝
BC286,秦攻魏,取河內,魏割安邑—————————————————秦勝
BC286,秦攻韓,戰於夏山—————————————————————秦勝
BC285,秦攻齊,取九城——————————————————————秦勝
BC283,秦攻魏,拔安邑城、圍大梁,攻林城。燕趙救魏————————平局
BC282,秦攻趙,取二城,攻茲氏城—————————————————秦勝
BC281,秦攻趙,拔離石城—————————————————————秦勝
BC280,秦攻趙,取代城、光狼城——————————————————秦勝,斬首三萬
BC280,秦攻楚,攻鄧城——————————————————————秦勝
BC279,秦攻楚,取鄢城、鄧城、西陵————————————————秦勝
BC278,秦攻楚,拔郢城、至竟陵,攻安陸城—————————————秦勝
BC277,秦攻楚,取巫、黔中及江南地————————————————秦勝
BC276,楚攻秦,復取江旁十五城,拒秦———————————————秦敗
BC276,秦攻魏,取二城——————————————————————秦勝
BC275,秦攻魏,拔二城,又得割八城,圍大梁。韓救魏,秦攻開封———秦勝,斬首四萬
BC274,秦攻魏,拔卷城、蔡城、中陽城、長社城———————————秦勝,斬首四萬
BC273,趙、魏、攻韓,秦救韓,圍大梁,圍割南陽——————————秦勝,斬首十五萬,溺殺兩萬
BC269,秦攻韓,圍閼與城,趙救韓—————————————————秦敗,損兵約五萬
BC268,秦攻魏,拔懷城——————————————————————秦勝
BC266,秦攻魏,拔邢丘城—————————————————————秦勝
BC266,秦昭襄王收回執政權力。楚國已被秦國蠶食削弱。短暫吞齊的燕國也早已結束其國運巔峰。唯有仍處於國勢鼎盛期的趙國堪稱秦國最後的敵手。
BC265,秦攻趙,拔三城——————————————————————秦勝
BC265,秦攻韓,拔少曲城、高平城—————————————————秦勝
BC264,秦攻韓,拔九城——————————————————————秦勝
BC265,秦攻韓,拔少曲城、高平城—————————————————秦勝,斬首五萬
BC263,秦攻韓,拔陘城、南陽,斷趙上黨——————————————秦勝
BC262,秦攻韓,拔野王城,取十城—————————————————秦勝
BC262,秦攻楚,取州城——————————————————————秦勝
BC261,秦攻韓,拔緱氏城、藺城——————————————————秦勝
BC260,秦攻趙,戰上黨——————————————————————秦勝
BC260,秦、趙兩軍長平對決————————————————————秦勝,斬首五萬,坑殺四十萬
BC259-256,秦攻趙,圍邯鄲。楚魏韓救趙。秦取魏鄭城,取韓陽城、負黍城。取趙二十餘縣—————————————————————————————————秦敗。秦軍降敵二萬,傷亡過半,約二十五萬到三十萬。斬首三晉聯軍六千,溺殺二萬。斬首韓軍四萬。斬首、俘虜趙軍九萬。
BC254,秦攻魏,取武城——————————————————————秦勝
BC250,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相繼繼位。次年呂不韋任相,國力也受到重創的秦國,處於長平、邯鄲鏖戰後的休養恢復期。而再無政治強人出現的六國,則再無力回到人治型改革的鼎盛時期。
BC249,秦攻韓,拔成皋城、滎陽城—————————————————秦勝
BC249,秦攻東周,拔鞏城—————————————————————秦勝
BC248,秦攻魏,拔高都城、汲城——————————————————秦勝
BC248,秦攻趙,得三十七城————————————————————秦勝
BC247,秦攻韓,取上黨郡—————————————————————秦勝
BC247,魏、趙、韓、楚、燕攻秦,戰於河外—————————————秦敗
BC246,秦攻趙,取晉陽城—————————————————————秦勝
BC245,秦攻魏,拔卷城——————————————————————秦勝,斬首三萬
BC244,秦攻韓,取十三城—————————————————————秦勝
BC244,秦攻魏,拔畼城、有詭城——————————————————秦勝
BC242,秦攻魏,取二十城—————————————————————秦勝
BC241,韓、趙、衛、魏、楚攻秦。秦出兵,拔魏朝歌城,衛濮陽城———秦勝
BC240,秦攻魏,圍龍孤城—————————————————————秦敗
BC240,秦攻魏,拔汲城——————————————————————秦勝
BC238,秦攻魏,拔垣城、蒲城、衍氏城———————————————秦勝
BC238,秦王政(秦始皇)親政,呂不韋身死。秦國的「兼儒墨,合名法」「無為而無不為」的休息政策結束,秦國統一進程在秦王政的執政路線下被加速啟動。
BC236,秦攻趙,拔於輿城、鄴城、取九城——————————————秦勝
BC234,秦攻趙,戰於平陽城————————————————————秦勝,斬首十萬
BC233,秦攻趙,拔趙平陽城、武城、赤麗城、宜安城—————————秦勝
BC233,秦攻趙,圍肥城——————————————————————秦敗
BC232,秦攻趙,拔狼孟城、鄱吾城—————————————————平局
BC230,秦滅韓——————————————————————————秦勝
BC229,秦攻趙,圍邯鄲城—————————————————————平局
BC228,秦攻趙,拔邯鄲城,取東陽—————————————————秦勝
BC227,秦攻燕,戰於易水西————————————————————秦勝
BC226,秦攻燕,拔薊城,取十城——————————————————秦勝
BC226,秦攻楚,先取十餘城,再取平輿城、寢城、鄢城、壽春城————秦勝
BC226,秦攻楚——————————————————————————秦敗
BC225,秦滅魏——————————————————————————秦勝
BC224,秦攻楚,秦楚決戰—————————————————————秦勝
BC223,秦滅楚——————————————————————————秦勝
BC222,秦滅越——————————————————————————秦勝
BC222,秦滅燕——————————————————————————秦勝
BC222,秦滅趙——————————————————————————秦勝
BC221,秦滅齊——————————————————————————秦勝

秦國為什麼要統一?通過看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參與戰爭之「主動性」和「勝率」,答案很直觀的嘛。

由以上有史料可循的成一定規模的關於秦國戰爭可知:

秦國103勝7負3平(勝率高達91.1%,負率只有6.8%)

秦國104次主動,9次被動(主動率高達92%)

秦國的投入產出比,高的不要不要的。瘀與之戰,秦國百年之間第一次折兵五萬的慘敗,令馬服君趙奢一戰成名,令趙國成為戰國後期的抗秦領導國,更令宣太后的執政威信受損,不久歸政。可見,秦國在當時已經像是一個不敗傳說了。

當然,商鞅變法後,秦國制度是秦國統一的內在動因。但題主問,秦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是問主觀視角下的心理動機何在。國家當然沒有心理活動了,但是秦國國內,國君、官員、平民等不同身份的人有,王族、貴族、士、國人等不同階級的人有。

國君有,因為對於生來就實現財物自由的國君來說,物質利益已經不是他們追求的目標了。他們要的是:統治許可權的擴大,統治範圍的擴張。為什麼他們不愛好和平呢?這種思維,有點夏蟲不能語冰,過於坐井觀天了。就像皇帝問百姓「何不食肉糜」,百姓又問皇帝「為什麼皇帝頓頓都吃肉,肉不是過年才吃的嗎?」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國君早就跳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這四個階段,只有自我實現的追求。而國君的工作就是治國理政,所以他們需要統治許可權的擴大,通過集權,需要統治範圍的擴張,通過戰爭。這些,能夠加強他們的權威和聲望,也即他們對自我發展和實現的最高需要。這就說清楚國君為什麼要統一了。我們普通人如果不依靠需求理論這些概念工具,僅憑自己的心理需要和生活經驗去思考帝王的心理需求,那肯定是錯位的,因為我們還沒有摸到那個需求層次。

其實秦始皇之前的秦王們也不是不想統一,實在是條件沒達到,以至於這還是一個不能被提案的命題。比如秦惠王併入巴國,宣太后削弱楚國,昭襄王打殘強趙,這些都是一系列的量變,累積到秦始皇時期產生質變,才真正有一家快速兼并六家的實力。此前的秦國雖是欺負鄰居,公然私佔小區公共用地,沒事去你家要個東西的強國,但還不至於到能把鄰居家據為己有,強迫人家把自家房屋過戶產權給自己。高度集權的統一,是一件打破自原始部族社會以來,就始終保持的分治慣性和長期均勢的破天荒任務,如果不是秦國與關東諸國,懸殊的實力差距,統一是比較難實現的。尤其秦始皇的統一,比西方那種多文化板塊的所謂統一,集權程度要高的多。秦始皇統一過程中,一旦多一兩個楚國這樣的硬骨頭,估計他也得等兒子去辦完這事。那還是趙國早已經被打殘的狀況下。

再說貴族。眾所周知,秦國的貴族階級傳承是最薄弱的。商鞅變法後,連王室宗親無戰功都不能授爵。這種制度文化下,秦國只有富裕階層,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貴族階級。六國之所以敗給秦國,也是因為六國變法改革的不徹底,使得封建貴族勢力仍然強大。六國普遍是一兩代政治強人經過人治努力的改革過後,沒有制度慣性,新的貴族力量又回重新坐大反彈。比如經過胡服騎射改革後,六國中軍事最強的趙國,還會出現「趙奢收稅於平原君家」,這種封君在地方上抗稅枉法卻理直氣壯,盡到職責本分卻被視作高風亮節的事件。這在秦國較少發生。宣太后執政末期,羋氏專權,向外戚大肆封君授土。恰恰也是在這個時期,秦國遭遇了被趙國挫敗的國力低谷,是其內在邏輯的。本來讓權了大半輩子的昭襄王,此時收權打擊外戚,重新加強君主集權,也是拯救了秦國的這次制度危機。高度君權集權,抽空中間封建貴族,是秦國的階級結構優勢。所以,秦國根本沒有貴族這個勢力去掣肘君權的統一志向。而六國,到最後魏國封君連君主虎符都能竊,即使信陵君是有美德的,初衷是好的,但其他親貴都以自家封地、人際作利益考量,君主和國家的利益,誰顧呢?六國經常出現這種現象,奸臣當道,反覆排擠實幹派和有遠見的士人。這些奸臣標籤的背後,是封建貴族家族利益的頑固,是貴族勢力板結化的直接表現。這也是六國總是一盤散沙,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抗秦的根源。

士人階層,是戰國興起的,由貴族小宗旁支分化而出的沒落貴族。這些人沒有眾多土地和家奴,無法掌握生產要素,但身份由處於貴族和庶族之間,便只能尷尬的憑藉能力去博得官職、爵位,以便恢復其貴族地位。他們追求受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方式,就是建功立業。比如商鞅、張儀、蘇秦、范睢、呂不韋、李斯這些秦國歷代肱骨名臣。秦國是封建傳襲制度最薄弱的國家,沒有那些世代聯姻,盤根錯節的傳統貴族勢力阻礙,又有最強大的軍隊和行政體系作為實現功業的最有力保障,秦國又把相權放開給關東士人,這些輔佐秦國的名士怎麼會不希望秦國一定要大力擴張呢?那個年代,效力的國家不擴張,自己就無用武之地,又怎麼能博得功名和爵位呢?秦國士人也是鼎力支持擴張,乃至到李斯時,作為職業官僚體系的血液階層,秦國士人的夢想就已經上升到大一統集權。第一次實現統一,還有比這更輝煌的功業嗎?

最後說庶族平民。秦國是耕戰為本的國家。要麼殺敵,要麼繳糧,都可以因表現而得到爵位。如果不打仗,國家軍隊不需要斬首首級數量,國家府庫不需要過多的戰備餘糧,怎麼能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那時候可以沒有讀書考科舉這些社會階層流通渠道。而且殺敵、繳糧的的渠道提升面,遠比科舉要寬的多。

黑夫執筆部分:今天是二月辛巳日。黑夫和驚恭祝大哥安好。母親身體還好吧?我們兄弟倆都挺好的。前幾天,我們兩個因為作戰沒在一起,今天終於又見面了。黑夫再次寫信來的目的,是請家裡趕緊給我們送點錢來,再讓母親做幾件夏天穿的衣服送來。見到這封信之後,請母親比較一下安陸的絲布貴不貴,不貴的話一定要給我們做好夏天穿的衣服,和錢一起帶過來。要是家鄉的絲布貴,那隻帶錢來就行,我們自己在這邊買布做衣服。
我們馬上就要投入淮陽之戰了。進攻這座叛逆之城的戰事不知要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麼意外,所以母親給我們用的錢也別太少了。收到信後請馬上給我們回信,一定要告訴我們官府給我們家授予爵位的文書送到沒有,如果沒送到也跟我說一聲。大王說只要有文件就不會耽擱。人家送文書來你們別忘了說聲謝謝。
信和衣物寄到南方軍營時千萬別弄錯了地方。替我們問候姑姑和姐姐,特別是大姑。再問問嬰記季,我們和他商量的事怎麼樣了,定下來沒有?還有,代我們向夕陽呂嬰、匾里閻諍兩位老先生問安,他們身體還硬朗吧?驚特別惦記他的新媳婦和妴,一切都好吧?新媳婦要好好照顧老人,別跟老人置氣。大家盡量吧。
驚執筆部分:現在是驚在衷心問候大哥。家裡家外的和睦全靠大哥了。自從我們出外征戰之後,母親還好吧,跟以前一樣硬朗吧?跟黑夫住在一起的時候,她老人家一直都是很健康的。錢和衣服的事,希望母親能寄個五六百塊錢來。布要仔細挑選品質好的,至少要二丈五尺。我們借了垣柏的錢,而且都用光了。家裡要是再不寄錢來,就要出人命了。
我非常惦記新媳婦和妴,她們都還好吧?新媳婦你要儘力照顧好爸媽。我出門在外,妴就拜託大哥你來教育管束了。如果要打柴,一定不要讓她去太遠的地方,大哥你一定要把她替我看好了。聽說新地城中的百姓大都逃空啦,而且讓這些原住民幹什麼他們也真的不聽招呼。問候姑姑,她和她兒子彥還好吧?為我求神祭拜的時候,如果得到的是下下籤,那只是因為我身在叛逆之城的緣故,別想多了。新地城中有盜賊蜂擁而至,大哥一定不要去那裡。
信件出自湖北雲夢縣睡虎地4號墓,是公元前223年秦軍士兵黑夫和驚(兄弟)的兩封家書,由秦軍士兵黑夫和驚的駐地淮陽寄至其家鄉安陸(今雲夢縣),收件人是他們的長兄衷(睡虎地4號墓墓主),後來成為衷的陪葬。

這是在秦始皇滅楚期間,秦國兩個普通士卒,黑夫和驚兄弟二人,寫給長兄衷的家書。這也是長兄衷,死後陪葬在自己墓中的竹簡。想必是黑夫和驚二人最後戰死,這封信是兩個弟弟最後的家書,所以衷至死都十分珍惜。從這則家書中,能夠捕捉到不少史籍中缺少的歷史信息。兩個小兄弟在外服兵役,長兄在家頂門庭,估計主要是務農。家中因此獲爵,似乎也算富足。不提供軍餉秦軍之所以仍舊能夠成為虎狼之師,就是靠軍功授爵制度,助力了一個個普通百姓光耀門楣的夢想。只是那功業,染著背後太多的血淚。

秦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說白了,就是制度的優勢帶來了國家實力、戰爭的量變積累,最終完成質變,對其他諸侯國形成了碾壓性的戰爭能力。在這種時候,統一也不會造成秦國國君到平民間,有任何道德負罪感。因為不僅是秦國對六國進行蠶食。六國之間,也基本上年年在打仗。互相都有仇恨。秦國對任何一國發動戰爭,都在之前兩三年內能找到目標國的不義之舉,作為報復借口。當然,七國都這樣干。春秋戰國,是大魚吃小蝦式的兼并成長競賽,最終誰勝出,完全取決於誰實現了一挑六的國家實力。碾壓性的實力面前,縱橫,也即外交,根本就不管用了。因為攻必克守必固的國家,從上到下都會渴望這種臨門一腳的統一。在六國還有國家力量和秦國抗衡的時期,秦國勝率都高成那樣了,何況六國已經徹底失去與秦國相衡的均勢實力?如果秦都不想統一,那真是白送到手邊的禮物都不拿,又是做給誰看呢?

我們切不可以虛無的道德觀去看待歷史的現實性,就像前不久的中印洞朗衝突對峙中,十四億國人,不會有哪個平民去說,洞朗地區那地方離我們遠隔高原,又沒有多少人住,不如讓給印度好了。沒有哪個人,說釣魚島就是個無人小島,我們和日本的貿易往來養活著那麼多人,不如把釣魚島讓給日本好了。同理,秦國的百姓,也是渴望國家戰爭能贏,也是渴望自己國家能夠擴張和統一的。這是人類不自覺又受到社會規範的共同體意識。

秦國國君為什麼想統一?哪個國君又不想呢?從秦孝公到秦始皇,秦國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關東強國崛起,最終不過兩三代就又衰落。秦國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攔路虎,這也是封建制度的時代性衰微之必然結局。秦國的集權制度雖利,但如果沒有明君賢臣的格局,也難免最終自毀大廈的結局。胡亥和趙高,不就是比統一來的稍微晚了那麼一點點麽?所以,秦國的明君,也是懂得權力本質的,他們也有如果不統一,即使有國力國運加持,秦國也難免衰落敗亡之可能性。殘酷的篩汰賽下,統一,是為了生存,正如現代巨頭企業,壟斷市場,也是為了穩定的生存,來供養龐大的渠道體系。就像知乎不繼續做小眾精品,需要花錢砸流量,也是為了生存。不然過幾年那批老用戶膩了,逼格再高有毛用...

如果一定還要問為什麼統一,那隻能說,是條件成熟時,組織發展壯大的天性使然。道理很簡單,能得到卻不要,內部又嚮往得到,不發動兼并難道六國會給秦國頒發和平獎嗎?天予不取,必受其咎。人性為什麼是這樣的人性,以人性為基的國家性為什麼是這樣的國家性,這種弱肉為什麼會被強食的問題,就跟問直線為什麼是直的一樣...難為大V們在這道題下仍堅持推廣研究歷史的概念工具。


這又是一個後來人開上帝視角以果導因的問題。

所謂的秦統一六國,是一個基於演進而非設計的過程。沒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能夠聲稱對秦的統一負責,根本不存在某個汲汲於秦國統一的意志。秦並六國,完成統一是後來人對戰國時期的一個總結性的說法。是先有了秦統一的果,然後才能總結它統一的因。我們固然可以總結出秦在統一上的優勢要素,但是這些要素絕不等於秦統一的原因。


@寒鯤 寒哥談到了秦國的制度因素,我們不妨從這裡延伸出去,談談戰國時代的內部制度因素是如何影響到整個國際秩序的

首先我們要闡述的基礎事實是,戰國時代與之前的西周、春秋時代社會結構存在著根本性的不同。西周時代是一個禮樂的時代,是通過禮樂秩序確立起來的,這種禮樂秩序自上規範了王與諸侯的關係,自下又劃清了不同階層的分野,從而確立了一個極為森嚴的社會體系。然而到了西周晚期,宗法秩序開始崩潰,平民開始從禮法中掙脫出來,編戶齊民成為新的社會基本單元,戰國時代正是以此構建出了一種全新的社會結構。

關於戰國社會結構的不同杜正勝在《編戶齊民》一書中提到了很多方面,有興趣的知友可以自行參閱,這裡只談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即政權的集權化:所謂集權化,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便是動員能力,對於古代國家而言,一個政權能夠直接調動多少人力、財力便是其集權程度的重要參考,編戶齊民實質上便是民眾脫離宗族和地方貴族的控制,直接由國家統領,這自然為國家提供了更為充足的動員力,具體而言包括兩個方面:軍隊的擴張與私田的出現。自戰國時代開始,軍隊的兵源由貴族擴展到整個社會階級,這與編戶齊民的社會基礎密切相關,另一方面,私田的出現使得國君可以直接徵收田地稅賦,提高了中央的經濟能力,進而從兵、農兩個方面提高了國家的動員能力和集權程度。

但是,編戶齊民取代宗法封建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早在西周晚期便有編戶齊民的苗頭。【宣王既亡南國之師,乃料民於太原。仲山甫諫曰「民不可料也。」宣王不聽,卒料民。】所謂料民便是掌控戶口以達到編戶齊民的一種方式,而周宣王的這一行為也遭到了大臣的反對,這說明在西周晚期,貴族勢力仍然強大,國君集權仍然面臨著極大的阻力。而整個春秋時代便是宗法體制瓦解,編戶齊民逐步在各國確立的過程,早期的齊桓公仍高舉尊王攘夷的旗幟,試圖匡扶宗法體制,然而後期爭霸的晉楚便逐漸轉變為氣力之爭,最終隨著三家分晉,歷史進入了戰國時代。

伴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革,人們對於國際秩序的看法也在產生變化。西周時代,國際秩序是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分封制度,各個諸侯都處於禮樂體系之中,換句話說,禮樂制度既是西周的社會秩序又是一種政治秩序。隨著西周的終結,自然國際政治秩序也面臨崩塌。與社會秩序的自然生長不同的是,具有主觀性國際政治秩序的形成更為困難,春秋時期齊桓公試圖構建霸主秩序,然而伴隨著第二次弭兵之會的展開,霸主秩序開始走向終結,而三家分晉更是意味著舊秩序的徹底終結。而新型社會結構的確立也深刻的影響著人們對國際秩序的看法。由於動員力的普遍提高,各國之間的戰爭更為普遍,由此形成了戰國特有的「叢林時代」

魏國初期無目的的四處征伐體現出霸主體系的餘音,而齊國「東西帝」的構想則是另一種國際秩序的嘗試,然而這些嘗試都沒有成功,在漫長的叢林爭霸中只有一種秩序被潛移默化的得到了確認,那就是樸素的「七國秩序」。事實上這種理念影響深遠,在戰國末期,正是這種樸素的觀念促成了六國的合縱,而在秦末。無論是陳涉或是懷王無不都是想恢復七國秩序,而無意以楚帝取代秦帝,而項羽的大分封也體現了列國體系的國家秩序觀念。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秦國統一天下的國際秩序觀念其實是極為特殊的,換句話說,在編戶齊民的社會結構得到基本確立之後,七國之間開始叢林法則的相互征伐,但是這種征伐起初是無意識的,沒有人在一開始便有統一天下的觀念,甚至於說大部分國家到最後也沒有天下應當一統的觀念。秦國產生一通寰宇的政治藍圖可以歸因於內外兩個方面:首先就內部社會秩序而言,秦國的軍功爵制以軍功取代宗法規範了社會等級,這一方面為其動員兵力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也迫使他必須進行對外戰爭,因為戰爭是實現階級流動的最重要方式,一旦失去了這一方式,國家便將陷入危機;另一方面,國際秩序也幫助秦國一步步理清自身的歷史使命。由於集權體制都具有排他性,那麼顯然天下一主便是邏輯上的結局,而秦國則由於軍國體制最為徹底,擁有最為強大的動員能力不斷擴張,並在無意識的擴張中逐漸認清了自身的實力,進而產生了一統天下的構想。

很難說清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起源於何時,但是毫無疑問這種意識同樣是逐漸形成的而不是自始便有的,當商鞅變法之際,秦孝公斷然難以預見到秦國的一統,他所思考的只是如何在爭於氣力的戰國時代生存下去。但是最晚到祖龍時代,這種觀念已經非常明顯了,在秦王政時代,首次出現了【招致賓客游士,欲以並天下】這樣明確的兼并之心。

因而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秦國關於一統天下的外部國際政治構想是與內部社會結構息息相關,與其他六國既有戰國時代的普遍性又有其自身實力的獨特性。首先,基於編戶齊民制度的普遍確立,舊秩序徹底瓦解,其中便包括了舊有的宗法國際秩序,進而出現了關於國際秩序的真空期,同時又由於動員能力的普遍提升,各國開始了相互征伐的戰國時代,這樣的叢林法則使得樸素的七國秩序得到確認,而秦國則由於內外兩個方面的特殊性,導致其產生了統一天下的構想,在國內,社會結構要求他不斷的進行戰爭,在國外,國際形勢逐步明朗,秦國的實力明顯強於六國,到了戰國晚期,始皇帝這一代人便明確意識到自身的歷史使命。


因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不需要扯這麼多的廢話,一個字——利。

首先我們要知道秦國怎麼來的,自打商朝被滅,這周邊的蠻夷就是各種不老實,這周宣王覺得這群蠻子需要好好敲打,於是喊來了秦庄公五兄弟,告訴他們,給你們一個為父報仇的機會,給你們七千兵卒,好好教育一下西戎,讓他知道中原誰才是扛把子。於是乎庄公把西戎打敗了,收復了犬丘。周宣王於是把土地重新給予秦仲的子孫。

有了土地,就能建國,於是乎秦國就在犬戎的騷擾之下紮根。

秦國的發家史,說白了就是漢人殖民史,作為殖民最前線,秦人民風彪悍,大家對於蠻子沒什麼害怕,腦子裡基本就是「搶他娘的。」

畢竟,你不能只需犬戎搶劫,不許我秦人攔路吧。

身處貧窮的西北,秦人不能像富饒的地區那樣靠著種田填飽肚子,填不飽肚子那隻能搶。

而別人不可能乖乖的讓你搶,肯定要反抗,於是乎戰爭就出現了。

對於秦人來說,戰爭帶來的不是死亡,而是希望,是一家人填報肚子的希望。

常年的戰爭使得武官成了利益集團,這個利益集團對於戰爭無比的狂熱,因為只有戰爭才能帶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

特別再經歷商鞅變法以後,整個秦國都處於對於戰爭的無比狂熱,因為只有戰爭,才能讓人一步登天,也是在這個血統論無比重要的時代,底層人民唯一上升的空間。

皇帝需要戰爭來開疆擴土,將軍需要戰爭來獲得功勛,貴族需要戰爭來獲得榮耀,平民需要戰爭來維持生活。

整個秦國,離不開戰爭。

不是秦國要統一六國,而是秦人要統一六國。


統一天下就是貪嗎?列國紛爭,連年征戰,死傷無數,這樣就和諧嗎?西歐列國遍地,打打殺殺多少個春秋?最後還不是主動謀求統一?中國如果不是統一,四分五裂時哪次不是民不聊生?如果說秦統一是貪,那晉,隋,宋,元,明,清統一是什麼?

自西周以來,中國人就總結出社會和諧的最大敵人。禍國者,諸侯也。然後用兩千年的歷史證明了這一觀點。

凡諸侯林立的時代,都是民不聊生,凡大一統,都天下太平,因此,中華必須統一。
秦開創了真正的高度統一,歷史功績傳載千秋。


工薪階層和權貴階層對財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對於工薪階層而言,財富只有多少之分。多干就多得,偷懶就少得。而在權貴階層那裡,財富卻沒有多和少的問題,只有有和無的區別。要麼就是一輩子花不完的錢,要麼就是身陷囹圄,再多的錢也沒法花。

對於制定規則者,他們根本就不擔心錢。作諸侯還是皇帝其實區別並不那麼大。但是,如果不能進一步的擴張,導致自己的國被滅活著自己國民不滿而暴動,失去的就不緊緊是諸侯之位。所謂落地的鳳凰不如雞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作為出賣勞動力的工薪階層,真的是理解不了權貴階層們你死我活的鬥爭的。都好吃好喝了,幹嘛非要像打了雞血一樣去死磕?其實問題就在於,權貴階層並沒有一個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退路。大部分情況下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

讓我們繼續去看王首富的命運究竟會如何吧。這個實現了無數小目標的男人,最後是否能善終呢?

說白了,權貴獲得了工薪階層幾輩子打工都獲得不了的財富,這裡面是有原罪的。得勢的時候也就罷了,不得志的時候呢?

秦國也有其原罪,這就是不能做諸侯的原因。

十年前我跟人吹牛的時候就說王首富不會有好結果。接著再看吧。


本身也在學這個,說一點自己的看法。
秦國對外擴張,既是時勢使然,也是利益需要,更是秦國獲得統治合法性的一個手段。
先說時勢。戰國是個什麼時局?韓非說:上古競於道德,中古逐於智謀,當今爭於氣力。西周直到春秋時代,諸侯國仍然很多,大國雖強,仍能成一彼此頡頏之局。如衛燕二國聯合,就敢與小霸主鄭國對剛。齊桓公即位,也是數侵魯國不成,更不必說楚國無法抵抗齊與諸侯的聯軍。正因為無法徹底吞併他國,諸侯才會選擇獨立,稱霸而非兼并的道路(如果不是周衰落恐怕稱霸的心思都不會有)但戰國時期,經過多年戰爭洗禮,國家數量減少而個體國家實力增強。那麼國家要擴張還得向別的國家要地啊。。這時小國沒了,就只能打大國主意。而大國間的戰爭往往更慘烈,非至你死我活不可。秦國在這樣一個時局裡,不打死別的國家,就會被別的國家打死。既然如此,當然先下手為強。就秦國本身而言,其戰國中期最大的敵人魏國已經將秦國固有的河西地打了下來。。。敵人可以做,我就不能做?阿q這種負犬都能想到,嬴家這種土豪家能想不到這個道理?這個時勢,沒有更強的勢力制止他們的戰鬥,又沒有各種附庸小國橫在他們中間阻止他們的戰爭?這豈非開片最好的時勢?

其次,是經濟利益。其實本身吞併別的國家對於一個國家就是最高的利益。但是秦國在對外戰爭方面比別的國家都積極得多。為啥呢?無非就是自家地盤不適合farm,所以要速攻打團壓制別人經濟唄。你一個不死一礦要後期硬拼雙礦人族還不如帶腐球蜘蛛一波推唄。禹貢記載,秦國所在的梁州,厥土上上,厥賦中下。啥意思?土地肥沃,然而咱家沒有錢啊。為啥會這麼個情況?很簡單,人少扛不住哇。秦國所據的關中周原,是周人發家的地方,本來農業發達。可是西戎大爺蹂躪過一遍之後,土地肥力是還在,可人死的死走的走。沒有人口,在古代你怎麼進行農業生產?更不要說商品經濟了。齊國人多,商品經濟就發達。你看臨淄揮袖成雲揮汗成雨,商品經濟發達得很。出土的齊市律勸誡統治者,國家嘛就不要干預經濟了,讓市場自行運轉,你監個督收個稅就行,日子不是美滋滋?管子也說:市場是可以讓你知道商品多寡情況的地方,但你不能通過市場來支配物品的分配情況。這是什麼?活脫脫的國富論齊國版( ????? )人家財大氣粗商品全天下緊俏,當然可以大搞自由競爭玩死其他國家,秦國可不行。據記載,秦國直到秦獻公時代,才正式「開市」,也就是擁有國家監督的市場,這已經是商鞅變法的前夜了。。這說明什麼?秦國直到戰國中期都沒錢沒商品吶。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沒有人口。沒有人口,市場經濟玩不轉啊,開個攤,商品半天沒人買,還不如回家種田。。。於是商鞅變法時就表示,你們這麼想我也是資詞的吼不吼。於是,商鞅就說你們都回家耕田去啊不要經商,經商我收重稅啊。。。同時還實行招徠人口開墾荒田的工作。然而,這些做法成效慢,遠不如直接來一場戰爭成效快。想想,一場戰爭過後,秦國就劫略了錢又俘虜了人,錢能解燃眉之急,人又能回家開荒搞二礦。我後期二礦不死打你人族,那可就嘿嘿嘿了。這樣一說,你大概就能明白秦國對外擴張的經濟動因了~無非搶自家很難出產的妹子啊呸人口和小票票啊。

第三就是統治合法性的要求。這個要分兩點來討論。第一是嬴家對秦國統治的合法性。與秦國有世仇的國家,那就是魏國。魏國繼承晉的正統,晉與秦本有舊隙,現在又佔據秦河東地,嬴家在有能力的時候不出兵,只會動搖國內統治的根基。商君書說:國家有力量又不對外擴張,叫毒輸於內,會使國家分崩離析。只有將這股力量放到對外擴張上,在別人的領土上打仗,毒輸於敵,才能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總之,對外擴張,尤其是對付與秦國有世仇的國家,能夠穩固國內政治。商鞅主持國政後,第一個就向魏國發動戰爭,正是有這麼一個政治邏輯在裡面。
同時,秦國在文化意識上是一直將自己視作華夏主體的。睡虎地秦簡中,秦人稱本國人為夏子,稱外國人為真。夏子一詞,顯示了秦國人對於本國在天下中地位的判斷。既雲夏子,自然就有統治天下的責任。秦國如不執行擴張政策,豈非自動放棄統治天下的這一法統?這對於秦國的文化自信本身就是一個打擊。

從以上三點,秦國既有擴張和兼并的慾望,也有不得不擴張和兼并的理由。秦國那一輪一輪的兼并戰爭,豈不宜哉?

第一次這麼認真答題啊,如果還沒有贊和評論,那。。。
@凡星馳
@聖范錦意
@渠清
@臭鹹魚
你們也不評的話。。。


秦國統一中國,在邏輯上就是很簡單的事情,農耕文化固有的人口擴張,耕地有限,造成國家要發展就要對外擴張,搶奪土地,而比土地更重重要的是水源,因為土地還比較固定不太變化,而水多水少一個波動是要死人的,尤其到了不下雨旱災的時候,就靠那點河水救命了,地少了你可以控制人口停止擴張,水源一個波動你是要死人的,不拼了命去搶?

戰國時代,人口膨脹到一定程度,國家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必然會以戰爭解決。統一不是一個目的,而是戰爭的結果。

中國的大一統傳統,不是因為統一是一個天然的目標,而是因為統一是解決內部矛盾的唯一方式,否則這種廣闊的大面積的適宜耕種土地,大量的人口擴張,沒有任何地形天然的隔閡,人口膨脹下地和水的天然矛盾,造成不統一就要戰亂不斷,而統一才可以制止戰爭,用集權管理的方式解決矛盾,這是中國這個「灌溉農耕民族」的本質決定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覺,中國歷史一般改朝換代,必定伴隨有大旱,這就是當大一統政權也解決不了水的問題的時候,就只能天下大亂死一大批人口,然後改朝換代了。

==========================================

說點題外話,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一件事,薩達姆被弔死前曾經說過一些話,說你們根本不懂伊拉克的民族和歷史,伊拉克的歷史現象是,一旦哪一年,溫度特別高,夏天特別熱,人民就會鬧暴亂。這似乎有點說明了,真正對民族和文化、歷史有深入理解的人,使能夠從自然環境和民族的關係上去理解民族性格和歷史文化現象的。


這個問題其實是這樣的,並不是秦為什麼要統一中國,而是秦沒辦法不統一中國。

在回答這個問題本身之前,我先跑個題,歪過頭去看看另一片大陸,歐洲。

實際上在東亞大陸與歐洲大陸都曾經出現過大一統的王朝,東亞這邊在秦之前,周湊湊合合算是一個大一統,畢竟分封制並不算純粹的統一,秦之後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

歐洲這邊是早先是亞歷山大大帝打下的馬其頓帝國,之後是羅馬帝國。基本上統一了歐洲大部分有文明的地區。

但是歐洲在兩次大一統之後,至今沒有再次統一,而中國在秦之後分分合合,統一卻一直是天下大勢。

在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就此分裂至今,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太多,我只說一點,那就是歐洲有個地中海,南面就是北非,如果你是一個國王或者民族,經歷戰爭並且戰敗了,你並不一定就會死,你可以逃亡,往南可以乘船,往東可以去東歐平原,最不濟去北非,那裡也是擁有人類文明的地區,總之天無絕人之路,有的是地方可以流亡。

東亞大陸上的統治者日子就沒這麼好過,往東直接掉海里,往北是游牧民族的地盤,西面是世界的屋脊,南面還好點,但那些地方在古代你去了也不一定活得下來。

即使逼急了,你乘船去東南亞,估計也是九死一生。

因此,如果你在東亞大陸上,統治一方百姓,想要活下去就得和別人死磕,要不然投降,要不就死,當然,投降跟死了也沒什麼太大區別。春秋時期人還講點禮儀,投降了還可以苟延殘喘,到了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只能提頭去見了。

回到問題本身,秦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他必須要統一中國,而且不只是秦國,其他的國也是這麼想的,一山不容二虎,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東亞大陸上國與國之間的爭鬥,必然是生死之爭,秦即使偏居一隅,那也是塊地,能養活人,還和其他國家接壤,不爭就得亡國。

等到秦變強了,那更不得了,其他國家豈能容忍強秦一口一口蠶食自己?因此六國聯合抗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誕生並傳唱了下去。

所以秦就這麼統一的中國,如果秦失敗了,那也會是其他國家統一中國。

秦朝統一了中國,始皇成為千古一帝,雖然他的帝國也沒維持多久,但這正式開啟了東亞大陸上的帝國時代。

即使這片大陸上偶爾出現了分裂,在如此殘酷的競爭下,必然會出現一個強者掃清六合,席捲八荒。

沒辦法,都是被逼的。


秦國被三國聯軍打過幾次?被五國聯軍打過幾次?被十三國聯軍打過幾次?
被游雜打過多少年?

我大秦也想過安安穩穩人家不讓阿?
最初只是想活下來阿

六世之前的秦君主戰死的接近百分之百,怎麼安穩?

現在看,沒把六國豬猴全砍了真是失策。

最開始只是不想挨打,
美國也是一樣的,他出生就想當全球霸主?不是啊他只是不想被英國人欺負阿。

一步一步走過去的。


跟馬化騰馬云為什麼還要不斷擴張,而不是賣了公司海邊曬太陽的道理的是一樣的,人的胃口和貪婪是永無止境的,就像賽狗場里的機器兔子一樣,你跑的越快,兔子也越快,永遠也追不上。權力的慾望也是一樣,就像奧運口號一樣:更多更快更強。雲圖裡面那個人問女人,先人到底犯了什麼錯誤?女人回答:more。但是其實想要更多並不一點是壞事,也是一種積極的態度,否則我們世界將是相當無聊的了。


體制問題,秦國依靠戰爭強國,不由得他不打

古典的軍國體制,推動秦國不斷征戰

你看,一旦沒得打了,大秦不就崩了


看成泰國為什麼要統一中國了~


看了題目以為是泰國要統一中國,嚇得我趕忙點進來仔細端詳,原來是說的古代秦國

唉,小屏幕害死人,是不是該換個大屏幕手機了。。。


我就不信!

有沒有像我一樣,第一眼看成泰國的……!!!


你不滅了別人的別人就會回來滅了你,再說回報是豐厚的。有些事開始了就回不來頭了,就像你租了船開個會。
並且秦國是一直在準備中,只是到了嬴政那個時代一切水到渠成了。


推薦閱讀:

如果在春秋戰國時期沒有壓制商人發展,我們是不是現在早就進入資本主義,進而進入社會主義了呢?
在春秋後關於女子的問題?
春秋時燕國在幹嘛?為何沒有任何存在感?戰國又是怎麼跟齊國結下怨的?
戰國時期田單為齊國立下汗馬功勞,怎麼會淪落為趙相?
東西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稱呼?西周都鎬為什麼在越古老的史書中的信息越少?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周朝秦國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