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園式建築在未來有可行性嗎?

圖源微信


這……不就是碧桂園總部大樓的垂直綠化生態建築么……

過幾天我去實地考察一下……

-------------------------------------------------------------

考察完畢,我來上圖啦~~~

婦女節那天去的……大樓位於廣東佛山順德北滘鎮

這是從學校操場上拍的大樓全貌↓

然後走到樓跟前,樹木茂密的地方是兩個洞洞……

洞洞就是大門入口……前邊的通道,叫「夢想走廊」,前邊三棵大榕樹是真的↓

我拍出來是黑黢黢的效果……其實感覺還是蠻清涼的……

進到大樓里,從主樓、副樓連接處往上拍,陽台錯落,綠色植物都長在陽台上。

還有不少小灌木~~~植物品種繁多↓

下邊玻璃頂的連接處,還有小花花↓

下邊這是中庭,右邊種的是綠蘿,左邊短的是塑料的……這些綠蘿是種在花盆裡的,整個樓上除了這兒,都是直接種在土裡的……

然後,下邊這是樓的東頭陽台↓

從陽台可以看到順德碧桂園一排排的房子↓

順碧是碧桂園的第一個項目,位於「碧江之畔 桂山之側」,這也是碧桂園名字的由來……

在陽台上感覺還是很舒服的……

花花、草草……

看,是直接種在土裡的

這裡也能看到土

能不能找到自動噴灌裝置↓

這個也能看到自動噴灌裝置↓

在陽台上坐著,很是愜意

從樓里走出來,從下往上望

主樓↓

副樓↓

主樓陽台↓這樣錯落排布,底下的依然淋不到雨,不過採光可以多一些,畢竟南方太陽多直射。造型也更自然一些……

鬱鬱蔥蔥……

但這些植物長得好不好,跟氣候有很大關係啊……

氣溫、濕度……都會影響到植被生長。

比如在北方,除了盛夏,植物在地上都長得不那麼茂盛,挪到樓上,也長不好啊……

從種類上來說,北方植株也比較單薄……葉片稀疏……

但在熱帶,把地上的藤蔓植物、花花草草和小灌木挪到樓上去住,依然生長茂密……

所以,碧桂園在海外也就有了森林城市……

回到問題, 空中花園式建築在未來有可行性嗎?

不用在未來,現在都做得挺好的……

可能範圍會受限一些,有些乾燥的地方長得沒那麼絢爛,但依然可行……

除第一張外,圖片均為實拍,禁止盜用


垂直綠化住宅是好理念,從居住的角度,有公共空間便於增進鄰里關係,有花園能增進體驗(多少人和狗夢想有院子啊)也有現實案例,最好的都在新加坡。但問題很現實:
1、非居住空間與居住空間比例不可能如題主圖那麼大。大城市房價貴,為了提高出房率,基本規劃的空中花園都封起來做了房間。要業主真心愿意保留,一定要基本居住空間已經滿足。所以能做的起碼是160往上3-4居以上的大戶型。否則,一個車位40平米+一個花園20平米,非居住空間佔了居住的1/3以上,哪個業主會買單?
2、集中式停車效率遠高於分戶式停車,還要增加空中停車的垂直交通流線,這停車效率就更低了。地上建安雖然比地下便宜,但估計空中80平米才能實現現在地下40平米可以實現的功能,綜合起來是算不過賬的,除非遇到什麼地下施工成本極高的地區。
3、建築平面大幅增加,進深要大幅提升,意味著更多的沒有採光和直接通風的面積,難道都做儲藏間?尤其在對光照更敏感的北方。戶型難設計難使用。
4、大幅增加建築防水難度,這是技術問題,相信未來能解決,但在現在絕對還是給排水專業頭疼的東西。
5、增加了建築防震、保溫等領域的成本。就一個保溫係數,這空中花園房就夠難弄的。
綜上,不是說這種房子蓋不出來,只是是否經濟,消費者是否買單。


造當然能造,作為賣點毫無問題,但是從經濟性和實用性上考慮,無疑是失敗的。

1.不管做垂直綠化還是做水平綠化,整個場地上的陽光總量是恆定的,橫著放豎著放並不能增加綠化曬到太陽的面積。而建築本身還需要大量採光,像碧桂園那樣做,室內都不要曬太陽了。顯然是有問題的。所以垂直綠化並不能增加綠化的總面積,反而會導致室內採光變差。真正增加綠化率的辦法是盡量做超高層,點式,提供更大的綠化空間,並適當做點屋頂花園。

2.綠化維護的問題。綠化分散布置,有些甚至在陽台里,無法統一維護,澆灌也非常麻煩。總不能澆個花就僱傭蜘蛛人吧。經濟性上講非常不合適。

3.建築工程上講,造價增加非常多。注意土是很重的。種樹可能需要1.5-2m的覆土,這麼重的土對結構造價無疑是個負擔,而且覆土空間也影響的採光面,非常不合算。


這是我在新加坡住的parkroyal on pickering。
是由新加坡WOHA設計的,獲得了許多國際建築大獎和節能大獎。
裡面都是綠色節能的,比如裡面有直飲水(國內其實也有)。
房間都是近乎於落地玻璃的,白天窗帘會拉開來,吸收的太陽能可以供給整個房間的電。

泳池:

這應該算是垂直綠化做得很不錯的一個建築物啦沒有單純的綠化,也兼具了美感,這是游泳池部分

這是門口的廊亭,新加坡多雨,這是設計還是很人性化的

這個酒店在市中心部分、所以有了這些綠化和活水,整個建築物看起來很有生命力


瀉藥。
我就一個問題:公攤怎麼算
公攤部分既有房價成本,也有開發成本。
消費者要的是得房率,開發商要的是可售面積。

高層住宅的出現,是因為城市用地緊張,近些年隨著日照、保溫等規定規範的成熟,高層住宅也有了很多限制,如何在有限地皮上作出最大可售面積,這是開發商的盈利底線。
以這個方案來說,既擴大了公攤面積,又增加了樓棟尺寸。
在有限的地皮上,這種樓棟尺寸會嚴重影響樓棟排布,降低可售面積,這是開發商不能接受的;而大面積的公攤,換取超低的得房率,也沒有那個消費者會願意去購買。

政府批地,開發商建設,消費者購買。
這個方案,既不能滿足開發商的盈利,又不能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脫離實際了。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來我住的Central park了。

這個樓在悉尼中央火車站附近。我家在左邊高的這棟里。
確實美觀!可是真正在這兒住的話,就有很多的問題了。
悉尼很多蚊蟲,我們本以為住高層可以避免蚊蟲騷擾,我非常害怕蜘蛛之類的昆蟲。可是就是因為這些每一層都有的植物,真的是讓我非常抓狂!物業不是很負責,以至於每到秋天,陽台上滿是落葉,而且每家每戶的陽台都是木地板,拼接的不是很緊湊,有很多縫隙,落葉都會掉進去,清掃起來也非常麻煩。關鍵是裡面藏蟲子!沒有窗戶只有大拉門,一拉開真的是難免沒有蚊蟲進來。
每次維護的人員從頂層往下澆水的時候,陽台上晾衣架稍微往外放的太多,水就會淋到晾的衣服上。很多次都是少半個陽台的木地板都是濕的。

真的希望以後設計這樣的樓的時候,配套的設施能更完善。而不是只圖美觀不考慮實用性。


暫時看來只是一種理念嘗試,或者是個別開發商的宣傳銷售噱頭。
這麼做有沒有意義,肯定是有,符合現代節能環保生態城市的理念,最直接的就是增加了綠化面積,豐富了城市垂直界面,在冰冷生硬的混凝土叢林中增添了生機活力,也符合城市居民回歸自然的心態,政府面子有光,百姓居民歡迎。
但是短時間內應該很難大規模推廣,前面幾位搬磚的同仁已經講到了,增加的投資成本必然會轉嫁成購房成本,更重要的還不是一次性的前期投入,後續的維護費用更是高昂,必將又是新一波的房價和物業費用上漲,老百姓不接受,政府未必能頂得住壓力強制推行。
在有限的城市有限的區位有限的高檔項目中是可行的,要全面推廣還是等到物質極大豐富吧。


1、緯度大於25基本不可行。(沒採光,植物種不活等等)

2、蟲子多到爆炸基本不能住。

3、垃圾空間太多,容積率不夠用。


這些方案抄都抄不好…看來我要開一個垂直森林的live講講垂直綠化了,比什麼碧桂園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重慶其實一直在實踐著「空中花園」,居民小區和公共建築中都很普遍,只不過沒有問題描述提供的圖片里這麼誇張。

我個人覺得是有可能的。重慶與其他地區城市建設情況的一大區別是重慶很多建築用地是山地,而且本身山地就有很多可以作為景觀加以利用的資源。空中花園的阻力,其中很大程度上應該就是建造成本和盈利模式的考慮了。相對於地價,建造成本趨于越來越低,建造空中花園成本可以降下來;在城市中心的高檔公寓除地段差別外趨於同質化,出現以空中花園為賣點的公寓個人感覺也是存在可能性的。

2016有一個重慶超高層綠色生態空間設計的國際競賽,似乎已經表現出了市場對這種「空中花園式」建築的推動。不過,在重慶,這可能並不顯得很「先鋒」。未來會不會在更多的城市出現,拭目以待吧。


上海就已經出現一座網紅建築啦:空中花園

古有巴比倫國王

以巧奪天工的「空中花園」

博美人歡心

現有英國達芬奇

以腦洞大開的「1000 Trees

再現古代文明與現代藝術的結合

1000 Trees」,這個位於上海市普陀區莫干山路臨蘇州河地段, 設有「400級梯田」和「1000條結構列柱」的建築群,建成後會種滿1000棵樹。

遠看,他是一座連綿起伏的大山,

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

總有種這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

近看,

如設計師所說

「我們試圖用一種方法

讓工作空間和室外空間更好地進行連接,」

層層疊疊,凹凹凸凸,還真是分不清了。

明年竣工的上海「空中花園」呢

相信他將會成為又一個

「必去的上海景點之一」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哦!


過敏體質者的噩夢……


@RobinYin 提到

大城市房價貴,為了提高出房率,基本規劃的空中花園都封起來做了房間。要業主真心愿意保留,一定要基本居住空間已經滿足。所以能做的起碼是160往上3-4居以上的大戶型。

看到倫敦的一個例子來感受下價格吧,人民幣將數字乘以9。

鏈接:Check out this property on Zoopla!


我的理解應該除了大型酒店 實驗性住宅 超級高檔小區外 其他的建築還是老老實實和現在一樣
第一 畢竟植物的生長是不可控的
第二 無法想像北方有這樣的建築會這樣 冬天 下雪 落葉喬木
第三 我們都很懶 有小孩了家裡還顧不好 還要打理外面的植物
第四 萬一有棵高大喬木的種子落在高空建築的土壤里 萬一長大扎深根 那建築怎麼辦

總結我不看好這樣的建築,而且盡量不要大力宣傳。違背人類的居住體驗。


國外建成的知名項目——義大利米蘭建的垂直森林項目,這一項目的建成也是設計師博埃里的國際聲譽大漲!
這一個項目的技術難度主要在於種植的高大喬木在防風這一點上的處理

(網圖侵刪)


其實空中花園有很多種形式,我們常見的屋頂綠化,立面垂直綠化都算是建築中引入綠化的形式。可以說,在某些地區,已經有成熟的技術並且廣泛得到應用了。比如之前一個答主說到的新加坡parkroyal on pickering,算是做得比較美得一個案例。
新加坡氣候比較炎熱,熱帶植物繁茂,建築中引入綠植是一種生態的,綠色的做法。這不僅僅是因為植物美觀,可以提供新鮮空氣及過濾作用,而且因為立體綠化是一種生態的可以調節室內氣溫的被動式綠色建築技術。
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差異巨大,北方建築本身和南方建築就有極大差別。南方多外廊,開敞陽台,院落天井之類的建築形式,炎熱的空氣可以得到充分流通。到了北方為了滿足保溫需求大部分都是封閉式的建築,外部空間變化不多,北面的廊子一般必須封閉不然難以抵抗冬季的冷風灌入。植物類型也因氣候差別很大。可以說,如果碧桂園的「垂直森林」建在中國北方如北京,不僅植物生長會出現各種問題,建築採光,保溫可能也不能滿足基本要求。
可以說,空中花園已經不存在未來應用的問題,因為在某些地方已經應用得很好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地使用這些綠色植物,達到調節建築氣候,節約能源的效果,同時與建築各項被動主動技術相協調起來,形成建築一體化,造福於使用者。 這還需要很長的實踐,需要一步步去改善。



還沒仔細研究這個建築,不過感覺是騙人騙錢的。首先這個概念好多年前就有,高層建築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出來了並沒什麼新鮮的,其次,最重要的,懸挑那麼大的花園,要覆土要種植荷載很大的哦,一根柱子子都沒有,這是要氣死結構師嗎,如果說只是表達概念(說了早就有這概念了),那麼為什麼圖弄的那麼丑啊建築本身像是80年代的房子一點都不前衛啊(概念圖一般會炫酷超前)


花園面積78平米,以這種住宅在北上廣來算十萬一平不算要高了,如何讓住戶心甘情願多掏780萬是個問題。不如省點錢,花個兩三萬,也能出好效果不是?如下圖。

至於說住兩百平以上的大平層,我建議題主問問父母,如果把爺爺奶奶和未來兒子媳婦接來一起住,這麼多面積應該怎麼分配,陽台花園這麼大必要嗎,或者還可以怎麼改。

等問一次你就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可見的未來,我覺得這類概念象徵意義肯定是大於實際意義。看見這東西立馬能聯想到幾個詞,粗野主義,理想城市,烏托邦,等等等等。

技術上最主要的問題是氣候,北方地區冬季低溫,凍土,對植被和維護系統都是不小的挑戰。
然後這東西放在住宅上的意義值得商榷,畢竟出挑越多採光越不利,所謂陽台上的休閑時光可能實際的使用頻率遠低於各位業主的想像。而且以我媳婦養花的經驗來看,確實不是每個人都有維護綠化的毅力的。
碧桂園在新加坡郊區那個項目,當然必須是炒作,只要不是沒辦法,誰不願意在景觀綠化優質的社區地面活動,所謂腳踏實地的安定感是物種基因決定的。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綠色建築設計?
設計降雨量的概念是什麼?

TAG:建築 | 建築學 | 景觀設計 | 綠色建築 | 建築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