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十二公民》?
感謝邀請,這個片子我當然要說一下
首先,關於美版、日版、俄版的對比分析以及現實聯繫,請參見我之前寫的作品:「暴打女司機」與跨越時代的《十二怒漢》 - 知影 - 知乎專欄
然後,我們說說中國版的《12公民》
公民,字典中的解釋如下:「公民,指具有某一國國籍,並根據該國法律規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公民意識與臣民意識等相對,指一個國家的民眾對社會和國家治理的參與意識。」
很難說,將翻拍之後的《十二怒漢》定名為《十二公民》,是為了強調,還是為了反諷。「十二怒漢」很精準的概括了這部劇作的核心,就是源於憤怒導致的階層偏見衝突。但如果徐昂翻拍此片是為了強調「公民」,不是「怒漢」,那麼對不起,我就看見一個公民,剩下的都不是。如果問我為什麼,因為除了何冰扮演的8號,其他人並不清楚公民所代表的意義。是的,你有權利,但你也要負責任,要對你運用權利的所作所為負責任。從開場到結束,除了8號陪審員何冰揭示了自己的檢察官身份,體現出他的公民意識從何而來,其他人並沒有意識到,如果身為一個公民,你該如何謹慎而堅決的使用你手中的權利,又該如何勇敢而明確的對言行負責。
所以,有人質疑這片子沒意義,因為中國並無陪審團制度。我想說的是,其實改變制度,成立陪審團並不難,難的是讓參與陪審團的每個人,明白這權利的邊界,責任的沉重,以及一個公民應該尊重的程序正義。要讓大家明白這一點,對現在的中國,我覺得基本和共產主義的實現是一個難度。
關於劇情,我不多說,翻拍片也無所謂劇透,我只想說說,哪些是真正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改編。
很多人說,「仇富」是這個片子的核心改編,我不覺得。「富二代」是個有本土特色的標籤,但美版原作里,「貧民窟二代」一樣是個標籤,導致了後面的一系列衝突,俄版則是「車臣」。這是出身歧視的起源,中國版本並未改變這個標籤化身份的設定。真正與原作,以及俄版日版都不同的本土改編,是「肆無忌憚」。這個改編相當隱晦,但卻很關鍵。在美版、日版、俄版里,儘管陪審員之間會因為各種偏見相互抨擊指責,但非常注意手法和語氣。尤其是美版,反對種族歧視、身份歧視的政治正確一再強調,「貧民窟出身就是罪犯的苗子」這樣的話輕易說不得,說了就會被大家抗議,甚至一起轉身,用無聲背對來表示憤慨。
但在中國版里,「河南人」如何如何,「外地人」如何如何,坐過牢的就一定不是好東西……這樣的話一再橫飛,儘管有人對此表示不滿,但無濟於事,該說的照樣說。直到最後,也並沒有人為此而大動干戈。這是電影里的現實,也是電影外的現實,大家已經習慣了。
相對原作對於「公正」和「程序正義」的探討,這種並未刻意強調,卻從頭蔓延到尾的「肆無忌憚」,才是本片最值得關注的本土化質問——權利的邊界在哪裡?你的權利能否踐踏他人的權利?
每次翻拍,不同國家的導演總是竭力結合本國社會文化,融入對本國問題的思考。俄國是宗教和民族衝突,日本是女性和階層壓制。《十二公民》的翻拍,清晰的體現出一個事實,就是每個人都在強調自己的權利,而無視對他人的冒犯。以劇中最激烈的3號陪審員,韓童生扮演的計程車司機為例,在一個大家都在討論問題的場合,他自顧自的拿起紙筆,和對面玩起了遊戲。8號憤怒之下過來搶走了他的紙,他卻勃然大怒,要求對方向他道歉,而8號並未獲得大眾的支持,不得已還真的被迫低頭道歉了——請問你如此維護自己的尊嚴和權利,但無視他人的尊嚴,可曾想過道歉?沒有,我有錯么?錯誤都是別人的,我才不道歉。即使在8號道歉之後,3號也沒有想過自己引發衝突的舉動有何不妥。
同樣,10號北京土著對於「外地人」的歧視,對於「蹲過牢」的侮辱,對「我們家孩子沒法升學只能做民工」的痛訴,也是典型的「只重視自己權利,忽視他人存在」的表現。你們家孩子是人,別人家孩子就不是人?
這種本土化特色情節,其根源就是中國民眾意識中大多隻重視「權利」,而無視「責任」,自己的腳跨過了別人的界限而理所應當,別人的腳一旦跨過來就暴跳如雷。自己永遠是對的,如果別人反對,即便心理知道他是對的,也要為了自己的面子而死硬到底,因為「面子」是我的利益,而「正確」是大家的利益。因此從這個陪審團的一開場,很多人就漫不經心,一口斷定「富二代就該斃」,噴那些被醜化的標籤,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權利,就是沒有想過,「富二代」也是一條命,而陪審團正在做的,是法律程序中,對於終結一個生命的抉擇,每個人都可能是這個抉擇中的對象。
以自我為中心,肆無忌憚,永遠充滿道德感的俯視。雖然在原作中,3號和8號陪審員也是「有罪」方最為激烈的兩個人,但《十二公民》中的這兩人,實在是聚集了太多中國人的特徵,讓這部戲有了本土的靈魂。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這裡沒有十二個公民,只有一個公民在引導十一個毫不關心的人,直至最後。雖然算是一個好的啟蒙,但《十二公民》這個名字,名不副實。
另一個亮點,是原作中睿智的老者,9號陪審員,翻拍之後,他改變抉擇,引領意見變化的理由,讓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罪」,有了不一樣的中國高度——他通過自己在中國獨有的「文革」中的遭遇,告訴大家,你們覺得那是「罪」,但我覺得可能只是「罪名」。證明一個人有罪,很難,需要邏輯嚴密的證據鏈。但要一個人有罪名,那可太容易了。大家一起動嘴就是,給你扣個帽子嘛。這種行為在中國真不是匪夷所思的童話。也正是這段話,將西方化的「罪」與「非罪」,轉化成了中國獨有的「罪」與「冤」。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富二代」身份帶來的現場情感傾斜。要知道,冤,這個詞我們從小到大聽太多了,誰都可能遇見過。隨後5號陪審員,那個一直擺酷,背上有紋身的前黑幫成員,也用自己的遭遇證明了「冤」有多可怕,1年半的冤獄,改變了他一生。「誰管你是不是冤枉的,你終究是蹲過大牢」。冤獄和平反在中國獨有的歷史淵源,讓這個話題在開場沒多久之後,就落入了中國語境。
此外,美版中那個渾渾噩噩,只顧趕回家看棒球賽,隨意改變自己立場的7號陪審員,也被改編出了很有中國特色的小人物味道。在這裡他著急的不是什麼無關的娛樂,而是他那一箱子被停水停電的冰棍,是他的生計所在。他著急結束這場他看來毫無意義的討論,就是為了完成任務,好回去拍李老師的馬屁,給水給電,繼續他卑微的小商販生涯。他在扭轉立場之前的這一番爆發,雖然還是證明他不關心,也不在乎有罪無罪,但給了這個小人物一個堅實的心理動機,以至於他看起來都不那麼令人討厭了,當然這並不代表他的做法是對的。
另一個出場不多,卻隱隱不散的角色,不可不提,就是——李老師。他是這場關於法律和公正的討論真正發起者,也是掌控者。開場他官腔滿滿的拉開了序幕,中間韓童生與何冰接近失控要開始鬥毆的時候,他出場一句話就鎮住了場面,大家恢復秩序他又瞬間消失無蹤。大家的孩子是他的學生,小商販被他的愛人管著,學校的保安就更不用說,這個角色讓你想起了誰?相對於原版, 這個威嚴滿滿的角色,才是真有味道,也是「公民」不可能出現的一個暗示。你想做公民?你孩子的未來在人家手上呢……
最後,8號何冰在討論中所說的一句話,也引出了我們這個社會獨有的特色,就是「我們不關心過程,我們只關心結果」。陪審團存在的意義,是研究和質疑已有的法律證據,尋找其中的破綻,得出是與非的結論。但3號韓童生的一句話,是很多人的心聲,也是我們經常在討論過程中看到的——「你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那你告訴我是誰殺的?真相是什麼?」
陪審團質疑證據和程序,是他們的職責,但破案尋找真相這事,是警察的職責。可惜,大部分人也意識不到,這個責任的邊界所在。如果說你質疑?那你就必須給我個答案,那能質疑的人就很少了。而且答案我隨手就給出了,那還要警察幹什麼呢?
總之,《十二公民》的改編很成功,是依靠很多這種本土化的意識和細節支撐起來的,粗看起來好像比較簡陋,單調,甚至生硬,不過如果仔細思考,會覺得格外意味深長,水下沒有彰顯出來的東西,遠比水上的多。比如那個廣被人詬病的檢察官證件一瞥,好像偉光正,但我覺得很悲哀。8號充滿公民意識,源於他是檢察官,職業素養在那裡。但這個社會,有幾個檢察官啊?其餘11個人,算得了公民么?在非常多的細微調整下,《十二公民》這個集中在一個房間里,情節不出奇,完全依靠演員發揮演技支撐,靠對白取勝的電影,成為2015年目前為止最好的非商業片。
這個改編,對得起原作,也對得起觀眾,對得起演員的努力,對得起所有人。
希望大家儘力進場去看,支持國產佳作。我記得,有人曾經吐槽,「韓國有改變國家的電影,我們只有改變電影的國家」。現在電影在努力改變國家,那麼請你支持一下電影吧。光靠電影孤軍奮戰,那就真的只是一個白日夢。
PS:意外看到有人氣憤的指控「這電影抄襲!」這個抨擊真是讓人哭笑不得。感謝用戶能有如此強烈的知識產權概念,這是時代的進步。但這部電影是「翻拍」,製作方從來沒強調過這是自己原創,而是翻拍經典,肯定也是獲得了原著授權的(當然這個我沒有證據,如果有人能證明製作方並未獲得美國方面相關授權,歡迎出示證據,我鐵定支持!)另外這也不是《十二怒漢》第一次被翻拍,俄羅斯,日本,也都曾拍攝了富有本國特色的《十二怒漢》。既然洋人拍得,我們中國人當然也可以拍得,獲取授權就好。有人說在一個沒有陪審團制度的國家翻拍這麼一部電影沒意義,沒土壤,沒根基。但是當我看完電影走進電梯時,聽到我後面的那對情侶在用很樸素非專業的言論討論電影反映的「無罪推定」的時候,作為法律職業共同體的一員,我就覺得,這比絕大多數國產電影都有意義!
在北京一個咖啡館裡,聚集的幾百個導演編劇都在討論怎麼利用范冰冰和鹿晗賺快錢的時候,一位青年導演用心的聚集人藝一身的老戲骨演一部揭示中國人普遍瀰漫的「偏見」的毛病的電影作品是值得點贊和觀看的。
讓長期吃地溝油喝席湯的牧民喝上了一碗健康甘醇的小米粥,即使廚師第一次下廚。
結論:戴著審查這副鐐銬依然跳出了華美的舞蹈,雖然才到五月份,但這部電影肯定是個人國產電影年度第一。關於結尾,關於審查,《界面新聞》的專訪講了很多,貼過來,後面有鏈接。
上周六在正大星美看的時候,VIP廳全天2場,我那場不超過6個人。現在每天排片7、8場,電影口碑越來越好,豆瓣評分也從7.8到了8.1,欣慰。希望在中國早日看到《熔爐》、《素媛》那樣的電影。
《界面》專訪徐昂實錄:
界面:為什麼片名從原版的《十二怒漢》變成《十二公民》?
徐昂:審查通不過。這個問題理論上來說有重名電影不能過,所以最初我們用了《11比1》,通過了,後來又叫《12》,也通過了,但廣電局說《12》太不像電影名了。後來我們想叫《12個中國人》,廣電局說理論上可以,但會不會讓廣大觀眾認為這是一部抗戰劇。最終協調所有人意見,定為《十二公民》。
界面:跟原版《十二怒漢》除了名字不一樣,在細節上也有很多不同。 比如說像原版12個人是被反鎖在密閉空間的,這一版就沒有。
徐昂:是這樣,其實除了封閉的空間,我們還設計了一個情節是收手機,讓 他們不許和外界交流。但這兩個設計,檢察院提出這是有非法拘禁嫌疑的,最好去掉。
界面:另外,這一版在討論中途,還有一個老師進來然後又走了。
徐昂:老師是這樣,我們在看美版和俄羅斯版的時候,一個是敲門叫了法警進來,另外一個是用遙控的小喇叭叫了外邊的也是一個法警。他們是送平面圖,送一些物證的。但是我們沒有用物證這部分。寫中國版涉及到法律問題,檢察院跟我們講,所有物證都是國家機密,是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讓任何人拿到的。所以我們就改成老師。他進來是讓「陪審員」的情緒降下來,如果一直是感性的、情緒化的爭論,會忽略案情本身理性的部分,所以需要間隔。同時,我們要讓觀眾重新意識到這是一次學校模擬法庭的討論。老師進來,讓「陪審員」把情緒歸零,再開始講,這個設置有實際意義和作用。
界面:就像您說的,中國版的「陪審員」更情緒化,討論變得混亂無序。有幾個人物,比如韓童生飾演的角色,我都不知道他為什麼那麼生氣,這是故意設置的嗎?
徐昂:對,在生活里我就覺得有好多人我不明白他為什麼那麼大火。我覺得中國人的壓力狀態和西方不一樣。當然不是說西方人沒情緒,也打,互相也急。但是中國的急是一個長期持續性的。韓童生在片子里一直在急,為什麼?這是一個問題。最後才知道,他的問題其實不在案件上,而在生活里,焦慮的原因是他那兒子。因為這個案件談到了兒子,所以他心裡一直有火氣在。他一直在說孩子對大人要孝順。每次的切入點都是單一的切入點,是尊敬,他永遠在提這個問題。
界面:所以戲的側重點跟原版不同?從彰顯理性變成父子情感問題?
徐昂:這麼說吧。美版在於描述一個真的案子,真的評判和探討。而在中國是虛構的,是虛擬法庭。這幫人的探討實際上不能指向判決,他影響不了判決,他能影響的是什麼呢,他能影響的是自己。我認為這是中國這一版探討的意義,中國人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怨氣、憤怒。你經常在網上看那種評論,憤怒的特多。他憤怒是說這件事兒有多值得憤怒,還是每個人自己生存的狀態,影射到身上以後有憤怒在。所以大家很混亂,一出事兒就開始罵。
界面:往父子關係上去展現,會不會沒有原版的格局大?
徐昂:美國的版本,最早的文本也是回歸到父子關係。大家看到的電影版,受限於拍攝技巧,不能有太大的片比。那時候想在房間里控制燈,技術上都非常困難,拍的時候省略和簡化了很多東西,進院線是93分鐘,剪的也厲害,所以電影版更強調案件,人相對來壓縮了。俄羅斯版就把人漲出來了,日本三谷幸喜那版也是,英國版也是,人都漲出來了。我覺得這戲做到最佳狀態是複雜化,在人的方面複雜化。因為我們作為從藝的人,對法律、制度只能說某種意義上的關心,核心價值和工作重點還是對人的關心,我們不負有任何政治上的義務和責任。
界面:另外中文版在角色設置上,每個人物是否太功能化了?
徐昂:當然,這部電影在角色上一定是功能化和符號化的,我覺得在任何一個版本裡邊都體現了功能化。沒辦法,12個憤怒的人,你要設置每個人身上憤怒的原因。9號老頭的憤怒是不被重視的,10號一直搖扇子的北京土著,他的憤怒在於資源被爭奪。11號保安的憤怒在於地域歧視。每一個人的憤怒基於身份地位社會階層的不同而不同。
界面:這一版還有一個不同是何冰老師演的8號陪審員,最後揭示身份,他是檢察官,是司法者,為什麼要這麼設計?有什麼深意?
徐昂:我提個問題,老版中的8號亨利方達為什麼揣著一把刀來,你想過這個問題嗎,8號陪審員是做過準備來的,他兜里的刀哪來的?他之前一定是去過那個街區,去想過這個案子,這個人不應該做陪審員,這違反了陪審團規則。如果我們懷著一顆壞心去想,8號如果只是為了給這個孩子脫罪,他的行為值得原諒嗎。影片中有一句話,我覺得特別重要,他說,保護我們這個社會的機制,就是寧可放過有罪的人,也不能隨意殺死任何一個無辜的人。所以觀眾原諒了他。但他的行為根本上是錯的,是不可以被原諒的,甚至陪審團的討論結果是該被質疑的。
在中國版里,我直接提出這個問題,就是到影片最終結束時,我等於告訴觀眾,整場討論不成立。不成立在哪?因為8號主導者是司法者。前面的討論,包括他說的那些話我們都可以重新去思考,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在為檢察院的、為司法本身說嗎,還是在為那個孩子說,還是為這個案子說。我們設定這個8號陪審員來的時候也帶著刀來的,他是有備而來的,為什麼?你能看到他頭上貼著膠帶,因為他挨過打,他在檢察院工作時被暴力傷害過,打他的人認為他不公正。12個人里他表現的最理性,實際上他也有憤怒。他的憤怒是被打,所以他也是有備而來的,來跟這些人討論,讓他們發現身上的偏見和錯誤。
界面:感覺片尾何冰的身份一揭曉,整個片子就反轉成主旋律了。
徐昂:對,我覺得當觀眾看到他拿檢察官證件時,有些人肯定第一反應,「我靠,你們這兒演什麼呢,這完全一主旋律呀」;但也有人可能會想,那何冰之前的話還值得信任嗎。
界面:這個設置,對上,檢察院方面會覺得這是主旋律電影,沒準還能入選「五個一」。對下,你給了觀眾調侃你電影的機會。不過這個調侃的設置點跟普通的調侃不一樣,有會讓某些觀眾全盤否定這個電影的危險。
徐昂:對,它在西方電影節入圍和它被送去「五個一」工程獎實際上是矛盾的。但這是我當時設計這部分想要的結果。如果他真的全盤否定了,我覺得他至少會思考這個問題。8號做的到底對不對,什麼部分是可以指摘的,這個指摘的部分我們在生活裡邊見過沒有,如果見過的話,要怎麼想。從11:1到0:12,這是一個悖論,是從一個相對變成了另一個絕對,而偏見無處不在。
界面:演員選擇上,全部是人藝和國話的演員,基於什麼樣的考慮?
徐昂:我生活是在北京,我很想描摹清楚我了解的那個部分生活,所以當時就用了我認為能幹這件事兒的人。這個戲在拍攝上難度非常大,要形成現場的紀實感,是需要排練的。這是戲劇演員和影視演員的一個區別,他們更慣常意義上這麼工作的,在一個相對比較固定的空間里完成表演。
界面:電影看完給人的感覺,有很多臨場感,台詞非常碎。演員在表演時完全按照劇本來嗎?
徐昂:完全按劇本來。沒有現場發揮。基本上每個字都是按照劇本演。我故意在往碎了寫。我能寫的很整,寫金句什麼的,但我個人感覺這些角色,比如開計程車,他不一定是特別會說話的,巧舌如簧的,或者特別能用精緻的語言去聊天的人,是在還原一種他們不太會好好聊天和聊高質量天的感覺。把台詞寫好不難,但我要刻意在把它降低,寫差一點。
我最初還想塑造更碎一點。如果真按照美國版那個演法和台詞來弄,有可能呈現在銀幕上會有一種特別可疑的設計感。因為我們看到的是黑白片,其實有點原諒那個時代的設計感和文學性了。如果它是一個彩色片,你可能就不會原諒了。《傲骨賢妻》第二季有一集完全是寫這個《十二怒漢》的,我看它成為彩色的後,就發現一個問題,如果你特別按照那種戲劇性的方式去做會感覺有點做作。
界面:這是您的第一部電影處女作,從導話劇到導電影,有什麼經驗可以總結嗎?
徐昂:比如說對表演的控制。戲劇是需要向外表達的,很張揚。電視劇也是。但電影是比較強制的空間,觀眾是被催眠的,用細節上的真實將觀眾逐漸帶入。這可能是我再做時,會跟演員去調整的。當然也很難講,你看中國的電影,基本上觀眾比較喜歡的都是往外給的,我們不能說那是好的,有點像電視劇那種表演,更誇張一些。可能有點像大多數人口味都重,都在吃辣一樣。
最後上新聞鏈接:今日頭條【敢於對抗《復聯2》的《十二公民》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敢於對抗《復聯2》的《十二公民》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http://toutiao.com/i/group/article/4346687577/?iid=2746341789app=news_article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可以轉載,請先私信我索要下出處。
————
剛合作完 有話說。
儘管出品方有朋友,洗了我整整一個月的腦。儘管我是合作方也是半腦殘粉。
儘管我親眼見證了全場100多號觀眾,聽12個男人叨逼叨倆鐘頭不上廁所,完事兒不肯走全體鼓掌。
儘管我覺得:編劇真是溫文爾雅,製片好氣質……我還是盡量客觀就「評價」二字,談一下。
我的評價:
1 這是一部成功的翻拍片
2 這是一部由演員而不是「明星」構成的典型國產片
3這是一部試圖跟小白觀眾談談法,談談現實但絕不能算普法片。
4 這是一部有良心的,好好做的電影。
1這是一部算成功的翻拍片
說到翻拍片 我們通常直接想到
……更不必說四大名著聊齋志異XX封神榜
口碑稍好諸如:
幾乎完全拷貝原版…是沒有失,但肯定無功。
(經 @程標@高西米 糾正:此片並非翻拍片。謝謝)
《十二公民》翻拍自已經被認為是經典的《十二怒漢》,其在本土化衍伸上我認為已經做到了出色。
「富二代弒父」——案例的選擇接地氣。演員台詞的編撰有「人味」、有「方言感」,有讓人想一巴掌呼死的二流子。
12個的叨逼叨男人,他們的立場和背景讓人親切:「河南人就是XXX」、「富二代直接殺掉」、「憑什麼瞧不起我們有錢人」…不劇透,隨便列幾個大家也能感受到。
有記者採訪導演,問「有些台詞很碎是否來自現場發揮」。導演說是嚴格按照本子,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個開車的、小賣鋪的人在那樣的環境里就是沒有足夠良好的表達能力,他的思維就是凌亂細碎的。
2這是一部由演員而不是「明星」構成的典型國產片說這十二位演員都是「戲紅人不紅」,我覺得苛刻了…人何冰、韓童生等老師也挺紅的啊。
我之所以說這是「演員戲」而不是「明星戲」是因為,「演員戲」才會讓人有這樣的反應:
「啊是他呀」、「啊是內個大宋提刑官」、「奧他們倆主演啊那就放心了」。
他他他——我們記住角色遠超過本人的,常常是真正的演員。
我無意批駁「明星」,我也特別愛高顏值,並且不認為二者不可交換。比較典型的我以為是章子怡(對比非常完美和一代宗師)。
————以下有劇透
————以下有劇透————以下有劇透
之所以說是典型國產片,除了前面說到的「劇本本土化」,還有就是被一些聲音詬病的「閃閃紅光」的結局。
結局裡,八號回來拿檢察官小本本,說明了自己的身份,也說明了這麼幾點:
1 我能1:11,我不任性是因為 我是檢察官!
2 我公正我懂法是因為 我是檢察官!
3 本片里唯一懂法、剋制、公正,絕不錯殺,絕不漏魚的人,是檢察官!
確實紅光一閃。個人對影片中的一些煽情場景無愛,但對這個結尾並不排斥:
合作當天編劇到場解釋:這是一種立場的傳達。
過往兩年,輿論綁架司法的案件有太多。這樣的環境里,司法的絕對克制,不向輿論諂媚是很重要的。
我們無意保護葯家鑫誰誰誰,也絕不認為法院的死刑判決有問題——但可笑的是:輿論試圖代替司法、人治試圖干涉客觀,全民沸騰的場景。
包括我們爸媽,爺爺奶奶在內的長輩,都在這片沸騰中高舉「道德」旗幟,恨不得徒手槍決犯人。
——萬一你們錯了呢。萬一你們錯了,對當事人就是一萬,就是對不起哎呀你怎麼死了。
這一點,其實也恰好解釋了我說的 3這是一部試圖跟小白觀眾談談法,談談現實但絕不能算普法片。
關於4 這是一部有良心的,好好做的電影。
技術上你說場景調度、台詞編寫、人物設定、情節迭代好;
情感上你說你就是喜歡導演、編劇高顏值;
構成上你說愛導演把原先20-30%的場外戲都一刀剪,漂亮!
演員上你說導演真會挑啊!那個黑幫冤獄受害者是演員自己的二次創作,那位演員說那個紋身是找技師畫的,畫完三天不敢洗澡……
很多理由都可以支撐:這是一部有良心的,好好做的電影。
最後多說一嘴:
我見證也親歷過司法無力,那種絕望和傷害感是無法形容的。儘管如此,我還是認為:
一個受法律保護的社會,恐怕並不是「讓法律保護弱者」,「讓無產代替資本」。而是不論貧窮與富裕,不論善良獲邪惡,不論弱小與強大,我們都在一視同仁的法律制度里得到本該屬於我們的東西。
如果法律僅僅是「保護弱者」、「呵護弱小」,對不起,我不認為這和當年那啥啥掠奪有本質區別。
《十二公民》在諸多限制下,在西片壓境中(我還是不理解幹嘛現在公映),沒有很多的排片和支持,我們和它合作,也是通過眾籌的形式,去先召集它的觀眾,再去實施點映。做的還太少,這樣好的國產嚴肅電影需要更多票房支持。
它如果離你家比較近,如果你時間也方便,它是值得你去電影院支持下的。
受友之託,這個周末在北京上海廈門青島成都杭州等地組織了若干場《十二公民》的觀影。說點感受。
這肯定不是一部純粹舞台化的電影。事實上,徐昂的調度水準,加上影片的攝影運鏡,打光,布景,都是最近數年內國產電影中絕無僅有的水準,不僅比大部分的所謂藝術電影導演都要強幾個檔次,也勝過了很多商業大片的所謂大導演。而表演,那就不用說了,可以說是近年來絕無僅有的可以讓我專註並享受欣賞表演的院線電影(《親愛的》這種只能說演員表現賣力,遠談不上欣賞表演,《萬箭穿心》《鋼的琴》包括《邊境風雲》表演水準很高,但享受還談不上)。就這兩點就足以在中國影史留下一筆了。說起來悲哀,最近幾年市場如此熱度,但過三年回頭看,連能在影史上記上一筆的都沒幾個。
至於說表達的東西,當然有一些遺憾,尤其是最後何冰的那一下,還挺傷戲的,當然這也都是人們能夠理解的事情。這就像《集結號》也閹割了很多,甚至可能產生誤導結論,但真正明白的人,都具有通感的sense,在看到前面的節奏和表達時自己就能得出和其文本語境真正一致的結論的。這是那一下在根源上所破壞不了的(當然影像敘事上肯定還是一種損害了)。
既然我們決定無視這最後的破壞,那徐昂的表達,無論是原作已有的關於法律原則和公正的討論,還是他根據中國的現狀補充的一些更為細節的思考,在文本層面上就是非常厚實的,結論也是很堅實的,但形式上肯定有一些本地化轉化時的問題,這些角色力度和本地化消解的問題我認為在技術上是很難避免的。比如老人混混還有小商販,這些人物因為中國大環境的一些因素,在中國都有極大的設限,不足以立體化人物。anyway,即使有這些限制,至少十二個人物中也有一半人物塑造得非常豐滿。
演員們有多好我就不細說了,都是表演藝術家,發揮都很到位,可能韓童生老師最搶眼,角色本身的優勢上其實也佔了些便宜,當然這個人物也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的演員。演員渾身是戲。
看《狙擊電話亭》的時候驚嘆好萊塢可以拍出這種單一場景純靠演技的電影,《十二》可能沒到這級別,但至少值回票價。片中對當下社會的諷刺也拿捏到位,並沒有用力過猛。人物塑造不錯,鏡頭裡的細節,傳達信息也很到位。可以看出本子下功夫了,比那些國內所謂大片好多了。
總之值得去影院看。
舉幾個例子:
1957年...(開始講故事焦作人了)
「你要尊重別人。」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要反對你。」
各種對號入座23333。
多圖預警!
這應該算國產電影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雖然是改編的
其實從內容來看,十二公民和十二怒漢差不多,很多同學也就這方面討論評價了一番,這裡就不多回答了,我覺得這部電影好在它把中國社會現有的矛盾直白的搬上了大熒幕!
所以我覺得它改編得出乎意料的好!
1 公知
多少事情不問是非不認事實,直接一句冠以「這就是中國」或者「中國人就是xxx」完成所有評論
2 弱勢歧視
為了多數人的方便/利益,犧牲少數人,為了集體犧牲自我,這是大家從小就受到的教育。整齊劃一、和氣安穩才是最好的。弱勢群體居然成為嘲笑的對象(殘疾和智障)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3 地域歧視
其實這種歧視應該算作「喜歡貼標籤」,河南人都是騙子,東北的就是低俗,外地人來搶了我們的工作和資源!
4 唯出生論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5 仇富
為富必不仁,我窮我有理!你沒幹違法亂紀的事情能賺那麼多錢?賺錢之後還能安分守己?出事兒了啥擺不平?!
6 孝心綁架
我是你父母,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你好,所以我不必尊重你,你不聽我的,那是有罪的!
7 公民意識缺乏
恩,別人的生死與我無關,判決是否公正與我無關,我只想趕緊把事情辦完了趕緊回家,我聽的最多的是「我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就算xxx了也沒用」,那時候也是不知該如何反駁,但心裡湧起一陣悲哀的無力感
8 貼標籤
在事情沒搞清楚之前(或者直接懶得搞清楚事實),就對各個人都貼好了標籤,討厭的人,在這事情里就是錯的,有好感的人,在這事情里就是對的。具體表現在最近的學生撞老人事件,在錄像出來之前,網友一致聲討老人欺詐,最後竟然劇情反轉,真的是那個同學撞倒了老人,想想先覺得好笑,然後覺得很悲哀
9 不認錯
錯了似乎是一件非常非常丟人的事情,有傷尊嚴啊,明知錯了,也要無賴的繼續下去,這事情在知乎上也不少發生,試實上,我非常信奉一句名言「沒出過錯的人沒有嘗試過新東西」(翻譯得好爛)
10 欺善怕惡
其實這種現象應該還是法律不健全的表現,特權凌駕法律,法律對你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進而導致了欺善怕惡的現象。在法律健全、人人平等的社會,一個自由人是不會懼怕另一個自由人的。
說了這麼多負能量,再說點正能量中和一下^_^
其實這部片子本身能夠上映就能說明一定問題,中國現在慢慢的由結果正確(不管黑貓白貓)轉變為程序正確(習大大反腐)
而且中國有著那麼一群「吹毛求疵」的人,在各個領域努力作出自己的微小貢獻,雖然微小卻非常重要,他們的聲音不響,不是網紅或者大V,走在街上很容易消失,但是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小人物,在慢慢的改變著中國。
誰說這部電影不會改變中國?雖然票房不如人意,但我們看到有人在朝這方向去努力!變革從來都是量變走向質變的,只要影響了一個人,這就是改變!這部電影能改變中國,你我同樣也能改變中國!
我們承認祖國有這麼多的缺陷,但是我們努力使它她變得更美好!PS 裡面所有人的演技都很棒!尤其是何冰和韓童生!
《十二公民》是近兩年我看過難得的國產片佳作,雖然也有各種問題,但也絕對是瑕不掩瑜。
1.話劇人的野心
如果過去幾年我沒有時不時混跡於北京的劇場,尤其是嘗嘗拿著人藝學生公益場的超值戲票,也許我不會去看這樣一部電影。我會注意到它,完全因為那個叫徐昂的導演,及他集結了一種話劇演員——關注的一些話劇媒體賬號常常會有這部電影的消息,於是我也自然是感興趣想來看看。
與從沒看過話劇的朋友聊起話劇,常常會被人問:看話劇和看電影有什麼區別?看話劇錄像行不行?我不是個一定要」恪守「什麼的人,大體也覺得如
果效果不錯,真錄像看也沒什麼。只是看過的為數不多的錄像,總覺得是個的缺點什麼,而談到原因,我的表達能力,似乎只能組織出一個詞:現場感。
而如今,一個話劇導演,把一個充滿話劇風格拍成了電影——這本就是一部話劇,單一的場景,所有的故事都由演員的討論展開,就是場」話劇「。在
電影院里,看一場話劇的體驗還是蠻奇妙的。我甚至感謝這個影院的這個只有三排的小廳:坐在寬敞的第一排,有種看小劇場話劇的感覺。電影開演前,被我拖去不
明真相的同伴還問我:是不是3D,我當時還覺得有些可笑,可看過之後,忽覺得拍成3D也不錯,也許更有了話劇的「現場感」了呢。
看完電影之後翻了幾篇電影評論,其中有一篇裡面有幾段對徐昂的採訪,不記得具體內容,大體就是表達了一番之所以會拍這個是因為劇本內容豐富,
立意深刻之類。然而我內心則會是默默一笑:明明就是一個話劇導演,有點開拓精神,搞了個算是叫好叫座的話劇,於是就有了點更大的野心,想搞個電影試試,一
看《十二怒漢》這個電影,完全三一律啊,這正是話劇導演擅長的,於是就它了。
然而,有這樣的話劇人的努力,或者說是」野心「,我還是覺得很開心的。看到很多電影宣傳文案里也有」國內首部戲劇電影「的提法,即便是噱頭,
多少也有推廣話劇的意思。前些一陣看《中國好歌曲》,劉歡有一段關於小眾音樂的表達:所謂小眾音樂沒有必要自己畫地為牢,應該讓更多地大眾聽到。而李健在
《我是歌手》也說過:所有的規則都是讓觀眾們更喜歡音樂,歌手們犧牲了一些自我讓音樂得到了推廣,是值得的。這是我喜歡的態度:不孤芳自賞,用大家更接受
的語言來認真對話。
徐昂是個我原本就還挺喜歡的導演,在藝術想法和市場之間做了不錯的結合,相比於一些「先鋒導演「神奇的舞台呈現,他的東西應該是經過些考慮
的。之前做了部走進大眾審美的《喜劇的憂傷》,而這部《十二公民》透著點」那我就認認真真把話劇拍成電影「的意思:別去看不專業的錄像啦,看點好東西吧。
也許這是導演的市場化選擇,但藝術本來就需要有人欣賞,順應一些時代的變化,讓它能被更廣泛的大眾所認可,這樣的藝術才會有生命力。我甚至覺得去年湖南台
的節目《星話劇》也是種不錯的嘗試,雖然話劇沒有做專門的處理,故事也被弄得有些支離破碎,最終呈現效果並不太好,但這起碼也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而相反,
人藝的《雷雨》也是因為一成不變的保留經典,引發了大家的爭議。說到這裡,我倒是挺期待能看看我腦洞大開的3D戲劇電影的想法的效果呢。
2. 電影人的誠意
然而,這終究還是部電影。作為一部電影,它依然我我這兩年來看過的最好的國產片之一:話劇導演在好好拍一部電影。
電影好不好看,完全就是觀影的體驗,整部電影看下來,覺得故事順暢,邏輯基本合理,笑的暢快,甚至有」好想再看一遍「的感覺。
當然故事可能得益於本身就改編自一部成功的電影。然而優秀的電影並不一定能被改編成優秀的電影,近兩年改編爛片無數,如《白髮魔女傳》。我沒
有看過原版《十二怒漢》,但能感受到故事在本土化過程中,做了認真的設計。雖然我覺得把掛科的學生家長都找出來開會,一幫大叔開會的邏輯推理為什麼在庭審
之中沒有人提出,每個人的故事有點臉譜化等問題,但故事的大體邏輯方向是對的。
而」笑的暢快「,」想再看一遍」應該就得益於導演的節奏把控和演員的精湛表演了。看電影過程中,常常能聽到整個影院的開懷大笑,那不是電影中的故意搞笑,而是自然的戲劇衝突的戲劇效果。
在這樣一個局促的環境中,整個故事的推進基本就要靠演員的表演,幸運的是,這是一種話劇演員表演的電影,他們最擅長的就是台詞及這樣的表演,
他們中沒有明星,或者說「大明星」,都是看臉也許不知道是誰,但都知道演的不會差的演員。在電影開始的時候,曾經還覺得何冰演的8號是不是演的有點太端著
了,但後面知道了他的身份又覺得一切合理了。當然,作為一部電影,這有些話劇的演法終究還是可能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但我想,總比「不到」要好。
電影的場景單一,鏡頭整體的轉換大都是一些特寫,及陽光雷雨的烘托之類,估計應該也是參考了其他版本,不過應該也算表達了想表達的東西,只是沒有太多驚喜。
回想這兩年,能把故事講順,演員演技爆表的電影,還真是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悲哀。
3. 公民的自省
十二公民講的是陪審團的故事,為了在一個沒有陪審團制度的國家裡把這個故事講出來,還是花了些心思的。很多人在討論說,在我們這個環境下,將這個故事是不是有意義。而我認為是有的,非常有。故事不在於說這件事是不是真的能發生,而在於它在宣揚一種什麼樣的觀點。
我們生活在各種信息網路之中,我們也常常看到各種所謂的社會事件,我們也常常被各種信息所影響。我們是不是可以保持著一點理智,不要觀點在前,邏輯在後,不要用」輿論「的方式」殺死「一個人呢?我想我們都需要自省。
影結尾交代了何冰是檢察官,真兇最終落網,我也相信這些是為了電影的上映的安排。也許這樣的表現方式影響了最後電影的呈現效果,但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跟
藝術推廣中結合市場的問題一樣:路總是要走的,不能因為限制在就什麼都不做。八股文是有些煞風景,但怎麼在八股文中寫出觀點,那也是功力。
一個檢察官發現自己兒子專業課補考,應該是發飆的吧
拍一部這樣的電影有什麼意義?
這是多數人在看到《十二公民》介紹時的想法。實際上這部電影毫無劇透的價值,因為無論從情節還是人物設定來說,基本上就是對 57 版的翻拍。不同之處在於將美國當時的社會矛盾及偏見,轉化成了現代中國的社會矛盾和偏見。
這部電影中很多角色和矛盾,在進行「本土化」的過程當中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導演力圖將「富二代的教育問題」、「地域歧視」、「仇富」等社會問題在影片中得到呈現,當然這也是各國翻拍該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在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人與人之間總會因為各種限制而產生「偏見」。這種「偏見」深藏於社會浮華表層之下,輕易不得見——因為沒有人會願意承認自己是存在偏見的,正如《十二怒漢》中搞階級歧視的老頭一再強調自己說的不是每一個生長於貧民窟的人,又如《十二公民》中的北京土著,說著地域歧視的話,還想表明自己是公正的一樣。
然而這些矛盾點過於典型,表現形式也過於露骨。與《十二怒漢》中十個人背對 10 號陪審員,4 號股票經紀人讓他坐下並且閉嘴相比,《十二公民》中的場面確實缺少一定的震撼力。
再譬如 57 版當中冷靜理智的 4 號,從堅定「有罪」到改投「無罪」的過程中,是有一定掙扎感的。他是起初堅定「有罪」一方當中,最不以立場和偏見來看待問題的人。但在公民里,這種「客觀」立場的信號放得太早,以至於本該特別出彩的人物用力過猛,相反讓觀眾失去了自有的判斷權。
而我認為 57 版最大亮點之一的 9 號睿智老者,則生生被磨成了只剩一個「孤寡」的形象。在缺乏了「睿智」以後,9 號對於 8 號的支持變得稍顯孱弱。
這些將中國特有的東西塞入模板當中的行為,讓故事的精彩度打了一定折扣。但其中並非缺少亮點,飾演最後被說服,因為父子關係原因而存在強烈偏見的 3 號的韓童生,演技爆表。僅僅是觀賞他的表演,就能值回一半的票價。
還有《十二怒漢》里 11 號鐘錶匠對於 7 號推銷員「牆頭草」態度的質問,因為國情的不同,被導演聰明地置換成為校園保安和小賣鋪老闆之間的矛盾。「義正言辭」的高度不再,但對小人物與小人物之間立場的對立,刻畫得相當豐滿。
可惜的是即使如此,影片還是不能迴避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刻意地煽情。不同於 57 的黑白版本,彩色版的《十二公民》在最後雨停之際,讓陽光照射進來。結束投票的十二個人走出倉庫,每一個人沐浴在夕陽之中,彷彿都得到了救贖,實現了人性上的升華。這種刻意營造的氛圍,在我看來更像是對於主旋律的低頭,尤其在片尾打出的字幕——真兇落網,讓人恍然中才發覺,這確實是一部中國的電影無疑了。
不過這依然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美國的法制和中國的法制截然不同,而導演則通過一個虛擬的場景將國內本不存在的陪審團制度搬上了大銀幕。即使這樣的「空中樓閣」導致每一次的對於「無罪」還是「有罪」的質問都稍顯蒼白——因為這場辯論確實無法決定被告的生死——然而其中追求公正的心,消除偏見的內核,卻是不曾改變的。
我不贊同這部電影代表了中國的某種進步,無論是電影本身的進步,還是中國人對於如何看待司法的進步。我們不該賦予這部電影太多的東西,或者想從中獲取、改變些什麼。大概這部電影僅僅只是對於如今的現實進行了真實表白,只不過讓一個理想化了的人格,來面對了十一個人的扭曲。
然而看完電影我依然有一個這樣的感受:即使我們從未生活於一個民主的社會當中,但我們也未曾真正向偏見低頭。
P.S:希望大家可以去影院多多支持這部電影。兩個鐘頭的電影憋尿看完的,沒有一個人的演技跟不上,真是太過癮了,何冰真男神。
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在遷就中國觀眾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後結尾何冰亮身份,查出真兇,一下子矮了,諸位覺得遺憾,我怎麼瞅都是一股對症下藥的意思。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褲衩,即使在今天,理性依然是這個社會非常少見的品質,更遑論西方法律精神了,大學生里,我也沒有看到幾個。這部片子極其耐心地一步一步跟你講道理,這種態度讓人動容。誇張的衝突和矛盾,還不都是為了照顧觀眾嗎?從來都是爛人養爛片。本身土壤就先天不足,還要小心翼翼規避審查制度給下的絆子,我想想就覺得不容易。覺得和原版差的多,是因為所有的教化都只能從 i 到 i+1 啊!我從頭看到尾一直在掉眼淚,想到人家在踐行更高的精神,我們還在呼籲基本的理性,在泥里打滾,連基本的「歧視外地人是不對的」都要手把手教。十二公民這個名字起的,真是太過譽了。修正主義,人是情感的奴隸,規則往往由聰明者制定,公民如何從主觀的規則論據束縛中得到一個客觀真實的答案?
改編自1957年的《十二怒漢》,如何在近60年後實現本土化,這是徐昂從一個話劇導演到一個電影導演首要考量的。作為羅馬國際電影節馬可·奧雷利奧獎的獲得者,本片的在國內受到的待遇是意料之內的冷淡,票房成績不及製作費的一半。但是本片通過陪審團的12位公民,卻完成了一次對意識的顛覆和認知的一次修正。
聰明的劇本總善於在有限的舞台空間里,去展現更多鏡頭外的延展可能。與其說十二公民跟《狗鎮》一樣在於實驗,倒不如說他是一次徹頭徹尾的對於電影空間和場面調度的勝利,所以它更像《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不同的是它的文本建立在既有的中國現狀和對已有現狀的一次顛覆性嘗試和探討,頗有儒家論道的風采。但是本片顯然不想說教,只是提出一種假設——有沒有一種可能,然後從根本上去懷疑論據,從而推翻整個案件。
十二個公民所做的,只是從主觀的所指,重新回到了可觀的能指上。最後關於案件的重審和真兇落網,其實是導演給予這樣辯證地看清事物真相的一次肯定。
然而何冰的人設實在太過刻意,以至於觀眾本能的代入角色韓童生反而被觀眾想上去抽兩嘴巴子,但是觀眾們抽的其實是自己。
片中最令大眾感興趣的有兩個設定,一個是包養大學生的地產商,一個是殺人的富二代,這兩個人自帶被黑的體質。前者一說是乾女兒,大家面面相覷;後者幾乎讓11個人相信富二代就是兇手。產生這樣判斷的顯然用仇富心理解釋就太過淺薄。無論是地產商為自己的女兒洗白白,還是富二代最終被陪審團洗白白,都告訴了觀眾一個必須面對而又無法逃避的現實——公平。
這並不是一個公平的世界,財富分配的差距,社會地位的不同,權利大小的博弈,都成為了每個人的標籤,所以每個人都會被自己的標籤所束縛,並以此束縛帶有標籤的他人,沒人願意跳脫出這個束縛,意味著公平幾乎不可能實現。
那麼就發問吧!為什麼會有標籤,正如為什麼會有設定諸如繁瑣的束縛?因為這些標籤和束縛,也都是制定規則的人按照自己的主觀意願,並遵循自己的意向所擬定,換言之就是聰明人制定了論據,然是並不代表你就得循著這論據往下尋找答案,如果能想想這論據、這規則是否制定得過於主觀,那麼如何從主觀的論據中尋找客觀的答案?一幫舞台劇的人,拍出了今年我在電影院看過的最棒的國產電影。我都替中國電影人感到臉疼!
偶然聽說這部電影,看了一遍覺得沒有盡興,一連看了好幾遍,每一次都有初見的驚艷和悸動。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這就是如真金一般掩埋在時下種種虛浮癲狂裝睡裝逼的作品之下的真正中國的一聲呻吟。
出租司機:刻板地堅持孝道,看似虔誠,其實並非精神信仰,而是借道德高標來達到報復所謂「逆子」的陰險目的,傳統道德準則實則此類充滿私慾傷害他人的惡人的絕佳工具,以「主義」殺人者是也。
北京土著:仇恨外地人群體,在邏輯上便泛化和幻化為一切惡事都是外地人所為,絕非出於對美好社會的憧憬,而是假想外地人是弱化自己社會競爭力的罪魁禍首,必欲殺之而後快,殺光趕絕外地人之後他的世界才和諧美好。以地域歧視殺人者是也。
小賣部老闆:這個形象是中國大多數人的縮影,頗值玩味。孱弱只是表象,漠不關心也非實情。靠學校一方屋檐謀生,卑微的處境,現實的生活壓縮了他的尊嚴和自主評判事件的欲求。他屈辱,他諂媚,他從眾,案件本身的意義完全沒有他的生存價值最大化來得重要,具象為快化了的冰棍,所以起初他投票「有罪」。但他又在關鍵時刻倒向「無罪」派,起初令我覺得十分意外,但細想想又絕非「我煩了」這麼簡單的一個原因,恐怕是與冰棍一樣還未化盡的良知。這就是當下不少國人的面貌,想麻木不仁地裝睡,但又睡不踏實。同時,他對房地產商的敵意和與小保安的矛盾又反映出不少國人的羊相與狼相併存的特質。
房地產商:這個角色的設定,理性,有主見,儒雅而溫和,這些氣質將我們心目中一些有錢人的醜惡嘴臉沖淡甚至顛覆了。其實現實生活中他們是否如此,每個人自有評判,但這與本案無關,陪審員個人財富多少與這個案子毫無關係。但在劇中,滿座其他人對此人的不可言說的微妙態度,對其有一個年輕小女友的曖昧一笑,對其「花錢鏟事兒」的行為範式的猜測,對其「資本家」的評價,反映了對本案中「富二代」嫌疑人的天然反感情緒,這種劇情暗示真是絕妙。當然也有社會中很多人仇富心理的揭示。
老者和刺青的人:一老一少,一孱弱一陰鷙,其實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本質相同,同是冤屈悲情者。被冤枉,扣上某種莫須有的罪名,心靈肉體雙重受傷害,後者還可忍,前者是至死難忘的。他們是法制的傷口,活生生地袒露在那裡,一有外部刺激便會疼痛不止,所以這兩位才會那麼早改投「無罪」,只因這種疼痛是切膚體會。
八號:很多人認為這個形象設定得太科幻了,其實他的確是神一樣的存在。我覺得他就是一位普羅米修斯,法制建設的先知先覺者和親身試行者,無畏、堅忍,承受現實罡風烈日的折磨,承受眾人的不解、謾罵、羞辱、恐嚇和眾人背後的各種巨大推力對他形成的擠壓。這明顯是個高度藝術化理想化了的角色,更像是一種號召,一個憧憬。但無須苛責,理性看待這個形象,他是夢,是希望,是信念,而一個丟失了夢和信念的民族,是悲哀的。
喜歡這部戲,真的好久沒有這種靈魂深處的震顫了。
知乎第二答。
這是一部相當難得的電影,但這又是一部被高估的電影。
個人已經將這部電影稱之為「2015年最佳華語電影」,而我相信很快這部電影就會斬獲國內的幾個獎項。
本片改編自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法律電影(同樣也是最偉大的電影)之一的《十二怒漢》,導演:西德尼·呂美特 · 主演:亨利·方達。之前《十二怒漢》曾在07年由俄羅斯導演米哈爾科夫改編,俄版的《十二怒漢》在我看來甚至好過原版,此外06年日本曾經有一版《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這片子改動極大,雖然失去本來的味道,但極具日本電影的「罪感」。
本片的改動幾乎停留在「符合國情」這個層面上。首先,內容本質上依舊是」少年弒父「;美版是貧民窟少年,有色人種;俄版是車臣少年,少數族裔;本片則是河南富二代,這個設定極具」中國特色「。其次就是電影的緣起,前面的幾部翻拍的國家都有」陪審團制度「,我國法律屬於「大陸法系」是沒有「陪審團制度」,編劇幾乎是耗盡心力想出了「法學院西法補考模擬法庭」,這樣一個神點子,儘管在現實中這個點子幾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在人物上的嵌入,堪稱本片的亮點:一號呆板走套路的學生,好好先生二號數學老師,三號狂躁的計程車司機,四號房地產商人有個法學院的乾女兒,五號曾遭冤獄的混混一連殺氣話不多,嚴謹的六號醫生,七號一直想置身事外的小賣部老闆,關鍵先生八號檢察官,九號曾經被打成右派,十號則是一個開地圖炮的小房東,考不上法政大學的法政大學的河南保安十一號,十二號操天津口音的保險代理人。
單單這十二個形象、性格迥乎不同的人物,幾乎涵蓋了從社會底層到社會高層的各種類型的中國男人,群戲的設置很考驗編劇和導演的功底,尤其是十二個老爺們兒純通過對話來演倆小時,這對於人物的刻畫是相當有壓力的,徐昂作為一個電影經驗不足的導演,採用了相當笨拙的方式來達成人物的刻畫,自白式的發泄,這個是話劇典型手法;也就是說在電影的正常敘事中強行加入了人物的發泄,這計劃好幾次割裂開影片的敘事,尤其是十號先生在他改票的那一部分,鏡頭轉向遠離會議桌的他,燈光,長椅構成的布景簡直就是話劇的布景,隨後開始「發泄」,而這段發泄純粹是介紹他為何歧視外地人,為何開地圖炮,這全然與案件最後的實質沒有關係;可是有幾個角色沒有任何實質意義上的刻畫,最明顯的就是存在感極低的二號先生,甚至都無法斷言他的職業,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好好先生。這種人物刻畫方式不具有普遍性,在電影中是相當偏門的方式,只要演員的水平不夠,這種手法會帶來毀滅性的破壞,全賴,這是一幫中國最會演戲的男人。
全賴,這是一幫中國最會演戲的男人。這是本片幾乎最無可指摘的地方。即使如其中較為年輕的一號先生,他也能達到電影上的中間水平;至於其他台詞超過五分鐘的演員,他們幾乎都是在完美的表演,幾乎是教科書式的表演。如果說對於一般的演員,觀眾要關注演員的台詞和肢體水平,而對於水平較好的演員,則是要感覺這個演員整體產生的一種「力場」,這種「力場」是有全身心的表演產生的,舉個例子,12人剛剛就坐,眾人自顧自做事講話,鏡頭給了若有所思的八號先生,如果臉部表情能演若有所思幾乎是及格水平,但是細心的觀眾會發現,此時的八號先生的一隻手指一直在快速上下抖動,臉部的表情尤其是咬肌在細微地牽動--——他在思考如何開口,他在緊張,他不自信,他害怕,他欲言又止。至於韓童生老師演的三號先生,幾乎和他近些年演的狂躁中老年沒有什麼差別,全然如我,所有動作台詞都是信手拈來,張弛有度。如果要拿本片來講演技,幾乎可以洋洋洒洒萬言有餘。十二個演員在話劇舞台的磨練讓他們的演技已經足夠應付電影。但是,就是因為話劇導演出身的導演,話劇演員出身的演員導致本片揮之不去的話劇陰影。
與其說稱之為話劇電影不如說是電影話劇,首先本片完全符合「三一律」,整個「十二怒漢」系列電影都是符合「三一律」,在整個電影的血統上就更加傾向於話劇,本片的布景太話劇,尤其是在中後部分,十號先生遠離會議桌獨自坐在長椅上的時候,鏡頭一轉,十號先生頹然坐在長椅上,燈光從頂上和後方打來,四周較暗,這是標準的話劇布景,這種布光在現實中是不可能達到了,只有在話劇上才會有助於的布景。再說全片的鏡頭運用,我只能說在技術層面上本片是簡直就是最低標準,全片最複雜的鏡頭只有一個環繞鏡頭,除此之外幾乎就是最簡單的鏡頭。這幾乎是不可理喻的簡單,爭吵產生的對立和火藥味在平庸的剪輯中消弭殆盡。一個話劇導演到電影導演的轉變不是簡單地扛起攝像機,走下舞台那麼簡單。電影涉及到鏡頭技術和電影敘事語言,不然「蒙太奇」這種技術的產生就不會引發一場電影革命,不然同樣的故事不同導演拍出來就是一個樣子了。俄版米哈爾科夫展現出教科書版的電影手法,為人讚歎的意識流鏡頭一下子將原來逼促的小空間拉大到戰火紛飛的車臣地區,將短短几小時的討論時間也拉長到車臣少年的成長;電影就是一個這樣的魔盒,空間和時間可以被壓縮、拉抻、重疊、錯亂、崩壞,如果不能很好操控時間和空間的電影導演幾乎是不合格的,在這點上本片的導演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本片的關鍵內核,或者說是各版翻拍中都會遵循的核心主題就是——任何人都不能隨隨便便將一個人判處死刑。在法律層面上是基於現代法律體系中的「無罪推定」,哲學層面上市一個人權的完整和自由。有一句說,一個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十二怒漢》。是的,確實如此,本片給了我們一個響亮的巴掌——十二個人,真正在談論法律的到底有誰?八號。只有八號。從頭到尾其他人所爭論的是什麼?身份——富二代、河南籍、弒父。這些標籤式的推論,都將本案的少年指向每個標籤背後的含義——金錢至上、嬌生慣養的富二代,骯髒,卑賤、道德敗壞的河南人,忤逆犯上的道德罪人——而這一切都不是法律本身的判斷,是所有人觀念上的誤讀。以至於當所有的證據開始指向無罪時,十號先生頑固堅持著——「河南人」「富二代」這就是少年的原罪,這已經不再是法律範疇的問題,這已經是民粹主義的歧視。至於最最偏執的三號先生在所有的證據和推論面前,他的理由依舊強大,弒父就是違背道德的行為,違背道德就是有罪。法律和道德的分割是判斷法律的成熟的。全片所展示的是一個法律觀念尚未成熟的十二個公民。而這恰恰是血淋淋的社會現實。
以上的所有遺憾都是源於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因為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電影。電影的導演徐昂是目前最賣座的話劇導演,而十二個演員都是演技過硬的演員。而我更願意將這部片子當作一部嚴肅認真在刻畫當下社會的世情片而不是一部嚴肅認真的法律片。這真的是一部劇本紮實的中國特色的片子,「地圖炮河南梗」、「富二代」、冤案,這些都是當下中國最為熱門的事件,十二怒漢,十二種怒火,這是一個充滿憤怒和怨氣的社會,無處宣洩,積鬱成疾;而片中十二人的發泄就是一場「放血排毒」的治療,各階層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病:被社會仇富心態誤讀的四號先生,十號先生在外地人湧入佔用社會資源下的恐慌、背負著地域歧視的十一號先生、任人擺布處處討好的小人物七號等等。對照,共鳴,似乎每一處都是貼合生活,每個人物鮮活自然,對白有趣接地氣,這樣一部自然不做作的片子真的難得。與其假意迎合不如袒露天真。而且在當下的審查制度之下,導演已經帶著鐐銬,跳出了一支很華麗的舞。
值得推薦,當之無愧的2015年最佳華語電影。
————————————————分割線————————————
經知友 @陳鈺提醒,本答稱《十二怒漢》的導演方達是錯的,應該為導演:西德尼·呂美特 · 主演:亨利·方達。寫時手快,感謝提醒。
有不少人認為,將影片設置為虛擬陪審團的諸多不合理,我恰恰覺得這個虛擬陪審團設定比原版要好一些。因為在一個有陪審團制度的國家裡陪審員們在這裡討論一個案件,如果真是電影里演的這樣,我想作為被告的那些人要是知道了心裡應該是崩潰的:原來我就是這樣被判決的啊!
我不知道英美法系國家選陪審員是否真的如此不嚴格。就像電影里說的,這樣的問題就應該吹毛求疵,必須所有的陪審員都應該像4號6號8號那樣來討論案件。而不是在那裡大談自己的經歷和過去。據我所知,在選擇陪審員的時候,任何由於自身身份和經歷可能會對案件造成超出法律因素以外的判定都是不允許的。所以像原版那樣反而有些不合理。而十二公民由於是模擬陪審團,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才理所當然,所以才可以花如此大的篇幅來講每個陪審員自己的一些經歷與觀點轉變的那個過程。
演技是真牛逼,但是…… | 《十二公民》
原創 2015-10-01 野人 野評人
這個電影可以當作表演的教科書了。其他書都可以扔掉,把這個片子看上十幾二十遍就能成一個標準演員。
這部片子完全靠演員們的表演來撐起來,不可避免的讓我想起《會客廳殺戮》(&
不過比起《會客廳殺戮》來,《十二公民》還是有點假,一個是形式上假,畢竟舞台味太濃了,不說這種事很難在現實中發生,人物的說話腔調也不夠生活化,有明顯的學院派表演痕迹;另一個是內容上的假,一個檢察官通過這種方式來聽取民眾對案件的看法,有點不可思議,而且他還以巧妙的方式方法讓大家認同他【富二代無罪】的想法,此舉有何意圖?難道他和富二代家裡有私交?如果純粹是為了辨明案情和【教育】百姓,那何冰這個角色和樣板戲裡高大全的主角沒啥兩樣了,影片的意義也會轟然坍塌。
導演很聰明的繞開了法理和審判這些東西,使得影片沒有變成一部法律題材的電影,將十二個角色設置在一個倉庫里,遠離法庭森嚴的氛圍,這樣一來角色們的性格就如浸了水的宣紙,舒展開了。
在一個半小時的討論里,冷靜的何冰和情緒化的計程車司機之間的對峙成為最明顯的一條主線,其他角色隨著兩人的爭辯而改變立場,經濟富裕、受過良好教育或者有過慘重人生經歷的,立場改變的少,收入低、沒身份、為了生活委曲求全的,則是牆頭草隨風倒。這場戲很好的表現了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對一個人的性格和思考能力的影響。
這些角色可以從講理到不講理,劃分為五個梯隊;
第一梯隊,何冰和主持人。何冰是檢察官,當然是講究邏輯和常識了,主持人出於職責要求,不僅要遵守規則,還要組織大都進行有秩序的討論,所以這兩人都必須講理;
第二梯隊,房地產商、醫生和黑社會,他們經濟上富裕,有穩定的社會地位和人際關係,對於社會現象有自己的獨立思考,但本著明哲保身的態度和實用主義的出發點,他們一般情況下不會參與到討論中去;
第三梯隊,保安,他獨立一個隊,因為他不是一個普通的保安,而是一個想要考進政法體系的保安,這就意味著他身上既有老百姓的情緒化,也有一部分的講法理邏輯的意願和動力。他是從講理到不講理的過度;
第四梯隊,老頭、保險推銷員、數學老師,他們都是老好人,沒什麼主見,也不會對事件進行邏輯分析。其中講到案件中的一個高齡證人時老頭比較激動,那只是身份認同造成的情緒共鳴,並不代表他對這個案件有獨立的思考。他們不會是核心推動力,但完全可能會出於【好心】而導致案件錯判;
第五梯隊,小店老闆、房東和計程車司機,這三個人和社會最底層人士打交道,受夠了生活中的各種氣,比起擺事實講道理來,更願意直接用情緒和肢體語言來面對,這樣來得簡單爽快。其中計程車司機和兒子關係非常糟糕,本案討論的話題對他來說等於是杯弓蛇影,所以何冰每一句冷靜的分析,都激起了他憤怒的反對,到後來甚至蠻不講理,舉起尖刀,最後明知自己毫無勝算、並且就算勝了也沒什麼意義了,他還是像茅坑裡的石頭,不顧體面的躺在椅子上生悶氣。
如果沒有組織者,沒有陪孩子考試這樣一個設定,面對何冰的據理力爭,計程車司機在情緒崩潰之前完全可能是滿口髒話,繼而大打出手。但是影片中彷彿有一隻無形的手在阻止他這麼做。給這個角色設定了那麼一個限制,也等於影片給自己設了一個限制,衝突被大大弱化了,這個本來可以更加大放異彩的角色也止步於此,不能不說可惜了。
同樣,像保安、黑社會混混、房東那樣的人物,在現實中要是吵到那地步,可能通過主持人和老好人們的調和,不至於打起來,但飆髒話是跑不掉的。但在電影里他們都保持了剋制,這是電影過分刻意的地方。
所以,在我眼裡這個片子正兒八經可看的,也就是演技了。此片可作表演教材,內容上只是看似耐人尋味,其實經不起深思。
如果你能夠欣賞話劇,那麼推薦你看這個片子,順道去看那部更厲害的《會客廳殺戮》。如果大量的台詞和文戲會導致你瞌睡,那就沒必要看了。
「今天唯一一場是在半小時後,目前還未售出一張票,如果您來的話這場還是正常放映的。」——影院服務生如是說
一個月前無意間逛豆瓣電影,看到《十二公民》即將上映的消息。
因了解其是致敬原作,心裡大概已經明白劇情設定。正如部分網友分析,我也在未觀影前有過幾點疑慮。制度背景問題、影片審核問題、表演形式問題以及演員陣容問題等等。而且在本地該片才僅四家放映,且甚至低至每日才一場,只上線五天。
儘管如此,我還是去看了,碩大的影廳只有我一個人。如此的觀影體驗加之影片的主題旋律,讓我深感悲哀。
我也只是個非專業人士,站在一個觀眾的角度,一個所謂「公民」的角度,私以為,這才叫?值得花錢去看的電影?。
推薦閱讀:
※還有什麼小說可以像《神探夏洛克》這樣在現代社會復活?
※遇到素質低的人,現在慣著他,總覺得社會會給他教訓,可否說說你們遇到的惡人被教訓的例子?
※如何看待 11 歲英國神童小畫家Kieron Williamson (基倫 · 威廉森) ?
※劉慈欣的作品中是否透露出對民主政治和溫情社會的無情嘲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