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是怎樣的一種痛苦?


戰場上和自己的戰友,百戰之後,一死一生。

病房裡,一人因為不良嗜好而大病欲死,因為得到別人的死亡捐獻器官而活了下來,而捐獻者已經亡去。

孤苦伶仃的兩個孩子,兄長為了讓妹妹吃一頓好的,偷別人的錢買好吃的給妹妹吃,被活活打死。

父母辛苦一輩子,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最終卻因為勞累,而撒手塵寰。

難產,母親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選擇救小孩不救大人。

和好兄弟一起遇到劫匪,好兄弟拚死保護了那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兄弟,自己被砍死。

……

諸如此類,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 ——楊絳


第一次看時把第六個字和第八個字看反了,心想WTF?!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由此可見,是感到憤怒和慚愧


被壓迫者和被刪禁者


偷生也者,life-stealing是也。
唯其「偷「生,方有其「存「。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李白和杜甫只相差11歲,但談起他們所處的年代卻不同?
單就文學性而言,蘇軾和杜甫誰的成就更高?
杜甫為何仕途不順,且在他生前他的詩並沒有像李白那樣出名?
如何評價網上有人說「唐詩宋詞 李杜都是小兒科」?
杜甫的詩怎麼流傳那麼多下來?

TAG:傳統文化 | 杜甫 | 古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