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不稱帝,曹丕稱帝且尊曹操為太祖,是否為不孝?
三國末年仍屬漢朝,漢朝獨尊儒術,曹操也自稱漢臣,儒家尊崇的就是「任孝悌」,曹操不稱帝,他死後曹丕立即稱帝且尊曹操為魏太祖,此舉是不是為不孝?
這哪裡是不孝?分明是大孝!老爸生前沒能實現的願望,兒子替你實現了,您在地下可以長眠了。
213年6月16日,曹操在荀彧死後,當上了魏公,從此不再是普通的漢臣了。
216年5月29日,曹操當上了魏王,加九錫。什麼「非劉不王」?統統見鬼去吧!後來司馬昭走到這一步,曹髦就高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此時,曹操要當皇帝,除了現在的一眾良心學者不知道,當時的路人都知道了。
217年,整死崔琰、整殘毛玠後,曹操僭天子禮,四月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五月作泮宮; 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這篡位之相有多明顯,不用多說了吧?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認為曹操不想當皇帝,甚至還認為曹操多活一天,漢朝就會多存在一天。
我想起一句名言:「我抽煙、我紋身、我濫交、我打胎,但大家都知道我是個好女孩」。曹操也可以說:「我稱公、我稱王、我設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但大家都知道我是漢朝忠臣,絕不會篡位。」
曹操終於沒有在生前登上皇位、戴上皇冠,無非是他的壽命到了,被死神搶在了前面。219年夏侯淵戰死,漢中丟失;加上關羽水淹七軍,搞得曹操想遷都,於是稱帝大業只能等等了。等到呂蒙把關羽收拾了,曹操沒過多久就掛了,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此啊!曹丕追尊他為武帝,成全了他生前的心愿。阿瞞泉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操笑曰:「吾事漢多年,雖有功德及民,然位至於王,名爵已極,何敢更有他望?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矣。」
願為周文王,那兒子當然得是武王了。
不孝在於不懂他爹。
掃清孫劉,一統天下,之後稱帝他爹就是周文王。
天下未平,逼皇帝退位,他爹落下漢賊的千古罵名。不孝在於給他爹謚了個武字,結果把文字留給自己了吧。
作為皇二代的子桓事實上也不懂什麼民間疾苦,也大概不明白老爸為什麼要發展寒門而且搞得士族這麼不高興,
就像劉禪永遠也不會弄明白丞相口中「公平公正高效廉潔的政府」是個什麼玩意。
夏蟲不可語冰並不是什麼侮辱人的意思,
而是實實在在的鴻溝
我來針對幾個回答 回答一下
首先 老曹說 哥就做周文王吧 意思不是哥死後需要謚號為文 好嘛 曹操有這麼無聊吶?
另外一個人說 佔領全國再稱帝就是孝順 只得到三國中的一國就是不孝
這個說法是因為後人有繪製地圖的能力 所以支持說「天下三分」 按照我們現代看法 是三國兩晉南北朝 古人是沒有這個說法的。
實際上在那個年代 大家談的是 逐鹿中原 為什麼逐鹿中原 不逐鹿江東不逐鹿蜀山呢 那個年代的主要作物 生產力等在中原地區最好發展 蜀地 江南 都還是荒蕪蠻族之地 所以真正的古人說 魏有天下之八九 桃花源記也很清楚的說 不知有漢 無論魏晉 而不是無論三國晉
孫權反覆 劉備偏遠 其實在當時來看就都是侵佔天下一角而已 你如果生在那個年代就會知道 魏其實已經佔據了 你口中所說的 中國
為什麼不打下兩地 ? 其實當時戰亂幾十年 民生凋敝 曹丕即位以後最大程度的休養生息 恢復生產 他所謂的出征 其實重在各地去出巡 看看大家城池治理搞的好不好 曹丕做為君主 不但有謀略而且很公正愛民 不然不會因為宛城破敗而處罰自己的親信 這樣的一個人會不知道把鼠吳拿下 組建一個大帝國 能在歷史上熠熠生輝嘛 按你們說法 這麼虛榮這麼虛偽這麼好大喜功的帝王 當然應該繼續打打打 殺殺殺
為了支持因為戰爭不斷減少的人口 幾十年內胡人被大規模引入 這可是不同的種族和宗教信仰的人 想讓他們漢化還需要很長時間 曹丕比任何人都明白 再打下去的後果
君不見 他身後 五胡亂華么?
劉備為了登基 大祭活人漢獻帝 而相反曹丕禮遇山陽公一生 是到了近代 尤其是三國演義成型以後 曹操、曹丕等人才變成白臉奸詐 但我相信 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 中國人一定能再次正視這段歷史
曹操不稱帝只是為了服眾。心裡的小九九誰不知道。
曹操不稱帝,由他兒子稱帝,本來就是曹操的安排。
論語中說, 三年不改於父之道,是謂孝矣。 此處必須得艾特曹丕啊
當然不是。他不稱帝是策略上的考慮。他手下的很多人還是忠於漢室的,如荀昱等一大批人。他也是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召攬了一大批人,突然反了,史書上不好看,也不好聽。所以他才說啊「苟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這就是鼓勵他兒子稱帝啊!
違父志,是不孝也。
推薦閱讀:
※曹操謀臣那麼厲害為什麼還有輸給呂布、馬超等等人的時候?
※如何評價鮑國安以及他飾演的曹操?
※如果說曹操殺呂伯奢家人是因為誤會,可是為什麼還要殺死買酒回來的呂伯奢呢?
※曹操在赤壁戰敗後來的伐吳戰爭中,為什麼不採取之前沒有採取主力從江夏進攻,而是選擇濡須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