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歌劇比二人轉高雅?高雅在哪裡?
「高雅」主要體現在三個地方:1,關聯的社會階級;2,欣賞門檻;3,作者主導還是市場主導。
我在很多答案中都提到過了,歌劇在西方曾經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和娛樂表演。那個時候沒有流行巨星,沒有電影,沒有電視劇,娛樂消遣的選擇很少。去劇院看戲看歌劇就是城市中普羅大眾最重要的娛樂方式之一,歌劇並不那麼「高雅」。但今日的歐洲,歌劇早已跟「有品位的」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掛上鉤,變成了高雅藝術。這其中原因很多,比如說和其他更平易近人和通俗易懂的藝術形式出現有關,歌劇院也從普羅大眾的娛樂場所變成了中上層階級的社交和藝術欣賞場所,而實際上我認為這種現象對歌劇的延續和發展並不利。
歌劇的欣賞門檻比較高,這個不用多解釋。欣賞門檻越高越小眾似乎越能跟高品位結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曲高和寡的印象,無論是否合理。
最後一點是最重要和最本質的。歌劇是作者主導的,這點其實與歌劇的「嚴肅性」更相關,而且對於近代和現當代歌劇尤其適用。而通俗藝術,比如二人轉,是市場和觀眾主導的。所謂作者主導就是說歌劇的創作者,無論是作曲家,詞作家,抑或是指揮,導演,歌劇演員,都不需要過多的去考慮市場和觀眾是否喜愛的問題,因為其並不是靠票房掙錢的,所以藝術創作的自主和自由很大。嚴肅藝術的創作不需要去迎合觀眾和市場的口味,反而是去教育和提升觀眾的品味,引發觀眾思考或者是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藝術感受。很多歌劇觀眾並不只是為了娛樂和消遣,而是為了有獨立思考的藝術欣賞並感受創作者的意圖。看了上面的回答。感覺是分兩派:一派沒聽過二人轉,純粹從表象上來批判;另一派維護二人轉,但說的很多東西也是不準確的。
首先歌劇和二人轉二者不具有可比性。二人轉是曲藝!是曲藝!是曲藝!是曲藝!
曲藝和戲曲乃至戲劇最大的區別,在於曲藝允許演員在台上進行角色的跳出跳入,戲曲戲劇則沒有這樣的表演形式。「二人轉」的意思是,該曲種一般由兩名演員在台上分包趕角跳出跳入來進行表演(當然同相聲一樣,也有一人或者三人以上同台的時候)。只不過二人轉借鑒了戲曲的很多表演方式,所以看起來有點像戲曲。
所以題主的問題標籤里只有戲曲沒有曲藝,本身就是常識性錯誤。(標籤已修改)
再說第二點,演員或者作品,可以進行優劣雅俗的比較;藝術種類之間,無高低,無好壞,無雅俗。大多數作品都低俗的曲種,也不能說絕對不可能誕生高雅的傳世名作,誰敢保證不會出現一兩個特立獨行的藝術家呢?
譬如,我寫一個歌劇劇目,完全屎尿屁抓哏,倫理的色情的什麼都有;他寫個二人轉節目,完全體現人文主義關懷,立意深遠。那麼這兩種藝術形式,就因為我們倆人,就決定了雅與俗了嗎?必然不能。
但是,藝術種類之間,有「薄厚」之別。
二人轉誕生在清末民初的闖關東時期,距今僅百年有餘,其前身是東北大秧歌和蓮花落,又借鑒了東北大鼓。1934年報紙上才第一次出現「二人轉」這一名詞。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借趙本山與春晚之力,二人轉演出機構——劉老根大舞台才能傳遍全國。
歌劇最早出現於文藝復興時代的義大利佛羅倫薩,距今已逾四百年。它的前身是古希臘戲劇與中世紀宗教劇。文藝復興的世俗化,催生了現代歌劇。歌劇本身也有正劇喜劇之分。個體差異大於群體差異的情況下,是不能就某一群體的特點進行比較的(這句話說白了,就是歌劇也俗)。
這個劇種在歐洲經濟與文化最鼎盛的幾個世紀里,風靡整個歐洲大陸,並且擁有無數的天才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這些大師之中隨便哪一個的才能,都能夠超過二人轉的全體從藝者的才能總和。創作了《費加羅的婚禮》《魔笛》等歌劇名作的大作曲家莫扎特,在他生命的短短三十五年中,留下了六百餘首作品,其中多有傳世名作。二人轉業內人員由古到今的全部作品(不僅包括二人轉),數量質量尚不能與他一人相比,更不用與歌劇界相比了。
我的結論是:不要用」低俗「來貶低二人轉。但二人轉底子的「薄厚」,僅能與相聲、西河大鼓相提並論,較京韻大鼓則稍弱,較京劇則不及,跟歌劇則完全沒有比較的意義。
——————————————————————————
最後貼一個我之前寫的,高雅與低俗應該如何界定的回答:
傳統曲藝在發展最初都是低俗的嗎? - 國樂joker 的回答
————————————————————
再補一個,同志們不好意思我又犯缺德了······
注意:分享一個真正的原汁原味的東北二人轉《西廂寫書》,谷林,唐曉霞的這齣戲,雖然明顯是在小劇場錄的,效果很差。但是無論唱腔,舞蹈都登峰造極。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在二人轉戲迷戲中是一個里程碑。二人轉-西廂寫書(唐曉霞 谷林)
新增二人轉定義內容。請直接拉到最底端。圖片截圖出自2007年中國藝術研究院孫紅俠博士論文:「曲藝說」流傳最廣,「戲曲說」也有,「半曲藝半戲曲說」也有(因為二人轉有拉場戲)。所以:二人轉定義是有爭議的。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有個人理解水平以及大眾認可度之分!反對@程胖子的回答。和歌劇比較,二人轉的確「俗」,但注意。二人轉不是「低俗」,是「通俗」,通俗意味著看懂二人轉的門檻更低,但並不是說二人轉服裝,舞台表現形式,或者藝術魅力就遜色許多。所以舉例的圖片有失偏頗。對二人轉並不公平。二人轉的發展確實有很大問題。主要是下限無限降低。一些不入流的演員把黃段子,臟口,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融入到二人轉。使得老百姓普遍認為二人轉很低俗。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二人轉藝術家們的堅持。以韓子平為代表的二人轉正戲藝術家們,以《二人轉總動員》欄目為陣地。在東北三省堅守傳統二人轉,精華二人轉,正戲二人轉。
十年時間,共超過300萬選手參賽(數字很保守,並沒有誇張。)在東北民間,綠色二人轉已經蔚然成風。
《二人轉總動員》欄目作為日播節目,堅持十年,其中至少連續7年,收視率吉林省網冠軍。培養出了幾百名二人轉新星。有好多人進入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地方藝術團。
另外,二人轉的上限,也在不斷提高。韓子平《回杯記》傳唱東三省幾十年不衰。民間二人轉宗師王文軒的《西廂》《藍橋》已經登峰造極。孫文學曾被邀請到人民大會堂為國家元首演出,趙曉波不到四十歲就被評為國家級二人轉傳承人,閆淑萍是曲藝界雙奪牡丹獎第一人,還在長春師範大學開了一場二人轉演唱會。。。
這是我百度出來的二人轉相關圖片。這才是二人轉「說唱伴舞」的「常態」。
1.韓子平《回杯記》。唱遍東三省,唱進人民大會堂的節目。你說沒有代表性?
2百度趙曉波《杜十娘》
3百度閆學晶
傳統二人轉正戲的演出服裝,演出形式,演出手法,藝術魅力。都是三百年來一代又一代老藝術家苦心孤詣的心血凝結。並不為外行人或者純黑子的抹黑而失色。
最後,貼上我最喜歡的一對演員,北派民間二人轉藝術的集大成者,古林,唐曉霞老師。致敬!
二人轉定義:
小時候經常聽二人轉磁帶,對二人轉有點莫名的感情,在這裡幫二人轉講兩句話。
二人轉的語言非常平實、淺白,但是也真摯動人。
舉一個《王二姐思夫》:
二哥哥進京去趕考,
一去六年他沒還鄉。
走一天奴家畫一道,
走了兩天道成雙。
不知二哥哥走了多少日,
橫三豎四畫滿牆。
還有兩道兒沒處畫,
畫在了奴家的胳膊上。
划了東牆劃西牆
劃滿南牆劃北牆
劃滿牆還不算數
我登著梯子上了房梁
要不是爹娘管得緊
我順著大道划到瀋陽
還有小時候一聽就哭的《馮奎賣妻》,講崇禎年間一對貧窮夫妻窮到走投無路,丈夫只好去賣妻子的故事:
我和你爹爹去把集趕,
別人孩子打仗你們別動手,
別人孩子罵人你們別答言。
為娘到晚不迴轉,
你給弟弟做飯餐。
門後有 少半捆,
簍里還有一把鹽,
葫蘆頭裡還有一碗小米,
炕席底下還有三個大錢。
金蓮說罷往外走,
心中好似刀子菀。
我有心不叫丈夫把我賣,
一家想活難上難,
賣了吧,賣了吧,
把我換錢好渡荒年。
民間文化是文化中的「潛流」,這句話比喻得很真切。
在過去,東北田間地頭的農民,接受的少數文化教育之一,就是看村裡演二人轉。
因此跟京劇一樣,二人轉有很多「道德劇」,主要是教給農民一些樸實的做人道理,
除了表現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有些帝王將相的故事,類似「講評書、講傳奇」的口吻,著重表現的是英雄人物兒女情長的一面。
歌劇是不是比二人轉高雅,答案沒什麼爭議。
因為歌劇服務的對象不是辛苦了一天的貧苦農民,不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底層社會。
二人轉里粗淺的語言、誇張的表達、穿插的不入流的笑話,都是為了取悅它的農民觀眾。
歌劇一定比二人轉高雅,但二人轉這三百年來對勞苦大眾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而勞苦大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多數人。老子是唱歌劇的,也沒覺得二人轉哪不對哪俗氣了~~曲藝文化源遠流長,你覺得難聽只代表你對音樂審美的層次,不是二人轉的問題真的。
樓主真的看過二人轉嗎?知道正宗的二人轉是什麼樣的嗎?正宗的二人轉唱段網上可以搜得到,舉幾個例子:《大西廂》、《回杯記》、《馬前潑水》等等。唱詞詼諧幽默,富有生活氣息。而且音樂唱腔極為豐富,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嗨嗨」之稱。你所看到的平時的二人轉表演只是現代為了吸引觀眾之後的修改版,並不能作為真正的二人轉來看待。至於 @Latreia所說黃段子,嘲笑人身體和智力缺陷等等情況,那是底層人民為了生存不得已而為之,沒人說過這個就是純正的二人轉。京劇高雅不高雅?沒有國家撥款也就差不多餓死了。所謂現代二人轉之所以變得下流低俗,那是底層人民自我的生存智慧而已。
究根結底,二人轉與歌劇從正經的戲劇角度來講,類似於白話文和古文的區別,孰好孰壞就只能看蘿蔔白菜各自愛哪個。但低俗?那是國家教育環境造成的,不要一味只看到了表面卻不深究,之後卻當做道理一樣講給其他人。
藝術這個詞現在有點大了,各種藝術家猶如雨後春筍,但這不是藝術的錯。藝術是不分三六九等的,就如同我們革命分工不同。
但藝術的內涵是有深淺薄厚之分的。一個打鐵的和一個做稀有玉石精雕的,都是工匠,他們的身份不應該分高低,你讓他們交換工作,兩人都做不來,但他們的作品內涵是有深淺之分的。
所謂高雅和低俗,我理解就是這個深淺的區別。高雅的東西,是你必須朝這個審美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涉獵,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美,而所謂低俗,就是你不需要深入,或者只憑原始的感性認識,就能得到作品想傳達的審美。
這兩者作為同存世上的兩種東西,所以也就沒有高低之分,只是我個人認為藝術有這樣一個特性,你深入了其中一種之後,所得到的美學享受會是你不深入時的數倍,由此也就很難再回到一張白紙時期對沒有門檻的藝術欣賞時的追求,自然也會去追求更高的樂趣。
我想高雅與低俗之分,大致如此。當然也有不少人去附庸風雅,我覺得大可不必,即使你真的是某種藝術方向的雅人,也不過代表你在這一方向比許多人深入而已,並不能說明你這個人就比別人高級。問:英文歌是不是比中文歌高雅?高雅在哪裡?
這個問題看起來是不是更感覺被冒犯了呢?
其實這兩個問題沒有本質差別,對一部分人來說,聽歌劇就是比二人轉高逼格,聽英文歌就是比聽中文歌高雅。
所以如果沒有深入研究兩種藝術就單純的主觀認為歌劇更高雅,腦子還真是個好東西。
如果你感覺卓別林和憨豆都很低俗~那就是吧
為什麼要這麼比呢?
就好像是說一個1米6的人和1米8的人比,高在哪裡?你就是不成立啊。
二人轉是起源於農村起源於勞動人民,打發時間玩的。
每種藝術形式的發展和高度,都需要大量的人才甚至天才來支撐的。
前面 @國樂joker 說了,歌劇這個劇種在文藝復興之後幾個世紀里,在無數的天才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灌溉下茁壯成長的。
看回國內,再比如北方雜劇和南戲在剛誕生到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勾欄瓦肆的坊間藝術,或許就像二人轉一樣比較貼近生活和鄉土。
從元代開始,大批生活富裕,有文化的而無法入仕或者不願為官的文人(知識分子+有閑階級),加入到了劇本創作甚至表演的行列中來。
就好像,科舉奔騰的人才江河,一個不小心決堤漫灌,滋潤了這個不大的小魚塘啊~
於是乎,就陸續出現了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湯顯祖、孔尚任等等大神強勢加持,誕生了《竇娥冤》《西廂記》《趙氏孤兒》《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等等一系列不朽的傑作。
藝術形式上,也逐漸成熟和文雅。典型就是崑山腔融合了其他幾腔的特點,以秀麗婉轉的「水磨調」為特點,逐漸被發揚光大,最終崑曲封神。
請問,是誰定位了高雅?高雅又是如何的定義?
又有人說,相對來說……
我們用大眾的評審目光來定位了「相對」!又將小眾的欣賞水平來定位了「高雅」~
文本,故事來說,外國一開始就有史詩一類的東西,中國多是通俗小說,故事,評書啊,三言二拍一類的故事性較強
外國的貴族一想,不能總跟農民老百姓看一樣的東西啊,然後劇作家就創作點大的戲來滿足貴族的需求,互相促進,慢慢就分出層了。高級的戲成本高,窮人也看不起。成了上流社會的東西。窮人有窮人的東西。
再一個,近代中國被侵略,又窮,對外來品本身就高看一眼。
民眾對不同戲劇的接受度也不同,有人表示二人轉太黃,可能是接受度比較高吧,可惜這些人不上知乎啊。
有人用演出的圖片說,二人轉要是用那麼高級的服裝和舞台,成本得多高,票價得多高。
要把二人轉和歌劇比,還真是沒法比,為什麼?因為二人轉有無下限的污黃基因啊!
二人轉與薩滿文化有著扯不斷、理還亂的聯繫。
聽起來神神叨叨又有那麼點神秘莫測的薩滿,指的是在氏族中行巫師之職的人,是天神在凡間的代理人與化身。
在遠的讓人沒了概念的以前,薩滿誕生於北方原始母系氏族社會。所以,一開始,薩滿都是女性,男性根本沒資格扮。
● 阿布卡赫赫
相傳,薩滿是天母阿布卡赫赫轉化到人間的化身。阿布卡赫赫命令母鷹從太陽那裡把光明帶給人間,使冰封寒冷死亡的大地具有了光、熱和生命。母鷹為救受難的人民而犧牲了自己,其鷹魂變成了薩滿。
薩滿除了平時做好巫師的本分工作外,還會在祭祀中跳舞。舞蹈由一女一男完成。女薩滿處於主導地位,男性角色是她的配偶。在舞蹈中,男性圍著女性轉。
在二人轉中,也是男性圍著女性轉。男性角色扮丑,上躥下跳,都是為了突出女角的美。
隨著時間的推移,父系氏族社會出現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男薩滿(男酋長擔任)。不過,在祭祀中,男性要充當天母的使者,必須裝扮成女人的樣子。光穿得像女性還不夠,男薩滿臉都要塗黑,並在神帽的帽檐周圍縫上很多皮條遮著臉。不能漏了陷,讓神靈看到鬍子拉碴的男性面孔。
這就是東北二人轉早期「男扮女裝」、面塗黑色的歷史由來。到了現代,雖然臉早就不塗黑了,男扮女裝還一直是二人轉的傳統。二人轉,以女為上,是尊了祖制。
黃段子多也是祖傳的
祖制,還有另一條。
神話讀多了,你就會發現,原始神話大多有生殖崇拜的意味。據考證,天母阿布卡赫赫的「赫赫」是滿語「女人」的意思。而「赫赫」這個詞又是從滿語「佛佛」(FeFe)女陰的音義轉引而來,寓意女人有生育奇能。
● 薩滿剪紙
在氏族社會的人看來,宇宙和萬物都是女神和她的配偶進行神聖交媾時創造出來的。因此,想要氏族一直興旺發達紅紅火火,就得在祭祀中模仿女神與配偶的行為,讓人和萬物不斷被重新創造。
在祭祀中,隨著身體瘋狂的舞動,神明的靈魂附於薩滿之身,薩滿和男助手的舞蹈模仿的是女天神和她配偶的交媾。
據記載,薩滿常常夢見自己和男助手——學名,庇護精靈,又叫愛米——成了夫妻。在夢裡,薩滿如果拒絕履行夫婦間的義務,愛米就強迫她這樣做,否則就要殺死薩滿。
● 《陰山岩畫》中的薩滿跳神
舞蹈中的性暗示一直流傳到二人轉。愛情,更準確的說「女愛男」,一直是二人轉的主要表現內容之一。表達愛情,尺度一個過當,就成了黃段子。
東北人都知道,二人轉少不了黃段子。在台上,一言不合就脫衣服。在中國音樂研究會編輯的《東北民歌選》中,生活類題材一共有107首,涉及色情的就有46首。
這些年,為了能登上檯面,二人轉已經收斂許多了。不過,在小舞台上的二人轉,還是「原汁原味」。「十八摸」、「摘黃瓜」、「揉旗杆」,這些都是二人轉的名曲。
● 劉老根大舞台的雕塑
在東北民間,有「看二人轉不浪,不如回家睡涼炕」的說法;還有「姑娘要學壞,全靠蹦子帶」的俗語。(前面提了,二人轉最早叫「蹦蹦戲」)。因為太過低俗,二人轉在國共內戰時期還被禁過一陣子。
所以要拿二人轉來和歌劇比高雅,我只問你,三級片里能出多少高雅的片子呢?
因為歌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給統治階級聽的,直到現在聽歌劇也是歐美政經貴族的日常娛樂和社交手段之一。
這意味著大筆的金錢投入進歌劇創作,像魔笛這種歌劇甚至摻入了共濟會的宣貫元素,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了歌劇背後的金主實力。
京劇也無非是進了紫禁城,才獲得了大量的經濟和社會資源,吸引了眾多優秀的藝術家參與表演創作兩個多世紀。直到今天,官方資本還在定向支持京劇的發展,只是由於這項藝術本身表現能力對比於話劇和影視的限制,不可能再有大的起色。
二人轉,歷史上的影響力幾乎就沒入過關。東北作為經濟文化的一方重鎮還是很近代的事。有多少錢投入過二人轉的發展?能吸引多少人才給二人轉貢獻力量?小瀋陽那樣的名演員成名前在夜總會的表演近乎街頭賣藝。
拿這項藝術,對比歌劇的高雅,就好像尋些鄉村土菜,吃了以後問為什麼沒有阿一鮑魚和佛跳牆滋味豐富和雅緻。這是很沒意思的。
二人轉就是帶著泥土氣息的歌唱表演,帶著禁忌言論的插科打諢,就是低俗和市井,就是另一種刺激和有趣。
故意攻擊二人轉,就像看不起鄉村菜。可是天天名菜,你吃的起嗎?雅在了「不尷尬」。
這個問題倒是刺激到了不少人的g點。
只要你們自尊心沒問題,我同意饅頭比麵包高級。
可能「雖然不明白但是好厲害啊」戳中了「高雅」的定義。
如果你認為二人轉就是 王二姐撕夫 小拜年
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那些只是二人轉的分支,只是滿戲和小秧歌罷了。
二人轉重點在這一個轉,如果你去過小劇場看,你會發現,劇場里唱的流行歌曲都比這些戲多,大部分都是一男一女講著葷段子,模仿秀,互相調侃,那些東北的喜劇人也都是這麼摸爬滾打磨練出來的。
如果你去東北農村看戲檯子二人轉,那更豐富了,腦袋碎酒瓶,褲襠放掛鞭,胸口點二踢腳,拉大春,扯犢子,至於唱戲,很少見到。
所以東北民間理解的二人轉和外地人理解廣義的二人轉是不一樣的,才會造成一些誤解。二人轉笑點都靠葷段子,爆粗口,調侃男女關係,所以你問東北人正宗二人轉俗不俗,俗!但我們東北人樂意聽嗎?指定樂意啊!
相比之下,歌劇當然更高雅些。
至於其他民間藝術形式,我覺得半斤八兩,都一個味。
高雅不是個褒義詞,低俗也不是個貶義詞。
就像高山和流水,下里和巴人一樣,懂的人越少,越稱之為高雅,懂的人很多,就稱之為低俗。
門檻低,通俗。
推薦閱讀:
※你是因為哪個唱段開始喜歡京劇的?
※岳敏君、方力鈞、劉小東、王勁松、宋永紅他們水平是不是差不多,如何看待他們的作品及藝術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