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龍的詩詞水平各如何?

在古龍小說中雖然古龍沒有像梁羽生那樣吟詩作賦,也不似金庸那般引經據典,但也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學功底,求大神分析。


古龍根本就不會寫詩。先拋結論。
他天馬行空的寫作態度不允許他停下來去細細推敲每個韻腳,每句詩的格律,平仄以及對仗,靈感和情緒襲來,他將筆墨揮灑,至於是不是詩,工不工整,他管都不管。
如果你不喝酒,一定可以活三百年。
如果不喝酒,我幹嘛要活三百年?
古龍根本就不會在意後人如何看待他的詩詞功力,以他的性情,根本就不會寫詩!
他不會寫這一種詩,一些人自給詩畫了個圈圈,說凡在此圈內的才算詩,否則都不入流,這種詩古龍不會寫。
然而,他文字間的詩意卻動人心弦。
。。。。。。。。。。。。。。。。。。。。。

想起來以前參加一本詩集發布會時候,一個詩人說了句「詩人是可以通靈的」,我同意這句話。
金庸的文學造詣很高,看他的文章讀他的詩你能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學底蘊,詩做得工整得體。古龍就差些了,可能他沒那麼多時間去仔細研究詩詞格律,平仄對仗,以至於有次他說「冰比冰水冰」的上聯被金庸在序里嘲笑,但可能古龍根本就不願意靜下心來研究那些刻板的規矩,寫詩作文不管質量高低,對他而言只要隨性就好。
可以說古龍是個不學無術的作家,但是有一樣東西不是單純學習得來的,那種意境和韻味,儘管你看他詩的整體顯得功力不夠,但詩里透露出的那種感覺卻能撥撩人心,讓人為之所動,為之所動之後,忍不住罵一句,這詩的火候也太差了些吧?這也叫詩?


1 少年游·本意(天龍八部書目一至十回)
  青衫磊落險峰行。玉壁月華明。馬疾香幽,崖高人遠,微計縠紋生。 誰家子弟誰家院,無計悔多情。虎嘯龍吟,換巢鸞鳳,劍氣碧煙橫。
  2 蘇幕遮(天龍八部書目十一至二十回)
  向來痴,從此醉。水榭聽香,指點群豪戲。劇飲千杯男兒事。杏子林中,商略平生義。昔時因,今日意。胡漢恩仇。須傾英雄淚。雖千萬人吾往矣。悄立雁門,絕壁無餘字。
  3 破陣子(天龍八部書目二十一至三十回)
  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有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莽蒼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蕩寇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蟲豸凝寒掌作冰。揮灑縛豪英。
  4 洞仙歌(天龍八部書目三十一至四十回)
  輸贏成敗,又爭由人算。且自逍遙沒誰管。奈天昏地暗。斗轉星移,風驟緊,縹緲峰頭雲亂。 紅顏彈指老,剎那芳華。夢裡真,真語真幻。同一笑,到頭萬事俱空,胡塗醉、情長計短。解不了、名韁系嗔貪,卻試問,幾時把痴心斷。
  肇香舫上憑欄,殘陽影里蒼波遠。樓船矗立,布帆徐動,輕舟似箭。海舶遙來,濃煙拖墨,電光齊燦。想中山當日,白鵝潭上,為祖國,興亡戰。 一帶泛家浮院。伴紅燈、歌聲微顫。紅衣疍女,不穿羅襪,盈盈送眄。盛景當前,盛筵難再,酒痕飛濺。只傷心獄底,有人此際,淚痕洗面。
  5 水龍吟(天龍八部書目四十一至五十回)
  燕雲十八飛騎,奔騰如虎風煙舉。老魔小丑,豈堪一擊,勝之不武。王霸雄圖,血海深仇,盡歸塵土。念枉求美眷,良緣安在,枯井底,暗泥處。酒罷問君三語。為誰開、茶花滿路。王孫落魄,怎生消得,楊枝玉露。敝屣榮華,浮雲生死,此身何懼。教單于折剪,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感受到比金庸還深厚的文學功底真是笑談了, 而且你還要知道那些是古龍自己寫的


以性情而論,古龍絕對更適合當詩人,但是古龍的才氣還不足以成為偉大的詩人,用他充滿詩意的文字來寫小說絕對是明智之舉。。。金庸是個商人,非常精明強幹,這種人是絕不適合做詩人的,但是他把自己對世事人情的感悟融入小說就非常牛逼了。。。
然後就是他倆的詩詞水平都不咋樣,五十步跟百步非要比個高下也沒什麼勁


這個比較要分時期,古龍和處於創作早期的金庸相比,那屬於半斤八兩,因為二者都尚且不懂古詩詞的創作規律……也許古龍更討巧些,善於二次創作,所以反而也許觀感上更好些。
然而古詩詞的創作並非像某些網友想像的那樣,押個韻就完了,就拿近體詩來說,不但講究對仗工整,平仄錯落,就連用韻,也不能依今日的普通話,而是仿照古人語音而作。為此,古人總結了《平水韻》、《詞林正韻》、《白香詞譜》等工具書,做古詩詞,多要依照此類工具書而來。然而古龍和創作早期的金庸,都不懂得這方面的講究,因此做出來的詩詞並不大通。
不過金庸虛心好學,針對當時評論家對他的一些批評,金庸回頭髮奮學習,詩詞功力也就上來了。這時候古龍就不是對手了。

說到這裡,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寫的是金庸詩詞水平的變化,可以作為參考,且看:
詩詞金庸

-------------------------------------------------------------
更新一下,就上面的觀點展開講兩句。
先說說問題評論里網友提到的,古龍化用的一句:

如此星辰如此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而原句為: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先看原句,「似此」對「為誰」,「星辰」對「風露」,「非」對「立」,「昨夜」對「中宵」,是符合對仗規則的。由於有原作的基礎,古龍只改兩個字,平仄(恰巧)是沒有問題的,然而這兩個字卻破壞了原句的對仗,即「如此夜」對不了「立中宵」。首先我們看,這句詩如果劃分為「如此星辰|如|此夜」,那麼此句意義就是「這樣的星星好像這樣的夜晚啊」,不通,因此只得劃分為「如此星辰|如此夜」,「如此」二字不得不連著。但連在一起,豈不是要和「立中」二字對應?「中」字本是用來描述「宵」的程度的,「立中」二字自然沒理由組合起來。所以說古龍化用是不考慮古詩詞的創作規則的。
金庸一開始也是如此,上面給出的鏈接里《碧血劍》連載版的章回名便可以看出:

第一回:嘆息生民苦 跋涉世道艱
第二回:三尺托童稚 八方會俊英

這兩回可以看出金庸大概是隱約知道古詩詞的某些特徵的,想讓它們對上仗,但細看就不是很對頭了,平仄不工整是很明顯的,而且「嘆息生民苦,跋涉世道艱」,很顯然苦是形容生民的形容詞,而艱是形容跋涉的副詞,也是不夠工整的。至於第二回,「三尺托童稚」實在也頗為生澀,單個字的確能對上,連在一起就不對勁了。
但金庸一番學習後,情況就變化了,比如黃藥師的那副對聯:

桃花影落飛神劍 — 平平仄仄平平仄
碧海潮生按玉簫 — 仄仄平平仄仄平

桃花對碧海,影對潮,落對生,飛對按,神劍對玉簫,很工整不是?而且隱含了黃藥師的絕技名,蠻酷的。
後來在修改《倚天屠龍記》時,金庸用柏梁體做了題目,這個對格律要求不高,不好以此衡量金庸此時的進步幅度。而直到《天龍八部》的章回時,金庸苦修多年的詩詞功夫終於得以一展所長。摘來一段:

少年游

青衫磊落險峰行 玉壁月華明
馬疾香幽 崖高人遠
微步觳紋生
誰家子弟誰家院 無悔計多情
虎嘯龍吟 換巢鸞鳳
劍氣碧煙橫

平心而論,單純論詩詞造詣,這首詞自然不是上乘之作,畢竟限制太多。但它難得地儘可能地兼顧了小說情節,兼顧了格律,同時也儘可能地保證一些語句的對仗工整,很是難能可貴。如果放到章回體的篇目,考慮到寫對聯可比填詞要來得簡單些——哪怕是好幾副對聯,天龍八部這幾首詞,可以說頗具水準,別出心裁了。不輸先賢。這個時候和古龍之間在這方面的差距就很大了,古龍不是對手。


以詩詞來論,沒有見過古龍寫什麼真正意義上的詩詞,而金庸別的不說,《天龍八部》章節名已經顯示出其出眾的功底。
而古龍寫的東西,無論是《英雄無淚》中的「浪子三唱,不唱悲歌」還是《陸小鳳傳奇》中的「願與你,盡一杯」還是《天涯明月刀》中的「天涯路,未歸人」,好像都沒有辦法歸到詩詞裡邊,
只能說是歌或者散文詩。
所以古龍的詩詞水平沒法確定,或者說至少以我了解到的部分,應該沒有太高。


梁羽生 &> 金庸 &> 古龍

其實詩詞這個話題里,不該有古龍的。


一句話就明了
容顏彈指老,剎那芳華


古龍若是潛心作詩,或許能留下點什麼,現在么……從他的作品中,真沒讀出什麼詩詞水平。


前幾天正好和一個認識古龍的朋友吃飯,聊起古龍的趣事。那時他在古龍只是晚輩(如今他快六十了),古龍拿了一個酒海(大盆子),然後把白蘭地、威士忌什麼的都混在一起,就叫大家喝。我聽了問,混酒這不是很容易醉,他說,古龍先生當年這樣解釋,反正下了肚子都一樣,管他那麼多!

古龍性格就是如此,從來就是直來直去、硬橋硬馬。他寫詩,寫文,也就如他喝酒,講究個痛快。他曾讀過、學習過很多大家的文筆,後來就自己融合成獨家風格,如喝酒似的,混在一起,暢飲而已,從不糾結表面功夫的花花腸子。

他的文學功底很高,對待文學的態度也很認真。他寫作前會洗手、焚香,正襟危坐。他極爲尊敬他的筆,一如西門吹雪對待他的劍。

這種豪氣和認真巧妙而渾然的結合,造就了古龍獨一無二、味如甘澧的文風。

據我所知,古龍先生原創的詩,就兩首吧(「飲不盡的杯中酒」此類,竊以爲算是散文詩吧,或者稱之爲歌更合適?有其他的詩作,請諸位指教,感謝!):

千金揮手美人輕,自古英雄多落魄。
且藉壺中陳香酒,還我男兒真顏色。——《武林外史》熊貓兒之口

王孫公子裘馬輕,馬後僕從衆如雲。
鞍前一壺雕花酒,行前轎中是美人。——散文中提到的。

第一首詩,可以用古龍描述熊貓兒的話,來做評價:

他蓬頭敞胸,足登麻鞋,衣衫打扮雖然落魄,但龍行虎步,神情間卻另有一股目空四海,旁若無人的澇灑豪邁之氣。

第二首詩,更進一步,我很喜歡。四句輕描淡寫,句句落實,但是都不厚重,很輕靈、風流。又透出抑制不住的豪興逸氣。純粹乎唐音也。

古龍到了後期,小說,其實已經是全篇是詩了。

春天。江南。
段玉正少年。
馬是名種的玉面青花驄,配著鮮明的,嶄新的全副鞍轡。
馬鞍旁懸著柄白銀吞口,黑鯊皮鞘,鑲著七顆翡翠的刀,刀鞘輕敲著黃銅馬蹬,發出一串叮咚聲響,就像是音樂。
衣衫也是色彩鮮明的,很輕,很薄,剪裁得很合身,再配上特地從關外來的小牛皮軟馬靴,溫洲「皮硝李」精製的烏梢馬鞭,把手上還鑲著比龍眼還大兩分的明珠。
現在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長,群鶯亂飛的時候,一陣帶著桃花芳香的春風,正吹過大地,溫柔得就彷彿情人的呼吸。
綠水在春風中盪起了一圈圈漣漪,一雙燕子剛剛從桃花林中飛出來,落在小橋的朱紅欄杆上,呢喃私語,也不知在說些什麼。

這是《七種武器 碧玉刀》第一章「江湖少年春衫薄」的開頭。節奏、意境、韻律,宛若出水芙蓉,清麗飄逸。

還有被後人提爛的《天涯明月刀》的楔子:

「天涯遠不遠?」
「不遠!」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麽會遠?」
「明月是什麽顏色?」
「是藍的,就像海一樣藍,一樣深,一樣憂鬱。」
「明月在那?」
「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
「刀就在他手!」
「那是柄什麽樣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遼闊寂寞,如明月般皎潔憂鬱,有時一刀揮出,又彷佛是空的!」
「空的?」
「空空濛蒙,縹緲虛幻,彷佛根本不存在,又彷佛到處都在。」
「可是他的刀看來並不快。」
「不快的刀,怎麽能無敵於天下?」
「因為他的刀已超越了速度的極限!」
「他的人呢?」
「人猶未歸,人已斷腸。」
「何處是歸程?」
「歸程就在他眼前。」
「他看不見?」
「他沒有去看。」
「所以他找不到?」
「現在雖然找不到,遲早總有一天會找到的!」
「一定會找到?」
「一定!」

古龍中期,每筆墨汁,都成山水。後期有些過猶不及,意境更深邃,然而稍顯單薄了。

古龍很多小段的文句,都極爲飄逸。有些雖是糅合前人,但天衣無縫。比如

「陌上花開,可以緩緩醉矣;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兒須成名,酒須醉,酒後傾訴,是心言」

「常未飲酒而醉,以不讀書爲通」

……

至於古龍兩首詩,我認爲武俠中能媲美者,金庸惟「劇飲千杯男兒事」一首;梁羽生,則 藉張丹楓所吟「人壽有幾何,河清安可俟」與「中州風雨我歸來」二首;後生代裏,黃易「天下風雲出我輩」一首也很優秀,都有各自的思想、情懷的抒發,真實而動人。

一點淺見,有個人感情因素在內,哈哈,貽笑方家了。


如果說的是舊體詩詞的創作,那麼古龍的功底是0。
-------------------------------------------我是很久後補充的分割線--------------------------------------------
再補充一句, @桑小朵答案中:

但是這是對聯啊!詩詞呢!我認為,對聯是對詩詞的一種凝練,相比較而言,對聯更注重格律和對仗,而詩詞相對側重情感和思想

這段話體現的是對對聯完全的不了解。

1.對聯不是詩詞的凝練。對聯的源頭很多,主要源頭有兩個:律詩與駢文。對聯不是詩詞的附庸,不是一句詩詞的凝練能解釋的。我可以隨手舉出無數毫無詩詞韻味的對聯: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遺民世界;
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成創格完人。

無日不以龔黃召杜相規,願諸君力行古道;
斯民正當水火刀兵之後,賴良吏默挽天心。

有史公作傳如生,愛客若君,真令讀者慷慨悲歌不已;
其門館流風未謝,於今視昔,問誰能拔抑塞磊落之才。

俾人間薪突無憂,巍巍成功,於國為捍大災,御大患;
與天下文明應象,赫赫專祀,願神永光此土,牗此民。

雖豪傑難免過差,願諸君讜論忠言,常攻吾短;
凡堂屬略同師弟,使僚友行修名立,方盡我心。

夙與賢郎相期,欲其道繼胡先生,名過冒公子;
來為長者致祝,惟有壽之南山石,酌以東海波。
……

2.對聯並不比詩詞更注重格律。五七言的對聯繼承了很多詩詞格律的特徵,但對聯的整體格律不如律詩要求嚴格。這體現在:對聯不用韻;對聯不用粘;對聯的另一源頭駢文並無嚴格的平仄句式;有散文式的對聯。至於對仗,這是對聯的主要特徵,這點卻並不比律詩的要求高。

3.對聯並不比詩詞更不側重情感和思想。這點是比前兩點更嚴重的錯誤。任何文體都重視情感和思想,情感和思想是一切文學的核心。

廉吏可為乎?只留半壁圖書,與兩袖清風,分貽兒輩;
老夫既耄矣,剩有病中涕淚,隨大江流水,灑到君前。

如何寸草,不報春暉,況破鏡光中,孤鸞未老,殘書堆里,么鳳猶雛,哀哉奚以為情,苦月凄風,九地有知應抱恨;
曾記長沙,同聽夜雨,溯海棠開後,紈扇題詩,桂子香初,銅爐瀹茗,已矣而今若夢,高山流水,七弦無恙向誰彈?

這種情感與詩詞相比如何?

縱盡時間,橫盡空間,幾多教育家、政治家、宗教家,誰是完全人格;
客觀內籀,主觀外籀,一有文字想、經濟想、功名想,已非真正自由。

馬上得之,馬上治之,造億萬年太平天國於弓刀鋒鏑之間,斯誠健者;
東面而征,南面而征,救廿一省無罪良民於水火倒懸之會,是曰仁人。

這種思想,比之詩詞我看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想, @桑小朵 答主對對聯的認識可能僅停留在「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的層面。希望您有機會多了解一些對聯的知識,提到對聯時,謹慎行文。因為您關閉了評論,故我在我的答案里補充,與您商榷。


簡單說來,理論上,古龍沒有金庸「功底深厚」,但,誰願意看一個「功底深厚」的古龍呢?

金庸如山,千斤難憾。
古龍似風,烈烈轟轟。


一部天龍八部,夠古龍追一百年了。


古龍比較當代,他自己應該對古體詩不大感冒,金庸的功底,恐怕只有梁羽生能比。


都是大師級。吾輩怎敢擅自評論優劣。
不是金粉也不是古粉。不過曾經看過金庸一首《破陣子》

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莽蒼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蕩寇鏖兵。草木殘生顱鑄鐵,蟲豸凝寒掌作冰。揮灑縛豪英。

於是感動於金庸對英雄氣節與兒女情長的情感表達。
這首詞著筆寫蕭峰與阿朱。想來蕭峰是金庸筆下很悲情的人物了。生世與感情都令人唏噓。
二人曾相約除掉惡人之後避居塞上與牛羊為伴。可是蕭峰卻失手打死了假扮段正淳的阿朱。於是誓約成空。蕭峰又成了孤身一人。且親手了結了阿朱。這內心。

千里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莽蒼踏雪行。
大家想想這個畫面感。蕭峰獨自一人莽蒼踏雪行,舊盟空許約。


古龍的詩。。。好吧其實我覺得不只是詩,在寫小說上,古龍真的遜於金庸,但是在寫武俠上,兩人不分伯仲。不過我更愛古龍!看古龍的書從來不是抱著看小說的心裡去看的,我是去聽他講故事的!一壺酒,一個說書人,一場肆意的人生,這才是古龍想要告訴我們的!


古代詩詞功底不是很明顯,比不上金庸和梁羽生是肯定的(也沒必要比),但是還是有的。我覺得對現當代的小說家來說,詩詞功底並不是一定要在小說中詩詞不斷,而是有沒有意境。中國古代詩詞最重要的也是意境二字。《多情劍客無情劍客》開篇的雪景、《三少爺的劍》燕十三決戰前的蕭索等等撲面而來的就是一種意境。
一定要說詩歌,古龍的小說最能體現的是現代詩,很多小說的很多段落,里里外外都是現代詩的痕迹,但是這樣的小說嘗試必然不受大眾歡迎。


金庸重視內容 古龍重視表達 金庸的文字看起來可能比古龍工整一點 然而那是因為一般人看到的金庸都是修訂過的 比如天龍八部的回目就是後來修訂時加上的 連載版的文字比古龍還散漫的也有 古龍要是也有修訂版 可能會比金庸強很多 可惜沒指望了


如果論讓小說里的人物寫詩的話應該是沒人比得過曹雪芹,但古龍小說里不需要這樣的寫詩情節。
古龍小說里的詩……大概把先人的詩串燒起來算一件?如果算的話王憐花王公子倒是有不短的一段吟詩的描寫,詩↓
自傳芳酒翻紅袖,似有微詞動絳本。
霧氣暗通青桂苑,日華搖動黃金袍。
垂手亂翻雕玉絆,背人多整綠雲鬟。
纖腰怕束金蟬斷,寒鬢斜簪玉燕光。
黃鸝久住渾相識,青鳥西飛意未回。
簾前春色應須惜,樓上花榻笑倡眠。

個人的觀點,古龍小說裡面的人物大多是浪子,浪子寫什麼詩呢?酒就夠了,即使李尋歡這樣曾經中了探花的人也不愛吟詩的。


實名反對目前大部分答案。
摘自@張佳瑋《世上萬事,不過一懶二拖三不讀書》
如下:
許多人覺得,古龍的風格很易學。因為一個普通讀者讀古龍,乍看之下,不會覺得他有金庸或梁羽生那麼厚的功底——你可以輕鬆從金庸書里讀出他喜歡《水滸》、熟稔《紅樓》,他對希臘戲劇、莎士比亞、大仲馬、《三言二拍》、《史記》、詩詞歌賦等無數東西,都爛熟於心。而古龍,乍看只能說,這位對詩挺熟,尤其體現在人名兒上,比如白玉京,比如葉孤城。
但稍微看看他的隨筆或評述,就會發現,這廝對福樓拜、海明威、傑克倫敦這些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大人物,了如指掌;尤其是後兩位,他許多作品裡會出現一些類似的手法。在若干篇宣言般的文章里,他都會讚許這兩位。至於日本劍俠作家如柴田煉三郎等,古龍更是熟到可以隨心所欲化用的地步。最後,他比我們絕大多數人想像中,都更熟悉金庸。原話是:
我自己在開始武俠小說時,就幾乎是在拼合模仿金庸先生,寫了十年後,在寫《名劍風流》、《絕代雙驕》時,還是在模仿金庸先生。 我相信武俠小說作家中,和我同樣情況的人並不少。 這一點金庸先生也無疑是值得驕傲的。
所以,世上那麼多人覺得古龍易寫,而終於世上也只有一個古龍的原因,就是這個:這個疑似好酒散懶的浪子,讀的書比我們想像中多得多。許多人,只看了幾冊古龍,就仿著他路數寫,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說到底,終是不讀書之過。

諸君覺得古龍詩詞水平不行,或者覺得就詩詞而言金庸等遠高於古龍。
說到底,終是不讀書之過。


推薦閱讀:

為什麼慕容復打不過喬峰?
滅絕師太為什麼出家?
在金庸的小說里為何年代越靠後人物的武功越差?
為什麼楊過的那隻雕不會飛?

TAG:金庸 | 詩詞 | 古龍 | 金庸小說 | 古龍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