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秦漢時代的「天下」有多大?
說到「天下」,很多人都認為「天下」是無窮無盡的。
但是讀史記,感覺史記很多語境中的「天下」是有限的。
「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二十有六年,初並天下」。
從這些表述中,感覺秦滅六國,就已經並了整個天下,所謂的「天下」,其實只包括了戰國諸國的地盤,並不包括北方的匈奴,也不包括南方的南越。
「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
這裡明確把四夷排除在「天下」之外。
當時與「天下」有關的還有「九州」,「海內」。
時人常用海內來稱呼自已生活的這個天下,周青臣恭維秦始皇的功績是「平定海內,放逐蠻夷」,劉邦也說「威加海內」。
海內之地多大呢?《禮記》中有詳細的論述:
「西不盡流沙,南不盡衡山,東不近東海,北不盡恆山,凡四海之內,斷長補短,方三千里,為田八十萬億一萬億畝。」
這個地盤基本就是戰國七雄加幾個小國的地盤拼起來。
戰國秦漢人眼裡的「天下」是不是就這麼大?這個「天下」的範圍是不是最正宗的「天下」?我們現在應不應當繼續持有這種「天下觀」?
時人為什麼以這個範圍為「九州」,為「海內」,為「天下」?是他們不知道這個範圍以外的地方嗎?「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平定海內,放逐蠻夷」,說明他們應該是知道"天下」,「海內」之外還是有人有地的,至少戰國時趙國知道有匈奴,燕國知道有東胡,朝鮮,為什麼不把匈奴的地盤包含在天下之內?
題主您這個問題真是問的太厲害了,問到了點子上,您甚至把時間限定在秦漢,這正是中國古代天下觀逐漸成型的年代。這裡安利一本書,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我覺得可以很好地回答您關於秦漢天下觀的疑問。有空還可以看看關於「天子六璽」d
手機碼字,憑著記憶回答一下,首先,天下的疆域範圍不是固定的,《禮記王制篇》的天下「方三千里」,然而戰國時代光楚國一國就「方五千里」。隨著華夏文明的不斷擴張。「天下」也經歷了一個「方三千里」、「方五千里」、到「方萬里」的過程。
其次,「天下」這個詞有兩種用法,一種是您所說的「並不包括北方的匈奴,也不包括南方的南越。」是王朝實際支配的領域,國法的共有領域。另一種則是包括了匈奴百越的用法,從使用頻率上來看前者遠多於後者。
古代中國的「天下」這個詞和生民論是分不開的。天生烝民而民不能自治,因而「天」立天子並委以權力。古文經學認為天下在四荒、四極之中,今文經學認為昆崙山是世界中心,天下在其東南。不是他們不知道其他國家的存在,只是「天下」這詞並不指全世界。
總結起來的話就是,大部分時候「天下」=中國,少部分時候「天下」=包括夷狄在內的全世界。這種天下觀和古代關於權力來源的理論是分不開的,你可以理解這裡的「天」是帶有神學意味的天。
這個問題有的回答略複雜了,簡單來說,其實秦漢認為的天下,就是當時所有已知的文明地區
至於那些荒服之外的地方,知道有這麼塊地,但其實是不把它認真對待的,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好像你計劃賺十億財產,結果賺了九億五千萬,你會覺得目標已經達到了。五千萬就忽略了,但其實它們是存在的,九億就是秦漢認為的天下,五千萬就是秦漢認為的外夷荒服,其實當時人認為有這些地方有還不如沒有的
劉邦順口說威加海內也對,畢竟古人認為中國四周被海包圍,中原都搞定了,差不多了,如果認真起來,劉邦處女座,一定要說「」威加海內,然此處不含北胡,亦不指南越」,嗯,也挺累的
我更想問的是,古代的方、方圓,到底指的是怎樣一種計算方式?方三千里,怎麼計算得出面積是81萬億畝的?
普天之下,率土之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