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鏡頭的長度是不是由焦距決定的?為什麼16-35的超廣角鏡頭,比24-120的的鏡頭長?
12-12
我們也許可以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最好放在同一時期設計生產的鏡頭中比較,或者是結構相似、有明顯參考傳承關係的鏡頭中。
單反鏡頭的長度,可以說,有很大的自由度。願意把光學修正做得多一些,可以在光圈前面多放一些鏡片;願意做得緊湊一些,犧牲點邊緣畫質也不是做不到。
奧林巴斯OM 28mm F2
鏡組長度約49mm
蔡司contax 28mm F2
鏡組長度約76mm
如果提升了對於各種像差的修正,那麼還可以做得再大一些
蔡司Otus 28mm F1.4,當然這裡用1.4去比較前面的F2是不合理的了,但至少還是同一焦段的
可見,同一焦距、同一設計成像圈的鏡頭,隨著像差修正力度和採用的初始結構等的不同,盡可以有很大的尺寸差別。
反過來說,只要你願意,也完全可以把焦距相差很多的鏡頭做到相近的大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電影鏡頭,高端的電影鏡頭為方便更換使用不同焦段鏡頭而無需改換配件,經常要做尺寸匹配。具體的匹配方法是,先把常用焦段的廣角端和長焦端找出來,設計好,根據這兩支鏡頭初步設計的結構、尺寸來確定中間焦段要如何過渡其光學結構,以及如何匹配鏡頭尺寸。例如蔡司up,當年的做法是先設計了up24和up135,然後用這兩支鏡頭設計的尺寸去統一規格。當然,限於產品定位,這匹配做的也不是多好,up的50比其他幾支都短了不少。
不過,一些高端的電影鏡頭尺寸匹配就非常好了。為此,設計師們設計了如下的光學框架:
箭頭向外代表是匯聚透鏡組(凸透鏡),箭頭向內代表是發散透鏡組(凹透鏡)。隨著鏡頭從廣角鏡頭過渡至中長焦,負責光線轉向的中央匯聚透鏡組在鏡頭中的相對位置逐漸前移,請注意,上中下分別代表了廣角、中焦、小長焦三支不同視角的鏡頭,而非一隻鏡頭在變焦或者對焦。
並不是,你看尼康的35mm和適馬的35mm,就不一樣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