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明朝嘉靖帝?


評價一個人已經很難,何況評價一個皇帝呢?
只能簡單的給出自己對嘉靖帝的看法。不足之處,見諒。
嘉靖,也就是朱厚熜,1521 ~ 1566在位。
15歲的時候就進了皇宮。當時,大明帝國實際的掌門人是權傾天下的楊廷和。
沒多久,嘉靖就在張璁的幫助下鬥倒了楊先生,成為明朝新的掌控者。
少年嘉靖意氣風發的想讓這個王朝重新煥發新的活力。
緊接著,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
都是絕頂的聰明人。
而嘉靖在這些人中平衡著權力的天平,掌管著天下各事,至少證明了一點:這不是個蠢人,也不是個笨人。
但是,他過於自信了。
他以為自己足夠聰明到可以看透每個人的忠與奸,清與貪。
至少到嚴嵩,徐階這時,他已經很難真正掌控人心了。
他累了,勾心鬥角的宮廷鬥爭耗費了巨大的心力。他開始沉迷於修仙。
他知道自己不是個好皇帝,他也知道嚴嵩是個蛀蟲。
但是此時的他已經完全的沉迷於修仙得道中,再也沒有了年少時的意氣風發。
他老了。再也不願管理這個國家了,再也不願去琢磨人心。
他憑自己喜好去任用官吏,而不再為了這個王朝。
當年明月認為嘉靖過於自私了。
沒錯,正是因為自私,才使得百姓窮困潦倒,官場腐敗橫行,大明入不敷出。
但是不可否認,他年輕時也曾進行過改革,也曾希望這個國家在自己的手中更加的輝煌。
可惜。

嘉靖帝其實很像我們中的很多人,年輕時,大學畢業覺得自己想改變社會改變國家改變世界實現共產主義。當我們歷經滄桑之後,在社會上被陰暗面的人和事打的遍體鱗傷的時候,才發現,其實改變的只有自己。我們不知道的是,當嘉靖帝老的時候,看到這個滿目蒼夷的國家時,想起年少時的意氣風發時,會不會潸然落淚。

史書上評論他:
贊曰:世宗御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顧迭議大禮,輿論沸騰,幸臣假託,尋興大獄。夫天性至情,君親大義,追尊立廟,禮亦宜之;然升祔太廟,而躋於武宗之上,不已過乎!若其時紛紜多故,將疲於邊,賊訌於內,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匱,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雖剪剔權奸,威柄在御,要亦中材之主也矣。

想到哪兒寫哪兒,畢竟不是歷史專業,讀了兩本書斗膽寫寫自己對嘉靖的看法。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嘉靖。畢竟我和他不認識。


要想評價世宗 就要搞清楚當時嘉靖年間的時代背景
嘉靖年間是大明封建王朝從全盛走向衰落的過渡。首先,這是個階級矛盾越來越尖銳的時代。皇莊的規模空前,各地的親王貴族,大官僚的田莊從千頃到萬頃不等,土地集中化、農民負擔加重。而且明的軍隊制度大家也都知道,軍籍世襲,長此以往,軍官世襲,變成了貴族;士兵世襲,變成了農奴。其次這是一個腐敗貪污成風的時期。嚴嵩父子、趙文化、鄢懋卿,再加上徐階這大土豪,都是弄錢沒夠,這些錢自然也出自農民身上。最後呢,這還是倭寇橫行,軍隊潰爛,內憂外患的時代。打仗最費錢了,廣大男同胞應該也深有體會吧,特別是打敗仗,軍隊要增,軍餉也要增=_=,咳,you know what I mean !
朱厚熜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卻並不是一個出色的皇帝。從他15歲繼承大統與楊廷和為首的百官"議禮"可以看出他既是一個有孝心的人,更大程度上卻顯示出了政治天賦。張璁、夏言、前期的嚴嵩,都被他看的相當透徹,他們雖然都權傾朝野,但都不敢造次,因為嘉靖太聰明了。到了後來,嚴嵩有了嚴世蕃的出謀劃策,徐階忍辱堅持"青詞"創作,正巧世宗又要長生不老,精力有限,權臣們才有些"放心"。當徐階當家後,這個有抱負的大惡霸才使嘉靖一朝在最後5年稍許有點模樣。世宗當然沒有成仙,還把皇宮搞的烏煙瘴氣,也有幾個道士被提拔為部級高官,可見成仙痴迷程度,世宗心裡沒有人民,只有成仙。那些道士就像是他的工具,用則猖,不用則亡,就像藍道行,其中也有嚴嵩余部的原因,他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好像皇帝都這樣、、、囧。
他以退位相逼要給自己父母一個合理的名分;兩虎相爭,他卻坐山觀虎,聰慧至極又樂在其中;他不分是非,面對治安疏他聽從小人饞言,逮捕海瑞;他不理朝政,專意齋醮,國事日漸衰敗,但求長生不死。在表面上熙熙攘攘一片繁榮,骨子裡卻蘊藏百姓憤怒的明嘉靖,就是被這樣一位帝王統治的。


一個自私的聰明人。


評價一個人怎麼都會是主觀的,就我個人而言嘉靖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一個成熟卻對權力變態留戀的政治家,絕不是昏君也絕不是好皇帝,僅僅就是一個皇帝罷了。
大議禮開始就展現了卓絕的智商以及對群臣控制特別6的操作。二十多年拿著嚴嵩在前面當擋箭牌用爛了才扔了,一心修道就為了多在王位上蹦躂幾年,不殺海瑞就完全證明這貨不是昏君(換你你試試,有沒有那個氣度)然而卻是也啥也不管。再有明朝到那已經十一帝了,底下的大臣們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了,潛規則明規則一套一套的,你當個皇帝皇宮都出不去也實在沒有客觀環境體察民情,只能聽那幾個大臣胡逼咧咧,左一個大好右一個喜訊也是挺無奈。明朝皇帝都挺有意思,論精彩程度嘉靖在我心裡也僅次於他孫子了,論昏庸怎麼前面還有一個朱壽大將軍(這哥們也是好玩啊,我覺得也不算太操蛋),所以說嘉靖也就是一個聰明的孤單的自私的皇帝罷了。
---------------------
扯犢子完畢。


他大概是最孤獨的皇帝吧。
一生中能讓他痴迷的除了丹藥就是權力,妻妾也好,子女也罷,他對他們都沒什麼感情。立過三個皇后,第一任皇后在懷孕時,被他踢流產了,纏綿病榻半年多,死了;第二個皇后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被廢了,老死冷宮;第三個皇后在他差點被宮女勒死時救了他,但最後居然被燒死在自己的宮殿里【據說是這位皇后因宮女謀逆,處死了皇帝寵愛的一個嬪妃】。經歷了差點被宮女害死的噩夢,他索性就搬到西苑去住了,整天煉丹,不過權力還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因為迷信二龍不能相見的說法,他幾乎從來不見自己的兒子,更談不上什麼關心了。可以說,這位皇帝的感情世界基本是空白的,唯一改能讓他動一點感情的怕就是他死去的父母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絕頂聰明。以藩王之身入繼大統,和內閣的一群老臣斗,絲毫不落下風,最終還為自己的父母爭得了帝後的名分。他統治的數十年里,湧現了數不盡的名臣。楊廷和,夏言,嚴氏父子,徐階,高拱,張居正【雖然太岳是在隆平,萬曆年間才真正大放異彩,但他確是嘉靖年間便入仕了】海瑞,胡宗憲……可他能把這麼多高智商的人都玩弄於股掌之上,用得著時便提拔,用不著了就該殺殺,該罷黜罷黜,絕不手軟,實是把帝王之術運用得出神入化。


我說下嘉靖的後宮。

嘉靖朝,三位皇后都不得善終,皆無子嗣。
第一位,驚懼小產而死,謚號潔。
第二位被廢,廢死冷宮,無謚。
第三位,有說燒死,有說病死,謚號烈。
第四位,不算,因為是穆宗追封的,不是嘉靖個人意願,這裡不作討論。

嘉靖朝的皇后都沒有顯赫的娘家背景,理論上是不存在外戚傾權的問題。如果不犯原則上的錯誤,嘉靖再不喜歡他的皇后,養在那裡就是了。
大多數的皇帝,如果和皇后沒有感情又難以培養,就冷落她,節慶象徵性的和她出來走個過場。
不知道是不是吸取了明孝宗的教訓,又經過壬寅宮變,嘉靖對他的後宮佳麗其實是比較殘忍冷血的。

可到了方皇后死後,嘉靖又展現了非常溫情的一面。
因為方皇后祔廟問題又跟大臣們鬧起來了,嘉靖沒辦完這件事就去世了,但死之前不忘遺命給兒子讓方皇后祔廟。

「世宗遺命祔廟,但穆宗以孝潔元配故,未祔太廟,移主弘孝殿,葬永陵;」
兒子沒有聽老爹的遺囑,認為孝潔皇后是原配,才該祔廟,既然孝烈皇后是續弦,那就移到弘孝殿。

下面是我個人認為,如有錯誤,請告知更正:
關於這個弘孝殿,我查了很久,相關記錄很少,只知道弘孝殿原來是景雲殿更名而來的,這個地方應該都歸屬奉慈殿。
等於明代有兩個祭祀祖先的地方,一個眾人所知的奉先殿,一個史載很少的奉慈殿。
奉慈殿怎麼來的呢?
百度百科說《明史》卷五十二載如下:「孝宗即位,追上母妃孝穆太后紀氏謚,祔葬茂陵。以不得祔廟,遂於奉先殿右別建奉慈殿以祀。」
是孝宗專門給母親建的大殿,不是一個正統的祭祀地方。後來這個地方好像在清代改建成毓慶宮。
關於奉慈殿的內容非常少,有一個主位是孝穆太后。
另一個就是孝烈方皇后。

乙亥更名景雲殿曰 弘孝殿
○禮部以 弘孝殿工完進遷奉 孝烈皇后神主儀注一三月二十二日早內侍官設 神主輿衣冠等輿於 奉先殿左門外至期遣官以遷奉告於西夾室行禮如常儀告畢內侍官跪奏請 孝烈皇后詣內殿奉祀奏訖內侍官於神座上恭捧 神主及內侍官捧神位衣冠等俱由左門出各奉安於輿執事者舉輿擎執傘扇如儀遣官後隨至內殿門外少駐內侍官詣神輿前跪奏請 孝烈皇后神主降輿升殿奏訖於輿中恭捧 神主由中門入至殿內奉安於神座隨捧神位衣冠各以次陳設遣官行安神禮如常儀每歲五享四序薦新忌祭日供俱於本殿行禮

原來孝宗祭祀孝穆太后修建的奉慈殿中,有個叫景雲殿的地方,禮部把這裡重新修整了下,改名弘孝殿。然後通過一系列儀式,最終把孝烈皇后移到這裡來,在每年規定的時間供奉祭品。
這個儀式,皇帝不會來的,方皇后沒有子嗣,也沒有別人來,每年由禮部派相關人員定時來祭祀。
這個場景是比較凄涼的。

嘉靖一生傳奇,旁枝繼位,鬥智斗勇,放手朝野二十年不亂,將帝王御下之術發揮到極致。臨死之際,希望方氏和自己一起。生前對她不好,對不起她的,死後世宗希望彌補,祔太廟,共享後世祭祀。

太廟祭祀活動,規矩大,儀式多,祭品厚,每年明代皇帝帶領群臣親臨太廟祭祀。

「世宗遺命祔廟,但穆宗以孝潔元配故,未祔太廟,移主弘孝殿,葬永陵;」

這位方皇后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世宗孝烈後,隆慶時祀弘孝殿,萬曆三年遷祔奉先殿。」
萬曆明神宗把這位世宗的孝烈皇后遷到奉先殿,回歸大統,但應該還是未和世宗一起,世宗旁邊已經有了位孝潔皇后了。


有明一朝文官政治有多恐怖不是你我能想像的,從大議禮到不朝數年仍牢牢把持朝政來看,嘉靖的帝王天賦絕逼99,大局觀和掌控能力都非常出色。終其一生客觀綜合地看其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的建樹,無疑是跑贏絕大多數華夏帝王的,不能因為一些奇怪的個人癖好和追求就定義他是個昏君,畢竟皇帝也是人,避輕就重,抓大放小,是我們評判歷史人物需要做到的。


推薦閱讀:

朱元璋的長相真的很醜嗎?
張居正改革失敗了嗎?

TAG:明朝 | 如何看待評價X | 嘉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