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七武士》中的山賊里有浪人么?
無論是從村民、勘兵衛以及拒絕加入的武士的態度來看,對抗山賊在能力上似乎沒有什麼問題,難點在於沒有酬勞。但山賊中也是可能有浪人的吧?如果是能力比較強的浪人,七名武士就算是有村民的幫助也很難跟四十名山賊對抗吧?
所以勘兵衛是在明確知道山賊中浪人的數量不足或者實力不濟的情況下,才願意伸手相助的么?還是說劇情里沒這方面的問題是為了展現七人的品格?
我認為應該分幾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勘兵衛敢於以7名武士帶領一群毫無戰鬥素質的村民對抗40騎山賊,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由於我很喜歡這個電影是,所以一邊看片一邊腦補來聊聊這裡邊的事兒。
先表明觀點:山賊40騎裡邊,肯定是有浪人的,而且還是在戰爭中有著比較豐富戰鬥經驗和組織能力的小頭目浪人。
首先是從裝備來看,山賊的裝備堪稱精良,具有濃濃的武士范兒。
山賊有40騎,這可以說是一直非常豪華的騎兵隊伍了。40人,人人有馬騎,在戰國時代的日本,這樣的一支隊伍投靠任何大名,都會受到熱烈歡迎的吧。
而且這批山賊的武器盔甲,也是非常有水平的
兵種配置齊全,有長槍騎兵,有騎射手(老實人與平就是被騎射手射殺的),有刀手,最重要的是有三竿大殺器——鐵炮(平八,片山,久藏,菊千代都死於鐵炮)
山賊頭目的這套盔甲,恐怕是大部分吃俸祿的武士都無法置辦得起的,甚至具備了一般部將的具足水準了,就是人長得磕磣了點兒。感覺在給山賊的裝備方面,道具組也忒偏心了。
其次是從組織程度來說,山賊可以說是具有非常堅定的戰鬥意志的一支部隊,其間一定是有具備豐富作戰和組織經驗的武士存在。
山賊在片中不斷減員,從最初派出踩盤子被殺的3個開始,到夜戰被驟然襲擊被砍翻幾個,直到片中正式戰鬥,山賊這次對小村的進攻,已經脫離了最初只是搶點麥子或者搶個女人的目標,而是有了要報仇雪恨的強烈意願。
山賊在連續進攻的三天時間裡,不斷被武士和村民們消耗有生力量,但是山賊方竟然僅僅只是出現了兩例潰逃時間,還第一時間被發現從而殺雞儆猴了。大部分的山賊,都堅持戰鬥到了最後,直至攻進小村,在村裡全部戰死。
久藏砍起人來簡直輕鬆寫意,無論是一開始的比武還是這次擊殺都是一刀斬(當然也不排除劇組請不起武指的可能)
村戰正式開始時,敵軍的人數是33人,其中一人下馬試探田地水深時,被片山一箭射死。
第一夜,山賊想要趁夜色偷襲,結果丟下6具屍體狼狽逃竄,其中老實人與平和苦大仇深的利吉各拿到一個人頭,幹得漂亮!
第二天凌晨,久藏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殺了兩個
至此,第二日的決戰開始之前,山賊一共陣亡了9人,還剩24人。
第二天山賊從大路衝進村裡,然而正好中了武士和村民的包圍,一騎一騎地被消耗掉,並且由於有兩名山賊企圖逃跑被自己人用火槍幹掉,當天累計陣亡11人,還剩13人。
這樣算下來,經過兩天的戰鬥,40騎山賊死了27騎,死亡率達到67.5%,然而依然能夠在第三天發動最後的決戰,並且重創七武士。這批山賊的戰鬥意志和組織能力強悍得有點變態了。
說來其實最終戰鬥打成這樣,是和村民們的目標有些相左的。
老爹一開始談到請武士來守村,只準備請4個(當然他也是考慮到如果他說請7個,大家能請10個回來),大家的想法只是撐過麥收的這一劫,對於把山賊一鍋端這個結局恐怕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
而武士們,特別是勘兵衛,內心裡是想著打一場漂亮的勝仗,最好能全殲來犯的山賊,給自己的行伍人生交一份完美的答卷,畢竟一個打了一輩子敗仗的人,對總冠軍戒指的渴望是常人無法理解的。
勘兵衛是個非常有人格魅力和領導才華的人,他的小兄弟在聽了他要去打仗後,問都不問一聲直接答應,也不管到底是給誰打;片山五郎兵衛之所以答應來,也是敬重勘兵衛的品行;菊千代和勝四郎則完全是被勘兵衛在穀倉殺賊那一事件折服,帶著崇拜的心情而來。
勝四郎那熾熱的目光,後來也同樣在久藏的身上燃燒過
在片中,浪人表現出來的有幾種:
- 當山賊,搶劫老百姓(山賊);
- 混老百姓的飯吃,然後扇他們耳光跑掉(雨夜時與平自言自語談到);
- 冷淡路過(功夫不錯而拒絕了勘兵衛邀請的武士);
- 幫農民守村子,守一天吃一天,山賊走了就閃人(暫未出現,菊千代有這個苗頭);
- 幫村民剷除山賊,永絕後患(以勘兵衛為代表的七武士)
其實七武士完全可以按照第四種來做,組織村民築起防禦工事,堅守村寨不留入口,讓山賊知難而退。這樣做既合情合理,也符合村民們的負擔,畢竟只供三餐能達到這個目的已經是很了不得了。
從山賊方面來看,假如山賊的三個探子發現了村裡築起防禦工事,而且有7個武士在組織防守,那麼很難說還會發生後面的戰鬥,山賊最多會不定時地派探子過來觀察武士是否還在,伺機打劫。
但是武士們從擊殺3個探子開始,到夜襲山賊城寨(像與平的褲衩一樣破的城寨),雙方就已經結下了你死我活的梁子,山賊最後會瘋狂進攻不死不休也就說得通了。
這場戰役勝利的不止是村民們,還有勘兵衛,他在這裡終於實現了他的理想,帶著一群武士打了一場漂亮的勝仗。當然,與其說這是一種自私,更應該稱之為俠義心腸,畢竟偉大的創舉總得與自己內心的理想契合,不然那麼努力有什麼意思呢?
謝邀
因為B站上的《七武士》被HX了,我現在只能靠記憶來說,可能有的地方不對。
聽到對方有四十騎之後,勘兵衛一開始是拒絕的,勝四郎的提議便是「讓農民們拿起竹槍」,這便讓勘兵衛轉變了思路。開始問那個村子的地形,在了解地形後,做出了決定。
「村前灌上水;四面防守,四人;後備隊,二人,大將一人」。
之所以有這個思路的變化,便是勘兵衛從戰鬥視角轉向了戰略視角。做為武士來講,戰功的標誌便是人頭,不論戰爭的成敗,只要討取數量足夠多,身份足夠高的敵人首級,就可以出人投地。但轉向戰略視角之後,便從個人英雄主義轉向成了集體主義。不論是誰,只要能斬殺敵人有生力量,這就是成功。
但就是定下這個戰略之後,勘兵衛也沒有立刻同意,最後還是靠著腳夫的激將法才使其下定決心,幫他們一把。而且勝四郎與勘兵衛初遇時,便知道了勘兵衛「打過很多仗,但多是敗仗」,空有一身本領,但難圓大將之夢,但到村裡領導農民對抗山賊,這也可以讓他過下大將的癮。
在接下來招人的過程中,勘兵衛的原則也是經驗優先,寧缺毋濫。接下來加入的依次是
片山五郎兵衛,看出了勝四郎藏在門後;
七次郎,勘兵衛的老戰友,知根知底;
平八,五郎兵衛看出了他的手法不錯,片中有個細節,就是在發現有來人時,平八將刀放到自己一側,不僅是隊伍的調節劑,為人也精明;
久藏:教科書式的一劍;
菊千代:有總比沒有強……
勘兵衛到村中便是著手組織民兵訓練,浪人們在村中承擔了指揮官的責任。而山賊一方雖有40騎,但面對的是一座改造後的小城砦,雖有三挺火槍,但沒有火炮的情況下,基本上沒有攻下的可能。七武士之所以死了四位,原因便是勘兵衛想永遠消滅這些人,這才留了個口子讓他們進來。
至於說到高手這個問題,如果真拼了命打,就是拳王也打不過十個普通人。七武士的戰鬥明顯是把山賊一騎騎的引進包圍圈,在包圍圈裡,武功再高,也會被竹槍、弓箭打成篩子……
很久以前刷過幾遍,彼時對日本史一無所知,純粹就是膜拜大師去的,幾十個人拍出千軍萬馬的效果。三船敏郎時代黑澤明的御用幾乎都在裡面了,而仲代達矢只在片子里晃了一下做人肉布景。
現在再看一遍應該能發現不少bug吧,比如山賊頭目頂著的新月頭盔咋那麼像獨眼龍伊達政宗那款,再比如山賊們人手一匹馬更像是黑澤明自己的喜好,&<亂&>裡面那三個兒子除了伏擊用鐵炮外部隊幾乎全都是騎兵,&<風林火山&>更是把武田家的疾如風,侵略如火表現的氣勢磅礴,騎兵們披著醒目的胴具背後插著色彩鮮艷的旗幟或羽毛胯下一水的東洋大馬(其實明治之前島國的戰馬主要是木曾馬,比蒙古馬都矮小,給歐洲的大長腿們騎腳能直接踩地面,不過擱在日本戰國大概只有身高一米九的直江兼續才會苦惱)。
戰國時期諸侯林立,亂世什麼最昂貴,答曰人才。浪人們再就業通常很容易,落草為寇的概率遠不如室町時代。不過以片中首領愚蠢的添油戰術來看不排除因為能力低下導致出仕無門的可能性。
最後還是要替老爺子說一句,黑白片時代他更注重電影表現手法人物內心刻畫而非歷史細節,從旁輔之以從默片時代發展起來的劍戟片粗曠風格,至今仍能超越許多眼花繚亂cg特效一堆卻空洞無物的武俠片,說明電影的精髓是語言是劇本。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