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要推倒魏徵墓碑?

李世民和魏徵,千百年來,這二個明君與諍臣之典範的響亮名字,一直在中國大地上久應不息。他們兩人之間的君臣之情誼,合作之默契,諸多之佳話,在歷史上廣為傳頌並被稱道至今,成為後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

可為什麼魏徵死後不久,李世民就下令推倒魏徵墓碑呢?


我覺得在這件事上,大家還沒看透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把自己的喜怒愛憎全部隱藏起來,只為了一個目標:成為千秋萬代被敬仰的一代明君。他的所有動作,不管是故作姿態,還是陰謀陽謀,都是圍繞這個中心目標來進行的,包括他對魏徵的態度。

魏徵死前受到的厚愛,歷史上已經說了太多。從人性的角度看,李世民有時候也很煩魏徵,但他每次都忍耐下來,還不斷給魏徵高官厚祿重賞。這表明,李世民知道魏徵提出的建議都是正確的,他認為魏徵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他對自己的批評。「致君堯舜上」,這是他對魏徵的定位。

魏徵死後,李世民剛開始態度並沒有改變。後來改變態度,史書上說主要是兩件事,第一個是魏徵推薦的杜正倫和侯君集後來都出事了,李世民以為魏徵結黨。第二個是魏徵把自己給李世民寫的很多諫書交給史官,試圖讓這些事流傳於史書。

我認為,第二件事才真正觸了李世民的忌諱。

魏徵做這種事,表明了他給李世民提建議的目的不再單純。如果僅僅為了國泰民安,提完建議我改正,我們需要的是結果而不是提建議的過程。現在你把過程放進史書,想幹什麼?當然我們從後人的角度來看,魏徵是沒有私心的,他或許是想原原本本地呈現歷史,或許是想讓後來的皇帝記住如何不犯同樣的錯誤,又或許是想讓後人更清晰地知道李世民如何具有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但作為皇帝的李世民,他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普通人不一樣。

魏徵有沒有私心,不重要。李世民有沒有恩將仇報,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徵此舉將給後代大臣留下什麼樣的榜樣?嘿,魏徵天天批評皇帝老子,把對方耍的團團轉,自己還名留青史。會不會有那種心術不正的人,也向後代君主打著「致君堯舜上」的旗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在封建社會,皇帝採納諫書,主動權應該在皇帝那裡,而不在大臣或輿論那裡,否則皇權遲早要受到威脅。

李世民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對魏徵的一系列懲罰,實際上在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後來者示威:你們想要提意見?很好。為國家而提意見,我和我的子孫們都會樂意聽從。若是為了投機,拿道德大棒來壓皇帝,為自己博取清介的名聲,那對不起,魏徵就是你的榜樣!

魏徵個人的命運,和他與李世民的恩怨,其實在李世民的決策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

最後說兩點。

第一,魏徵做了李世民震懾後世大臣的替罪羊,李世民心裡清楚的很,所以他遲早要替魏徵平反。終於在第一次征討高句麗後,李世民就坡下驢,給魏徵平反了。如果真的有私人恩怨,李世民玩這套先批判再平反的把戲,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第二,不要說李世民的未雨綢繆沒有道理。歷史上給皇帝提意見的人多了,有多少人成為魏徵?在皇權政治的邏輯下,有的是投機分子,表面上仁義道德口號比誰都漂亮,翻開私底下,不過都是在爭權奪利而已。明朝的言官就是最好的例子,僅看奏章文字,你會以為明朝言官個個都是魏徵。但實際上呢?


因為當時在清算侯君集謀反案,魏徵是侯君集的推薦者,以前天天給侯君集點贊,把侯君集送上時間線,群議是不會放過他的。李世民也不會放過他,要對他進行封號處理。

侯君集幹了什麼?侯君集一直是個野心很大的人,但在貞觀年過得不舒坦,因此支持太子李承乾謀反,因為李承乾比較劣質,容易對付,預備等李承乾坐上皇位後,他再奪了李承乾的權——這太壞了。

與此同時,還有一位杜正倫,是太子的老師,最後弄了個教導無方和瞎雞巴傳話罪。本來也沒魏徵什麼事兒,可惜這個杜正倫,也是他推薦的。你看,你推薦的大將,支持太子謀反;你推薦的太子老師,把我和他有關太子太難管的私聊記錄給太子看。你說這是群什麼人啊!

與此同時,有人爆料說,魏徵寫給太宗的諫言,都是抄錄兩份,一份給李世民看,一份給史官看。魏徵這麼做的原因就不揣測了,不過在李世民看來,魏徵的行為就是光顧著自己名垂千古。既然是諫言錄,一定是李世民做了什麼錯事,魏徵就此說了什麼鐵骨錚錚的話。

在李世民的視角,魏徵這麼乾的效果是這樣的:

點擊查看大圖:

和杜正倫一個德行,你說太宗能不生氣么?

加上前面那兩檔子事兒,魏徵這個死鄉巴佬(田舍翁)真是太差勁了,太壞了。但貞觀年的朝廷決意,不會沖昏了頭公報私仇就這麼幹了。主要原因應該和高票說的一樣,就是想警示臣下,不要干那些投機取巧一肚子壞水的事。他不僅取消了衡山公主與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而且下令推倒了魏徵的墓碑。

推完不久後就後悔了,只是人都死那麼多年了,又是沾的謀反案,一直沒人敢提。直到征高麗鎩羽而歸,李世民才給了自己一個台階下,重新給魏徵立碑並勞賜家屬。同時暗示群臣,你們要諫諍啊!

在本朝翻本朝的案,是需要很大魄力的,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不信請放眼看世界,只不過是「知錯能改」四字,難倒了多少英雄好漢?


謝邀。

我猜一下吧:
愛之深,恨之切。加上被撕開了心口最深的隱痛:太子逼宮。
故,李世民會對魏徵做出如此極端之舉。


李世民一生至險之事,是玄武門之變。從此兄弟反目,海舟逼宮。這是他心口永遠的陰影。
涉及這件事時,李世民很容易失去理智。玄武門前,他懷疑房玄齡們有觀望傾向,甚至都打算直接殺了的。
其他時候,他是個豪邁的明君。但在人倫奪權問題上,李世民一輩子都緊張。


魏徵,是太子建成的人。
王夫之吐槽過魏徵,認為他先是觀望,等太子一死,就去向李世民請見投效,是功名之士。

太子死,遽即秦王而請見,尤義之所不許也,斯則其不得與管仲均者也。夫魏徵起於群盜之中,幸自拔以歸唐,功名之士耳。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重用魏徵,是因為他的才華,也是因為要向天下昭示:我用人不疑,不念舊惡。這是個姿態。
此後他們君臣互相撕扯,千古佳話,彼此姿態都很好,不提了。

可以說,在此過程中,從最初的彼此心懷芥蒂,到一個敢言,一個納諫,他倆磨合出了不錯的君臣關係,至少對外如此。雖然還是會私下裡彼此罵罵咧咧,歡喜冤家。直到魏徵死,李世民還痛哭流涕,「以人為鏡」之類的言論,親寫墓碑。又是看畫像,又是賦詩。
到此為止,就是君明臣賢的模樣。

然後關鍵的來了。

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後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仆所為碑,顧其家衰矣。

魏徵曾經說,杜正倫與侯君集的才華,夠宰相。

杜正倫是誰?太子左庶子。是輔佐太子承乾的。當時李世民私下裡跟杜正倫說,我兒子似乎不親近好人。杜正倫去勸諫太子時,把這話說了,太子跟父親生氣:你這麼說我?李世民反過來生杜正倫的氣:怎麼傳小話呢?
於是李世民貶黜了杜正倫。

侯君集是誰?凌煙閣功臣之一,與太子承乾策劃兵變,完蛋,被處決。

所以魏徵真正的問題,不是推薦錯了宰相,而是他推薦的人,都與太子謀反有關。
太子承乾謀反,是李世民的終身逆鱗——他當年就是在海舟上軟禁了父親,才玄武門成功的。


李世民的性格,後世多稱寬仁,的確如此。但他有性格衝動熱情的一面,畢竟武將出身。史書上,他大怒、流涕之類的細節,數不勝數。侯君集要反他,臨死前嚎哭一番,太宗都流淚了。就這個性格。

想像魏徵死時,李世民四十五歲。他對魏徵,是從本來忌憚,再成為君臣,成為好搭檔。雖然許多次衝動地要殺他,所謂「殺此田舍翁」,最後還是算了。終於到他死了,思念不已

忽然有人提醒他:
陛下,這人跟杜正倫、侯君集有染。是不是也跟太子謀反有關呢?他私下裡還編纂進諫語錄,打算把好名聲傳之後世呢!

後一件事,打擊了李世民對魏徵的信任。
前一件事,是李世民的逆鱗、隱痛,誰都不能碰。
「魏徵可能夥同太子一起謀反我?!」這是李世民一輩子的陰影。
所以砸碑去了。
順便,魏徵死那一年,即公元643年,是貞觀朝轉折的一年:太子承乾事發。李世民連有謀奪太子位的李泰也一併扔一邊,立了李治。
所以他對魏徵的這些舉動,都和太子有關。非常時期,必須有非常之舉措。


到這事稍微冷一冷之後,李世民重新為魏徵立碑:

遼東之役,高麗、靺鞨犯陣,李勣等力戰破之。軍還,悵然曰:「魏徵若在,吾有此行邪!」即召其家到行在,賜勞妻子,以少牢祠其墓,復立碑,恩禮加焉。

風頭過了,恩遇又回來了。


宰相推薦錯人、私下裡留點語錄,最多讓唐太宗不爽。
但涉及到太子謀反,才是李世民一時怒發,無法抑制的決定性事件。
畢竟,諸王奪嫡、以兵逼宮,是他一輩子最不願意提的事。
實際上,對古今中外一切君王,立嫡都是極敏感的事,跟錯皇子都可能要被秋後算賬,何況還牽涉到一個謀反的太子?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妲己與紂王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之間有真愛嗎?
劉基與朱元璋關於劉基生死命運的對話怎麼理解?
劉徹的歷史人物評價?
隋煬帝楊廣是個什麼樣的人,到底是不是暴君?

TAG:中國歷史 | 歷史觀 | 歷史人物 | 唐太宗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