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如何修心?

在大環境下,人很容易被各種外界因素誘惑,變得浮躁心懷雜念,但是人人皆有七情六慾無法去除, 身心的修鍊是否要「與天與地與自我斗」,如何修鍊,有具體的方式么?


修心不是與自己斗,更不會與他人斗,這是很自然平和的過程。
世界誘惑多、內心雜念多,這是好事,恭喜恭喜。
雜念多的人,正如熱水,和冷水一起放在冰箱里,反而致冷率更快。勇猛精進起來,勢不可當。

這裡介紹一種不空談無門檻可實現的修心方法。
正思維修,即禪那。
腦海里的念頭常常如河水般、奔流不息。
正思維是指:在心中里設立個「檢察官」或「明鏡」,明察自己每分每秒的念頭。
深刻反省自己的念想,於起心動念處檢點。

很多人不知道正思維修,並不修佛,也做得到。這並不只是佛家的方法,而是人類共性的。
正思維修的實質:(個人看法)實質上是避免自己陷入散亂和昏沉。
散亂:善念、惡念、無記、妄想;昏沉:大昏沉,細昏沉等。
覺得一年一瞬就過去了,想想今年做了什麼?什麼都想不起來。這實際上就是陷入了散亂和昏沉。
很多人都處於這種迷糊昏沉的狀態。而正思維修中,就有清醒自己的作用。

方法是很簡單的,下面說幾點注意事項。
1、只要覺察到就可以,不要刻意去消滅壞念頭。雜念如流水,流走就不再回來了。你察覺到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離開。不必再做其他功夫。
2、檢點起心動念處時,即使發現自己很壞,也不要過於自責。平常心看待自己的邪念,很多人做了這麼久,還是會有很多邪念和妄想心,習氣難除,觀此可知矣。
四句偈:知幻即離,不做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3、正思維修正如減肥,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所收穫。
4、心中做正思維修,不必脫離現實。從平凡做人做事開始磨練,做一份正當職業,老老實實做人,規規矩矩做事。
相在塵域,心無掛礙。煩惱涅磐、不相留礙。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最珍貴有效的方法往往最簡單直白,請不要因此而輕視呀。


不說大道理,我自己是這樣做的:

1. 入地鐵後,有坐則看書,無坐則閉目。看書宜選散文、雜文、及明清小品。篇幅短,吸收快,回味無窮。若無書可讀,則閉目冥想,耳入地鐵隆隆穿行之聲,神遊諸佛如來之境,與外界保持著非離非住的關係。此法雖然比不上擇一山林隱居,但可保遺世而獨立。

2. 碰到無趣者侃侃而談,可裝作認真聆聽狀,眼睛雖注視著他的嘴巴蠕動,心裡早將他說的話進行轉碼。我一般把話轉成「般若波羅蜜多咒」。無論他說什麼,入我耳後都變成:「揭帝揭帝,般羅揭帝,般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這樣十幾分鐘下來,他講得開心,你又能修行,是為雙贏。

3. 生病了,身體各種不舒服,心裡多思維:疾病給了我機會去贖還自己往昔犯下的惡業。早贖早清,一乾二淨。

4. 抓住每天行善的契機。行善不一定是捐錢給乞丐,還可以是多幫同事當跑腿拿複印件,多做苦力換蒸餾水;也可以是服務員倒水或上菜時,報以真誠的謝意。行正則心正,修心先修行。

5. 每天堅持刷朋友圈(及知乎),逐步培養自己的定力。朋友圈(及知乎)里生活好:有人陽光海灘,有人歐陸風情;有人觥籌交錯,有人衣香鬢影;有人開上名車,有人抱得佳人;個個人生贏家,問清苦如我如何淡定?我提醒自己:這正是修心的好時候。要學會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有意識地去降伏自己的嫉妒心和攀比心,慢慢將這些不好的情緒轉化成替別人生活好而感到快樂的慈悲心。此即王維所言:「安禪制毒龍」是也。

6. 每個月給自己安排一個需要死磕的任務,譬如:九月不擼,十月吃素,十一月堅持跑步,十二月不看知乎等等,各位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要知道,跟自己的各種習性較勁是修心的重要法門。

現代人修心說難不難,說容易當然也不容易,最後就看能否把「修心」一以貫之了。


經常有人說修行是修心,那麼修的是哪顆心呢?

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都被社會大環境在影響,在滲透,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思想。這些都是後天生成的「妄心」。這妄心的表現形式就是「念念相續」。


所以說修心必然是修去妄心,因為真心是空的——是本自現成,不假修成的。


如果站在道的位置,修便成了有而不執,過而不留——道與一切思想、物質是並存的,也是絕對獨立的。

(一)觀心法

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叫作觀心法,即是在空閑時以旁觀者的視角,冷靜、包容的「觀察」自己心中生起的任何念頭與情緒。要點是不參與不入戲。

觀心一般要經歷幾個階段
一,普通人妄念情緒此起彼伏而不覺
二,覺妄念情緒此起彼伏
三,初伏妄念,得輕安少欲
四,忽然一念不生,以為大覺
五,一念回機得悟不生不滅
六,仍以觀心體會不生不滅
七,妄念自妄念,不生不滅自不生不滅,兩者如虛空與塵,涇渭分明相安無事

(二)三步禪宗破初關

第一步,是始覺。

從凡夫俗子的不覺開始。到開始修道,當心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觀心時可以感覺得到自己的念頭亂七八糟,此生彼滅。這叫始覺。

你可以觀察得到自己的念頭生起又消失了嗎?

當我們念「不——知——道」這三個字。

『不』念出來以後,滅掉,

『知』念出來了,又滅掉,

『道』又念出來,然後又滅掉。

「不」——「知」——「道」

當我們心靈寧靜安詳可以感知到自己念頭的生起與消失之時。

這是始覺。

註:念「不知道」三個字時是心中有意識的默念,然後從中觀察得出念頭相續痕迹的結果。而多數時候我們的念頭是無意間冒出來的,換句話是不受主觀意識的控制。但只要能看見念頭,並能體會到念頭相續之間的停頓,那麼我們就可以做到隨時切斷意識流——做到某種意義上的「一念不生」。


到這裡,我們才明白——思維念頭並非我。

第二步,是認識三際托空。

三際托空即是前念已斷,後念未起,中間的空隙,叫空境。也即是南懷瑾先生說的三際托空。

「不」——「知」——「道」。當念這三個字的時候,「不」滅掉了,但「知」還沒念出來,「不」——「知」,中間的「——」就是前念已滅,後念未起的三際托空。

保持住「——」中間這個無念狀態,便是安住於空境。前念已去,後念未起。現在念本空,這是切斷意識流,體驗到「心空」的境界。於此空境中,一念回光,默契神會,見性即是目前。

第三步,是悟得不生不滅的自性

《六祖壇經》: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趨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坐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1)"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2)"

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3)"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白話:

在五祖弘忍大師座下有一位出家的僧人,法名叫作惠明,出家前是四品將軍,性格粗魯品行急燥,一路上百計千方追尋惠能的蹤跡,在一眾和尚中遙遙領先,後來竟然追上了惠能。


惠能這時候也發現了追上來的惠明,不得已把五祖傳下的法衣和缽盂扔在地上,自己隱藏在草叢之中。惠明來到近前想要把衣缽收入囊中,不曾想費儘力氣也沒有能提得起來,於是退而求其次大喊說:盧行者、盧行者,我為法而來,不是為了貪求這衣缽……


惠能聽了這般喊話,於是便走了出來,坐在大磐石上面。惠明走上來雙手合十作禮說:還請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也沒有藏私,正容道:你既然是為法而來,那麼可以摒棄、停止對外在環境的關注,不要生起任何念頭,保持寧靜,我再和你說。

惠明保持一念不生的狀態良久,惠能開示說:你在不思善不思惡、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的狀態下,這時候赤裸地呈現出朗然獨照,靈靈不昧的這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


惠明一聽到惠能說完這句話,便在剎那間悟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過了一會後,偷心不死又問道:除了上面所說的密語密意以外,還更有什麼秘密的修持、含意嗎?惠能說:和你說的,就不是秘密。你若勤懇返照自心,息緣保任,所有的秘密寶藏盡在你心中。

註:


(*1)屏息諸緣,勿生一念:摒棄止息對外界事物的攀緣關注,內心中沒有絲毫雜念。

(*2)不思善,不思惡:


不思善不思惡,內心中沒有絲毫雜念的狀態,多是我們有意識造作出來的「空靈境界」。我們修行透破這個境界的時候,只不過是瞬間的事情,但卻又是萬難萬難的。而流連於這個境界,無知無覺或以此為大道的人也不在少數。


一般的無念指的是: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下的一片空白純凈的狀態。也有稱之為前際後際本際,三際托空。這是相似無念。


在這裡我以個人的理解講一下無念的種類。


1,有作意無念(有造作意識的無念狀態)

這種無念狀態可以通過「觀心」獲得,有過定力修持的人,經人一指明也可以立馬領悟。淺顯通俗的講就是主動切斷意識流,進入相似沒有念頭的清靜境界。其種類也多不勝數:作意強,作意弱,作意能自知,作意不能自知。當一一分別清楚。作意強者,令入無作意中。作意不能自知者,當令其自知未悟。作意弱者可令下手參禪或候其機緣直指入道。


值得重視的是,有造作意識的「無念」一旦自己不能覺察與清醒的認識,那麼就會陷入假悟狂禪的境界。如果不能走出來,此生的修行毀於一旦。

2,無作意無念(無造作意識的無念狀態)


沒有造作意識的無念,有點相似於放棄自主意識的「發獃」、「睡眠」狀態。說白點就是什麼也不思什麼也不想,身心不動,放空自己。


3,離作意不作意無念(離於造作與不造作兩邊的無念狀態)


以上兩種都是相似無念,這種是真正的「無念」——於念離念,念念照徹。於念念中,亦無留礙。

前兩種無念都可以成為入道的方便之門,其中清醒狀態下,以有作意無念居多,原理基本是以一微細難覺之念壓念不起。(以一念代萬念,包括所有定境)。
不作意無念時,卻又容易失去覺知,昏沉無記。

僅就作意弱無念的狀況,在此提供一個方法:
若能無念,不妨問問自心:無念時哪個是我本來面目?
外事不關注,內心無念想,卻不同草木無知無覺,這活著的是誰呢?

自問一句,便無念返觀一下。相信只要踐行不怠,疑情不退,必有消息。 這跟禪宗的參話頭沒什麼兩樣,或者我偷偷的跟你說這才叫真正的參話頭——念頭未生前方堪說是「話頭」。

(*3)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現代學禪的人,總以為禪宗除了自性以外還有其他密傳。也是難怪後人要在六祖壇經中特地詳述了六祖與惠明的這一段對話,也難為了船子和尚為了徒弟那猶疑的一回首而翻船自盡。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教人明心見性,由此悟入,自知此心本來圓成,不由修得,於此置功。回頭看其他法門,皆為渡河方便之舟,緣何偷心不死,妄圖抱殘守缺耶?

(三)觀心法的原理

問:我覺得我只要保持警覺,專註當下,就可以不起妄念——這是明覺,提起方有,時間一長,就容易意造空境了。如果能透得過,就可以明白。


答:透得過?邊都沒沾怎麼透得過去呢。
禪定是培養覺知力——即能覺者的鞏固。世間每一樣事情都是如此,專註者與所專註之事物。
當暫時舍卻專註的對象,能專註的覺知者也慢慢消融,在那種類似於一念不生的狀態中,才有可能透過去。
如果隨隨便便都能透過去了——那修行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不簡單的原因只在於,每個人活在世上,生活、工作乃至於修行,都是有能覺知的「自我」與所覺知的對象,所以能所不雙泯,就不可能會明白。


問:念頭不是我、身體不是我——能看能觀的這個呢?


答:能看能觀的這個便是生死之根本。

觀心不到一念不生,不能暫時的斷絕外界的干擾,如何能息下造作的心行、淡化能觀的造作者?
能觀者消融,所觀的對象不成障礙——待得剎那間能所雙泯自然會見到消息。

問:不觀心也可以觀觀其他東西嗎?


答:世間一切存在都可以成為我們觀的「心」。只要保持包容、旁觀的角度就可以了。

在我們心中生起又消失的心念與情緒;

眼睛看到的種種人、事、物;

耳朵聽的各種聲音;

鼻子所嗅的香氣;

舌頭品嘗的酸辣味道;

身體感受的冷暖觸覺;

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所觀的「心」。重點是保持清醒的覺知。


入門修行,如是而已。


謝邀,我原來寫過:簡事自然收心自然寡慾。這是純粹的道家。

但是現代人壓根不肯這麼做,在他們看來也不現實,那麼就只好按照儒家的走。治身安親及家,仁恕以禮。按禮而行,治情以不過,情不害心,心不害情,久而止於至善。自然能儉吧。

心不獨立於身,道不獨立於器,人不獨立於天,獨言修心,手中握沙,過猶不及。今人初學常不悟之。口說修心,行無所忌。心修何處?居處雜亂,時時觀照,一心二用。若非雜念分起,必是心識分離。覺念對立。覺豈非念乎?又要自謂無之以貴覺,至此,三生不已。萬念皆至。還要強按之。自我安慰曰,皆是空幻。豈非自欺?又極好打坐入靜,陰氣積聚,大師成也,為外所惑,皆以為有修,實則有病。不以禮儀戒律治其行。無怪多見邪妄。口言心修而身不行,實乃虛言也。

而若以效果言之,行百倍於言,言百倍於心。今人久處濁世,不比古人簡易赤誠,錯謬已巨,悖亂已生。那就先把個十百千萬搞好了,再去關心小數點後面三位。不亦可乎?明明貪財好利,俗事纏身,七情亂作,紛爭不休,卻要自我標榜以修心,言必空,語必同。自欺欺人,無過於此。不自欺則誠,誠則心修。內修誠,外必敬。此彼此之別也。門戶大異。嘗有人,譏之以門戶之見,對於初學,若無門戶,何以入門,若不入門,何以登堂過戶。山下小廟都未過,何能登高致遠。若言交流,以他山之石磨礪己身,而己學己身不精。定為所害。齏粉黃泥,何玉可攻?故誠於己,方是修心。知其別,方能入門。登堂入室,其玉已成,參學外道磨礪己身,按禮而行。幾無過也。

當然了,這個只是針對走俺們這路的。別路的無所謂,請忽略


之前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些佛法修證的問題,有些朋友對具體的操作細節感興趣。

因故刪除了之前佛法相關的專欄,現在恢復不了,又不想在現在的專欄里夾雜其他內容,故而找到這個合適的題目,詳細說一下佛法修證的具體操作方法。

修證的具體方法主要結合《大念處經》的經文和隆波帕默尊者的現代都市實修指導來說,結合現代生活在城市裡的人的日常生活,討論具體的實際可行的修行方案。

很長,大家別嫌啰嗦,有點宗教的內容,不喜歡宗教的人請多包涵。

禮敬於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禮敬於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禮敬於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

節選自隆波帕默尊者《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我們知道今天的主題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這的的確確是修行的核心!

一般來說,當我們想到修行的時候,就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一定要打坐、一定要經行,無論做什麼事,都和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是不同的——一定要放慢速度、要輕柔;一定要緩慢地移、緩慢地動。如果走,一定要走得很慢,或是無論做什麼都要慢慢做,我們認為這才被稱作是修行。又或者,打坐時,一定要閉眼才叫做修行,是不能睜眼的。必須是這樣的姿勢以及那樣走,才稱為修行。


其實,修行並不是這樣。


真正的修行是要有覺性!


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在修行!

什麼時候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在精進!

什麼時候沒有覺性,什麼時候就是沒有在修行也沒有在精進!


阿姜曼尊者的教導非常好,他說:如果我們修習禪定過多,修行的進展就會變慢。如果我們不斷地思維與推理,心又會容易散亂。修行的核心要領是——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


在日常生活之中發展覺性,並不意味著不必打坐和經行、不必在固定模式里訓練,並非如此。在起步階段,我們需要依靠固定的模式來顯露覺性。一旦覺性顯露了,我們就要把覺性運用在日常生活里。真正的分水嶺在於:誰可以在日常生活之中開發覺性!


如果有誰無法將覺性運用在日常生活里,那麼他在此生想要體證到道、果、涅槃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要想找到一個在生活里真正具備覺性的人,太難了。但是,一個人若在生活里具有真正的覺性,那麼今生今世體證道、果、涅槃就不是太難的事!

佛法的修證,不是要你做什麼,而是你是否有覺性。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誰有覺性,誰就是與佛陀在一起。

每一位佛教徒真的很有福報,因為佛陀教導了我們滅苦之法。如果按照佛陀教導的方法去實踐,就能體會到不同層次的快樂。這並不是說,我們現在要先受苦受累,等到幾年以後證得「道、果、涅槃「,才會快樂。並非如此!也不是說,這輩子修行了,要等到下輩子或是下下輩子才會快樂!不是這樣的!


佛教是甚為神奇的!如果我們開發覺性,苦就會在眼皮底下開始消失,苦在當下便從內心深處消失得無影無蹤。佛陀教給我們方法,我們只要追隨其步伐,有一天就真的可以徹底離苦。之後,我們在生活中只有輕鬆、愉快、幸福與快樂!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們依然會有快樂,因為那種快樂不依賴於任何的人事物。只要覺性升起,快樂就在那裡。

實修的效果是當下的,各位開始實修之後,就能親身證得的,不是畫的大餅。絕對不是勸人向善,以待來世好報的權宜之計。


佛法絕非如此,而是實用的技巧組合。目的只有一個,今生脫離苦。如果實在辦不到,用七世足矣。

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走上這條路呢?那個方法被稱為四念處的修行,或者用更直接的說法是——修行毗婆舍那(內觀/觀禪)。


宗教的實踐有兩種,一種稱為奢摩他,一種稱為毗婆舍那


奢摩他是為了讓心寧靜、快樂,能夠善良與積極樂觀。


至於毗婆舍那,它不是為了追求快樂、平靜、善良與積極樂觀。毗婆舍那是為了讓我們學習並且得以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身與心的無常、苦和無我。這樣照見之後,我們會放下對於身和心的執著。此時就會體驗到極其美妙的幸福和快樂。一旦放下對於身與心的執著,就會接觸到涅槃!


想要認識涅槃,就要徹底了解身與心,然後就可以自己親見涅槃!因此,我們現在需要持續地開發覺性。

佛法的修證,不是基於哲學的構想,也不是邏輯的推斷。和科學的方法,提出假設,驗證也不一樣。


佛法修證的方法是不假設任何東西,不設任何公理體系。一切都不是肯定的,一切都不需要你迷信,佛法只給一個課題。我們自己去觀察。(當然有特殊的技巧)


苦,來自於我們身、心產生的苦。到底是如何產生的,如何彙集的,如何消除的。


要直面我們的課題,不要逃避,躲在禪定的快樂境界里。

奢摩他的目的是為了寧靜、快樂、善良與積極樂觀。毗婆舍那則是為了產生智慧,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它們的踐行方法也不一樣。


我們要學習清楚的區分:心走什麼途徑是奢摩他,心走什麼途徑是毗婆舍那。如果區分不了,就說明絕大部分人只是在修習奢摩他,儘管他們自以為在修習毗婆舍那。


奢摩他的修行原則比較簡單,其原則是先要觀察自心。通常,我們的心是居無定所的,總是漂浮不定,一直搖擺。一會迷失到那裡,一會迷失到這裡,一會兒抓取這個,一會兒抓取那個。一個不會修行的人,便會強迫自己的心去寧靜,強迫心是善良與積極樂觀的。可是無論如何強迫與打壓,心都無法靜下來,只有緊繃與鬱悶。所以修行之後,心若是緊繃的,就表示在以錯誤的方法修習奢摩他。如果實踐正確了,心是不會緊繃的。


當我們了解心的特性便會發現,心就像是一個淘氣的小孩:一會兒跑到這兒,一會兒跑到那兒;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一會兒苦,一會兒樂;心就是這樣的。修習錯誤的奢摩他,就像是拿著打小孩的竹鞭,一直盯著小孩,不許他動,小孩會非常緊繃和鬱悶。心也是同樣的情形,如果強迫它寧靜,心就會緊繃與鬱悶。所以需要懂得技巧,找一個讓心喜歡的禪法作為誘餌。舉例來說,我們都知道這個小孩喜歡吃冰淇淋,那麼我們可以告訴小孩別在外面玩了,回家來吃冰淇淋,這樣小孩自然願意回家。他會很快樂,對嗎?然後,他就不願去外面了。


修習奢摩他的原則也是同樣的。我們只須選擇一種心所喜歡的禪法,而無須掛慮如何讓心靜下來。


假如覺知呼吸是輕鬆、快樂的,那就覺知呼吸(觀出入息);有些人觀照腹部的升降會覺得輕鬆、快樂,那就觀照腹部的升降;有人稱念佛陀;有人喜歡經行,有人修習隆波田的動中禪等等的。如果練習之後,心覺得輕鬆、自在、快樂,那就練習這個方法。這種喜歡與快樂是產生禪定的最直接因素。一旦心有了快樂,它就不再願意去其它地方,它便會與那個帶來喜悅感的禪修觀察對象打成一片,秘訣就在於此。


有些人無論怎樣修行,心就是靜不下來。因為他們拚命在強迫心去寧靜,所以不可能寧靜。相反的,一定要找一個心所喜歡的禪法來作誘餌。比如,隆波小時候喜歡觀呼吸,1959年接受隆波李尊者的指導時,學習的就是觀呼吸。觀呼吸,就會快樂;有快樂,心就會寧靜。就像是小孩吃了冰淇淋,不願再去外面玩兒。這就是禪定的秘訣!


奢摩他的訣竅在於選擇一個心所喜歡的禪法,讓心自然寧靜下來。寧靜若不是被強迫的,心是不會緊繃的。如果有誰修行以後感到緊繃與鬱悶,就表明他的修行既沒有奢摩他,也沒有毗婆舍那。如果修行以後,心是快樂與寧靜的,這樣的奢摩他是沒有任何強迫與壓力的。一旦有了快樂與寧靜,就不要得少為足!


如果修行只是一味的追求快樂與寧靜,實在太膚淺了。佛法比這個更加精深!如果修行只是一味的追求快樂與寧靜,那麼無須佛陀出世,其他老師也可以教導。然而佛法比此更為精深。


佛陀的教導是其他人所沒有的,那即是毗婆舍那。

修定(奢摩他)的秘訣,在於找到合適的方法。禪那只是工具,切記切記!


我們不要忘記我們的課題,身心的實相,以此我們獲得關於苦的所有奧秘。

剛才隆波講過,毗婆舍那的目的就是學習並且照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如果能夠了解身與心的實際真相——無常、苦和無我,就會了解它們不是「我」。


如果這樣照見,心便會厭倦與厭離。正如佛陀教導說:因為照見實相,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慾望淡化;慾望的淡化就是執著與抓取的淡化;因為慾望的淡化,所以解脫;因為解脫了,才會知道說解脫了。


生死已盡一語,是指此生是最後一生。梵行已立一語,是指修行徹底結束了。最應該做的事情已經完成,為了離苦所要做的其他事情不再存在;一旦結束,就徹底結束了。這和世間的工作不同。世間的工作需要一直做下去,賺的錢會花掉,接著又要工作;賺的錢又花掉了,又去工作……然而修行是有終點的,被稱為結束工作。結束我們的工作就是修習毗婆舍那工作的結束,這與世間的工作不同;後者苦了又苦,一直循環反覆。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其原則就是:「因為照見實相,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慾望淡化,慾望的淡化就是執著與抓取的淡化;因為慾望的淡化,所以解脫;因為解脫了,才會知道說解脫了。」起步點在於「因為看見身與心的實際真相」!何謂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呢?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就是三法印。


因此,毗婆舍那的修行並不像很多人理解得那樣膚淺,以為只要覺知身、覺知心,就是修習毗婆舍那。僅僅只是覺知身、覺知心,還是在修習奢摩他。一定要照見身和心的實際真相,才是毗婆舍那。


有人實踐觀呼吸,心始終盯住呼吸,從不離開,然後認為——覺知身、覺知心,就是毗婆舍那。並非如此!毗婆舍那必須見到三法印。


僅僅只是觀呼吸,心從不離開;或是一直在觀腹部起伏,從不離開;或是者經行時,腳的任何移動都有覺知、心從不跑掉等等的,都還不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不是僅僅覺知身、覺知心,而是一定要知道身和心的實際真相。


身與心的實際真相就是三法印,理解這個非常難。如果有誰了解身和心的實際真相,誰就已經開始見法(開悟)了。

開悟,並不是玄而又玄的,高深得,不可捉摸的事情。是對真相的瞭然,如此而已,不要過分神秘化,渲染這件很正常的事情。

第一步,要讓真正的覺性顯露。首先,找一個方法來訓練覺知。在看到身和心的實際真相之前,一定要先看見身和心。如果忘記身也忘記心了,是不可能看到身與心的實際真相的。因此要先訓練覺知身與心,發展覺性就是覺知身與心,這是修行的起點,也是修習毗婆舍那的第一步。


我們的心一直處在迷失狀態:迷失在看、聽、想,迷失在品嘗味道,迷失在身體接觸的感受里。比如坐著坐著,身上會癢,我們就會抓癢,對嗎?抓的時候,心會比較舒服。我們並未覺知到身在抓癢、心覺得舒服。我們只是習慣性的無意識抓癢而已。那時,我們已經忘了身與心。無論做什麼,如果忘了身與心,就是沒有覺性。


隆波說的覺性是指修習四念處的覺性,是指知道身與心的覺性。忘記身和心的時候,就稱為沒有覺性。我們可以試著衡量,看看自己忘記身和心的頻率高到什麼程度?注意到了嗎,當我們「想」的時候,心就像是衝進了「想」里,對於身與心的意識就失去了。雖然有身,但就像沒有身一樣;雖然有心,但就像沒有心一樣。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身與心,而只是陷入所想的內容。


剛開始的階段,很簡單,找一個禪法作為觀察自心的參照點。比如習慣於觀呼吸,那就觀呼吸,以玩遊戲的方式去覺知,目的不是為了寧靜。如果喜歡念經禮佛,那就念經禮佛,輕鬆遊戲地念,念不是為了寧靜。如果喜歡觀腹部的升降,就去觀;喜歡觀行、住、坐、卧,就去觀行、住、坐、卧;如果喜歡隆波田動中禪的手部動作,就去做。那樣做是為了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舉例來說,觀呼吸時,輕鬆自在的呼吸。心跑到呼吸了,要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心升起苦、樂、好、壞,要持續知道。透過觀呼吸,持續知道自心。或者念經與念誦「三藐阿羅漢」之類的,念的時候,心一跑去想別的事,及時知道心跑了。念經時,心寧靜了,知道心寧靜;心散亂,知道心散亂。念經的時候要持續知道心的變化。這就是訓練覺性。觀腹部起伏也可以。觀腹部時,心跑到腹部了,要及時知道;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無論心做什麼,都要知道。


當我們著手於實踐,起步階段都要找到一個禪法,一個自己比較擅長與順手的方法。修習之後,心感到輕鬆自在了,就可以繼續選用那個方法。念佛也行,念三藐阿羅漢也可以;呼吸也行,腹部升降也可以;經行也行,隆波田動中禪的手部動作也可以。


但請注意,修習目的不是為了讓心靜止,而是為了持續看見心的變化無常與運行軌跡。比如稱念「佛陀」,心跑去想了,要及時知道;或者稱念「阿羅漢三藐……」(巴利文的佛經),心跑去想了,要知道,「……三佛陀帕卡瓦」,心又跑了,也要知道。如果經常如此訓練,以後心只要稍有一點動靜,剛一想,覺性就會自己升起。


覺性無法依靠人為的指揮而升起,覺性升起的原因在於心牢牢記得那種狀況。所以《阿毘達摩》才會說:提拉杉亞(《阿毘達摩》巴利文的發音」——就是心牢記那種狀況,它是覺性產生的直接原因。

這裡插一段《大念處經》,大家去體會一下,覺性的原則: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這是佛陀的教導,我們行住坐卧,都要處於覺知的狀態,包括睡覺做夢的時候都可以(這是功夫深了之後,一開始不必刻意追求)。


身體的動作,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覺性,不要糊裡糊塗。


心始終覺知,就是培養覺性慢慢升起的根本方法,也是不二的辦法。


另外,很多人對觀呼吸感興趣。觀呼吸,也是培養定力和覺性的辦法,佛陀的原話: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
(一)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二)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三)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
(四)學止身行息入,學止身行息出。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原則始終是不變的,不要創造什麼,期待什麼,是什麼樣就什麼樣,如實去觀照,如實去觀察,如實知道,如實知見。


如實!

不斷的訓練心去看到各種狀態,直到有一天,覺性自然升起。一旦真正的覺性顯露,就可以慢慢體會到,覺知會自己升起的。


一旦覺性自然升起,從此我們的修行便再沒有門戶之見。觀身還是觀心等問題再不會存在。剛開始的階段,有人可能選擇觀身,有人可能選擇觀受,也有人選擇觀心,那都只是起步階段,選擇一個禪法來作為參照物而已。一旦越來越多的及時知道心,覺性可以自己升起。之後,就再也不存在哪門哪派。僅僅只剩下——當下是有覺性還是沒有覺性?


當下若有覺性,有時候覺性會覺知身,有時候覺性會覺知感受,有時候覺性會覺知心,我們無法選擇覺知身還是覺知心。如果有誰還在選擇只觀身或是只觀心,那麼就掉進了奢摩他。因此,真正的覺性在何時升起,我們無法選擇,有時候是覺知身,有時候是覺知感受,有時候則是覺知心。


就像剛來的時候,法工安排大家先坐等一下,時間還沒到,有位穿綠色衣服的居士來報告禪修進度。報告進度時,他說有一天他在洗澡、刷牙還是梳頭時,感到身體不是「自己」。在完全沒有刻意的情況下,覺性自己升起了(不是人為造作出來的),然後就看見不存在。


何時覺性升起去覺知身體,就會知道身體不是「我」。何時覺性升起去覺知感受,就會知道感受不是「我」。何時覺性升起去覺知善心與不善心,就會知道心不是「我」。一旦真正的覺性升起,就開始照見——是身體在呼氣,不是「我」在呼氣;是身體在吸氣,不是「我」在吸氣;是身體在行、住、坐、卧,不是「我」在行、住、坐、卧,身體不是「我」。如果真正的覺性升起,當苦樂產生時,就會看見苦樂只是另一個混入身體的部分而已,不再是「我」苦、「我」樂。一切的善心與不善心(比如貪、嗔、痴)升起,就會照見是心(它)貪、心(它)嗔、心(它)痴,而不是「我」貪、「我」嗔、「我」痴,就會看見一切都不是「我」。


在剛開始,可以協助一下。每個人都要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禪法,喜歡經行也行,適合念佛也可以,都可以,要選擇一樣作為參照物來觀察心的運行軌跡。然後,覺性將會自然升起。一旦覺性升起,它會覺知身與覺知心。有時候覺知身、有時候覺知感受、有時候覺知心,然後就會照見它們不是;看見正在移動的身體不是;看見正在呈現的感受——苦、樂、不苦不樂——不是;看見心的善與不善不是不存在。


一個看見不存在的人,就被稱為已經體證初果(須陀洹果)的初級智慧。不存在,沒有一個,這是初級智慧。


至於中級智慧,就是照見身體根本是純粹的苦!看見身體是純粹的苦的方法,仍是開發覺性——覺知身與心,跟初級階段是同樣的覺知。有時候覺知身、有時候覺知心,它會自然的持續、自發地覺知下去。


等到有一天,量足夠了,心會聚集起來,對於收穫做出徹底的宣判。它會知道「身是純粹的苦!眼、耳、鼻、舌、身組合的身——是苦的聚集。

覺性的升起是培養漸增的,不是一步登天,一蹴而就的。


筆者剛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正念覺照,總是不斷丟失,非常容易灰心。請教了恩師和修證高超的師兄們,才知道,大家開始的時候都是這樣的。


不要灰心!學走路的時候都是跌跌撞撞的,不要因此就埋怨自己永遠也學不會走路了。只要慢慢練習,你會學會走路的,這是慢慢養成的。


證果也不是登天一般的事情,漢傳佛教有個傳統,覺得一談證果,就是妖魔鬼怪,就是邪靈作祟。如果這般,要佛法何用?

訓練方法並不難,隆波就是從居士身份開始的。


七歲的時候,隆波去昂首噶然寺跟隨隆波李尊者修行。尊者是特別殊勝的、非常難得的禪師!跟他學習時,我只有七歲。尊者只是教我最初級的奢摩它——吸氣-念「佛」,呼氣-念「陀」。我日復一日毫無間斷的練了兩三年,等到尊者過世,就再也沒有任何老師接著教了;那時不懂毗婆舍那,訓練的只是寧靜。


隆波還是小孩時就開始練習禪定,只會訓練寧靜而看不見帶我們離苦的智慧在哪裡。哪一天訓練後,心是寧靜的,就覺得今天是離苦的;心寧靜了沒有幾天,又再恢復散亂,然後又苦了。接著重新訓練,一旦寧靜了,就覺得:哦!今天又再次離苦了。一會苦,一會不苦,就這樣反覆循環,不知道如何步入毗婆舍那。


直到1982年去向龍普敦請法,龍普敦指示隆波觀照自心。以前我也觀過身,很擅長嗎?根本不擅長。之所以觀,是因為不知道該觀什麼,只好觀身。但是心覺得這太淺顯、太簡單了,不喜歡。自從聽到龍普敦要我觀照自心,我就開始訓練。那時我在國務院工作,與在座這位阿姜瑪麗特別近,大樓是緊挨著的。每天一睜眼就開始修行,想到今天是星期一……要知道公務員想到「今天是星期一」,會覺得真枯燥。心覺得枯燥時,知道心枯燥!星期二呢?嘿,最沒勁了,知道沒勁!星期二是相當鬱悶的。星期三,感到厭倦了嗎?星期三真是令人厭惡!星期四心情愉快,感覺到了嗎?星期五是興奮的!


早晨起床僅僅想到「今天是星期幾」,我們的心就變了。其實修行沒有什麼,在真實的生活中練習是無須進入深山老林閉上眼睛、堵住耳朵的。修行就是學習與了解身和心。無論我們在哪裡,都有身和心,並非此處沒有身和心,惟有寺廟才有。哪裡都有身與心,因此哪裡都可以修行!修行就是學習與了解身和心的實際真相。


一早起床,那時身為公務員的隆波如果想到今天是星期一,心就覺得沒意思;想到今天是星期五,心情就會舒暢,我們要及時知道這些的發生。心覺得沒意思,要知道;心情舒暢,也要知道!想到星期五就會愉快,如果進一步想到是雙休日,那種愉悅感會更多。有誰是這樣嗎?沒有例外,只是不願舉手而已,這樣顯得工作比較賣力。當想到是星期五就心情舒暢,看來看去,嘿,記錯了,今天是星期三,快樂立刻轉變,心挪了個位,又苦了起來;這時就要看見苦的升起。


吃飯的時候也可以修行,當我們吃飯或者走進餐廳,如果看到今天全是自己喜歡的食物,心就會很快樂,感知到了嗎?如果今天全是不喜歡的食物,我們就會覺得廚師沒有一點新意,什麼都不懂,每天都是同樣的菜,全是我不喜歡的。一旦看見這些,心就會不高興,要及時知道心的這些變化。而不是糾結於今天有什麼飯菜,也不是去知道今天有鴨湯、雞湯、魚湯、麻辣湯之類的;而是要知道自己的感覺。比如看見這樣的食物,心是這樣的感覺;聞到這樣的味道,心的感覺是這樣;知道心,知道心的感覺,這是真槍實彈的在日常生活中開發覺性,根本不是閉上眼睛、堵住耳朵的躲在哪裡。

佛法修證別躲在深山裡,在塵世里磨練!不是要你抗拒各種各樣可怕的誘惑,而是要你如實覺知,有慾望有情緒的時候別苛責自己,如實覺知即可!如此而已。


我們再插入一段《大念處經》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


有恚無恚、有痴無痴、有穢污無穢污、

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

修不修、定不定,

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

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


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如實知道,別妄自判斷,或忙活其他事情。我們再看城市裡的修證實戰:

生活在哪裡,修行就在那裡。我們看到這樣的食物,心的感覺如何,要及時知道。吃進去之前,覺得全是喜歡的食物;放進嘴巴里以後,噢!原以為好吃,結果卻不好吃。誰有過這種遭遇?看起來好吃,放進嘴裡的味道卻不好,那時你會感覺如何?很高興嗎?當我們吃到味道不好的食物時,才不會高興呢,對嗎?我們會覺得糟透了!會覺得廚師真差勁。心不喜歡的時候,去知道心在不喜歡。要及時地知道我們的心。


(隆波繼續舉例)比如當我們離開辦公室或是早晨上班遇見堵車的時候,又或者是從家裡開車出來,一路全是紅燈,你的感覺會是如何?碰到紅燈會感覺鬱悶吧?一會兒是紅燈,一會兒又是紅燈,整天全是紅燈,真討厭!如果哪天碰到的全是綠燈,就覺得心情舒暢,看見綠燈就高興,一路飛奔。哎呦,本來還是綠燈,突然變成紅燈,黃燈則要抓緊時間往前闖,對嗎?紅燈亮了,警察站在那裡,我們剎車,回頭再看,警察是假的。現在曼谷人經常被騙,假警察實在太多了。真假警察的不同在哪裡看得出來嗎?……看肚子呀!真警察比假警察胖。如果被紅燈卡住的時候,你是第一輛,會感覺如何?哎呀——急死人了!有時候是這樣對嗎?如果你是第二十輛呢,感覺如何?會覺得舒服些,意識到了嗎?如果是第八十輛或第一百二十輛呢,就沒什麼感覺了。即使綠燈也無動於衷,因為無論如何也過不去。


我們要去知道我們的感覺,這就是在生活中真刀真槍的修行。別以為普通生活中的修行不會有結果!事實上,能否達到道、果、涅槃的真正分水嶺恰恰在於此,在於我們能否真正在現實生活之中修行。


普通人一天能有幾個小時禪坐與經行呢?絕大部分時間反而是活在普通的世界裡。如果只在寺廟、專修、禪坐、經行的時候才能修行,修行的機會就非常少。一年能有幾次?一天可以有幾小時?幾分鐘?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大部分時間就白白浪費掉了!

隆波根本沒有扔掉這些。以前剛開始只是資歷淺的公務員,沒有私家車,只能擠公車。早晨出門來到車站,看見等車的人跟這個房間的人數差不多,心情會舒服嗎?人多,不快樂,對吧!鬱悶!怎麼走啊?鬱悶時,知道鬱悶!看見公車顛簸著開過來,很高興它是空車,可是它沒停,心從高興變成生氣。車空的原因其實正是因為它不喜歡停,如果它喜歡停,車早就滿了。就是如此簡單的道理!看見空車來了高興,高興時知道高興;當它不願靠站停車,心變成生氣,生氣時知道生氣,要持續知道自己的感覺。


簡簡單單在日常現實生活發展覺性,是非常適合現代人的,也就是指我們這些人!現代人沒有特別多的時間禪坐與經行,所以要去知道自己的感覺。我們的感覺總在不停變化——時苦時樂,時好時壞,感覺總是變化的。要有覺性的持續覺知,彆強迫讓它快樂、讓它寧靜、讓它好,而只是觀察其變。


請默記下來:從此以後,我要觀察感覺的變化——持續觀察感覺的變化,以輕鬆遊戲的心態觀察。我們會看到——心時苦時樂,時好時壞,循環反覆,不停變化。快樂停留一段時間後消失;痛苦停留一段時間後滅去;貪、嗔、痴停留一段時間後消失。就是這樣持續訓練,然後智慧將會升起,看到「任何生起的事物都將滅去」是自然的事!


經典記載:「凡升起的,必會滅去!」等到智慧來臨,就會照見——凡所生起的一切,都會滅去!


照見凡升起的,必會滅去就是初果須陀洹的境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升起,然後滅去。沒有任何一個永恆的人,沒有一個永恆的或實體。


我們要持續在日常生活訓練!貪心升起了,知道;嗔恨起來了,知道。別阻止它們!心生起氣來,知道;心散亂、煩躁不安、高興、傷心、苦、樂、好、壞,也要知道,要持續覺知下去。

知道,持續得知道,佛法的修證工作不是很可怕很高深的。事實上,工作是智慧自己的事情,我們要保持覺性,知道,知道!


不要害怕會暫時忘記,不要內疚,責難自己。重新撿起你的覺性!紅塵滾滾里,我們不與世界做鬥爭,我們是冷靜的觀察者,我們持續得保持覺性,知道,知道!

有人說觀心太難,其實觀心簡單得要命!


誰知道何謂生氣?此處有人不懂何謂生氣嗎?在座有誰從未生過氣嗎?有沒有誰從未起過貪心?我們都知道貪慾是怎麼回事,生氣是怎樣的。知道心不在焉(心跑掉)嗎?心不在焉也認識對嗎?心會散亂嗎?會鬱悶嗎?會萎靡不振嗎?會妒忌嗎?會害怕嗎?會擔心與憂慮嗎?我們總是處在那些狀態,也完全認識它們。我們的職責就是去知道當下有什麼感覺在呈現。


如果當下感到鬱悶,覺得根本聽不懂隆波在講什麼,鬱悶!鬱悶時,知道鬱悶。當然了,很難找到聽隆波法談感覺到鬱悶的人,不太容易找到。你們笑了,感到了嗎?微笑之後,心會輕鬆起來,感覺到了嗎?然後就會忘了自己。


我們要覺知自己,知道自己一直在變化的感覺。隆波就是這樣走過來的,龍普敦教我觀心,我就觀心的時苦時樂、時好時壞,這樣觀了七天、七月、七年,持續觀下去。

等到某天,智慧夠了,心會集中起來。在心見法開悟的時候,並不會處在現在這樣的世界。


我們的心一直遊走於六根——眼、耳、鼻、舌、身、心(意),總是尋找來自於六根的食物(所緣),一直搖擺不定。這樣的心被稱為是欲界之心,它搖擺在五欲——所有的色、聲、香、味、觸之中。


真正證悟道與果的時候,不會在欲界這個狀態發生,心會自然進入禪定(巴利文發音:阿巴拉三摩地)。它會自動進入,即使我們沒有修習過禪定,但那時它會自己進入。集中起來以後,在這個禪定里自己得出結論。結束之後,經過一定的程序退出,就會完全感到:我不存在!從此以後,就再不會感覺到了。


要持之以恆的練習,開始的階段僅僅這樣就夠了!每位佛教徒都要有個目標,就是在此生體證到初果須陀洹。別去猜測和想像——那太遙遠了!我們的職責是在上多下功夫,累積到一定程度,結果自然水到聚成。


讓我們證得初果須陀洹的原因是了解真相——「並不存在!也就是覺性持續且及時的知道身、持續且及時的知道心。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更要持續知道感覺的變化。有一天我們自會看見我並不存在


試試吧,沒有想像得那麼難!

佛法是簡單的,大家去實證吧。

隆波已經講法五十二分鐘了,接下來可以提問。先總結一下,不然大家會有些發矇。

首先,不要魂不守舍,不要心不在焉!心跑掉時,就會忘記自己的身與心。


第二,不要太緊張或太認真,不要強迫自己、強迫身、強迫心。只需要去感知身的存在,感知心的存在,不要心不在焉;心不在焉會忘記身與心。同時,也別緊盯與專註。專註會讓心緊繃,緊繃了就不好用了。


我們只需要——心不跑掉也不緊盯,就只是感知到身的存在、心的存在,持續感知變化的感覺,輕鬆自在的感知下去。只是感知:不專註、不思考、不緊盯,只是感知。直到某天智慧升起!緊盯的心根本升不起智慧,因為一切都靜如死水。


請持之以恆的訓練下去。比如聽到隆波的講法以後,心裡感覺發矇,那就知道發矇在升起,看到了嗎?就是如此簡單!發矇時,知道發矇;及時知道,修行就已經完成。很棒!得分了!心跑掉了,知道心跑掉了,就可以了。無須阻止心跑,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心跑!心有快樂,觀察到了嗎?大多數人聽隆波講法,心會慢慢的醒來感到快樂和愉悅,這時要知道有快樂和愉悅升起了。


持續感知與留意自己的感覺,只是知道,不進去干擾!就是這樣用功,根本不難,有何可難的呢!


龍普敦教導隆波的第一句話,是在1982年2月6號隆波去拜見長老的時候。那時長老剛吃完飯,出來坐在搖背椅上,我過去頂禮、請法,說道:「長老,我想修行!」長老閉上眼睛坐了將近一小時,我想他年紀太大了,飯後睡著了。那時不懂修行,只會奢摩它,所以理解不了,以為他是睡著了,心想他何時才能醒來教我啊?長老閉眼幾乎一小時一動不動。等到他睜開眼睛,他所教導的第一句話就是:修行並不難!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讀了太多書,從現在開始,讀自己的心!


讀自己的心,把自己變成讀者,而不是變成作家。不要把心裝扮成這樣、演繹成那樣,需要的只是讀!


心樂,知道;心苦,知道;心好,知道;心壞,知道;這樣一直讀下去。讓自己是一個單純的讀者,而不是作者。不改編、不評論、不當導演。心是怎樣的,就知道怎樣。如此持之以恆的訓練下去,不難的!


最後我們會知道,佛陀所示之法是簡單的,適合於每一個普通人。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而體證到!

在實際生活中修行


在Wifi 情況下的朋友們,務必點擊上面的鏈接觀看視頻。


看完後大家有何感想?有什麼感想都沒關係,但要記住!覺知自己現在的感想,從這一刻開始,升起覺知。


那就是踏往涅槃的道路。


下面有宗教的成分,不喜歡的就不要看了。


================================================================

頂禮恩師法增尊者

頂禮隆波帕默尊者

阿難,如汝所問,佛去世後,以何為師者?阿難,屍波羅蜜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

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

——《大般涅槃經》

從漢傳的佛典來說,佛陀涅槃後,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修行的方法。

南傳把四念處當做唯一的修行方法,南傳的相應部經典里記載:

『喬達摩大師,是什麼因、什麼緣;為什麼如來滅度後,聖教不能常存?又喬達摩大師,是什麼因、什麼緣,如來滅度聖教得以常存?』

『婆羅門,這是由於沒有實修;由於不多修行四念處,如來滅度後,聖教不能常存……』(相應部-尼柯耶,大品)

佛陀把四念處是否有人修行作為佛法是否會昌盛的唯一原因。唯一!

《大念處經》原文及小部分注釋
如今佛教徒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 許哲的回答


-
現代科學的「修心」建議:

一、理論支持
現代心理學有個「具身認知」的概念:
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之間有強烈的聯繫,生理體驗「激活」心理感受,反之亦然。

具身認知有諸多特性,其中之一是概念知識獲得的具身特性:
啟動某一種概念,能夠引發我們相對應身體的反映,身體的行為。

雖然現代科學在文化對具身認知的方向的研究不夠充分,可以確定的是後天的訓練(包括文化學習),是可以改變人的心理感受、身理反應乃至行為表現。

二、延時滿足實驗的觀測

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實驗人員給4歲的孩子分別放一顆和三顆的軟糖,並告訴孩子如果馬上吃掉的話,只能吃一顆軟糖;如果等10分鐘後再吃的話,就能吃到三顆。
有些孩子只等了一會兒就不耐煩了,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卻很有耐心,還想出各種辦法拖延時間,成功地轉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順利等待了10分鐘後再吃軟糖,是「延遲者」。

研究人員在參加實驗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調查發現:
「不等者」在個性方面,更多地顯示出孤僻、易固執、易受挫、優柔寡斷的傾向;
「延遲者」較多地成為適應性強、具有冒險精神、受人歡迎、自信、獨立的少年。
兩者學業能力的測試結果也顯示,「延遲者」比「不等者」在數學和語文成績上平均高出20分。

延遲滿足(Delay of Gratification)是個體有效地自我調節和成功適應社會行為發展的重要特徵.一種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主動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延遲滿足適當地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抑制衝動,抵制誘惑,堅持不懈地保證目標的實現。

三、不要壓抑想法
心理學上的白熊實驗:

Wegner (1987) 將受試者隨機分派到三種不同的情境,
每個情境指示受試者在腦海中想像一隻白色的熊(或不要想、想其他替代方案),
並告訴所有受試者在想到白熊時按下手邊的鈴。(詳細情境分配請見以下分組)
第一組受試者:(A)「不要想到白熊」 (B)「請 想 白 熊 」
第二組受試者:(C)「請 想 白 熊 」 (D)「不要想到白熊」
第三組受試者:(E)「想到白熊時,請想red Volkswagen」 (F)「請 想 白 熊 」
(以上為實驗情境的順序性,第一組受試者先經歷壓抑階段,五分鐘後再經歷表達階段)
最後的結果出乎意料,沒想到壓抑者反而想得更多:
1. 被指示不要想到白熊的受試者(A),無法壓抑白熊的想法,按鈴的次數是未被壓抑受試者(C)的兩倍。
2. 第一組受試者出現了反彈的現象,經過了第一階段(A)的壓抑,在表達階段(B)時,按鈴的次數反而比其他組都要來得高。
3. 第三組受試者因為有了替代的方案(E),在表達階段(F)時減少了反彈的效果。

白熊實驗結論:
想要抑制想法,反而會讓人關注與被抑制的想法,從而產生與自己意圖相反的效果。

所以,若採用「壓制慾望」的方法,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四、自我調節的消耗和強化

心理學家發現,自我調節力量的消耗,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心理效果。
自我損耗的人,更傾向於淺層認知加工,還會表現出認知偏差:如低估自己的能力,消息的評估自身對外部環境的控制能力,對未來的預想也更為悲觀;人際交往過程中,自我損耗的狀態也會阻礙人際信任的建立。

五、如何增強自我調節的力量
心理學家建議有兩種辦法可以增強自我調節的力量:

1、增加我們自我調節力量的總量
訓練我們做一些平時不太願意做的事情:如瑜珈單腿站立,練習毛筆字,早起長跑等。
如果能夠訓練自己做平時不太願意做得事情,強化自己這種能力,我們的自我調節的力量就會得到提升。

2、隨時隨地恢復我們自我調節力量的消耗
比如睡個覺、聽一場音樂、吃一頓大餐等讓我們自己開心,都可以提升我們的自我調節的力量

總結:

我們如果能夠增強我們的自主性
自己的主動精神
自己的選擇
自己的自由的意志
都可以提升我們自我調節的力量

-
傳統文化的「修心」建議:

中國傳統文化的修養,無論佛道儒,不外乎八個字: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

古代古時閑散和不得志的文人,總是有意無意地突出淡泊和寧靜,反是遺害後世的學人了。
當下的人類,因電子產品耗費了大量的精神;本來為人處世就沒多少精神,容易有挫折感,很容易就陷入「偽淡泊」的狀態。

給現代人修心的建議首先是保養精神:
一方面是減少精神的過量消耗,如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長期晚睡晚起,這些都應改正。
二是加強戶外鍛煉,配合適當的呼吸練習,如瑜珈、冥想、禪修等。

其次要注意修心的重點是「明志和致遠」,方法是「淡泊和寧靜」。
具體的方法有很多也很容易找,這些正是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

-
參考資料:
1、具身認知_百度百科
2、文化對具身認知的影響
3、延遲滿足實驗_互動百科
4、EAP專區, 松德診所身心科暨兒童心智科
5、譯言網 | 紐約時報書評:自制力的「甜秘密」
6、心理學概論


謝邀。上面答案太多,沒有細看,如有重複,敬請諒解。

想兼顧到花花世界和身心清凈,對於凡夫來說,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你無法脫離現實生活的種種束縛,那就先把生活整理好,再來修身養性。

也就是說,真要修心,就不要有現代人的概念。說雅一點,就是放下。

放下手機,放下飯局,放下閑聊,放下聲色犬馬,放下西裝革履,放下漂亮衣裙,放下東遊西逛,放下山珍海味,放下胡思亂想。

人是有七情六慾,但大部分的情和欲,都處於放縱的狀態。就像一條脫韁的牛,這個田裡啃一口,那個地里踩一踩。但你將它圈在一個地方,它也能吃的很好。

放下對外物的欲求,是為了給修心騰出時間和空間來。雖然很難,但這是必要的。所以為什麼說要尊重那些真正的出家人,因為他們的放下是真正的放下。我們或許做不到像他們那樣,但可以降低一些標準去實行。

修心註定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沒有一蹴而就的法門,今天關門打坐,明天就仙風道骨?這是童話故事。多數人窮究一生,脾氣還是那個脾氣,秉性還是那個秉性,水中撈月。

減少對外物的欲求只是開始,是一個基礎。接著要做的事,就有些折磨人。

為什麼要修心?

忙忙碌碌是一輩子,風風火火是一輩子,青燈古佛也是一輩子,有什麼區別?不要認為修心就可以長生不老,壽與天齊,那出發點就錯了。

如果你不能為這個問題找到一個答案,那所有的放下,遲早都會重新拾起來。

這個答案從何而來?聞和思。聞聖賢之語,思究竟之事。
放下了手機,也不能讓手空著,捧起書來看;
放下胡思亂想,也不能讓腦袋空著,要思維生死大義。

何為聖賢書?儒、道、佛,不要嫌枯燥,這些書里包含著人類最偉大的思想。如果你真想把一切弄個明白,這些書繞不開。不懂,找老師也行。

等你從思想上明白了,那就自然知道為什麼要修,怎麼修了。

腳踏實地,才能步步生蓮。


學會像旁觀者一樣去觀察自己的行為,觀察自己的思維,意識到你內在的意識,只專註於當下,分清楚情緒和思維的區別。

比如說你昨天和同事鬧掰了,你一整天腦子裡都是那個場景,都在憤怒,在想他怎麼可以這樣?但是如果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吵架這個事情是發生在昨天,起因過程結果你已經滾瓜亂熟想了一百遍,你要告訴自己事情已經過去,觀察大腦是如何讓過去的事情創造了痛苦和憤怒,通過觀察思維的活動,你就能夠擺脫抗拒的模式,然後允許現在的這種情緒的存在。當你允許你自己處於這種狀態的時候,你就能體會到內心真正的平靜和自由。然後再來觀察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採取必要的或可能的行動。

觀察——接納——行動。

不管現在你處於什麼心情和狀態,讓自己心甘情願地接受,就像它是你自己親手選擇的一樣。不要抗拒,不要掙扎,像觀察新生的嬰兒一樣觀察它,你就會處於一種心如止水的平靜和安寧之中了。


人是個身心一體的產物,只是為了方便,大家常把身體和心靈分開來講。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知乎上健身話題下有幾百萬的關注量,而修心話題上,關注量僅僅幾百人。換個角度講,心理學話題的關注量高達上千萬,而身體話題的關注量,幾千人而已。這是為什麼?身體是本,而健身是功用;心理學是學術話題,是對「心」的研究,而修心是功用。這樣說不太嚴謹,但反映了一個問題,相比較健身和修心,人們更認同健身,認為身體通過一定程度的鍛煉,可減肥,可健康,可愉悅,歸根結底,是提高了生活質量。而修心呢,則十分空泛而不好論證,人們更多的與宗教(尤其是佛道教)聯繫起來,多數人持的是觀望懷疑的態度。這是為什麼?很簡單,人是具有趨利性的。健身的效果容易體現出來,一個健身前,一個健身後的照片,可以很明顯看出身體及精神狀態的變化,極大的鼓舞了人們的信心。修心呢,你說你修到了,修成了,請問誰能證明?明朝有個非常有名的人物,王陽明先生,把心搬到了檯面上去講,創立了「心學」,後世頂禮膜拜,先生之所以有名,一方面是其理論,另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是由於他不僅能講出來,還能在現實中印證出來,建功立業。屬於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又能說,又能做的人物。(縱觀歷史人物,要麼只能說不能做,要麼只能做不能說,又能說又能做實屬罕見。)到了這個時代,更是講究功用,講究實際,修心則更不易效驗。當然,現在也有很多成功人士講修心,講老莊,講佛道,但當你試圖沿著他們的軌跡走的時候,會發現,先賢的理論高山仰止,落到現實,你連他們的腳趾頭都摸不到。莊子說:言隱於榮華,道隱於小成。正是如此。

所以要談修心的問題,必須要接受一個觀點,修心就像健身一樣,通過一定方法,一定時間的訓練,持之以恆,是可以調整到一個較為理想的狀態。健身,是提高對身體的駕馭能力,修心,則是提高對心理的駕馭能力。這裡的參照物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健身前,我們拍了一張照片,健身幾個月,再拍一張,對比之下,有了明顯的進步。修心同樣如此,可能我們之前,遇到事情,或緊張,或焦慮,或恐懼,或暴躁,經過自我調整之後,再遇到事情,內心能達到一個平和的狀態,就是一種進步。為什麼把自己作為參照物,因為人無論是身體條件還是心裡條件,都要受到客觀世界的制約。比如說,就好像我們健身,如果非要達到專業健身教練的水平,疲於奔命,超過我們的身體極限,不僅不健身,反而傷身。而修心呢,非要修到像王陽明先生那樣,在現實世界中建功立業,恐怕又不太現實,人是有局限性的。

為什麼談到修心,常與宗教,尤其是佛道教聯繫起來,原因很簡單,就像我們去健身房找個教練似的,寺院宮觀就相當於心靈的健身房,和尚道士就是研究這個的。當然,不去健身房自己鍛煉身體好的也不少,健身房的教練水平差的也很多。但不可否認,從次第從方法從認知,可能出家人研究體悟的更多一點,這是術業有專攻決定的,非關其他。

三紙無驢,這才說到題主的問題,現代人如何修心?往往有兩種極端的看法,一種認為修心是不停地做功,一種就認為心裏面什麼都不想。其實都不盡然,不停地做功是耗神,鞭策自己遵守這個戒律,那個規則,人畢竟不是機器,稍有觸犯,於心不安,徒增了焦慮,不惟不能修心,反倒傷身,什麼都不想倒是不耗神,閉上眼睛自己羽化登仙,神仙高標,睜開眼睛看著家裡嗷嗷待哺的妻兒,落差是不是有點大。所以既然是講到現代人的修心,畢竟生活在物質世界,是不能不做事,不能不用心。這個秘訣在《道德經》中第十五章: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清濁,動靜,把這個問題就說清楚了,人在無事時,心容易靜下來,雜念慢慢沉澱下去,自然澄清顯露出來,心閑自安,這不難辦到,真正難做到是保持這種心閑的狀態,而真正能夠保持心靜的不是無事,而是有事,心動神思,產生各種念頭出來應事,在這個過程里,再翻回去,再把這些念頭沉澱下去,你能夠沉澱的越多,修為越高,這就是修心,在現實中,看似在做加法,在做事,實際上內在的運轉在做減法,在修心。其實《道德經》第一章早就說了: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無欲觀妙(靜之徐清) ,有欲觀徼(動之徐生),說的很清楚了。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出於哪裡,自然不用多說了。

人之心動,無非七情六慾,調節自己的情志很關鍵。說一點個人的感悟,我一直比較喜歡吹簫,當自己有了煩心事,化不開的一些情緒,就吹吹簫,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音樂里,吹得好不好還在其次,但一定程度上疏導了自己的情緒,吹完之後,長吁一口氣,就會覺得好了很多。這樣經歷一個過程之後,慢慢的,心理上再有調解不開的時候,一看見簫,情緒就穩定了。到了後來,不需要藉助簫,念頭一動,就調節過來了。到了最後,連那點念頭都不動了,遇到事情慢慢的從急坡降到緩坡,只是隨著外物走罷了,非常自然地一個過程,就過去了。吹簫只是一個比喻,大家根據自己的志趣就好。初去廟裡,小道士念經,口念心不念,再次,心口皆念,再次,口不念心念,最後,心口皆不念,融為一體,與道合真。道理都是一樣的。(大部分方法都是這個次第,理論-實踐-結合-二者皆忘)這些之於現代人足矣,如果要講修行,這只是初步功夫了。

修心,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從裡面找,從外面印證,最終回歸到裡面,《道德經》第一章最後為什麼說:眾妙之門。無欲觀妙,妙在無欲,而非有欲,請悉知。


現在都流行把生活當作修行。而修行就是一種修心,修心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首先我拿王陽明的話來講。叫做此心即理,不外假球、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的意思就是,人世間所有的智慧和真理不在外界的物質,只在內心而已。可以粗略把王陽明歸結為唯心主義者。


致良知的意思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良知,你不斷的追問它,來考究自己的生活行為是否有問題,然後不斷的通過其指導行為來調整。行為又來作用於大腦,讓心得到重塑。通過行為調整內心的過程就是知行合一。


這個和佛教有點像。佛陀也曾告訴我們,我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尊佛,沒錯,每一個人。只要你是個人,就算是個大惡人也有一尊佛。所以佛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佛和王陽明的良知的概念都差不多。就是我們都有一個理性或者潛意識裡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們不斷通過良知或者心裡的那個佛來觀照我們的行為從而達到修正。


蘇格拉底也曾說說過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蘇格拉底也是要讓我們一要保持理性思考,而不是任由情感肆意妄為。以上三個人研究領域分別是心學、佛教、哲學。


其實佛陀老人家本身就是最早的心理學大師,王陽明也是一個心理學大師,但同時又是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集大成者。我最崇拜的人就是王陽明、富蘭克林了。這兩個人基本成為了道家所說的人生最高境界。


內聖外王。


以後有機會跟大家聊聊他們。今天主要講修心。其實宗教也好、心學也好、哲學也好,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讓我們有心之所向。但探究其原理,或者細分下來的話,其實就比較困難。最好要結合現代科學。


所謂的修心在現代科學腦神經科學、神經語言科學、現代心理學等看來。就是一個不斷重塑大腦的過程。譬如你通過、長時期的打坐你就能改變大腦的神經迴路,進而你就成為了不同的大腦。長期的跑步鍛煉也是可以改變神經迴路的。

包括經常感恩,體驗美,去挑戰自己,去做更多的事情,去享受深厚的人際關係。這些都是會慢慢改變我們的神經大腦的。


改變了大腦神經迴路有什麼好處呢?只要是正面的作用,譬如剛剛提到的打坐、跑步。長期下來我們的思維會變,情緒控制力會提高,專註力會提高,我們的行動能力會提高、包括生活的其他方面。總之來說就是大腦的功能性會變強。


這是其中一個原因為什麼佛陀說,人是無我的。如果這個世界上「我」是存在的,那必須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恆常不變。但人腦隨時都在發生變化。這也是我經常說的,未來的你,那不是你。其實原因就是因為你已經換腦了。如果說保留一個過去的記憶就是你,那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上,有著同樣過去你的記憶,但未來可能成為不同的人,那個人就不是你。


其實這就是知行合一。我們的心通過行為和外界作用,不斷發生相互作用力,不斷相互的影響。心於世界不斷發生碰撞發生摩擦發生改變。世界變了你的心也會變,你的心變了世界也會變。


我們的童年塑造了我們的大腦,但一定程度上我們後天是可以改變的,就是要通過後期的經歷、科學的方法、理性的認知不斷修正我們的大腦神經。這就是所謂的修心,當你達到某一個地步,也許你就能成為佛陀說的開悟者。開悟者我用科學的話來解釋,就是他的腦神經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接近於潛意識開發的最高限度吧。


但我沒見過佛陀,我不知道他說的是不是這種體驗,我也只能猜測。總結一下,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重塑大腦。想要看到更大的世界,就要有更厲害的大腦,就要有一顆更強大的內心。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光想想,光學點知識就行的,還是王陽明的那句話。


知行合一。

要想超脫紅塵,就必須在紅塵中摸爬滾打,看遍這花花世界,但同時又不忘初心。


直入本體無為修鍊法

註: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令思想不再遊離於過去未來,而是朗然照徹消融於當下,處於這種狀態之中能不產生分離嗎?

營通魂,遊魂即飄離無定之思與想, 是後天智識,念頭情緒;
魄是先天道體,即恍恍惚惚杳杳冥冥空靈之性,魂魄抱一即齋心無待,無古無今絕思絕議當下即是。

某道友:
能不能說說魂魄相交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王道長:
非常明白,非常通達。不會被任何現象迷惑,對一切「法術」沒有障礙。對一切存在,都能夠通達他的原理,卻沒有辦法對沒有體驗過的人講述。
對於修行說的「明白」。其實有兩種意思。一種是對宇宙生命的感悟了解,再沒有問題。二是找到了當下。我們談古人得沒得道,必須是生活在當下的才算。那才是&<老子&>說的,魂魄抱一 。


一切修行的方法,都只是方法而不是道,只有魂魄相抱才是。魂魄抱一即是當下。不論是誰,明白魂魄抱一,很快就知道其它法門都是方法不是道。 知道魂魄抱一以後,魂魄就沒有分別了 。


魂魄抱一不離。最初的時候,眼前比較有感覺,時間長了,驗證這就是道以後,就沒有任何的方法可修了。這裡有個最讓人迷惑的問題,就是,明白以後,眼前的感覺是自然的歸宿。許多人沒有辦法掌握,就把這一刻表達為玄關。於是許多人用守上田來做方法,真正明白魂魄相交就是眼下的時候,就知道那真道不是「守」來的。

「守」當下的時候,其實是最輕鬆的時候,是把事情包袱都丟開的時候。最初眉心會有點緊,後來可以幫助我們找到當下。再後來命功會自己運轉。如果平常真的不泄精氣神,一般在三年左右,就可以像所有內丹書描述的那樣體會完那些境界。
不同的是,只有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是在當下,表現上驗證的境界同別的法門沒有什麼不同。卻很明白先師們說的「不二」。

網友狐:
在生活中修, 一言一行。

王道長:
是的,但是這裡有個迷惑人的東西-----明白以後,命功的進步同別的專修法門比起來要慢一點。卻永遠不離不棄。神通全部都會展現驗證。別的丹道經歷的內景也都一樣體會 。

網友城:
道長,眉心緊完,下一步那?

王道長:
還是守著平常,天眼開了以後,仍然是平常,臟腑調節以後也是生活在平常裡面。就是學習在平常裡面----這是最大的方法。不需要你做什麼。只需要你不墮入任何的境界就可以了。

自在微塵:
道長,請問如何守當下,如何是平常心?

王道長:
一直沒有方法,因為佛祖講述了49年,道祖寫了5000個字都在說這個。
但是我現在可以提供一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走路的時候,聽音樂的時候,看山水的時候,試著把自己固定一下:先不動形地走路、聽音樂、看山水,好比一個人在旁邊嘮嘮叨叨地對你講述很長的話題或者被迫在聽一個冗長的故事,這個時候可以把神勉強收到眼前像發獃時候的樣子,就這樣堅持幾天。之後再返觀。如果找到或者一下明白了:自己本來一直就生活在這種狀態裡面,只是心動的時候才用的,那就行了。


我那些話是非常認真的說給喜歡尋找真道的道友聽的,希望有心修鍊的道友體會一下,假如15天後有所感悟,就堅持下去,假如30天真的知道了,那平常就沉默,有事情應事情,無事情就在道裡面。


一旦明白以後,一切法門,就不再是問題了。


大家注意:外想不入,內想不出,不是說內裡面沒有念頭,外世界沒有動靜。而是事後已經想不起來,因為當時沒有在意。這叫:能屏眾緣,永除染著。也就是已經「於正念中」了。開始體會到的時候,很脆弱,所以開始明白的時候叫嬰兒----大家以後就知道以前常常談的要化去嬰兒,那個嬰兒有形有象,還在境界裡面走。這個才叫嬰兒。開始明白的時候,因為道力很弱,很容易被念頭拉走。道力漸漸加強的時候,念頭帶走,不會很久,自己自然又回來了。

網友甲:
師傅:這個外想不入,我明白,內想不出可以舉個例子不?


王道長:
剛才你在同我們對話的時候,看見群裡面很久沒有人說話,自己思想裡面不自覺的流出一組旋律來,也許是喜歡的歌、也許是昨天聽到的一個笑話、也許是什麼電視裡面的場景……他們一個連著一個,但是很快就過去了,因為你對每一個念頭都沒有去追去隨,這叫內想不出。
道力加強的時候,不用擔心念頭會把你帶走,不要擔心自己毅力不足。因為生理開始運轉的時候,運轉的力量會把你拉回來:比如天目開前眼眉間的脹感:生理真氣流動時候的各種反映都會把你拉回來的。

網友乙:
「你問問師傅,他也許也跟"神仙"打過交道! 」

王道長:
道力加強的時候,如果偶然動心,內景已經明白而不執著,這個「偶然動心念」直接就可以轉化成針對你好奇對象的力量。這個力量在外世界展示的時候,就是神通法術:包括對風雨雷電,花香鳥語的調動明白都在自己的意思裡面。道力越深,「法術」「神通」的效果就越大。其實你不是神仙,別人叫你神仙,你怎麼辦?


提前說一下一些小事情:如果知道當下以後,遇到事情還是有感情反應的。主要避開忽然升起的歡喜心、忽然產生的嗔恨心。避開比較兇殘的、淫穢的、低級的環境、場所、畫面。早上一般不去回憶昨天晚上的夢,中午不要接觸戰爭的內容,晚上不要弄影子。
而且這個無為法其實不是法門 。是對回到本體的表達 。

網友丁:
道長講的都令人欽佩,可是實修總是那麼難。請問道長:您覺得以一念代萬念——即持誦某種咒語,對於進境很有好處嗎?

王道長:
你仍然在談方法。剛才我們在談本體的驗證。念頭是有的,就像外面的聲音。現在你的身邊其實一定有許多動靜吧,這些動靜沒有影響你上網吧,這些動靜你是知道的對吧,但是等一會再問你剛才身邊的動靜,你就不知道剛才發生的是什麼動靜-----這就是念頭,心中的念頭也是這樣的流走了。

王道長:(接上面無為法的講述)
就這樣在生活裡面培訓自己一段時間,慢慢就體會到了。不疾不徐的體會,不要追求很快就弄明白,也不要放棄。走路完以後,需要做的忘記剛才路上的一切,下車以後,需要忘記剛才車上的一切----不是忘記,而是真的沒有在意、沒有在意路上的一切,沒有在意剛才思想裡面的一切。等15天之後再開始在這種狀態裡面收神,感覺神回到了眼下。
道德經上面說的,魂魄抱一,恍兮惚兮,無為,道,象帝之先。……都是這個。

道教的早晚課非常有意思,上面說:誦持萬遍,其意自現。大家想想:讀一萬遍,讀著讀著會走神的,走1次2次3次以至於100次1000次,都還可以因為怕褻瀆神靈、怕自己不專心不認真失去仙緣而努力糾正。1000遍以後走神的時候就多了,再往後,在某個時刻猛然驚覺:呀,剛才誦的是誰?一下就知道是那個恍兮惚兮的、無為的、魂魄抱一的無知無覺的傢伙,呵--已經在道裡面還不知道呢!

現在道教明白念阿彌陀佛的真正含義了吧 。
那天我在一個群裡面說:如果再發阿彌陀佛而不知含義,我熟人不能夠改變這個人的習慣,卻可以離開這裡!因為那個群,每天沒有事情的時候,就發一大版的阿彌陀佛出來------網上的流行語我也學會了:暈死。

王道長 :
真正的龍虎是心意。
心如果表示內想,意如果表示外想,那麼內想不出,外想不入,意思就內在的念頭由他接二連三,外在的聲音如耳邊風。好比現在有孩子不停不停不停不停不停的叫你不上網了去陪他玩遊戲,你當沒有聽見。他拉你,你也繼續進行對話----就是這樣的。

網友乙:
請問老師:合一後?幹嘛?是否是空寂一片?什麼都知道,卻不能參與?
網友甲:
有物至精,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王道長:
這是對世間已經沒有疑惑之後的事情。看見了宇宙生命的本源。可能得先把這個「發獃」法體會了,然後交流體會。其實是同一切都不矛盾,對一切都只是輔助,因為自己就在本源上面。

網友丙:
師父請教一個問題,讓神在空寂中呆住,和讓神回反觀,這兩種境界是不是不一樣?


王道長:
如果從「發獃」法找到自己【相信許多人很快就能找到的,因為我已經知道有人在開始明白本體了,只是還需要驗證和守固】,那麼神也不完全是主人,自己同神一樣的在順自然而養自己。這時候的自己就是嬰兒。

網友丁:
發獃久了也會出丹?

王道長:
真正的道所謂的丹,就是這個。因為道書上面說:心是龍入海,意為虎歸山。心意兩歸大丹產。 降龍伏虎也就這是個東西。開始的時候,沒有人注意,象發獃,象專神、象思考,有人的時候,象走神,收神斂氣。習慣之後,就非常自然了。似守非守!別刻意,不落空!不前不後,不左不右,似動非動! 拿起事情就應就做,事情過去就回來。 對所有的事情執著,象是流浪。回來象是回家 。

網友丁:
我現在沒明白的是,是不是不用守穴位?

王道長:
不用。但是各氣穴會自然展示。如果自己不懂穴位的運轉,就不用管他,因為你只要在「家裡面」,生理的運轉比你用意思去支配要全面得多。

網友戊:
道長,「發獃」過後,有種類似頭疼的感覺。

王道長:
你是在故意「發獃」,我說的「發獃」,是要你去回憶走路、做事、思考、聽歌曲……等那個沒有注意很放鬆的時刻,那個過程就是本體的展示。每個人每天都很多時間在本體展示的裡面,可惜自己不認得。我說的方法只是提供給你參考體會,也許你一次忽然就明白,那就成了。但是你把我提供的「方法」真的當成了方法。專註於方法而成了一種法門,奈何。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就是大家剛接觸的發獃法。恍惚杳冥之中,神與氣精三品上藥自然運轉,生理同天理障礙開始消除,於是宇宙和生命的規律便逐漸瞭然於胸。無,是沒有念頭卻照見所有念頭像天空的鳥飛過,沒有痕迹;有,是雖然沒有念頭卻不是木頭,反而更明白更清楚的知道一種真實的存在,所以存無守有。頃刻而成,是運轉通達的驗證。
處在剛才說的本體裡面,自己發獃無為,精氣神卻得到最徹底的合於宇宙生命規律的自由調節,於是叫迴風混合。大約100天,就比較穩固了【百日築基】。

一紀是60年,知道本體以後,有事應事,無事便丟,常常歸於清凈之中----大家知道清凈是什麼了嗎,不要回答沉靜在那裡沒有任何的打擾哦。這樣堅持,60年左右,就可以自由選擇走和留的打算了,這叫飛升。飛升有許多種情況,前面談過了。這裡的飛升不一定指白日飛升,也包括坐化、刀解……反正是自己掌握著來去。死死地守著任何的方法,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修行,只要不明白這個才是真我的話,都可能掉到別人罵的「饒你經過8萬劫,難免一朝落空亡」的有執裡面。因此知者易悟,昧者難行。

履踐天光,是清凈的感受和反映。命功加強之後,那個真實的感受那種清涼無著的、本體展現的乾淨。呼吸育清,是生理自然的調節,生理的毛孔派出停留的廢物之後,有一種「凈土」般的清新,所以不是指呼吸本身。玄是體,牝是用。出玄入牝,就是知道並且掌握從極化到本體之間的道理,所以開始把握「我命在我」這道門的鑰匙了。若亡若存----繼續發獃。綿綿不絕---生理的運轉越來越順暢。道力養成了,就固蒂深根。

網友蓮:
道長,不知為何自己有時總被一些外界的雜念牽引自己的心,靜不下來,怎麼辦呢?


王道長:
可以先保持形體不動,再慢慢體會心也不動的感覺,慢慢就可以糾正了。形體不動,就是不管雜念怎麼起伏紛紜,走路還是剛才走路的樣子,思考還是剛才的思考神態。心也不動的感覺,就是自己沒有因為剛才流過的念頭而悲傷或者喜悅。那些念頭過了就過了。過了就忘記剛才在想生命了-----這樣堅持,時間一長,再看看那個沒有被念頭左右,一直沒有停留在念頭上面的人,他是誰……就是他,他就在道裡面,他就是已經在道裡面卻不認識道的人。認識到以後,還是那樣生活,把神收在眼前就可以了-----不是收的收。念頭流過而自己不動的時候,互補品自然交於眼前的。

網友然:
這麼厲害。我很一段時間了。每遇到這個時候我就及時收功,不往下了,這對嗎? 謝謝道長解答!


王道長:
不對。必須習慣他,震動是修行的必然階段。震動的時候,不是沒有動心,沉靜而已。等震動完了,再看看那個沒有動的人是誰。他就是魂魄相交的「人」。因為他不可以動心,但是念頭一樣存在。存在的念頭沒有打擾他的沉靜,震動也沒有使他改變狀態,這個人就是真我、本體。如果體會了,以後的修行,在日常生活裡面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保持那種狀態。這就是無為法,就是發獃法。
所以說,任何一個階段,能夠回頭,就是道。

某網友:
那麼,依道長看,萬法所附的核心到底是什麼?也就是說,只要把握了這個核心,一切的方法也只是方法了?


王道長:
就是道。把道的體和用弄明白,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某網友吟:
我有一次電腦上讀文章,讀的讀的我的心思就停住了,停了10多分鐘,原來是無為法啊。

王道長:
如果反觀當時的用心在哪裡,就知道道在哪裡了。

某網友守:
什麼時候才能得到這份明白,並且守著這份明白修持呢?修道是快樂的也是艱難的!

王道長:
循序漸進吧。

某網友守:
這樣說可以嗎,一直意守丹田,心靜就是,其他不管。

王道長:
是專心於一切自己在做的事情,把什麼丹田、意守、周天都忘記。

某網友弘:
道長,您曾說過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時間處在本體裡面,可以舉個例子么?

王道長 :
比如你答應幫朋友辦事,在辦事的途中注意力卻沒有在這事情上面的時候;比如要你看門,你守著門卻忘記了門存在的時候;比如你吃飯卻忘記是在吃飯時候。
比如
比如
比如
·······
但是潛意識還是執著著,很投入。
比是比如你困極了,別人卻不斷打擾你的時候——這時候你不想再有任何的思想存在,你只想睡覺,卻沒有睡著的時候。
你安靜在走著,沒有任何挂念,不知道時間是怎麼就過去了的時候。
多數你不知道時間怎麼就過去了的時候——除了當時有特別的專註,其它都基本是。

某網友弘:
可當時人是不自知的。自我意識不知道在哪裡。

王道長:
是的啊——所以無為非常像發獃。

這種時候,思想必須有一個支撐點:是自己的別人拿不走,不是自己的再想都沒用。這樣就真的沒有動心了----也許可以有願望,卻明白自己打不破或者不想打破世間生命本身的運轉。
世間做事一定有三種情況----前面講述了的。如果你認為自己努力可以改變、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請參考那三種情況。

補充這篇文章的文字,我不知道在哪裡。
大體意思是:做事情的時候,
有自己可以掌握的部分:技術類;
有自己不可以掌握的: 結果類。
技術是精益求精,學無止盡。結果是矛盾永遠存在。

某網友:
知道了。老師剛才說到的混沌法學生以前從未聽過,也是無為法的一種嗎?

王道長:
都在守本體,只是名詞不同。古代修鍊大道、即修鍊本體,有一種說法叫修鍊混沌術。德道經正式提出無為,之後就沒有門派專門介紹無為法了。只是在不顯著的群體流行。
原因之一是可能混淆於佛教的心理修行,因為在理論上面會掉入佛教理論的框架。
佛教理論裡面體現最終結性質的理論是三界唯心。讓人們把無為法當成心理修行。而無為法完全不在心理修行的理論框架裡面,道理是:
1 無為法仍然講究精氣神的積累
2 無為法最後講究天人合一、即生理是小宇宙外世界是大宇宙,兩個宇宙的運轉規律完全一致無二,並且最後是一體
3 無為法不會留下舍利子
4 無為法在表達宇宙規律的時候,把宇宙智慧分為天地人三才-----這是最傳統的民族智慧

而三界是不是唯心,我們前面已經有了講述:也可以說是唯身-----參考前面的對話
生理和心理沒有誰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對這個問題,平常道在前面闡述最多。

某網友:
學生嘗練習走路發獃,但過不得眼睛這關,眼睛才一動,念頭就又回來了,神隨目光之所及而動,就出了功態。後來就嘗試在坐車的時候練習發獃,需得一塊不動的視野鎖住目光,再由此而把眼神焦距延伸至遠,於是方可呆住許久。由此也得過眉心發緊、後頭皮悚然而精神不勞累之類的小驗。但學生不知為何,每每念停則息自住,息停則久而念出然後覺得憋氣,更別提帶功走路,帶功開車,有事兒應物無事則回混沌這種高級功態了。無為法卡在這個瓶頸上無法進步。
學生每天都有兩個小時必須花在地鐵交通上,這是很大的一塊時間,若是能夠用在修鍊上,那將會把靜功的時間提高一倍。
學生認為這種時間在俗人只是浪費加疲憊而已,但要是能用無為法的話,就會既不枯燥又能精進的絕好機會。坐地鐵,不能保證坐著不動,經常站著還要手拉吊環,但精神可以解放出來。所以在這裡拜請老師再賜具體的方法,比如初學用否準備工作與收功、形體用否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之類,眼光是否看固定或是望遠方虛空,用否注意什麼關竅之類的,煩請老師不吝指點。

王道長:
行路坐車,首先是行,再才是修。所以一定要先把路走好。無為法同行走沒有矛盾,並且可以服務於行走。
行走途中沒有特殊的姿勢和專註點,只有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形成的習慣。比如沒有修鍊無為法的人,途中在思考其它問題,卻也不影響自己的行走,他們看見熟人也可以招呼的。無為法就像思考問題的人走路一樣自然。只是應付完事情之後又回到當下。這個當下是不執著於任何現象、狀態的一種實在,語言沒有辦法描述。如果體會明白,就可以知道現實世界也是「真空」生的「妙有」。
你還是太專註了些。
沒有思考、沒有執著、沒有停留,一切都在自然裡面。不是輕鬆、不是緊張、不是功態、不是方法。你看那河水,他就那樣流淌,遇到石頭就起一個浪花越過去;我們遇到事情,就像水的浪花。不是木頭,不是行屍走肉,念起的時候慧照一下,明明白白。這就是本來。
在這種無為裡面,精氣神會自己凝聚.

某網友:
道長能說下玄關一竅嗎?我想大家對這個問題的興趣是大得很。

王道長:
玄關一說本來是指道,指的是魂魄相交,是修行千百度,證悟一剎那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初級階段,眼前似有非有的存在一團靈光,很短時間---幾天、十幾天就過去的。人們就誤會成守眉心、眼前三寸的位置,並且把那個地方當成玄關。玄關一竅,是本體的展現。修無為法明白以後可以驗證。沒有驗證的人,就誤會成守眼前,他們說道就在眼前。是的,在眼前,可是守和自然的聚是不一樣的,起點不一樣、過程不一樣、生理的調節不一樣,歸屬也不一樣。

魂魄相交後的命功驗證

【原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
.......能屏眾緣,永除染著,外想不入,內想不出,於正念中,乃得五藏清涼,六腑調泰,三百六十骨節之間有諸懘礙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盪,即引太和真炁注潤身田五藏六腑。心目內觀真炁,所有清凈光明,虛白朗耀,杳杳冥冥,內外無事,昏昏默默,正達無為,古今常存,總持靜念,從此解悟,道力資扶,法葯相助,乃節飲食,驅遣鬼屍,安寂六根,靜照八識,空其無蘊,證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

這段描述,一方面作為傳承,另一方面是作為驗證!驗證後的所有法術應用,都只有口訣,再沒技巧或者密傳!有用也無用——誰都不會因此而停留。

解釋:


一,引太和真炁注潤身田五藏六腑,這個不需要高明老師的指點,不需要機會火候,大道至簡,體會了就明白,輕輕做起便是。知道「外想不入,內想不出,於正念中」這個中了,就是魂魄相交的時候,也就是修行千百度,證悟一剎那的那個明白。這時候的命功修行非常簡單,一切法界的現象全部被照在裡面,隨時可以調用,一點神秘都沒有。把原來的丹道嬰兒等等全部化去之後,身體的運轉非常厲害。那時候我看見我的師兄道友們通關,在活動身體的時候,全身的骨節同時發出共鳴,站在他的旁邊,好像是聽見悶悶的火炮炸響,就是走在路上【不在靜中】都可以辦到。因此很能理解為什麼身體可以返老還童,為什麼可以隨便活多少年。同時也明白這個身體真的是載體,可以隨心意變化【身體的本身可以,用術可以,用咒令也可以】反正明白了就是心意轉,身體隨之而轉。


二,乃節飲食,不是故意的不吃,而是「精滿不思淫,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的那個飲食。


三,驅遣鬼屍,鬼屍是原來道書上說的三屍,也就是心中低級的、邪想的那部分受慾望指揮、支配的那些念頭。


四,心目內觀真炁,所有清凈光明,虛白朗耀。這不是任何功態中的光和象,是宇宙和生命的本體——就這個樣子:注意的時候便沒有了,不注意的時候它就在那裡。


舍利子。又此眼等譬如泡沫不可撮摩。於泡沫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法不生。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陽焰。一切煩惱貪愛集生。前際後際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諸行不轉。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芭蕉。體不實故。於芭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幻化。顛倒集生此幻化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夢中。見諸色相非真實故。於此夢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谷響。由緣生故。於谷響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影像。隨諸業惑之所顯現。此影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浮雲。聚散無定體非究竟。此浮雲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譬如電光。剎那變滅。此電光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虛空。離我我所。於空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愚聾。無所覺知。又如草木牆壁瓦礫諸非情物無所覺知。而此愚聾非情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諸行。皆流轉故。亦如風鳶假緣和合。此諸行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皆是虛假。一切不凈之所積聚。此虛假法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如鏡中像。隨物顯現旋有旋無。是破壞法。此鏡像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猶如苦井。老病死苦四蛇二鼠交相侵迫。此苦井中無我無人。乃至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又此眼等無實邊際。浮塵之根死法所侵。乃見邊際。此邊際中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補特伽羅。無意生無儒童無作者亦無受者。如是了知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舍利子。蘊處界法亦復如是。
若菩薩摩訶薩。內心堅固真實相應。永不墮於貪愛法中。若墮貪愛。無有是處。於貪愛法真實厭離。


感恩題主開題!

您說: "七情六慾 無法去除"
末學 所學法門 沒想要 去除甚麼
但 許多 不善的 漸漸會自然 不生

末學 所學 四念處禪修 重在實修的練習
覺知觀察的能力 進步很慢 但其累積性 是可觀的 (如鍛鍊身體一般 越練習越發達)
這篇的第5帖 有略述次第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

能常在動態中練習禪修 就可能在 日常生活中 漸習慣於 不被境轉 不浮躁 常在 "覺" 中
這篇是末學 學習 動態中練習禪修 的報告 (第11帖)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page=1#pid650341

您若花時間參考 末學的以上心得報告
您會發現 修習 四念處
經由 身念處 (對身觸的覺知熟悉後 也加強 眼耳鼻舌意觸覺知的熟悉)
而練習 受念處 (苦集滅道 對苦 覺知觀察的熟悉)
而練習 心念處 法念處 (對十二因緣 無明...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病死憂悲惱苦 的熟悉)
自然的 練習 覺知觀察 四聖諦


若 真能 時時 都在 日常生活中 都念住所緣 自然的 就能達到 不被境轉 不浮躁 常在 "覺" 中
這進度 因人而異
末學的進度很慢 但 原來的 火爆習氣 的確 改變的 非常非常多
覺觀的能力 及 習氣的強弱 是 進步的因素

起心動念 七情六慾 沒關悉
被自己的想法 或 思維 牽著走
(做 自己 想法 或 思維 的奴隸)
才是問題
如這篇所說: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32
練習久了
您會發覺 起心動念 七情六慾 越來越淡了

別為 自己暫時 還做不到而煩惱
做不到 是事實
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放下問題 才是重點
所以 暫時 還做不到 就只要知道 自己現在的能力還做不到 就好
趣向如實 (不加油添醋) 是重點
時時 都中性的覺知觀察
會讓自己習慣於 無貪無嗔無痴 的生活
經歷 長時間的練習 您會覺得 自己 越來越不被外境所轉

祝您 早日成就!

感恩!
祝福!


首先說明一下,修心並不是與天地斗與自己斗,而是要與自己和解。順著自己的心思,引導自己的心思,而不能放縱或者壓制自己的心思。

這裡說的修心,是修鍊對於情緒的控制能力,修鍊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和中醫概念里的「心」是無關的。

修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系統」的功法。這種功法適合初學者入門,也能夠修鍊到高深境界。有難有易,由易而難。

修心的第一步不是注重現在,這是很重要的一條。修心的第一步是,把以前的爛事翻出來,然後去從情緒上解決這些問題。童年理論認為,人長大後的大部分行為模式,都和童年時候父母和自己的關係有關,和小時候積攢下來的情緒有關。這種時候,就應該去反思以前的種種情緒,把那些恐懼,悲傷,無奈從自己的記憶庫里提取出來,讓自己再經歷一遍痛苦。這一步是很難的,因為人總是習慣了逃避不好的情緒,習慣了逃避痛苦。要做到這一步,需要極其強大的洞里作為支撐。以前的爛事對自己的影響消失之後,人才能夠真正的活在「現在」。

當完成了第一步的時候,人對於情緒的覺察能力會增強很多。所以人就可以在「當下」感知到自己的情緒。知道自己現在的情緒是平靜還是急躁還是焦慮還是悲哀等(大部分情況下處於平靜),而可以感知到這些情緒之後,人就有了自己做選擇的能力。你可以選擇把情緒釋放出來,也可以選擇讓情緒消散。但是這兩種方式並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在你可以覺察到情緒之後,你就有了控制它們的能力,當你可以控制他們了,它們就不會在給你帶來困擾。

修心的第三步是幾乎不會有情緒產生,因為情緒在剛開始產生的時候,你就感知到了它,讓它消散在了萌芽時期。大部分時間處於平靜。平靜是能量等級最高,最舒服的一種狀態。到了這一步,大概就是平常人所說的「開悟者」的境界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境界已經足夠了。

上面的修新方法,是《零阻力》一書中的方法,書中有更加詳細的描寫。走的是西方心理流派的路數,如果對於心理學有一定研究,那麼這種方法是很適合練習的。之所以沒說道家和佛家的方法是因為,道家的方法對於修鍊之人要求太高,佛家的方法又太多太雜不系統,都不太適合初學者。


修也者,反省也。

與天鬥,與地鬥,與自己鬥,非修心也,是爭鬥矣。

《禮記》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民,人也。一個人不說難聽的話,不惹怒人,能安順他人之心,便是禮,便是溫柔。

是故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正是溫柔的人怕給他人添麻煩。

是故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思考與自省,並不用與誰爭鬥鬥,溫柔的對待即可。

所以子墨子說:「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也。」貧而不偷雞摸狗,富而多行義舉,對活人有愛心,對死人有哀痛,這四種心態不能虛假,要反省自身。

所以子墨子說:「藏於心者,無以竭愛。動於身者,無以竭恭,出於口者,無以竭馴。」

這都是爲了讓自己更溫柔呀。

修心,是為了讓自己更溫柔的對待這世界,而剛毅,正是出於無限的溫柔。

《墨子?大取》曰:「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殺己以存天下,是殺己以利天下。」

這種剛毅,需要何等的溫柔才會說得出呢。

順安喵~。


1靜坐,放空

啥也不想能超過十五秒的,就算是神仙了

2.轉個小周天

能睡覺前躺著轉完,知道主要穴位的,就可以健身

3.睡覺前眼保健操
按壓不疼的,可以不做睜眼瞎
4.回家休息時,能三省吾身
今天沒缺德吧
今天沒辜負吧
今天能給自己點贊吧
三個都YES,至少還做得到「」這個字

碼太多字有裝逼嫌疑惹人煩,就到這吧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
只要還能修,你就還能行,這就是修行


為啥要去除七情六慾呢?人的本能怎能去除呢?


心腦體是三位一體的。

現代人,能鍛煉的都挺少,還修體?
中國人那可憐的年閱讀量……還修腦?
體腦都不修,修啥心呀!

先每天鍛煉、每天閱讀,保證自己工作方面也能夠財務自由,才有可能考慮修心的問題。
————————————————————
前面算是前提,都還沒有開始回答問題。

修心也是有方向的,有可能得多方面去學習,各種宗教、理學、心學……講多了就類似成功學了。
還是跟自己的原動力跟環境有挺大的關係的——或者自己已經有認定的「自我實現」的方向。
如果還沒有理想(理智的夢想),再還是先修腦體吧!

修心每個人都不同,個人覺得,每天鍛煉外加讀雜書,一段時間(還是得看環境與天賦)後,自己會有方向,可能是多數自創,也可能完全學習前人。
都挺好,那時候,您就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了,在現代中國這樣多數沒有信仰的世界裡面,應該會活得挺不錯——「挺不錯」不是目標,只是真正的修心人的額外獎勵!


不去空談修心,把每件事處置得宜,就是修心。


冷飯熱炒,順便求粉。

現代人說修心,修心修心,顧名思義,得先找到心才好說修啊是不是?

心是什麼、心在哪裡呢?
在修道路上,這個問題是必須正視與解決的。不然修行了幾十年,自詡為修行人,被人放在案板上供作大師,到最後竟然連自己的「心」都不知道在哪——這修的道,是幫誰修的呢?

吾有惑矣;惑從何來;惑從心來;心在何處?

所有問題與疑惑的來源是外在,所以關於外在事物的問題得到解決的答案便是疑惑了結之時。但外在事物無窮無盡,問題亦無窮盡時。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知乎提問——回答的機制對於解決終極問題並沒有卵用。

於是我們可以辯證的得出: 若一切問題與疑惑都是外在事物所引起,那麼一切問題也必然歸於「心」。事物雖然無窮無盡,可我們各自卻只得一顆「心」。那麼為什麼不是這樣:若外在問題無法窮盡,若我們把自己的「心」窮盡了呢?一切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悟道在佛教,不論是南傳、北傳還是藏傳,只要是悟道了,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無惑」。 萬物引起萬法(萬心),萬法歸於一心。不是嗎?
若惑從心來,心在何處?
這個問題一直困惑了我好幾年,我嘗試過把自己的念頭解剖分割,嘗試把情緒孤立於清醒之外,嘗試於心無雜念。
甚至於我跟自己說:你的思維不是你。
思維只是工具。

心的定義

修道者修之於心,解脫亦即是心之解脫。是以修道得找到心在何處,才有修行可言。那麼心在哪裡?

內經云: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接納世事反映到內在的機制就是心。

俱舍論亦有云:集起為心。思量為意。了別為識。聚集起一切精神內容的是心,恆常思量不斷的是意根,產生分別作用的就是識。

上面所說的心都是妄心,佛法中稱作意識、七識末那、八識染阿賴耶和合體。在道家叫作魂、識神。包括一切後天(出生有意識以來)的一切記憶、觀念、情緒與思維等。

這是心在染在濁的部分,在凈在清者便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先天一點靈光——元神、覺性。

一般意義上說的修心,指的是修去妄心的干擾,以便於行者能認識到真心的所在。如拔雲以見虛空,若識得虛空性在,那麼雲消雲散已不在話下,難損虛空分毫。

是以真正意義上的「心」是不用修的,也根本修不了,如虛空相似,不增不減,不生不滅。識得護持便是。

心之狀態

(一)

普通人心的狀態有三種(後天識神、狹義理解也可以說是思想、念頭):
一是回憶、懷念過去;
二是預想未來;
三是對當前事物、情景的留戀、執著。

除非是明了當下的人,否則不可能跳出三心的範疇。

當我們觀察自心的遊離狀態,之後了悟三心之虛妄,不思過去;不念將來;並放下對當前事物、情景的慣性執著專註——那麼當下呈現的那一個,就是我們的赤裸真心。

這也是金剛經中所說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是要注意的是,雖然經過訓練,我們偶爾或隨時都可以做到不思過去、不念將來,也沒有對當前境界的專註執著,比如入靜時的安止,日常的無念發獃等。這還不是道——缺乏了一份清醒與明了。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放鬆身心,安然於那種無念發獃的狀態,回到當下,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看看周遭的事物、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簡簡單單平平常常,這就是事物的本來樣子啊。

(二)

很久以前我學觀心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你的思維不是你。

當我們發現這一點以後,人生就有了不同意義。


禪宗有一句話叫作認賊作子,意思就是我們的一生中,對於思想、對於觀念、對於情緒的認同——認為它們就是『我』本身。其實不是,我們可以看見、觀察到自身產生的任何思想、情緒。只要我們意識到這一點並願意進一步訓練。


當我們能看見自己的思維念頭,就自然會發現,念頭與思維不是我,而是屬於『我』的工具,同樣,一切心理上的痛苦與煩惱也只是思維分別取捨後的結果。思維是工具,而不是我,工具當然要運用,但不必認同它就是我們。

做個旁觀者,觀察它,不被它所忽悠。這就很好。

隨著觀察思維的深入,停止它,而不是聽從它給出的任何答案——是這樣或那樣。

到底,一切疑問與糾結——這是站在思維的角度理解,卻沒有能力停止思維體會真正的自己。

觀察者與被觀察的思想、情緒,就是知者與被知者。在訓練的過程中,知者被鞏固,不為情想所牽絆,就是一般而言的對境無心。這時候回到知者本身,便是不加思維辨識抽身事外的『旁觀者』, 這個冷靜的傢伙就是佛性的化身,跟不加思維辨識直觀的『看見』是同一路貨色——雖然還不是真心,也近似是了。

放下對當前境界的掛礙,知的屬性便無根可尋——哪有什麼形相可得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婆媳關係很緊張而翁婿關係則問題不大?
正式步入社會以來,你學到或者悟到了哪些為人處世的經驗?
經常看到人說老實容易吃虧,老實和吃虧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生活中大多數印章都是都是正方形圓形?
你在哪個瞬間感受到了生活的溫暖?

TAG:生活 | 靈修 | 佛法 | 修行 | 修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