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才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就說自己老了?
是不是因為告別學生生活,與初入社會的各種不自在與妥協?而帶來的一種消極風氣?
現在人的毛病呢,是總覺得自己經歷的太多,懂得太多,其實說這些話的人,往往書沒認真讀過幾本,混了一個大學出來,看著茫茫的人群在人才市場裡面,瞬間覺得不會再愛了,覺得自己蒼老的不行。
這種「感知障礙」體現了這一代人的彷徨迷茫不知所措和自以為是。先引用一段話: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像力。他們本可以吟誦詩歌、結伴旅行、開讀書會。但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像中年人那樣為了柴米油鹽精打細算。他們的生活,從一開始就是物質的、世故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種面向心靈的生活方式。——摘自西班牙《世界報》
20歲說自己老了,我覺得中國一、二線城市年輕人說得會比較多一些。他們進入大學或初入職場會面臨極大的生存壓力,會很自然的懷念中學時代無憂無慮的學習生活,進而生出一種「滄桑感」。歸根到底應該是社會客觀原因,大學教育和社會脫節,福利與失業保障制度不健全,求職培訓體系孱弱,這些都導致20多歲的年輕人生出這樣無奈的感慨。
補充一句:這裡並不是說西班牙的制度多好。。。他們的失業率和經濟活力實在堪憂。
因為20多歲的時候開始會有小孩叫你叔叔,20多歲開始要自己賺錢養自己,20多歲開始會羨慕那些還在讀書的學生,於是就會感覺自己老了。
亦或者是在於比自己年紀小的人談論觀點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和他們有了所謂的代溝,所以會說自己老了首先反問一下下,什麼才是年輕人理想的生活呢?怎樣的生活才算是年輕人過的呢?
就我而言,有工作,有地方住,一年可以做一次十天長途旅行,有個愛自己自己也愛的男友。人生一直有奔頭,有努力的方向,不用過於擔心未來婚後子女教育,買房壓力,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這就OK了。
但是實際上呢。鄙人,作為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有海外工作經歷,北漂兩年後轉正月薪5000+的年輕人。在帝都,每月月租1500,吃飯1000,交通和話費300,生活用品200。剩下2000,要用於同學朋友交際,婚禮份子錢等等。就算是比較節省,不愛買衣服買零食,一個月差不多存1000。然後作為北漂惆悵婚後子女教育費用,買房費用。據說帝都一個幼兒園贊助費都要20w了,還要排隊好久擠破頭去搶名額。這一個月1k的存款夠幹嘛的啊。攢一年,就算是不結婚了不要娃,12000,足夠旅遊的了吧。沒時間。各種加班。節假日也許要出差。然後加班費呢,木有,頂多排輪休去。忍不住爆個粗口,尼瑪。輪休還要抵病假用呢。吃五穀雜糧的,誰沒個生病的時候。一生病,多少銀子就又沒了。帝都出了限購房政策,房租就開始漲價了,鄙人離京的時候又漲了一輪。。。
這是鄙人自身在帝都經歷。說說身邊的同學吧。就知道兩個解決帝都戶口了的。
這兩位比較牛叉,家裡有關係。A,女生,高中同學,學習,額,,我不愛說別人壞話,你懂得,本科畢業後靠關係在京郊一個火車企業類似的地方工作,解決北京戶口。一個本科生,除非是超級牛的學校畢業生切能力超群,解決北京戶口,呵呵~
B,男生,大學同班同學,美國留學兩年歸來,靠關係進了一個央企,(人家麻麻是地方上的四大銀行行長好么。。),也解決了戶口。
A同學有門子,但是家底,呵呵~也在發愁以後帝都買房的問題。B同學么,就不說了,五年後估計沒壓力。其餘北漂的同學,都和本人差不多。其實在帝都找一個光鮮的工作並不難,難的是收入也要灰常高。有一位同學曾經在一個外國人開設的漢語教學機構當培訓師。培訓來華的大企業的大總裁們,據說總裁們一個小時的漢語口語課程費就是1-2KRMB,不過到我同學手裡的呢,,和我掙得差不多。那些在帝都的小公務員如何呢?認識一些CRI的80後和70後的小語種播音員和漢語播音員。有的要外派去澳大利亞了,辦簽證,要求有五萬資產證明,最好是存款。拿不出。。。都是結婚有孩子的北京人了,拿不出。。。還有一位出版社的80後編輯,老婆孩子在老家,他也是月光。據本人了解,他絕對是潔身自好老實本分不亂花錢的人。
發現帝都真不是外地人呆的地方啊。小年輕的所有幻想都一一破滅。鄙人果斷逃離。
等回到自家小城市。發現沒有關係,只有學識和能力是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的,尤其是非應屆生。就算有關係找個人民教師噹噹。有人的情況下,教師兩年轉正都是快的。轉正前月薪1300,轉正後2000上下。不過考慮基本沒花錢的地方,沒月租,吃飯和爸媽一起,交通就是自行車。攢下的錢和在帝都基本一樣多。老師還有寒暑假,還是帶薪的。但是,前提,你得有人,然後要送禮。如果你有人,哪怕是專科學校畢業生,也能回來在三本院校謀個教職。沒人,別想了,任何所謂的好崗位都不對外招聘。小城市么,還是會死腦筋,覺得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才是穩定的工作,才是好的工作,才是體面的工作,別人才看得上你,否則,呵呵~大多算是社會閑散人員,沒有正當職業。哪怕你自己辦班兒教英語,月收入8000+呢。呵呵~木有人給你交社會保險啊,呵呵~你懂得。某個學石油專業的同學告訴我,勝利油田和中原油田都已經三年不招人了,但是他不想回我們這邊的油田,沒發展,沒前途。明年這位仁兄就要研究生畢業,對於未來工作在哪兒,還是一片茫然。有的學了石油專業的同學,乾脆繼續讀博士了,研究生應屆生很好回本地油田,但是也是很不想回來。什麼是reality。see?這就是reality。
當然小城市買房,家裡絕對供得起。但是其他的什麼夢想啊,願望啊,就嫑想了。回到小城市,謀到一份體面地工作,基本上就能看到你退休是啥德行了。才20多歲的人,這輩子算是交代了。工作穩定了,於是各種介紹男女朋友。挑個湊合的,一不小心就結婚了,一不小心孩子就有了,一不小心。。。。這就是擺在我眼前的青年人生活。沒有任何激情可言,好死不如賴活著罷了。什麼認人生理想,生命意義,bull shit。這種死氣沉沉的生活,我也覺得自己老的不行了不行了。內地小城市也許還是比較適合養老吧。╮(╯▽╰)╭不知道別的小城市的人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額。。。鄙人也想找個其他的二三線城市謀職,,,不想亞歷山大,也不想死氣沉沉。。。不知道現實否?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想我19歲,就第一次被人叫叔叔了啊!作為一個曾經的正太,只能進化為怪叔叔了。
20多歲,最美好的校園時光已經過去了,看著互聯網上的新一代(當然,其實也差不了幾歲),看他們身處高校,甚至是高中、初中,盡情揮灑著青春和創意,當然不禁感慨自己的人生啊!
「新一代」必然比「老一代」更早接觸互聯網或者其他的新事物,有些新事物甚至我們才剛剛接觸,想到這一點,又不禁感慨「老了啊」。
其實,這句「老了啊」除去惡搞成分,也是包含著一種「少年愁」的情愫。「老了啊」可不是完成時,而是正在進行時,一到20多歲,眼看三十而立之年就不遠了。女子愁嫁,男子拼事業,(女子也有很多拼事業的啊!)20-30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正是我們把學習到的東西開始運用的時候,時間真心不夠啊!深深感覺自己「老得特別快啊!!!」
消極什麼的,當然不會有了。
但傷感確實不可避免啊。
初入社會,
嗚嗚~嗚~
我的美好校園啊~
看著那些比自己年輕的人有著更精彩的青春,想想自己失去的青春時光,難免有這樣的感慨~
是否還年輕,取決於是否還可以(敢)做夢。
如果有一個值得奮鬥的夢想並為之屁顛屁顛的努力,四十歲也是年輕的;
如果走上社會隨波逐流,發現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遠大理想變成了一眼望到頭的一輩子,一瞬間就老了。
定義一個人年輕或者衰老的是心。
從我個人來講,我年近三十,家庭的壓力、工作的壓力頂在頭上,感覺自己沒有了以前那種衝勁。每每考慮的都是現實啊,家庭啊,人生就這麼蹉跎了,也沒有神馬好的方案可以擺脫。(當然,我有幾個,我說別人。)
這種頹廢感確實很讓人覺得無力,無力感帶來的必然是衰老感,說自己老了就是這個意思,並不是說自己身體上啊神馬的老了。
心好累,感覺似乎不會再愛了。
23歲,昨晚和同學在球場上被一群剛軍訓完的小夥子狠狠的虐了……這時候只能感慨自己老了……
已經離開校園,更加廣泛的接觸社會,體驗到現實的殘酷和生活的壓力,大概就是這些吧
其實這多半都是調侃式的說法,從內心來說,沒人認為自己20幾歲就老了。不過有時候看見一些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年青一代,既有活力又有潛力,才感到長江後浪推前浪,心中難免有幾分惶恐。
其實題主答案就在你的描述中,你已經看破了真理了。
老,意味著走不動了,不知道怎麼走了,未來已經基本定型了。
形容自己敘述著未來的路迷茫。
這其實與上述答案中說的——年輕人一出學校就會馬上面臨中年人的境遇本質上是一樣的。
或許這本質就是loser也未嘗不定。
因為這是一個老年人掌權的社會,資源大多數在他們手中將繼續世襲下去,加上本身大環境不自由和關係網使底層社會向上伸展的渠道越來越窄,可想而知了
其實主要是心態,和年齡關係不是特別大
年輕,代表著有無限可能
可是,他們20幾歲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只有一種可能
多數都是單身狗,狗20多還不老?
因為發現比你小的孩子比你牛逼,比你還不著調還不靠譜。
對於這樣的人,就叫他去死好了,死了之後,人們就都會感慨,這孩子,年紀輕輕的就沒了。
我94年的 時常也會感嘆自己老了 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留下的記憶很少 聽到笑話 也會感覺有什麼好笑的 覺得一切都沒意思 每天不過是閉眼 睡覺 睜眼 起床 以前朋友都說我是愛笑的姑娘 現在都沒有人說了 以前很喜歡熱鬧 不喜歡一個人 現在反而喜歡一個人 走走 看看 也覺得挺好 總的來說 珍惜 每一天 開心 每一天!微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