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古墓麗影 崛起》中文配音?

如何評價《古墓麗影 崛起》中文配音?國行xbox one是否會因為中文配音遊戲而大賣?是否意味著微軟開始重視中國地區?

聽了勞拉的配音後,個人感覺十分優秀,不亞於英文,當初也是因為有中文配音的《光環》系列而入手360。我覺得遊戲的中文配音會成為玩家選擇遊戲主機的一項重大原因。


【VG原創】講中文的勞拉 『古墓麗影 崛起』中文配音曝光紀錄片
採訪鏈接:《古墓麗影10》中文配音首曝:勞拉講普通話了

不用謝,請叫我雷鋒

先說句,中文配音先天劣勢太多了

1 首先普通話的發音和遊戲人物口型就對不上,這首先就覺得怪怪的,雖然勞拉妹子的一頭黑色海飛絲,還有眼睛都頗有亞裔的特徵,但說中文還是違和啊。。

2 專業配音演員詮釋出的語音語調雖然已經是和平常說話完全不同的 『英文腔調』,但依然有很大不同,對於非常熟悉英文的朋友來說都很怪的。

3 翻譯成中文,本地化的同時,英文原版中很多的 inside jokes, 幽默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嚴重影響

4 顏值。。(宅男的幻想你不能忽略)

但其實這並不太重要,想聽原版?自己在選項里調節成 英音就行了,這更多的是為了推廣給新手玩家,或那些想玩卻看不懂/聽不懂英文的。

本土化是必須做的,效果如何,我認為能有原版70%以上質量,將 勞拉 (重啟後的版本)介紹給不太熟悉的大量內地玩家就算成功了。

銷量那是肯定會受到刺激上升的,至於重視不重視中國市場?

哎,國外那個廠商不重視啊?10年前就很重視了好么,還不是因為今年主機正式入華,有了實質性的回報才做中文配音,一切不談回報談情懷的都是耍流氓。

卡米拉·盧丁頓,勞拉原型,期待在《崛起》中再一睹她美麗的倩(翹)影(臀)

以上,想到什麼再補充。


首先問一個問題:譯配到底意義何在?

各位可以再去翻一下我的另一個回答中提到的配音那一部分的問題,在此就不多碼字了……
為什麼在中國流通的影視作品普遍顯示字幕? - 鮑楚祥的回答

我的那個回答中說的是影視作品,而放到遊戲中,遊戲譯配在實際功能上相比影視作品譯配的作用其實更大:遊戲由於其自身屬性的特殊使得其內容無法全部用字幕翻譯(比如單位語音,玩遊戲的時候只要哪兒來了一句話屏幕上就蹦躂出一行字,誰受得了?)加之一些有劇情的遊戲中劇情與操作同時進行,如果用字幕翻譯勢必在感官層面上影響操作
所以,那些老是抓著「配得比原聲好不好」不放的朋友,你真覺得一部遊戲(其實也不只是遊戲)的配音配出來完全是拿給你們搞「藝術鑒賞」的嗎???而《古墓麗影:崛起》的中文版之所以沒有嬌喘以及相對於台配少了一些環境上的細節,其實也正是出於這一個最基本的角度的考量,製作方省錢思維導致的"偷工減料"罷了(至於配音演員自身的表現這一點反正我是給予肯定的)

所以,在此送一句話:永遠都別忘了配音這個東西最基礎的功能型目的是什麼,不然,這款遊戲中不少人表示明顯比大陸這邊配得爛的台配為何存在?

可以見得,字幕和配音作為翻譯方式,從其各自的性質上來說其實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中國,尤其是在咱大陸這邊;就如同我那個回答中所說的,咱國家在影視作品播送中並不人性化的強制性字幕服務以及由於很多海外作品沒有引進觀眾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依靠民間翻譯力量等種種「國情」造就了一大群「唯原聲是舉」的觀眾……
在這個龐大的觀眾群體中,吐槽配音譯製作品,評論必寫「開口跪」似乎簡直都可以說得上是一種「習慣正確」了……「看不慣字幕」簡直就是件不可理喻的事(來點題外話:而恐怕也正是中國觀眾對字幕的不反感,從而也造就了彈幕視頻這個原本發源於日本的東西在中國的異軍突起。像「彈幕電影」這種玩意兒,為啥發明彈幕的日本那邊反而還沒咱這裡搞得積極?)

說到近些年大陸這邊海外引進作品的中文譯配,不由得想起了當年PPTV與音熊聯萌工作室合作製作的日本動畫《No Game No Life》的中文版,一部近些年大陸這邊譯配的非常少有的標準時長的日本深夜檔動畫(詳見:怎麼評價動畫《遊戲人生》(No game, no life)? - 鮑楚祥的回答)
而就如同那部動畫,這次,我們在這個年頭又很少有地見到了一部海外引進的3A單機大作《古墓麗影:崛起》的中文譯配。

那個動畫的中文版配音前前後後的遭遇看下來真的覺得挺可惜的……然而嘆息之餘,不得不回過頭來正視一個本題不少回答都提及過的問題:大陸這邊這些年的海外作品引進力度由於各種眾所周知的原因……確實不怎麼大。引進都沒多大規模,也更別提譯配這種提供全方位翻譯服務的事情了……
而再看看大洋彼岸的USA,《超次元遊戲海王星》這個無論是製作投入還是受眾定位都遠遠比不上古墓麗影這種3A級作品的遊戲系列依舊是從初代到新作從正傳作品到很多衍生作品都有英文字幕及譯配一套完整的翻譯服務,這就叫差距啊……

(情不自禁地又想跑題了……)講點自己的一些感想…我個人感覺美國的ACG圈子對日本聲優這方面的關注度不如國內那麼高,當然我並不是在有意婊國內這麼一個現象的意思;但是看著國內的一些國產手游反而還要找日本那邊的人員來配音、一些國產作品的對白台詞也是趨於日語口吻、一些日本那邊的作品在國內表現平平但海外(廣義海外,不止咱中國)受歡迎然後總會有一些國內觀眾/玩家如同吐槽譯配」習慣正確「般地搬出日本國內成績一番冷嘲熱諷等等等等這一系列國內圈子裡常見的現象……真不知這是咱國內這圈子的一種文化的不自信還是一種病態的價值態度還是咱國家海外引進服務的悲哀……

不過,畢竟還是得看看正能量的一面。想想當年「代表月亮消滅你」這句廣為流傳的配音台詞,再到後來「正面上我」這些民間字幕組的梗,而如今不僅僅是這次古墓麗影首次中國大陸這邊擁有了譯配服務,回望前頭的幾年,LOL還有DOTA2以及星際2等等很多國際大作也都擁有了中文配音,現在像LOL中的一些英雄的中文語音台詞也成為了人們津津樂道之語:譯配,如今正在遊戲這一塊逐漸被國人所認可
遊戲由於前面所提到的自身的特殊性,受眾對於遊戲譯配的接受程度又要明顯比日本動畫的譯配高。國內的譯配這一行里遊戲逐漸一座座地站住了山頭,所以,就目前而言國內譯配事業的發展,相對說來我看好引進遊戲這塊!(而關於今後引進遊戲這一塊的前景以及國外廠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別的答案也都談了不少了,在此我就只談談我其他角度的看法)

所以最後,希望遊戲能夠帶動咱國家譯配這一塊的事業,也希望古墓麗影:崛起這一系列的這一代作品能夠成為大陸這邊譯配事業的一個新起點!!


只單評論配音質量,我覺得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甚至槽點無數。滿滿譯製片的感覺,而且充滿翻譯和語法錯誤。
在營救約拿時的一句:「Hold on」居然被字正腔圓的翻譯成:抓住……我就實在忍不住,立刻ESC換成英文語音了。不過這個是製作方的翻譯問題,與配音質量無關。

什麼時候能把所有的「天啊」「我的天啊」「該死」都翻譯成 「我操!他媽的……」就完美了。(學學人家EA,《戰地4》的中文配音那叫一個良心,各種方言國罵。)

但是這次中文配音,在遊戲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現在,不少遊戲逐步漢化的,《古墓麗影》直接走在了市場最前端,說明中文市場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是個非常值得期待的開始。


配音還不錯。這也可能是為了討好中國大陸的玩家。畢竟中國大陸有13億人口,消費潛力巨大,任何廠商都不會無腦到忽略這塊市場。

但還是覺得勞拉作為一個英國妹子,說中文好奇怪啊,沒有代入感了。英配里那口英國腔有些小性感,挺好的,但是各種蜜汁嬌喘……噗,這根本不是我勞拉姐啊。


玩遊戲學英語再也不能成為孩子們的借口了


幼稚,感覺在看動畫片。


先表明個人觀點,強烈推薦購買,古墓麗影崛起的簡中配音可以說是良心中的良心,小里程碑式的事件。
首先,人民幣都做不到人人都愛,那麼我們可以先把雞蛋裡挑骨頭的這部分人排除掉,包括部分跟風的,玩都沒玩信口開河的,還有那些先入為主就是xx好的。
其次謹記一點,不要讓別人的那些所謂的思維觀點先入為主了。
最後我來說說我的個人體驗,入手有一個多月,歐版one光碟,自帶語言包。可能因為是輕度玩家的原因,之前簡中字幕的遊戲遇到的都比較少,更不要說這種簡中配音的3A大作了。所以說當我打開設置修改語音為簡中,並且去掉字幕顯示的時候,說真的,太爽了,真正有種要體驗遊戲的感覺,進入遊戲之後我再次覺得,這才是我要的遊戲體驗啊,我隨便那個角度窩在沙發上,不用再正襟危坐且費神盯著屏幕下方的小字幕,這才是享受閑暇時光啊,接下來的時間,我就舒舒服服的聽著我能聽懂的語言愉快的全收集通關了,全成就這種「自虐性」的事情我實在不行,另外這也是我唯一全收集的遊戲。以至於現在我玩別的又不習慣了,希望以後標配簡中。
說完我個人的體驗,多嘴再說說不敢苟同的其他觀點:
配音好不好?我不知道,因為我愉快的玩完了,並且未感到不適,可能確實有些翻譯文本了下,很影響體驗?我不覺得。
原聲肯定最好?何為原聲,不都是配音么?(我也是個原聲影視愛好者,但是個人認為遊戲和電影真的是兩碼事,即使這樣,難道電影院譯製片排片比原聲少?)
英語好,中配齣戲?不否認有些人齣戲,一個是喜歡,一個是先入為主的慣性思維,你已經先認為不如英語體驗好了。我自己倒是從始至終未齣戲。
因此我應該感謝微軟,楊夢露老師及其他配音老師,感謝他們讓我能舒舒服服有個更爽快的遊戲體驗,不管他們出於何理由。也希望之後的簡中配音遊戲越來越多,雖說這次也有很多瑕疵,但總體瑕不掩瑜。因為體驗真的是天壤之別。


牛逼啊!


說一個中文配音能影響玩家選擇主機,其實有點過譽了。
這最多是一個錦上添花的選項。
然而這也證明了遊戲廠商有為中國多添這一朵花的意願
這是一個好兆頭
今天是中文配音,明天是更多中文化遊戲,後天是中國經典遊戲登陸主機
滿滿的都是希望


聽過《AC編年史:中國》的「我會罩你,你也別忘了罩我」後,我已經覺得這次古墓的配音是神級的了


希望把呻吟和叫喊也換成中文CV配音,不然剛用中文通話完就發出了歐美妹子的呼號違和感好濃。
其次是翻譯非常死板,「你把洞穴清空了嗎?那裡安全了嗎?」-「我已經把洞穴清空了,你在那裡非常安全。」機翻和重複問話的痕迹屢屢皆是。
總之中文配音我給7.5分!


11月10日鬥魚UCG直播室有配音者的現場直播,大家可以關注關注。

剛剛看了UCG的直播,似乎中文配音是微軟的意思,而且勞拉配音是《步步驚心》《花千骨》等熱門電視劇的主配,實力是相當足的。那我倒是很願意看到接下來微軟在國內加大市場開發力度。等到時候,中文配音將會讓更寬層次的國人對主機遊戲感興趣。


感覺就是國配像是在念稿子,英文原聲是實實在在的在交流。
你選中文配音關我什麼事?但是確實英文原配效果更好。
不過這是語言文化的差異,你用中文並不會這麼說話。哪怕是在戲裡也不會這樣演。
所以這個問題沒什麼好討論的……要玩遊戲的,只要有中文界面就夠了,甚至對一部分人來說中文界面也不是必要的。對我來說就是:噫!有中文配音耶!聽一下!然後就切回來了。 會因為這點而被吸引的大約是新生代的遊戲玩家,或者說是主要看劇情又不會中文的,也沒法全列舉完,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忠實玩家不會在意這些……要說就因為這個提高了銷量,那太牽強……更別提有必要全中文才能玩遊戲的大多是盜版黨了,買主機不現實……

為了防止被無腦噴還是說一句,這次中文配音還是不錯的。但要說比原聲好就想太多了……


說到遊戲配音的影響,我就來說說在大陸發生的一款遊戲配音影響了中國遊戲業、遊戲雜誌發展、遊戲迷喜好走向的真實案例。
在大陸遊戲業發展初期的90年代,隨著遊戲主機在大陸的第二次普及潮(MD)和PC的單位/家庭裝機量提高,專門的正規遊戲雜誌開始出現,最知名的當屬大眾軟體(大軟)和電子遊戲軟體(電軟)。
在90年代中期,這兩大雜誌是同時介紹PC遊戲和主機遊戲的,只不過大軟側重PC電軟側重TVGAME,但起碼兩家兩頭市場都想抓,而現在我重點要講的是電軟,電軟負責PC內容的基本上就是一位編輯 筆名軟體動物,此君非常熟悉PC遊戲,受歐美遊戲影響甚深。
在1997年的夏天,軟體動物在每期雜誌必有的專欄里點名批評了武漢奧美電子公司,當時的奧美初成立不久卻一舉拿下了國際知名大廠暴雪的遊戲大陸獨家代理髮行,並做了包括語音的中文漢化。可在軟體動物眼裡這家沒聽說的大陸小公司完全不算什麼,在試玩了他們代理的遊戲後對裡面的中文配音做了嚴厲的諷刺批評。這下當時正崛起的奧美電子可不幹了,直接找電軟要求道歉,準備打官司的勢頭。電軟馬上在下一期登出道歉聲明,隨後軟體動物離職,PC遊戲欄目取消,電軟徹底變為TVGAME專門雜誌。
而武漢奧美電子憑藉代理多部暴雪大作一躍成為當時大陸PC遊戲業的龍頭企業。
而電軟讀者裡面的部分PC派玩家很大一部分受雜誌影響轉型為主機遊戲玩家,這個事件或多或少影響了一些遊戲迷、一些公司。


何時上譯的元老們再度出馬,給3A大作配一次?至少這一次讓我看到了希望


楊夢露配過蠻多角色的,在業界算是比較優秀的配音演員了吧,我希望微軟能解鎖水貨機運行國行光碟,畢竟不解鎖就代表水貨玩家只能玩水貨盤,國行玩家會優先選擇更早發售的水貨遊戲,導致國行遊戲盤越發沒人買賬

=======

感謝評論,已修復,另外之前沒想到水貨也包含了簡體中文和普通話配音,這一點我很滿意


一幫子人說歐美人說中文很怪 不協調。結果同樣的作品出日本配音後,接著去跪舔,曰:各有各的味道。
瞧這嘴臉


中文配音的遊戲,我聽過最好的就是魔獸世界 國服的。
然而印象最深的卻是 《地牢圍攻2》的繁體中文版,裡面女角色清一色的嗲腔。
對中文配音的質量不報太高期望


中文配音這種東西,我們可以不用,但是你得有.


整體優秀。
最大的優點是,眼睛可以專註到遊戲畫面上,以前看字幕或聽英文原配畢竟無法像母語那樣無縫;
但是和原生英文相比還是能聽出一些不「順滑」的地方。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你的名字。》國語配音不念絲 (si) 守鎮或糸 (mi) 守鎮,非得念系 (xi) 守鎮?
如何評價劉純燕等配音演員在《哆啦A夢 伴我同行》國語版中的配音表現?
想整一套個人錄音設備,請推薦?
電視劇里演員配音是怎麼操作的?

TAG:遊戲 | 配音 | 電視遊戲 | 古墓麗影遊戲|TombRaider | 電子遊戲軟體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