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常何,李世民能順利的登上帝位嗎?


謝邀。

常何為玄武門事變的關鍵,這是陳寅恪所發明論述的,但近些年主流意見認為,常何在事變中的作用並沒有陳寅恪說的那麼大,陳在這個問題上,其實是過度闡發了。

常何這個人,兩唐書都沒有傳記,他的事迹只有在一些其他人的傳記中零星散見,這其實充分說明這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人物。

但陳寅恪根據《常何墓碑》中的記載,推斷「事變中(常)何地位之重要及其功績之偉大」, 其實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證據有兩點,其一、太宗登基後,封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賜爵吳國公;段志玄為左驍衛大將軍,封樊國公;秦叔寶、程知節,先已封為翼國公和宿國公,此時分別拜左、右武衛大將軍,張公謹授左武候將軍,封定遠郡公。而常何是什麼職位?他僅僅是一個折衝都尉,爵位僅僅是開國男。

如果常何真的如陳寅恪所說,在玄武門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極其偉大的功績,為何如此功高而賞薄?

所以,從常何的封賞看,他在玄武門並沒有多大表現,也不是秦王府的鐵杆,而僅僅是臨時選邊站隊而已。

其二、常何當時並不是如陳寅恪所說是玄武門守將。事實上當時常何在玄武門的地位並沒有如此重要,僅僅是左右監門衛的長官。

常何是武德七年(也就是事變前兩年)被李二從外地調入長安,在玄武門擔任職務的,據《常何墓碑》記載,李二調他入京後,「賜金刀子一枚,黃金卅挺,令於北門領健兒長上。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錫驍勇之夫」,陳寅恪認為這是李二在拉攏常何及玄武門守兵,這當然是對的。

但陳寅恪忽略了一點,當時玄武門的守兵是府兵,是十二左右衛的府兵輪換承擔的,所以其人員是經常變化的,你今天賜給了這些士兵金銀財帛,過幾天他們回去了,你怎麼辦?所以不存在「以數十金刀子」收買可能。

所以,能夠讓李二以數十金刀子收買的人,必然是固定值守玄武門的人,而且人數必然不會太多,在玄武門上,確實有這樣一個編製,那就是左右監門衛。左右監門衛僅有四十多人(所以「數十金刀子」才夠分嘛),他們的職責不是守衛玄武門,而是負責玄武門的安檢工作,對進出玄武門的人員進行檢查。

而常何恰恰就是左右監門衛的長官(具體官職應該是監門衛左右翊中郎將,因為《馬周傳》中說武德初年,常何任中郎將,而玄武門的中郎將職務就只有左右監門衛的長官)。

所以,通俗地來講,常何其實就是玄武門安檢大隊的大隊長,這個職務說重要也重要,比如玄武門事變時,他起得作用很可能就是放李二他們進玄武門埋伏。但說不重要真不重要,因為在戰鬥中,一個保安隊長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而且即使他不開門放李二進去,李二也有一千種方法進去,因為玄武門真正的主將是李二真正的鐵杆。

那玄武門駐守部隊的主將到底是誰呢?其實是敬君弘。《舊唐書·敬君弘傳》說他「武德中,為驃騎將軍,封黔昌縣侯,掌屯營兵於玄武門」。玄武門事變的時候,建成、元吉餘黨猛攻玄武門,敬君弘部下勸他說「現在事情還不明朗,咱最好置身事外,看看再說。」結果他不從,率軍堅決抵抗東宮部隊,最後戰死在玄武門下。

這才是李二的忠實鐵杆,他死後,被李二追封為左屯衛大將軍,用這個官職來酬功,顯然是妥當的。


玄武門只是東宮與皇城與秦府軍事力量衝突的地方,真正誅殺太子李建成的地方在宮內臨湖殿側。再者常何只是一個小小的中郎將,他有什麼本事控制玄武門?玄武門真正的守將是雲麾將軍敬君弘,正是由於敬君弘率領的守衛宮城北門的一千屯營兵士臨時倒向了秦王,才成功阻止東宮與齊府來的大量增兵。敬君弘在玄武門之變力戰而死。


朱四尚能成功,李二如何不勝?


只要他想當皇帝,怎麼著不管用什麼手段都能當登基


順利登位


歷史沒有如果


推薦閱讀:

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魏徵這幾個人怎麼排?
近代中國史學家裡,誰是唐史專長(比如,鄧廣銘先生和王曾瑜都專於宋史)?
唐太宗武功蓋世,為何晚年卻受挫於高句麗安市城的無名之輩?

TAG:歷史 | 唐朝李唐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