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阿城小說《棋王》中王一生的棋道?

腳卵為了讓他參加棋賽,將自己珍藏的明代棋盤送了出去打點關係,可最後王一生為何又不願意去比賽了?

還有,在棋賽過後,王一生與九人同時下棋,完了之後,小說就戛然而止了,有什麼寓意嗎?

很久之前看到的小說,今天和人下棋,突然想起這些問題,很是疑惑。


首先,腳卵並不是單純為了讓王一生參賽而把自己珍藏的明代棋盤送出的,腳卵更多的是為了自己脫離知青的勞苦生活。腳卵對王一生有欽佩、有珍惜,前文他在剛認識王一生時候不捨得拿醬油膏到輸給王一生以後主動拿出自己的私藏來看,他對王一生是較為看重的,因此在謀自己前程的時候樂得做個順水推舟的人情。另一方面,倪斌其實也很想知道王一生的水平到哪了吧。
至於王一生放棄參加比賽,我覺得是王一生不想承這個情。原文王一生說到「被人做了交易,倒像是我佔了便宜。我下得贏下不贏是我自己的事,這樣賽,被人戳脊梁骨。」可見王一生並不贊同腳卵的這些做派,王一生頗有一些傲骨和倔強。他將母親生前為自己磨的棋像命一樣的放在身邊,不理解為何腳卵要用祖傳的棋盤送出去只為了脫離知青生活(前文王一生有說自己對知青生活很知足)。而且腳卵有自己的打算,後文他自己尋了前三名比棋。在他眼裡,比棋並不是非要在正式比賽上才能比的,私下比也一樣。這也是愛棋的表現吧。
小說並沒有戛然而止,他把貧困年代裡王一生如何追求下棋的那種勁兒寫明白了、寫透徹了,小說也已經到了高潮落尾,訴盡了人生百態。因而可以截止了。
我或許理解問題提出者為什麼會有戛然而止的感覺,一般通俗小說或許會著重描述王一生之後如何名聲大噪、如何飛黃騰達。事實上我在讀的時候也是期待這樣的一刻,期待王一生不必再像之前火車上與「我」初遇那般狼吞虎咽地吃飯,期待他可以沾染一些高大上的講究人的那種做派。但是那畢竟是我們,不是阿城了。
這篇小說或許是在探討每個人活著的目的,「我」喜歡讀書,也喜歡吃好一點;腳卵則是隔著幾代的重簾渴望重回彼時的精緻物質生活,棋非必要;畫家也會偶爾感慨活著不易,偶爾說不全那句「何以解憂,唯有畫畫」;王一生則是滿足於此時的物質,一心撲在棋上,無棋不能活……一定程度上說那時候大部分人對精神的追求是模糊的、不甚明確的,更多的還是在追求物質享受這個層面。但是王一生幼時的貧困使得他不覺得當時的物質條件是苦,反而對他而言那是比以前更好一點的生活,所以從王一生個人層面來說他的物質需要是被滿足的;退一步說,即便在王一生物質生活不被滿足的時候,棋也是他畢生的追求,有種極致的意味在裡面。

搜到另一個結局,附鏈接:原來《棋王》還有另外一個結尾

~~~~~~~~~~~~~~~~~~~~~~~~~~~~推翻重建分割線~~~~~~~~~~~~~~~~~~~~~~~~~~~

20170414

這個回答陸陸續續有一些點贊的。在此說下小說原本的結局跟大家討論。以下內容摘自上述鏈接:

「 這時小說的清樣已經出來了,一看結尾和阿城講的不一樣。我說你太可惜了,阿城講,「我」從陝西回到雲南,剛進雲南棋院的時候,看王一生一嘴的油,從棋院走出來。「我」就和王一生說,你最近過得怎麼樣啊?還下棋不下棋?王一生說,下什麼棋啊,這兒天天吃肉,走,我帶你吃飯去,吃肉。小說故事這麼結束的。」

事實上如果是在這樣一個結局下我之前的分析都要推翻再重來了。前面分析裡面講到物質追求和精神追求,對王一生而言精神追求明顯是高於物質追求的。但是在阿城原本的結局中,最後王一生還是重歸了物質追求,精神追求不再是畢生追求,甚至精神追求稱不上追求而只是物質追求的鋪路石了。

那是不是可以理解為王一生之前之所以對物質追求嗤之以鼻其實只是沒有嘗到物質追求帶來的甜頭呢?是在諷刺王一生嗎?是否可以理解為在物質追求無法得到滿足時,精神追求可以相對來說可以起到一定的對物質追求的補充作用呢?物質追求究竟是什麼,精神追求又是什麼,歸根結底這兩種追求帶來的感受是否可以互為代替?作者是否跟讀者一樣在心底里有「追求物質是膚淺,追求精神就是高尚」這樣的體會?

以上問題暫時是無法解答了,但是就最後一個問題,我覺得或許阿城心裡跟我們潛意識想的是不一樣的。他並非在諷刺王一生,在我看來這樣結尾源於他並非要貶低物質追求抬高精神追求,他在力求公正地去描繪每個人的人生追求都是對的、別人是沒資格去評價的。芸芸眾生自有自己的處世之道追求之果。

編完這段再次感覺無力,有種正說反說都有道理的感覺,還有自己答題時候對阿城作者的跪舔姿態有點太直接……噗。

或許過段時間又會有新的體會吧,但是有時挺不想自圓其說的。


想多了,《棋王》寫的不是棋的道,而是作者認可的某個哲學理念,棋就是個載體而已。棋的道王一生也沒有得,差得遠呢,最後留白反映出來的是「以後怎樣?」,這是給讀者自己去補的,和金庸雪山飛狐的結尾是類似的手法,算是開放性結局。
另外,主人公原型何連生這個人呢,從他晚年接受採訪的回憶來看,為人疏狂,自詡知青領袖,並不像是那個木訥的棋痴王一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文眼,是指一篇文章中的關鍵性詞句。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以及確定文章的中心。小說有小說的文眼,如果小說是漫天的風,這文眼就像是風的出口。有些小說文眼不明顯,藏得深,就像是一扇暗門。

鍾阿城的《棋王》是繼《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後,難得的筆記小說類型中的上品。《棋王》不設閱讀障礙,即便是不會下棋的人,看起來也能順暢。但小說講的終究是和象棋有關的故事,文眼自然是棋。

我出來,天已黑了。有山民打著松枝火把,有人用手電筒照著,黃乎乎的,一團明亮。大約是地區的各種單位下班了,人更多了。狗也在人前蹲著,看人掛動棋子,眼神凄凄的,像是在擔憂。幾個同來的隊上知青,各被人圍了打聽。不一會兒,王一生、棋獃子、是個知青、棋是道家的棋,就在人們嘴上傳。我有些發噱,本想到人群里說說,但又止住了,隨人們傳吧,我開始高興起來。這時牆上只有三局在下了。

《棋王》里王一生的棋之所以能成為一種藝術,核心就在那句「棋是道家的棋」。這句話夾在小說毫不起眼的位置,卻是隱藏的暗門。一般讀者容易忽略這句,但如果沒注意到這句,讀《棋王》的意思就不大了。

當年收破爛的老人教王一生下棋,說了一番話:

無為即是道,也就是棋運之大不可變,你想變,就不是象棋,輸不用說了,連棋邊兒都沾不上。棋運不可悖,但每局的勢要自己造。棋運和勢既有,那可就無所不為了。

在這裡,收破爛的老人有傳道的意思,但是王一生還未參透。到了他和九大高手對戰的時候,旁人一語道破,「棋是道家的棋」。其實棋哪裡分儒釋道,但王一生已經悟道,棋就有了道家的味道。無為即是道,王一生棋局前後無意間參透了無為的道理,由此成為一代棋王。

如果沒有「棋是道家的棋」這一扇暗門,棋王的由來只能算是民間高手的傳奇,有了這扇門,棋就開闊了,就有了棋如人生。


其實人活著,需要有個勁頭兒,物質缺乏的年代,精神上會更專註於某些事物,就像是夜裡看個星星月亮似的,有個樂趣。同意樓上幾位說法,寫的主要是平凡生活中的傳奇故事,而不是象棋本身。PS:話說我還特喜歡馮驥才老師的作品,傳奇故事特有生活氣息,有點像是評書演義,特接地氣。我這路俗人就好這口兒。


因為受人推薦,在圖書館找了很久才找到,卻覺得很值得。

物質匱乏的時候,精神的寄託尤為重要。

無論是拾荒老者的棋法說教、眾知青煮蛇肉的場景還是王一生一人對九局的情景描繪,都讓人津津有味。結尾處的留白更讓人意猶未盡,話不說滿只說三分,自有其道理。

平心而論,因為涉世未深,自己並不能真切地體會人世百態,自然理解不夠深刻,卻不妨礙對其的喜歡。

在我看來,無論是「尋根文學」還是「客觀冷峻的小說」,讀一本書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文學作品歸類,而應該是感觸。讀者只有有感覺,才會有思考,進而吸取屬於個人精神層次的東西。拋開其他文評要素,起碼在這一點上,阿城無疑是成功的。

文章很短,人物個性卻十分鮮明:繁文縟節卻惜才愛才的「腳卵」倪斌,重義氣家道中落的「我」,貧苦聰慧的「棋獃子」棋王王一天,慷慨熱情的畫家以及共甘苦的農場夥伴。每個人的性格都有缺陷,來自家庭也取於社會大環境。

那是一個極具飢餓感的時代,有錢也買不了油,卻也是具有溫情的時代,尤其是熱血青年之間,少了當今社會的幾許冷漠。

棋道究竟是什麼?是老者所說的「以柔化盛」「為棋不為生」「棋是養性,生會壞性」,也是王一生所講的「人要知足,頓頓飽就是福」「想的凈是錦上添花,叫書給害了」,亦是棋賽冠軍所說「匯道禪於一爐,氣貫陰陽」。

年少無知,只知如此,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需要時間去琢磨。

眾人皆知,棋道即是人道。

雖然「棋盤就這麼大,無非是道同勢不同」,卻極少人可明究竟何為棋道,畢竟人生這回棋「子不全擺上,沒法下」。

我膚淺至極,不懂那麼多,只記得小時候爸爸和我下棋之時,我老輸,他總會笑著說:
「丫頭,心太急容易急功近利,輸的快。」

那時我小,不懂,全當他故弄玄虛,而今也算經過一些事,對自己多了幾分了解,倒明白是自己狂妄了。

猶記得,我打小最喜「車」,所向披靡,自有橫掃千軍的氣勢。爸爸最鐘意於一次只能走一步的「兵」和「卒」,我卻很少勝過。

我想,我的「勢」也是不夠的吧。
等寒假回家,也該再和爸爸下盤棋了。


原文說了
……你小小年紀,就有這般棋道,我看了,匯道禪於一爐,神機妙算,先聲有勢,後發制人,遣龍治水,氣貫陰陽,古今儒將,不過如此。老朽有幸與你接手,感觸不少,中華棋道,畢竟不頹……


在我心裡,把阿城的幾個主要作品分類為「大歷史下的小人物」。
下棋對於王一生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而且他曾經從撿破爛的老頭那裡學棋,繼承了上個時代大師們的執拗精神,這就使得他把下棋的儀式感看得比一時的名次更為重要。他報名失敗,於是前來觀戰,對於他個人來說,有一些懷才不遇的悲情色彩。而腳卵是世家子弟,對人情事故自小耳濡目染,他覺得自己替一位惺惺相惜的對手爭取一個能被大家認可的機會是合乎自己價值觀念的,而這樣的行為卻破壞了王一生的儀式感。為了不讓自己一生摯愛的棋道染上世俗的氣息,王一生選擇不參賽,而是挑戰第一名。這個選擇頗有些孤膽英雄的意味,也更符合他自己的價值觀。
題主說小說是戛然而止的,但我認為小說已經把所有需要講的東西講完了。王一生是一位下鄉的知青,但他志不在建設國家,他是不屬於這個時代的,除了腳卵和「我」,很少有人能認同他,他是那樣時代下的一個迷惘的青年,想要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王一生一直都在追尋棋道,最後的挑戰中,他擊敗了所有對手,連老一輩的高手也來請他給個台階下,他已經向所有人證明了自己。故事到此為止,已經足矣。

以上只是我的一己之見。


阿城的棋王,棋道什麼的都是表象,不必太過執著,他想說的,是世俗的生活。



第一次看這本小說,還是初中時候,一口氣看完,大呼過癮,印象深刻。18年後,重讀此文,觸動極深,多次淚奔,感受如下:
1、 叔本華說,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wen-ge無疑是世間最荒謬的事,期間的眾生無疑是最痛苦的,而且是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痛苦。設身處地的想,若是你我身處其中,抗爭否?沉淪否?清醒否?麻木否?福樓拜說,藝術已極大,足以佔據一個人;王一生說,下棋足以佔據我;莊子說天空足以佔據我,怎會看上你的腐肉?不管身處哪個時代,哪個境地,每個人都要找到佔據自己的精神歸宿和安身立命之本。
2、以前在涉及wen-ge的小說中看到的都是人性的惡,而這本小說看到的都是人性的善,人與人之間的真摯、誠懇、欣賞和愛,其實善惡只在一念間,何須非要怪環境。
3、棋道即人道,道同勢不同。不管你有意識還是無意識,每個人都是時代的大勢下構建自己的小勢,有勢即有恃,失勢即失事,大勢不可變,小勢自己造。


讀完以後感覺很悲傷,什麼道不道的,王一生心裡估計也不明白,玄之又玄,下棋不過是精神上的依附。


剛看完這一部分,快睜不開眼了,就簡單聊一下。

說直白點,我們的棋王是不在意一個所謂的結果的,輸也罷,贏也罷。只是一個頓悟棋道的一種過程。

棋道里最大的就是包羅萬象,那些半路停止的棋局,還有最後那個留人一線的平局就是他的棋道。可是這裡面最重要的是這包容底下的那份傳承了很多年的很多朝代的傲骨。

你不服我可以,我會讓你服,我替我打點也可以,我不受你的情,你位高名氣大又如何,你就是不配當我的師傅,也不是我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各位可以一起上。


最近在看數學,覺得和王一生的下棋一樣,裡面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在裡面會發覺現實社會只是很小的世界,王一生有潔癖,不想大世界被和小世界牽連,所以又不想下了。至於,戛然而止,是說以後王一生都是這樣處理兩個世界的關係的,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所以不再重複。


所謂王一生的棋道,原小說並沒有明確,也無法明確。道可道非常道。何況作者本人也未必就能參透。「道」是追求不止的,在人工智慧都能下棋的今天,「道」也在經受挑戰。
但王一生秉持的「訓」,或說本能,正是「為棋不為生」。我理解的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下棋不能當飯吃(職業棋手)。而是說但凡人要在精神境界上有所追求,就不能過分沉溺於世俗生活。王一生雖然有家累,但還是把能擠出來的時間都用來下棋悟棋了。他的一生被棋佔據,棋是他的出息,更是他的寄託,他對母親未盡的愛與孝。
王一生不去參賽,是因為他有精神潔癖。他既不贊同腳卵把家傳外送,更不願意被書記做了順水人情。何況參賽不是目的,下棋才是。


其實他老媽留給他的是五子棋


為棋不為生,生會壞性。生自然伴隨功利、浮躁,這是無法避免的人性。不為生,才能徹底靜下來,入禪。


或許是一句頂一萬句的時代的變相之爭吧


王一生本身就是固執的,他有自己的信念,他下棋,是一種精神寄託,是他平生唯一可以找到的目標。而腳卵下棋只是愛好,並且也可以理解為是詩書世家的傳承,只是一種風雅志趣。因此王一生不願比賽,他認為他自己覺得比性命還重要的棋就被送出去了,他心裡完全不贊同,也不願為了這些名利而比賽,他真正想要的也不過是跟各個高手下棋罷了。
棋賽過後,王一生的形象才從「棋獃子」轉化為「棋王」,等於說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也結束了這個有關「棋王」的故事。至於這之後發生的事便沒有必要寫了。


我讀棋王在先,讀王小波在後。王小波在作品中曾吐槽阿城用文革背景來歌頌似有不妥。對於我這種夾在兩位喜愛的作者之間的人來說總有些無所適從。


推薦閱讀:

為什麼王爾德語錄那麼出名?
如何創作一部環形敘事結構故事。?
怎樣理解張愛玲的名言:「成名要趁早」?
喬治·奧威爾身為社會主義的擁護者,為何寫出了《1984》這樣的反烏小說?
江南,今何在,張佳瑋,韓寒,郭敬明,馬伯庸分別是怎樣的人?他們的作品都是怎樣的?

TAG:作家 | 文學 | 文學鑒賞 | 中國象棋 | 阿城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