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歌詞論,張大春的《潑墨》比郭敬明的《蜀綉》寫的更好嗎?如果是,高明在哪裡呢
兩首詞在某種程度上都運用了蒙太奇+典故堆砌,所以覺得具有可比性。
下面貼一下歌詞:《潑墨》
葡萄美酒 夜光杯/ 李白月 張良椎/ 司馬相如 上林雁/ 霍去病 血染回/ 秣陵春 灞陵雨/ 西陵空城拍潮水/ 東坡笑 陳摶睡 / 昆明池底照劫灰/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交代了 興亡晨昏/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休問我 筆法如何/周文漢武 俱塵土/ 洛陽花 章台路/一片分合 魏蜀吳/ 戰國策換種樹書/廣陵散 武陵漁/ 蘭陵破陣萬骨枯/ 劉伶醉 王戎老 / 竹林酒肆阮籍哭/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交代了 興亡晨昏/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休問我 筆法如何/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 潑墨啊 潑墨/ 一紙清白 萬種心痕 / 混沌啊 混沌《蜀綉》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 四月繡花針 / 羽毛扇遙指千軍陣 錦緞裁幾寸 / 看鐵馬踏冰河 絲線縫韶華 紅塵千帳燈 / 山水一程風雪再一程 / 紅燭枕五月花葉深 六月杏花村 / 紅酥手青絲萬千根 姻緣多一分 / 等殘陽照孤影 牡丹染銅樽 滿城牧笛聲 / 伊人倚門望君踏歸程 / 君可見刺繡每一針 有人為你疼 / 君可見牡丹開一生 有人為你等 / 江河入海奔 萬物為誰春 / 明月照不盡離別人
張大春用典有點東拉西扯,但好歹是典故。
郭敬明這個像是常見古詩詞集句,而且關注的都是字面的美觀,而不是含義。
前兩句有個芙蓉城,有個蜀相,勉強可以算是跟蜀綉有關。
鐵馬冰河肯定不是蜀,陸遊寫這句的時候是在山陰老家,也不是蜀。
「千帳燈」和「風一更,雪一更」是納蘭性德出山海關寫的,肯定也不是蜀(ps:這個詞現已加入小學五年級豪華教材!)。
杏花村是杜牧在池州寫的,不是蜀。
紅酥手也是陸遊在山陰寫的。
滿城牧笛這句看不見出處,但也不像蜀,你一直在集句,這裡來個「開滿錦官城」多好?
以前看過貼吧上幾個中學生寫武俠小說,人物的招數都是從中學課本的文言文里,挑一些比較好看的字湊成四字句,「浮光躍金」、「靜影沉璧」、「青樹翠蔓」、「參差披拂」之類。
當然我們對熊孩子的創作不能要求太多。但是這應該反映出了,初學者寫作的某種缺陷,今天看到這麼一個答案,大概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簡單地講,就是很多人在創作的時候,對自己要寫什麼是沒有概念的。他們往往是先有了一些辭彙在腦子裡冒,然後將其連綴補充成文。
請問下面的詞填得怎樣呢? - 理想的蘑菇的回答
許多人喜歡古詩詞都是從喜歡辭開始的,但這種以辭害意的狀態有沒有辦法改變?
不過,這一說,郭敬明確實很理解他的受眾群體。個人感覺:
《潑墨》里的每一句,請看做一滴墨跡,每一滴都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地方,但是所有加起來就是一段歷史,本來《潑墨》這首歌就只是表示人活在世其實沒有什麼好爭的,在歷史的洪流里,我們到頭來只不過是一點點皴法而已(這一段是《江湖》萬人鑒賞會上mv里陳弈仁先生所表示的)。在這個意義上對任何一個典故再多做描述,恐怕都不能符合這個主旨了。
《蜀綉》是現代比較常見的仿古風(是不是中國風應該只有方文山先生說的算了)寫法的歌,這首歌總體來說還是描述了一個兩人的愛情故事,類似寫法的還有像《臨水照花》、《兩生契》等等。
以歌詞論優劣。。。這真的很難去做比較。我打一個比方,可能不很準確:《潑墨》像是在一首歌里讓你翻完了一本史書,《蜀綉》則像是在一首歌里讓你看了一部微電影。個人口味而已,真的不能做比較。
偏個題。
僅僅歌詞就可以看出郭敬明的市場心。
都知道郭敬明的受眾是哪些小姑娘,而那些小姑娘中喜歡的古風,他幾乎都用上了。
比如「風一程,雪一程」、「紅酥手」、「千帳燈」、「錦緞裁幾寸」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典故出處: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之絕倒。
通俗的典故沒文化,通篇佶屈聱牙的典故就是有文化么。。。有些評論我也是看醉了。
《潑墨》作為《江湖》這張以水滸為主題的專輯序曲後的第一首,其實只是提供一種背景氛圍和意象而已。它對專輯想要構建的歷史江湖世界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一環。
發個《江湖》里的《潑墨》賞析
02潑墨
潑墨的前奏建立起充滿民族情感的基調,隨之而來一連串的歷史典故則拉開了充滿時間感的畫布,每個人物都像是從歷史長河中傾泄而下的幽魂,曾經以他們獨特的筆法和姿態在歷史的畫布上恣意揮灑,即使並不熟知這些典故,然而我們血液中的民族魂魄,卻將跟著這迎面而來的歷史潑墨,在音樂中砰然跳躍。
這其實是整張作品幾乎已屆完成之時,華健特別提出的一個創作方向,希望用許多名詞看似散落的意象,揮灑出一個不需邏輯連貫,卻又層層堆棧出畫面和想像的歌詞,而大春則提出了《潑墨》這個概念,歌詞完成後,華健在音樂上完全使用當代西方樂器,卻營造出充滿民族特色的情境,狀似平靜但實則前衛激昂。最後大段落的潑墨皴法,用吟唱的方式緩緩再起,就像歷史中所有的故事,最終都是一種意象,隨著時間灰飛煙滅。
你們所說的缺點,是故意為之的特色。
要說最妙的還是專輯中描寫宋江潯陽樓題反詩的《客夢》,這份孤寂悲愴的滄桑古意,不知道秒了多少小清新古風歌。結尾有一段solo,用十二弦吉他加滑棒,那種要破出長空,驚斷愁腸的愴然,還帶著幾分金屬感,竟聽出了古琴的弦意。這首歌聽完,我成了張大春的粉。順便買下了這張無論裝幀還是內容都如同藝術品的專輯。歌詞本都是佛經拉頁,名家手寫書法。。。跪了。
曾記樓頭一醉,還以為,身是波間月一枚。
心事都寫在,江風上、槳聲中、人煙里。
算少年情懷、壯年志氣、還有些陳年餘味。
只這晌,人不憶。縱使長天飛去,叫不回,幾許閑情該算誰。
過處都是悔,一夜酒、十年燈、兩行淚。
對衡陽雁影、洛陽花色、或者是漁陽鼓吹。
只這裡,空書壁。千古不甘寂寞人,認得寂寞詩中有驚雷,
一朝打起潯陽水,待我淘得江山成粉碎!
我認為蜀綉更好。
說實話,我對郭敬明毫無好感,但是就事論事的話…郭敬明的詩詞功底雖然是幾乎沒有的,蜀繡的歌詞如果用古代漢語語法去套,那就一塌糊塗。但是它至少有一個優點,就是連貫起來有一個統一的氛圍,有一個統一的,清晰的情感,所以用來抒情還是挺適合的。
反觀潑墨,捧它的人說這是一部史書,我表示不能認同,史書還有個時間順序呢,李白月和張良椎之間有什麼關係啊?就這麼放在一起,我是不懂,感覺莫名其妙。作為史書就不咋地,更別說史書可不適合作為抒情的歌詞啊。整首歌雖然說了不少東西,但是第一幾乎沒有描寫,沒有任何的畫面感,只是堆砌,第二氛圍和情感完全不統一,不連貫,不能給人共鳴。所以我對這首歌的預測就是,文化低的人覺得理解起來費腦子,文化程度稍高的呢,覺得太無聊,算是弄巧成拙吧。
只是在春晚上匆匆忙忙潦潦草草聽了一耳朵《蜀綉》,所以不敢妄加評論。不過我實在太喜歡《江湖》這張專輯,太愛《水滸108》這個新京劇的項目,所以實在想在這裡回答一下。由此可見,我的角度很不客觀,我是一個腦殘粉,吳興國周華健張大春各位老師的腦殘粉。
=======================================================================
關於《潑墨》的創作過程,在《江湖-紀錄片》的第五集里有相應講述,題為《「潑墨」文字與音樂的完美結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看~我呢就在這裡竊竊地歸納一下:
紀錄片以「皴」字為始,通過台灣國畫家范乾海老師的示範,講解了一下《潑墨》中涉及到的好些「皴法」。「皴」呢是國畫中形象表現山石線條的一種筆法,是一般美術系老師教導的基本功。從南宋的馬遠、夏珪開始,可以說每一種皴法的誕生都帶來了一種新的國畫風格。時至今日,正如《潑墨》最後唱到的,有四十多種不同皴法。摘錄如下:
牛毛皴、馬牙皴、豆瓣皴、刺梨皴、
破網皴、折帶皴、金碧皴、晴翠皴、
直擦皴、橫掃皴、沒骨皴、亂柴皴、
拖泥帶水皴、
荷葉皴、彈渦皴、雨點皴、捲雲皴、
斧劈皴、芝麻皴、亂麻皴、披麻皴、
晴翠皴、金碧皴、折帶皴、破網皴、
刺梨皴、豆瓣皴、馬牙皴、牛毛皴、
亂柴皴、沒骨皴、橫掃皴、直擦皴、
解索皴、礬頭皴、鬼皮皴、骷髏皴、
泥里拔釘皴。
這些皴法主要是運用毛筆的側鋒來搓擦染。墨色與水色相互作用,浸染的浸染,暈開的暈開,乾裂的乾裂,於是就有了墨色筆法的萬千變化。所以就如范乾海老師說的,「潑墨呢,就是把這些皴啊,整個打破了,就是把它融合在一起了,把(皴法上)一些(各自)比較不足不美的地方,用潑墨的方式把它融合了,把它變化了,把它朦朦朧朧的處理掉,產生另外一個效果。 」
其實呢,靜下來看,《潑墨》這首歌的歌詞裡面,除了「一直清白,萬種心痕,休問我,筆法如何?」,淺顯的來講,這些皴法的內容應該是最扣「潑墨」這個題的,因為皴即是潑墨的方式。而題主卻沒有將這段關於皴法的內容算在歌詞之內,作為一個腦殘粉,我很氣憤!!!人家辛辛苦苦寫的東西再怎麼說至少也應該放全嘛,您說是不是?而且這段歌詞唱了兩遍,第一遍伴唱,第二遍獨唱,我喜歡的不得了,您怎麼忍心把它們刪掉T~T
收拾情緒,好,接下來,周華健老師出場啦。他在紀錄片中這樣說:「我發現rap尤其是比較說唱的歌裡面,常常會出現一種模式,很成功,是我們原來那個主歌副歌這樣子的情歌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就是常常很喜歡把名詞擺在一塊,然後突然呢,你不用解釋,你就會有一個,你就會領略到一個你的感受的效果。」
出於這樣的一種情結,華健老師於是提出了這個創作方向,就是希望用許多名詞,雖然是看似散落的意象,但卻能揮灑出一個不需邏輯連貫而又層層堆棧出畫面和想像的歌詞。也就是題主所說的「蒙太奇+典故堆砌」。於是藉由《江湖》專輯這個機會,周華健老師就請教張大春老師,於是張大春老師就提出了「潑墨」這個概念。
周華健老師說,從他提出這個名詞堆疊的方向到張大春老師提出「潑墨」這個題目,只用了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可想,「名詞堆疊」的這種方式與「潑墨」的概念之間有著多麼密切的、直接的關係。我覺得,「潑墨」其實就是把「名詞典故」一筆一筆一層一層的勾畫在「時間長河的」宣紙上,待得大功告成,水墨相融,意境現前,於是豁然開朗。這正是周華健老師所要追求的感覺。
寫到這裡,我回頭又看了一眼《蜀綉》的歌詞,我想,雖然都有題主說的「蒙太奇+典故堆砌」,兩首歌實在不好放在一起相比吧,至少在不知道《蜀綉》創作背景的前提下,評價的話實在很不好說。但是作為一個腦殘粉,我還是會義無反顧的說《潑墨》高明的~~
收拾情緒,好,接下來,張大春老師出場啦。他在紀錄片中這樣說:「我還記得我在打造這個結構的時候, 我手上已經有將近我估計是四百個詞。我問自己,我為什麼自己要寫這個?我就突然想到了那兩個詞,一個詞叫『戰國策』,一個詞叫『種樹書』。我們知道這個秦始皇『焚書坑儒』,他大概只有幾種占卜的書沒有燒掉,醫藥的書他沒燒掉,星象的書沒少掉,另外就是種樹的書,就是植物栽植(的書沒少掉),你知道這樣的話國家才能發展農業嘛哈。種樹書是一個意象,他恐怕是跟自然,或者是跟回到自然,或者是跟永續自然,最根本的一個做法,就是說我必須把這個知識傳遞下去。種樹書的概念就跟這個戰國策的概念是不太一樣的。 。。哪怕沒讀過戰國策的人都會感覺,這戰國策大概是打仗,或者是這個國與國之間政治上的衝突。好了,如果戰國策這個意象也存在,『戰國策換種樹書』,那麼就是說,我們應該留下來什麼樣的知識?或者說我們爭取成為一個知識人,花了多少心力多少努力,到最後,我的人生目的是什麼? 說不定是種樹書,是維持人和自然,或人跟天然,一個更緊密而且具備知識性的關係。所以有了這一個我把戰國策中間加一個『換』字,那麼種樹書連起來 ,這個整個歌的精神就出現了。不論他是在描述對於歷史的感慨,或者是描述文人的自我的放逐,或者是對於這個大時代的某一些這個不可承載的這種壓力,最後傳達那一個訊息,就是『一紙清白,萬種心痕』,回頭還是要問自己,我的理想世界是什麼?」
怎麼樣,看了張大春老師的這一席話,有沒有瞬間路人轉粉?張大春老師不是在完成某種任務,或玩弄文字遊戲,結構、方式再花哨再有噱頭都只是小道。張大春老師是我心中行大道的大俠,哪怕是這小小的一首歌詞,也包含著他自己的秉持。並且,張大春老師是這樣一個親切的「分享者」,有什麼說什麼,而不是某些讓人有距離感的威嚴的「教育者」或岸然的「好學生」,指點江山,頭頭是道。所以我不會覺得他的歌詞有什麼炫技賣弄之處,讀來反而收穫良多,受益匪淺。
緊接著,張大春老師也談到了關於用典的問題,他說:「比如說李白月,張良椎,李白跟月的關係,張良跟那個大鐵鎚的關係,那這個必須是要有門檻才能進入。可是,如果不採取這樣精簡的方式,我們很難去把一個比較廣陌的,比較龐大的,甚至是比較濃郁的歷史氛圍,做更細緻的這個呈現。反而在這個時候,利用文言文的語感,利用那種凝練濃縮的語感,抽離出所有可以說不必要的形容或者是動作, 你只要明白了典故,你就能完全理解他的情感。。。(歌詞里用的典故)如果不知道當然就很困難,可是我們現在的人採取各種工具去理解這些歷史的背景都是很方便的。 那個手機就可以搜到陳摶是怎麼回事,立刻一個歷史的大畫面就展開了。當我們聽到了『一紙清白,萬種心痕』,大概就會知道,喔,原來一個人追求非常簡單而明朗的生活,是要經歷過非常多複雜的挫折的這個人生的考驗,很難得的是一種清白,那必須要透過萬種心痕,才能夠去體會,才能夠去捕捉。這個時候,我想歌詞就會跟讀者,或者是聽眾,不會太有距離了。更何況華健還有非常好的旋律,非常動人的節奏。」
講到這裡,歌詞的創作部分差不多就交代完了,之後周華健老師分享了一些作曲方面掙扎的經歷,包括黃韻仁在旋律上的幫助和佛教唱誦音樂對皴法部分的啟發。不管別人怎麼看,我非常喜歡和羨慕周華健老師和張大春老師二人惺惺相惜各擋一面的狀態。所以也特別特別喜歡《潑墨》這首歌。正如MV導演陳奕仁所說的:
「兩位都想要拿出他們最好的東西,然後一個對文字那麼了解,一個對音樂那麼了解,他們當然想互相激蕩。」
值得一提的是,《潑墨》的MV也有氣的好看,陳奕仁導演花了很多很多的心思和努力在其中,他說:
「我們用這種3D(雕刻)比較靜態的手法,可以去表達時間的感覺。我們裡面有那種弱肉強食的意象在裡面,比方說,比較後來的朝代它是比較巨大的形象;前面一個朝代,因為它就是比較衰弱,所以他是縮小的。我們有做一些視覺上的對比。我們在文字上也想跟這個主題有所呼應,所以我們就去搜集了中國歷代以來的各種書法字體,我們所有用的字體都是其實是從碑文上拓印下來的東西。然後我們就去把那些字的句子湊起來,然後他就是隨著那個歌詞的演進,然後那些字體也是個年代的。它不是照順序的哦,因為他歌詞裡面其實也不是照順序,它其實就是跳一下跳一下,它不是什麼夏商周這樣排列下來,不是,它是這邊提一點那邊提一點這邊再提一點。我覺得他這樣寫是故意要讓大家覺得,你真的不需要那麼重視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你什麼都留不下來,我覺得他有這樣故意去編排這個詞的結構。 因為他們兩位就是這個作品最早的創作者嘛,就是如果沒有他們兩位其實不會有這個作品,所以我們在最後面的時候,其實給他們一個位置就是,好,我們現在也還在歷史的洪流當中,然後他們兩位即使他們成就非凡,可是其實拉遠來看,他們其實也是歷史裡面的一個小皴法。」
===========================================
以上就是關於《潑墨》的這一集的小歸納,引用的都是片中各位老師的原話。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回答,我覺得《潑墨》比《蜀綉》寫的好,我覺得高明在「讀過書、能寫字、有知識的人可能都能寫出《潑墨》這樣的詞,因為是典故羅列嘛,並不需要什麼文字處理技巧」,可是「這樣『簡單』的一首歌詞卻表達了很多難以言喻的情懷、魂魄、精神,言簡意綿綿」。
就好比獨孤九劍,沒有招式,然而「無用之用乃為大用」。《潑墨》也沒有招式,有意省略形容詞與動詞,留下了足夠的「白」,此中真味猶待讀者聽者自己品味。
說實話,郭敬明的水準要高一點。
張大春這首純堆砌,沒有情意在裡面。典故化用也生硬,不對,基本不算化用,是直接堆砌。郭敬明好歹還化用了一下……
郭敬明的詞有景有色有情,張大春的沒有。
缺點是共有的,過於密集的意象堆砌。
看到後來不少回答都說張大春用的典故有文化,我只能ORZ了,都是很通俗的典故,文化在哪裡?一片分合 魏蜀吳 這種詞,到底文化在哪裡?
你們真的不是為了黑郭敬明而黑郭敬明么……
我從2001年開始喜歡張大春,不是他其後流行大陸的那本小說論稿,而是他剛開始連載的《城邦暴力團》,歷史的深厚、傳統文化的理解、小說意向的奇特、故事的展開、文筆的鋪張,除了小說人物性格模糊不清外,樣樣都很棒。而張大春最大問題就在後面一句,太賣弄才學,導致其人物很多都失去了鮮明性格和面貌,導致他這部本來可以媲美金庸的作品變成了陽春白雪。
話說回頭,以他歌曲填詞來對比小四的辭來看,小四的那首詞從文化角度看,壞了他的名頭——那根本就是前面很多人評價的一樣,是一種流行的偽中國風,比起方文山的還要淺薄,是現在COSPLAY的裝扮出來的面貌,乍看驚艷其明媚桃花一樣的溫婉動人,細品是天津瓷房子那樣恐怖粗燥的拼接,各種華麗堆起來的只能遠觀,而無法細品——但是,這不就是現在流行的品位嗎?
而張大春那首,故事用典、營造的意向其實邏輯很清晰,隱在其後面的思維也深刻,但整體其實面目模糊,沒有舉重若輕的那種用詞感覺。這點其實香港黃霑比他做得更好。
所以,如果我有閑情,打開我的HIFI,倒出一杯啥子飲料的時候,我會聽聽小四的;如果我沒有閑情,心中憋悶不開心,打開我的HIFI,到處一杯啥啥飲料的時候,我一樣會聽小四的……
只有,我找幾位知心朋友,品茶聊天,眾橫捭闔的時候,選擇張大春是沒錯的。
站在歌詞角度來說,潑墨彰顯出了作詞人歷史功底的深厚,蜀綉彰顯出了作詞人文筆的優美。各有千秋,不能一概而論的說誰更好。而且兩首歌要表達的意境也不一樣
張大春是個讀書人,讀的書太多了,未免有賣弄之意。當然他的文化積累非常深厚,用典非常多。不過總體來看,確實比郭敬明要寫的好。郭敬明這個,句句有景有意,但是太浮誇了。
不是
說實話,對潑墨的第一印象是:「這是一個多麼沒文化,又愛賣弄的人寫出的東西啊!」感覺周華健晚節不保。
推薦閱讀:
※你最喜歡的粵語歌的歌詞是什麼?
※有哪些經典的古詩詞或者歌詞名句,其背後有一些有意思的故事,並說說這些故事?
※《南山南》的歌詞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你印象深刻的誤聽歌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