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雪芹的構思中,林黛玉有沒有可能被迫嫁給北靜王或與其定親?
北靜王出場時只覺得真真是個翩翩君子,白衣玉面,溫潤謙和。結果後來便再無大篇幅描寫,只能看出賈寶玉與北靜王關係相當不錯之類。
書中也有「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沒了」之類暗示性很強的句子,所以有沒有可能在曹雪芹的構思中,林黛玉是嫁給了北靜王,並鬱郁而死?———————6月23日的……補充?———————
其實是很開心的!!居然有這麼多人回答!!裡面還包括仰慕很久的大大!!
已經感謝了每一個回答?
然後說一下,這個真的不是看同人文發現的……表示題主是沒看過紅樓同人的QAQ就是單純覺得北靜王出場的描寫真的很棒,然後奇怪為什麼後面再沒有直接的描寫了。
好多答案都否定掉我這個腦洞了orz
也有答主開出來更有道理的腦洞!!
總之非常謝謝回答問題的你們!!?P.S.「霸道王爺愛上我」是什麼鬼啊QAQ!我沒有腦補北靜王和黛玉兩情相悅你儂我儂啊QAQ!我腦補的是黛玉沒有自主選擇的權利被·嫁·給北靜王然後抑鬱而終啊QAQ!
被說瑪麗蘇簡直傷心orzP.P.S.這裡是題主@劉梓珊 希望可以得到私信賜教/交流w
6.24
然而人身攻擊我是不接受的謝謝。6.28
原問題為「在曹雪芹的構思中,林黛玉有沒有可能最後嫁給了北靜王?」
已修改為「在曹雪芹的構思中,林黛玉有沒有可能被迫嫁給北靜王或與其定親?」
其實本來我想問的就是這個意思……然而大概是表述不清導致很多答主誤會。
再次感謝所有人的回答與評論。
林黛玉嫁給北靜王≠林黛玉想嫁給北靜王
用線索推理比一味說瑪麗蘇的人要理智,這本來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假設,看了太多情感用事只會說瑪麗蘇不可能的答案,我想說,如果嫁給王爺就是瑪麗蘇,那探春豈不是瑪麗蘇,元春豈不是瑪麗蘇,說到底,曹公筆下女孩子絕對不是嫁給xx就獲得幸福,符合自己的意願且人生平坦才是幸福。
我認為黛玉會死在結婚前,並且是因為流幹了眼淚。
謝邀。
這是一個典型的探佚問題。和 @蔓玫 同感,關於探佚的問題,我也通常覺得是站遠一點比較好。因為這些情節佚了就是佚了,除非真本重現(何況80回後的散佚還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找不到」,更可能是「沒定稿」),所有的說法都是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
回到問題本身。
「林黛玉有沒有可能嫁了北靜王」,這個問題的背後其實隱藏了好幾層不同的可能性:
1)林黛玉的後續情節和北靜王有無交集?
2)林黛玉和北靜王有無婚嫁之議?
3)林黛玉到底嫁沒嫁進王府?
第一層和第三層的答案都是顯而易見的:林黛玉的命運必然會和北靜王產生某種程度的關聯,而林黛玉也必然沒有嫁進王府。
第一層的證據參見蔓玫的答案,收集得相當全面了。其實,黛玉和寶玉的命運息息相關,北靜王只要影響到了寶玉的命運,也就必然要影響黛玉了,這沒什麼不能接受的吧。
而第三層,從寶玉生日宴抽花簽的時候李紈說出的讖語(「人家不得貴婿反挨打」)看,黛玉是必然沒嫁出去的——不管是嫁寶玉還是嫁北靜王,哪怕是嫁忠順王這樣的老不修,那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得貴婿吧……
所以值得討論的只有第二層:黛玉和北靜王之間,是否可能產生過婚嫁之議甚至婚約?
————————————————————————————————————————
一般來說認為「不可能」的意見集中在三點上:
身份不對(有認為黛玉不配做正妃的,和認為黛玉不能做侍妾的兩種);
黛玉不肯(證據包括「什麼臭男人戴過的我不要」等);
違背黛玉的形象設定(證據包括「質本潔來還潔去」等)。
這三點其實都不太站得住。
黛玉本人的意願顯而易見是徹底不作數的。即便老太君活著,她也沒有資格對自己的婚事發表任何意見。況且黛玉後期在賈府磨練得十分「懂事」,連生病需要補品都自己扛著不去提要求,何況抗婚。
其次,黛玉的身份不妨礙類似的情節推演。北靜王家裡的配置多了去,上至正妃續弦,下至寵姬愛妾,到時候哪個職位放opening出來,是完全可以按照情節需要來調整的。紅樓夢畢竟不是清宮秘史,選秀指婚之類的細節,要不要照搬還在兩可之間。
值得討論的是「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形象設定。
————————————————————————————————————————
我想說,曹公在紅樓夢中表達的「潔」的觀念,恐怕不同於我們直覺上的「潔」,即身體/感情/身份上的專一,以及與外界的絕對隔離。
我們知道,在紅樓夢中,一應「不專一」的女子,無論是性伴侶上的不唯一,還是感情上的不專一,曹公用筆都是溫情脈脈的;諷刺的是,被曹公罵得最刻薄的,反倒是全書最專一的李紈。曹公這樣一個封建王朝的貴族男性當然不可能具有什麼性解放性自由觀,這種有別於時代主流的取捨,我個人覺得是和他特殊的身世遭遇聯繫在一起的。
曹公寫這一部故事,全部的動機源於自己家族的敗落,而在這個敗落的過程中對他來說最刻骨銘心的痛苦是什麼呢?
脂硯齋在討論探春的時候曾經說過:使此人不去,將來事敗,子孫不致流散。
秦可卿託夢的時候,並不談如何避禍,只談置辦祭產宗學,給子孫一條退路。
如果給曹公和脂硯一個時光倒流的機會,他們唯一想要扭轉的是什麼,再清楚不過了。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對於曹公和脂硯這些親歷者來說,家族的傾覆,權力的旁落,富貴的煙消雲散,愛情的付諸東流都不是最慘烈的記憶;骨肉分離,親人失散,人世間溫暖的羈絆一一斷裂,才是在夢中都無法釋懷的掙扎。
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為什麼曹公經歷了襲人告發晴雯的疑惑,動筆時仍視襲人為心頭要緊的丫鬟;才能理解為什麼王熙鳳貪財狠毒草菅人命,曹公仍然強調她積陰功;才能理解為什麼王夫人棒打鴛鴦,和寶玉之間毫無理解可言,曹公寫到寶玉早期和她的互動,仍然溫暖慈愛,眷戀不已。
因為她們都是他的親人。
經歷了人世如此波折,只覺得你還能夠在身邊就好,從前種種齟齬,還重要嗎?
也只有如此,才能理解李紈不過貪了點財,怎麼就招了曹公這麼大怨氣——她這段情節是在八十回後的,彼時的貪財無德,十有八九是以「子孫流散」為代價的。(劉心武的探佚裡面,唯一我覺得頗有說服力的構想,就是李紈拒絕給巧姐贖身。)這才是對曹公打擊最大的,遠遠超過了其他一切人物做過的惡。
在這樣的劇變之後,要寶玉(曹公)去耿耿於黛玉「曾有婚約」,未免捨本逐末了。林妹妹被薛蟠這樣的污齪外男看了去淫心大作,被興兒這樣的外院小廝拿去與外室婦人輕薄議論(氣大吹倒了姓林的,氣熱吹化了姓薛的,這話可是相當猥瑣的)……這些事情曹公都不覺得「不潔」,難道被家裡討論一下婚約,倒「不潔」了?
其實我想說,哪怕如蔓玫提到的另外一種猜想(讓寶玉痛苦自己一手導致愛人別嫁),在曹公經受過的變故面前,恐怕都有些輕鬆了。從寶玉甘心別娶,金玉二人共同懷念黛玉這些情節看,寶玉對失去黛玉是徹底的無力和無奈的,他沒有任何抗拒或者追悔,只有無窮無盡的懷念,懷念,和懷念。
對於寶玉來說,黛玉已經活到了命中能夠掙扎到的最好的結局,無論自己怎麼做,都不會再有任何改善的餘地了。他思念黛玉,希望黛玉還活著,自己還能見到她,至於誰娶了誰,誰嫁了誰,誰背叛了誰,誰又辜負了誰,那都不重要了。
從曹公的角度,如果要寫入一段「北靜王求娶林黛玉」的插曲,恐怕是不會有什麼心結的。黛玉對於寶玉和曹公的意義,不在於忠貞,而在於鍾情,在於相知,在於記憶深處那段無憂無慮的光陰的燦爛一瞥。她的隕落是寶玉性靈一面的瓦解和涅槃,而不是失戀失婚的挫敗。
————————————————————————————————————————
以上這些,並不是說北靜王一定與林黛玉有過婚約,而是說,在這個話題上,議婚並非絕不可能。我們最多能排除一些特定的情形,比如:
從小說構思上,林黛玉不太可能作為一個婚姻籌碼被賈府送給北靜王府。一則林黛玉不屬於賈府族女,橫嫁豎嫁也蔭庇不到賈家頭上;要說賈府純粹是獻美……換了你家敢獻個快病死的美人么,多不吉利。二則這個橋段與探春的已知情節重合了,從小說結構(描寫貴族女眷的花樣死法)看也無必要再來一遍類似的悲劇。
林黛玉不太可能是被婚約逼死。這些貴族小姐身體十分嬌貴,連破落了的尤二也是「花為肚腸雪作肌膚」,供養上怠慢了幾天就病得七死八活;以林黛玉的嬌養程度,賈府稍稍一亂,供養跟不上,再牽掛著寶玉日夜憂心,本也就沒幾天好活了。說實話,這會子真要來個北靜王把她抬回王府去,只怕還能多拖些日子。賈府覆巢之下,黛玉這一死是絕無可免的,倒不需要額外拿個婚約去逼她了。
同人小說里常見的北靜王痴戀林黛玉更沒什麼可能。這種喜刷刷的情節未免太沖淡悲劇氣氛了……
假如,我們說假如啊,八十回後有北靜王vs林黛玉的婚姻之論,那也應該是不做任何戲劇化處理地,由命運齒輪冷冰冰地推進。在前文所有的二人交叉的伏筆中,北靜王都對黛玉的存在一無所知,所有的牽絆都由賈家而生;如果後文真有婚姻之論,恐怕很難寫成北靜王對林府或者黛玉的特別情誼,而更可能是看在賈家面子上,出手收容一下人家的親戚;而對於賈府來說,彼時自顧尚且不暇,能給親戚託孤的可憐孩子找個人品尚可的下家,已經是仁至義盡,十二萬分夠意思了。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其實不必執著於黛玉和北靜王之間是否有過議婚之說,在賈府兵荒馬亂驚弓之鳥的當口,黛玉這樣的身份,留在家裡既幫不上忙,又容易被連累,必然是給她另尋下家對雙方都好。而無論賈府尋來的下家是誰,也無論黛玉死前議婚議到了哪一步,對於她的必死之局來說,都沒有任何影響了。
溫柔鄉里的寶玉恨不得和一切喜愛的女子朝夕相對,一想到將來要分離就作死作活,又是化灰又是做和尚……多年後和寶釵共憶故人的寶玉,又是怎樣的心境呢?
寒冬噎酸虀,雪夜圍破氈的曹公,筆下娓娓道出少年時的種種執著,又是怎樣的心境呢?
謝邀。幾天沒看這裡這麼熱鬧了啊。
這個觀點本身並不新鮮。網上已有很多前人關於北黛的論述,我覺得無非是信不信的問題而已。
先幫不是很了解的同學們匯總一下前人提到的相關線索。怎麼判斷就是大家自己的事了~~~
想看個人觀點請拖最後。
------------------------以下原文引自2002年作家出版社《脂本匯校石頭記》---------------------------
【鶺鴒珠×汗巾 線】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苓香串珍重取出來轉送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還不取。寶玉只得收回。
二十八回。蔣玉菡與寶玉相識,提出了「一起愉快地玩耍吧」的請求,並贈與裝備「大紅汗巾」:
「這汗巾子……昨日北靜王給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別人,我斷不肯相贈。」
寶玉以襲人給自己的汗巾回贈。
後被襲人發現。襲人表示有點生氣。寶玉遂以「大紅汗巾」轉贈哄她。
襲人低頭一看,只見昨日寶玉系的那條汗巾子,系在自己腰裡了,便知是寶玉夜裡換的,忙一頓就解下來,說道:「我不希罕這行子趁早兒拿了去。」寶玉見他如此,只得委婉解勸了一回。襲人無法,暫且繫上。過後寶玉出去,終久解下來,扔在個空箱子里了,自己又換了一條系著。
故有人認為,黛、襲二人原是寶玉最理想的妻妾人選,先後都被寶玉轉贈了北靜王之物:一則為聖上賜北靜王的香珠,一則為北靜王賜蔣玉菡(琪官)的汗巾。
巧的很。從目前文本來看,二女最後也都並未嫁與寶玉。《紅樓夢》中姻緣多有因這些小物而伏線,以此關聯,是否存在可能襲人被(北靜王)安排嫁與蔣玉菡,而黛玉被(聖上orz)安排嫁與北靜王?
【詩社 線】
(多謝評論區同學提醒,這一段的原文已找到。)
四十八回。詩社已經有段日子了。
寶玉道:「……前日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議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真心嘆服。他們都抄了刻了去了。」
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么?」
寶玉笑道:「說謊的是那架上的鸚哥。」
黛玉、探春聽說,都道:「你真真胡鬧!且別說那不成詩,便是成詩,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
寶玉道:「這怕什麼!古來閨閣中的筆墨不要傳出去,如今也沒有人知道了。」
按書中描述,寶玉在外交往最密的即是北靜王眾人。女孩們的詩作既已流傳出去,北靜王的形象又是「愛才」「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不以王位自居」,是否可能就此相中了黛玉詩作的風流瀟洒?
【蓑衣 線】
四十五回。大風大雨,寶玉夜探黛玉。穿了一身蓑衣。黛玉表示很新鮮。寶玉道:「這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閑常下雨時,在家裡也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了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那漁婆兒了。」
及說了出來,方想起來這話恰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了,後悔不迭,羞的臉飛紅,伏在桌上,嗽個不住。
黛玉與寶玉數次玩笑、贈物,惟此一次,黛玉主動提及有關姻緣的明確象徵。故有人認為,此可能為黛玉一語成讖,雖原意屬寶玉,卻最終應了與北靜王的關聯。
【賈雨村 線】
這個上次忘寫了、補充一下。賈雨村原為黛玉幼年老師,後與賈府乃至相關權力機構多有走動,並發生了強搶石獃子之湘妃扇的事件。間接導致賈赦與賈璉父子矛盾的一次爆發。
如果石獃子=寶玉,湘妃=瀟湘妃子=黛玉呢?目前有人懷疑薛林兩位女主的結局都與他有關(玉在櫝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是否有這個可能,賈雨村在寶黛婚事中也有所行動,並與北靜王等勢力權貴有關呢?
【薛蟠 線】
二十五回。薛蟠驚見林黛玉。這一段有的版本里沒有。別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五十七回。薛姨媽攜寶釵探望黛玉,寶釵多次提及薛蟠,和黛玉開玩笑。
寶釵笑道:「不是這樣。我哥哥已經相准了,只等來家才放定,也不必提出人來。我說你認不得娘的,你細想去。」
可以看出薛蟠對黛玉的好感肯定是沒跑了(雖然他們倆在一起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否存在可能,後期在北靜王面前,薛蟠有關於黛玉的微妙言論?
另外薛蟠在感情問題上好像也挺愛跟寶玉爭醋的。。。從風流私塾的香憐、玉愛,到蔣玉菡,到寶玉挨打後,寶釵怪罪薛蟠,薛蟠氣急了的言辭:「你只會怨我顧前不顧後,你怎麼不怨寶玉外頭招風惹草的呢?」
「真真的氣死人了!賴我說的我不惱,我只氣一個寶玉鬧的這麼天翻地覆的!」
「難道寶玉是天王?……今日越發拉上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索性進去把寶玉打死了,我替他償命!」
【妃子 線】
十六、十七回。黛玉所住瀟湘館,寶玉題詩為《有鳳來儀》,反覆強調其「待鳳凰」屬性。同時在寶釵詠大觀園的另一詩作中,也出現了同樣的「修篁時待鳳來儀」。只是寶釵所寫的「鳳」,乃指元春(皇室妃子)。
三十七回。詩社。大家取筆名。黛玉的名號來源:(探春)又向眾人道:「當日娥皇女英灑淚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瀟湘館,他又愛哭,將來他那竹子想來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他做『瀟湘妃子』就完了。」大家聽說都拍手叫妙,黛玉低了頭也不言語。
黛玉的特質完全可用「仙」形容。但代表其形象的住處、名號,卻反覆提及有關「鳳」「妃」的凡俗概念。故有人認為,這也可能是某種暗示。
【探春 線】
探春判詞:「千里東風一夢遙。」黛玉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東風」意象僅在她們兩人的命運中出現。
古詩中,常有女子與花對應/自比,「東風」「東君」則多指高壓、權威帶來無力反抗之命運(如嚴蕊「花開花落終有時,總賴東君主」)。故是否存在可能,這兩個女孩(花)後來的命運(如姻緣)是被某種更高、更難以反抗的力量(東風)所安排?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見天上也有一個鳳凰,因道:「這也不知是誰家的。」眾人皆笑說:「且別剪你的,看他倒像要來絞的樣兒。」說著,只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眾人方要往下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逼近來。眾人笑道:「這一個也來絞了。且別收,讓他三個絞在一處倒有趣呢。」說著,那喜字果然與這兩個鳳凰絞在一處。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
探春的鳳凰,暗指其後來的王妃身份(可能是她大方應允和親),這一點當無爭議。有說法認為外來的鳳凰+喜字,即暗示另一門(外力強行介入的)親事,是賈府中另一位女子也得到「王妃」姻緣。是否可能就是黛玉?(這一段有些版本中刪去了,但從筆法上看,應屬曹雪芹原著。)
此外還有些細微線索,更具爭議。如:
- 北靜王名「水溶」。書中俊秀少女被認為是「水做的骨肉」,黛玉以其淚水特質,更是水中至美至靈的存在。兩者是否可能存在關聯?
- 二十五回寶黛拌嘴,寶玉起誓「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時,我往你墳上馱一輩子碑去」。「一品夫人」十分突兀,是閑筆還是暗示?
- 黛玉《葬花辭》中,有「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之句。是否可能暗示寶黛婚事已初定,卻因外力橫生變故,導致破敗?
- 黛玉《五美吟》中,西施、昭君為家國大義獻身;虞姬、綠珠受外來脅迫,終為知己而死;紅拂身處動蕩,本可偏安一隅,卻深明大義,俠骨柔情。是否在美貌風骨之外,更帶有一定指向,暗喻其自身命運?
- 四十三回寶玉前往水仙庵,拜洛神。借口是「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沒了」。洛神、愛妾是否也有類比暗喻?
差不多就是這些。想到再來補。好了大家自己猜去吧。
----------------------------------------------以下是私貨時間----------------------------------------------
我個人一般不摻和有關八十回後的猜測。一來覺得沒有必要,二來覺得外面已經眾說紛紜,什麼靠譜的不靠譜的說法都有,我懶得添亂。
但關於北黛這一話題,算是個例外。
北黛之說大概促成了我讀紅樓過程中最艱難也最大的一個思維轉變,後來我也發現,它似乎是所有推測中特別容易被誤解,特別不討好的一個。喜歡黛玉的讀者也許根本沒法接受「神仙」「痴情」的林妹妹與寶玉之外的任何凡俗男子還有關聯,而對黛玉無感的,也會覺得這樣的說法根本是才子佳人型的YY——一個養在深閨,明明要死的人,怎麼可能還有一個高富帥做備胎?這不是痴心妄想,還能是什麼?
何況前八十回里,一直搖擺不定、被各方力量爭取的,是寶玉。木石前盟要壞,也該是壞在他手上。
所以不難理解在我多年前第一次讀到這個觀點時,心裡的震驚+厭惡+抗拒。尤其在後宮文、總裁文大行其道的今天,接受這樣的說法,簡直就像是生生把一本名著拉到了下三濫的行列。 但後來我反覆地看了很多分析帖,讀了很多遍原著,心裡仔細思考了很久,發現這個觀點,也許並不像我最初以為的那麼荒謬不堪。我可以不贊同它,但我不能忽略這些顯而易見的線索,所帶來的一種可能性。
所以你問我覺得有沒有可能,我覺得是有的——但我傾向於認為黛玉最後沒嫁成。這一觀點有諸多線索支持,未必比其他的索引、猜測更不靠譜。但你要問我曹雪芹是不是就這麼想,這我不敢講。
我只能儘可能從作者的角度試著再做一些探討:「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卻被拆散,高富帥強行入駐橫刀奪愛」這樣的主題,在今天看來是很爛俗,但在那個年代,如果曹雪芹是把它當做自己的故事來寫,真的是爛俗的嗎?
如果北黛一說成立,那故事的走線可能是這樣的——
身為男主角的你偶然結識了一位好朋友,互相引為知己。
雖然他和你處於兩個大不相同的環境,且你對他的環境還有點討厭——但你本身是很喜歡他的。他和別人看起來那麼不一樣。然後你還有個很喜歡的姑娘。你從未懷疑過她會屬於除了你之外的別人。(群眾os:是的我們都是這麼想的)
你原本以為他們倆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在一切都失去得差不多了之後,以為自己看了不少人世醜惡之後,你以為只剩下姑娘了。她是你唯一的精神支柱。喏,最寵愛你的老太太,一家之主,甚至都已經放話要你們結婚呢——只可惜事情還沒落成,她就去世了。哦對。你可能也以為那個好朋友可以幫助你們改善家族環境。你還很想感激他呢。
然而你萬萬沒想到,他們說你愛的姑娘要嫁給你這位好朋友了。
你表示很抓狂。但仔細一看,發現你身邊那個看起來又蠢又呆,簡單粗暴,跟你原本沒有任何可比性,且每次爭風吃醋時總落敗的兄弟,原來早就見過你愛的姑娘了,並為她神魂顛倒。哪怕後來他明知自己高攀不上,也忍不住偷偷撮合了一把姑娘與你的好朋友。
你有沒有很想去死?你意欲反抗。但身邊所有人都對你說: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這樣我們大家都會幸福的。(怎麼感覺LEGAL HIGH2的小王子亂入了)
你不聽。你以為他們會像從前一樣縱容你這一次。畢竟那個姑娘對你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可是,曾經寵愛你的長輩、親友們露出猙獰面目,對你說:你個傻X,你怎麼這麼自私。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對方是皇親國戚,又對姑娘充滿好感,怎麼可能虧待她?你要是不從,就是要害死我們。再說了,這件事情之所以會發生,始作俑者難道不是你自己么?你大喊:不可能!怎麼可能!但他們出示了證據——貌似當初給好朋友介紹「你看你看這姑娘的詩多好」的,就是你自己。
你有沒有很想去死?
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個世界滿滿的惡意?好吧,對你來說唯一的安慰也許就是他們倆最後並沒有在一起——你愛的姑娘死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從頭到尾,你的好朋友都被她排斥在絕對領域之外。
她有沒有反抗?她有沒有答應?她是準備捨身取義,還是準備follow her heart?這些也許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反正她從頭到尾只愛你一個。她為了你而死,也為了你而活。
多麼痛苦的安慰。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自己這麼一連串想下來,是細思恐極,且十分哀痛的。如果這真是代入了作者自己的經歷,那想必寫來更是萬般煎熬,無盡哀痛。
所以我現在想來,反覺得北黛是個無力抗拒又必須承認的線索。雖然我不是曹雪芹,但站在創作者的角度,你讓我管窺蠡測,說一說怎麼寫我覺得最好,那我也許就會這麼寫——悲劇的美與殘酷被推至最高點,卻又不曾脫離初衷;雖然有那麼多順理成章的道理和證據,卻叫各持己見的讀者都覺得無力承受。
和其他很多回答或評論的同學一樣。我從前也覺得黛玉就該純粹到底,什麼亂七八糟的俗世紛擾,根本就不該與她有關。想都不要想。但正如晴雯臨死前從未喊過一句寶玉那樣,曹雪芹的筆,在諸般悲憫憐愛之外,卻始終是現實而冷酷的。
無論真相如何,我想這種筆法,或許也是紅樓夢之經典的原因之一吧。
但這裡面也有個bug——根據張愛玲《紅樓夢魘》的考證,有關北靜王的所有情節,都是「批閱十載,增刪五次」,後來才加入的。一個作者居然會把跟女主角有關的主線情節全都拋開,書都已經成型了又做改動?這我是不太理解的。
也有人說是因為書中北靜王等皇室情節涉及現實影射,出於政治敏感,故最初隱去了。也不知有幾分可信。
總之,這個觀點大概就是這樣了。
順便一提,我還發現另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年來,關於北黛的討論、周邊同人文,往往源自女性(如西嶺雪的《黛玉傳》,《林黛玉與北靜王》遊戲的腳本作者),而絕大部分名聲在外的男性紅學家們卻極少討論到這個觀點。就算有,似乎也不免嘩眾取寵,標新立異之嫌。
所以到底是女性們站在黛玉的立場,強化了對佳人薄命的悲憫與不甘,還是男性們站在寶玉的立場,只願關注圍繞在自己身邊的各色嬌妻美妾,卻根本無力設想自己的畢生摯愛另屬他人?
笑話而已,供參考。
P.S. 記得@柳如嫿 小姐似乎也有過一篇專門論述北黛的文章,本人觀點正是與之近似。題主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實在寫不動了有空再找來補鏈接吧)
至於具體的門第、機緣、政治立場、可操作性等,這裡就不詳談了。歡迎方家補充探討。
----------------------06.25 補充說明-------------------------
只是提供一種總結供參考哈。本意也不打算是要說服誰。質疑皆不回復。(講真這答案要是不被狂踩我反而會覺得比較奇怪。。。)
不過說真的,我倒不覺得這個說法跟還淚有衝突之處——黛玉並不會為除了寶玉之外的人流淚這是肯定的,但這不代表她和其他人不會產生任何聯繫。很多人抗拒其實是出於心裡邁不過去「仙姝不該再與任何其他男人產生聯繫」這個坎,我當初也是。但前八十回里已明顯寫到薛蟠對她的注意,這已經算是黛玉被動產生聯繫的一個狀態了。
繼續趕稿咯~
我認為不可能。
《紅樓夢》前八十回中,黛玉和北靜王,通過賈寶玉,藉由一樣物品,有過極偶然的「交集」:
水溶又將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來,遞與寶玉道:「今日初會,倉促竟無敬賀之物,此系前日聖上親賜鶺鴒香念珠一串,權為賀敬之禮。」寶玉連忙接了,回身奉與賈政。(第十五回)
就是一串念珠,還是皇帝親賜的。到了下一回,黛玉重回賈府,寶玉忙去看她: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鴒香串珍重取出來,轉贈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它。」遂擲而不取。寶玉只得收回,暫且無話。
黛玉的反應很激烈——不管她罵的是北靜王也好,是今上也罷,總之都是看不上的「臭男人」,還一把扔了。曹公這麼安排必有用意,我覺得已經是極明顯的暗示了:無論是王府,還是皇家,黛玉都瞧不上(反感),更不會和他們有什麼婚姻上的聯繫。
最後也別忘了《葬花吟》,「質本潔來還潔去」,黛玉是以未嫁之身、乾乾淨淨地走的。
沒有人可以玷污絳珠仙子。
P.S.
讀過評論區的諸多討論,現在一部分朋友提出一個疑問:
縱然寶黛二人心心相印,畢竟封建社會的婚姻需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會不會有這樣一種可能是——由賈府的家長做主,把黛玉許給北靜王府,黛玉無法反抗,未及出嫁便淚盡而逝呢?
我想了想,可能性不大。
家長做主將黛玉許給北靜王,做正妃?側妃?還是侍妾?
我想請問:皇帝憑什麼就會把一個父母雙亡、名不見經傳的已故江南鹽政道之女,指婚給一個外姓王爺呢?(已更正,北靜王不是皇帝親弟弟)無論是做正妃,還是側妃,可能性都很小啊。而賈府也沒有資格和權力,將黛玉嫁作親王正妃,這太不現實了。
那麼退一步看,賈府家長再不喜歡黛玉,送她去給親王做侍妾的可能性也極小——這不僅是侮辱黛玉的尊嚴,更是丟了賈府的顏面。堂堂賈母的親外孫女給親王當侍妾?不可能,哪怕賈母過世、賈府衰頹,也不可能。
另外有朋友提到:假如黛玉和北靜王的婚事已定,而她未嫁即逝,不也滿足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嗎?
黛玉的潔凈,不僅僅是清白的身體,也包括她乾淨的靈魂與無瑕的名聲。假如她已經許嫁北靜王,那麼即便是婚禮前死去,也算是王府的女人之一了——這樣不就違背了「還潔去」的初衷嗎?
況且從前文黛玉對一串珠串的態度,都是如此地斬釘截鐵、激烈無比,哪怕是讓她在名義上與王府有任何沾染,曹公會忍心嗎?
我認為不會。所以我堅持認定,黛玉是不會和王府有婚約的。
她死於淚盡和心碎。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回答,覺得分析得很有道理。各種版本的黛玉死後,寶玉與寶釵結婚並共度一段時日後方才出家,我覺得,不談別的,只與那句「你死後,我做和尚去」也太不相符了
https://m.baidu.com/from=844b/bd_page_type=1/ssid=d509456f636c656f6e6172646f305f/uid=0/pu=usm@1,sz@1320_1001,ta@iphone_2_6.0_3_537/baiduid=A4BB5005F09E3F770AF080BA0525A3FD/w=0_10_/t=iphone/l=3/tc?ref=www_iphonelid=7009130691430565767order=1fm=aloptj=www_normal_1_0_10_titlevit=osresm=8srd=1cltj=cloud_titleasres=1nt=wnortitle=%E7%BB%86%E8%AF%B4%E7%BA%A2%E6%A5%BC%E6%A2%A6%E7%9C%9F%E7%BB%93%E5%B1%80:%E6%9E%97%E9%BB%9B%E7%8E%89%E5%AB%81%E4%B8%8E%E5%8C%97%E9%9D%99%E7%8E%8B%E5%81%9A%E5%A6%BE!%E6%9C%89%E4%BA%8B%E5%AE%9E%E4%B8%BA%E8%AF%81!_...dict=30w_qd=IlPT2AEptyoA_yk5w4UothmvIS-UinEn9EkYhPzS7fYsMvcuMEhcvnysec=18570di=1f8d2858dac0d763bdenc=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HxiXKmBQ2Sq6jY39h47aUbBzVz06OWqXHUnsvWqHxBt8wXOb0W5i9RVCrahntWg6kzm9clk_info={%22srcid%22:%221599%22,%22tplname%22:%22www_normal%22,%22t%22:1485976522900,%22xpath%22:%22div-a-h3-em2%22}
說瑪麗蘇的也真是搞笑 別人林黛玉是灰姑娘傻白甜嗎?人家是侯門貴族的大小姐,才貌俱全,賈寶玉的親姐姐都是當今聖上的貴妃,賈寶玉的庶出妹妹都能和藩成為王妃,那麼賈寶玉的姑表姊妹怎麼就不能成為北靜王的妃子了?
而且我認為這極有可能。因為寶玉說過黛玉一死他就去做和尚,他不可能等到黛玉死之後不出家,而是先娶個寶釵然後再出家,也不可能在黛玉沒死的時候娶別人。所以他後來之所以先娶寶釵再出家我覺得最合理的解釋是因為黛玉定給了給了別人,且不能違逆。後來黛玉一死,寶玉就丟下寶釵麝月出家了。
基本沒有可能性。在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裡面就有說過——
襲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來,卻是一枝桃花,題著"武陵別景"四字,那一面舊詩寫著道是:
桃紅又是一年春.注云:"杏花陪一盞,坐中同庚者陪一盞,同辰者陪一盞,同姓者陪一盞."眾人笑道:"這一回熱鬧有趣."大家算來,香菱,晴雯,寶釵三人皆與他同庚, 黛玉與他同辰,只無同姓者.芳官忙道:"我也姓花,我也陪他一鍾."於是大家斟了酒, 黛玉因向探春笑道: "命中該著招貴婿的,你是杏花,快喝了,我們好喝."探春笑道:" 這是個什麼,大嫂子順手給他一下子."李紈笑道:"人家不得貴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 ."
看紅樓的都知道,這一段行酒令抽花簽對好幾個人的命運都有暗示。而李紈這裡說——人家不得貴婿反挨打,已經暗示了黛玉不可能在感情上有好的結果。
.
看到@蔓玫 姑娘圈,我就進來了。看了這幾天,大家提到的我在之前文章確實也提到過,不過是梳理整合了更早之前的網路野考。所以沒有多少原創性,一切都是為了自圓其說。嫿說紅樓 黛玉到底嫁給了誰? - 柳如嫿的文章 - 知乎專欄 這篇文章是兩年前寫的,可能更早,因為是博客時期寫的。
這幾年又看了些書(黃一農的、史景遷的、尹伊君的,都不是研紅專業人士),讀了幾遍原文,有了更細緻更腦洞的想法,等能夠圓起來了,再寫一篇。
我只補充一下林黛玉+北靜王猜想的三個重點:
一是開篇賈雨村破壞舊恩人之女香菱的姻緣會有始有終,曹雪芹開頭埋下的葫蘆案不會是高鶚版那草草幾筆。
二是明誄晴雯實誄黛玉,明祭金釧實祭妹妹。
三是鶺苓香念珠串和金麒麟在後四十回都會有故事。
具體大家可以看看文章,不貼了,也沒覺得多好,不夠圓。
高鶚續書其實跟前八十回隔了幾十年,他的很多文筆像是中產對巨富的想像,當不得真。依的大概是幾回殘本,更多靠的是腦洞。跟咱們差不多:)
.我是被 @蔓玫 答主的回答吸引進來的,然而,卻不同意她的觀點。所以,我點了反對,同時也點了感謝。感謝是在於,她提供了較為詳細的論據,匯總了一下前人提到的相關線索。但是這些線索其實是有問題的,所以我不同意。
當然,得聲明一句,這是觀點之爭。
下面進入正文。(斜體字為蔓玫答主提及的支持北黛一說的觀點。)
1,【鶺鴒珠×汗巾 線】
北靜王初登場,贈與寶玉鶺苓香念珠一串。寶玉轉贈黛玉。後寶玉和蔣玉菡,蔣贈與其」大紅汗巾「,寶玉以襲人給自己的汗巾回贈。寶玉又把此汗巾轉贈給襲人。最終成就了蔣玉菡和襲人的姻緣。
故有人認為,黛、襲二人原是寶玉最理想的妻妾人選,先後都被寶玉轉贈了北靜王之物:一則為聖上賜北靜王的香珠,一則為北靜王賜蔣玉菡(琪官)的汗巾。
巧的很。從目前文本來看,二女最後也都並未嫁與寶玉。《紅樓夢》中姻緣多有因這些小物而伏線,以此關聯,是否存在可能襲人被(北靜王)安排嫁與蔣玉菡,而黛玉被(聖上orz)安排嫁與北靜王?
說實話,對於此推理,我的反應也是Orz...
難道北靜王有個屬性,凡是與他的物品接觸過的女性都要和他有情感糾葛?(笑)
寶玉又將北靜王所贈鶺苓香串珍重取出來轉送黛玉。黛玉說:「什麼臭男人拿過的!我不要他。」遂擲還不取。寶玉只得收回。
就是說,黛玉直接就不要了啊,隨手就扔了啊!
而,就算是收下了北靜王的贈品的人(襲人),也是最終嫁給了蔣玉菡啊!
如此看來,所謂的【鶺鴒珠×汗巾 線】線索,根本不成立。
難不成黛玉嘴上說不要這鶺苓香串,內心其實很想要,於是和北靜王上演一出隔空打情罵俏的戲碼?(呃,被自己的腦洞噁心到了…)
2,【詩社 線】
按書中描述,寶玉在外交往最密的即是北靜王眾人。女孩們的詩作既已流傳出去,北靜王的形象又是「愛才」「風流跌宕,不為官俗國體所縛」「不以王位自居」,是否可能就此相中了黛玉詩作的風流瀟洒?
這就是主觀的一廂情願了。先看原文,注意寶玉的話,
寶玉道:「……前日我在外頭和相公們商議畫兒,他們聽見咱們起詩社,求我把稿子給他們瞧瞧。我就寫了幾首給他們看看,誰不真心嘆服。他們都抄了刻了去了。」
探春、黛玉忙問道:「這是真話么?」
寶玉笑道:「說謊的是那架上的鸚哥。」
黛玉、探春聽說,都道:「你真真胡鬧!且別說那不成詩,便是成詩,我們的筆墨也不該傳到外頭去。」
寶玉道:「這怕什麼!古來閨閣中的筆墨不要傳出去,如今也沒有人知道了。」
且不說,寶玉的話可能是信口胡謅的(一如「西方有石名黛」),就算是真的——
哪裡就推出了北靜王就一定看到了眾姑娘們的詩?
那麼多姑娘的詩詞作品,北靜王非要單單喜歡黛玉的詩?
並且北靜王決定非要娶黛玉不可?
是否看到詩還不知道,是否就單單喜歡黛玉這種風格的詩還不知道,是否因為喜歡某人作品就想要娶人為妻也不知道,哪裡就得出北靜王和黛玉有感情戲的線索?所以,【詩社 線】也不作數。
3,【蓑衣 線】
原文:
寶玉道:「這三樣都是北靜王送的。他閑常下雨時,在家裡也是這樣。你喜歡這個,我也弄一套來送你。……」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個,成了畫兒上畫的和戲上扮的那漁婆兒了。」
及說了出來,方想起來這話恰與方才說寶玉的話相連了,後悔不迭,羞的臉飛紅,伏在桌上,嗽個不住。
黛玉與寶玉數次玩笑、贈物,惟此一次,黛玉主動提及有關姻緣的明確象徵。故有人認為,此可能為黛玉一語成讖,雖原意屬寶玉,卻最終應了與北靜王的關聯。
依我說,這個例子,解釋為通過北靜王,暗示了寶黛要在一起,不是更合適么?偏要捨近求遠,扯到北靜王身上么?
4,【薛蟠 線】
薛蟠對黛玉的好感肯定是沒跑了(雖然他們倆在一起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否存在可能,後期在北靜王面前,薛蟠有關於黛玉的微妙言論?
……
另外薛蟠在感情問題上好像也挺愛跟寶玉爭醋的。。。從風流私塾的香憐、玉愛,到蔣玉菡,到寶玉挨打後,寶釵怪罪薛蟠,薛蟠氣急了的言辭。
以薛蟠的性格,他會拐彎抹角的在北靜王前散布對黛玉的微妙言論?
以薛蟠的性格,他會因為暗戀黛玉苦戀黛玉求不得黛玉而報復?
莫非薛蟠才是最終的隱藏的腹黑大BOSS?(笑)
5,【妃子 線】
十六、十七回。黛玉所住瀟湘館,寶玉題詩為《有鳳來儀》,反覆強調其「待鳳凰」屬性。同時在寶釵詠大觀園的另一詩作中,也出現了同樣的「修篁時待鳳來儀」。只是寶釵所寫的「鳳」,乃指元春(皇室妃子)。
說實話,原文中並沒有反覆強調其「待鳳凰」屬性。寶玉作應制詩《有鳳來儀》,自然要切題,詩句自然該有「秀玉初成實,堪宜待鳳凰」。
三十七回。詩社。大家取筆名。黛玉的名號來源:
(探春)又向眾人道:「當日娥皇女英灑淚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瀟湘館,他又愛哭,將來他那竹子想來也是要變成斑竹的,以後都叫他做『瀟湘妃子』就完了。」大家聽說都拍手叫妙,黛玉低了頭也不言語。
黛玉的特質完全可用「仙」形容。但代表其形象的住處、名號,卻反覆提及有關「鳳」「妃」的凡俗概念。故有人認為,這也可能是某種暗示。
所謂「瀟湘妃子」,書中明文已經說了,借用娥皇女英哭舜帝的典故,正好契合黛玉的愛哭的特性(印證雪芹的還淚之說),重點未必在「妃」字,也未必說黛玉就要成為王妃,嫁給北靜王。
當然,若非要說重點就是在「妃」字,暗示了黛玉要成王妃,那也無法。我也可以舉出似是而非的例子。如,寶玉的小時候自稱「絳洞花王」,王與妃,豈非一對?更證明寶黛在一起,而沒有北靜王什麼事。
6,【探春 線】
探春判詞:「千里東風一夢遙。」黛玉花簽:「莫怨東風當自嗟。」「東風」意象僅在她們兩人的命運中出現。
古詩中,常有女子與花對應/自比,「東風」「東君」則多指高壓、權威帶來無力反抗之命運(如嚴蕊「花開花落終有時,總賴東君主」)。故是否存在可能,這兩個女孩(花)後來的命運(如姻緣)是被某種更高、更難以反抗的力量(東風)所安排?
把「東風」理解為親戚長輩。那麼探春會夢東風,而黛玉則怨。看不出有暗示北靜王的意思。
此外,七十回放風箏,亦有一段:
探春正要剪自己的鳳凰,見天上也有一個鳳凰,因道:「這也不知是誰家的。」眾人皆笑說:「且別剪你的,看他倒像要來絞的樣兒。」說著,只見那鳳凰漸逼近來,遂與這鳳凰絞在一處。眾人方要往下收線,那一家也要收線,正不開交,又見一個門扇大的玲瓏喜字帶響鞭,在半天如鐘鳴一般,也逼近來。眾人笑道:「這一個也來絞了。且別收,讓他三個絞在一處倒有趣呢。」說著,那喜字果然與這兩個鳳凰絞在一處。三下齊收亂頓,誰知線都斷了,那三個風箏飄飄搖搖都去了。
探春的鳳凰,暗指其後來的王妃身份(可能是她大方應允和親),這一點當無爭議。有說法認為外來的鳳凰+喜字,即暗示另一門(外力強行介入的)親事,是賈府中另一位女子也得到「王妃」姻緣。是否可能就是黛玉?(這一段有些版本中刪去了,但從筆法上看,應屬曹雪芹原著。)
說實話,我看了原文字,明顯就是探春和某個人被強行喜字,配成一對的意思(鳳凰中鳳雄凰雌,所以有兩個)。哪裡來的另一門親事,賈府中另一位女子也牽涉其中的意思?。
此外還有些細微線索,更具爭議。如:
- 北靜王名「水溶」。書中俊秀少女被認為是「水做的骨肉」,黛玉以其淚水特質,更是水中至美至靈的存在。兩者是否可能存在關聯?
- 二十五回寶黛拌嘴,寶玉起誓「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時,我往你墳上馱一輩子碑去」。「一品夫人」十分突兀,是閑筆還是暗示?
- 黛玉《葬花辭》中,有「三月香巢初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之句。是否可能暗示寶黛婚事已初定,卻因外力橫生變故,導致破敗?
- 黛玉《五美吟》中,西施、昭君為家國大義獻身;虞姬、綠珠受外來脅迫,終為知己而死;紅拂身處動蕩,本可偏安一隅,卻深明大義,俠骨柔情。是否在美貌風骨之外,更帶有一定指向,暗喻其自身命運?
- 四十三回寶玉前往水仙庵,拜洛神。借口是「北靜王的一個愛妾沒了」。洛神、愛妾是否也有類比暗喻?
1,從名字解讀,就認為北黛應該在一起了?這倒不禁使人想到著名的,根據「釵於奩內待時飛」,就認為寶釵最終嫁給賈雨村的「經典」推理。
2,寶玉的話是在二十三回,而非二十五回。此回中,寶黛共讀西廂,所以緊接著的談話中自然化用了西廂記的一些言語(《西廂記》開篇就提到,老夫人姓鄭,「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國」,所以此夫人就是一品夫人),很正常啊,就像「多愁多病身」,「傾國傾城貌」,「銀樣鑞槍頭」一樣。
3、4,外力導致橫生變故,所以暗示了北黛線索?
5,寶玉前往水仙庵,是為了拜洛神么?
原文:
寶玉道:「我素日最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神,混蓋廟。這都是當日有錢的老公們和那些有錢的愚婦們,聽見有個神,就蓋起廟來供著,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聽些野史小說便信真了。比如這水仙庵裡面,因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來並沒有個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謊話,誰知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著。今兒卻合我的心事,故借他一用。」
蔓玫答主的個人私貨。
我只能儘可能從作者的角度試著再做一些探討:「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卻被拆散,高富帥強行入駐橫刀奪愛」這樣的主題,在今天看來是很爛俗,但在那個年代,如果曹雪芹是把它當做自己的故事來寫,真的是爛俗的嗎?
如果北黛一說成立,那故事的走線可能是這樣的——
身為男主角的你偶然結識了一位好朋友,互相引為知己。
雖然他和你處於兩個大不相同的環境,且你對他的環境還有點討厭——但你本身是很喜歡他的。他和別人看起來那麼不一樣。然後你還有個很喜歡的姑娘。你從未懷疑過她會屬於除了你之外的別人。(群眾os:是的我們都是這麼想的)
你原本以為他們倆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在一切都失去得差不多了之後,以為自己看了不少人世醜惡之後,你以為只剩下姑娘了。她是你唯一的精神支柱。喏,最寵愛你的老太太,一家之主,甚至都已經放話要你們結婚呢——只可惜事情還沒落成,她就去世了。哦對。你可能也以為那個好朋友可以幫助你們改善家族環境。你還很想感激他呢。
然而你萬萬沒想到,他們說你愛的姑娘要嫁給你這位好朋友了。
你表示很抓狂。但仔細一看,發現你身邊那個看起來又蠢又呆,簡單粗暴,跟你原本沒有任何可比性,且每次爭風吃醋時總落敗的兄弟,原來早就見過你愛的姑娘了,並為她神魂顛倒。哪怕後來他明知自己高攀不上,也忍不住偷偷撮合了一把姑娘與你的好朋友。
你有沒有很想去死?你意欲反抗。但身邊所有人都對你說:這是最好的解決方式。這樣我們大家都會幸福的。(怎麼感覺LEGAL HIGH2的小王子亂入了)
你不聽。你以為他們會像從前一樣縱容你這一次。畢竟那個姑娘對你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可是,曾經寵愛你的長輩、親友們露出猙獰面目,對你說:你個傻X,你怎麼這麼自私。你怎麼這麼不懂事。對方是皇親國戚,又對姑娘充滿好感,怎麼可能虧待她?你要是不從,就是要害死我們。再說了,這件事情之所以會發生,始作俑者難道不是你自己么?你大喊:不可能!怎麼可能!但他們出示了證據——貌似當初給好朋友介紹「你看你看這姑娘的詩多好」的,就是你自己。
你有沒有很想去死?
你有沒有感覺到這個世界滿滿的惡意?好吧,對你來說唯一的安慰也許就是他們倆最後並沒有在一起——你愛的姑娘死了。質本潔來還潔去,從頭到尾,你的好朋友都被她排斥在絕對領域之外。
她有沒有反抗?她有沒有答應?她是準備捨身取義,還是準備follow her heart?這些也許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反正她從頭到尾只愛你一個。她為了你而死,也為了你而活。
多麼痛苦的安慰。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反正我自己這麼一連串想下來,是細思恐極,且十分哀痛的。如果這真是代入了作者自己的經歷,那想必寫來更是萬般煎熬,無盡哀痛。
照這種思路,我倒覺得黛玉最終落到忠順王手裡,於劇情來說更好。這樣,更能體會到這個世界滿滿的惡意。而且,這麼一連串想下來,更細思恐極,且十分哀痛的。況且,如果這真是代入了作者自己的經歷,那想必寫來更是萬般煎熬,無盡哀痛。
當然,我想蔓玫答主寫此回答的本意,估計是覺得北黛雖然有些不可思議,但還是有些線索的,有此可能的,即
所以我現在想來,反覺得北黛是個無力抗拒又必須承認的線索。
不過,我想說的是,這些線索,大多牽強附會,不可輕信。若拿來振振有詞地講,就更不合適了。而揣測讀者們的心態,大約是覺得北靜王真不錯哈,和黛玉配起來似乎也挺合適呢。於是主題先行,有意識地搜集相關證據,而忽略不利的證據,入了心理學的證實性偏見之彀中了。
畢竟,探佚也要按照基本法嘛~
0:36 2016-6-25
=====================================================
假如所謂的探佚不按基本法,比如照北黛黨的邏輯,還可以有這種猜測。
黛玉最後嫁給了薛蟠。
首先,薛蟠見過黛玉風姿,早已「酥倒」。
其次,薛蟠這種人,呃,大家懂的。
而且寶釵也曾試探過黛玉。第五十七回,
寶釵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經相准了,只等來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來,我方才說你認不得娘,你細想去。」說著,便和他母親擠眼兒發笑.黛玉聽了,便也一頭伏在薛姨媽身上,說道:「姨媽不打他我不依。」薛姨媽忙也摟他笑道:「你別信你姐姐的話,他是頑你呢。」寶釵笑道:「真箇的,媽明兒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婦,豈不比外頭尋的好?」
寶釵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啊,她至少也是看到薛蟠對黛玉的意思了,所以才有此番話的。
而薛姨媽,一直是寵著薛蟠的。
而王夫人,一直的討厭黛玉的。
所以,賈母死後,薛姨媽一開口,王夫人一吹風,賈政說不定就把黛玉許給了薛蟠呢?
而且賈家敗落,正好需要薛家的資產。
於是,於公於私,黛玉都要嫁給薛蟠了。
這時候,寶黛二人痛苦萬分。
痛苦有什麼用?
這才顯得悲劇啊!
喏,這麼想下來,是不是也有幾分道理呢?
還可以有其他推測。
如,寶玉和香菱也有可能。第六十二回,
香菱便說:「我有一枝夫妻蕙,他們不知道,反說我謅,因此鬧起來,把我的新裙子也髒了。」寶玉笑道:「你有夫妻蕙,我這裡倒有一枝並蒂菱。」口內說,手內卻真箇拈著一枝並蒂菱花,又拈了那枝夫妻蕙在手內。
瞧,又是夫妻又是並蒂,很明顯的暗示了吧。
香菱的裙子髒了,寶玉自作主張把襲人的裙子給她了。
照北黛黨的邏輯,黛玉碰過了北靜王的手串,見到了蓑衣,所以有情感糾葛。寶玉把(與自己有過親密關係的)襲人的好裙子送給香菱,不也是在暗示么?
更何況,香菱是很像秦可卿的。而寶玉和秦可卿……
此外,寶玉和平兒也有可能哦,這可是需要有大智慧的細心人才能發現呢哈哈。
第四十四回,賈璉偷情被鳳姐發現,二人大鬧卻拿平兒作出氣筒。寶玉安慰,並且讓她去自己房裡補妝。
平兒依言妝飾,果見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寶玉又將盆內的一枝並蒂秋蕙用竹剪刀擷了下來,與他簪在鬢上。忽見李紈打發丫頭來喚他,方忙忙的去了。
這是不是也是暗示呢?
更甚者,看看寶玉的內心活動,
寶玉因自來從未在平兒前盡過心,且平兒又是個極聰明極清俊的上等女孩兒,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深為恨怨。不想落後鬧出這件事來,竟得在平兒前稍盡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樂也。因歪在床上,心內怡然自得。
喏,以上的猜測,皆有明文根據,所以,雖然我們不能接受,但也不能輕易否認,或許雪芹可能也有這層設想呢?
19:17 2016-6-25
=====================================================
關於探佚基本法的一點個人見解。
1,探佚思路。
檢驗某個探佚思路是否靠譜,一個簡單的方法是,換個主人公是否也成立。
比如覺得黛玉和北靜王有隱藏劇情,並且有若干證據支撐。但是把北靜王換成薛蟠呢?用類似的思路找證據,發現也能說得通啊,至少也有可能性吧。進而,再換成寶玉和香菱,發現也有幾分道理,至少不能百分百的否定吧。呀,這麼說來,雪芹是打算把紅樓寫成多線結局的?(笑)
2,證據等級。
最高等級的,應該是書中的作者式說明,如各釵之判詞,各釵之判字(探春之敏,湘雲之憨,平兒之俏,迎春之懦)。
次一等的,是書中人物的話。(考慮到各人的話有各自的動機意圖,所以有主觀性。)
再次一等的,是學者和愛好者們的推理分析,以及猜測,以及腦洞。
這幾個等級,雖說並非絕對不可撼動,但也不能隨便越級的。書中明文都那樣寫了,你非要加上自己的N多個腦洞腦補成另一番畫面,不是繞遠路么。
當然,有人非要說,我就是喜歡這種腦洞,喜歡某類同人文,不行么?
完全可以。各人有自己的偏愛,自己的YY,非常正常而且完全可以,但是非要說這是曹公的本意,就不好贊同了。
並且,以上的話,不單單是為了把別人批判一番,以顯得自己高明。這也是一種自我提醒,因為我也寫過類似的腦洞大開的一本道文。比如「考證」《圍城》中鴻漸和柔嘉的結婚時間,也覺得挺有意思的。不過若有人拿我的文章來證明錢鍾書的本意如此,我自己也是「駭且笑」的。(因為我當初寫的時候,就知道破解我這一本道文的證據,只是我沒有提,為了自圓其說,只舉對自己觀點有利的例子罷了。)
P.S. 友情提醒,若真愛雪芹的紅樓,那麼最好少看高鶚的續書部分,不然以後討論的時候,很容易被高人打臉的(唉,我的血淚史T_T)
因為,高鶚之流的續書,若是單單續也就罷了,偏偏還篡改前文,不能忍!
13:56 2016-6-26再解釋下衍生出的兩個問題:
1.黛玉個人意願是一定不願許給旁人的,但在曹大成書的年代,未婚女子是毫無婚姻自主權的,像黛玉這樣矜貴的小姐,對自己的婚事是提都不能提的,賈母離世後,賈政和王夫人作為舅舅舅媽是黛玉最近的親人,他們對黛玉的婚事有決定權。
2.爭議較大的是黛玉作為前鹽政獨女,賈母外孫女進王府為妃是否辱沒門第。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我認為是有可能的,原因有二:王府侍妾分三六九等,嫡福晉自不用說,由皇家指婚,往下又分側福晉和庶福晉,側福晉同嫡福晉一樣是有品級要寫進皇家玉牒的,年羹堯的妹妹就是在雍正還是王爺時進府做的側福晉,進王府做側妃從世俗禮法上講不算辱沒門第。再者,很多讀者忽略了黛玉定親之時賈家已然事敗,元春暴斃,賈家不再被皇家信任,抄家之禍隨時降臨,此時賈家已是樹倒猢猻散了,送黛玉進王府雖然不是上上之選,至少也是一條出路。
以下為原答案:沒有嫁,我認為是定下來北靜王要納黛玉為妃,但是黛玉在進門前死了。原因:
1.香串是明顯的暗示,紅樓夢沒有無用的情節,香串意味著北靜王和黛玉有交集。
2.質本潔來還潔去,說明黛玉最後保持完璧,而且在判詞中強調這句話,暗示是已然定了親的,但是沒過門。
3.邏輯上講如賈家蒙難,嫁黛玉給北靜王求庇護,再將寶釵配給寶玉,對王夫人是兩全其美之策。
斗膽猜一下應該是賈家敗事,元春暴斃,賈母聞噩耗撒手歸西,倉促間,賈政在王夫人攛掇下獻黛玉給北靜王,黛玉在進門前淚盡而亡。兩寶結婚後很快抄家,寶玉出家。
你看林黛玉嫁給北境之王如何?
個人認為有
第一點是我自己發現的,還沒有在其他處看見過,第二點也是自己懷疑的,但網上也有人提及,之後幾點是借鑒了他人的,但有很多人反對,我反駁一下這些反對的人
1.劉姥姥雪裡抽柴的故事,一個穿著大紅襖的姑娘,曹公共一共只描述過兩次黛玉的衣飾,皆是雪地紅衣。而後賈寶玉尋根究底,劉姥姥又說,「這老爺沒有兒子」「名叫茗玉」,「知書識字」,「老爺太太愛如珍寶」,回想第二回描述黛玉時,「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也欲使他讀書識得幾個字」,「夫妻無子,故愛如珍寶」,簡直一一對應啊,曹公如此明確的暗示怎可視而不見。顯然,這個抽柴的女孩極有可能就是影射林黛玉,林黛玉乳名黛玉,大名茗玉(名字不是關鍵,但我覺得命運影射比較明顯)
這也交代了林黛玉的死因,「這茗玉小姐生到十七八歲,一病死了」,後來父母思念不盡,還給蓋了祠堂,祠堂是什麼人都能建的嗎?尤其是父母給女兒建,可能嗎?從來只聽說過給祖宗建祠堂的,這不是愛女兒啊,這既不合規矩朝廷規矩也犯了迷信的忌諱,況且現實中林黛玉的父母雙亡,總不可能是賈府給她建的吧,林黛玉會有祠堂,我比較偏向於她之後確實嫁給了有身份地位的人,這個人肯定不是賈寶玉。
(題外話,「雪」「柴」與「薛」「釵」諧音,很難不想到薛寶釵,也就是說,這個故事和林黛玉薛寶釵有關。想想薛寶釵的判詞「金簪雪裡埋」,這「柴」不就是在雪裡埋著嗎?林黛玉抽柴,我個人認為是最後林黛玉有了一定的身份,試圖搭救過薛寶釵,但是沒有成功。)
林黛玉入賈府時大約6歲,元妃省親時最多13歲,那時候秦可卿已經說了「三春去後諸芳盡」,也就是說,賈府敗落時林黛玉最多16歲,所以林黛玉是活到了賈府敗落之後的,林黛玉本不是賈府的人,林氏乃書香門第,賈府出事後她的處境應該相對較好,但是也沒有了依靠。這時候,傾國傾城貌的林妹妹被達官顯貴看中(何況賈寶玉還把林黛玉的詩稿拿了出去,最有可能的就是被北靜王看到了),不得不嫁是極有可能的。
2.林黛玉與「鳳」,「妃」,「東風」等詞聯繫得最多。她住的瀟湘館原名「有鳳來儀」,她的雅號是「瀟湘妃子」(很難想像一個未出閣的女子探春給另一個未出閣的女子娶了這樣一個名字,大家還叫好,林黛玉還不羞不惱,只是低頭不言語),她的花簽上有「莫怨東風當自嗟」,她寫的柳絮詩里更是說「嫁與東風春不管」,東風不就是皇權嗎。
還有判詞旁邊的玉帶,玉帶從明朝開始就已經失去了實用價值,僅僅是皇帝或官員身份地位的象徵。
3(借鑒他人,但不知出處)賈寶玉所說的「死了一個北靜王的愛妾」,的確是令人生疑。王爺的愛妾能隨便咒罵嗎?所以這件事情是真的,但是不發生在那個時候。
4.為什麼別人的判詞判曲那麼明顯,獨獨最重要的兩人,寶黛的判詞判曲如同霧裡看花?是不是因為林黛玉有原型,這個原型最終的結局曹公不敢明言?或者直接說,林黛玉嫁給了一個讓曹公敢怒不敢言的大人物。
5.賈寶玉多次把北靜王的東西送給林黛玉
關於這一點,有人反駁說,蔣玉菡的汗巾子襲人收下了,所以她最終嫁給了蔣玉菡,但北靜王的東西林黛玉都很嫌棄,所以林沒有嫁
這明顯站不住腳,如果說了暗示嫁,沒收暗示沒嫁,那沒給算什麼?
只能說明,林黛玉不想嫁,嫁得十分不情願。
----------------------------補充一點---------------------------------
這一點剛剛回答別的問題時突然想起
第四十八回,平兒在薛寶釵面前罵賈雨村為幾把扇子害得「石獃子」家破人亡,連累璉二爺挨打。
總覺得這裡怪怪的,賈雨村是幫過薛家的,他初與賈府結交就處理了薛蟠案,平兒這句「哪裡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著實覺得把林黛玉和薛寶釵全罵進去了,哪兒來的?隨著黛玉拿著林如海的引薦信來的呀;生了多少事?頭一件就是薛家的事。
還有「誰知就有一個不知死的冤家,混號兒世人叫他作石獃子,窮的連飯也沒的吃......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我凍死餓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
這一段當真是驚心動魄啊,大觀園裡不也有個頑石變的獃子嗎?不也有個瀟湘妃子嗎?
今天有賈赦看上了湘妃扇,賈雨村弄得石獃子坑家敗業,誰知將來是不是有個達官貴人看上大觀園裡瀟湘妃子,賈雨村也弄得寶玉這個獃子家破人亡呀?
忽然想起林黛玉學毛選在大觀園造反那篇奇文~可惜不更新了 囧
「擲而不取」肯定是有梁子結下了,對應襲人的汗巾子
總覺得石頭變美玉,寶玉前身是神瑛有點說不通,否則當寶玉入幻境的時候,眾仙子怎會見故人而如此嫌惡?
在北靜王第一次出場的時候對他的外貌描寫是「面如冠玉」,曹雪芹在用玉字的時候謹慎極了,通篇好像再沒有說人長相溫潤如玉的。
因此拙見猜測可能北靜王是神瑛(有點離奇)
黛玉從前負的是神瑛的淚水,而現世的緣分是與寶玉的
忽地貴公子沒了,一幫看客讀者隨即張羅了又一個貴人。即便又是一個「中鄉魁、沐皇恩、延世澤」。黛玉成了大廈傾頹下的小確幸,曹雪芹改弦更張,姓了趙錢孫李。於是,舊人入新園又是錦上添花,烈火烹油的消閑日子。可惜後進時人及某網豬寫手「霸道總裁救世記」這般套路寫的粗鄙,自來痴望於高門貴閥的人們自紅樓成書以來便生了妄念。然則,曹公卻是個「摔打慣了的咱們家的孩子」比不得那些小門小戶娘老子疼的寶貝疙瘩們。增刪五次,批閱十載於悼紅軒中耗盡心血,不過是追憶往昔寫出些天真自然、情真意切的情情、情不情們罷了。卻又招惹這一幫沒經過又沒見過,隨意就能自憐自艾,發作癔症的寶貝們。難得處卻又好在是身後事,否則除見了那狗尾續貂的高鶚,又見諸多這般人,怕是又要氣個倒仰過去,離了生天。最後,這些個看霸道總裁系列瘋魔了的人好可怕(從古及今,不論聲名)
應該不會。黛玉多半是死在賈府抄家前。北靜王確實算是紅樓夢裡的一流人物,但以黛玉的身份【父族凋零,母族後來又被抄家】,做正妃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書里交代過,北靜王已經娶親了,黛玉縱嫁也是做小。讓謫仙一般的林妹妹去做小,曹公怕是下不了這個筆。
西泠雪寫過一本黛玉傳,書里北靜王確是傾慕黛玉,但最終黛玉還是死於抄家前,北靜王也只能抱憾了。
還有嫵妙三水寫過一本林黛玉和北靜王,不過裡面的人物崩得都比較厲害。整個故事就是佳人落難,才子相救,俗套得很。
獃子姓石,扇子上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他為了這些扇子,寧死也不屈服於賈赦。寶玉前生就是石頭,他在大觀園裡也被眾人看作獃子,能不能理解為,為了林妹妹他不肯屈服於北靜王,最後落得個跟石獃子一樣家破人亡的下場?我覺得這一段很可能是曹公埋下的伏筆,林黛玉住瀟湘館,號瀟湘妃子,住處又全是竹,如果石獃子案不是隱喻,那麼平兒沒有必要說那些扇子上「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參照曹公其他的伏筆,這已經是很不含蓄的了。
從曹雪芹提供的很多蛛絲馬跡看來,關於林黛玉的婚事,會和北靜王有牽絆。
林黛玉葬花時,賈寶玉提出要把落花丟到水裡,讓落花隨波而去,可是林黛玉堅決反對,理由是水並非你眼前看的那樣乾淨,因爲你根本不知道它會流到什麼污穢之地,這對花是一種侮辱。別忘了,北靜王的大號叫「水容」。根據曹公一貫的風格,這顯然是具有象徵意義的:水就是北靜王水溶,落花就是林黛玉。曹公意在表明,將來可能有股力量要求林黛玉嫁給北靜王,但林黛玉在葬花這裡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不會隨波而下,讓那看著乾淨實際污穢的流水髒了自己。
其實曹公不止一次暗示北靜王不是一個乾淨的人,當然是指私生活方面,比如他和蔣玉菡、賈寶玉的關係就說不清。書中還提到,北靜王的一個姬妾掛了,北靜王精神不爽,賈寶玉前去探望,似乎從此處也能看出北靜王的後宮爭鬥不亞於王熙鳳和賈元春的經歷。以北靜王與賈寶玉的關係,曹公自然不會明著貶損他,但他在私德上面確實有很多不檢點的地方,在上流社會,恐怕早就是風言風語滿天飛了,深閨之中的女兒家聽到隻言片語也不足爲奇。林黛玉決計瞧不上這樣的「風流人物」。
此外,賈寶玉曾用北靜王所贈的香串轉贈給林黛玉,結果惹得林黛玉不高興,怒斥「什麼臭男人帶過的」,很明顯,這也是曹公的春秋筆法,是林黛玉會和北靜王有交集但又極力排斥他的象徵。襲人和蔣玉菡睡到一張床上去,也是因為一條賈寶玉在中間倒手的汗巾,可見香串有著和汗巾類似的歷史使命,但結果卻截然不同。跟北靜王有關還是有可能的。她住的瀟湘館匾額上題著有鳳來儀。她別號又叫瀟湘妃子。
書里把北靜王描寫得神仙一般,或許是作為寶玉的一個分身呢。就像襲人最後嫁了「將玉含」一樣。
把質本潔來還潔去解讀成黛玉死的時候還是處女這是直男癌高鶚的解讀吧。不覺得很傻逼嗎?
---------------------------------------------
補充,另想到一個證據。
就是王熙鳳過生日、賈寶玉偷溜出去祭奠金釧一回,他找的借口就是祭奠北靜王的愛妾。祭奠金釧是在水仙庵。按周汝昌的考據,認為林黛玉最後可能投水而死。姑且承認這個說法吧。所以呢,祭金釧就像祭晴雯一樣,也可看作是祭黛玉。
而且那天茗煙還說了一段話,看似是在拍寶玉的馬屁,說「一定是一位人間有一、天上無雙,極聰明清雅的一位姐姐妹妹了」,這哪是在說金釧?說黛玉嘛比較像。還有「二爺的心事難出口」,其實祭奠金釧也沒什麼難出口的。
後來回了家裡,黛玉看戲的時候說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祭,這也挺細思極恐的。(這段書里沒有說清楚,不知道是巧合呢還是黛玉故意諷刺寶玉。)
而且這一回的回目是「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不了情,寶玉和金釧有什麼不了情?平時玩笑的交情,不至於到『不了情「這個分上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提一個自己的假設。
賈府被抄,府中女眷發賣為奴。北靜王為了與寶玉交好的義氣,買下已經病入膏肓的黛玉,更名改姓,以妾侍之名寄居王府。而黛玉最終因不堪打擊與憂思,在王府逝世。
不過後來想想,投水而死不太適合黛玉。金釧死時已經說了,頭泡得那麼大。淹死的人死相太嚇人,作者這麼偏愛黛玉,應該不會如此安排。
推薦閱讀:
※劉震雲的小說跟韓寒的小說比,有哪些更好的地方?
※馬爾克斯 《世上最美的溺水者》中的"巨翅老人"想要表達什麼?
※《聲律啟蒙·一東》有什麼含義?
※如何評價鄭健和的漫畫《封神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