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表面隨和內心固執?

為什麼有的人在平時相處的過程中會覺得很隨和平易近人,但是接觸久了發現對方其實很固執,聽不進去別人的話?這樣的人為何會有這樣的一種心理?

這裡的固執指對方有了自己先入為主的判斷,就不再接納別人的意見了

============

題主其實就是問題中的這個人,這個問題是我的一個朋友和我親人的共同描述,

很多答主都認為固執挺好的,有主見,沒必要聽別人的。
其實題主不是有主見的人,題主有時候會因為衝動,或者捍衛什麼(我不知道是什麼,但是總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等),會堅持一個觀點,別人怎麼說理,題主都聽不進去。


謝邀。

「我說了算」、「我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這是我想做的,請不要干涉」,這種自主性的需要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必需的。每個人都渴望「成為自己」,雖然這種狀態不那麼容易獲得,在很多情況下,人得委屈自己。無可否認,在社會適應過程中人的自主性衝突(個體需要與他人或社會要求之間)會反覆發生,所以人普遍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

哪裡有壓迫,哪裡便有反抗,幾乎沒有人不渴望堅持自己。生活中有一些人非常順從謙虛,但如果你仔細了解,ta必然會在某一方面非常堅持自己,堅持到沒有人可以鬆動它,堅持到周圍人覺得ta太固執了。

一個任勞任怨的媽媽,承擔了家裡所有的家務,周圍人一直評價她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她特別喜歡做佛事,經常去參加各項佛事活動。她對於佛事的熱衷干擾了家裡的生活,家人反覆勸她很多次,但每當那個時候,她一反平時的順從與合作,而是強勢的反擊。我們可以猜測,如果這個自我委屈的母親沒有了佛事活動,那麼她還有自己嗎?佛事活動是她可以自主的空間,她需要這樣的空間!

高中生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早上6點不到就得起床,然後是上課再上課,晚上得複習到10點以後。有一個高中女生,她每天晚上10點回家之後,一般都要搞到12點之後才睡覺。她知道6個小時不到的睡眠應該是不夠的,但她寧願把睡眠時間擠出來,也要給自己兩個小時的自我空間。那是完全由她支配的時間,她可以泡個澡,上個網,聊個天,甚至大吼大叫。很難想像,沒有這樣的自我空間,她如何能支撐著走過高考?

曾跟一些軍官和士兵有過接觸,他們最痛苦的是部隊里有太多的活動,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連最平常的外出,都得批准之後才行。很多在中學時接受軍事化管理的學生,回憶起自由受限的高中生活,都有一種不堪回首的痛苦。那種集體化的生活可謂是對自我空間的巨大挑戰,這也許是人們渴望回到私有化社會的心理原因。

在親子教育過程中,孩子的自主性與父母的要求發生衝突是經常發生的情況。一個強勢又自我中心的撫養者會在很多情況下粗暴干涉孩子的自我表達,他們可能會培養出一個聽話、合作、孝順的「好孩子」。好孩子習慣性的壓抑自己,羞於表達真實的情感與需要,是習慣於委屈自己的類型。相反,一個「自我中心的」孩子往往一個特別敢于堅持自己的人。一個真實表達自己的人是最有魅力的狀態,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種狀態。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父母要學會認輸。在親子關係中,越是輸得起的父母,越有可能培養出敢于堅持自我的孩子;相反,越是強勢而不肯服輸的父母,越有可能養育出自我迷失的「好孩子」。

每個人都要去創造自我空間,要給予自己這種的權力,並努力去維護這個空間,否則,在這個不自由的社會中如何輕鬆地生活?每一次自主性需要的受挫,都會激起憤怒的情緒,累積的憤怒如果被壓抑之後,又會轉化為焦慮或抑鬱的心境以及各種心身癥狀。同時,那些在很多時候自我委屈的人,也許在某些情況下又特別固執己見。興趣愛好、獨處、做一些自我滋養的事情(旅行、運動等)、堅持自己的某項要求.......均是一種建設性的自我表達。當一個人健康的自主性需求被充分地尊重和滿足之後,ta何必要顯得那麼固執呢?


表面隨和是因為別人的事關我屁事,內心固執是因為我的事關別人屁事。


一般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這種人都有強勢的父親或母親,或強勢的父母(養育者),或從小喜歡干預或決定你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你對此無能為力,相對配合,保持和諧。但成人後,脫離父母的約束,自主性被釋放,自我認同感增強,對自我內心世界的自主權主觀體驗開始外化。提主說自己也不是很有主見,就是比較固執,堅持自己的想法,正是如此。外表隨和是由於父母/養育者的強勢習慣,或者是你對外在環境的一種妥協態度,換個角度來說也是你的父母/養育者固執行為習慣在你身上的延續。二是父母/養育者在養育過程中屬於不太考慮你的感受,而你屬於性格溫和的那類人。你的內心就是要反抗,但不知用什麼方式,堅持自己的想法成為一種方式。以上僅是個人推測的觀點。僅作參考。


因為內心固執表面也固執的話,會交不到朋友滴。。


媽蛋,什麼人格問題我都是病友么?

我拿自己的發展過程來說吧。

如果說我是一棵樹,那麼我的主見就是一根枝條。

小時候,我在風中招搖著我的枝條,炫耀著自己的幼嫩的希望。

這時我的爸爸媽媽走過來。他們為我好,喀嚓一刀下去,惡狠狠地替我修剪了一截。但是他們不是耐心的園丁認為我「不懂」,不願意替我包紮血淋淋的傷口。
我痛,我的汁液稀里嘩啦的。
這時我有兩個選擇:
第一,我自己再倔強地長出來。那麼我就要面臨一個問題:爸爸媽媽又要切走他,因為他們看不慣。他們認為,這對我沒有好處。
「不乖乖往上長的樹,不是一棵好樹,今天我不幫你切走,明天就會有其他人來切你了,而且。你讓我們在其他的園丁面前很沒面子」,他們想道。

後來我就習慣了,比起被砍去的枝條,我更害怕爸爸媽媽那傷心和暴怒的刀鋒。

後來長大了一點,我發現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所有的成年人手裡,都拿著剪刀,誰不開心了,就往我身上來一刀。伴隨著無邊無際的抱怨,而且很少有人願意在事後,為我包紮一下。
只有少數幾個園丁,他們…甚至不會動用剪刀。他們可能會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告訴我怎麼生長,他們也可能只是默默地澆水,理順我們的枝條,或者為我們拆掉擋住陽光的牆。
whatever,反正我現在站這裡,長得一幅人畜無害的煞筆樣子,甚至,在面對別人的剪刀,面對別的樹遮住我陽光時,我甚至沒有一根用來說「不」的枝條,可以把別人趕走。
我只有任憑別人在我身上切切削削,裝出一幅很不在乎的樣子。
但是當別人得寸進尺地碰到我的主幹的時候,或者當他們刺痛我醜陋的傷疤的時候,我整個身體都開始戰慄起來,每一個傷疤都開始在心底恐慌地低吟。心,卻沒有感覺。
而在沒有表情的樹皮上,我卻只能用笨拙而堅決地沉默,晦澀地表達出自己再也不能讓步的……………底線。

有些關心我的同伴,或許正在揮舞著靈巧的枝條,安慰著我的臉龐。
她或許好奇我的沉默,她可能會問:當別人試探你的陽光的時候,你真的什麼也不知道嗎?
她可能會問:既然你其實比別的樹更敏感和渴求陽光水分,那麼為什麼只會沉默呢?
她可能會問:為什麼你的陽光越來越稀薄,你卻不止要沉默,還要裝作毫不在意呢?
她可能關心地說道:如果是我啊,我會用根須把它們纏住,我會用枝條把他們擋開,我會抖抖樹葉,那麼它們就會知道,我不願意。
她可能又問道:你為什麼不這樣做呢?為什麼,你老是學不會,對這個世界,說一個「不」字呢?就像揮舞一根枝條那樣簡單。

你還記得,當年幼嫩的我,炫耀的第一根樹枝嗎?

那根長著「拒絕」的葉片的枝條。

我忘記,它該怎麼生長了。


不知道你是怎麼理解隨和和固執的,說說我的看法

隨和,是對他人的行為或觀點寬容接納。
但是!(請注意但是!)是在不影響自我原則前提下對世界的寬容!
固執,是堅持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不輕易改正自己的內心原則。
但是!(還是要加但是!)同時也是不干擾他人前提下的自我堅持!


是的,這個似乎很矛盾,卻其實一點也不矛盾。
隨和和固執是一對矛盾共生的詞,相輔且相成。無隨和不固執,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以上是我自己對這兩個詞的定義,若理解不能,請繞行摺疊便是。

其實,我更願意理解你提到的這類人是一個有成熟穩定價值觀的人(當然,未見得對錯),但只有這種人,才能夠將表面隨和和內心堅持這對矛盾有機結合渾然一體。


我猜是這樣的。
內心固執是因為他使用自己的一套理論已經完全能解釋所有事情,他對此堅信不移,除非你可以在理智上駁倒他自己的理論,否則他不會真正重視你對他的想法或者建議,面對生活他是坦然且真誠的,有獨立的對於生活的思考與取捨。
至於表面隨和,這是禮貌問題,這是一個人的修養。


因為他隱藏得很深。我也是這樣的人


表面隨和:任何國家,不管是什麼制度,只要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一個中國立場,我們都樂意和它們發展友好合作關係。
內心固執: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社會主義好!


隨和是對他人的寬容

固執是對自我的堅持

所謂嚴己寬人,這不矛盾。


可能,我就是題主所說的這類人,但我要告訴題主的是:他之所以固執,是因為你沒有充分的論據說服他。


這種人還會有一個毛病,不願意搭理人,沒別的原因,就是覺得浪費時間


隨和是一種寬容,固執是一種堅持。平時儘可能的寬容,在需要堅持的時候堅持,這並不矛盾。


因為你的意見不值得讓他改變自己。

建議這種事兒本來就是給別人說明白就好,聽不聽是別人的選擇,不必計較。
太過希望別人按照你的意思活也是另一種層面的自私。
例如,「我這樣都是為了你好」。←_←


表面隨和是因為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已經理解到"世間萬般道法皆可證混元大道"
內心固執是因為知道自己的路只能自己走,已經了解到"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道理約束自己吧。約束別人等於私刑。


人和人相處的目的:1)利益的互換,2)精神上的交流。如果雙方相處精神上都覺得享受,也可認為是互惠互利。所以我把人和人相處的目的簡單的說成利益的互換。

而所謂的固執我可以理解成堅守自己的利益,或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人和人相處的基本原則要共贏,零和遊戲是不會長久的,也就不要怪人家固執了!所以我把題主的問題加一前提,在共贏的情況下,對方還固執,不合作。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用一個概念就可以解釋清楚了!這概念就是「價值觀」!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背後無形的手就是「價值觀」。也就是說你認為是共贏,但對方認為失去的比獲得的更重要,那他堅守自己利益時,在你看來就是頑固不化,甚至可笑。

這時,你要麼去改變他的價值觀,要麼尋找其他人合作共事。

所以,隨和是因為你們此時此事上價值觀是一致的,而固執是因彼時彼事上價值觀是不一致的。那麼就不用怪人家固執了,不可"以吾輩所主張為必是"。


開始人們是在捍衛一個立場,一個理論,可是到最後大多數人卻是捍衛那個在爭論中的自己。


隨和是對朋友的態度,固執是對內心的堅持,多數情況下兩者並不矛盾。


別人的意見都是你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人和人之間只要隨和的保持融洽的關係就好,他們不是你,你自己的決定才是最適合的


推薦閱讀:

有什麼技巧可以消除驚悚恐怖電影帶來的陰影和不適感?
從小缺愛的女孩怎麼自愈,變的跟正常女孩一樣陽光開朗 ?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 人格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