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二郎神「聽調不聽宣」是什麼意思?


聽調不聽宣,這五個字真可謂叫絕。這五個字什麼意思?看字面,說的聽從調遣不聽從宣旨。調遣的意思是大家是合作關係,是盟友,但是你是大哥,你有難,我肯定幫忙,但是你不是我上級,沒資格命令我,也就是說沒事不要來找我。

這五個字即說明了身份,又說明了二郎神的對於天庭的態度。

聽調不聽宣在中國歷史上是有的,分封各國對於周天子,實際上就是聽調不聽宣,但是最像還是項羽給諸王分封,還有就是中華民國蔣介石統治中國階段,各個軍閥表明上服從中華民國的統一命令,實際上人家可不一定鳥你。

聽調不聽宣,就是出現在分封的軍閥時代,二郎神,梅山七兄弟,一千二百草頭神成的是一股人間和天庭的別樣勢力。

現在你要看清楚的是上面我說的聽調不聽宣的例子都是出現在勢力分立,天下混亂的時候,在天下和平統一的時候,沒哪個統治者會把這個定時炸彈放在身邊,可見玉帝當時看到天庭表明和睦,實際黨派林立,根本無暇去收服二郎神,當然了還有一條路,就是二郎神自己歸順朝廷,後期發現二郎神去征九頭蛇,收服牛魔王,這都是歸順朝廷的表現。

二郎神是我最喜歡的中國神話人物,沒有之一,覺得他的經歷和生活帶有很明顯的中國特色,但是又有自己的特殊風格,自己是皇親卻屢次反叛天庭。在相當長的時間,雖然不能和天庭分庭抗禮,但是也讓天庭不能收復自己。其中縱然有玉帝外甥的面子上不好看,也有自己的實力。


這與二郎神的身世有關,他是玉帝的妹妹下凡的私生子,與玉帝有私怨。他在神仙里的地位是特殊的,並不屬於天庭的體系範圍,他自己的神級官職很低,但他很有神通,且在民間信徒眾多,最重要的是他與玉帝的血緣關係,一榮具榮。所以當有對玉帝的地位威脅時,他一定會挺身而出。當時大鬧天宮,他是天庭唯一一個戰力上完全勝過孫悟空的神仙,玉帝無法,剛好觀音給了玉帝一個台階,這才決定用二郎神。二郎神的內心也是想要得到天庭的肯定的,所以「聽調不聽宣」,但玉帝對二郎神的態度並不好,這也是後來孫悟空二次造反沒請二郎神的原因之一。


「顯聖二郎為玉帝外甥,有梅山六弟兄,一千二百草頭神,聽調不聽宣」。「二郎」者,陰偶之數,從坤而出,胡為乾天之外甥。當陽極之會,陰氣當顯,故曰顯聖二郎。「梅山六弟兄」者,坤之初六也。一千二百草頭神者,二六一十二,坤之六二、六三也。「草頭神」也,蒙昧之象也。「聽調不聽宣」者,陰乃陽之所變,故曰調。


下面是流傳在邯鄲一帶的民間故事。
大禹是治理黃河的大神,二郎神是治理長江的大神,只因為黃河歷史地位較高,所以大禹地位就高於二郎神。民間故事大意如下:
長江發大水,民不聊生。李老君發下暗示:三眼聖人出,海清河晏時。
玉帝和王母商量怎麼辦,當時沒有三眼人。玉帝妹妹三仙姑毛遂自薦去人間尋訪三眼聖人。然後遇到一個放羊娃,叫楊君聖。二人相愛,生下二郎。
為啥叫二郎呢?因為前面還有個大仙姑下凡的故事,滴了一滴例假,孕育出孫悟空的故事(大家可以查閱我的其他文章或回答)。姨娘兄弟排序,二仙姑與天蓬元帥相好,但沒兒子。所以三仙姑的兒子就是老二了,所以叫二郎。
三仙姑沒找到三眼聖人還與凡人私婚,玉帝大怒把三仙姑壓在了桃山下,楊聖君獨自扶養二郎。二郎一十三歲要去救母。楊聖君的羊群里有個頭羊,生得十分奇特。一身金毛,兩眼如燈,四蹄生風,兩隻犄角,一角直如箭,一角彎如弓。
頭羊說:我本是天上羊星,把我的左角掰下,就是一個三尖兩刃刀兵器。把我的右角掰下,就是一個彈弓。把我的皮剝下,就是一身金甲。我的雙眼左陰右陽,一起吞服,你會額生豎目陰陽天眼,能辨妖邪。我的四蹄八瓣尾巴,暗合四象八卦九宮,吃了會有七十二變神通。還有陽物,就能多出一變,叫「無形變」。三十六天罡變和七十二地煞變,皆是有形有象,此變無形無相,所以叫無形變。還有我的好朋友,這條牧羊犬,他本是天狗星下界,帶在身邊,助你一臂之力吧。
說完絕氣身亡。
後面劈山救母大家都知道,就不啰嗦了。
聽調不聽宣的意思是,你玉帝有危難求助於我時,我聽從你的調派,畢竟你是親娘舅。但閑著沒事兒你給我傳旨,這個那個吧,不鳥!
更多民間搜集來的故事,大家關注我的知乎。


不知道大家看過西遊記後傳沒有,那裡面如來給斗戰勝佛的待遇也是聽調不聽宣。
斗戰勝佛負責整個佛界的護法,同時佛界里只有孫悟空免朝見免跪。
平時你跟花果山待著,不用到靈山來跪我,不用聽我講課;一旦佛教有劫難了,你來幫我把無天弄死
這個設定就是借鑒的二郎神聽調不聽宣。


這涉及到「封建制度」這個詞的理解。君上之君,非臣之君;臣下之臣,非君之臣。所以二郎神去拜見玉帝的時候不會帶著自己的高級將領,因為這些將領沒有任何對玉帝的義務。而玉帝只可以對二郎神進行賞賜而不能對二郎神的將領進行賞賜,因為他也沒有這個權利。

--------
以下部分屬於扯淡:


而自戰國開始封建制度衰敗,軍隊規模化、國家化逐步形成。士兵不再「兵歸將有」,而是根據虎符、節鉞等聽屬命令。信陵君竊符救趙的典故就是因此而來。

如果做一個同時存在的對比,就拿漢初這個郡縣制與封建制同時存在的年代來看。無論誰指揮,中央的軍隊只聽兵符,所以劉邦需要到韓信軍帳去偷兵符,才能指揮他自己的軍隊;而吳楚之亂中配合中央軍的藩王部隊則完全聽屬於他們的王(或者王的兵符),漢天子(的兵符)無權指揮,這種狀態就叫「聽調不聽懸」。

相對應,手握兵符的周亞夫不聽文帝的出擊命令而堅持死守,這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至於聞名天下的飛將軍李廣,作為中央軍將領竟然私自接受了藩王的將軍印,導致一輩子也沒有封侯……這叫悶聲作大死……


說明他需要玉帝承認他是天庭的合作夥伴,而不是上下級的關係。


我打野,沒事別叫我,不然就送。


從降服孫悟空後,二郎神重回灌江口的談話就能知道這個態度的意思了:
……
一個神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修鍊。但是也考慮到天數的行程。我絕對不知道,我作為一個灌江口小神怎麼把我召到天庭去了所以玉皇大帝同我講話:
「天庭都決定了,你來打花果山。」(玉帝宣布任命,二郎神謙虛地推辭,這就是不聽宣)
我說另請高明吧,我實在有也不是謙虛。我一個毛頭小神怎麼鬥起齊天大聖來了呢?但是,玉帝舅舅講:「大家已經研究決定了。」(決心要調動,二郎神就服從組織安排了)
後來我念了兩首詩叫「苟利天庭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所以我就到了陣前。
……


調是調遣
宣是召見

白話就是:讓我領兵打仗可以,讓我上殿面聖不行。

鰲少保殷鑒不遠,少來這一套。


只接外單,不來上班。


「調」是調兵遣將的「調」,是軍事命令;「宣」是行政命令。玉帝既是天庭元首,天政府首腦又是天兵天將等天庭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玉帝是以天庭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的身份調動二郎神及梅山兄弟並所屬草頭兵的,這是「調」。但是如果玉帝以天庭元首,天政府首腦的身份命令二郎神來幫忙,二郎神就不來了,因為這是「宣」。

ps:天庭發言人太白金星表示,此舉有利於堅定貫徹玉帝負責制,確保天庭對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同時,行政上賦予二郎神一定的自治權;但是天庭具有對灌江口的全面管制權,二郎神對灌江口的權力是來自天庭的。


楊二郎就是楊戩,是個有故事的人。

由於平行時空以及都市傳說的影響,老百姓們都不太分得清關於二郎的事迹。當然也包括我。

楊戩因為在《封神演義》里的名字。通常被當作傳說里二郎神的名字(當然四川都江堰盛行二郎神其實是李冰兒子李二郎的名諱,這裡不做考究),是神仙與凡人結合而生(俗稱混血),力大無窮,法術無邊,通曉八九玄功(七十二變),闕庭有第三隻眼睛(該傳說清朝興起,明代及以前並無此傳說流行),手持三尖兩刃刀(新人村時候的楊戩追尋一怪物入一石穴,遂得一口三尖兩刃刀及淡黃袍),座下有寵物小甜圈(哮天犬)(可見二郎是愛狗人士)以及一匹戰鷹(名字不可考,姑且稱為阿黃)。這符合古往今來紈絝子弟的形象,當然還是比較時尚的那一類,至於非時尚類族群這裡有一個打油調叫做「大金鏈子小手錶,一天三頓小燒烤」。(飛鷹走狗同樣是後世文人的大愛,

類似蘇軾坡的《江城子》中自述左牽黃又清倉,『親射虎,看孫郎』的紫髯碧眼主人公也是該套行頭的愛好者。註:以上屬無意義湊字

數)。

楊某主要有兩個故事線。一是商周時期,隨同姜子牙助周伐商,功成身退後被老爺子封神,奠定陸百年周王朝基業。二是隋唐時期,楊某的日常。這條線比較複雜,細分可以分為兩條,前者是家庭糾紛線,後者是與猴子孫悟空的纏繞。這一次,基於鄙人的獵奇心理,考量一下隋唐時代的故事。
具體來說,楊某的媽媽(瑤姬)是玉帝的妹妹,某天按耐不住春心萌動,私自下凡跟老百姓楊天佑(一個充滿革命時期的後現代名字)自由結合,生下了兩男一女。老二叫二郎。哥哥是個好面子的人,(或許是妹控)按耐不住怒火直接把妹夫和大外甥殺死在了路邊。轉手把妹妹關在了桃山下。二郎帶著妹妹楊蟬出奔,(這裡有伏筆,顛沛流離的日子培養了二郎妹控的心性),之後二郎刀劈桃山,救出老娘,母子團聚,皆大歡喜。故事到這裡本應該就此打住,大團圓結局也是老百姓們所喜聞樂見的。可是正如扯淡小說家馬克吐溫說過,『歷史不會重演,但會驚人的相似』。二郎的妹妹小蟬春心也難耐了,私自出奔與書生劉彥昌(這裡再次顯示了凡人的起名字功力,明明是戰5渣卻起一個後現代的名字)同眠三日,劉某走時留下了嫖資(抱歉,這只是筆者的誅心之論)一塊沉香。隨後小蟬果斷生下一男孩,因為對劉公子念念不忘,遂給兒子起名沉香(???神仙的起名功力往往很接地氣)。這個時候的楊二郎,得知了自己一直很保護寵愛的妹妹,竟然與凡人(過路書生一枚)珠胎暗結,生下混血。(他的『馬薩嘎』心情列位看官或許可以感受一下)二郎果斷把妹妹鎖在了華山之下,避免小蟬再次干出(千里送)的好事來。隨後歷史經典重複,親外甥沉香偷來一柄斧子(???這裡感受一下老百姓們的樸素唯物主義以及鄉土觀念,傢伙也要拿趁手的),斧劈華山,救出了鬱鬱寡歡的老娘。至此,家庭劇情線就此打住。
這裡可以下一個結論,關於神仙,他們喜歡干涉婚姻自由,而且往往很寵愛妹妹,竟然屢屢干下囚禁妹妹的讓老百姓不齒的事來。關於私生子,往往戀母,長期失散導致自己的親情無處發泄。喜歡手拿管制器具砍山頭。關於老百姓,喜歡勾搭神仙妹子,x能力強悍,而且經常事後拍拍屁股走人。最後總是死於非命的。他們起名字也很自信,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弱氣分割線——————————————————————

至於殺猴線,老百姓們都是耳熟能詳的,二郎真菌大戰齊天大叔之類的。
話說二郎在灌江口宅居,(由於跟舅舅關係不睦,打出了『聽調不聽宣』的個性簽名,換句話說,就是有事情您吩咐,沒事別吡吡套交情)
平時過著飛鷹走狗的日子,手下有梅山六人組合。
1,這裡有個千古謎題,在封神榜里同樣有個梅山兄弟組合,團員數量為7,被正義的力量消滅後,結局處統統被姜子牙封神。結果,在西遊記里梅山變成了六個人的居巢,而且名字和技能完全不一樣了喂。(值得注意的是少了一個靈長類角色)唯一可以解釋的是不同作者的作品可以相互借鑒,但是名字是必須要改的,否則就要被百姓們罵成水貨寫手。
2,這裡有個來自平行時空的插敘,封神榜里是梅山七聖,老大名為袁洪,考證是白猿化身,封神中大殺四方,後同楊戩1v1,棋逢對手。最終劇情曲折發展,終被姜子牙借來斬妖刀,砍了腦袋。這裡不得不說西遊的劇情何其相似,尋常刀劍殺不掉孫猴子,只有老頭出馬才能肉體消滅(微波煉丹爐)。可惜,這次猴子開了掛。

忽有一日,正當二郎和『』湊人數『』組合嬉戲時,來自東盛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社區,門牌號不可考的big ticket已經攪亂了聯盟秩序。該角色就是孫姓亞種人(鑒於廣泛的知名度,以及本人的不贅述強迫症,名字大家可以在心裡默念)玉帝派來了天使,這個天使印象里是太白金星,一個喜歡招安的穩健派,他的人物特色是額頭上有一顆紅心。(這裡自我打臉,由於疏於原著,這裡竟將天使錯記為太白金星,其實是某奇行種鬼王。原文如下:『
玉帝聞言,即傳調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齎調。那鬼王領了旨,即駕起雲,徑至灌江口,不消半個時辰,直至真君之廟』)
二郎不知道出於什麼目地,也許是閑極無聊,打野怪練級的他想要試試開一張新地圖。一口應承了下來,他說了一句很囂張自信的話,(補上主角的話,「小聖來此,必須與他斗個變化。。。。列公將天羅地網,讓我賭鬥。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總之就是出發殺猴了。言下之意是穩操勝券,施施然天下無雙的豪邁氣焰。且這裡暗暗透漏出不讓李天王等人搶功勞的意思。
打鬥過程略去不提,畢竟洒家以及諸位看官早已耳熟能詳這場「擬態大戰」,最終二郎依靠猴子(欠缺生活經驗)的拙劣寺廟變化,而微微一笑,「你的寂寞(計謀),已被我撕破(識破)了」,被看穿了的猴子瞬間臉紅,放佛在麻將桌上落汗出千的賭聖阿b哥被戳穿,慌不擇路的逃竄,同時間,埋伏已久的李耳擲出了能大能小,伸縮自如的』金剛圈『,二郎順手放出了冷卻等待已久的』狗子突擊『,被雙擊了的猴子連吱吱叫的機會都沒有,赫然被放倒。
這一瞬間,原著讀者酣暢淋漓,某亦達到了梁羽生筆下的「生命的大和諧」。這裡即興朗誦一首,《論』我是歌手『》
』方其盛時,舉天下之兵,而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三五家犬圍之,而身敗名裂。『


題外話
看到有舉例《寶蓮燈》和《寶蓮燈前傳》的,我只默默放張圖

瑤姬(巫山神女)是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居於巫峽一帶的神女。《巫山縣誌》稱其為南方天帝赤帝(炎帝)之女,未嫁而死,葬於巫山之陽,遂為巫山之神,精魂化為靈芝。《墉城集仙錄》稱其為西王母之二十三女,將其納入道教體系。(摘自360百科)

所以呢,古代神話中的瑤姬並不是二郎神的母親。但不排除幾百年之後就是了。

在南大教授陳宏的一篇論文《二郎寶卷》與小說《西遊記》關係考中引經據典推出《二郎寶卷》是一部西大乘教的民間寶卷,它產生的時間絕不是其版刻所標明的嘉靖三十四年,而應當是萬曆四十五年之後,很有可能是崇禎元年,要晚於百回本《西遊記》刊行三十餘年。

《二郎寶卷》中西遊故事與百回本《西遊記》確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百回本《西遊記》,二郎收伏悟空,是由於悟空大鬧天宮,天兵天將不能戰勝,無奈之下,玉皇大帝才在觀音的推薦下,起召二郎;《二郎寶卷》所記不同,寶卷雖有「走了心猿鬧天宮」的字樣,但二郎收伏悟空,主要是因為悟空到確州城,將二郎之母雲花娘娘,壓在了崑山,單從故事上看,二郎戰悟空,有為母報仇之嫌。
二是百回本《西遊記》中二郎之母為玉帝妹子;《二郎寶卷》卻為二郎之母編造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家庭(「鉛汞交參品第二」),與小說《西遊記》提到的二郎傳說截然不同。
三是百回本《西遊記》中,二郎所帶梅山六兄弟,為康、張、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將軍。而寶卷中二郎身邊的是梅山七兄弟,以及各牙治、黃毛童子二位護駕。
四是寶卷中敘述唐僧取經所收徒弟之次序和地點也不同於小說《西遊記》,寶卷中寫到唐僧在泰山,而不是五行山收的孫悟空;寶卷中唐僧收弟子之順序是收八戒在收白馬之前,唐僧收白馬在兩家山,系小說《西遊記》唐僧遇見悟空之所。
寶卷作者在提到唐僧一行,其弟子之序列,基本上是悟空八戒白馬沙僧,與唐僧收徒之順序對應,這說明寶卷將八戒置於白馬之前的處理並不是一個偶然的失誤,而是有意為之的。

所以呢,《二郎寶鑒》里的故事和《西遊記》的故事形態很不同,不宜混為一談。回到標題
憑我目前在家過年的資料搜集水平,只能根據《西遊記》本身去解釋這個「聽調不聽宣」的意思了。
一,從詞意本身來說。
所謂「調」:即聽上級調遣去執行任務。兩者不一定相見。所謂「宣」:即讓某人過來面見然後做一些事情。
二,從聯繫《西遊記》中描述的上下語境來說。

卻說玉帝拆開表章,見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李天王又來求助,卻將那路神兵助之?"言未畢,觀音合掌啟奏:"陛下寬心,貧僧舉一神,可擒這猴。"玉帝道:"所舉者何神?"菩薩道:"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現居灌洲灌江口,享受下方香火。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著他助力,便可擒也。"玉帝聞言,即傳調兵的旨意,就差大力鬼王齎調。

二郎真君接旨後

真君大喜道:"天使請回,吾當就去拔刀相助也。"

到了李天王面前之後說了這樣一句話

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

唱詞中的介紹

儀容清秀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

  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

  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棕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

  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

與孫悟空對陣時的自我介紹

真君喝道:"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這造反天宮的弼馬溫猢猻,你還不知死活!"

可是沒想到被孫悟空八卦了一下,後惱羞成怒

大聖道:"我記得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楊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罵你幾聲,曾奈無甚冤讎,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你這郎君小輩,可急急回去,喚你四大天王出來。"真君聞言,心中大怒道:"潑猴!休得無禮!吃吾一刀!"

與孫悟空鬥法時有一細節

水蛇跳一跳,又變做一隻花鴇,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二郎見他變得低賤,--花鴇乃鳥中至賤至淫之物,不拘鸞、鳳、鷹、鴉都與交群--故此不去攏傍,即現原身,走將去,取過彈弓拽滿,一彈子把他打個〔足龍〕踵。

有人說從「奈他」兩字可看出二郎神很吊,玉帝也拿他沒轍。
所以才出了這個「聽調不聽宣」的梗。
我認為其實不是的。
《西遊記》寫的是去西天取經的故事。
為什麼要去呢?
除了陳玄奘是前世因果使然之外,其餘的都是為了修成正果罷了。
當時孫悟空第一次打死人之後被玄奘嘮叨得離了玄奘去龍王那閑坐準備回花果山,後面也是想到「若不保唐僧,不盡勤勞,不受教誨,到底是個妖仙,休想修得成正果」才回來。
終究。作者還是逃不脫世俗所認為的。是非正道。
反映到人物身上時,比如二郎神,性格上就很複雜了。
二郎真君接旨時的情景、自我介紹等的行為語言也看得出來,其實他也是想向天庭靠的,但是又心高氣傲,對自己的身世無法改變,來靠自己的能力改變世人對自己的看法。在血緣中,在心理上,位置的尷尬造就了這樣的相見不如不見。

--------------------------------以上僅個人目前的看法,不喜勿噴,看看就好----------------------------------


閻錫山和彭老總的區別。


我只關注了兩個人,其中之一的顧子明回答了這個問題,所以我點開來看了。顧子明說的很好,但是僅從問題本身,僅從二郎顯聖真君個人來看,我更贊同那位匿名用戶的回答。玉帝家族第一個劈山救母的不是《寶蓮燈》里的沉香,而是沉香的舅舅二郎神。楊戩的媽媽是玉帝妹妹,思凡下界與凡人生下楊戩,後被玉帝鎮壓在桃山之下。楊戩長大後劈山救母,輔佐武王伐紂,一身功勛是自己打下,非是個人身份所得。相反楊戩是玉帝一塊心病,楊戩這個人本身就是玉帝的恥辱,當然玉帝家族的恥辱一代傳一代這是後話。楊戩和玉帝是相互不待見,楊戩並不住在天界,而是住在人間的灌江口,這本身就是遠離玉帝的表現。悟空大鬧天宮時,天庭無人可治,身為玉帝親侄子,神通不在悟空之下的二郎神竟然不是玉帝內部舉薦出戰的,滿朝天神無一人提及楊戩,反而是作為外人的觀音舉薦,顯然這些天神天將很清楚玉帝和楊戩的複雜關係不願提及楊戩。這些細節都能體現兩人的關係之微妙,聽調不聽宣的結果根源在於楊戩的身世,楊戩是玉帝家族恥辱的結晶和象徵,化解這個困局的主動權完全在玉帝而不在楊戩,聽調不聽宣是楊戩不斷被壓制的無奈反擊。


中二郎神是誰?


河北三鎮也有義務出兵隴西防秋的,唐朝廷沒事宣他們節度使進京看看?


軍閥,名義上是你的下屬,實際上無權調動


因為楊戩就是牛逼,三界都吃得開,背景又強大,玉帝也奈何不了他


跟北平王羅藝一樣 只吃俸祿不幹人事 再往上是那個「一字並肩王」


推薦閱讀:

TAG:西遊記書籍 | 二郎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