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人們對藝術作品看法如此不同?應該怎樣去欣賞藝術名作?

有些人聽著巴赫的G小調,如同享受天籟一般;
有些人覺得是一陣陣噪音。

有些人看到梵高的畫作激動不已;
有的人卻不以為然。

比如有些人就會說:
我實在看不出《蒙娜麗莎》有什麼好。
達到什麼程度就可以「覺得它好」?
還是因人的感受而異?


我的觀點是,懂的和聯想的越多,藝術越有樂趣。如果依然不認同,那就直接看最後段吧。(本文圖多舉例)

對於藝術作品,喜歡或者不喜歡都是一種態度,最怕的是沒有感覺。就像我們一群人出去玩,有的人看到綠水青山和抬頭望見的小花都會覺得好美哦生髮些許感慨,有的人就會看山是山看水還是那水。通常,我們都會覺得,前者好像更有情趣一些。

欣賞藝術作品也是這樣,一首曲子你可以聽懂它的結構之美旋律節奏之美,或者可以聯想到很多令你感觸的人和事。一幅畫可以看懂它的構圖色彩之美風格流派之美,或者可以觸及你的很多其它知識點,那這幅作品就變得相當有趣了。

咱們以一幅梵高的作品《星空》為例,看看可以有哪些聯想。

1.看到這幅畫你會覺得它很明亮,它為什麼顯得明亮呢?

這裡就涉及到了一個色彩中的「補色」使用問題。為了簡單理解,我們來看個基礎色板,對角的顏色就是互為補色——(見下圖)

所以,可以看出,梵高的《星空》中大量使用的藍色和橙色,就互為一對補色
然後你就可以聯想,補色在生活中其實也很常見呀,比如你長時間盯著一塊紅布,當把紅布拿走,你的眼前會存在一個顏色的滯後,但它不再是紅色了,而是青綠色。
或者你可以長時間對著黃色的太陽看,之後再轉開眼睛,眼前基本就是一片藍色籠罩了,這樣的經驗大家應該都有。在這裡,紅色和綠色互為補色,黃色和藍色互為補色。
補色的作用在哪裡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增加明亮度,這也是整體畫作明亮的原因嘍。所以,補色原理也適用我們平時的穿衣打扮,整體明亮的衣著可以提升我們的精氣神,如果你非要用黑色配深藍色、紫色配深藍色、紫色配墨綠色,褐色配深藍色配墨綠色,呈現的效果就會非常的黯淡甚至臟臟的。

你看,這就是第一個聯想:看到畫面明亮——補色——補色在生活中的應用。

2.整體上看去,這幅圖明亮而絢爛,但是往細節上看去,左側那團棕色柏樹樣式的火焰,讀出的是一絲恐怖的氣息。為什麼會這樣呢?

它的整體造型如火焰般向上升騰,給人一種高聳入星空之感。在藝術樣式中,以黯淡和高聳的面貌示人的,便是哥特風

哥特,是發源於中世紀的一種藝術形式。哥特一詞是日耳曼語衍生而來的,在中世紀成為一種藝術形式,主要在建築和美術等方面,代表性的哥特大教堂為德國科隆大教堂,它高聳入雲的頂尖也隱喻著彼岸世界的飄渺和上帝至高的權威,給人一種壓抑感和肅穆感

發展至今,哥特藝術更多體現在音樂領域,而且帶上了頹廢、冰冷和恐怖的氣息。比如兩支著名哥特樂隊Bauhaus和Christian Death,看看下圖它們的造型就大概能體會哥特風格了。(見下圖)

這時候如果你還看過《小時代》,那還可以繼續聯想,宮洺先生在雪中打的那把大黑傘有一個骷髏頭的標誌,這個牌子就是亞歷山大麥昆,哥特風格。

你看,第二個聯想:看到那個火焰狀的細節——哥特藝術——哥特教堂、音樂——小時代。


3.天文愛好者你們的點來了:梵高星雲的畫法當時爭議很大,認為根本不是天空的樣子。一百年後,科學讓人們的觀點有了變化。

在梵高作畫的一百年後,NASA用現代科學手段探索了宇宙,《星空》中的星雲和太空實景非常相似,(見下圖)而且也有攝影人用相機拍下了真正星空的樣子,(見下圖)可以說和畫作中的星空非常一致。

你看,這就是第三個聯想:一百年前的畫——一百年後的科學

最後,再來幾個周邊吧,感受一下懂的越多越有意思。


1.伍迪艾倫,被稱為當代美國知識分子導演,他喜歡拍攝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觀的電影,片子中常帶有知識分子的思索與知識分子的文化情懷。《午夜巴黎》便是他反思一代文藝浪潮的經典作品,而海報畫面,正是梵高《星空》的變形。這是導演對一代藝術大師的致敬。(見下圖)

2.梵高愛喝苦艾酒,這種酒在歐洲一度被禁,因為它有致幻的作用,很多人拿它當做DRUG來飲用。而如今,一款非常著名的苦艾酒absinthe的酒瓶上,印著的就是梵高的自畫像。(見下圖)

梵高說,只要活著的人還活著, 死去的人就永遠不會死去。我理解的這句話,是說只要還有人欣賞著藝術作品、被它打動著,那藝術作品便永遠不會消亡,藝術家也和他的作品一樣活著。

當代人,依然以不同的方式紀念著、致敬著梵高這位大師。藝術不死。藝術永存。我們頭頂有藝術之神。


好了,來到最後一段,如果你不認同我的觀點,那麼請看這裡。


我們常常在藝術作品時有個誤區,那就是總覺得一定要看「懂」才行。所以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想看的人不敢去看——總覺得不懂藝術史論、美學常識、作者生平的自己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其實沒必要的,為什麼就一定要看懂呢?連陶淵明都書都說自己「不求甚解」呢。

普通人看藝術品更多的種審美過程而非學術研究,在藝術品面前,感官的感受和情緒是最重要的,普通的欣賞者達到怡情悅性的程度即可,其次才到理論和思想的認識與深入。因此,看展最重要的不是能不能看懂,而是能不能激發出感受,能不能與作品產生一種神交。無感受、無交流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扔掉完全不必要的內心負擔,去除裝腔作勢和妄自揣測去看藝術品吧!真誠點、自然點去感受藝術作品那種直擊心靈的東西吧。你喜歡或者不喜歡,覺得美或者丑,感受到喜悅震撼或者厭惡反胃,這些都是自由的,這些都是你可以表達的。

藝術從來不是讓你去懂,而是讓你去感知。


不一定要喜歡巴赫,但是應該好奇為什麼有人會喜歡一邊寫同志小說一邊聽巴赫。

我覺得藝術欣賞無非就是保持好奇心,無時無刻都在看、在聽、在想,不要麻木就是了,也不要妄下定論。藝術的作用也就是讓人的大腦保持醒著,不斷擴展個體對世界的認知。一個單一的人真的非常有限。


藝術是表達,表達是對特定價值觀的陳述。
作為表達的藝術無法脫離觀者/聽眾自身的解讀與詮釋,這也是為什麼其受眾的反應會千差萬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藝術的表現形式會傾向於走你的更直覺更知覺更情緒化的右半腦,因為那樣「通用」的「語言」引發的「歧義」會少,藝術家對於其心目中價值的表達與詢問也更容易被理解。
然而加入認知後問題就開始複雜化了,感官上愉悅的東西在禁欲主義者眼中反而引發不快,肉體上造成痛苦的形式卻能反過來帶來精神上的解放感。但是「好」、「壞」,終究是主觀價值取向上的,個體化的,藝術家所能做的只有儘可能地嘗試有效的表達形式。
反過來說,對於觀者,解讀是永恆的,但是欣賞——這種以陶醉在作品中完成的自我陶醉——是個人的,也並不需要所謂「正確」的方法,因為「好」和「壞」是主觀的。你可以通過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動機來完成對作者通過作品所進行之表達的解讀,但這絲毫不決定對於任何人來說這個作品是否值得欣賞,也因此,向他人詢問解讀之道是有意義的,但詢問欣賞之道是無意義的。


藝術的本質是「有效誇張」。這個定義有兩層含義:

  1. 藝術必須有客體(欣賞者、觀者),對客體有效果才可以被定義到藝術的範疇,當然,由於客體的廣泛性,因此藝術不會有很統一的評定標準。
  2. 藝術必須誇張,越誇張越好,不誇張的不算藝術。

基於這個簡單的定義和道理。音樂藝術的好與壞首先要看對收聽者是否有效,第二要看收聽者是否體驗到了誇張。所謂誇張,就是超越正常範疇的體驗。以巴赫為例,其平均律旋律就是在傳統古典樂基礎上的非常有效的誇張,讓人聽而不忘。

當然,也有人對某些類型的藝術就難以接受,原因可能是Ta沒有體驗到誇張的感覺,或者Ta不屬於可以欣賞這類型藝術的客體。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好的藝術都是在進行有效的誇張。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客體的變化,對藝術的欣賞要求和誇張度要求就有明顯的變遷,不可簡單、教條地說「XX是藝術,XX就不是藝術」這類話,談藝術就必須談客體,必須談有效誇張。


每個人對於藝術作品的理解是受到其自身的知識,對於事物的認知、理解,個人經歷等等許多因素影響的,人和人之間的種種差異導致其看問題的方式千差萬別。
至於對於藝術作品的評價,我想借用我一位老師的幾句話,「同樣一幅畫,放在人來人往的馬路上,不作任何解釋,沒有人會停下來好好看一看,或許很多人認為就是很平庸的作品。但是如果清空凡爾賽宮一樓,只放上述同樣一幅畫,展期一個月,你都沒有勇氣說那幅畫不好」。藝術作品是否成功(得到廣泛的良性評價)是受很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畫本身如何只是因素之一。
至於怎麼欣賞,這個因人而異,我想還是多看一些作品,相關的電影、傳記之類,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或者說評價體系。
不知道是否回答了你的問題:)


我想插科打諢地說,巴赫是我的工作音樂,因為就像吹過皮膚的微風一樣不用受其牽制,同時又能享受其輕鬆的優美之處。
然後想起昨天被小同學問,中國古建築都一樣,有什麼好?


引用之前看到的一個回答:「 藝術的欣賞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是建立在對先前否定的基礎之上的,在沒有建立藝術史觀的前提下,沒有接觸到作者的思想下看不出畫的含義或者對畫反感也是正常的事情,況且藝術從來就不是以大眾欣賞為原則而誕生的。 它對你一文不值,就如同你對它而言也是一文不值。一句話,你的認知有限,藝術就有了限度 」
我覺得藝術不過是人類社會這顆聖誕樹上的裝飾。可不可以沒有?當然可以。沒有音樂,沒有舞蹈,沒有畫作人可以照常生存。但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在石壁上畫了那隻牛。我們可以過得不那麼單調,我們有了除生產之外的活動。就我的觀點來看這也是我們作為人最幸福的事。但是啊,藝術作為金子塔頂的上層建築,縱觀整個人類史,真正站在那的人又有幾個人?我們不過努力去觸碰到它哪怕是一丁點兒,但是有這一點點就足夠我遇到煩心事也很快恢復好心情,美美的過完一輩子了。


我覺得當你真的希望從藝術作品中汲取營養的話,需要做到亮點:
第一,知道作品所處語境下的評估體系是什麼
第二點我覺得更關鍵,建立自己的一套評估體系,也就是你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大多數人都是基於個人的喜好欣賞藝術,實際上這對多數人來說就夠了,也僅僅能達到如此,跟看電影聽歌買衣服一樣。如果你沒有看過足夠多的繪畫,你又怎能了解各位畫家的畫的不同之處呢?
當然,藝術是直接打動人的,何止是人類,就算是猴子面對不同線條或顏色的時候,面對不同的音調節奏的時候也能有不同的反應。多數人也就這水平。
既然就這水平,像挑衣服一樣的水平的話,各有喜好也就不奇怪了。

舉個例子,比如美術專業里的人,他會從藝術史,技法,特點,細節,影響等等方面去分析一個作品。面對美術作品的時候,其喜好感就不是很強烈,每個藝術家都有其特點,他都了解,都能感受到。而且明顯的是,從業時間越長,喜好感就會越弱。但是當聽音樂的時候,他就變成一隻純感受的猴子了,他喜歡輕柔的音樂,因為他對音樂知之甚少,於是無從欣賞,只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聽。


終於有我回答的問題了 但說實話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我作為一個小學徒也確實不敢妄言 只能簡單講下自己的感受


我一直是認為個人對於美的感受都是先天具來 後來的培養或者其他接觸可能會導致我們審美有不同的的方向 或者說 會提高我們的審美 但不代表我們沒有感受藝術感受美得能力

譬如我是一個學國畫的 基於樓上有人說 我們覺得什麼美是因為有人給我們灌輸或者說限定了美的定義 所以我要解釋一下 我小時候沒有接觸過國畫 家人也從未給我灌輸這方面的知識什麼的 我在看一副畫家的畫時 可能未必能了解畫家所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他有什麼筆法 什麼顏色 什麼來歷 只是作為一個最普通的人 最直觀的感受 就是畫的真好 真漂亮真美 這種感受

我覺得欣賞一幅畫 就像欣賞一朵花 欣賞一片海一樣 無論我們從大到小 甚至是初生的嬰兒也能感受到這是美的 這是對於一副優秀作品與作者內心的共鳴體現 這需要培養嗎?或者說 有人限定我們覺得什麼是美嗎?

關於題主說的 有人感受不到這幅畫或者是某個建築的美麗 我覺得這是一種思維誤導 他覺得沒什麼不代表這幅作品不是美的 或者說 這個人缺乏對某種美的理解和感受 再拿上面的例子說 有人覺得玫瑰美 有人覺得百合美 我們就能判定玫瑰和百合誰能漂亮嗎?不過是每個人的點不同而已 可能那副畫不是人家的美點 自然就體會不到這個美感了 不過 我覺得一副好的作品 無論是誰都會體會到他的美的 至於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說 看不懂藝術 或者說 看不懂個別作品 我只能說 大概有兩個原因 一:是欣賞者個人的藝術水平可能不夠 譬如我以前特別不喜歡齊白石的畫 覺得乏味無趣 後來隨著學習的加深 我現在看到齊大大的畫都想跪拜好么!!!齊大大是我國畫屆的男神啊!!!沒錯 我們國畫也是會追星也有腦殘粉啊!!!我現在看金農的畫還是覺得不爽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可能就變成他的腦殘粉了 然後來說第二個原因 :現在藝術屆充斥著所謂的一批畫家 被新聞炒的神乎其神 作品拍出天價 江湖上到處都是他的傳說 藝術本來是來源是生活 卻被這些人搞得跟上了天壇似的 導致一大批人覺得藝術遙不可及 覺得自己沒有欣賞美得能力 每次看到這些人我們也是呵呵了 就我們平時自己去看畫展 好壞大概都能看出來 只不過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就是這個意思

先說這麼多 有人感興趣的話就在更 反正這大概就是我的一些淺薄認識了


一花一世界


科學反映的真理是絕對真理,在其相對應的體系下,數學運算規律,物理定律,化學程式是絕對的;
藝術反映的是相對真理,大家看到、聽到、觸摸到的是同一個東西,帶來的感覺、感受和體會是不盡相同的,從中聯想到、獲得的美感也是不一樣的。
至於你說的無法欣賞,其實是因為藝術與大眾藝術之間是有間隔的。就好比藝術家的畫作和漫威的漫畫,家裡做的炒雞蛋和酒庄釀的葡萄酒,起點中文網的小說和曹雪芹先生的紅樓夢。
看漫畫看得是內容,劇情怎麼樣,妹子好看不好看,主角帥不帥,肌肉棒不棒,裝備炫不炫等等,我們看起來不費力,不需要積累什麼東西,直觀地去欣賞就可以了;吃家裡的飯,只需說鹽多不多,火是不是過了,入味沒入味,一口吃下去就可以;看網路小說,考慮得相對也少,劇情走向合理不合理,人設崩不崩,題材喜不喜歡,作者能不能掌控作品。
看畫,聽交響樂,注重的是你自己的積累,對作者了解不了解,對類似題材有沒有印象,然後從中獲取自己的主觀感受。若是一個從沒有出過遠門,沒有經歷過世事艱難的人,是如何能讀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呢?一個不了解俄羅斯歷史的人,如何能欣賞《伏爾加河的縴夫》,如何能體會到拉赫馬尼諾夫的魅力呢?就好比會品紅酒的人(我就不會),他會說醇厚不醇厚,澀不澀之類的,因為他知道要品什麼,怎麼嘗。再好比上面說的紅樓夢,少年看來是情情愛愛,中年人看來是家事官場,老年人看來是夢一場。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知識背景不同,所見所感自然也不一樣。而淺顯直白的小說故事,是人人都可以拿來消遣欣賞的,且沒有其他深層次的解析的。


如果我們想欣賞那些作品,就必須具有一顆赤子之心,敏於捕捉每一個暗示,感受每一種內在的和諧,特別是要排除冗長的浮華辭令和現成套語的干擾


共鳴,藝術打動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私以為,藝術之所以是藝術,並不是因為所有人叫好,而是用心去感知藝術的人能感受到強勁的力量。


從書法審美的角度來看樓主的問題:我覺得,要想看懂藝術作品中的美,對其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就一定要對某一個藝術門類有一定的了解。就拿書法來說,一個對中國書法完全沒了解的人,他看到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只會說好看,或者叫好,但具體好在哪裡,他就講不出來了。但如果一個經過長期訓練的人,喜歡書法並對中國書法有相當了解的人,見過許許多多的公認的名家經典作品的人,你問他好在哪裡,他多少能說出個所以然來。這就是我的觀點,我認為藝術品就應該上眼,看得多了你才能明白什麼是好的,因為只有你見過很多好的和差的作品時,你才能更好的感受到好作品與一般作品之間的區別。而看又最好去看那些公認的經典作品,因為這些作品,是經過時代選擇的,之所以被公認為好,那這種作品肯定是符合人類人類審美情趣的,好東西看多了以後,那種很一般的作品出現在你眼前,你立馬就能感受到這個作品與好作品的差距,你會知道你眼前這個作品不如你見過的那些好的作品,這就是你的審美的養成。你見過了唐代嚴謹的而又面目各異的楷書,再看那種很一般的作品你就會發現,唐代楷書水準很高。你見過了二王和其他晉人的的書跡以後,當你再看到元代趙孟頫的字,你就會發現二者風格很相近,再經過了解,你就會發現趙氏受晉人書風影響很深。當你看過了唐代歐陽詢的楷書,再看清代黃自元寫的歐體,你就會發現雖然後者也學歐陽詢,但字太過呆板,韻味遠不及歐,凡此種種,都是審美培養的一個過程,
上文所述的多看多了解決定是提高你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再者,我認為學習前人的審美評論也是一個提高自己審美的重要途徑。
當你遇到一個不了解或者看不懂的作品時,不妨去看看其他人怎麼評論的,看看人家是從什麼角度去理解作品和欣賞作品的,再結合評論去看作品,你就能夠漸漸的對一個藝術作品有一定的認識,當積累到一定程度,某一天一件作品出現在你眼前,也許你就不會再無從著手,也許你能透過作品的技法作品的風格作品的材質等等等等方面,來判斷作品的水準,這種判斷水準的能力,就是你的審美能力。
總結起來就幾句話:多看,看不同風格的作品,看公認的好作品。多看美學評論,看看人家是怎麼對一個作品進行審美活動的,看看人家理解作品的方法。
上面說的都是些個人即興的一些想法,算不上參考,樓主自審。


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能鑒賞。
欣賞和鑒賞是不同的,私以為鑒賞更為理性。

在我沒學國畫之前,去畫廊看畫,總是不懂裝懂來評論那些畫,無法分辨好壞,後來索性都不看了。

現在的我,雖然繪畫水平不甚如何,卻也能看畫了,一幅畫經常令我流連忘返,激動不已,最害怕最期待的就是去博物館了,那些精美的畫作,還有書法,都令我自嘆不如,感到自己的渺小。

拿著幾幅畫出來,最成功的那幅往往沒有人懂,反而是顏色鮮艷的牡丹之類,好多人喜歡

喜歡畫山水,畫的很認真細節刻畫的很好的,沒有人喜歡,反而是第一幅很多細節都亂七八糟的,大家都好喜歡哦!

呵呵

齊白石的畫是不錯,能做到雅俗共賞

那也不要賣到幾億吧!!!

都是炒出來的。

所以現在不僅學畫,還要學會如何厚臉皮。

面對別人的誇獎我總是太謙虛≥﹏≤


雖然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邀我,但是我還真的是頭一次被邀。萬分感謝。

讓我從我認為的角度上去回答這個問題吧。我真的真的不知道我說的是不是有依據。首先「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想這句話也跟你想表達的意思一樣。

因為每個人所成長經歷的不同,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構想也不同。所以世界上不會有相同的兩片樹葉、更不會有相同的兩個人。這也是心理學上為什麼總會講要重述一個人的一生,要看看ta到底在這前半生經歷過什麼,ta的記憶里存在什麼,是什麼造成這樣「好」與「不好」。

也就是這樣,人們對藝術作品的看法、角度都不會相同,所產生的「美」、「不美」就不同了。即便是相同的角度去看,也只是看到自己所想的那個點。

當然,這樣的話就不會有相同、相似的審美水平了嗎?或者我們的審美、欣賞就不能達到一個層次了嗎?其實不然,我們知道每一件藝術作品或者是自己平時所造就的敲擊、圖畫可能都是藝術作品,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會考究創作的背景、了解每件作品的淵源,然後再讓自己去鑒賞。能全身心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體會。但是自然美永遠都是最自然的那個,以平常的心態去觀賞就好了。


藝術作品的欣賞方法:
1. 認知藝術作品的時代背景與精神;
2. 認知藝術作品作者的背景;
3. 以開放的智慧與心態賞析作品;
4. 以獨立的感知精神與自由的思想賞析作品;
5. 以非敘事解讀方式接收作品的精神氣息,而不要停留在具體的形象或情節上;
6. 只賞析一流的藝術作品;
7. 在作品前儘可能多停留,多感悟。

待補充。
非原創。以上7條是我大三時「藝術人類學」授課老師的總結,非常受用,鞠躬感謝。


推薦閱讀:

中國大陸藝術圈有哪些團團伙伙、哪些山頭?

TAG:藝術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