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禮是不是重男輕女的產物?歐美有沒有類似彩禮的東西?中國有沒有哪些地方沒有彩禮?


歐洲沒有類似彩禮這類的落後習俗。其實正好相反,過去的歐洲因為尊重女性,所以反而有女方要陪嫁大筆嫁妝的習俗。就像簡·奧斯汀的小說中所反映的,那時的英國因為階層固化,所以普通的鄉紳階層並沒有多少飛黃騰達的機會,迎娶一個帶有豐厚嫁妝的富婆就是你人生中為數不多的幾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之一。所以在當時的英國,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一個死了丈夫繼承大筆遺產的寡婦,往往比待字閨中的少女更有吸引力。奧斯汀自個就因為沒有豐厚的嫁妝,而被迫與意中人分手,最終孤獨終老。

所以你看為啥歐洲人求婚時都要下跪呢?因為人家是在向一個大錢包下跪啊!我覺得這輩子聽過的最豪邁的求婚宣言就是巴頓的:「親愛的,我有四千萬個理由要向你求婚,因為你有四千萬的嫁妝!」聽聽,人家這才叫襟懷坦白,光明正大!

下邊有童鞋問到了印度的問題。印度婦女要支付大筆嫁妝這事是世界知名了吧。在一個普通的印度家庭里,如果生一個女兒那就夠你傷筋動骨的,生兩個就得傾家蕩產。因為生三個女兒而自殺的印度農民也不少,當然更多的是直接把這種賠錢貨燒死。

至於原因嘛,這也跟印度的階層固化有關。根據印度的種姓制度,高級種姓的男子可以娶高級種姓的女子,但是高級種姓的女子絕對不能嫁給低級種姓的男子,否則就會使家族蒙羞,使家族其他成員與門當戶對的人家通婚變得困難。所以這就使得高級種姓的未婚男子變得奇貨可居。過去看過的一部印度小說里(年代久遠,名字記不住了),貧困的婆羅門家庭的女孩,愛上了富有的低級種姓家庭的男孩。她的哥哥明白,按他們的家境,是不可能為妹妹提供讓她足以嫁給婆羅門種姓的嫁妝的,為了維護家族榮譽,便將她帶到恆河邊,嫁給了一個瀕死的老婆羅門。幾個小時後,就把她和死去的丈夫一起送到柴堆上燒死了。這樣至少讓妹妹在臨死前能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夫婿,維護了家族的榮譽。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解決辦法,那就是如果你願意和別人分享丈夫的話,那你也可以只出幾分之一的嫁妝。有一些除了有個高級種姓之外,別無一技之長的懶漢,願意接受這種婚姻。向你的丈夫支付縮水的嫁妝之後,你並不需要嫁過去,而是仍然住在你的娘家,你的丈夫只有在輪到你的時候過來臨幸你,你的全家就得好吃好喝把他當貴客招待。等過幾天他在你家酒足飯玩夠之後,就自然會到他的下一個妻子家去接受款待。


謝邀!
彩禮是重男輕女的產物。但也可能是最終治癒重男輕女思想的秘方。
第一,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結婚是男方娶進來女方嫁出去。那麼在結婚這個事件中損失了女兒前二十多年撫養費的女方家庭當然希望得到一定的補償。
第二,由於重男輕女的思想流行導致中國總體人口是男多女少,更加增加了女方在婚姻市場上的價值,因此男方更應該付錢以彌補差距。
第三,男女在婚嫁經濟上的巨大差距,包括現在男方要在城裡買套房,另外再加上彩禮。使得農村底層的家庭經濟狀況,因為生男生女而有極大的不同,所謂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的區別。最終沉重的經濟壓力會迫使重男輕女思想較重的地區部分的改變這思想。中國人,尤其是底層,是非常實用主義的。跟那些重男輕女的家庭說,重男輕女的思想很落後,很封建,其實沒啥大用。他們才不在乎。只有告訴他生男相比生女經濟上要吃大虧,誰誰誰家三個兒子,都要城裡買房結婚娶媳婦,最終逼得二老差點上吊自殺。才可能一定程度上改變這一思想。


知乎第一答。

以上答案都沒有說到要點,感性大於理性。

彩禮並不是重男輕女的產物!


在中國,與男方彩禮相對應的是女方的陪嫁

出嫁以後,女方不承擔父母的養老責任,因此男方以彩禮作為女方父母養老補償。
出嫁以後,女方失去了繼承父母財產的權利,因此父母會給女兒一定的陪嫁作為補償。


彩禮怎麼能是重男輕女的產物呢…
世界上最重男輕女的地方是印度;
印度姑娘出嫁可是要付給男方彩禮的~
彩禮本就是傳統的產物;
全世界都有,不要以為只有中國有!

只不過很遺憾,
只有男方付出的彩禮,並且是強制要求,價格整體高昂的彩禮;
確實是只有中國才有…
仔細想想也確實是重男輕女造成的結果;
因為女孩兒獨立生活的困難(這個沒辦法否定,一個女人在社會上獨立成功需要付出的努力大大高於男性);
所以造成女性需要更多的考量男性的能力;

而就彩禮來說,甚至男方條件越不好,彩禮高要求的幾率越高~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條件好的男人不需要證明自己未來的成功;
他們自己就走在成功的路上;
廢柴男人讓人看不到希望,才會需要讓人能看到眼下的保障;
一個男人讓人既看不到未來,又看不到現在…
請問婚姻準備建立在什麼上?
婚姻不只是麵包,不是說不要麵包。


這就是重男輕女。
一個很普遍的觀點是:我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女兒,現在成了你的人了,我憑什麼不能要點彩禮?我養活個女兒花了多少錢?現在和你要幾十萬都是少的了。

由此衍生的另一種觀點是:我為了娶你,花那麼多錢買房買車,還給了你家那麼多彩禮。現在我讓你負責做家務帶孩子怎麼了?這不是你應該做的嗎?

這兩種思路說白了就是把女性當商品。

此外還有一種稍微「開明」一些的方式:男方家庭提供彩禮,女方家庭不要,兒女自己留著,算是給小兩口的錢。
為什麼是男方家庭提供?女方家庭不提供呢?根子上還是「買」老婆,只不過這次不再是女方父母賣女兒,和「買房才結婚」一樣,都是女方自己賣自己,把自己賣給男方家庭。

所以,孩子就應該隨父姓,怎麼能隨一個高價商品的姓呢?
所以,年三十就應該與男方家庭一起過,怎麼能和商品製造方一起過呢?
所以,女方就應該放棄社會身份在家裡做家務帶孩子,不然我花那麼多錢幹什麼?不如找小姐。
所以,男方就應該拚命賺錢,否則你養不起老娘老娘憑什麼把自己賣給你?

最後反對高票答案。
那種方法只能做到「扭轉重男輕女」,做不到「實現男女平等」,它更有可能導致「重女輕男」思想的出現。比如我身邊的一些家庭條件或個人收入有限的同事,都開始有這種思想的苗頭了。因為生兒子的經濟負擔太重,生女兒要輕鬆很多,甚至未來可以「小賺一筆」。其中個別人甚至開始付諸行動:做B超,如果是兒子,就流掉。
男女比例失調和高昂的彩禮成本,是男女不平等的果,而非因。你無法通過改變結果來扭轉原因。所以高票的想法,實際上是顛倒了因果。
另外,這種想法也暗藏著一個邏輯:我們什麼都不需要做,只需要等到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男方的結婚成本提升到其再也無法承受的地步,重男輕女的問題就會自動消失。
感覺高票答主像是奧地利學派的(笑)。


不能完全這麼說,中國也有女方出彩禮的地區。


至少比印度好吧,印度是嫁女兒的送彩禮……


謝邀!

三個問題:彩禮我沒有仔細研究過,以後研究再回答;歐美沒去過;最後一個問題,我倒是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學習工作生活去過好幾個地方,彩禮問題上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越窮的地方彩禮越重!越窮的地方越傾向於賣女兒!

讀書時關係最好的三個同學都是相鄰地區的,文化習俗接近,那裡比較窮,他們三個都提到當地嫁女兒彩禮非常高,遠遠超過當地收入水準,結婚基本要借錢。還有個非常不講原則的地方——新郎上門接新娘的時候,女方家往往會節骨眼上臨時加價,不然就百般刁難。類似新聞網上有報道過,有小夥子婚禮當天受不了獨自回家了、小伙受不了高額彩禮自殺。

我老家經濟尚可,反正不算窮。我們那也有彩禮,但據我所知,彩禮不會高到讓人負擔不了的地步。一般家庭很少有賣女兒心態,但多比較傳統,覺得彩禮是規矩,是個形式。男方彩禮越多,女方嫁妝也多,有的會把彩禮讓自己女兒帶過去,不過算在女兒名下。如果自家還有兒子要結婚的話,可能會多要,但基本雙方都能理解和接受,不會存在太大的負擔。定親那天,雙方都會邀請各自親人以及當地有點名望的,定下結婚日期,下「聘書」,就像合同一樣,確定彩禮金額,事後一切按照「聘書」來。婚禮當天討喜氣,頂多發香煙、禮品之類,也沒有網上那種惡俗的鬧洞房習慣!

曾經在深圳工作過,一朋友在福建工作過,聽他講福建某地(貌似浙江某地也有類似風俗),用他的話說,借高利貸下聘禮都划算。那裡嫁女兒的話,嫁妝特別豐厚,往往是男方聘禮的幾倍!!!

總的來講:底層賣女兒,中層不賣女兒,高層幫助女兒。

濕在人為(ID:idashiorg):喜歡研究性學,做過安全套,科普專業接地氣的兩性知識


美國結婚的話,傳統的婚姻,婚禮的錢女方全包。結婚後女方改姓男方的姓,一切開銷男方承擔。

不傳統的話,年輕人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歐美的傳統是求婚男方出錢,婚禮女方出錢。

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要求支付給對方父母的部分。

而且婚禮也不收紅包,現在有些新人會在網購平台開一個禮物的wishlist,參加的人可以上去隨便認購一個就可以了,包郵的話都省得自己帶過去,很方便。

想像一下哪天國內婚禮也能這樣……『親們幫我把淘寶購物車清空了吧!』……23333……


瀉藥...
是的。彩禮是一種對女性的物化,類似的還有分手費,愛她就送送送,買買買,吃吃吃,有房才有婚姻,有錢不怕沒女人,男人就應該xxxx........
男女平等只是紙面上的東西,要做到真正的平等甚至平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哪一天微博或朋友圈裡,少了哪些政治正確,鼓吹女權的哪些東西的時候,哪一天夫妻男女雙方願意共同承擔家庭各類支出,而男人不再被人說三道四的時候,哪一天男女約會可以真正AA,而不被說成小氣或不與風度掛鉤的時候,沒有所謂的女生節婦女節的時候.....我認為這才算是真正的男女平等或平權。
不過基本在我等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在我們根深蒂固的男性供養者或者說男權文化中,我們都深受影響,比如所謂的「吃軟飯」,有幾人能接受?而反過來可以心安理得,這就是文化的力量,根深蒂固。


(ノ_<)這個問題回答起來好麻煩呀……要打好多字………


我大重慶真好……


中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一段時間,彩禮和與彩禮相關的訂婚和婚約都受到了批判,曾一度被廢止,但在民間始終頑強存在。

彩禮在普通理解中,尤指婚戀中男方給女方的聘禮或禮金。在今天的互聯網中,還指朋友之間互贈彩票、祝福的一種行為。有些地方習俗稱為納徵,征是成功的意思,即送彩禮之後,正式締結,一般不得反悔。若有反悔時,若女方反悔,彩禮要退還男方的;若男方反悔,則彩禮一般不退。在買賣婚姻中,彩禮表示女子的身價,有的地區和民族直稱為身價禮。男方家向女方家送彩禮的多少,要由女方家的要求和男方家的經濟狀況而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大連沒有彩禮(北部部分縣級市有)。

大連結婚一般男方出房子。經濟能力有限的家庭就付個首付,小兩口婚後一起還貸。

男方會"象徵性"給女方一定的禮金,金額不會大,比如一萬零一。這筆錢一般女方父母拿到後會轉給小兩口,就是走個儀式。


彩禮和重男輕女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即使是動物,雄性也知道用食物來取悅雌性,也知道拿漂亮的外表、歡快的呼聲或舞蹈來求偶。

這本身就是一個最天然原始綠色低碳環保無毒副作用的傳統——還是從卵生就有的超級傳統,居然被一幫SB認為是重男輕女。

真有性別歧視的,那也是「嫁妝」。


我在希臘生活過一段時間。

在希臘結婚傳統上也有這樣的習俗,不過往往是女方出房子和彩禮,男方出嫁妝。和國內相反。

包括以希臘人居多的塞普勒斯也是如此。


以前不理解,後來和我媽討論過著問題,我是男生理解了!可以這樣說存在就有它的合理性。
一般我們著聘禮都是十萬左右,結婚女方大部分都帶過來,孩子出生岳父岳母再把其他的補齊!有人就問了左手放右手這有啥意義!對於雙方家庭特別好的除了面子當然意義不大,但是對於一般家庭還是有意義的!
一、男方如果不是獨生子女,等於是分了家產,你要問父母不在了不都是你的嗎?那要多少年?有多少一般家庭父母平時給孩子上十萬的?你要買車投資,手頭有錢是不是比問誰借方便的多?
第二、站在女方角度,以後婚姻失敗了,男方主要責任,比如男方出軌,著錢是不分的!畢竟年輕女生婚姻失敗損失比男人大,女方等於買點保險!說分家產的學學婚姻法,婚後財產才分的!再一個,比如女方還有兄弟,還要考慮自己兒子撒!好不容易扶養個閨女,嫁出去,不要禮金肯定要給閨女手上點錢,不然過去多憋屈。孩子出生起碼要送幾萬,不然面子過不去。畢竟不是任何人都能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總不能虧了閨女,還虧錢吧。

以上說的是雙方一般家庭,窮屌,富二代可以無視。總的說有其合理性,一定程度保障了婚姻穩定性,男人出軌要付出代價了。愛情至上的人可以走開,人和人之間最穩固的只有利益關係!說丑點,幾萬,上十萬都不敢拿出手,有啥臉說自己能給對方幸福?


瀉藥。我倆結婚時,彩禮與嫁妝,都是給了我倆。我認為如今的彩禮不是重男輕女的產物,而是生活富足的產物。至於歐美有沒有彩禮,我不知道。而國內有沒有不需要彩禮的地方,當然有,我身邊就有好幾對呢。所以說,我認為和重男輕女,毛關係都沒有。


瀉藥

算是重男輕女的產物。但是也不全是。從古至今都有一個現象。家裡有女有男的。一部分條件查的,會嫁女兒要彩禮給兒子娶媳婦。這種風氣到現在都在延續。

歐美據我所知的城市是沒有的。大家結婚,特別是大學畢業結婚。都是租房子父母給點支撐就結了,有些父母還不給,國外的教育方式和我們不太一樣。國外的關係是比較健康的。孩子小時給足溫暖。長大了做到疏離。所以也沒有婆婆帶孩子,彩禮一說。他們更注重感覺。我們更注重生活。所以國外不婚一族很多的。大多數父母也不會特別的強迫。不像我們,到年齡結婚就變成一個任務了。
而這個習俗延續到現在就有些變了。
獨生子女多起來。而女方父母會為了增加婚姻的沉沒成本刻意要求男方多付出一些。
現在除了有錢人就不說了。大部分普通男方家庭。三線城市結婚沒個一百萬下不來。相當於男方父母大半輩子的積蓄。女方父母認為。增加了婚姻的沉沒成本。就算是給女兒留了條後路。哪怕感情破裂分開了。分的錢也能讓她過好生活。這也是要求房子加名,管工資卡一系列的原因。
畢竟女人離婚後貶值度高過男人太多倍,很多女人四十五歲以後離婚。就等於下半輩子嫁不出去了再。除非找個55-60的。可是男人到了55。都還有20-50歲階段的女人可以娶。

所以也不能完全是重男輕女的原因吧。

國內好像沒有沒彩禮的地方吧。最多是少一點意思一下……或者有的給我科普一下。我身邊嫁到祖國各地的都有彩禮。暫時沒有嫁到新疆西藏的


推薦閱讀:

未婚妻強勢、不懂溫柔、不給男人面子,佔有慾和控制欲很強,我因此屢屢發生爭吵,如何改變這一狀況?
如何看待7月19日劍網三渣男818,yy頻道有11萬人在線?

TAG:習俗 | 婚姻 | 國外 | 中國 | 彩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