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樂是人的情態,那愛惡欲是什麼?有何區別?《中庸》講,駕馭喜怒哀樂,致中和。那麼如何應對愛惡欲?

南懷謹先生的《莊子諵嘩》提到。請深入分析,謝謝。


謝邀。
喜樂之深愛生,哀怒之過惡見,谷不得一則欠。此七者弗學而能。淡而不深,少而不過,寡而得一,發而有節,大本之異名也。致中和,有不足焉?


-------整理時留下---------
若析教法之不同,當以人入手。
基督教:罪,愛
佛教:苦,慈悲
道教:不以人情入手,以行動定入門與否


愛惡欲也是情態,沒什麼區別啊。

中庸說不是要駕馭情志,而是不被情志所駕馭,即在情志將發未發的時候,觀照得到。佛教說的「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一個意思。

我認為這樣應對,就是極好的了。


建議你去讀一下徐復觀先生的《中國人性論史》里講中庸的那一章。


推薦閱讀:

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如同後世儒家典籍上記載的一樣是「暴君」呢?應該對他做出怎樣的評價?
為什麼孔子的後代多?
如何看待近年的大陸儒學復興?

TAG:哲學 | 佛教 | 道家 | 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