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走向共和》中李鴻章說的「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因為他盡了他所有的力量,在他所處的時代他所處的位置,做了他所能做到的最大的事。
讀其奏疏,篇篇揪心,句句懇切,字字泣血,筆筆帶淚。
尤其是那篇懇求修鐵路的奏疏,看得我都不由為這個老人而鼻酸。
李鴻章長壽,不是因為養得好,而是辛苦操勞了大半生,忍著屈辱和悲憤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卻依然沒有看到一點中國復興的希望,死也不甘心吶!
一生簽下數次條約,一章章一件件都是這位老人的心中之恨。
簽完《辛丑條約》的兩月後,李鴻章含恨而終,拼死拼活憋著一口氣活到了78歲,也沒能看到他為之奮鬥了幾十年的,中國重新崛起的曙光。
凡事罵李鴻章的,明白的,是因為政治正確,不明白的,是因為不懂。
且去看梁啟超先生對李鴻章的評價吧,我想身處那個時代的梁先生,比我們任何人都明白李鴻章的作為
在那個時代,一個人能夠改變什麼?譚嗣同他們死了,沒有改變,鄧世昌撞艦了,沒有改變。
李鴻章生於亂世,考取功名入朝為官以來,沒有一日安寧。
乾隆時期,人們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可,咸豐?道光?光緒?
李鴻章一大把年紀了,學的是傳統的儒學,到了晚年還要為了中國的崛起,彎下腰去求洋人學先進的技術。如果不是李鴻章開始撒下的那一批種子,後來的一些有才之士連接觸外國那些科學和思想的機會都沒有!
你以為他幾十歲的老頭了,願意舟車勞頓坐著船跑到遙遠的他鄉,去和狼子野心的外國人撕下臉皮談判?
你以為他願意成為千古罪人,簽下那些不平等的條款,讓後人戳著他的脊梁骨罵?
他不願啊!
但,他不做誰來做?他不當這個惡人,又有誰來當這個惡人?你們說還有誰?
李鴻章作為那個時期中國的外交官,他的努力,列強看到了,洋人看到了,世界看到了!
獨獨愚昧的國人,看不到。說李鴻章是漢奸的那一位,恐怕根本沒有那個腦子,能夠在他的處境做得比他更好。
他們只看得到是李鴻章作為代表簽字,他們只看得到李鴻章沒有成功變革。
《走向共和》有個很經典的鏡頭,李鴻章在空無一人的會議桌旁,拄著拐杖,眼神中是無限的嘆息。
今天能夠在這裡安然刷知乎,甚至能夠為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而自豪驕傲的我們,永遠不能否定李鴻章,不能否定譚嗣同,不能否定袁世凱,不能否定任何一個曾為中國付出自己心血的先人!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今日之中國。
這句話應該是出現在《走向共和》電視劇中的,所以我們就電視劇論電視劇。
《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在於他保存了大部分史實的同時,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問題,比如慈禧為什麼做出向十一國宣戰這種無腦行為?比如中日關係經歷了怎樣的轉折變化?一些事情書上是寫了的,一些事情書上寫了但得費點心思讀出內涵的,還有一些事情書上沒寫,咱們只能猜,比如這個情境下,編導拋出的問題是:
- 李鴻章是否認為大清吃棗藥丸
- 李鴻章如果認為藥丸,他會怎麼做
我們把這段場景復盤一下:
李鴻章和侍女紅兒在庭中抽陀螺,梁啟超來訪。(此處省去對陀螺的怨念和康黨三頭六臂的梗)
李鴻章上來就說:我曾經跟太后說過,我也是個康黨。可我背了康黨的惡名,卻沒有見過康黨的惡人。(笑)梁先生,我這裡可是龍潭虎穴啊。
梁啟超:北京才是真正的龍潭虎穴吧。
李:梁先生有何見教
梁:不敢當。但目前局勢,中堂大人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選擇。
李:哦?你說說
梁:亂世出英雄。晚生為大人計,擺脫朝廷,先擁兩廣自立,然後揮軍北上,為亞洲創建一個君主立憲國,這就是上策。
李(沉吟許久):嗯……那,誰來當你說的那個新皇帝呀?
梁:晚生在拜會大人前,先行拜會了香港總督卜力先生。他答應晚生,如果光緒皇帝,對以他的名義所做的事情,沒有責任,那麼英國政府,對他在一定條件下繼續進行統治,是不會反對的。
李:嗯?
梁:呃……晚生還遇見了孫文先生。
李:孫文?
梁:他說曾去天津拜會過您。
李:噢噢噢,就是那個滿口革命的後生吧?記得。
梁:孫文先生說,倘若兩廣在中堂大人的策動下,率先獨立,革命黨將支持大人做president。
李:什麼?
梁:請中堂大人,當總統。
李(沉吟):謀反吶?……那中策是什麼呀
梁:帶領兵馬,北上勤王,徹底剿滅義和團,以此與各國交好於前。
李:嗯……那你的下策,我就知道啦:奉詔進京,跟八國聯軍談判,投身虎口。是這樣吧,梁先生?
梁:中堂大人,晚生萬沒料到,中堂竟然還是擺脫不了這個下策。
李(拍梁肩膀):卓如啊,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
梁:晚生只是為中堂可惜。
- 義和團運動進攻天津租界
- 1900年5月31日開始,各國派軍保護使館
- 6月10日,各國組成聯軍,由英國海軍中將摩爾率領
- 次日,義和團與聯軍在廊坊進行遭遇戰(即所謂「廊坊大捷」)
- 16日,聯軍進攻大沽炮台,一天後佔領。慈禧於是發出解散義和團民的上諭
- 17日,慈禧收到一封假造情報,其中表示洋人出兵是為了逼她歸政光緒,於是太后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命載勛任步兵統領,帶領一幫親貴統領義和團(這是一條有爭議的說法,電視劇採用了)
- 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成為開戰導火索。
- 21日,清廷以光緒的名義向十一國宣戰
- 8月14日,聯軍逐步攻佔北京各城門,慈禧、光緒出逃
- 9月,清廷與十一國簽訂《辛丑條約》
上述電視劇情節應該發生在慈禧出逃到辛丑條約簽訂之前。而在清廷尚未向各國宣戰時,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郵政大臣盛宣懷等人即商議如何保存東南各省的穩定,避免列強借口入侵,同時秘密商議如果北京失手,而光緒帝、慈禧太后遭到不測,當由李鴻章出任總統支撐局面。劉坤一、張之洞於6月26日,以上海道台余聯沅為代表,與各國商定《東南互保章程》。李鴻章對中央「支持義和團」的命令做出判斷,「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故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回到電視劇的環境中。李中堂面臨的環境是:
- 北京陷落,太后皇帝生死未知
- 東南各省由於互保協議,暫時處於和平狀態
- 由於互保協議與拒絕支持義和團,地方已經有違逆的口實
- 民族衝突有所抬頭,驅逐韃虜的口號也已出現
- 清朝多年的改革讓所有人都認識到,要想調轉如此龐然巨艦的船頭,有多麼困難
- 李鴻章自己帶出來的直隸、北洋勢力早已脫管
可以說東南已經進入半無政府狀態,而所有的總督之中,李鴻章經營最久,在外國公使中地位最高,群臣中威望也最高。劇中梁啟超所提,多半就是當時人們街頭巷尾談論的可能性。然而李中堂的每一句回答都異常謹慎,因為他的顧慮也同樣明顯:
首先,以儒學忠君為根基起家的他,做出「謀反」之舉,自己的聲譽與做人的立場如何自圓其說。
其次,合作對象孫文與香港總督的承諾有多少可信度(孫大炮大家都是知道的)。
再次,皇帝生死未知。如果皇帝死了,李鴻章要繼續搞君主立憲,豈不是得自己當皇帝?那麼他的下場很有可能參考袁世凱。的確,那個時代依舊是皇權主導,但不代表誰當皇帝都鎮得住天下。如果皇帝沒死,其行為無異於逼宮,將皇權讓渡於議院。然而對君主立憲這個概念,即使到了八年後,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十一年後組成首批內閣,人們都沒搞清楚立憲到底立了個什麼。1900年是否有足夠的民意基礎和辦事人員去貫徹?
李鴻章一輩子辦北洋,興新學,窮盡一生都是在試圖探索,是否有一劑良藥救得活大清江山。他在有限的時間做到了最好,卻也無力回天。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做新的嘗試了,一生的無奈都融進了這句話當中。而對於革命,劇中的他應該是「隱約覺得恐怕這才是唯一能解決問題的方法了,卻無法直言」。
電視劇在這裡相當於補充了自己對李鴻章心態的揣摩:他知道需要改變,所以自稱康黨;他是儒家子弟,就不可以謀反;他想尋求和平的解決方式,卻已無法實現;他所有的嘗試都已經走不通,只能指望後人代勞。我印象中這句話是《走向共和》里的台詞。真正的李鴻章說過沒說過就不知道了,我猜他沒有說過。
這句話是有背景的,孫中山來找李鴻章,說大清藥丸,煤山上還有棵歪脖子樹,不如我們來革命吧,由中堂大人你牽頭,這才是對中國最好的選擇。
(經提醒,我記錯了,這裡是梁啟超去見李鴻章說的話。梁啟超給李鴻章出了三個主意:上策是在兩廣起義,打到北京,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國家,或者孫文他們同意,請中堂大人當總統;中策是,帶領兵馬剿滅義和團,與列強交好,下側就是和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去。最後李鴻章選了下側。梁啟超感到不解,李鴻章說,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兒。)
李鴻章受到很大的震撼,但最後還是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兒。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
第一、我不革命。
第二、革命是對的,大清藥丸也是對的,這我也知道,只是我不做,你來做吧。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所以其實李鴻章並沒有做大最大的努力。李鴻章見識過現代社會是什麼樣的,(在電視劇里)也認同中國不能只靠對大清修修補補。但是他不去做。因為他還是站在了一個傳統的士大夫的立場上。他知道這是一個落後的想法,他把這歸結為時代的錯。並想要下一代人代替他來完成它認為對的路線。
無他,小時候一直被洗腦,跳不出去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然而生產力的增長是需要時間積累的,生產關係的變化是需要量變引發質變的。所以一代人只能做一代的事,或者嚴格地說,只能做成一代的事。
每代人能做的事都是有一定範圍的。超越生產力水平行事,就是『左』,就是冒進;落後於生產力行事,就是右,就是反動。這句話不知道是不是李鴻章說的。無論哪種觀念正確,在知乎上一個右狗尚無法說服一個五毛,一個五毛亦無法說服一個右狗,試想把某種理念灌輸給一代人該有多難。
有些話我知道一定是李鴻章說的,便是他答《紐約時報》記者提問時,用政治經濟學回擊美國的排華法案。要知道自由經濟理念是英國170年前的思潮,如果20年算一代人,從李鴻章掌握那套思想起,到現在怎麼也有5代人了吧,然而現在知乎上有多少人就此問題還在跳。所以我覺得這句話有點高估現狀了,應該補充一句「有時候幾代人要做一件事情」。約翰·亞當斯:「我必須研究政治和戰爭,因此我的兒子們能夠學習數學和哲學。我的兒子們應該學習數學、哲學、地理、博物、造船、航海、商業和農業使得他們的孩子們可以學習繪畫、詩歌、音樂、建築、雕塑、織物和瓷器。」
以革命黨身份建立第一共和國時,可以把金田起義刻到紀念碑上;
以執政黨身份建立第二共和國後,就教育你們革命要等下一代人。
屠龍勇士最終會變成龍,,因為龍並不是一個惡魔,而是一種編製。
現在大陸搞全民直選的話,就是一個大號的台灣;
需要明白「直選投票的權利和義務」那一代人,才是搞全民直選的時機。
註:現在這一代人,太多人只知道投票的權利,不知道投票的義務。
這就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這句話本身是對的,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但是重點是要看是誰說的,說的場合
如果是後人臧否歷史人物,這叫做有歷史的同情心,不苛責歷史人物
但是,如果是在面臨重大歷史事件的轉折關頭,歷史人物他自己說的,那就是他在為自己逃避應該承擔的歷史責任而開脫
明知道某件事是歷史大勢、利國利民卻不去做,或者明知道某件事是禍國殃民而任由發生,原因可能是因為既得利益的束縛,也可能是因為觀念的陳舊,都是歷史的罪人
黨國喜歡李鴻章,總不能鼓勵你們當陳勝吳廣吧。
所以給合肥圓一下,讓你們曉得我大清有難處,自有國情在此,而世界並不能跨越式發展,大家一起努力維持住我大清就好,不要有非分之想,後來的事交給後人才對,「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情」嘛。
這樣一代代拖,我後清的鐵桶江山就萬萬年了。
這句話是說給那些,事後諸葛亮妄自點評古人的現代人說的。那些動不動就批評曾李反動,迂腐。批評這個反革命,這個封建王朝的餘孽。笑話,你讓從小讀四書五經,考科舉長大的人提出三嚴三實,三個代表么?每個人都不能超脫於個體的時代和背景,看歷史人物要從他所處的環境和背景著眼。「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我李鴻章這一代人只能幹剿滅天平天國,操辦洋務運動的事。創建共和這不是我們這一代人能幹的。
第一名答案說的很好。我來上幾張圖
總感覺李是時代的犧牲品,一生兢兢業業,敢不為大清效犬馬之勞。但政府的腐敗是由內向外而來的,一百個廉政的村支書在地方勤懇為民,頂不住一個市委書記在上面違法亂紀。更何況leader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是一家子,打折骨頭連著筋吶。對於外人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了。往小點說,當時清政府的作為擱現在說就是小團體利益,怎麼可能會長遠。
走向共和里李鴻章已經超時代了好不好!
你就當編劇盛和煜和導演張黎隔空喊話吧。
張黎就是個大緩則,但凡政策變變,弄死八回都夠了。
特別是這段台詞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東南互保」的大背景下說的。
東南互保是十九到二十世紀,全球的民族主義浪潮里的一股馬基雅維利式的逆流。
所以說,走向共和對於「李鴻章雜碎」之類的矮化,起到了還原歷史的作用。
但明顯有矯枉過正的地方。把李鴻章塑造成聖人了。
歷史上不說別的,就說李鴻章貪了多少錢吧。按著《走向共和》的邏輯,這些錢都是「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用來上下打點,不得不爾的?恐怕未必。
但這話對於今天來說,是對的。
現在的好些年輕人覺得多麼深刻黑暗,切齒瞋目的的體制問題,往往可以以理解為當軸者老糊塗了。
這個群體就是三年自然災害挨餓挨過來的好吧?
你比如廣電的審批寧枉毋縱,網路的審批卻形同無物。你說什麼原因?所以張朝陽,丁磊,李彥宏都起來了,王欣完了。
這種事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概率問題。全在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這種「無序」是最可怕的。
不怕你統治階級有明確的利益訴求,就怕你壓根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任何左或右的政策,總會陷入到民間資本的汪洋大海當中去。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生活全面革新的周期越來越短,任何統治階級都要面臨的問題就是,人本身的智能不足,帶來的更廣大的社會領域中可怕的「無序」狀態。
自從進入近代,統治階級差不多都能人生七十。
所以社會變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他們的生命周期和外部環境、科技的變化周期,兩條曲線的一個相位問題。
說白話就是他們死的是不是時候。
有時候差一差好一好,就汨羅淵里波濤動了。
說實話,我覺得咱們的國民經濟再夏花,不是,下滑個幾年,也不是不可能誒。
所以有的時候,有些事情,只有忍。誰來了也沒法操之過急。
我們很多時候只看到了抽象的階級,其實也應該看到具體的人。倘使列寧多活二十年撐到二戰?鋼鐵模式就未必搞得起來了。
這是一個「設使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的問題。」
這句話沒問題
李鴻章、張之洞做了他們這代人能做的事,儘可能地維護住國家、政治穩定,怎麼樣能救中國,他不知道
孫文、黃興做了他們這代人能做的事,他們知道救中國要推翻帝制,走向共和,他們把帝制推翻了,但怎麼能救中國,他們還是不知道
然後下一代人做了他們這代人能做的事,讓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終於不受列強欺侮,有了國人翻身做主的新中國了
再下一代人做了他們這代人能做的事,讓中國人民富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過上了小康的生活,為生計發愁的國人越來越少了
再下一代人做了他們這代人能做的事,讓中國更強,讓中國在國際舞台的聲音更響亮了,承擔的國際責任更多了,中國的軍事、科教等領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很多領域成為世界一流或正在向世界一流邁進,越來越多的人心裡只有中國和外國兩個國家……
再下一代人……
所以,這真的是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真的不能指望李鴻章77歲了突然思想解放,推翻帝制,他能在他位子上,把他能做的做到最好就行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只能做這一代人事的人,他們做的以後人的三觀來看就一定是對的,而且當他們落後於歷史的腳步的時候,他們同樣會被請下歷史的舞台,讓下一代人再上來
其實跟唐德剛先生的《晚清七十年》觀點差不多。
天朝這兩百年處於轉型期,形象的說就是在三峽中航行,每一段得水勢水情不同,每個時代面臨的問題也不同,每一代都只是一段航程的舵手,每代人都只能解決那個特定年代的問題,一代接著一代,最後完成轉型。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其實也很多,比如本朝太祖,在建國前如魚得水,一帆風順,建國後卻各種問題。而李鴻章那代人也沒法解決孫中山袁世凱那代人的問題。
一方面是時代背景造成的,不同時代的人的視野觀念有差,另一方面,人的壽命時間也有限,劇中李文忠說這話的時候已經年近八旬,時日無多。
天朝的轉型從技術,制度,文化分等各方面不斷推進,唐先生的這個觀點某種意義上跟天朝官方史觀有些類似,也能解釋這個問題。
因為是時代推著人走啊,洪流里有幾人能跳脫。
這裡我想從北宋的都城說起。
眾所周知,宋代立國的五十年前,北宋一朝的天敵——遼國,就已經存在了五十多年。而燕雲十六州也早已被石敬瑭送給了遼人,河北、山西的北部都在遼人的控制之下。稍微了解地理知識的人都知道,河北北部就是華北平原的北部。而一個大平原的北部被善於騎射的民族控制的後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也就是說,遼人隨時都有可能會傾巢出動,用鐵騎迅速踏平華北平原。
那麼,趙匡胤為什麼還要把都城建立在華北平原腹地的開封,而不是有群山屏障的洛陽以及固若金湯的長安。要知道,趙匡胤可是被毛澤東詩詞提到的五大皇帝之一,不會傻到這一點也看不出來,那麼他的選擇肯定是有他的苦衷。
北宋立國之初,燕雲之地尚在遼人之手。所以,宋太祖不得不維持龐大的軍隊以應對遼人。而另一方面,國家飽受戰亂之苦,北方中原早已殘破不堪,維持常備軍隊的糧食只能從富庶的江南運來,而運送軍糧只能通過大運河的通濟渠這一段。通濟渠原本是能夠到達洛陽的,但是由於常年戰亂,開封到洛陽的一段已經壞掉了。若要通過陸路從開封將軍糧運送到洛陽,則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
宋代承接五代時期的戰亂與黑暗,國力尚未強大,沒有多餘的國力負擔陸路運輸軍糧到洛陽的開支,更不用說將軍糧運往更遙遠的長安。也就是為了節省這些運輸費用,宋太祖將國都定在了開封。宋太祖也講過,將來國家太平了,還是要把國都遷往更加安全的西部。
因為強敵在北,所以要維持大量軍隊,為了維持大量軍隊,所以需要大量糧食,為了得到這些糧食,所以只能將都城建立在危險之地。因為現有的資料記載了這麼多困難,而沒有記載的困難可能有更多。趙匡胤這一代人,能做的只有這麼多。第二代人能做的選擇更多:要麼向北收復燕雲之地,重新獲取天然屏障;要麼,修好運河,修好田地,將都城遷到更加安全的地方。但是,遺憾的是,一代人傾盡全力造的避難所,卻被後代人當作了堅固的宮殿。
一個人再強,也無法脫離他所處的時代局限,他的能力眼界都受到限制。
第一次知乎答題,實名反對@趙雲的答案。這種理論也是醉了,以一個階級的落後強行否定個人的進步。
舉個例子,某乞丐(真乞丐)要錢被某知乎答主拒絕並被打,於是他就說知乎的答主都是沒素質的。有一天樂善好施的我玩著知乎經過此乞丐,乞丐一看火了,woc這人玩知乎,沒素質,上兄弟們揍他。你覺得這合理么!
同理,李鴻章也只是為了他所在的階級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它能儘可能更加進步,更加完善(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但不可能這個結論不也是我們站在歷史制高點上得出來的么?)。他沒有理由,也沒有義務來改變中國當時的政體。更沒有理由推倒重來。
還有答主你這樣大搞民族主義我很看不慣啊,什麼叫異族統治你來解釋解釋
歷史大河 浩浩蕩蕩 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
李中堂深諳大清之弊病,奈何他有心無力。
一代人只能幹一帶人的事,這一代的林林總總只能在這一代人手中了結,這是宿命與責任。
後來者有更艱巨的民族復興義務和責任,而李中堂這代人所能做的就是為後生和百姓鋪路……
這是一種循環,流傳和繼承。
李中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可不謂大義凜然也!
最後上男神圖
李中堂簽訂辛丑條約.
推薦閱讀:
※網上經常有人諷刺蔣介石「地圖開疆,日記強國」,是否合理?
※鴉片戰爭的發生真的是必然嗎?
※李鴻章有哪些過錯?
※袁世凱的後代現在都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