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自私的基因》後,關於模因(Meme)影響人類行為的研究有哪些進展?
如果問一個物理主義者,如何解釋人類的行為,為何會有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並存。他很可能會引用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觀點,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以基因為單位」進行利己主義的。由於基因是進化中的基本單位,由它控制生物的決策傾向和行為傾向,因此基因是一切行為的來源,而不是個體或種群。在進化中,基因通過博弈論中的「進化穩定策略」(ESS)來篩選出最有利的行為策略,因此在個體層面表現出一部分利己主義和一部分利他主義。
然而,在《自私的基因》最後部分提出了「模因(Meme,又譯彌母、彌因等)」的概念,認為「文化」以「模因」為單位在生物(主要是人類)的大腦觀念中傳播,正如基因所做的一樣。例如,「愛國主義」這個模因可能導致個體因為保衛祖國犧牲生命,這是不符合基因的(短期)利益的,但是它以模因的形式在群體中傳播,改變了人類行為,使得人類行為不僅僅只為基因利益著想。
在《自私的基因》後,關於模因(Meme)影響人類行為的研究有哪些進展?因為人類使用語言,現代人類的行為受模因的影響很大,甚至可能超過了基因的影響。近幾萬年來,人類行為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基因形成新的進化穩定策略太慢,跟不上環境的變化,人類行為是否已經由模因主導了呢?例如,同樣的中國雙胞胎嬰兒,在中國成長和在美國成長是否會造成明顯的行為差異。
參考資料:
1.模因介紹:關於meme的幾個問題
2.模因的一個研究:? 觀念的進化
參考書:
1.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2.丹尼特:《達爾文的危險觀念》
3.蘇珊·布萊克摩爾:《謎米機器》
4.理查德·布羅迪:《思維病毒》
認知行為治療的基本概念
認知(cognition):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識和看法,包括對自己的看法,對他人的看法及對環境的認識和對事物的見解等。如小孩、青壯年和老人對「醫院是什麼地方」的看法不同,關鍵不在「醫院」客觀上是什麼,而是被不同的人認同成什麼,從而影響人的行為反應。
自動化思維(automatic thought):指非自願發生於當事人意識流中的一些想法與意象。許多判斷、推理和思維顯得是模糊、跳躍的、很像一些自動化的反應,這就是貝克理論中「自動化思維」的含義。這樣,思維過程中心一些錯誤觀念也因個體不加註意而忽略了,並形成了固定的思維習慣而被保存下來,使個體自身對這些錯誤的認知觀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自動化思維與圖式不同,更易觸及,屬於意識範疇的認知,一般是對特定情境的反應。如「我約她出去,她拒絕我「。
信念(belief):人們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一些特殊看法,是在幼年時期開始發展的。如「我不信任任何人」,「這個世界是殘酷的」。
中介信念(intermediate belief):在核心信念與自動化思維之間的信念。包括態度、規則及假設。如「處於危險之中是可怕的」(態度);「我必須一直是安全的而且謹言慎行」(規則);「如果我謹言慎行,生命就不會有危險」(假設)。
核心信念(core belief):支持每個表面信念的核心部分,是所有信念的基石。核心信念是支持每個自動思維的核心部分,類似於世界觀、價值觀等,它們是指導和推動生活的動力。這些信念被人們認定是絕對的真理,認為事情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少數幾個核心信念經常是個案所有困擾的來源。如一個認為「我是沒有能力的」想法被啟動後,他就會傾向於選擇性地注意與此核心信念有關的某些信息,即使這種信息是不正確的,他仍然會持續抱有這一信念。大多數人會維持比較正向的核心信念,如「我是有價值的」,負向核心信念可能只在經歷心理上的痛苦時才表現出來。
與自動化思維不同的是,核心信念不能完全清楚的被表達,直到治療師持續探詢當事人想法背後的意義而剝去其層層外殼。負向核心信念也包括對他人或世界的想法,如「別人是不值得信任的」,「這個世界是個墮落的地方」等。
所以如果meme是能影響、主導、控制人的行為的抽象的會複製的觀念,那一定隱藏在人的核心信念之中、影響著每一個人的下意識行為,可以從認知行為治療中已經發現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核心錯誤觀念入手進行分析。而營銷領域和網路流行文化中所謂meme完全是非常膚淺的理解,那些東西遠遠不夠格稱得上meme——因為它們太不穩定,對人的影響也很表面。
2012年美國心理學會終身成就獎得主,加拿大認知科學和應用心理學教授,基思·斯坦諾維奇的著作《機器人叛亂》里講了基因和模因對人的控制,以及擺脫這些控制的方法——理性思維。
票數最高的答案,看到模因的期刊開了十年就關掉了,就得出模因這個概念有致命錯誤,這不合適。許多學術期刊都會開了一段時間關掉,不一定是因為研究對象有錯,更多的是這個研究課題已經基本研究夠了,目的已經達到了。
這恰恰適用於模因的研究。模因這個概念,就像「責任」,「道德」,「能動性」一樣,當然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你不能說因為它沒有準確定義,看不見摸不著,就說它偽科學。科學家(心理學家)研究道德,研究能動性,並不需要給道德下定義,他只要觀察涉及到道德的事實並尋找規律就行了。模因也一樣,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夠解釋「文化進化」的概念,而且它有一套自己繁衍生息的規律。這足以讓它成為合法的科學概念,即使它本身的定義是模糊的。
模因作為文化進化的解釋體系,解釋了為什麼人類的進化特別快,影響特別大。因為人類發展出了語言,語言是一種模因,模因是文化的DNA,語言起到了在一代代人之間傳播經驗的作用,這種作用非常類似於典型的生物進化,但又比生物進化快很多。故而是文化進化。就這個簡單的體系而言,模因的解釋效力是合法的。
不過我同意,模因的模糊性影響了它在科學研究中佔據持久的位置,因為更細節的研究當然會把模因拆解成更細分的概念,然後分別考察。這些概念有,規則,禮物,宗教,語言,思維方式等等,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會分散到人類學,哲學,語義學,心理學等等學科中去。它們無法統攝在模因這一個概念之下,模因畢竟只是一個概念,讓它獨立做一個學科,未免要求過高。
這本書的觀點所揭示的應然具有極強的實然不可證偽性,所以在邏輯上它無懈可擊。
同時它承認這樣的一個前提:基因高於大腦,基因是主導者,基因是本質。那麼在因果認知論層面,等於承認了物質第一性哲學原理,簡單地說人的意識也是自身基因這種主體的奴隸。終於看到嚴肅探討meme的問題啦!(貴乎直接把meme歸類為流行文化的子話題、描述為流行梗,也是簡單粗暴)
題主對meme概念的描述已經很清晰了,但還是先甩兩個TED talk,希望對(認為meme = gag的朋友們)進一步認識meme有所幫助:
Dan Dennett: Dangerous memes
Susan Blackmore: Memes and "temes"
(Dennett和Blackmore都是meme的鐵粉)
然後如果題主想看看關於meme的研究,可以關注Journal of Memeticshttp://pcp.vub.ac.be/jom-emit/index.html。但想持續追新是不可能了,因為這個journal只在1997年到2005年存在,也就是討論meme最熱的幾年,近十年基本沒人再關注meme相關了,更別提最新研究,google meme出現的幾乎全是暴漫向的表情。可以說,嚴肅向的meme討論已成為塵封的古董。
為什麼呢?因為所謂模因論(memetics)有著本質上的、無法逾越的錯誤。
模因論支持者別罵我!只是拋磚引玉!一家之言!一家之言!
下面來淺談兩點(我認為)模因論根本不成立的原因。
1、首先,模因(meme)根本不是個「東西」。
沒錯,為什麼很難對模因進行研究,因為它根本就不是個東西。模因論者把模因比作基因(gene),說模因可以自我複製、變異等等。但是注意:基因是個存在的實體,模因只是一種概念,描述一種複製的過程罷了。模因這個叫法本身就很有問題,容易誤導我們將其與基因混淆,以為它真的是個東西,還通常被宣傳為複製物本身(把copying理解錯為replicator了)。我覺得這樣的概念有反智主義傾向,企圖用一種比喻手法來物化人腦活動。
「模因讓我這樣想」、「模因使我這樣做」,這種模因論者反覆提及的表達其實根本很傻,試想一種複製過程(copying)怎麼讓你想、讓你做?在語法層面上就不成立呀。「The doing made me do something」,聽的人是不是會一臉迷茫?初中英語老師是不是會很悲傷?嗯?
上面Blackmore那段TED talk的最後(介紹teme/techological meme,一種比meme還高大上的概念),她說了一段超現實主義的、充滿玄幻色彩的話:
But it』s dangerous: temes are selfish replicators, they use us to suck up more resources to produce more computers and more things. Don』t think we created the Internet, that』s how it seems to us.
這是危險的:teme是一種自私的複製物,它們利用我們攫取來資源,以生產更多的電腦之流。別以為是我們發明了網路,是我們自以為是罷了。
看完這段,我的心情
Exo me???所以不是咱人類發明的網路?那是隨?是隨?!這樣「模因創造了我們」、「模因控制了我們」的陰謀論對實驗科學是很有危害的,簡直比民科還聳人聽聞不是嗎。
2、模因不僅不是一個「東西」,甚至很難被歸類為任何一種概念。
我剛說模因是描述一種複製的過程,這也引申出模因論的另一個問題:一些人說它是複製的過程,另一些人說它是複製物本身,而這些概念都是模因論的支持者賦予的。Dennete在第一個TED talk里說它是一種非常抽象的、綜合性的概念 (?),「正義」、「自由」、「共產主義」、「甚至整個宗教」。Blackmore又說模因不是一種想法,是「被複制物」。令一些人說它是想法,是旋律,宿主……
在模因論支持者之間,模因的概念都很難被統一。原因很簡單:我們很難認同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試想如果企圖把所有的人類行為、文化再生產、社會心理都靠模因二字解釋,對於人類文明和科學發展本身是多麼地危險。到時不僅連題主問的模因研究不會存在,任何一項研究將均不復存在。
政經是魔音、哲學是魔音、宗教是魔音……我們不用再探討經濟發展、政治改革、信息不對稱、媒體、科技……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都這樣解釋一切人類行為:「魔音傳染了我」。
果不其然,模因論經風雨飄搖幾載,最後連一個明確的概念都沒能有,終究在無字的墓碑下偃旗息鼓。
太陽照常升起,社科狗接著研究社科,政經狗接著研究政經,心理狗接著研究心理,哲學狗接著研究哲學,程序猿……程序猿一直在馬,沒看到以上內容。謝邀。這次我遇到一個高難度的問題吖。我感覺我回答起來真的是有些困難呀,問題是相當的大,不知從何處開始說比較好。
我就簡單的說說我的感受吧,我想知道你提這個問題具體是想了解什麼? 如果是人類的研究,我確實不知道。
但是你提到的「中國雙胞胎嬰兒,在中國成長和在美國成長是否會造成明顯的行為差異。」 這個指的是行為模式還是其它的?如果是指行為模式,那麼他們肯定會受到改變和有差異的。因為環境是會影響一個人的,而且思維模式都會隨著而改變,如同大腦神經系統的搭接都是不一樣的線路。
可以看看勒龐的《烏合之眾》,我們是如何被周圍的生活所影響。
不知道這個回答到你的問題沒有?這些無非是想說明人類無法獨立自主得做出判斷和決定而已。
關於這個問題,剛回答過
轉帖如下
其實任何一個生命都不可能真正自由自主。
有的只是自由感,自主感
自由自在,獨立自主,這些感覺從哪裡來的呢?
是從我(能覺)與非我(所覺)的對立感中來的
實際鏡(我,能覺)與像(所覺,非我)是不二的,離鏡無像,離像無鏡,鏡就是像,像就是鏡
本不對立,那麼對立感哪來的呢?
就是從像動鏡不動中來的
正因為無法真正地自由自主,我們才要不斷地追求自由自主
怎麼辦呢?
很簡單,給鏡中像以自由自主,隨它動或不動,變或不變,怎麼樣都行
你就能獲得你的自由自主了
關鍵在於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已知的一切的一切+未知的一切的一切=自己,要相信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已知的一切的一切+未知的一切的一切=大家,要相信大家,依靠大家修改
作者:曰文
鏈接:我們的選擇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嗎?是自由的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有壽可計感。只有感,沒有這回事。這些感哪裡來的,就是從像變動而鏡不變動而來的。所以如要追求這些感,就該任其變動無住,如果不追求個人的這些感,就該
即任其變動無住,也任其不變不動有住,怎麼樣都行,無所謂。做真正的自己,依靠真正的大家。
謝邀!
你要是了解道金斯寫《自私的基因》時的心理狀態,就不會對謎母有這類疑問了。
道金斯寫書的時候,心情是很差勁的
按他的說法,我們是作為基因機器/載體而存在的,生命的意義就是把基因代代相傳。然而,一代基因就少一半,更可怕的是,傳三代,我們就會被後人忘了。你可能能記住並懷念你爺爺,你還記得你曾爺爺的模樣嗎?
道金斯發現,沿他書中的邏輯進展下去,人活著其實就失去了意義。
於是,他以阿Q的精神,發明了謎母的概念,聊以自慰。
正如我回答這個題目一樣,我的回答變成了謎母,對有疑問的擼主洗腦並植入,從而獲得了傳播的途徑與可能性,不斷變異進化拓展;
道金斯的肉身死亡,但他的思想/謎母通過他的書,他人的闡釋/解說而得到了更廣泛,更永久性的傳播。
謎母這個概念,只具有暢銷性的時尚作用,因而從科學界擴展到時尚界,到互聯網;但並非一個有嚴格界定及具體所指的科學術語。
很多術語可以替換之,如文化符號、文化元素等等~
對同一人類社會的文化現象,由此獲得了一種頗具傳播性的時尚感。
題主在問題描述中用了很多聽起來很唬人的概念,術語,我看了關於「模因」的描述和下面舉的例子,覺得這好像說的就是「文化」,「文化如何影響人類行為」,或者說的更明白一點,就是「後天的,非天生的」因素,如何影響人類行為。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很大的偏差的話,我可以說,文化人類學,就是研究文化如何形塑人的。人們的行為是如何被文化所影響的。更詳細的關於人類學文化人類學的介紹可以參看維基百科。
所以幾乎可以說只要是「文化/社會人類學」領域內的相關著作都可能是題主所希望看到的關於那個什麼「魔音」研究進展的相關著作。
關於「文化」,定義很多,但是文化人類學中「文化」的概念,基本可以用E.B.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中對文化做的定義來表示『文化,……是個複合的整體,它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個人作為社會成員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及習慣。
題主例舉了「愛國主義」的例子,我覺得「愛國主義」這個是可以包含在上述「文化」所包含的概念範圍內的。
舉個例子,稍微有點重口。
以上內容來自於科塔克(Cornard Phillip Kottak)的《人類學——人類多樣性的探索》這本書。這種行為在我們看來實在是「奇怪」,「極端」,但也只是以「我們的角度」為標準而得出的結論。一對中國的雙胞胎,從嬰兒時期起一個在美國長大一個在中國長大,兩個人的行為與性格一定完全迥異的,就像普通的美國人與中國人的差異那樣。
網路米姆最顯著的特點是簡單重複,記憶方便,容易模仿,不需思考。它包含了各種視頻或者段子:比如小蘋果視頻,各種神曲,公共事件發生時的段子。
但是「米姆效應」並不能解釋一切信息的病毒式傳播。
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謠言。很多傳播學學者都提出了謠言的傳播公式,我只挑一個覺得符合我國國情的(事實上我也只記得這一個)謠言=重要性x敏感性x模糊性/(官方權威x公眾理性)。(這裡推薦重大社《米姆》)
還有一個就是公共事件,可分為兩種:一是和切身安全相關的,比如地震爆炸等災難信息(包含謠言)或者是公務員工資,各種稅收變化等。二是能夠滿足人們宣洩心理的信息,比如說存在官與民,窮人和富人,城管和小販等二元對立的事件中,其抽離出來的關鍵詞總是負面的,強者被描寫得窮凶極惡,弱者則被描寫得倍受欺凌。情感渲染之後,輿論往往會立刻倒向弱者一方,信息傳播時往往會帶上「有良心你就轉」等文字。(這裡推薦《烏合之眾》和《沉默的螺旋――輿論,我們社會的皮膚》,這兩本書說的比較清楚)。本來遊離在網路上,參與公共話題最積極的階層往往是相對年輕收入不高,文化水平一般的群體,他們的相對被剝奪感很強,需要宣洩的窗口。看看今年的互聯網調查報告,瞅瞅我國的網民結構就知道了。說句不好聽的話,收入水平高,文化水平高,每天過的很充實的人是不會有時間在網上罵來罵去的。這句話並沒有貶低部分網民的意思,畢竟「公平」這個詞是相對的,若是自己是某一存在的獲益方,哪裡會想到「不公平」,肯定早早噤了聲,偷著樂去了。
這已經是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了,奧威爾曾在《一九八四》里擔憂過專制會毀了我們,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告訴:正是我們最喜歡的東西會毀了我們。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也告訴我們「是赫胥黎的預言,而非奧威爾的預言」。如果理論的說服力不大,我們就看看身邊的例子。半個多月前的「優衣庫事件」和「冥王星」,雖然網上有很多正能量的新聞說冥王星的搜索指數超過了優衣庫,我都不知道他的數據怎麼出來的。我建議大家自己上網去看看,反正我的得到的數據不是很「正能量」。
其實,「優衣庫事件」跟我們有關係嗎?要說意義,我找不到,難道我們要調查各大品牌,各大賣場哪個試衣間的私密性安全性最好么?(如果真的有的話,只能算營銷了)。不談意義,只能說消遣,說娛樂了。「不雅視頻」抽離出來的詞也就是色情了,若是對人類繁衍這個話題感興趣,大可逛逛某些網站,那裡有高清無碼圖,機位多,鏡頭穩定。
網路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無限鏈接和協同過濾,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是根據我們的瀏覽利率系統認為我們喜歡看的,還有根據大數據統計出來大家都在看的。前言
該回答不討論模因論的真偽性,筆者認為那是科學家的活。
該回答會談及模因、以及模因論發展的一些阻礙。
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
最近讀了基思·斯坦諾維奇的《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這本書的中文版2015年出版,且沒有列在問題參考書目內,或許可以作為本問題——「模因研究有哪些進展」的回應。
全書觀點:
性狀遺傳歸因於基因的自複製,
文化傳承歸因於模因的自複製,
人類只是運載上述兩種複製子的載體。
載體要維護載體自身的利益。
在書的第七章「才出狼窩,又入虎穴——從基因到模因」里,探討了以下內容
人如何持有信念?
經典回答:個人決定自身信念
模因論的回答:模因的自複製性幫助它找到寄主模因的存在理由猜測:
1.模因對載體有利
2.模因與遺傳傾向相合
3.模因鼓勵基因複製
4.模因具備自複製性模因評估規則
1.避免對身體有害的模因
2.選擇信念模因,力求只安裝反映世界真實面目的模因
3.選擇慾望模因,力求只安裝不排他的模因
4.避免不可證偽模因、避免抗反思模因
模因,從定義開始
中文維基,模因的解釋是:
模因(Meme)是文化資訊傳承時的單位。模因目前比較公認的定義是「一個想法,行為或風格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的文化傳播過程。 」
英文維基,模因的解釋是:
A meme (/?mi?m/ MEEM) is an idea, behavior, or style that spreads from person to person within a culture.
模因是在文化中從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的想法、行為或風格。
不知為啥,模因的維基頁,中文的比英文的短得多,而且中文的還翻譯錯了,把模因定義為XXXX的過程。模因可不是什麼過程,而是「想法、行為或風格」,並且是「文化中」,「從一個人傳遞到另一個人的」。
想法、行為或風格,如此飄忽不定、如此抽象。或許有人會問了:模因存在嗎?
確認一個東西是否存在,最樸素的方法,就是看得見摸得著。
那麼旋律存在嗎?存在,因為聽得見。
那麼真空存在嗎?存在,因為能用物理實驗手段檢測到。
那麼想法存在嗎?行為存在嗎?風格存在嗎?
在TED《Dangerous memes》里Dan Dennett說:
單詞存在嗎?單詞在你的本體論里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單詞就是可以發音的模因。也有其他不能發音的模因,它們是模因的不同品種。
附鏈接:Dan Dennett: Dangerous memes
「模因存在嗎?」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問的,是這個「存在」指的是什麼呢?
A1.如果存在是物理上的可檢測性,那麼恐怕模因和想法一樣,無法檢測,並不存在。
A2.而如果是概念上的,那麼模因是想法、行為、風格的並集,只要你承認想法、行為、風格的存在,那模因就存在。
性別 = 男 + 女 + ……
單詞 = a + abandan + abnormal + ……
想法 = 我想上廁所 + 我想回答問題 + ……
行為 = 站著上廁所 + 坐著上廁所 + ……
風格 = 普通地 + 文藝地 + 二逼地 +……
那麼,若按照定義,
模因 = 想法 ∪ 行為 ∪ 風格
模因 =我想上廁所 + 我想回答問題 + 站著上廁所 + 坐著上廁所 + 普通地 + 文藝地 + 二逼地 +……
模因論說了什麼?
《自私的基因》中說:
正如同在基因庫中繁衍的基因,藉助精子或卵子,由一個身體跳進另一個身體以進行傳播;模因庫中的模因,其繁衍的方式是經由所謂模仿的過程而發生的,它將自己從一個頭腦傳到另一個頭腦。
《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中說:
讓我再次使用隱喻性的語言,複製子(基因與模因)僅僅在乎複製。
如果一個模因能保存和傳播,而不必對人類寄主有幫助,那麼它也會這麼干(想一下連鎖信的例子)
模因論促使我們提出新的問題類型:我們的信念中有多少是「垃圾信念」、僅僅在乎他們自身的傳播,而對我們沒有用?
連鎖信是類似下面的東西↓
"……如果你不把此信息轉發給5個人,你將會遭遇不幸。"
總結一下,
1.模因通過模仿來傳播,實現複製
2.模因得到傳播,並不一定對人類寄主有幫助
模因論發展所遇到的挑戰1——模因或沒達到完全複製
維基百科,模因學條目中說,
當一方希望獲取到某個指定的模因時,更多地會使用推論而不是完全地複製。例如當一個人在學習如何鍛造釘子,他只需要觀察演示後進行模仿,無需模仿整個過程中分拆的每一個細枝末節。
基因的複製是完全一模一樣的複製。但模因呢?
藤子不二雄畫的哆啦A夢,和我畫的哆啦A夢肯定有著差異。
模因如果沒有達到完全複製,它足以和基因並駕齊驅,稱為複製子嗎?
在《自私的基因》中說,
成功複製者的第三項性質:拷貝忠實度。在此,必須承認,這些論述並不是站在很穩固的立場上。
以基因作為類比也很不恰當。不論如何,當我沒說觀察許多基因特徵的傳承時(比如身高、膚色等),也看不出基因是如何不可分割或不可混合的。例如,一個黑人和一個白人結合,他們的孩子可能不是黑色的,也不是白色的,而是中間色的。這些並不表示遺傳基因不具有微粒的性質,因有許多遺傳基因與膚色有關。
《自》的作者理查德認識到把模因看作複製子,它的拷貝忠實度不足以讓人信服。而他自己的論述也陷入一種不可證偽當中。(除非有人能拆分出我和藤子不二雄畫風差距的模因←_←)
※下面的內容,筆者會加入一些自己的看法
模因論發展所遇到的挑戰2——對複製子使用過於擬人化的描述
例如,當我說「基因正試圖增加它們未來在基因庫中的數目」,我真正的意思是「它們所表現的方式,從我們的世界看起來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甚至將「自私」、「無情」等詞用於基因,無非是用來表達一個意向而已。
讓我再次使用隱喻性的語言,複製子(基因與模因)僅僅在乎複製。
上面的話摘自《自私的基因》、《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
試圖、自私、無情、在乎,用擬人化、調動情緒的詞語描述複製子。擬人化,它似乎與模因論捆綁在一起傳播,使《自》之後的模因論書籍也少不了擬人化描述。(我只看過《自》和《機》,有正例或反例歡迎補充。)
這些擬人化的確提高了書的趣味性,拉近了大眾讀者與作者的距離。(像看科幻小說啊有木有)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些詞會不會也同樣拉遠了科研讀者與作者的距離呢?一個理論家對他的非人研究對象使用擬人化的詞,首先就難以認同理論家自身保持著理性。
普羅大眾對一個理論的支持最多是民科式的爭論,科學家的推理實驗驗證才是我們採信一個理論的基礎。
擬人化描述對模因論在科學上的發展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當這種複製子擬人化習俗到達了模因論者腦中,他們會總是用「模因使我……」造句。或許他們知道自己在擬人,或許不知道。但從旁觀者視角看,模因論者陷入了一種陰謀論、或一種邪教式狂熱的不理性當中。這妨礙了模因論的傳播。
這節以一個擬人作結:模因論這個演員,有顏有智商有演技,非要出道拍安(ei)慰(wei)。(我知道我在擬人)
模因論發展所遇到的挑戰3——你以為你動了誰的蛋糕
模因論強調的是模因的自複製,而把人放在一個被動接受的寄主位置。
如果這麼說,
信仰模因在信徒的腦中複製傳遞,信徒被動接受了信仰模因,並遵守它去過信徒生活。
信徒被說成了沒有主觀選擇能力的傀儡,宗教內權力人物則被說成了散播信仰模因操控人的人偶師。
模因論不受有信仰者待見,理所當然,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這口蛋糕,哥白尼動過,達爾文也動過。
但是,
科學模因在科學家的腦中複製傳遞,科學家被動接受了科學模因,並遵守它去追求真理。
科學家也被說成了沒有主觀選擇能力的傀儡。
因使命感走上科研道路的科學家被招惹,因為模因論下,是使命感模因傳遞到ta的腦中,ta自身作為一個被動接受者,主動迎向使命感所帶來的壯大、榮光被消解了;因理性分析而走上科研道路的科學家則認為模因論不正確,因為ta分明是用理性判斷,選擇了科研道路——而不是模因決定。
這並不是說科學家中沒有模因論者,只是說模因論向科學家同樣出了一道難題。
筆者對文化傳承僅歸結為模因的自複製,忽略、輕視人的主觀選擇提出懷疑。
這在微觀上顯得說不通,比如,盲從和個人主觀選擇都可以表現為「接受並傳遞這個模因」,主觀選擇是主要要素之一;但宏觀上,盲從與個人主觀選擇之間的差別難以體現,只剩下一些數值(經過X時間,A模因在群體里的覆蓋率為Y),體現的則只有模因自複製能力。
在《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作者提倡建立一種模因評估規則,提倡只接受好(維護載體利益,即人的利益)的模因。
模因評估規則
1.避免對身體有害的模因
2.選擇信念模因,力求只安裝反映世界真實面目的模因
3.選擇慾望模因,力求只安裝不排他的模因
4.避免不可證偽模因、避免抗反思模因
模因評估規則也是主觀選擇的一種。
《機》一方面又描述模因自複製,人只能被動接受模因的境況;另一方面承認主觀選擇的存在,且承認主觀選擇可以對模因進行取捨。人被描述得既被動又主動,塑造了一種反(ge)抗(ming)熱情,而實際上是缺乏客觀數據的支持。
筆者不理解,缺乏數據的情況下,為何他們要強調人的被動境況。他們明明可以只說那些可以推理出來的結論:「模因的傳遞,除了人類主動選擇模因,還存在被動接受模因的情況。」
如果只是說了這句,或許模因論能爭取到更多的科研支持。
總結與碎碎念
模因是在文化中從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的想法、行為或風格。
模因通過模仿得到傳遞複製,但這不一定對人類寄主有幫助。
模因論的挑戰1:模因或許不能完全複製,是否可與基因並稱複製子存疑
模因論的挑戰2:模因論書籍對複製子使用過於擬人化的描述,磨滅了它作為理論的嚴肅性
模因論的挑戰3:模因論中人的被動境況招惹了信仰者與科學家、被動境況存疑
我讀完《機器人叛亂:在達爾文時代找到意義》是在2017年7月10日左右。
因為《機》這本書提倡人與模因的利益分離,實話實說,我作為一名虛擬作品工作者,讀後非常懷疑人生。那種感覺就像,你鞠躬盡瘁一輩子,就為了你的朋友(模因)功成名就一樣。或許有人會說,那如果你的朋友在人類史上成為經典,那你的精神不也永載史冊了嗎。但書中觀點是,人類(載體)死了就是死了。為何而生,這是我必須繼續思考的東西。
不僅是人生目標,還有對人自身的認識。模因論是純粹的無神論,主張所有的傳統、宗教、靈魂都是模因傳承的結果,這讓我認識到自己是多麼不純粹的無神論者,因為我好像還隱約相信著靈魂。現在我成了不可知論者,我認同理查德在ted的演講:沒法證明神不存在,就像沒法證明土星的衛星軌道上沒有茶壺。
不過,現在在回首看的話,模因論所講述的,實際上要多於它所能推理出的。如果去除那些不嚴謹的多餘部分(擬人化語言、缺乏數據卻強調人的被動境地),就能還原出它應有的內容:
模因通過模仿傳遞。
模因的存在不一定對人類寄主有幫助,還可能是模因在它所處環境下有著很強的複製力。(比如網路初期的「連鎖信」)
人類腦中的模因,一部分是主觀選擇接受的,另一部分是被動接受的。主動接受的模因經過反思,更可能是對人類寄主有益的模因;被動接受的模因未經反思,是否益於人類寄主是未知數。
經典認知認為人類主宰自己的想法、行為、風格。模因論指出人腦中有著被動接受的想法、行為或風格,這些想法、行為或風格沒有經過反思,只因複製能力強而被收錄。對我而言,這一點已經值回票價。
以目前人類的研究水平,連大腦思維都無法徹底解析,想要研究模因,真是可笑至極的說法。
總之,在多少個世代之後,會有人點亮這最後一個學科——模因學。現在討論這些,沒有什麼意義,就像一萬年前的人討論原子能一樣古斯塔夫樂龐的《烏合之眾》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個人理解為模因其實是一種人類心理,由文化背景等因素產生,進而影響大眾及個體的行為
模因這個觀念有它的好處,第一,試圖解決文化傳播傳承演變的問題,和基因傳承在現象上近似;第二,確實給此生短暫的人們以對抗虛無的希望,經由「我」加工和傳播的思想繼續傳播下去,似乎有了某種形式的不朽。
但是模因存在的根本問題是:沒有從微觀層面根本分析,以至於把人類意志放得太低啦。
之所以基因和模因想提並論,是因為它們都是某種信息形式,蛋白質的排列組合以及思想,但是這些信息是如何傳遞的?我們沒有能力控制自身蛋白質的排列組合,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選擇做什麼事、說什麼話的。
但是正如我在參考文獻二中沒有看到問題解決而暴露出的問題,到底思想在具備自由意志的人中間怎麼傳播的?不過是由於有用主動去找和學和接受(對現實生活有用、對解決疑問有用、對融入群體有用),以及傳播本身對傳播者有用(提升地位、利人找到生命價值、以及達到和接受者的親近等等)。拒絕從微觀層面看清,是武斷和傲慢。我覺得一個思想的傳播和接受,是在具體情境中發生的,每次都有可以解釋的動機和規律。
那麼從宏觀層面來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是不是有其「模因」?那麼這些模因不過是人類的一些基本需求,那模因的概念毫無價值了。《謎米機器》出版好多年了。
這本是開創型著作,雖然問題很多,但是打開了新的窗口。
後續各種爭議也很多,我覺得奇點臨近的開頭已經講的很深入了:
我認為:
meme更好的寄主是被互聯網連接的電子計算機,手機、智能設備、物聯網
當然,這些也不是完美的宿主。
除非宿主能夠自我生產,這樣可以擺脫上一任宿主的影響,更加高效。這方面黑客帝國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計算機以後的一代宿主會什麼呢? 按照奇點臨近的觀點,或許時間,星體,維度,我們的宇宙本身就是更高層次病毒的宿主吧如何理解混沌理論和人工智慧的產生的關係? - easykathy 的回答 - 知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將自己的聲音錄下來以後,自己聽感覺有點怪異,但別人並不覺得不同?
※人腦的神經元是怎麼處理信息的?
※有效的學習離不開頓悟,你是怎樣在學習中產生頓悟的(「Aha moment」)?
※嬰兒什麼時候開始區別爸爸媽媽與陌生人的?他(她)們是怎樣做到的?
※語言是如何影響到人們的認知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