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來說說小丑恐懼症和洋娃娃恐懼症?
名詞:小丑恐懼症
英文:Coulrophobia
起源:20世紀80年代
屬性:心理現象
相關影視:《小丑回魂》(2017)、《小丑回魂》(1990)、[戲王之王](1952)、[吵鬧鬼](1982)、[蝙蝠俠:黑暗騎士](2008)、《美國恐怖故事:邪教》(2017)、[自殺小隊](2016)、[外太空殺人小丑](1988)、[千屍屋](2003)、[死亡小丑](2003)、[恐懼小丑](2004)、[傷心小號曲](2010)、[改變歷史的罪案:殺人小丑](2012)
——基本釋義——
①形成於童年陰影,指孩童本能恐懼擁有正常身體、卻有著奇怪面容的人
②這種恐懼來源於對小丑彩妝的不安和不能看透小丑表情的焦慮,大約有2%的成年人患有此症
——詳細解釋——
1988年,美國某小鎮,大雨。
這是玩紙船的好天氣。
弟弟穿著雨衣,跟隨漂浮在雨水上的紙船嬉戲。可雨勢太急,紙船隨著水的推力一路駛入排水溝里。
「不!」他大喊著,蹲在排水溝口搜尋。
▲《小丑回魂》(2017),弟弟追著紙船
然後,他嚇得身子往回一縮。那是個小丑,紅嘴唇,紅鼻頭,手裡拿著一隻紙船,說,給你,拿去。
父母教導別和陌生人說話,別要陌生人的東西。
可他還是忍不住伸手,作勢取回小丑手裡的紙船。
小丑笑了,露出一排陰森森的獠牙,上下顎一合,弟弟被吞食進排水溝里。
▲黑暗中的小丑
這是根據斯蒂芬·金的小說改編的同名迷你劇《小丑回魂》,它讓一個名詞在最近風靡——小丑恐懼症。
這個詞沒有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世界衛生組織或任何有關心理疾病的手冊中。
只是非常不起眼地在《精神紊亂的診斷統計手冊》關於兒科恐懼症「特定打扮角色恐懼症」的一個子類別里。
「小丑恐懼症」,最早在上世紀80年代被人提及。
起因是一個叫加西的男人。
▲小丑恐懼症的始作俑者
他9歲不幸被猥褻,20歲進入殯儀館工作,26歲因雞姦罪獲刑十年。
出獄後,他成功洗白,並於1978年,為自己設計了獨特的小丑形象——高蹺小丑。
他藉此親和搞笑的形象,掩藏自己私下仍在進行的臟事。
被他性侵和虐待殺害的少年,先後近30人。手法都是先迷暈,再捆綁吊起,最後用止血帶勒死。
▲加西的高蹺小丑
1980年3月,加西被控謀殺罪名成立,獲死刑。
自此,「殺人小丑會取你性命」一下成為都市傳說。
斯蒂芬·金的小說《小丑回魂》便是在加西落網幾年後問世,故事和加西案很像:
七個小孩子,被一個小丑模樣的壞人虐待折磨。
▲《小丑回魂》(2017),你好,請給我來份薯條
於是,「小丑恐懼症」風靡。
1992年《辛普森一家 第四季》中,有小孩反覆說著「不能入睡,小丑會吃了我」的情節。
演員約翰尼·德普也是小丑恐懼症患者。
《約翰尼·德普傳》里寫:小丑臉上用油彩畫著微笑,我不知他們是感到幸福還是要咬我的臉。
▲[恐懼小丑]令人毛骨悚然
是了,這也是形成小丑恐懼症的原因之一——化了妝的人。
通常,一個孩子兩歲時,會因被陌生人包圍而焦慮。
這個年齡,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小丑裝扮複雜,孩子還不能完全將幻想和現實分開。
弗洛伊德認為,童年是塑構本性最關鍵的時段。
此時對小丑彩妝的不安和看不透其情緒的焦慮,會形成小丑恐懼症。
▲[傷心小號曲]里的小丑形象
除此之外,更深層的原因是:恐怖谷效應。
這是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一個假設:
當模擬機器人的外表和動作像真實人類,但又不是完美擬合時,作為觀察者的人類會產生厭惡反應。
▲森政弘的恐怖谷
圖中可以看出,我們對機器人的好感隨其和人類的相似度而增加。
當這種相似達到一定程度,我們的情感會突然逆轉,產生厭惡感。
以死屍為例,人類對於這種極為擬人但非人的東西非常嫌惡。
玩偶、小丑等,恰好都落在了恐怖谷當中。
1982年的[吵鬧鬼],最具衝擊力的莫過於片中的玩具小丑突然復活,試圖把小男孩拽進床底下。
▲斯皮爾伯格的恐怖主義
1988年,小成本電影[外太空殺人小丑],那可怕的尖牙和暗藏殺機的笑臉一度成為當時最恐怖的形象。
▲沒有滑稽,只有驚悚
1990年,首部根據斯蒂芬·金小說改編而成的《小丑回魂》,極度近似人類的形象令觀者戰慄不已。
▲推薦牙齒矯正手術
2017年,這部小說重啟,拍攝成迷你電視劇集《小丑回魂》。
你以為導演會利用場景做掩飾,或是以借位鏡頭隱藏恐怖情節,讓觀眾自行想像小丑的殘忍?
不是的,都不是的。
那被撕裂的痛楚,牙齒咬碎骨骼的動作,都清晰可見。
▲小丑令整個小鎮步步驚心
小丑與人類相似,但由於妝容的詭異,以及動作的不自然,往往帶給人強烈的恐怖感。
▲觀看模擬機器人活動影像時,人類的大腦活躍程度
如圖,橙紅色代表人類大腦的重複抑止作用。
可以看到,相比機器人A和模擬機器人B,人類對B的抑止作用更加明顯。
這就是小丑恐懼症。
患者怕的不是小丑,而是看起來明明是人,某一天,竟突然做出反常的舉動,發出怪異的聲音。
——近義——
娃娃恐懼症(Pediophobia)。
由於娃娃經常是由大人購買,贈與孩子,孩子只能被動接受,其實心裡並不喜歡這些「看起來像人」的模型。
▲[安娜貝爾]里的娃娃
木偶恐懼症(Pupaphobia)。
和娃娃恐懼症不同,木偶恐懼症儘管源自童年時期的不愉快經歷,但恐怖片中的木偶形象,加深了這種恐懼。
如[死寂]里的提線木偶,可以說是永遠的夢魘了。
▲[死寂]里的木偶
文 | 六姨太
編輯 | 崔獻醜
圖 | 饕餮毛
恐怖谷效應
其實有部分人很迷小丑和古董娃娃。
滿屋子都是,越逼真越貴,放著展示^_^
恐怖片看多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