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的發生真的是必然嗎?

我們的教科書總是說鴉片戰爭是英國人蓄謀已久入侵我華夏民族的野心的表現,然而根據當年英國議會對是否與華開戰的投票來看鴉片戰爭真不見得是必然的,不知各位誰對近代史有研究。順便,我很反感那些想當然的回答。


打不過是打不過的,用通商洗地什麼鬼?
賣鴉片,屠殺土著,掠奪黑奴,傾銷商品,指定生產(如印度的棉花饑荒),開口岸,建立工廠,這一切不都是殖民者打開各落後民族以便剝削的花樣手段么?
過程中或者稍微有一點點技術擴散,然而人家是來扶貧的還是來撈錢的?你家自行車都是稀罕物叫做洋車子,人家倫敦早多少年都通了地鐵。
而且受苦受累的非獨中國一國,印度人種棉花全家餓死,非洲人整部落被滅絕,江南農民生絲賣不出錢賣兒賣女,英國童工十幾歲死在血汗工廠,幫殖民者資老爺洗地,全球各地的冤魂答應么?
有的人或者蠢或者壞,為了論證趙老爺腐朽落後居然給資老爺洗地,也不想想自己是什麼屌東西。


鴉片戰爭的爆發不是必然的,但其結果,近代中國淪為其他國家的度假村和提款機是必然的。


東印度公司向中國以走私的形式輸出鴉片的行為是骯髒可恥的。——我想英國人也要認同這句話,英國人的訴求卻未必是完全不合理的。

英國人在廣州和清國人做生意,主要是拿白銀來換取中國的茶葉,英國人需要中國的茶葉,但清國人並不是特別需要那些外來的白銀。

因此清國人把允許外國人參與貿易,當作一種送給英國人的特權,讓你在我這裡做買賣,算很給你面子了,所以他把這種特權嚴格地限制在一定人群和一定地域內,並且制定了很多涉嫌人身侮辱的規定,比如只允許限定的地盤,只允許和限定的人接觸,不許女的進來,不許學中文,不許坐轎子

文明的衝突產生了,英國人覺得生意雙方都是平等的,但為了圖利,英國商人還是選擇了接受,但不免有自己覺得特別彆扭的時候,尤其是雙方法律體系差異是在太大,在涉及一些案件處理的時候,雙方明顯都感覺比較窩火,比如一次一個英國人殺了一個中國人,中國人去拿人,結果發現人跑了,於是把商管的老闆給拿了,你不交出英國人,我就辦你老闆,一抓好幾個月,英國商人的普遍感覺是另外一個英國人犯罪了,你抓我算怎麼回事兒?

本身英國處在上升期,信心很足,這些英國人就覺得跟你們這些低層的腐敗官員根本沒得談,應該讓國家來和你們國家談。

談的目標是:那些歧視性甚至涉嫌侮辱性的條款能不能取消,能否除了廣州外,其他地方讓我們也能做買賣,既然俄羅斯都能在北京開個商鋪買賣東西,我們是不是也能在北京開個貿易行。

就這點訴求,哪點不合理?放在現在根本就不是個事兒,但就是死活達不成,英國人1787年派了個使臣從去北京,結果路上病死了,歐洲亂局初定後的1793年,馬戈爾尼作為大英全權大使出使中國碰了一鼻子灰,到幾十年後,差不多還是這點需求,後來的幾次出訪,都卡再跪不跪這個技術性問題上,包括當時的法國的拿破崙都說,想不明白英國人較這個真什麼意思,你去人家那裡按人家規矩來,有錯么,當他們來的時候也跪不就行了。

中國一直是禁絕鴉片的,而擁有鴉片壟斷貿易權的東印度公司也是不允許向中國出口,但經濟規律就是越是禁利潤就越高,於是東印度公司私下找了一些中間商,開始走私,數量越來越大,造成兩個後果,一個是大清朝方面,白銀流失,百姓身體垮掉,道光皇帝與朝臣漸不能忍,另一方面其他英國商人看著也眼饞,到了1834年,東印度公司對鴉片的壟斷權被取消了。

有朝臣建議皇帝堵不如疏,完全走私的話,白銀白白流失,如果合法化,稅銀還是能收不少錢的。皇帝一想也對,但也沒下決定,風聲傳到廣州,商人們狂進貨準備大幹一場,結果皇帝在林則徐等人的強烈勸說下態度變了,決意清除鴉片,商人們進的貨又狂貶值

林則徐在廣州一路掃毒,高奏凱歌,但是清政府沒有意識到的是,他們之前是在和東印度公司打交道,1834年東印度公司壟斷權結束後,他們是在和英國政府派來的商務監督打交道了,是兩國關係了,這些人是有國家機器動員能力的,林則徐一些操作手段,對英國商人尚可人手,但英國官員是不能忍的。

當英國人派出軍艦後,道光帝又慫了。。。。

簡短地說:
英國的要求不過分,而且有先例,俄羅斯和中國就是相對平等的邦交關係,雙方互派使臣,俄羅斯使臣來北京見康熙得跪,中國使臣去莫斯科見彼得大帝也跪,而且允許俄羅斯人在北京開商鋪賣東西,英國人最早要的,無非是和俄羅斯差不多的待遇。

如果軍艦到天津的時候,當政的不是道光,而是他的先祖——好戰的康熙,兩強相遇,說不定一戰就打出友誼來了,別忘了康熙打蒙古、乾隆打西域新疆,闢土開疆可都是一把好手,真開打,英國人能佔到便宜?

一個上升期的英國,遇上了一個沒落期的道光皇帝……英國人也遇見慫人壓不住火啊

鴉片戰爭的發生不是必然的,兩個文明相遇的時間點不對,都在上升期的話就打成友好鄰邦了。

但對於既定的雙方,英國人已經忍了好幾十年,只要他們的通商需求一直不滿足,他們就會一直努力,同時隨著國力的增長,忍耐度會越來越低,直至最後來一仗,無論由頭是不是鴉片這個東西。


您好:
最近在微博上經常看到關於鴉片戰爭、馬嘎爾尼一系列問題的帖子。「提問」和試圖「解答」的人大多都對國內當前的歷史敘述表示不滿,但他們的觀點傾向和思考出發點卻與這種敘述別無二致。常常是慷慨激昂的對傳統觀點進行一次「「改寫」(reproduce)。
我是學習中國古代史的,對近現代的歷史只是略知皮毛。關於鴉片戰爭的原始材料涉及不多。不過據我所知,一些學者已經在這方面做過相當出色的研究。美國學者何偉亞的《懷柔遠人》和《英國的課業》是了解這段歷史的必讀書。前一本對馬嘎爾尼訪華的禮儀衝突進行了細緻分析,何氏不認為是清帝的傲慢與固步自封造成了此次談判的破裂。他將這一事件作為「文化接觸」進行研究,認為「禮儀之爭」的背後是兩國政治訴求的博弈。而當代西方將此次衝突歸咎於「東方專制者的傲慢」是一種「倒放歷史」的敘述建構,是基於1840年以後的歷史印象而非1793年的歷史現實。(關於西方對中國觀感,史景遷的新書《大汗之國》也做了很深刻的探討)
如果我們接受這一觀點,至少要反思我們問題的一些潛在預設。所謂封閉、落後的東方。所謂封建專制的舊體制無法適應資本主義的「歷史潮流」。(以上任何一個名詞都是當前近現代學界極為反感的概念,我們將其統稱為「殖民主義話語」。關於這種話語是如何建立的,《英國的課業》一書有精彩的分析)需要強調的是,明清時期的南中國海在商貿方面並不是一個沉寂的海域。如果對「朝貢貿易體系」有所了解的話,就應該知道在十八世紀,英國所面對的不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閉社會,而是一個覆蓋整個東亞地區影響全世界的海洋貿易體系。我們討論鴉片戰爭也應該基於這樣一個歷史背景。
另外,吐糟一下lz問題中的「必然性」。「必然」的前提是指歷史只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就像時間的單項流動一樣。(2011、2012、2013)前面提到的「倒放歷史」,就是說以當前歷史發展的軌跡作為歷史的唯一可能性。「歷史潮流」也就是歷史向現在不斷逼近的趨勢。已經發生的歷史當然是具有必然性的,基於現實我們也不能在「假如當初」的路上走的太遠,但這卻不能否認歷史事件發生時的多種可能性。具體到這個問題,只有認為現代化是必然的趨勢,產生於西歐的資本主義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展是必然的,才能討論鴉片戰爭這一資本主義征服中國的開始事件是否具有必然性的問題。


一句話觀點:必有一戰。

關於打仗的結果:相比於已經現代化的英國,鑒於中國傳統社會在社會資源動員能力上的不足,基本上是沒有機會持續打贏的(持續的意思是,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總歸是要輸的,這是由打仗能動員起來的資源決定的,農業社會在這一點上實在是太弱太弱了...)。

原因:打仗的原因,說到底,其實是因為天朝人多你敢信嗎?中國人口優勢從200多年前就已經把西方佬在商業揍得不要不要的了。


這麼解釋吧:

天朝和英國人做生意,中國人賣茶葉、絲綢,英國人愛死了。中間商把茶葉和絲綢賣到英國、歐洲,這尼瑪的中間差價,賺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中國人有一個奇怪的習慣,你英國佬來買茶葉的時候,必須用白銀,什麼銅幣、黃金,老子一概不收。英國佬哪有什麼白銀,還不是從西班牙人哪裡搶來的,西班牙人又哪有白銀,還不是從美洲搶來的。

有一天,英國佬突然發現,於是就發生了以下對白:

英國:不對啊,你們天朝人鬼精鬼精的, 只進不出,只賣我們茶葉,從來不買我們的棉布。

天朝:你這不是廢話么,就你們這機器做的棉布,還沒有哥自個家裡手工做的便宜呢(你看,說一千道一萬,主要還是天朝人多啊)。

英國:我擦。那不行,老子從美洲借道西班牙搶來一點銀子不容易,就快被你整完了。老子要在商業上征服你!

天朝:你來啊你來啊!

英國:不就是茶葉么,老子特么會山寨!來呀,給我抓幾個天朝佬到印度、錫蘭,給我培育茶葉,種種種!!

天朝:就你那反向工程水平,見鬼去,再等100年吧。(可憐,到鴉片戰爭打完,茶葉山寨工程還沒成規模)

英國:我擦,還反了你了。茶葉種不好,老子給你賣毒品!茶葉再上癮,能有毒品上癮?賣賣賣!(賣了幾十年,這回輪到天朝發現不對了)

天朝:不對啊,銀子怎麼又流回去了啊。不行,有病得知!老林(則徐)啊,難整,你去搞定吧。

老林(一看):我去,這麼多毒品,來呀,給我燒了。

英國:我擦,泥煤,你燒了我們多少錢你知道嗎?你賠!!!

老林:陪你妹啊,不把你這人給治了就不錯了。

英國:靠,來人,給我干!

然後,卒!

後面大家都知道了!


-----------------------------

有人說,打仗是因為禮儀什麼問題。拜託,打仗要死人的,要很多很多很多錢來燒的。誰特么這麼傻,沒有巨大的經濟考慮,誰他們主動來打仗。

還有議會批准的原因,這一回議會沒批准,下一次燒的更多,還是要準的。

再說,還有僱傭軍呢...

打仗三大原因:宗教歷史、地緣政治、經濟衝突。

除了部分的宗教歷史問題(伊斯蘭那嘎達一堆破事,理都理不順),歸根結底,都是經濟問題。

他么誰給我出的這個難題,做生意做不過你,是在沒有其他解法了,老子都沒活路,還不許我把這試題本給撕了?

-----------------------------

下面是廢話的詳解,大家就不要看了:

鴉片戰爭,在中國人的記憶里留有的印象太過深刻和苦澀,以至於我們往往忘了去問一問這一次規模很小的戰爭的背後,自詡紳士之國與禮儀之邦的雙方如何撕破臉走到這一步。


鴉片戰爭僅僅只是圍繞舊世界堡壘最後經濟攻防的一個結果,在此前的200年中國享受了舊世界顛覆的紅利,這一刻是到了還債而已。

茶葉貿易的異化

英國人對飲茶的嗜好是荒誕但具有深遠意義的特徵。不產茶葉、孤懸海外的英倫三島,將遠在萬里之外的傳統法發揚光大,變成深入味蕾的國民飲料,甚至比原產地還要更加歡喜。這是亞當斯密自由主義與交易思想最好的寫照。


英國人為什麼突然喜歡上飲茶了呢,原因很多種,在早期據說有英王室在英國上流社會的示範效應。但它在普羅大眾中間的普及恐怕和它自身的另一個特性有關:這是一種提神的飲料。晚上喝過濃茶的人應該會有失眠的經歷。同理,對18世紀後半頁工業革命中的大量工人而言,下午喝一杯濃茶,加些糖和奶,無疑是補充能量,抵抗疲倦和困意的最好辦法。他們的老闆恐怕也會同意這一點的,所以工廠成為了飲茶成為國民習慣的重要場合。


中國賣茶,英國人愛飲,這本來應當是極好的一樁交易,問題在於,英國人拿什麼來換呢?是白銀。


那個年代,歐洲人從拉丁美洲帶回來的黃金白銀多不勝數。18世紀中期,英國人好不容易干倒了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獨霸天下,上至王室,下至平民,都沉浸在日不落帝國的光輝與榮耀中,於是鬆鬆手來點東方的神奇飲料享受生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中英茶葉貿易的增長速度和火箭沒什麼差別。海量的茶葉流向英國,1700年英國的茶葉進口僅僅7萬磅,100年後,增長了200多倍,達到了1500萬磅,1830年代更是達到了4000多萬磅。


另一方面,英國向中國的出口卻很少,中華帝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什麼都不缺【注】。茶葉是一種溫和的致癮飲料,時間久了,想輕易戒掉那是萬萬不能,中間賺足差價的貿易商也不會答應。於是英國政府只能眼看著對華貿易的窟窿一年又一年不斷擴大,心不甘情不願又無可奈何向中國奉上白銀,順手還在社會各界的壓力下取消了對茶葉徵收的各項附加稅。


根據眾多研究與統計,1600年-1800年,從歐洲流入中國的白銀可能在3-5億兩之多,甚至可能超出5億這個數字,佔到這一時期全球出產的白銀的一半以上,中英雙邊貿易的失衡程度可見一斑。歐洲人,在這一時期用各種手段從世界各地搜刮黃金、白銀和其他財富,但其中的一大部分都經由中英茶葉貿易送到了中國人的手上,給英國甚至整個歐洲帶來了嚴重的財政危機。國際貿易這一經濟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異化成為綁架整個英國經濟的重要課題,或者說成為一個政治問題也不為過。


中國就像一座怎麼也攻不破的堡壘,佇立在世界貿易食物鏈的最後一環上,只進不出。全英頭頭腦腦的精英們,殫精竭慮思考擺平這座舊世界堡壘,終於給找到了兩條可行的計策:

第一條是B2B,就是Bring to Britain,將農產品移植到自己控制的殖民地來栽種培養,拜託對原產地的依賴,是各殖民帝國慣用的手法。只不過願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從1830年代引入到錫蘭、印度,但是到1880年代才開始規模化產出,歷時50年,絕不是什麼神機妙算的良策。


另一條是鴉片走私,這條毒計徹底扭轉了中英貿易的格局,鴉片最終成為攻克中國這箇舊世界經濟最後堡壘的一張王牌。


鴉片走私--從迫於無奈到喪心病狂

早前的鴉片是經由當時荷蘭人控制的台灣傳入福建和廣東的。在1750年之前的一個世紀中影響很小,每年只有200箱流入中國,相當於2萬人一年的吸食量。177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直接經營鴉片貿易,並且逐漸將這一項作為平衡對華貿易的手段。十八世紀最後的那幾年,每年流向中國的鴉片已經接近4000箱,換算下來至少有40萬煙民了。


英國人非常清楚吸食鴉片的危害,因此儘管1868年之前吸食鴉片和鴉片貿易之前屬於合法行為,卻在英國完全沒有市場。另一方面,大清政府在18世紀末已經明確提出禁止鴉片貿易,鑒於這一點,為了避免對當時中英間極度重要的茶葉貿易造成不良影響,英國通過散商—也就是從東印度公司獲取亞洲進行貿易許可的英國和印度商人,向中國走私出口鴉片,而非此前東印度公司直接獨家代理的貿易形式。

事實上,在19世紀之前的中英雙邊貿易中,佔優勢地位的還是當時的大清。1793年,我們所熟知的馬嘎尼使團帶著平衡中英貿易的使命來到北京,英國外相指示其可以做出「如果中方要求禁止出口鴉片,接受中國的要求」的決斷。可見,對華的鴉片走私更像是一種平衡貿易逆差的無奈之舉,並非首選。據記載,當時走私商人們一遍賣著鴉片數著鈔票,另一邊在船艙中飽受道德上的自我譴責,通過念聖經和禱告向上帝請求寬恕。


馬嘎尼的遭遇想必我們中國人都相當清楚,大清皇帝和滿朝文武對貿易問題沒有半毛錢的興趣,也絲毫沒有提及鴉片問題,倒是對於「三叩九拜」的面聖禮儀糾結爭吵了很久。鴉片走私商於是又得以順順利利地在中國做了幾十年生意,他們只要對當地官員稍加賄賂,鴉片銷售就暢通無阻。三十三年後的1926年,走私到中國的鴉片已經達到一萬箱,這一年前後走私進口鴉片的價值已經超過了中國茶、絲、布匹等出口的總和。四年後鴉片量翻了一番,,八年後,鴉片戰爭前夕的1838年,再翻一番,已經達到四萬箱,相當於四百萬鴉片的年消費量。鴉片對於中國就像茶葉對於英國一樣已經成為一種令人無法自拔的消費品,中英貿易發生了結構性逆轉,白銀從中國迴流英國。


巨大的煙癮和巨大的利潤,讓中國煙民和英國商人都幾近進入喪心病狂的狀態中,英國已經不可能像四十多年前一樣輕描淡寫地宣稱願意放棄這個貿易。在虎門銷煙銷毀了2萬箱鴉片後,儘管鴉片貿易在英國國內還是被認為是
「一種不道德的貿易」,英國議會還是為了這塊不可割捨的的大蛋糕以微弱的優勢通過開戰決議。


後面的結果我們都很了解了,鴉片戰爭之後,更多的鴉片流入中國,再加上太平天國的來回折騰,終於在短短一個世紀之內把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變成最貧弱的東亞病夫。


斯塔夫阿里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將公元16世紀之前的世界稱為由各個孤立地區拼接而成的世界。哥倫布、麥哲倫、達伽馬的遠洋帆船轉動了開啟全球化的鑰匙,世界摧枯拉朽一般得拜倒在歐洲人腳下,中國這箇舊世界最後的經濟堡壘,在堅持了300多年之後也終於告破。這其中充斥著暴力、殖民、毒品和不平等的貿易,但是這一趨勢不可阻擋。

今時不同往日,但是手握巨大順差與外匯,中國人應當記得歷史上中國也有過類似的時期,也更應記得茶葉與鴉片,這兩種致癮品引領了近代中國的樂極與生悲。

【注】:其實某種程度上人口因素影響可能更大,人口充足加上發達的手工業,沿海地區基本物資都非常便宜,外來商品根本沒有容身之所。


是必然的,因為真正的原因不是鴉片,而是貿易衝突和文明衝突。

  • 先說鴉片,其實鴉片是問題的皮毛。
    • 很少有人知道,義律是個反鴉片者,他認為鴉片不道德。但他要維護英商的利益,所以鴉片是個可以用來討價還價的工具。
    • 林則徐禁煙的時候,皇家海軍有軍艦就在廣州外海游弋。有鴉片商人向軍艦求救,對方答覆:「女王陛下的政府不支持這種不道德的交易」。
    • 中英雙方其實關於鴉片問題的交涉由來已久。在戰爭爆發前幾年,雙方有過高級別的會談。英國人還是提出一些比較有意義的建議,其中一條就是建議中方自己種植銷售鴉片。道光差點就答應下來了,後來因為清流和鴉片既得利益集團(當時英國人就提出,走私鴉片來接頭的,很多是廣東地方官員和大清水師)的反對,才作罷。
  • 貿易是核心問題。
    • 當時,英商在華做生意是倍受歧視的。他們只能和指定的華商交易,由於不對等,導致華商任意提高價格,以次充好(英國的茶具里的洗茶工具,據說就是因為當年華商在茶葉里摻雜質太多所致)。
    • 由於交易受限,很多英商貨物無法賣給中國人。我們現在說法是中國不需要英國貨物,從後來被強迫通商後的結果看,這個說法站不住腳。比如,我們說的洋布衝垮土布,這恰恰說明英國貨是有人要的。
  • 文明衝突加劇了雙方對立,雙方在很多議題上,思想認識差距極大,基本就是雞同鴨講。
    • 林則徐封掉所有洋行後,有英國商人登門拜訪,說我不賣鴉片,能不能不要封我的館。林回答說,你去勸勸你的同行,只要他們答應不賣鴉片,我就解禁。這對於英國人來說,簡直莫名其妙,但林的眼裡是把他們視為一體的,覺得很合理。
    • 後來臭名昭著的治外法權,源於雙方對司法刑罰的認識差異。在外國人眼裡,當時中國的司法系統過於落後野蠻,無法接受。

其實後來簽的那個《南京條約》,已經是很溫柔了,核心還是英國人想要的通商。如果不是清政府後來幾十年連續作死(對比一下「黑船事件」後的日本),中國也不至於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


這些答案都有問題,而且都有明顯的馬克思主義者思維,更有些人是把自己馬克思主義者思維,套上了現代西方思維,去責難當年的中國,這是很滑稽的。

1 為什麼就不能封閉?這本身就是值得懷疑的,封閉有錯嗎?封閉礙著英國人什麼事了嗎?這裡面回答的人天生自帶一種」封閉就要挨打「的思維,如果說講國際法,更是講不通,誰規定不讓做生意就開戰的?這是哪裡的強盜國際法?

2 販賣鴉片就是販毒行為,放到今天也應該被槍斃

3 如果說是」文明社會「教訓」落後社會「,那麼今天中國對於西藏的改造,為什麼會被西方人批評說是毀滅當地的文化?

什麼叫雙重標準?雙重標準就是,
1 當英國是世界工廠的時候,自由貿易就大過天,反對自由貿易就是死。
2 當中國是世界工廠的時候,保護國內的就業就大過天,貿易壁壘才是王道。

這就是今天的邏輯,不信?試舉一例,如果說是自由貿易一直是英國人秉承的,那麼輕解釋如下事件:
1660年,英國頒布《航海條例》,打擊荷蘭的國際航運優勢。從1690年到1704年,為增加政府收入和報復同期法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英國進口關稅上漲4倍。1699年的《羊毛法》禁止殖民地向英國本土銷售羊毛和羊毛製品;1732年《制帽法》禁止殖民地向英國本土銷售帽子;1720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禁止進口和使用印度棉布。1750年的《冶鐵法》禁止北美製造鐵製品。到18世紀中期以後英國才重新推動自由貿易。

為什麼18世紀中期以後,英國開始推動自由貿易?為什麼?查歷史,
1765年,瓦特改進蒸汽機取得關鍵性進步,英國工業革命開始。還那麼巧,英國推動自由貿易和瓦特改良蒸汽機幾乎在同一個時間線上,巧死了。


討論英國為什麼打鴉片戰爭是沒有意義的,英國可以因為任何原因打鴉片戰爭。清政府閉關鎖國就是打仗的原因嗎?憑什麼不能閉關鎖國?尋找鴉片戰爭的合理性,其實就是為強者開脫,除了發泄對祖國失敗的恨意,沒有其他意義。還有什麼文明衝突英國必勝論(@李岩),更是無聊——1740 年的英國能打贏鴉片戰爭嗎?

要不要打從來都不重要,能不能打才是關鍵。鴉片戰爭的唯一原因,就是那會兒的清帝國打不過英國,沒有其他原因。今天中國照樣把持著巨大的國內市場不開放,照樣代表落後文明,外帶紅色拉仇恨屬性,英國怎麼不來呢?

當然不來了,英國又不傻。中國使使勁能把英倫三島炸平了。


看了一遍答案,居然有很多人以WTO的思維去看待鴉片戰爭,批評清政府不講貿易規則。

社會為什麼禁毒?為什麼即使追求自由平等的社會也不同意人們掏自己的錢往自己身體里注射毒品?

因為吸食毒品會有依賴性,會讓你放棄最初的原則。說白了,用毒品可以奴役你。

所以容許國內販毒的是蠢政府;不容許國內販毒但容許對外輸出毒品的是聰明但無恥的政府,完全禁毒的才是要臉的政府。

殖民者剛發現一塊大陸,會先找珍寶、黃金,然後香料和織物,然后土特產,幾波掠奪之後,就會把當地民眾組織起來生產,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這就是殖民的本質。
而毒品顯然比監工更好使,能夠相對平和地奴役殖民地,榨取財富。低廉的採購也要花錢,微薄的工資仍是成本,用毒品把這些錢再賺回來,同時把對方拴得牢牢的,何樂不為?

若殖民持續,我的猜測:
如果有天殖民地已經難以用毒品榨出財富,殖民者仍會用食物進行奴役。
如果中國本土有鴉片大王崛起,同樣用鴉片與民眾交換財富並不斷壯大,殖民者一定會找茬幹掉他,不惜對自己制訂的貿易規則破例一次,同時在輿論上盡量把自己洗白,為這次掠奪與消滅找一個借口。
如果殖民持續到今天,瓷器、茶和絹不再緊俏,殖民者仍會運來機器與技術,架設流水線,讓我們種植、採礦、製造和運輸,會有殖民地製造的華為和格力,廠區的樓頂會有防跳樓的網。如果民眾普遍貧窮且順從,殖民者會禁毒,因為毒品拉低了勞動者的體能,弊大於利;如果民眾有餘財且不太容易控制,殖民者仍會販毒。到那時,不會有9年義務教育制,你遇上這篇文章你也看不懂,而我若能寫出這些,我必被殖民當局追訴乃至消滅。

縱觀上個世紀,各殖民地紛紛獨立,要麼殊死一戰,要麼和平更迭。我們的那場鴉片戰爭,我慶幸來得夠早。只有對侵略者展現足夠的決心,寧死不讓他賺錢,才有獨立的希望。甘地為什麼成功?全國人躺下,不為你幹活,讓你走路都絆腳。不必擔心會被大屠殺,殺雞能儆到猴,雞才值得殺。殖民者都是商人,商人講究「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做。」
不要去批評清政府的無能,是這塊土地,及其上的所有人落後對方近百年,才讓堅船利炮攻到埠下。如果全國都是堅定的義和團,且沒有很多圓明園可搶,八國聯軍未必有興趣線列火槍從天津一直推到西藏。
也不要誇義律反鴉片,義律嘴上反鴉片,他轄下的船隊在護送著鴉片與白銀,他老家的妻兒父母也因此而廣廈高枕。

WTO好,不在於它的公平,而在於中國自加入WTO後,利用規則合法壯大了自己。以前是WTO里的國家大讚WTO好,誘勸中國加入。現在中國進來了,賺錢了,中國大聲說好,他們一臉尷尬。

川普上台,他會代表美國打破既往的規則,因為按原來的玩法不能每局贏了。現在美國有上億的小義律罵川普,但最終川普若能實現國家利益,便是正確的美國總統。

從大航海時代至今,縱橫世界的是同一幫人,追求的永遠是人奴役人,不管用最殘暴的戰爭,還是用最迷人的和平。
所以我密切關注無人機,它將打破既往的訴求。它可能是實現世界大同的工具,也可能引發底層連被奴役的機會都保不住的悲劇。


謝邀!
我在歷史上面不是很擅長,我記得@王建雄在回答一個問題時好像講過,英國和英屬東印度公司在對待鴉片的態度上是不一樣的,十九世紀的歐洲在對待鴉片的態度上也是不斷變化的。我個人的觀點:在英國人的堅船利炮可以橫跨全球來擴展地盤的時候,任何試圖抵抗的國家除非打得贏,一般是難以避免市場化的。市場化是必然,只是時間早晚問題。或者本身就有開放市場的需求,由封建制度主動轉向資本主義體系,那就不見得會打起來。


台灣國史館前館長林滿紅從經濟和金融角度寫過這個必然性,這個觀點寫成了一本叫做《銀線》的書。以下是我的讀書筆記:

大清末年遭遇的貨幣戰爭

鴉片戰爭為什麼會打起來?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會發生?從清末到如今,很多人做過很多分析和反省,吏治腐敗、體制落後、科學技術跟不上……都有論及。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過「境外勢力」在這當中起到的決定性作用,一隻看不見的手怎樣攪動了大清的政局。

這隻看不見的手是經濟,「境外勢力」是躺著中槍的外國銀元。以閉關鎖國為基本國策的大清國,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它不理、不見、不打交道的夷人,只靠買買東西、賣賣東西,就一直把手伸到了它的卧榻之側。

事情要先從大清的貨幣政策講起。清朝建立以後,按照歷朝歷代的傳統,發行銅錢作為自己的貨幣。因為銅錢笨重不好攜帶,1661年起政府允許大額交易用白銀完成,之後白銀就成了主要貨幣之一。清朝使用的白銀,少數來自雲南的私人或官方銀礦以及周邊國家,大部分則是由商人出口茶葉生絲以及其他物產換來的,白銀與銅錢的匯兌靠的是私人錢莊。政府除了鑄銅錢外,對於貨幣幾乎沒有干預。

銀兌銅錢的比例,很多年裡雖局部有漲有跌,但並未對全局產生太大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幣值相對穩定。但這種平衡,在1820年代開始被打破了。研究顯示,1820年代到1856年間,中國出口生絲和茶葉大幅減少,而鴉片的進口卻大幅增加,大量白銀外流,年均白銀外流量從早期的500多萬銀元,後期達到1700多萬銀元。白銀減少,導致銀的價值上漲,1808年一兩白銀兌換1000個銅錢,到1849年高到一兩銀子兌2355個銅錢。

一句話來總結上面說的這些枯燥內容對大清的影響吧——這是一場持續了近30年的大蕭條。

首先受影響的是只掙銅錢的窮人。他們收入的銅錢數量不變,但購買物品、交賦稅的支出卻上漲了。左宗棠1851年這樣描述勞力者的困苦:「銀價日昂,銀復難得,農者以庸錢糞值為苦。」在很多本來富裕的省份,佃農賣穀物所得的銅錢須兌換成銀幣繳租,因而墮入窮困。

商人也一樣被蕭條波及。馮桂芬敘述1852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情形:「富商大賈,倒罷—空。凡百貿易,十減五六」。而湖南的情況更糟:「向之商賈,今變而為窮民,向之小販,今變而為乞丐」。

端鐵飯碗的也並不能免禍,這一時段,官員的收人都減少了,龔自珍的「明良論」曾描述這個時期官吏因為生活拮据而無心政事的情況,「今上都通顯之聚,未嘗道政事談文藝也;外吏之宴遊,未嘗各陳設施談利弊也;其言曰:地之腴瘠若何?傢具之贏不足若何?車馬敝而責券至,朋然以為憂……內外大小之臣,具思全軀保室家,不復有所作為……豈其無心,或者貧累之也。」

就連皇上都變窮了很多。1838年刑部侍郎黃爵滋哀嘆道,儘管道光皇帝在生活上比他的父親和祖父都要節儉,但國庫卻日漸虧空,「臣維皇上宵衣旰食,所以為天下萬世計者,至勤至切;而國用未充,民生罕裕,情勢漸積,一歲非一歲之比,其故何哉?」他表示,乾隆朝的花銷比此時大很多倍,朝廷卻沒有像現在這樣捉襟見肘,究其原因,都是因為錢被外國人賺走了。

經濟蕭條直接導致的就是社會治安變差,流民變多。1850年左右安徽巡撫王植回憶,「臣青壯年時,聞父老所傳,謂往時一鄉一集,其游惰無業者,率不過數人,眾皆非笑,無所容身。今則數百家之聚,數十人不等,習以為常,鄉里如此,城邑可知。」而流民增多、生活無著的下一步就是社會動蕩。1842—1849年,8年里發生了110次群體暴力事件,大多都是因為高銀價增加了稅收負擔導致的。3年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了。讓清政府越渴越吃鹽的一個現實是:銀價升高導致的蕭條令軍餉也降低了,士兵早已入不敷出,失去了戰鬥力。這場無心的貨幣戰爭,就這樣把大清推上了末路。


欲了解更多歷史八卦,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其實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由什麼事件引發的有所區別而已。

一本書叫做《白銀資本》,大致意思就是歐洲能搭上亞洲發展的快車,並不是因為航海大發現和科技進步導致的結果,而是從美洲掠奪了大量的金銀,有足夠的資本加入到東亞貿易中來:即中國人生產貨物,歐洲人用從美洲運來的金銀購買,可以稱之為「大三角貿易」。中國在明清時期能夠用白銀作為通用貨幣,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歐洲人對美洲的掠奪。

英國人的統計也可以表明這一點:1708年到1712年間,每年英國對華出口平均為15000兩白銀,從中國進口平均為出口的十倍左右。在實際中東印度公司開往中國的船上常見的貨物90%都是金銀,這對於奉行重商主義的歐洲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所以西方人利用中國政府抽風式禁海政策,開發了一種新玩法:三角貿易——可以稱為小三角貿易,東印度公司壟斷歐亞貿易,將印度洋、東亞的貿易許可開放給私人,這就可以通過在東亞、印度洋之間的貿易積累資本來從事歐亞貿易。直白的說就是英國人壓榨印度,與東亞諸國做生意獲取白銀,然後把白銀在澳門兌換成英鎊的匯票送回倫敦,白銀則留在澳門購買中國商品。但是這種方式也只是有所緩和形勢,並不能解決問題。

進出口嚴重畸形的根本原因在於雙方需求不對稱,李嘉圖的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到了亞洲,尤其是東亞,完全失靈了。

這時候的大宗貿易商品內容完全改變了,傳統上的奢侈品例如瓷器,在18世紀基本上歐洲可以自產自銷了,古董也不再受寵;新的寵兒是茶葉和生絲——這兩樣東西恰恰又是歐洲弄不明白的,尤其是茶葉。茶葉在進口最高峰是佔據了貿易總量的80%,十九世紀出西歐茶葉進口量為4500萬磅,其中英國進口了2600萬磅,而剩下的近2000萬磅也走私進入了英國。茶葉進口稅最高是達120%,即便到了1784年英國政府把稅率降低到12.5%,茶葉進口每年還要為英國政府提供近10%的國庫收入。

但是英國能為中國提供什麼商品呢?主要是毛織品,但這玩意銷量不是一般的差,以至於後來要搭售在其他商品上才能賣出去。當然除了金銀,英國也有受歡迎的商品:鉛皮,你沒看錯,就是金屬鉛壓製成的薄皮,中國用這玩意做茶葉的包裝材料防潮。

當英國人佔領印度以後,總算是找到一樣中國人喜歡的了:棉花。但是問題在於中國本身就是產棉大國,英國人對棉花沒有定價權,最誇張的時候一個季度棉花價格可以波動30%。順便說一句,當時中國的棉布在歐洲市場和美洲市場也佔了不小的份額。

如果你是英國人,你怎麼辦?面對一個龐大而又統一的帝國,顯然不可能像在印度大陸上一樣計謀百出,只能繼續埋頭苦幹。最終東印度公司找到了鴉片——成本低價格高,體積小便於運輸。這一發現拯救了東印度公司,到了1790年的是鴉片貿易達到4000箱時,英國人已經不再需要從國內運白銀過來平衡貿易了。順便插一句,在清末民國初,還發生過中國鴉片反攻歐洲市場的事,不能不讓人感嘆世事難料。

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政府要禁煙,無疑是動了英國人的乳酪,不打仗才奇怪了,剩下的工作就是找理由了。英國人找到理由也很充分:中國人不尊重外交官,損害了英國人的利益,一如當年和西班牙打仗找的」一隻耳「事件做理由一樣一樣的。

按徐中約先生的說法,清政府和外國有兩種外交關係:一種是藩屬,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就是這種類型;一種是正常平等的國際關係,享有商隊貿易、學習漢語、在北京駐紮使節等權利,當時享受這個待遇的只有一個國家:俄羅斯,而英國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才獲得這些權利。

英國屬於番邦,當然沒有理由受到尊重。東印度公司雖然權利很大,但是骨子裡還是商人,所以忍辱負重只要能做生意並不在意外交方面的問題。但問題在於英國政府認為東印度公司效率低下,在1813年只給了東印度公司延長二十年的特許經營權。得到這個消息,兩廣總督就很頭疼,派人送信要求英國人排一個『曉事大班「來主持工作,其實就是要求有一個商人自治的機構。結果英國人理解成雙方要建交,第一個派過來的官方外交人員叫律勞卑,愚蠢而勇敢的與兩廣總督做各種鬥爭,結果被攆到澳門病死。此一事件中英國人所派商務監督的外交官身份,一直也沒有得到清政府的認可。後來的人吸取教訓,倒也相安無事,這種情況延續到義律的到來。比起璞鼎查,義律這人有心眼,其實不壞,起初幾年也很配合地方政府,甚至林則徐禁煙前期,他也比較配合。後來怎麼起衝突,有空再說,呵呵。


不是鴉片戰爭,實為大黃戰爭,必然發生。

大黃,乃一味平凡普通的中藥材,其功效為: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
主治:實熱便秘;熱結胸痞;濕熱瀉痢;黃疸;淋病;水腫腹滿;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症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癰瘍;丹毒;燙傷。
但是,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個大黃之中,隱藏這一個天大的秘密與驚天的大陰謀!!

1839年前後,道光一朝就已經獲悉洋人必須仰仗大黃才能生存之秘密,琦善向道光稟奏,洋人「…日以牛羊肉磨粉為糧,食之不易消化」,若無大黃,「大便不通立死」。

道光將信將疑,於是諭令林則徐:「其茶葉、大黃果否為該夷所必需,倘欲斷絕,是否堪以禁止,不至偷越之處,並著悉心訪察,據實具奏」。

林則徐在經過細心調查後證實了此事,於是於道光十九年二月二十九日復奏道光:「至茶葉、大黃兩項,臣等悉心訪察,實為外夷所必需…」,而後,林則徐在致英國國王的檄諭稿中寫道:「……況如茶葉、大黃,外國所不可一日無也,中國若靳其利而不恤其害,則夷人何以為生」。

英國國王大駭,鴉片事小,大黃事大,若不除此後患,則大不列顛帝國將永受大清掣肘。為此,英國悍然發動第一次大黃戰爭,依靠堅船利炮打開中國國門,並逼迫清廷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除獲得了源源不絕的大黃外,亦蓄意埋葬了大黃的真相。而後,中國人渾渾噩噩,英國卻憑藉大黃壟斷縱橫西方,成就日不落的傳奇。列強為打破英國壟斷,遂紛紛染指中華,並於1856年以亞羅號事件與西林教案為借口發動第二次大黃戰爭,除掠奪大量大黃外,亦將圓明園洗劫一空,焚為灰燼,雨果在千里之外痛心疾首的說道:「今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大黃的國度,他們一個叫英吉利,一個叫法蘭西」。

至此,中國憑藉大黃貿易成為天朝上國的歷史一去不返,並積弱多年。解放後,中華民族崛起已成必然,西方懼怕中國人重新得知塵封了多年的大黃的秘密,並由此稱霸世界,遂以科學為名向中國民眾傳播「中醫是偽科學」的觀點,妄圖以此令國人拋棄國故,永遠掩蓋大黃的真相,中國之精英階層久受西方影響,竟也亦步亦趨,為之鼓呼,眼看中華之終極武器即將沉鉤史海,我輩末學後進,只能奮筆將歷史真相公之於眾,警醒世人。

百年之前,虎門炮台硝煙瀰漫,關天培為保衛大黃獻出了寶貴生命,百年之後,我中華兒女應有覺悟:大黃在手,天下我有!


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說。科技的發展有其規律,總是有那麼幾個關鍵科技能形成代差優勢。

比如游牧碰上農耕,靠天吃飯和年底能估算出糧食噸數來是代差。水利學、農耕器具、植物學等科技就屬於關鍵科技。人口被解放,想生多少生多少。

農耕碰上工業,作坊生產和批量生產又是代差。零部件、公司制、銀行業等就屬於關鍵科技。勞動力被解放,想造多少造多少。

工業碰上信息化,腦力智能和工具智能又是代差。互聯網、計算機、衛星技術、人工智慧就是關鍵科技。計算能力被解放,想開多少腦洞就開多少腦洞。

這種代差是相當恐怖的,因為它的資源利用率是100%。人人都會種莊稼,人人都會擰螺絲,傻子都能在幾秒內完成百位數字的複雜計算(windows自帶計算器)。在人口基數的影響下優勢會被整體放大。相比之下,弩對弓的優勢,超級水稻對三季水稻的優勢就沒那麼誇張。

人類發展至今,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以劃分為4個科技階段。

1,群居人猿。可以輕易虐殺落單的同類。代差優勢為存活率。

2,農耕民族。可以輕易製造更多人類,開啟文明。(游牧民族雖然戰鬥力爆表,但沒聽說匈奴蒙古出過科學家藝術家醫學家。)代差優勢為是否文明化。

3,工業國家。可以輕易開啟暴兵模式。代差優勢為高速的文明發展速度。鴉片戰爭就發生在這個時期。你一回合2點科技產值和人家一回合20點科技產值的產出率沒法比。時間越久,你的劣勢就指數增長。

4,信息化文明。可以輕易開啟科技爆炸模式。代差優勢為裝了衝壓發動機的文明發展速度。這回是20點和200點的差距。過不了幾回合人類就要星際移民了。


綜上所述,鴉片戰爭的發生的確是必然的。如果當年維多利亞女王沒有宣戰,那麼中國的農耕時代還會持續下去。但因為弱b總是惹人惦記,終究會被另一個工業國宣戰。

幸運的是,這種戰爭越早越好。被風帆戰列艦敲開國門,總比被洲際導彈敲開國門要好。


清政府傲慢反動在先, 英軍反擊在後

1792年 George Macartney 提出折中的跪拜禮方案, 清政府不同意, Macartney提出自由貿易協定, 清政府不同意

一個保守傲慢反人民(要求人民當奴狗, 為"穩定"寧願犧牲經濟繁榮) 的政府總是有被艹的時候


當時的情況是中英貿易順超太嚴重,英及歐洲大陸都流行絲綢瓷器和茶,大量花費白銀;而清則不思進取,對機械產品和工業設備興趣不大,民間更是沒有購買慾望。那個時候鴉片在英國已經是禁止貿易的毒品了,但為了實現貿易平衡,大英帝國唯一能大量賣給中國的也只有鴉片了。看下面林則徐給維多利亞的信就知道了,即使腐敗如清廷,官員也是知道毒品的危害,也是知道在英國鴉片是非法的。

除非當時清朝主動無條件進貢茶葉絲綢瓷器,否則不管是鴉片、戰爭還是鴉片戰爭,都不可避免。


直接拿來主義了

http://www.historywiz.com/downfall.htm


Opium: The Downfall of Imperial China

We tend to think of the "drug problem" as a modern phenomenon. But a century ago, illegal drugs brought an end an empire that had las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1793, China was the home of a sophisticated culture and a rich history. Among other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China invented movable type, kites, and gunpowder. They perfected porcelain, silk and tea production. 1793, however,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of Imperial China.


Great Britain and other European nations, desiring her silk, tea and porcelain, wanted badly to trade with China. China, however, wanted nothing to do with Europe, and even refused to see European diplomats. Finally in 1793, a British diplomat was successful in reaching the Chinese court. He told the Chinese of the wonderful products of his country, convinced that once they really knew what Europe had to offer, they would quickly agree to engage in trade. China, however, was unmoved. In a letter to King George, the emperor said,

. . . As your Ambassador can see for himself, we possess all things. I set no value on objects strange or ingenious, and have no use for your country"s manufactures. . . Our Celestial Empire possesses all things in prolific abundance and lacks no product within its own borders. There was therefore no need to import the manufactures of outside barbarians in exchange for our own produce. But as the tea, silk and porcelain which the Celestial Empire produces, are absolute necessities to European nations and to yourselves, we have permitted, as a signal mark of favour, that foreign hongs [merchant fir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t Canton, so that your wants might be supplied and your country thus participate in our beneficence.


They would sell Europe their silk, tea and porcelain, but would buy nothing in return.

Because Chinese goods were so sought-after in Europe, an imbalance of trade developed. European gold and silver went to China to import goods, but none returned because 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export. This was unacceptable to the British and they desperately looked for a solution.


The solution to Britain"s problem was opium. Although opium had been used in China for medicinal purposes for a long time, it had not been used as a recreational drug. The British introduced opium to China in 1825, and soon, not surprisingly, Chinese began to be addicted to the drug. The emperor outlawed the possession, use, and trade in opium, but the profits were so immense, that an illegal trade quickly developed. The East India Company in India supplied all the opium the Chinese wanted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s unable to stop the smuggling. The balance of trade gradually reversed.

In 1839 the Emperor ordered Commissioner Lin Tse-Hsu to put a stop to the opium trade. Lin wrote to Queen Victoria, appealing to the British sense of justice and compassion:


We have heard that in your own country opium is prohibited with the utmost strictness and severity:---this is a strong proof that you know full well how hurtful it is to mankind. Since then you do not permit it to injure your own country, you ought not to have the injurious drug transferred to another country, and above all others, how much less to the Inner Land! Of the products which China exports to your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is not one which is not beneficial to mankind in some shape or other. There are those which serve for food, those which are useful, and those which are calculated for re-sale; but all are beneficial. Has China (we should like to ask) ever yet sentforth a noxious article from its soil?


He received no reply. Left on his own to solve the problem, Lin ordered the destruction of a large supply of opium stored on Chinese soil. (The Chinese had allowed the British one port in which they could trade with China).


The British were outraged, and the first Opium War began. Faced with British industrial weaponry, it was no contest, and Britain easily defeated the Chinese. As part of the settlement of the war, China was forced to agree to open up new ports for trade, and to surrender the island of Hong Kong. A second Opium War was launched by Britain in 1856, forcing more concessions on the Chinese. Among other humiliation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as no longer able to hold foreigners accountable under Chinese law for crimes committed in China. The proud Central Kingdom had lost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rade and foreign nationals within its own borders.

An ever-weakening Chinese government also lost the support of its own people, whom it could no longer protect. By 1911, the empire was dead and a republic was born in China.


我覺得這個答案還是太籠統,而我也沒時間好好完善一下,但是我還是補充一下吧。
歷史上這些不平等條約都有其必然性,比如英國需要市場,而中國的確是非常大的市場,君不見鴉片戰爭之後五口通商么,然後因為小清清是自然經濟為主體,人民喜歡自給自足不鳥日不落,日不落怒了找個理由再打一仗擴大通商(兩次鴉片戰爭我認為其意義是讓全世界都清醒了,世界知道了清國是什麼樣的國家,清國知道了自己被奇技淫巧打敗了)然後君不見各國都來要好處了么?
可是有個很好玩的現象,通商口岸,協定關稅等等不都是為了通商么?
再看一下,東北,資源!資源!工業發展最大的基礎,豐富的資源!
如果清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些都不會發生,但是清是如此腐敗落後但是有些4億人口,廣闊的土地,豐富的資源。。不搶你強誰


被打開國門是必然的,至於方式的差異是偶然的。如果不在1840年發生,也會在此後某年發生,如果不因鴉片開戰,也可能因為茶葉開戰,反正英國人自恃強勢,遲早要來逼中國通商。


鴉片戰爭是否蓄謀已久,這要從把鴉片戰爭放在什麼地位來看。如果僅僅說這一次戰爭,那無疑是一次偶發事件,起因是虎門銷煙。但是如果看看英國人在幹什麼,就會知道,這場戰爭只是英國在東亞擴展的一個部分而已。

在那之前,英國東印度公司已經在印度經營了上百年,而在旁邊就有一個更龐大的原料生產地和產品傾銷地:中國。如果當時的中國看起來還是很強大的,而且採用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以至於英國的擴張受阻,甚至出現了貿易逆差。為了逆轉這種情況,英國幹了什麼?販賣鴉片!

同時期,英國逐步的侵略亞洲其他地區,包括泰國、緬甸、伊朗等等,這個時候,只是看起來好像很強大的中國還處於獨立狀態。但是也被鴉片侵蝕的千瘡百孔。這個時候終於有人清醒過來,代表者就是林則徐,這就有了虎門銷煙。然後就有了鴉片戰爭。

但是,這裡要強調,鴉片戰爭爆發是偶然,但是處於上升期的日不落帝國面對中國這樣的一個逐漸衰落的龐然大物,一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虎門硝煙不過是一個信號而已。

所以完全可以下結論:鴉片戰爭是蓄謀已久的!

最後說一句,lz問題里這句話」我們的教科書總是說鴉片戰爭是英國人蓄謀已久入侵我華夏民族的野心的表現……「我從這句話里看出了你心裡一種不以為然……送給lz一句話:立場決定你能看到什麼真相。


英國人不是帶著開戰的目的來的。目的是平等外交,通商(鴉片貿易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是必要)。能和平解決這些問題也就不用打仗。
當然,英國的要求放在當今看來,也不都是平等的要求。當時他們對待中國的方法,也完全是對付其他殖民地的一套手段。
推薦題主《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相信很多問題都能解釋清楚。
教科書總是說?這點我不確定。可惜身邊沒有教科書,找不到證據。


推薦閱讀:

李鴻章有哪些過錯?
袁世凱的後代現在都在幹什麼?
「寧與友邦,不予家奴」這句話是慈禧說的嗎?

TAG: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歷史戰役 | 鴉片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