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紀錄片《尋找手藝》?

一群攝影門外漢賣掉北京一套房拍攝的這部紀錄片。
視頻鏈接【原創/紀錄片】尋找手藝(全5集)2017_紀錄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視頻簡介:
一部行走式的紀錄片,沒有華麗的畫面勾引你的眼球、沒有絕妙的懸念刺激你的期待。它只展現真誠,安安靜靜地和你講述一系列屬於中國自己的、溫暖的故事。
本片捨棄了歐美流行的導演式拍攝,全片隨機拍攝,拒絕一切擺拍,以及人為的導演。
從後期講述角度上,本片大膽採用了風險最大的第二人稱,以極強的代入感,帶領群眾體驗一次真誠的文化體驗。
從情感上,你可以把它視為一部主旋律紀錄片,但它放下以往紀錄片的高高在上,而是從拍攝者個人情感切入,更能被普通觀眾接受,也更有感染力。


觀影秘笈:


1、土得掉渣,卻深受年輕人喜歡。

不管是剪輯方式還是畫面感覺,都很90年代,一點也不炫,一點兒也不刺激,字幕更是丑到要死。但是,

投放B站的一周內,點擊播放達7萬,點擊播放量遠超一般紀錄片。數千條評價和彈幕,負面評價僅1%,很多人直接被看哭,甚至兩天後跑來再看第二遍。


2、外行拍的紀錄片。

攝影本來是個司機,半路迫不得已「冒充」攝影;錄音第一次摸錄音機,只學會了開機、關機,同時他還要充當燈光、外鏈;導演則是第一次拍攝大型紀錄片;

說這是一部外行拍攝的紀錄片一點也不過分,但看完後你會收穫別樣的感覺。

3、沒有導演的紀錄片。

導演,字面意思是指導演員演出。然而這部片子沒有一個鏡頭是演的,全部抓拍,現場完全沒有導演,連導演自己也在拍攝。導演在這裡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代名詞,意味著他是這部片子的製作人。導演真正的工作,只在後期,把268個小時素材變成212分鐘的成片。


4、一把樂器,搞定所有背景音樂:

所有的音樂完全原創,每一個音符!而創造這些音符的樂器只有一樣:一把原汁原味的中國古樂器:中阮。再輔以人聲、效果器,你以為是一個樂隊,其實只有一個人:民謠樂手,小河。

而片頭曲,則來自民謠歌手鍾立風《黑鳥,你在哪裡》,且是專門為這部片子錄製的。

片尾曲,仍然來自小河,《森林裡的一棵樹》。


5、一股清流;

當你喝慣了可樂、咖啡、啤酒、濃茶,突然給你一杯白開水,你可能會不習慣,或者拒絕。但是,當你一旦接受,你會發現,它才是你最需要的。

所以,很多人會把這部片子看好幾遍,而且每一遍的體會都不一樣。


沉寂半年後,這幾天,五集紀錄片《尋找手藝》走紅。

導演張景賣掉北京一套房,才湊齊了拍攝費用;攝影師何思庚本來是司機,半路替補攝影;錄音師喻攀第一次摸錄音機,還要客串燈光師和外聯。三個門外漢搭成的草台班子,花了126天,輾轉23個省份,尋訪199位手藝人,記錄了144項傳統手藝,歷時三年,終於完工。

▲張景

山西柳林孟門鎮桑皮紙、甘肅景泰龍灣村羊皮筏子、雲南勐海縣勐遮鎮傣族油紙傘、四川雅安滎經砂器……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正在消失。紀錄片團隊把老手藝人們專註的樣子,定格在了畫面里。

紀錄片畫面不夠精美,不專業,有人說「土得掉渣」,彷彿回到了上世紀90年代。被十多家電視台拒絕後,今年投放B站和愛奇藝,卻意外受到年輕人喜歡。最近一周,B站日均播放量超過一萬,評價和彈幕累計達兩萬條。有人評價:「世界再嘈雜,也時不時會有一份安靜,感動著我們」。

我們和這位70後導演張景 @張景的景 ,(就是樓上答題那位)聊了聊,關於他和手藝人的故事,他對生活意義的思考。他說,希望觀眾從片子中不只看到溫暖,也有感動,還能看到中國人的精氣神。

▲張景鏡頭下的手藝人。圖片來自網路

「中國,遠遠不止你常看到的那些現代文明」

新京報:這是你的第一部紀錄片嗎?

張景:我曾在央視工作過幾年,也做過一些有紀錄片成分的欄目片。不過按照我理解的真正紀錄片的方式,這算第一部。

新京報:為什麼想到要去拍這些快要消失的手藝?

張景:和我童年的經歷有關。我在湖南西部的一個山村里長大,我看著村子裡的人房子自己造、大米和蔬菜自己種,砍柴當燃料,遇到受傷流血,找根竹子刮出粉末撒在傷口就能止血……後來,隨著快速城市化,這些山林技巧也流失了。我就在想,身處現代都市的我,能否把這些智慧作為影像保留下來,也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中國,遠遠不止你常看到的那些現代文明。

這只是一部分原因。真正下定決心去拍,和我當時的經歷有關。2012年和2013年,我的公司出現了一些財務糾紛,一些項目拿不到尾款,常常糾纏在官司裡面,我的心特別累。2014年,我快40歲,我突然開始思考,我的人生就這麼過去了嗎。我開始問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後來發現,是做紀錄片。

新京報:網上說你為了拍紀錄片賣掉了兩套北京的房子?

張景:不是,賣掉了一套,在燕郊。2014年燕郊的房價還不高,我2007年四千多元一平米買的,賣出時才五千多。還了銀行欠款後,到手只有四十萬。其實除了拍片子,當時賣房子還有一個原因,我那會兒陷入官司里,沒有收入,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心很累,就賣了。賣房子的錢加上一個拜把子兄弟借給我五十萬、老丈人給了我二十萬私房錢,這些錢用於拍片子。

新京報:三個人的拍攝團隊是怎麼湊齊的?

張景:本來有四個人,攝影師是我的助理小蔣。錄音師喻攀,是我以前在香格里拉認識的,他在那裡開客棧。聽到我要拍這個紀錄片,問我需要助理嗎,我以為他開玩笑,誰知道,兩三天以後他直接從香格里拉飛到北京了。何思庚本來在北京一家電腦公司工作,本來就想辭職,被我拉來當輪班司機,後來成了攝像師。

▲張景的四人團隊,三人拍攝,一人開車。

「團隊所有人懷疑這部片子是不是特別爛」

新京報:拍攝到第6天,你失去了攝像師?

張景:我們到山西後,小蔣說他家裡有急事,得回家。我當時就傻了,本來預計兩台機器兩個機位,至少一半的鏡頭要指望他。他走的時候,我都想著要不他把機器也拿回去,我自己一個機位算了。後來想著,要不把攝像機給何思庚吧,他本來就喜歡攝影,這些東西都是相通的。我跟他說,你想拍就拍,不想拍就算了。他可能看出了我的失落,答應了。我教會他開機、關機,不能動的鍵都用膠布封起來。從小蔣走後到第16天到新疆,他拍的畫面我都沒有看。有一天我們拍的內容很精彩,我就拿出何思庚之前拍的素材,我一回看,天啊。

新京報:拍得不好?

張景:拍得很好。有些東西比專業攝像師拍得還好,但也有缺陷,幾乎沒有對宏觀場面的關注,進入一個點之後就掉進去了。不過我還是鼓勵了他,沒有告訴他有什麼問題。

新京報:沒想過再去找專業攝像師?

張景:如果按照專業路子去拍,會有很多弊端。比如,出去拍攝、採訪,其實問題都列好了,只是誘導別人說出導演想要的結果。比如拍攝一個編簸箕的人,導演會在旁邊指揮,「對不起,師傅再來一遍」「對對對,那個手再抬高一點」……這樣拍攝,畫面相對精美,但會把手藝人本來的真誠給掩蓋了。我不想這樣,不想讓專業人士的氣場「嚇」到我的拍攝對象。還有一點,專業人士要價太高,這個理由,佔三分之一吧。

新京報:第115天,你又失去了你的錄音師?

張景:在海南,喻攀去路邊摘椰子時腳受傷了。他回去了。這時候,我們攝製組已經垮了。一個器皿有三隻腳,掉了一隻,不就垮了嗎?後面的地點我們拍得太糟糕了,都不走心了,只期盼著趕緊結束。

新京報:那是最艱難的時候嗎?

張景:不是。最艱難的應該是片子第一版剪出來以後,被十幾家電視台拒絕,我徹底絕望了。他們說不專業、畫面不行、聲音不行……給出的建議是重新剪輯或者重新配音。那時候,團隊里所有人都開始懷疑這部片子是不是真的特別爛。我也開始懷疑了。說實話,我是作者,2014年9月拍攝完畢,後面磨了兩年多,我都麻木了,也失去了判斷力,對作品的認知都要依靠外界反饋。我記得,那段時間,到了夜裡,我看著屏幕上的那些人,眼淚忍不住就出來了。

新京報:怎麼重新找回信心?

張景:我一個湖南的朋友,把片子介紹給了幾個初中班主任,這些班主任又散發到4所學校的39個班,一共2400個小朋友看了這個片子,我朋友還製作了調查表讓小朋友評分。後來他把收回來的九百多份調查錶快遞給我,十來斤重,我一張張統計,那個把星期,我的信心又回來了。這些小朋友對我片子的綜合評分8.33分。2016年年底,我們團隊也找了幾個播出場地,在極小範圍展映過,大家反饋也都不錯。後來也在B站和愛奇藝上播出,差評率很低。

新京報:你對成片滿意嗎?你想表達的東西都表達出來了嗎?

張景:不是特別滿意。我只能給片子打75分。很多人從這個片子中看到溫暖看到感動,我想要表現的更深層的東西是中國人的精氣神,手藝只是一個途徑。要說遺憾的話,就是拍攝過程太過走馬觀花,都是隨性拍的,缺乏深度;拍攝過程中,團隊人員經常變動,我也很容易有情緒,這種情緒會給片子帶來很大傷害,很不職業。

▲安徽萬安手藝人在製作羅盤。

「森林裡的一棵樹,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樹」

新京報:片子中印象最深的一個手藝人是誰?

張景:有好幾個,沒法排序,這個問題就像你問我兩個女兒我更喜歡哪一個一樣。說兩個吧。

第一個是雲南勐海縣勐遮鎮做傣族油紙傘的老人坎溫。以前他們村子有4位老人在做,2014年我們拍攝時,只剩下八十多歲的坎溫。今年4月,片子上傳到B站之後,有人給我私信說想買老人家做的傘,我統計了一下,大概有20把,聯繫坎溫家人時,他們說坎溫今年2月已經去世了,再也沒有人做傘了。

▲《尋找手藝》劇照。做油紙傘的老人坎溫。

另一個是傣族造紙的兩位老奶奶。當時我們拍攝完畢,要記下她們的姓名,還給她們拍照。臉上滿是皺紋的兩位老奶奶都特別高興,跟我們說:「這下我們的名字到北京了,照片也到北京了,就算名字到了北京也好啊。」我當時在鏡頭後面特別感動。沒想到,後來這個片段也感動了看片子的人。我無意間看到彈幕,很震撼。大家在彈幕上密密麻麻寫著:「到武漢了」、「到廣東了」、「到廣西了」、「到北京了放心吧」、「到東京了」、「到倫敦了」……

▲網友發彈幕告訴傣族老人,她們的名字和照片已經到世界各地。

新京報:做滎經砂器的馮大哥說了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他說,砂器一條街上,手藝人已經從百十號人降到二十多人,而且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再過十年、二十年,滎經砂器就該滅絕了。類似的話片子里出現很多次,你聽到時,什麼感覺?

張景:沒什麼感覺,這是這些手藝的現狀。或者說,拍了很多,我已經麻木了。我們拍攝的最後幾天,在山東泗水,做土陶的劉新文大哥說,他那個村子以前有幾百號人在做,最後只剩他一個人了。他給自己封號,「柘溝土陶末代傳人」,這個介紹就貼在他的作坊門上。他其實是很多傳統手藝人的縮影。見到他時,會有一種悲涼的感覺。

新京報:你怎麼評價這些手藝人?

張景:這些手藝人從來不會去和別人討論什麼叫「工匠精神」,更不會和別人討論「執著」、「文化」這些詞,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他們只是在做,默默無聞中承載了這個國家的溫度。就像片尾曲唱的,「森林裡的一棵樹,不需要知道自己是一棵樹」,但是沒有他們,森林將不復存在。

「讓更多人看到,這就是有意義的」

新京報:你在導演手記里說,傳統手藝作品誕生後,是生命的延續,現代產品誕生以後,慢慢走向死亡。一個趨向生,一個趨向死。這句話怎麼理解?

張景:傳統手藝,剛做出來時可能質地「粗糙」,但越用越細膩,但人和物的感情在使用的過程積累了,很多傳統手藝作品都有「把玩」和「養」的空間,越養越潤,越把玩價值越高。比如一個茶杯,一塊玉。

現代工業產品,出品時,就已經把最鮮亮的一面展示出來,後來越用越舊,人們對它的感情越來越淡,最後被人們徹底遺棄。電子產品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傳統手藝作品誕生之後,它會和人一起成長,是生命的延續;而現代產品,誕生以後,便已到極限,然後慢慢死亡。

新京報:工業文明逐漸取代傳統手藝是進步還是悲哀?

張景:這個問題我沒想過。我最近看梭羅的《瓦爾登湖》,1840年代,他遠離當時的現代生活,去森林裡過原始生活。他崇尚自然,反感火車和鐵軌。我覺得這很有意思,我們現在卻有些人在懷念綠皮火車。

社會就是這麼發展的,該走的還是會走掉。作為紀錄片導演,我能把一些有意義的、能體現中國人精氣神的東西找到,讓更多人看到,這就是有意義的。我願意嘗試一下。

▲四川雅安滎經砂器。

新京報:面對傳統工藝的消失,普通人可以做點什麼?

張景:購買。舉個例子,傣族土陶,我們去的那個村子還有三戶人家在做,當地人其實已經完全不用了,但他們的陶器在香港和韓國很受歡迎,雖然只是一些咖啡館老闆在採購,但這個手藝就存在下去了。只要有十個人,就可以保留一項傳統手藝。

新京報:後面有什麼計劃?還會拍攝這些手藝人嗎?

張景:我準備把記錄這次拍攝過程的導演手記印刷兩百本,送給我的拍攝對象。我曾多次設想過一個場景:我出生在農村,會編簸箕,突然有一天來了幾個拿著攝像機的人,拍了我,走了。我記住了這件事。過了一兩年,這幫人又來了,給我看了記錄我手藝的片子、給我拍的照片,還送給我一本記載我的書。對我來說,這是外界對我最大的肯定了。

我只做一件小事,一下子成就一百多個人,這對我來說,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第二部《尋找手藝》也會繼續,大約明年五六月份開始拍吧。

新京報記者張維 編輯 蘇曉明 校對 王心


這是一部接地氣,不完美,沒背景,沒錢,但就是和外面那些妖艷耀眼的影片不一樣的特殊作品。

《尋找手藝》

一位在電視台幹了若干年,沒撈到名也沒撈到利,一賭氣離開電視台,沒有拍過任何紀錄片的任性導演。

兩名對攝影和錄音都無基礎,無經驗的門外漢助手。

一堆二手機器,一輛用了十多年的老車,是這個劇組的全部。

豆瓣評分8.4。

這是一部紀錄那些即將失傳的精湛手藝,和那些日益稀少的手工藝人的影片。

影片畫風土的掉渣,看上一眼,彷彿讓人分分鐘回到上世紀90年代。

剪輯,文案甚至配音,也一點都不炫酷還有點欠火。

但這一丁點都不妨礙人們對它的喜愛。

投放B站一周,點擊播放量高達7萬,數千條評價和彈幕,很多人直接被看哭,無數觀眾為它瘋狂打call!

三個紀錄片門外漢,拍了126天,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23個省市,88個地區,採訪了199位手工藝人。

導演說這是一部沒有華麗畫面,沒有絕妙的懸念的平凡紀錄片,它只真誠地,安安靜靜地和你講述一系列屬於中國自己的、溫暖的故事。

在這部紀錄片的第一集,導演上來就談了自己北京有兩套房,兩輛車,兩個可愛的孩子,年收入三四十萬的事情。

如今,這麼沒心眼的導演也是少見了,然而這種幾乎完美的人生竟然被導演本人形容成了「如同一隻鬆鬆垮垮的拖鞋」。

接下來,導演反問觀眾,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在B站的彈幕里,很多網友都做出了如下神回答:我的夢想是北京有兩套房,兩輛車!

哈哈哈哈,導演扎心了有木有,本來是要給你們灌雞湯的,結果。。。

「歲月不在,伴隨著童年的這些手藝還在不在呢,如果為這些手藝做一部紀錄片,這算不算夢想呢?」

這麼有良心的拍片出發點我還真是頭一次見!

導演說他要拍一部偉大的紀錄片,然後沒人信。

然後導演就把房子給賣了!攝製組一行四人上路了!

喻攀是這部紀錄片的錄音師,而錄音這個技能是他在攝製組出發前一個星期剛學的!

攝製組到達雕刻之鄉曲陽之後,由於沒有事先做調研,於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要拍誰,然後拍攝現場亂套了。。。

到了第二個點,攝製組想拍如何製作桑皮紙,然而,他們發現這些作坊早已經廢棄了。

原來做桑皮紙的老人見他們來一趟不容易,於是,讓他們拍了拍老人收藏的最後一捆桑樹皮。

莫名心疼攝製組30秒。。。

這是一個喜感與心酸並存的攝製組,到了山西絳縣,攝影師小蔣要在這裡治療鼻炎。

經過鄉村醫生的放血療法之後,小蔣的鼻炎好了,然後退出了攝製組。

司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過了小蔣的攝影機。

誒呀媽呀,這到底是個什麼劇組!

下面這畫面就是何思庚拍的。一個被司機耽誤的好攝影!

用人在囧途來形容這部紀錄片的攝製組再合適不過,然而,否極泰來這個詞適用於接下來的他們。

到了甘肅龍灣村,喻攀用幫大姐拉車的代價換來了哪個村裡製作羊皮筏子的消息。

於是,就有了下面的畫面。

在黃河岸邊,這張羊皮在太陽下曬了4天,已經臭了!

隔著屏幕彷彿都能聞到那一股濃烈的腐臭味。。。

攝影機記錄了關於製作羊皮筏子的一切,然而,如果沒有旅遊業的帶動,如今恐怕已經看到不黃河上的羊皮筏子了!

劇組並沒有親身體驗一把羊皮筏子漂流,因為沒有錢,然後他們來了一把戈壁漂移。。。

到了新疆,攝製組找到了繡花氈的手藝人。

花氈是新疆人裝飾屋子的傳統物件,用途類似於地毯。

圖案鮮艷,過程繁複,一張大花氈,最熟練的師傅,也要耗費4個月。

從畫圖,到綉圖案,羊毛氈子的製作每一個步驟都是純手工。

羊毛變成羊毛線,需要特殊的捻線工具,煮燃料,染色,調試。

每個細節都是工夫!

有人說沒有去過喀什,就不算到過新疆,於是攝製組千里迢迢,來到了喀什。

他們在這裡採訪到了喀什僅有的一位手工制陶手藝人。

喀什陶器在新疆非常有名,從和泥,制胚,到燒窯,陶器成型,需要複雜的工序。

如今越來越多的機械化讓手工藝品面臨失傳,而喀什陶器也面臨著後繼無人,

雖然旅遊業讓這門手藝保留了下來,但接下來它又會怎麼發展下去呢?

巴拉曼是新疆傳統的民族樂器,如今已經很少有人會吹奏了。

攝製組要找到一位名叫胡大拜爾地的大叔,因為整個新疆,只有他還會演奏和製作這種樂器。

攝製組為了找到這位老人,抬著機器,在沙漠里步行了一個小時。

終於,在茫茫戈壁灘找到了胡大拜爾地老人,老人不但會演奏巴拉曼,他還會別的樂器。

在一個光線很美的早晨,攝製組記錄了老人製作巴拉曼的過程。

但可惜的是,這種即將失傳的新疆樂器,需要懂得吹,才能學會製作。

一門手藝可能隨著一位老人的離去而在這個世上消失,這讓人難過。

我在72道彎,種下層層麥浪

為的是 給你收穫一顆豐碩的青稞種子

我踏遍尼洋河畔

為的是 給你尋找一枚純真的黑色暖石

看,青稞黃了又綠

聽,祥雲一片牽著一片

親愛的姑娘,等你出嫁的時候,請讓我握過你的雙手

左手,送你那把青稞種子

右手,送你那枚黑色暖石

而我 躺在地上

做你通往幸福的橋樑

這是導演寫給女兒的詩,不過那裡放在這部紀錄片里,竟然覺得畫面相當美好。

離開新疆,攝製組來到了西藏,在白納,他們拍攝了一位製作銅佛像的工匠——土旦。

土旦製作的銅像代表了西藏製作佛像的最高水平。

土旦製作的銅佛像是由一整張銅板敲打而成,通身沒有焊接。

佛像身上所有的花紋,和形狀都代表著不同的佛教含義。

然而,就是這些工匠一錘一錘敲出來的銅像卻往往免費捐獻給寺廟。

有時候捐金子,有時候捐菩薩,有時候在人力上,寺廟把佛像承包給我們,我們工資那些不拿!

帶著信仰工作和生活,這種人真的可以稱為大師!

導演說,在土旦面前突然很慚愧,原以為把房子賣了做紀錄片的這種行為很了不起,但其實,這只是一次投機而已,追求別的還是回報!

這樣的導演莫名其妙讓人喜歡,真實不做作!

拍完這100多位默默無聞的民間手藝人,或者農民,就再也不好意思提夢想這兩個字了,這100多位普通的中國人,只是我們身邊的極少數,他們沒有光環,不被人關注,分散在中國一個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在他們身上,卻延續著中國數百年,數千年的傳統寄託和溫度。如果要說夢想,這些執著的人生,才是對夢想最佳的詮釋。

關於這部看完一集忍不住看第二集的野生紀錄片,雖然它有點粗糙,但好在它真誠質樸。

中國從不缺少工匠精神,只是傳統手藝正在被日益拋棄。

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的紀錄片 ,終一生擇一事,只要專註於自己的事業,心無旁騖,所有人都是手藝人。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導演的坦誠和「演員」的真實成就了《尋找手藝》。

很好的一部五集紀錄片一口氣看完了,準備免費給創建百度百科幫忙宣傳一下。


b站上看了半集,笑中帶淚啊。
在電腦上說什麼詩與遠方,以夢為馬都是假的。
有夢想去做,並且做出來才是真的。
我會推薦給我身邊的人看,能盡一點力就盡一點力。


片子不錯。接地氣,不矯情。片子里的手藝和手藝人也不錯,勤勞淳樸誠實敬業。讓普通人看了心裡暖暖的。

但是,作為一個死理性派理科生我還是要說,拍這種東西本身就是在矯情。

這些要產量沒產量,要質量沒質量的小作坊手工品被現代工業品淘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若真的有心留住這些手藝,就應該編一部《傳統手工工藝大全》,詳細記錄各種傳統手工的材料、工具、技術、工藝、圖紙、參數、經驗、照片,視頻等扔到圖書館裡,讓後人只要願意就可以按教程複製,手藝也就永遠留下來了。而不是拍個片子自己感嘆完了,換得一部分人的共鳴,把片子賣出去就算逑了。

說到底,它僅僅是一部拍的還行的以手藝為載體的人文紀錄片,供人悲秋思春,無病呻吟的精神消費品。


一氣看了五集,感動並且慚愧。

倒數一百年,中國的尋常百姓家吃穿用度幾乎全部都是純手工的。

倒數二十年,記憶里童年的生活中仍然有大半數的物品是手工的,織布機和紡花車還是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爸爸爺爺都是木匠,家裡的傢具都是他們做的,爸爸還為兩所學校做過微縮模型,那時候好崇拜他。後來改革開的東風終於刮到家鄉,商業街旁邊開了預製場,周圍的村鎮陸續開了傢具城,新蓋的房子也不再需要木質的門窗口,木工的手藝就再難維繫生計了。

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農耕文明退出歷史的舞台,植根於農耕文明的的相關事物,也必然漸行漸遠,最後變成化石,被供在博物館,供人們參觀學習,感受歷史情懷。雖然政府也在積極的挖掘相關人才、保護相關技藝,可是一種事物淪落到需要刻意的保護,就說明它真的已經瀕臨消失了。

這是發展的大趨勢,紀錄片中也處處透露著挽留不住的無奈。

B站的彈幕,每到出成品就呼喚開網店。可是這種衝動消費不比剛需,一些無法滿足人們收藏慾望和愉悅體驗的手藝必然會消失。觀看紀錄片時那種文藝的感受,當真正的把手工當成職業時並不會有。有的工作充滿危險,這個在片中就有體現,也曾眼見著爸爸或者爺爺滿手鮮血地要紗布和雲南白藥;大多數手工都很枯燥,需要長時間一個姿勢,中學時的暑假親身體驗過,一天下來,有些部位要慢慢舒展才能活動,很疼,很累。這些當愛好還可以,養家糊口真的不容易,這就是為什麼紀錄片中所呈現的人物,在外貌上都飽經滄桑,雙手粗糙,甚至有的人已經無法挺直脊背。

民間藝人的肩上承載了太多,傳承文化只有他們單薄的肩膀是不夠的,作為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出一份力,哪怕只是來類似的問題下面討論一下,也是一種關注。以前也一直想為傳統藝術做點什麼,始終沒有導演有行動力,這就是開頭說的慚愧的地方。

導演一個有著豐富閱歷的七零後,在北京有房有車有孩子,只需要安安穩穩地過好下半輩子就好了。可是導演,為了前途未卜的理想賣掉房子,光憑這一點很了不起。導演所追求的夢想,正是努力挽留被歷史拋棄的傳統手工藝術,大有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的魄力。

這是一部由業餘人士完成的紀錄片,段子手導演張景,交際花喻攀,被方向盤耽誤的攝影師何思庚,但是我們卻不忍用專業的要求去挑剔什麼,他們不但把熱情全部注入到作品當中,攝製過程發生了很多奇妙的反應,成品竟然出乎意料地驚喜。

紀錄片開始得很盲目,並沒有事先做好足夠的調研計劃工作,也正是這種無計劃性,誰都無法預料會遇見誰發生什麼。坎溫老人繞線時多次斷線的揪心,養號老人嚮導演推銷紙被挽拒時的小失落(導演當時說拍完再說,並且遵守諾言走之前買下了),這些在冷靜客觀的官方紀錄片中不會出現,就像古代趕路沒有效率至上GPS,有時候難免會走錯,可就是這途中遇到的人事風景便是最好的收穫。

總之,整部紀錄片很切題,一趟真誠的溫暖之旅。感謝導演及其團隊自發為傳承傳統藝術所作的付出,也希望大家平時對傳統手工藝術多多關注。


ls的導演你好……

這片子我花了兩個晚上就在b站看完了,好看。和那些妖艷賤貨不一樣,這部越拍人越少,靠著二手機器和一部破車拍出來的紀錄片的確屬於一股清流,沒有造作,沒有催淚,只有娓娓道來,與其說是尋找手藝之旅,不如說是自我發現之旅,離開喧囂的帝都,尋找那些即將被人遺忘,默默無聞的人或物,發掘內心的感動。

內容上沒啥好說的,隨走隨拍,行不行看人品,成不成看運氣,反正不要錢,建議大家有空去b站看一看。

隨便來吐個槽:1、字幕太丑了 2、旁白的文案70分水平……還夾雜了太多私貨 3、咱能不能別一上來就提北京兩套房……

最後說點不一樣的聲音:有些落後的手工藝淘汰就淘汰吧,情懷和滄桑不應該成為加分的理由,同情也無法提高品質,市場總是對的


跟著DOCO君在紀錄片的世界裡,仰望智慧!

在這樣一個被二進位數碼和網路主宰的時代,任何領域的流量在任何時間都在被不同的「網紅」所吸引著。

紀錄片領域,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說2016年的紀錄片網紅是那部在b站一炮而紅的《我在故宮修文物》,那此刻紀錄片領域裡最當紅的炸子雞,可就非《尋找手藝》和它的導演張景莫屬了。

他們紅到什麼程度?

鍾立風、小河免費獻聲、操刀作詞作曲:《黑鳥,你在哪裡》

毒sir、蘿貝貝等一眾微信公眾號大V甘當自來水免費寫文推薦

片子被b站大首頁輪播圖的方式推薦;

糊滿屏的彈幕瘋狂為手藝人打call。

··· ···

可這部網紅紀錄片,其實並不「漂亮」——它看上去很糙:

旁白是導演自己寫、自己配音的,普通話堪憂,而且還瀰漫著70後特有的迷之幽默

比如,他會對被拍攝手藝人的外貌作出一些自己的註解:

「紋身」?看到這旁白,恐怕圖騰本人都想發彈幕吐槽了吧!

畫面出自被導演臨時拉來當攝影師的司機之手,「任性」得感人,而且經常穿幫

後期更是全憑導演一己之力搞定,連個調色也沒有。

但奇幻之處就在於,正是這樣一部看上去「太不專業」「特別糙」,實則承載著傳統文化自信、兼具廟堂文化屬性的紀錄片,就這樣在90後文化矩陣中最具後現代屬性的b站躥紅了。

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能賣掉房子、跟兩個影視圈門外漢走遍中國、拍一部這麼糙的紀錄片呢?

揣著一肚子的疑問和被《尋找手藝》真誠質樸打動的激動心情,「DOCO熱紀錄」誠意邀約了這位風頭正勁的導演,有了以下這場肆意暢談的獨家訪談。

拍這部片子的啟動資金,是導演張景賣掉那套位於燕郊實則隸屬於妻子名下的房產才湊齊的。

但其實,誠如導演在《尋找手藝》開篇所言,此前他是一位在北京有兩套房、兩輛車、年收入三四十萬的「成功人士」還做過不少「有意義」的大事

救過兩個人的命。
一部片子讓某個行業得到國家級重視。
某部片子讓某個行業整體漲工資一級。
某部片子促成一部行業立法的誕生。
某部片子協助某國際組織每年為中國投入2個億。

但他覺得,這不是夢想,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想做一件,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這件事情,是什麼呢?

導演說:

他出生在湖南西部的一個山村,村子裡,唯一需要購買的物資是鹽,其他生活用品,大到房子,口糧,小到蔬菜,傢具等,都能自給自足,靠的是老人們傳下來的手藝。

他覺得:

手藝人,是最聰明的人。

他們也要耕種勞作,但卻仍可以在閑暇時光,用一門手藝,造出許多物件。

這是屬於他的鄉土記憶。

隨著時代的大潮翻滾而來,村子裡曾經裹挾著泥土氣息和不同地域特色的茶杯,已經被如今快餐式的塑料瓶兒所取代。

但手藝人的智慧至少可以作為影像保留下來,畢竟這些智慧讓中國得以延續數千年。

也有必要讓孩子們知道,中國,遠遠不止你身邊經常看到的那些現代文明。

▲圖為導演張景與女兒

所以,他給妻子「畫餅」,打包票說這部片子不僅能賺錢,而且很有意義。

於是,賣掉房子後,導演又東拼西湊了部分資金,就這樣開始了他長達三年的《尋找手藝》拍攝、製作之路。

▲圖為導演張景在拍攝過程中

關於拍攝團隊,導演本人在其發佈於豆瓣上的《導演手記》中寫道:

一輛10年老破車,兩台二手攝像機,兩支低端二手鏡頭,一台二手錄音機,300來個沒有把握的拍攝點。

除了我有電視台的工作經驗,其他三個人都是紀錄片的外行,臨時辭了工作加入拍攝,說這是草台班子一點也不誇張。

我們就這麼啟程了。

▲圖為「草台班子」出發前

其實,關於這個只有四個人的「草台班子」是導演刻意為之——原是導演助理且只有一點點攝影基礎的小蔣、司機何思庚、外聯喻攀,是導演從80多位候選人裡面篩出來的。

為什麼?

因為專業的攝影師氣場太強,會嚇到手藝人,這與導演「仰視手藝人大智慧」的拍攝初衷相左。

導演在採訪過程中還特彆強調:

自己從這些所謂的「門外漢」身上,學到了很多。

導演在剛上路的時候,遇到索要採訪勞務報酬或者拒絕採訪的手藝人,會生氣,會委屈,總覺得:

自己可是賣了房子來拍片子的,只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這是免費幫助手藝人宣傳,沒想到手藝人卻還要收費/拒絕,真是不領情。

可是團隊中的喻攀特別好,他會直接跟這些手藝人說:

大哥,求求您了,讓我們拍您吧!

我們不是媒體,我們就是特別愛好這個,所以想拍一拍,求求您了,我們不打擾您,讓我們拍吧!

▲圖為身兼數職的喻攀正在工作

恰恰是這樣的表達和溝通,會讓手藝人感受到尊重。

而這份質樸自然的溝通,也是導演張景本人——一位十年傳統媒體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士所不具備的。

事實證明,「門外漢」成員質樸真誠的做法也得到了受眾,尤其是90後受眾的肯定——「接地氣」、「不端著」、「不裝」,是大部分90後粉絲最看重的一點。

而且導演明確表示:

《尋找手藝》會有第二季

仍然還會保持這個拍攝團隊、沿用同樣的拍攝製作風格。

129天,3萬多公里,跨越23個省,記錄199名傳統手藝人,268個小時的素材,60多次剪輯,最終才凝結成這部很「擰巴」的、221分鐘的《尋找手藝》。

為什麼「擰巴」?怎麼還能「升華」?

一是因為:

它誕生的過程, 是導演從「有功利心」到「無為而為」的心路歷程。

從給妻子「畫餅」賣房為拍一部「有意義」的片子,到意識到自己「傳統媒體高高在上、理所當然的特權心理」並不正確,再到被製作佛像的手藝人土旦「抽醒」,導演自己說:

看到這些手藝人做的事兒,我覺得自己所謂的「意義」其實很渺小

手藝人從來不說什麼工匠精神,他們只是去做。

做好這件事請而已,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活計,對得起手藝。

我做的是什麼呢?

其實,除了我用的是電子設備之外,我跟他們一樣,也不過是個手藝人罷了。

二是因為:

它最接地氣、最質樸、最「不專業」的拍攝方式背後,其實包含了一個宏大的、具有廟堂文化屬性的內核——民族自信。

廟堂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本就是難以調和的三種不同的文化風格。

影視傳播領域的從業者,都在為「如何用大眾文化手段傳播廟堂文化與精英文化?」而費勁心力。

但《尋找手藝》做到了,用的是最不「廟堂」的手法——接地氣、抖機靈、不修飾、夠真實。

或許也正是這些「糙」點,讓習慣了代表「廟堂文化」發言的傳統媒體一時拿不定主意。

或許,從b站躥紅,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受眾的反應證明了,這種「擰巴」奏效了。

接受採訪這天,是DOCO君第一次見到導演張景本人。

他精瘦、矍鑠,穿衣服卻很隨意。

聊嗨了以後,他介紹說:

我穿的鞋,女鞋;
褲子,童裝;
T恤,童裝;
外套,也是童裝。
因為個子矮... ...

可是《尋找手藝》行前,他卻還是個「豪車身邊過,到底意難平」的「成功人士」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我聯想到《尋找手藝》第一集開篇的那段話:

設想一下——

你在北京有兩套房子,兩輛車,兩個可愛的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庭,年收入三四十萬

這,算不算完美呢?

而事實的體會是——

自己如同一隻鬆鬆垮垮的拖鞋
每天承受著生活的壓力,還要接受與現實的摩擦;

唯有深夜入眠,才有片段屬於自己的幻想。
那麼,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這是什麼?赤裸裸的中年危機!

每一天,都有新的男人遭遇中年危機:

有的人用新鮮的肉體逃避自身衰老的現實;

有的人端起保溫杯、搓著核桃念珠尋求內心的平靜;

卻很少有人鼓起勇氣,把自己打碎、把生活推倒,重頭來過

而張景,就屬於最後一種。

他也成功了。

採訪過程中,他接到了夫人的電話,或許是對他忙碌的生活有所抱怨,導演憨憨地笑答

沒辦法,網紅嘛,理解一下啦~

▲圖為張景導演正在與夫人通電話

放下電話,他說:

老婆做了我最愛吃的菜,昨天我就沒吃,太忙了!

她現在在家都叫我張網紅

或許正是這份「毀掉」舊生活的勇氣,讓他身上絲毫沒有中年男人的酒肉氣息和對髮妻的不耐煩,反而散發出一份淡然、平和,以及對生活的知足與珍惜

也正是這份勇氣,重塑出一顆年輕的心,而用心拍的東西、寫的字、說的話,自然能被聽見、被理解、被接受。

導演說:

第一次感受到鼓勵,來自一群初中生。

是我的朋友,看過片子,覺得很喜歡,就拿到孩子班上當「科教片」放,結果孩子們都喜歡,後來就在當地初中普及開來。

他還發動孩子們幫我做了反饋表,將近半米高的反饋表!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生動、鮮活的氣息

在這之後,就是b站。

我原先以為「二次元」嘛,就是「不務正業」,後來看彈幕、看評論才體會到——原來90後,是一群非常正能量、非常有民族自信的年輕人。 是年輕人震撼了我。

看到彈幕,很欣喜,甚至有一種「得逞」的感覺,因為我的「小計謀」被理解了,看懂了。

說這些話的時候,這個1974年生人的中年男人,開心得像個孩子。

採訪後記:

兩個導演自己或許尚未意識到的問題

這是一個矛盾的時代。

改革的步伐像是投入湖中的一顆石子,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正在被它的漣漪所波及。

身處城市的我們,最先感受到變化;

而偏遠地區的手藝人,正感受到它的餘波。

張景的《尋找手藝》剛好記錄下這個傳統手藝「從有到無」的過程。

例如,貴州小黃村兩位手工造紙的老婆婆最後一次手工造紙

張景來的這天,兩位老婆婆打算把剩下的原料全部用完,就不再做了。

而做完當天那十幾張,小黃村的造紙術或許也隨之失傳。

可兩位奶奶卻很淡然,面對鏡頭,只說:

這下我們的照片到北京了, 就算名字到了也好!

而這句話,令無數人動容。

又例如,雲南傣族那位做油紙傘的老爺爺,溫坎。

張景記錄下了老人做傘的全過程,每一個手勢、每一個步驟、每一次失敗,甚至是老人細微的表情變化。

再例如,戈壁灘上演奏巴拉曼的胡大拜爾地。

戈壁灘的風沙、星斗、胡大拜爾地的歌聲與生活、巴拉曼的選材與製作,都在鏡頭中展現。

是而,《尋找手藝》里,絕不僅僅只有手藝,還有手藝人的生活氣息

張景,以一個「局外人」的視角切入被拍攝者的生活,卻記錄下被拍攝者,即不同文化圈層中的「局內人」最難展現出的「特殊語言」和文化符號

多少人類學、社會學大拿絞盡腦汁想要記錄的「文化狀態」被張景用如此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拿下,實在難能可貴。

時代的齒輪從不為任何人停留。

記錄的速度總也趕不上手藝消逝的速度。

為什麼90後會對片子有感觸?

作為最老的90後,DOCO君覺得自己有些發言的資格。

90後,是成長在時代夾縫中的一群人。不似80後的童年全然貧瘠,也不似00後自帶「國際化」基因

90後,在貧瘠的物質文化環境中出生,有過一個星期只有5毛錢零花的日子;卻也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見足了世面。

90後,見證了時代的巨變,親眼看見自己的生活天翻地覆。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從祖輩身上繼承了些民俗習慣,卻在匆匆忙忙的歲月里突然發現——那些小時候的物件兒、習慣,竟然隨著爺爺奶奶的遠去而漸漸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些模糊、卻依然溫暖的記憶。

似乎,90後身上,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悲涼,我們總在送別。

也許正是在這份「送別」中的成長、疑惑和彷徨,讓我們喜歡觸碰真實的溫度,喜歡在紀錄片中拚命回想,只盼能守住片點記憶的火光。

所以為什麼b站是「紀錄片平台」?這或許與b站受眾的時代基因密切相關。

手藝人的智慧,是從土地里生髮出來的;

手藝人,也是守藝人,這些手藝,是穿越歷史長河的、有溫度的信物;

這是民族的底蘊與信心。

希望民族復興的路上,面對時代的漣漪,它們不是終將消逝的過去;

願往事猶可追,來者有可繼。

B站全集觀看:【原創/紀錄片】尋找手藝(全5集)2017_人文歷史_紀錄片_bilibili_嗶哩嗶哩

愛奇藝全集觀看:

視頻封面第1集:從北京到新疆iqiyi.com視頻

——————————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DOCO熱紀錄 | ID: docochina

知乎 | 豆瓣 | 愛奇藝 | Bilibili 平台均已入駐!

官方APP:DOCO熱紀錄


前幾天自己也寫了一篇觀後感,轉到知乎上


這部紀錄片,沒有華麗的鏡頭,沒有多餘的情感升華,安安靜靜的展現它的平凡,卻能讓人感受到它的真誠。

按照這部紀錄片的描述,這是一個野生的拍攝團隊。賣了北京一套房開始了整部紀錄片的拍攝。導演說拒絕擺拍的時候我是信的,這些畫面原本就是那些手藝人的日常,無需擺拍的自然流露。

我想這部紀錄片打動我的不全是拍攝的內容,還有拍攝它的這群人。我喜歡他們這種說做就做的幹勁。他們中有人用一周的時間自學了錄音。攝影師中途退出,於是司機主動挑起攝像的擔子,琢磨起了攝像機,並且拍攝的越來越有感覺。

畫面不需要拍攝的多精美,哪怕很粗糙,真實就好。

看著他們說做就做,自己也想來一個了。先定個小目標,買個單反吧。等我買到的那天我會和你們分享的。此flag屹立不倒。


我的老家福建壽寧也有即將瀕臨失傳的木拱廊橋手藝,之前央視報道後找到了最後一位傳人。那時候就在想為什麼沒有人去拍一拍那些即將失傳的的手工藝呢?後來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央視作品,很是開心了一陣,不過還是覺得不夠,真正民間的手工藝手藝沒人記錄,反而拍了很多爛片。現在終於出了這樣一部良心紀錄片了!
片子拍的很真誠,看起來更像生活錄像,沒有過多的修飾,簡單接地氣的旁白,隨性的拍攝,不掩飾的生活鏡頭,滿滿的真誠!最感動的是那些滿懷信仰的藏族同胞們,因為信仰而做一件事,很贊很喜歡!
希望導演有更多經費和時間紀錄更多手工藝!


看了B站很火的「尋找手藝」。很妙的素人紀錄片,幾個人因為「懷念童年的手藝」就開車進疆,司機出任攝影師,遇到誰拍誰,走馬看花的一家家拍過去,也不打算多停留完整記錄工序或匠人的生活,敘事粗疏。這跟我出門玩的節奏根本一模一樣。總之,我跟本片導演一樣,喜歡津津有味不怎麼挑揀的看人幹活兒,有時自我感動的拍「新疆的風」並珍而重之剪進片子裡,這樣不夠專業的,不認真又認真的樂趣,流動的遇見各種紮實長久的手藝,這樣也不錯。

只是回到片子本身,導演也忒不上心了。第四集拍完貴州藍染染料的製作後,旁白說:「怎麼染布,以後到浙江再看。」攝影隊就開走了!趕什麼呀!一地有一地的手藝圖紋,不可取代,關於手工藝的不可複製性,導演還是懞懂了點。很多作品沒有拍清楚細節,匆忙忙製作出來,卻看不清它美在哪裡。手抄紙的紋理,陶器的造型釉色,繡物或繪物從針腳,局部圖案,整體佈局配色,各種紋樣的傳承民俗意涵或作者創意... 導演若曾被它們的美感動到,為何不拍清楚讓我們也好好欣賞呢?

更大問題出在對內容的篩選不精。貴州那個倒閉漆器廠工人,用化學油漆做的漆器,色澤不如植物生漆耐久美觀,且有毒性,已經失去傳統漆器之手藝與生活實用性的核心價值(正如化學染料做的染布也不能算藍染了)選擇這樣變質的工藝品來拍,誤導了觀眾對漆器的認識。

總之,倉促湊滿100多位匠人,結果是草率的對待了匠人與他們的手藝,有些得不償失了。


昨天被安利,今天就去看了,看完第一集,很好看,誰說拍的很簡陋的,覺得畫面很美啊!司機大叔真心贊!前面的旁白有點齣戲,但是後面認真介紹製作的每一個環節的,特別帶感,BMG配的非常好,熱血又溫暖。感謝導演,讓我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中國大地。


捨不得看完,好溫暖

片子讓我想到放在儲藏室角落的姥姥做的老虎小鞋子;想到奶奶繡的鞋墊枕巾,畫的花紋也沒有模板,全憑想像;想到姥爺為了逗我開心,為我撿到的小麻雀編的草籠……

老人們的愛與技藝曾經在我眼裡那麼不起眼,現在奶奶眼花了,十八歲生日爸爸給了我一塊手帕,手帕上的繡花鬆鬆散散,甚至筆印都沒有擦掉 ,是奶奶拿起好久沒碰的綉針給我做的生日禮物,明明比那麼多禮物都珍貴卻被我嫌棄得丟在一旁(?_?)

想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意識到這些手藝的珍貴 @張景的景

好幸運現在老人們都在,現在還在外地讀書,回去之後一定要找到奶奶做的手帕放在身邊,纏著姥爺教我編草籠~


看了最近比較火的紀錄片『尋找手藝』,看完感觸頗深,因為真正的是十分真實,許許多多的人帶來感動,帶來溫暖。真實樸素打動人心,清水出芙蓉的感覺,和許多精雕細琢的紀錄片有著不同。
但是為什麼手藝會漸漸消失?或許因為這些手藝漸漸的顯著無用了吧。大多數人們越來越趨炎附,這些手藝不僅是謀生,而且很重要的程度是一種精神的享受,現在能把工作當樂趣的情形越來越少了。這是這個社會構成的必然,無可奈何的必然。便覺得人類科學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不僅是人類進步的過程,更是是人類逐漸喪失價值的過程。尤其是未來如果人工智慧超過甚至取代人類的時候,愈顯如此。老的手藝喪失了,機器取代人們去生產,人們轉向更高的工作去,科技越發達會越接近於神,但也越來越喪失價值變得無用,就像依附於機器人或科技的寄生蟲。然後或許就被取代了吧。就像新技術取代舊的傳統手藝一樣。新的『人類』取代現在的人類。
多關注些看似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吧,這是對這個世界的關愛,像張景導演一樣,這樣才會溫暖。


昨晚看了一集,給我的感覺就是製作比較樸素,拍攝、編輯、畫質、後期製作等等,都相對差很多,跟那些BBC或近年來國產大製作的精良製作片是沒法比,但難能可貴的是,《尋找手藝》選拍了在民間流傳的傳統工藝,雖然沒什麼大場面、拍攝背景也很草根市井,但貴在真實、真誠,讓我們從不一樣的視角里看到了這些傳統手藝人的生產與生活,新奇的同時,也挺敬佩張景導演,加油。


最近一部紀錄片在B站火了,沒錯,它就是《尋找手藝》。

它是三個紀錄片門外漢,費時126天,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採訪了一百多位手工藝人而製作完成的一部行走式的紀錄片。

在拍這部紀錄片之前,導演在北京有兩套房,兩輛車,外加一年三四十萬的收入,可是為了夢想,他卻毅然賣掉房子,開著一輛十幾年的老車,奔赴全國各地。

攝製組本來有一位專業攝像,可是攝像因病退出了。沒辦法,司機大哥半路接過機器,迫不得已「冒充」攝像;錄音師是個客棧老闆,第一次摸錄音機,只學會了開機、關機,同時他還要充當燈光、外聯;導演則是第一次拍攝大型紀錄片;買的設備都是二手的殘次品。就是這樣一部片子,豆瓣評分高達8.6,且還在上漲。

片子製作完成,導演沒錢做推廣,一路磕磕碰碰終於出品了,卻遭到近20家電視台拒絕:挑剔畫面,挑剔聲音,總之就是不播!

最後,導演把它放到B站,一周就有近七萬的點擊量,截止到今天,點擊量已達到32萬。

看膩了擺拍的偽紀錄片,這部片子絕對是一股清流,片子里里外外都透著真誠。拍攝的人物很真誠,攝製組也很真誠。雖然都是普普通通的手藝人,卻讓觀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溫暖。而且拍攝沒有事先設計,他們做什麼,導演就拍什麼。因為剛開始沒有提前策劃,拍攝初期很不順利,中間也曾動搖過。為了拍攝,導演蹭吃蹭睡,沒有睡的地方就搭帳篷。

拍攝現場的畫風是這樣的。

這是傣族的坎溫老人在製作油紙傘,原本村子還剩四位老人會這項手藝,現在只剩他一個了。可以說,再不拍,我們就真的看不到這麼漂亮的油紙傘是怎麼製作出來的了。

而且這部片子的畫風一點都不炫,字幕更是丑到要死。

可是字幕上的每個人都是實實在在的手藝人,而且有的還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正是導演這樣走遍大江南北一個一個去尋找,去記錄,我們才看到這些不曾見過的手藝,我們才知道,原來我們國家原來有這麼多藏龍卧虎的「掃地僧」。

這是西藏佛像製作的水準最高的人,人們叫他土旦大師。

因為手藝好,他的單子從沒有斷過,有時候還會接到幾百萬的單子。按理說,土旦大師是個生活無憂的人了,可是他的生活並不富裕。

憨厚的土旦大師對著鏡頭說,他會給寺廟卷佛像、捐金子,有時候捐出去的佛像好幾十萬。導演說因為自己賣房子拍片子很了不起,在土旦面前,他很慚愧,並剖析自己這麼做到底還是為了錢。

類似的情節還有很多。B站的彈幕里,很多人都說被感動哭了。

吐爾遜冰.·祖農寧願自己少賺點錢,也要多做點陶器留給世人。他們都是沒有任何光環的普通人,他們卻堅持把自己的手藝做下去,一做就是一輩子。即使後繼無人,也要做到自己死的時候。

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說的匠人精神,實實在在去做一件事。

其實,跋山涉水,尋找手藝人的他們,又何嘗不是一種手藝人。


原來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為了利益爭的你死我活,也並不是每個人腦中都有北上廣深的房子夢,有很多人傳承著文化的血脈,卻得不到資金的認可。世界有太多的野心家,他們站在金融計算機的博士碩士的巔峰,用錢的數字證明自己的正確,也驕傲的否定別人的世界觀。

我們不禁反思,這些年,誘惑讓我們都做過什麼,不單單是少吃一次早餐和拒絕一個邀約。


我們都想讓自己過得更好,卻沒想到我們為社會能提供什麼價值。


周末在家,閑看了幾部新出資源的片子,本來想寫寫關於九把刀的新片的感受,但隨即就被《尋找手藝》沖淡了。這片,有意思了。

首先是片名,夠直接,尋找手藝,直入正題,我們就是去尋找手藝人的,而且是砸鍋賣鐵去的,目的就是記錄下這些手藝,並且想拍出偉大的紀錄片。

然後我們就聽歌了:掌聲有請鍾立風先生。

行走於旅途 而忘記行走

沉醉在書中 而忘記了書

掉進去夢中 而忘記了夢

投入到愛里 而忘記了愛

躲過了黑夜的那隻鳥

最後還是消失在漆黑里

躲過了黑夜的那隻鳥

最後還是消失在黑夜裡

黑鳥,你在哪裡

黑鳥,你在哪裡

就是這麼文藝地開場了。

導演,不存在的,導演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大型記錄片的拍攝,接著你會發現,攝影師剛出發因為家裡有事就退出了,司機接下了攝影師的位置,迅速上手(不會攝影的司機不是好剪輯?),三個人,一輛車正式燥起來(賣了房子上路咯)。

第一集,剛出發,攝影師就直接去治鼻炎去了,那血流的,那感受深的,我都想試試了,畢竟我這輕微的鼻炎也是天氣一變就不舒服,這手藝,我先服下(然後這位仁兄就退出了),ps:(最後退出的那位是因為椰子把腳砸受傷了,就是這麼任性)。司機轉攝影並沒有那麼順利,但也沒那麼困難,反正也不是奔著奧斯卡最佳攝影去的(攝影大哥別噴我),開機關機,特寫,中景,遠景,再給你掃幾個美景,拍到重點是關鍵,啪啪啪(錯了,拍拍拍)。接下來,就是進入正題了,各種民間手藝陸續登場,這裡不再贅述。127天,199個手藝人,268個小時素材變成212分鐘(如果我謄寫錯誤,請導演指正)。成為了現在我一口氣看完的記錄片。

這是一次漫長的旅途,導演也每天記錄下當天發生的事情,這些日記般的文字讓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這部紀錄片的進程(想起來,我我曾經也這樣每天每天在旅途中寫著日記),作為一部草根記錄片,真實是最大的亮點,我看到了真實的人物,了解到了多種手工藝的製作流程與現狀,我也看到了真實的製作者的內心,當然還有各種真實美好的風景,還有諸多番外篇:針灸流鼻血()小女兒出鏡,直播椰子砸腳()這些都是我看完並且想推薦的理由。精美製作的紀錄片固然美好,但有時,正如導演所言,換個口味也不錯,並且,我喜歡這種口感。

近幾年的工匠精神已經被炒到爛熟,隨便去書店逛下,就有不少這樣的書籍,影視更是多,對於大部分手藝人,其實不存在那麼多花哨的推銷詞,排在第一的一定是:憑手藝吃飯,賺錢,養活自己與家人;第二就各自不同,紀錄片中,有的因為純粹熱愛,有的因為宗教信仰,如果只有第一又怎樣!每個人對自己的這份手藝都有不同的理解,再也沒有千篇一律。大部分的手藝人,都是普通人,他們只是為了生活而生活,不是為了手藝而手藝。所以可以說,手藝就是生活,生因手藝而延續著活。

說實話,曾經我也有這樣一個夢想,是源於之前在《讀庫》上讀到的一篇文字,講述的是在台灣,有這樣一家店,收集了全台灣的手工藝製品,店主就是親自踏遍了全台灣一個一個尋找到那些手工藝人,然後與他們合作,把他們的作品放在店裡讓更多的人知道,同時也能讓手藝人因此有了生活資金的另一個來源,期待這樣的良性循環能讓這些傳統的手藝一直延續下去,保存下去,店主說,只要你來到我的店,就能看到了全台灣所有最美好的手工藝。這真是一個再美好不過的事情。當年20歲出頭的我,曾經也是如此憧憬自己能經營這樣的一家店,走遍全中國的所有偏僻的角落,去一個一個拜訪這些傳統手工藝人。當然,夢想可能永遠只是夢想,當初想做的事,我沒有做到,至少現在沒有做到。所以看到導演啟程上路,並且最終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值得為他點個贊。

那時候,我也曾有這樣漫長的旅行,奇妙的是,路線大致與導演的路線相反,當然我沒有什麼主題(好吧,我承認,當年是受了比爾波特的影響想去拜訪一些修行者),導演去到的宗薩寺,我當時沒有去成,所以看到拍攝的一些畫面,算是彌補了自己的想像。這部紀錄片沒有那麼順利,隨著旅途漫長,導演也陷入到了更多的思考中,出發時,他想的是要拍一部偉大的紀錄片,而今,這部紀錄片算是偉大嗎?或許吧,在某種角度上,記錄下這些普通的手藝人,真的算是偉大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做這樣的事,這畢竟不是一般個人想去做的事。

雖然這部紀錄片存在著稚嫩,但又如何,我曾經也想過,這個世界上已有的文字已經夠多,我又何必增添,但其實想想,這就是你想說的話,你想推薦的,這是屬於你自己的一個人生點滴的記錄,又要考慮他人作甚,所以這部紀錄片匯入了眾多紀錄片中,即使很多年後,大家都忘了當初這部片的由來,也會說,哦,那部有趣的紀錄片,值得看的。

而導演,我想說的是,下一部,你想去拍什麼,記得帶上我,不見不散啊。

http://weixin.qq.com/r/TToQCNXEzoixrZFr929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覺得挺好的,關鍵在於,這個紀錄片裡面的感情很真摯,能讓你真心投入的去看,儘管有很多形式上的不足,但是內核的豐滿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找對象不能只看臉,重點是合得來嘛,這個紀錄片能讓我看進去,挺好


推薦閱讀:

中国风水和易经算命是伪科学吗?难道古人深信的东西到近代变得一文不值了吗?
吳為山的藝術成就究竟如何評價?
你覺得哪些舊禮俗在今日復原正合時宜?
如何看待老子的思想?老子返璞歸真的思想如何做用於現實中?
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TAG:紀錄片 | 文化 | 傳統文化 | 人文攝影 | 尋找手藝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