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電影的新產品「豆瓣電影問答」,使用體驗如何?


比知乎更垂直!


電影版的知乎,豆瓣問答的野心在於,並不滿足電影討論評論。這個功能用好了,會給用戶帶來電影觀賞的深度體驗。比如一些在豆瓣電影上不能體現的消息,除導演編劇主演和類型之外的資訊提供,比如剪接、場務等幕後幕前一手或細節信息,增加豆瓣電影用戶粘性,增加豆瓣電影頁面遊覽時間,吸引高質量的影評人進駐。

對3類人有利:

1.電影製作發行方在試映期間,能看到電影導演的意圖是否容易被觀眾理解,從而進行精準整合推廣營銷,諸如製造話題之類。
2.影評人,以後等問題逐漸詳細,精確或多方面解讀電影,有利文字編輯撰寫。
3.電影愛好者,加深影片認知,提供更多觀影體驗。


豆瓣電影影評的精華是塊狀模式,幾乎每篇影評都代表不同的思維發散,細節與心得都埋藏在長文里。電影問答則實現了線條模式,簡潔直白,有利解讀。


2013年12月13日豆瓣電影「問答」內測用戶初體驗


與其說是簡化版+電影版的知乎,不如說是簡陋版的好不啦。
產品本身是吸引人並可大有作為的,只是還需要不斷完善。
我認為這個產品要達到預期,最重要的是保證品質,即保證有品質的提問和有品質的回答被看到,以及糟糕的提問和回答被過濾。
去感受了下,回答中無意義的答案很多,如「沒看過」「忘了」「管他娘的呢」...針對一個問題的答案一路看下去,眾人奇思妙想,思路發散,這是很爽的用戶體驗(對,我說得是知乎啦,伺機拍馬ing),而如果其間摻雜著諸如以上無意義甚至惡意的評論時,用戶體驗會非常差。
一點兒小小建議。以上。


只懷念豆瓣電影論壇,自從被封解封之後蕭條了


更容易被劇透了!


看的有點眼暈,是個比較容易忽略的模塊。


說實話,我覺得豆瓣的體驗不太好


在使用上保持整潔,只保留了最基本的功能要素,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豆瓣電影問答是以電影為單位去做問答,再加上豆瓣用戶的性質,因此往多維度視角深挖一部電影的趨勢是可以預見的。而問答數據的積累,對於一部電影本身就是一種財富,如何利用好,做好數據整理和結構化是一個關鍵。

做數據規整的目的可以有兩點,一點是針對用戶的,讓用戶方便查閱;另一個針對平台自己的,更容易商業化,目前有很多影視公司都開始在拍片前、宣發前或上映後有意願去做新媒體數據分析,這裡是有很多的契合點。

再回來看給一部電影提問解答的過程有點像是在給一部電影做批註,量足夠了就能形成關於這部電影的一本書,放大了去看,就是每部電影都對應了一本可查閱、可透視的工具書,對影迷還是普通大眾來說都是一個喜聞樂見的結果。

在內測版里我還沒看到有能讓老舊的,偏門的,不是熱點話題內的電影獲得即時有效的回應,可能好些問題很容易一拋就石沉大海了,因此這裡缺少一個推動的機制。還缺少另一個推動的機制,是讓優質的用戶及時有效的產生優質的內容,這才能將問答做得風生水起。這裡有兩個重點,一是優質用戶,而是及時有效。


只有「支持」和「反對」,沒有「感謝」,比較不習慣;針對答案的評論功能也比較簡單。
個人感覺問答將進一步淡化討論區的存在感,本質上兩者差不多。


適合深層次探討,對於類似《雲圖》、《盜夢空間》這種電影非常試用。對於爆米花電影就可有可無了。


豆瓣很多電影的討論區裡面都會有關於電影的各種細節問題,需求還是很大的,現在只是把這個提問的流程簡化了而已。
體驗而言,比知乎簡潔多了,其他的差不多吧。

小小吐槽下,內側郵件附的問題鏈接都是我沒看過的電影,體驗起來完全沒有快感啊。


刺激互動,加關注這類的對新用戶的留存、用戶的黏性有作用


因為絕大多數電影還沒有提問和回答,而且我也不知道該問什麼該答什麼,不知道如何在提問後快速得到回答。希望內測能夠多加點內容。


但是我覺得原來的討論區就是一個問答的板塊,不過後來被豆瓣摺疊淡化了。覺得現在這個文字板塊夾在兩個文字板塊中間真是不太顯眼。可能需要利用豆瓣首頁推薦高質量回答來推廣。


我又特意去看了一眼,發現,絕大多數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討論區找到。我覺得,這就是一個重複的產品。


推薦閱讀:

為什麼豆瓣給《敦刻爾克》的評分比《戰狼 2》高?
為什麼電影《搜索》在豆瓣的評分那麼低?

TAG:電影 | 豆瓣電影 | 使用體驗 | 豆瓣電影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