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京劇和戲劇的關係是什麼?


我不太清楚樓主您說地戲劇到底是指什麼,這是一個很大的概念,當然京劇是包含其中的,所以您的第二個問題已經得到解答了。。

如此,我更願意談一談中國戲曲的發展和京劇的發展,這也是我更感興趣的話題。。

戲曲的定義如此表述,是在中國民間音樂和其他一些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音樂戲劇,是集文學、音樂、舞蹈、武術、雜技、表演、舞台美術等多種藝術手段於一身的綜合性舞台藝術。其實,戲曲藝術的正式確立和形成是在南宋時期(樓上朋友們都追溯至遠古,其實真正成熟時期才是中國戲曲的源頭,如有爭議,請參考楊蔭瀏先生的古代史稿一書),最早使用「戲曲」一詞的是南宋的劉塤,他在《水雲村稿·詞人吳用章傳》中記載道:「至咸淳,永嘉戲曲出····」,這裡的「永嘉戲曲」是指興起於浙江溫州地區的宋南戲。後元末明初時「唐有傳奇,宋有戲曲」這裡的「戲曲」則專指宋雜劇。直到民國時期的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才將「戲曲」一詞用來統稱古代、近代的民族戲劇。因此 ,我覺得我們可以歸納出一下五個歷史時期:(僅為個人總結,個人觀點,也是結合自己所了解的知識提出的,如不正確,請各位包涵。。)
(1)宋元時期,宋元雜劇,宋元南戲
(2)元末明初,崑山腔和弋陽腔時期
(3)明末清初,梆子腔和皮黃腔時期
(4)清代中葉,地方小戲時期
(5)1840以後,近現代戲曲音樂時期

京劇的發展樓主並沒有提出這個問題,這裡請允許我多說兩句了。。


要談京劇的起源和形成,必然要從崑曲的繁榮至消衰談起,從而才有皮黃合流而形成京劇的這一過程。
1.崑曲衰敗:
清代康熙年間,地方聲腔已經有了發展的勢頭,到了乾隆年間逐漸興旺,構成了對崑曲的競爭態勢。此時正逢「花雅之爭」,自崑曲在清代初期被稱為「雅部」時起,「花部」諸腔已經在慢慢地形成跟崑曲的抗衡之勢。
花部:戲曲劇種類別的一種稱謂,也稱「亂彈」。是清代中葉對當時興起的各種地方戲曲的泛稱。清代統治階級文人推崇崑曲,尊其為「雅部」;而將崑曲之外的其他地方戲曲統稱為「花部」或「亂彈」,含貶義。這一概念的外延較寬,在不同劇種中所指的腔調並不完全相同。如川劇中亂彈指梆子腔,贛劇中的亂彈為皮黃腔等等。
2.徽班進京
徽班:是由安徽商人扶植起來的戲班,以供徽商的經商交往和娛樂需要,所以叫「徽班」。
乾隆五十五年(1790)皇帝八十壽辰,「三慶班」從揚州進入北京,立刻掀起了京城的徽班熱,接著,四喜、和春、春台、啟秀、霓翠等班也來到了北京,後兩徽班散班之後,北京呈現以三慶、四喜、和春、春台四班為主的局面,於是就有了「四大徽班」之說。
3.道光年間,徽漢合流
乾隆末至咸豐年間(1790-1860)先後進京的徽漢兩調長期同台共藝,因此以皮黃腔為主而吸收諸調眾藝為一體的京劇在道光二十年(1840)至咸豐末(1860)初步形成了(早期京劇也叫做「皮黃戲」)。

由此,中國京劇正式登上歷史舞台,京劇的興盛時期也只在從這個開始的時期到建國初,後期逐步走向平穩,不能說走向衰敗,但它的輝煌時期也算是過去了。。。。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如有不對之處,懇請各位提出,歡迎交流探討~~~


我來說說形成戲曲唱法的必然原因吧:沒麥克風。。
下面為以前寫的一篇,沒興趣的同學請直接過度到戲曲部分。

技術解讀《雙英會》
視頻封面技術解讀《雙英會》——流行民族美聲的區別視頻

先看小背簍和山不轉水轉:

那英的長音和宋團的那個比較長的音其實是一個音高c3,咋聽感差這麼多?(宋團聽起來比那英高多了)

很簡單,宋團的高頻泛音比那英豐富的多,而低頻泛音則是那英佔優勢。那當然越是高頻泛音豐富的聲音聽起來越「尖」。

再看time to say goodbye:

首先要說的是,前半句莎拉布萊曼唱的不是很美聲,所以選了後面那句來比較。

先說說key,宋團和莎拉·布萊曼是一樣的key。那英上來唱的是低5key的。後來升了2key,所以就是低3key,圖上的那英是升key過後的。

流行民族美聲的差別在這裡一覽無遺:

1. 美聲非常重視低位置共鳴,聲音極為渾厚有力。低位置共鳴基本是秒殺其他兩人的形態。美聲的第二關注點在高位置共鳴上,也就是男2800,女3200。這個位置的共鳴保證了美聲的聲音是有焦點的(聽感上來說,就是感覺聲音有一個很「亮」的點),同時穿透力極強。

2. 民族唱法是基本放棄低位置共鳴的。轉而專攻更高位置的共鳴。所以在美聲不能達到的3500以上頻段,宋團依然能保有非常強的泛音(圖上的「更高位置共鳴」)。另外這個音頻的5000hz以上部分都被砍掉了,很可能宋團在5000以上依然有很強的泛音。所以民族唱法聽起來極為「尖」,「亮」,穿透力更強。缺點是不夠厚重,偏假。

3. 流行唱法是極為多樣的,很難概括。總的來說,重真聲,輕共鳴是主要的方向。比如那英,就是典型的真聲唱法。說到共鳴,那英跟另兩個顯然是沒法比的,所以同台較量,肯定是要被壓出翔的。


流行唱法為什麼要重真聲,輕共鳴?因為這樣更貼近日常說話,更貼近人民群眾。群眾不可能去練什麼混聲,大共鳴,如果歌手唱的和群眾差得太遠,遠到群眾都不知道你怎麼搞出來的,那自然無法取得群眾的認可。沒認可咋能流行起來呢?所以必然選擇跟日常說話接近的唱法。(可這也導致了流行唱法幾乎沒有門檻,什麼貨色都可以進來冒充歌手,直接造成了現在中文流行屆廢渣滿地走的局面)

再來看看這個最高音。視頻里很明顯,那英是廢了好大的勁才弄出來的,共鳴啥的就不用談了。(這也回答了那英究竟能不能唱All by myself的問題,那個是7秒f3,比這個還高1key,基本可以判定她累出翔也唱不了)

要額外說明的是:無論是美聲還是民族,本質上都是混聲(真假音混合),尤其是宋團,主要以假音為主,所以那英的真聲唱法肯定是沒法跟她們拼高度的。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流行界這麼講究現代混聲技術的原因:沒有混聲音域太有限了。


民族唱法的成因和特點

說到這個問題,不得不再次回到那個慘絕人寰的無麥克風時代。和美聲一樣,在無麥時代,一切的技術情感什麼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讓別人聽到你唱什麼!所以充分開發共鳴腔擴大音量成了必然的選擇。


我們知道那個年代我朝的歌曲大概有兩種:

1. 戲曲。考慮到我朝素來都是「搭台唱戲」的模式,想在露天開闊環境讓圍觀群眾都聽清,還沒有麥,怎麼辦?我朝人民選擇了提高音高,同時擴大高頻泛音的假聲唱法(當然也有真聲唱法,我們主要分析假聲唱法)。比如梅蘭芳,那當然是假聲唱法,不然怎麼唱女聲?

2. 山歌。如果真的是隔著山跟對面的人喊,這時候就不得不藉助高頻泛音了。因為隨著距離的增大,低頻比高頻衰減的快得多。高頻的聲音可以傳得更遠。比如,我們都知道尖叫是傳得最遠的。

我們為何沒選擇跟美聲一樣的巨大的低位置共鳴(胸腔共鳴,喉咽腔共鳴)?


因為美聲唱法不利於中文的咬字。

如果用美聲唱中文,基本上翔唱出來也難以做到民族唱法那麼清楚的咬字。

其實這是一個更根本的原因(為何中文音樂和外文音樂的區別這麼大):中文的特點決定了,低喉位不適合唱中文歌。中文裡對咬字要求比外文高得多,尤其是唇齒運用更多,註定了無法兼顧低位置共鳴。所以經年累月下來,我們已經養成了高喉位說話的習慣,唱歌自然也是如此。

而高喉位的缺點是明顯的:最主要的「氣息共鳴腔」咽腔太小,難以獲得比較大的共鳴。所以中文的歌曲總是顯得不夠雄厚。(當然另一個原因是,氣息偏弱)


現代的民族唱法基本上繼承了戲曲和山歌的假聲唱法,同時借鑒了美聲的混合發聲(真假音混合),開發出了獨有的高喉位混合發聲方法。

1. 聲帶技術來說實質上更接近美聲,所以有些人把民族唱法叫「有中國特色的美聲唱法」。原理上講就是真假音混合,尤其高音,會轉到全假音。具體到每個人也有不同。宋團就是明顯的假聲居多,彭則是真聲居多。

2. 不限制喉位,基本放棄低位置共鳴,追求特別高的共鳴(各種竇,頭頂)。高頻泛音非常強,穿透力極強。聽起來「尖」。

3. 咬字清楚明白,聲音清亮,偏假。


♀冷漠の微笑補充:

民族美聲那裡講的很對,此外由於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歌詞和咬字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也導致了發聲位置的不同,不止是喉位高低,還有前後端發聲的差異,我國不止民族唱法,美聲唱法好多和義大利起源流派的也有出入,就是前後位置的問題,導致了我國的美聲比西方咬字更清晰但是不夠渾厚通透。

民族強調高位置共鳴,由於要保持音色的純凈和亮度,發聲位置是必須在前端的;美聲更強調壓穩喉位,提高軟齶,把喉往咽壁上靠,是氣息通道最大化,儘可能地利用胸腔的振動美化聲音,因此靠後發聲,聲音顯得渾厚通透飽滿。

而且中國的美聲,發聲位置實際上不算很靠後,原因就一條:強調吐字清晰和自然。發聲位置和共鳴方式有聯繫,但不是絕對,靠前靠後都可以有胸腔共鳴和頭腔共鳴。比如韓磊就是明顯的靠前,可是卻是胸腔為主。

字正腔圓是戲曲,不是民族。民族要求保持亮度,吐字親切自然,高位置共鳴的原因是在高位置的時候聲音更飄和亮,和民族歌曲的表達亮度細膩的聲音主旨符合。流行沒有具體規定的行腔方式,你說的是口腔共鳴,泛音非常小,其實換句話說就是發聲方法不夠科學,基本功不夠深。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一直讓我們注重咬字 所以一般咬的比較清晰 有時候甚至咬的過死,這也是民族發聲在前的根本原因,因為喉位靠後支點在下的話,靠咽部的力量是無法清晰的咬字的,就像義大利美聲那樣

不只是咬字 還有音色的潤色 靠前吐音更加親切自然 符合中國審美習慣和歌曲內容的表達

為什麼說民族要靠前呢,靠前發聲是指聲音從聲帶發出,下齶放鬆,頜骨打開,提笑肌,舌平放,聲音著力點向前推,推到口腔前部的硬齶,聲帶及喉部肌肉的緊張度較大,一般使用口咽腔與面罩的共鳴,聲音的感覺是從口咽腔的前部發出,聲音集中而明亮,並且容易獲得高位置的共鳴~結合咬字和吐音以及國人審美 所以民樂一般都是這樣發聲的。


戲曲的起源期 先秦到五代
戲曲的形成期 宋金
1.戲曲的兩大源頭:巫.優
以歌舞演故事,以行當為媒介。大可分歌舞類和科白類。
2.先秦歌舞雛形
巫舞,儺戲,優諫
先秦優諫有歌曲,賓白。動作,扮演而無故事,所以還不具備戲劇的因素。
3.兩漢魏晉南北朝戲曲
百戲(雜技).歌舞戲.優戲.角抵戲
唐五代之前的戲曲雛形只有敘事體的記載,沒有演出台本,行當未建立。
4唐代歌舞戲
5宋金戲曲
宋雜劇(勾欄瓦舍為媒介).諸宮調.金院本(出現行當)
歌曲來自於宋詞,舞蹈來自於歌舞戲,代言體扮演來自於優戲,故事來源於小說,宮調套曲之完備來源於諸宮調
6.發展
宋元南曲戲文——明傳奇——清傳奇
元代北曲雜劇——明雜劇——清雜劇


廣義上的戲劇指所有以舞台演出形式為根本的藝術形式

京劇屬於戲曲,戲曲屬於戲劇演出形式的一種。


本人不是專家,只是學過一點班門幾句。
要閱讀戲曲史,可以參考張庚、郭漢城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厚厚三卷本,可以大啃一陣。
總體來說,在戲劇方面,中國戲曲成熟得極晚,遠遠沒有古希臘戲劇那麼輝煌奪目。戲曲起源多是從遠古的"百獸率舞"之類的原始歌舞而說起,到戰國時有些著名演員寫進史冊,如優孟衣冠這個典故。漢代有"角抵戲",如<東海黃公>。後來的<踏搖娘>、<蘭陵王>等要更加成熟,演出在露天廣場,重歌舞,輕情節。南北朝時期南方情況與北方不全相同,南朝發展了角抵戲,稱"參軍戲",形式與角抵戲差不多。隋唐之時,萬國來朝,文化交融,梨園之命,從此稱呼。這個時候的"中國戲曲",與其稱作戲劇藝術,莫若稱作音樂、歌唱和舞蹈的藝術。雖然,此時的參軍戲已經開始塑造人物了(參軍作為角色名稱)。安史之亂後,廟會開始形成,講故事的說唱藝術發展起來,演員組成劇團表演也注意故事性。宋代商業繁榮,瓦捨出現了,演出完全面對市民階級,劇團靠市場吃飯,中國戲曲終於迎來了第一批劇本作者:書會先生。戲劇藝術是綜合藝術,當詩詞、器樂、歌唱、舞蹈、表演終於開始為講故事而綜合起來時,即這時的宋雜劇和金院本,才說明中國戲曲真正形成了。所以王國維研究戲曲,寫的正是這個時候:<宋元戲曲考>。

手機打字,言語也有些混亂,見諒!其實戲曲起源遠遠不是這幾個字就能說清的,具體的內容還要老老實實讀一本戲曲史。

至於京劇與戲劇的關係,我只能說:在下線襪之才,無法回答這麼巨大含義的需要畢生精研的宏大問題。


中國古代乃至於世界古代出現的最早的藝術樣式便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戲劇,當然,這隻能算戲劇的最早形態或者萌芽。在當時便是巫術儀式,祭祀等等。中國最早便有屈原時期《九歌》,西方有亞里士多德記載的古希臘日神阿波羅和酒神迪奧尼索斯儀式。正如上面有位網友(貌似他的網名是和關漢卿關係密切的當時元曲女藝人)寫過,中國古代戲曲在漢朝有百戲,如東海黃公,但當時規模不大,腳色不多,劇情簡單,後來有唐代參軍戲(也有說這是相聲的起源),再後來有了宋雜劇金院本元曲南戲文再到明清傳奇。最開始戲曲小腔小調,後來曲牌,宮調才開始複雜,京劇最早也只是另類,當時正統是崑曲,崑曲由梁辰漁開創,後湯顯祖及其臨川四夢(牡丹亭等)發揚光大,崑曲從明到清中期一直是老大哥,後乾隆後期有花雅之爭,最終雅部崑曲敗北,花部亂彈統一天下。亂彈指綁子,高腔,懸索等,亂彈後發展成京劇以及其他各個地方劇。京劇直接來源與皮黃,也就是西皮和二黃。京劇在十九世紀由四大徽班進北京才形成,由程長庚(三慶班主,四大徽班之首)譚馨培(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就是他)梅蘭芳(黎明,需要說?)等一代代發揚光大。其實京劇歷史並不悠久,我也不知道怎麼就能國粹了,京劇最好的年代就在上個世紀前50年。至於戲劇,按理說包括戲曲,只是東西方文化不同,所以會有不同,中國人知道戲曲,但會把戲劇僅僅當作話劇。好了,差不多,大半夜用手機一個字一個yi打出來的,有錯別字,有的地方可能也錯,但大多對的。


中國戲曲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這牽扯到 戲曲史 前面有人提及我就不啰嗦了

至於 戲劇和京劇的關係
暫且看作 戲劇和戲曲的關係

戲劇按照 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 的解釋
戲劇一詞有兩種含義 :
狹義的是專指以古希臘悲劇和喜劇為開端,在歐洲各國發展起來繼而在世界廣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中國又稱之為「話劇」
廣義還包括東方一些國家、民族的傳統舞台演出形式 諸如中國的戲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戲劇、朝鮮的常劇等等。

所以是從屬關係


推薦閱讀:

有哪些知名人士其實是票友?或者說,有哪些票友其實真實身份很厲害?
如何評價霍尊2017年遼視春晚中《霸王別姬》的京戲唱腔?
古代的戲曲演員如何扮演帝王將相?
我想學習京劇,請問必須找師父教嗎?某京劇院有四人班,據老師說上三期就可以上台表演,報名的話值不值得?

TAG:藝術 | 京劇 | 戲劇 |